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综述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综述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综述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综述

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正确的消费原则等内容;理解信用工具的用途、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合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对本专题内知识重组,查漏补缺,完善体系,夯实基础,拓展课外知识,形成“知识库”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训练技能,实现由知识到解题能力的转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相关热点,了解社会动态,把握国家走向、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价格波动的原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2、教学难点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三、教学理念

1.落实双基,引导学生打破章节、单元结构,综合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建构能力,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同时拓展课外知识,提升学生能力

2.讲练结合,注重训练质量,归纳和总结类型题的通用解法、形成相对固定的基本方法;

3.基于常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张扬。

4.链接热点,实现了解社会动态,把我国家走向,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过程

本专题关键词:货币价格消费

第一讲:货币

1. 学生活动: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在课前根据教材与复习提纲(主要包括考点具体内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课上每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板演,进行对比查漏补缺,把握知识点。例如:(知识体系形式无要求,全面、准确包括重点知识体现出知识点间的联系即可。)

货币---

1.货币含义:

2.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产生:商品交换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的基本属性

4.货币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支付、世界、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

货币发展:A纸币-含义、产生、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区别;

B信用工具-信用卡(功能、优点)、支票(种类);

C外汇-含义、汇率、外汇汇率的变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5.正确金钱观:A财富象征B经济活动离不开C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教师简要点评: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及观察,点出问题,肯定优点。注重鼓励性评价。

2. 思维拓展:

(1)结合导图,组内回忆通膨与通缩的实质,探究流通中纸币量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学生能根据所演示的导图答出关键词即可)

课堂检测:

1题,逆回购,是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是中央银行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是中央银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是中央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对逆回购开始实施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d A.企业受通货紧缩预期的影响,抛售所持有的国债以筹措资金

B.商业银行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将立即上调,增加大宗放贷交易

C.居民受到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开始抢购黄金和耐用消费品

D.实施巨额逆回购当日,货币和股票市场的资金紧张压力减轻

2题,设变量Δ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1年前三季度Δm在区间(0.5,1.5)间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若Δm从0.5向1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B、若Δm从1向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

C、若Δ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D、若Δm从1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2)默写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有关计算公式

流通需要的货币量公式通货膨胀率公式纸币贬值幅度公式

课堂检测

1题,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为,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多少 b 。A.28%,22元B.25%,20元

C.22%,18元D.25%,18.75元

(3)情境:近期,在美国央行加息的预期下,人民币开始贬值美国一旦进入加息周期,美元资本回流也是一种必然现象,而新兴市场货币贬值也是必然。8月11至13

日人民币开启暴跌模式,人民币单边升值历程就此宣告结束。此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始终在低位徘徊。

你的小学同学正在考虑创业做海外代购,向你征求意见,你对这一行业的预期是什么?

由此总结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答案要点:进出口、引进外资(对外投资)、出国旅游留学、偿还外债等

教师提问: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①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课堂检测

企业生产甲产品,价值人民币19元,出口到M国,人民币与M国货币的比率为1:10。一年后,国内人民币贬值5%;同期,人民币与M国货币的比率变为1:12。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此时,M国居民用本国货币购买甲产品比过去多付b

A.38货币单位 B.50货币单位

C.46货币单位 D.49.4货币单位

3.相关热点

多媒体展示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表示,鉴于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当前形势的看法,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2016年我国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对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支持部门会略偏宽松一些,如:央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重大水利工程等重点领域。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在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教师补充介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时政术语。

4.课下查找资料讨论探究:

人民币为什么能在这个时候加入sdr?加入sdr货币篮子后将对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第二讲:价格

1. 学生活动: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在课前复习的基础上以价格为关键词构建知识体系。由一人执笔小组成员共同在一张白纸上构建知识体系。选一小组在黑板前商讨展示。组与组交换导图,互动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能提高其兴趣。

价格---

本课内:

价格变动的原因

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本单元内:

纸币发行量对价格的影响

物价对消费的影响

全书中:

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

市场调节中价格的引导作用

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稳定物价

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教师点评:对活跃的小组提出表扬,点出不足,注重内在关系的强调。

2.思维拓展:

(1)学生在白纸上独立画出生产生活中价格变动曲线(供给曲线、需求曲线、需求弹性曲线、需求变动曲线),小组内互相检查、改正。

教师提示有关价格的函数关系图题的技巧

①根据“价格—需求”曲线、“价格—供给”曲线的一般模式,排除错误表达价格与供需关系的曲线。

②审读试题,获取有效信息,明确试题具体考查哪些经济现象对供需的影响。

③对影响曲线的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学解读,把生活现象转换为经济学术语,将背景材料与理论建立起正确的联系。

④结合相关理论,对曲线图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正确选择。

课堂检测

1题,

2题,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下图(P1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2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b)

(2)在白纸上画出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图、货币升值、贬值后商品价格的计算公式小组间交换检查。

教师展示商品价值量相关函数图及此类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解答这类计算题,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找变量”,即注意分辨题中的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是单位商品价值量,还是商品的价值总量。

第二步:“定关系”,即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明确解题时要用到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哪对关系: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价值总量无关;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成正比。

第三步:“列式计算”,即根据变量之间的正、反比进行计算,注意基本规律是: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百分比前面是提高(增加、上升、升值)用加法,降低(减少、下降、贬值)用减法。用公式表示就是:①若两个变量X、Y成正比,当X增加或减少a%,那么变动后的Y1=Y(1±a%);②若两个变量X、Y成反比,当X 增加或减少a%,那么变动后的Y1=Y÷(1±a%)。

课堂检测:

1题,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d)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2题,2014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某企业2015年劳动生产率提高50%,行业劳动生产率降低5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2015年该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是(d)

A.300元B.200元

C.500元D.600元

(3)情境: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由短缺向过剩时代转变。以钢铁业为例,过去只要炼出钢,都能卖出厂,现在只有质量优,才能投资生产。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变贵”,据统计,中国工人的成本,2010年相当于美国的7%,2015年相当于美国的17%,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消失。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企业环境成本内化,靠牺牲环境的低环境成本道路已行不通。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不断被削弱。中国企业传统优势被削弱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知识结构图组内总结价格变动的原因

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

*对应总结出稳定物价的措施

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

*根据知识体系总结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

课堂解题训练

2015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2%,较4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1.0%; 1~5月平均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自2014年9月以来,中国CPI涨幅数字已经连续9个月徘徊在“1”时代,物价总水平仍保持低位运行态势,结构调整所显现的经济下行压力依旧明显。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当前实际,分析造成CPI涨幅较低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从财政的作用角度分析国家为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定考向—第(1)问价格的相关知识。第(2)问,题中设有“财政的作用”这一限定条件,

明信息—把材料分成几个层次,从材料中寻找相对应的“知识”,而不是拿“知识”去对应材料。第(1)问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较低的原因,应该从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CPI涨幅较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该从国家和社会两个角度思考。主要考查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和稳定物价的措施等。第(2)问,回答应对措施直接从财政的三个作用入手即可。

独立生成答案

由小组长按解题程序带领成员审题

参考答案:

(1)原因: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导致物价缺乏快速上涨的需求面支撑,加之粮食持续增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以及产能过剩较为突出等原因,使得2015年中国国内物价涨幅回落。

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总体需求不足,亦会给扩大就业、再就业,以及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带来较大压力。

(2)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3.课下探究相关热点

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出通知,从7月1日起,阶梯电价由“按月执行”调整为“按年执行”。调整之后,冬夏用电高峰期的电量平均到一整年里,可缓解因季节差异导致不同月份用电量不同所带来的矛盾,保证居民充分使用第一、二档电量,降低电费支出,政策更为合理。广西正式实施阶梯电价已近3年,现行居民阶梯电价随季节而变化,将全年划分为用电高峰月份和非用电高峰月份,并将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划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

材料二: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近日出台《石家庄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出租汽车更新为纯电动汽车,并可获得中央、省级以及市级三级财政补贴,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广阶段内,对新能源公交车和公共服务领域用新能源汽车,在享受中央、省财政补贴的同时,市财政按照中央财政补贴标准1∶1的比例对购车用户给予补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购车价款;其他领域用新能源汽车按照中央财政补贴标准1∶0.5的比例对购车用户给予补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购车价格的60%。

另外,购买新能源汽车除免征车辆购置税以外,还可享受河北省内高速公路及其他收费公路行驶免收车辆通行费的优惠。

(1)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行阶梯电价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2)运用“多变的价格”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阐述在不增加居民基本生活负担的前提下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必要性。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不增加居民基本生活负担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理论依据。

(4)发改委关于实施居民用电阶梯定价原则如何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道理?

第三讲:消费

1. 学生活动:构建知识结构

不同小组在课前复习的基础上以消费为关键词分别按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和按为什么、怎么做构建知识体系。由一人执笔小组成员共同在一张白纸上构建知识体系。分别派代表在黑板前商讨展示。

消费---

本课内:

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有―――按对象有―――按目的有―――

消费结构:含义、恩格尔系数

影响因素:生产、收入(前提、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物价

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正确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本单元: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全书:

生活与消费的关系

企业经营诚信、适销对路、就业(收入)

投资理财(收入)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财政的作用(社会保障)

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教师简要点评:注重鼓励性评价。根据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提示、引导。

学生自主将本专题三个结构图合并,找到货币、价格与消费的关系。

2.思维拓展

情境:近年来,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快速发展。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经费支持举办动漫节等措施,鼓励、支持动漫业的发展。你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下一些传统企业转型为动漫游戏企业的合理性。

根据知识结构图组内总结

*影响消费的因素

*对应总结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国家(发展经济、宏观调控、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消费环境)+企业+个人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

原因:消费的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的目的

课堂检测

1题,“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c)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2题,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c)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3题,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c)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3.小组竞赛:单元易混易错点限时快问快答

1.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的职能。

3.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4.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5.不同位置的球票是替代品,降低普通区球票的价格将会增加VIP区球票的销售量。

6.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7.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8.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9.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10.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11.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12.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13.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14.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科学的消费观。

……

4.课下探究相关热点

材料一2015年5月12日,南昌市开展了公共机构节能标识和节能宣传作品征集活动。本次活动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在全市各级公共机构中树立和巩固节约能源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扩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影响,推动健康节约的机关文化建设。

材料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山东出台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

材料三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引导人们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今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1)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

(2)试分别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餐桌浪费严重的原因。

(3)消费者应如何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

(4)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政府应如何倡导绿色消费观?

评价:教学安排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系统完整,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足之处是预习工作充分的中等基础以上学生可以尽其智,有所获;而基础差、未预习的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对重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效果不好。

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的写作意义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改造着传统金融业。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等优势大举进军金融领域;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加速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创新与变革使我们面临着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新的金融风险。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对于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机制,发挥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资金快速配置与融通的新金融模式。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除了传统的网上银行功能外,主要形式有金融理财产品的网上销售、网络保险产品销售、网络证券买卖、第三方电子支付和网络小额信贷等。以余额宝为例,自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推出新产品余额宝以来,余额宝的业务量已经发展到较大规模,而且显现出强劲高速的发展势头,其他互联网金融也呈现突飞猛进发展趋势。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没有,也很难改变金融行业高风险的属性,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风险。从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开始暴露出来,案件频发,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2013年10月到11月末,就有39家P2P借贷平台陷入困境和倒闭。(二)专家、学者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乔玉梅(2014)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沿袭多年的经营范围、运作模式、管理理念和竞争格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问题,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健康运行、避免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朱治豪(2014)指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和市场。但是互联网金融业有相应的信用风险、市场选择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这些风险都加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可能性。故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安全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政府加大立法力度,共同防范互联网金融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作者XX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一、前言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综述

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正确的消费原则等内容;理解信用工具的用途、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合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对本专题内知识重组,查漏补缺,完善体系,夯实基础,拓展课外知识,形成“知识库”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训练技能,实现由知识到解题能力的转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相关热点,了解社会动态,把握国家走向、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价格波动的原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2、教学难点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三、教学理念 1.落实双基,引导学生打破章节、单元结构,综合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建构能力,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同时拓展课外知识,提升学生能力 2.讲练结合,注重训练质量,归纳和总结类型题的通用解法、形成相对固定的基本方法; 3.基于常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张扬。 4.链接热点,实现了解社会动态,把我国家走向,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过程 本专题关键词:货币价格消费 第一讲:货币 1. 学生活动: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在课前根据教材与复习提纲(主要包括考点具体内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课上每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板演,进行对比查漏补缺,把握知识点。例如:(知识体系形式无要求,全面、准确包括重点知识体现出知识点间的联系即可。) 货币--- 1.货币含义: 2.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产生:商品交换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的基本属性 4.货币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支付、世界、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消费者物价指数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所谓的“物价指数”:是指反映报告期内,销售或购进的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比基期水平升降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以报告期(年度、季度或月度)与基期(某年度、季度或月度)相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它是社会各项经济指数中比较复杂的一种相对数。按照所包括的不同商品种类,分为:单项商品价格指数、商品类别指数和总指数。按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环比物价指数(以上一期为基期)、年距环比物价指数(以上年同期为基期)、定基物价指数(和固定时期比较)。按照商品的种类和流通环节来区分的话,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工农业商品的综合比价指数。等等。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要求至少每五天调查一次价格。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为此,我国的CPI权数每年都做一些小调整,每五年做一次大调整。从而保证了CPI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因此,可以说经过20多年实践的检验,我国CPI的编制方法是科学有效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实际情况,为我国价格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由于CH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如今我国也和欧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样,众多社会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加以调整。正因为CPI与公众

利益和经济全局血脉相连,社会各方面对CPI的波动状况自然十分关注,这就难免会导致有一部分人表面化地理解政府在宏观上的经济决策,甚至误读货币政策,其实这正反映出公众对CPI变化仍处于一知半解状况。因此我们说,CH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货币政策和其它金融政策的经济指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可是,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也不能仅看短期的CPI变化,还必须具体剖析影响其变化的主因(特别是核心CPI数据中各子项的相互关联及滞后效应)和相关的其它指标(如GDP 平减指数等),以及同样直接影响央行决策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投资和信贷增幅等一系列重要数据,它们都与CPI处于同样核心数据地位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走势。CPI 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2010 年九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CPI 指数的上升农 产品物价80%上升,其中黄瓜和西瓜的涨幅最高。CPI 指数过高比 较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缩水,居民的购买力也就跟着下降,社会的福利水平也会下降。CPI 指数的上升,也就意味着农业成本的投入加大,工业生产原材料的价格也就必然上升。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仅仅是CPI 指数上升了,而PPI 指数(工业品物价指数)下降,不变或略微上升,则会导致生产者利润上升,从而促使他们扩大生产,社会供给也就增加了,在市场的调节下,物价会下跌,CPI 会自动回落。对于商家和企业等经营者来说,过高的CPI 指数,导致了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如果生产者不对其增加让利幅度,而是根据市场调节的物价进行销售,那么可能会出现经营者的大幅度亏损。因此,CPI 指数的上升,也随之带来了更进一步的物价

商品价格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商品价格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可知“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与货币换比例的指数,也是商品经济特有的重要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商品价格是通过消费者行为选择过程及所表现出的购买活动来实现的,而影响选择与购买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基础。现实生活中,每一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可以说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这诸多因素中,被选择商品的质量与价格均可视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消费者的心理对价格的影响 商品价值、商品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对商品的价格都有影响。一个企业再决定自身产品价格时,要充分考虑市场上由消费者心理倾向所反映出的价格标准,当消费者的社会心理表现为外部消费活动时,便促成人的消费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经济活动和和人们消费行为的调节器,并影响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社会心理对市场价格的调整、涨跌等起着明显的影响和牵制作用,对企业价格策略的选择,产生一直和推动作用。对价格有较强影响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有:价格预期心理、价格攀比行为、价格观望行为、倾斜心理与超补偿心理。所以,无论是国家宏观价格政策,还是企业价格决策,在当今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都必须认真考虑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制定价格的在企业一方,往往更注意从理论意义上来研究制定价格,而忽略了消费者的价格心理,导致了所制定的价格背离了消费者心中的价格标准。再加上消费者自身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的差异,会对价格产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形成和最终的购买决定。 在消费行为中,通常把商品价格看成是和里昂商品价值和商品品质的重要标准,认为价格昂贵的商品,其内在价值和商品质量也相对较高;反之,价格低廉的商品,其内在价值和商品质量也就相对较低。消费者为什么常以价格来衡量商品呢?其原因又二:一是,信息不对称。销售与购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信息。二是,非专业购买。针对这一功能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制定合理的适应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价格,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 二、消费者对价格的行为反映 为了充分发挥商品价格心理功能作用,达到促进消费,铆足需求的目的,还必须研究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对商品价格认识上的种种表现,及通常所说的消费者的价格心理与行为。消费者的价格心理与行为,既反映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知觉程度,也反映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同时还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要制定一个既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又使企业自身取得较好收益的价格,除了掌握价格构成的一般构成理论外,还必须研究消费者价格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这一点在市场竞争中是非常重要的。 1.对某些商品价格的习惯性心理。这种心理是由于消费者在长期、反复的购买行为中,通过对某些商品价格的反复感知而逐步形成的。这种习惯性心理一经形成就比较难以改变,因此,商家在进行价格调整时,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

2017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知识整合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第一篇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南通模拟)同样是做帽子,江苏南通富美服饰有限公司因为在帽子中加入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时尚元素,帽子的价格尽管远高于普通的帽子却仍很热销。这说明 ①科技元素带来商品附加值的提高②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③创新劳动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④功能越多价格越高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在帽子中加入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时尚元素,价格高却很热销,表明科技元素带来商品附加值的提高,同时说明价值越大价格越高,故入选。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题中在帽子中加入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时尚元素,并不是创新劳动,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功能越多价格越高,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2.2016年7月份国家统计局数据调查显示,约7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网购一次,而在美国和英国这一比例约为40%,荷兰、法国和瑞士约为20%。60%的受访中国内地网上购物者会绕过零售商,直接从品牌商处购买,而这一比例在英国为36%,德国为31%。以上数据表明,与这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内地未来可能在以下________方面发展较快。 ①家庭消费水平提高②电子支付工具应用③本土商业品牌知名度提升④传统零售与电子商务整合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只是显示网购消费方式的变化,故②④正确。 答案C 3.某人去青岛旅游,在某大排档吃饭,菜单上写蒜蓉大虾38元1份,结账时却被老板告知38元1只,他共吃了20只,总共760元。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供求关系影响蒜蓉大虾价格,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②这充分体现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失灵等问题③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设健全神龛信用体系④生产该蒜蓉大虾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较长,其价值较大,所以价格较高 A.①② B.②③

货币、价格与消费-高考政治总复习考点练习 (2)

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第一步:基础强化 1.(2017·全国卷Ⅱ·13)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阿凡题1085701()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此时为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情况,若不考虑其它因素,美元升值,则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故A的说法是错误的;B、C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由人民币贬值,则可以推出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则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所以,本题D项是正确的。 答案:D 2.(2017·全国卷Ⅰ·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阿凡题1085702()

解析:本题考查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另外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本题中甲的价格下降,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甲乙是互补品,那么乙的需求也会增加,故C符合题意;题意中虽然甲的商品价格变化,但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意思是乙商品的价格不变,所以排除A和B。需求量增多应该是向右平移,答案为C。 答案:C 3.(2016·全国乙卷·1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产能利用率不足意味着产能过剩,对应①;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会使企业投资减少、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下降,对应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减少使消费低迷、消费品价格走低,对应②;消费低迷使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发通货紧缩,对应③。答案为A。 答案:A 4.(2016·全国甲卷·13)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 货币篮子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系)专业2011年** 月** 日 设计(论文)题目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目的:个人消费信贷是指商业银行向城乡居民发放的用于个人或家庭消费的贷款,包括个人住房、汽车、房屋装修,大额耐用品、农用机械、助学、旅游等七大贷款品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同时个人消费信贷对于商业银行起到优化资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的作用,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拉动内需,个人消费信贷已然成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竞争最激烈、发展最快的一项重要业务。而研究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对其提出对策,对商业银行规避其风险得以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选题意义: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不断发展、重要性不断提高的同时,其经营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对于风险的认识相对于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及时地发现风险,并做出应对措施是商业银行为稳健发展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稳定金融市场的必然选择。 文献综述(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一、前言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提高资金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扩大内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逐渐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竞争最激烈、发展最快的重要业务,如何认识和应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使其充分发挥其职能,维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现状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包括个人住房装修信贷、个人汽车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留学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及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 薛述强(2011)认为,个人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体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由于个人资信评估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相对于其他信贷业务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政府宏观政策进一步强调拉动内需的必要性,为了鼓励消费,面向个人的商业贷款政策逐步推出。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因其相对于企业贷款风险性较低、收益较高,而被各商业银行看好,从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杨爱芳(2005)认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增长有赖于发展消费信贷来实现。积极开展消费信贷,有利于增加即期消费,通过消费信用支持需求扩张,可以达到启动消费品市场和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政府通过消费信用引导消费的支出投向,有意识地加速或延缓某类消费的社会现实,还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使经济增长得以良性循环。 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汪坤良、陈头喜(2007)认为国家鼓励消费信贷开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但配套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尚未到位,可适用法规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以及汇率变动及其影响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高考备考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构建知识体系:抓住货币和汇率两个核心知识点,然后向外发散,构建体系。紧紧抓住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两个核心知识点,然后向外发散,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把握重难点:①全面把握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理解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②掌握汇率的变动规律;③辩证地看待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特别注意掌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有关价格的图象以及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关系,综合掌握本考点中的计算题,同时注意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理解如何稳定物价。 一、货币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工具 【特别提醒】 (1)区分货币、纸币、信用卡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信用卡的本质是

电子支付卡。 (2)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的关系图 2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经常变动的。 (2)汇率与币值的变化 【特别提醒】外汇汇率与人民币的汇率变化成反向关系,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反之亦然。 (3)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人民币币值稳定与企业生产、消费水平、经济全球化等的关系 二、价格 1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重要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3)其他因素

最新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一第一课时货币

知识体系 高考主观题设问一览表 年份设问主体、问题限定、题型角度限定 2013年全国卷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14分) 2013年全国卷Ⅱ(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 2014年全国卷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 2014年全国卷Ⅱ(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14分) 2015年全国卷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14分) 2015年全国卷Ⅱ(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14分) 2016年全国甲卷(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

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14分) 2016年全国乙卷(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 2016年全国丙卷(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分) 2017年全国卷Ⅰ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 2017年全国卷Ⅱ(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2017年全国卷Ⅲ(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 2018年全国卷Ⅰ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14分) 2018年全国卷Ⅱ(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分) 2018年全国卷Ⅲ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14分)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研究 一、引言 191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组建了自己的融资公司——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专门承兑或贴现通用汽车经销商的应收账款,从而开始了汽车信贷消费的历史。从银行的汽车贷款资料显示,全球70%的私人用车都是通过贷款购买的。在美国,贷款购车比例高达80%;在德国,这一比例达到70%以上;即便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印度,贷款购车比例也达到60%。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政府开始把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作为主要经济政策之一,我国有关部门大力发展信贷业务来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根据我国各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余额来看,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消费信贷品种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带动效应。1998年9月,央行颁布实施《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意味着汽车信贷在中国正式启动。但随着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设计的制度和具体运作中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汽车贷款坏账的不断上升,阻碍了这一新型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汽车信贷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核心问题,也成为影响汽车行业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所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私车贷款约30%违约还贷,10%的汽车贷款难以追回,多数保险公司在车贷险上亏本经营,最终导致该业务的停办。随着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目前己经成为我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稳定。因此,分析和审视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成因,认真研究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内在规律,对于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健全我国商业银行汽车信贷风险防范体系,提高汽车信贷风险监控的效率,进而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主体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市场蕴藏了巨大潜力,农村消费信贷在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 (一)消费信贷的含义及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意义 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及基本动力,消费信贷的产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所谓消费信贷是指金融机构为购买消费品的客户提供的一种信贷业务。它以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力为放款基础,旨在通过信贷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来刺激或满足个人即期消费需求。其中农村消费信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而且更有其重大的经济及政治意义。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因此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是转换增长模式及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破解“ 三农” 难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随着对农民税收负担的减免及各方面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的收入较以前有所增加。农民为提高生活水平,在建房、置车、购买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投入也在增加。可是无论在收入还是消费上的增长速度都远远慢于同期城镇的增长。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一些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顺应这一趋势,围绕国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导向,积极地开展了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 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但是, 从总体上看,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还处于起

文献综述--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构建研究

题目: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构建研究 一、引言 所谓信用,首先是指自然人的信用,即个人信用。在机构、企业、群体、国家等具有了拟人的资格后,才有了所谓的机构信用。信用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关系的纽带,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个人信用制度是指在经济生活中管理、监督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则、政策和法律的总和,其主要目的是为证明、解释和查验自然人信用情况提供依据,并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来规范个人信用活动当事人的信用行为,提高守信意识,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提供制度保障。对于社会流通领域来说,改革结算制度、推广信用卡等电子支付工具、发展个人支票同样离不开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而这些又是建立正常社会流通秩序的发展趋势;对于国家来说,了解个人资信情况是制定政策的前提,使社会保障政策、税收政策等更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同时,无论是从预防金融犯罪,还是从资金安全乃至个人安全的角度来说,个人信用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个人来说,个人信用记录是个人的另一张身份证,会使个人的许多经济行为变得明确和简便,例如贷款、租赁、担保都会简单得多。当然,如果个人信用出现不良记录,也会被社会所唾弃。对于银行来说,消费信贷手续将会由复杂变得简单,通过个人信用规避风险,为大规模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建立了途径。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个人信用被禁锢,银行信用已被过度使用,个人信用资源却被闲置了,没有被合理有效的利用。国民负债结构呈现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状态,政府和银行被强加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风险,而没有由社会成员共同、合理、均衡地分担。同时,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关系混乱、赖账、欺诈等失信行为普遍存在,个人信用严重滞后的状况不但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而且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如果不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我国经济将与世界格格不入,而且就征信市场本身也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由于没有社会化和规范化的个人征信服务,有关部门难于对个人信用贷款风险进行管理,国内银行将难以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个人信贷市场上与国外银行展开有力的竞争;由于对外开放的国民待遇可能使外国公司仰仗其在资金、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地位,垄断国内个人征信市场。

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院系名称:网络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8年11月20日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几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农村金融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因为它不仅对农民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基于国外关于农村金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国外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阐述了我国有关学者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有关问题的看法。文章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字: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金融正逐步朝着合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们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因而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改观现阶段“三农”资金短缺的现状、稳定农村金融秩序、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农村金融的研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研究总结了农村金融市

场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退化和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 第一,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部分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麦金龙,1973) ,同时也放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正式贷款只能用于田地农业生产用途,并且贷款使用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长度基本吻合,所以,其他的非正式贷款大部分应对突发、大额或者现实的非一般消费,如亲人丧葬婚嫁或者在建造家庭新房舍中使用等……因此,非正式贷款总是用于农户各自的目的,并在道义上给了农户信贷人以权威,通常情况下,农户正式贷款只用于农户个人预定的目的,而非正式贷款也不会使农业田地生产中的净流动资金增加。这是在农户信贷市场中,我国农村长时间存在的农户贷款供需结构(张杰,2000)。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能否建立的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资金供给能否切实满足农村微观金融的资金需求,能否培育现代农民(王芳,2005) 。从金融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结构单一,金融供给与需求总量仍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当前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张笑尘,2007) 。 此外,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迟缓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的体制问题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认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构的设置不符合实际需求以及相关的制度实施不到位。目前我国农村金

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

[转载]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 原文地址: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作者:雷立钧碳金融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人类开始意识到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生产方式的危害性,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并在政策和舆论导向上向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倾斜,绿色观念逐渐被人们认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必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绿色金融应运而生。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一)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又称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2000年,《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将其定义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内学者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政策, 通过

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高建良,1998) [1]。二是绿色金融是指金融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绿色 ”,即在投融资行为中要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其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王军华,2000)[2]。三是把绿色金融定义为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环保意识,即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投融资行为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协调(李心印,2006) [3]。 除了以上代表性的定义外,国内学者还有从金融政策、金融与生态关系角度给出定义。截至目前,关于绿色金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本文认为,从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看,高建良的定义更准确地指出了绿色金融的核心——“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一观点基本上与国际上的研究一致。 (二)绿色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上最早提出绿色金融概念是在1997年。在此前后,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了多种尝试,取得不少经验,1974年,前西德

居民的价格预期与消费行为复习过程

居民的价格预期与消费行为 价格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而居民的价格预期亦是影响 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变量。一般来说,居民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短期内 是依据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外推性预期,这从居民对商品的需求“买 涨不买落”的心理中就可以得到反映。当商品的价格正在上升时,消费者 根据以往的经验会认为未来商品的价格仍会上升,这时消费者就会产生抢 购心理,从而提前实现购买力;反之,如果商品的价格正在下降,消费者 会认为未来商品价格仍会卜降,从而产生一种持币待购的心理,从而延迟 购买力。可见居民的价格预期对居民的消费行为起着放大效应和缩小效 应。曰居民的信贷预期与消费行为 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是居民消费能否按照生命周期行事的重要制约 」州素。按照莫迪利女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居民在消费的时候会考虑预期的 一‘!毛收入,并把一生预期的总收入平均分配到各个时期,以便使一生消费 的效用达到最大化。而在居民一生消费的过程}! } r消费信贷为居民的“超 前消费”起着很人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消费信贷或消费信贷不发达,则 意味着居民的当前消费存在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居民消费的跨期优化选择 也只能足纸_!二淡兵。因此居民对十消费信贷的预期必然要影响到居民的消 费行为、 I .消费信贷与居民的消费行为 随着利会化大生产的到来,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 况卜社会信用制度逐渐发展起来。借助消费信贷,人们可以将即期消费与 远期消费相交换,使买卖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马克思说:“原料生产者 把原料预付给加工制造的工厂主,从他那里得到一种定期支付的凭据。这 个工厂卜完成他那一部分工作以后,又以类似的条件把他的产品预付给另 一个要进一步对产品进行加工的工厂主。信用就是这样一步步展开,由一 个人到另一个人,一直到消费者……这种互相借贷的增加和发展,构成信 川的发展,这是信用的威力的真币根源。”一卜可见,消费信贷能够有效缓解生产与消费矛盾。马克思说:“信用是商品形态变化的媒介……信用的中 介作用在这里表现为……就商人来说,使商品由一个人手里运到或转入另 一个人手里,直到商品的最终出售,变成货币或者交换成其他商品。在这 I}f.,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动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 的}.f}: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紧张而扩一大……这种紧张会增加工人 和资本家对收入的消费·一”①可见,消费信贷能加速商品的流通,加速 消费,使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并且能够加速资本周转,有利于实现生 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消费信贷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和作用,早己为西方发达市 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实践所证实。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 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空前尖 锐。为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由此导致的消费革命应运而生。小汽 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与此同时,西方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的商业机构对私人的商业信贷,各银行对私人的住宅抵押贷款都 迅速增加。消费信贷活动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消费需求,加快了商品流 通和资金周转,缓解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消 费信贷活动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在80年代,美国商品零售总额中一半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信贷及风险防范对策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促使我国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让商业银行看到了潜在的商机。商业银行大学生消费信贷业务,正好可以缓解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日趋冷却。但是面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商业银行在机遇面前也要积极应对风险,充分分析大学生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影响因素,做好防范措施。 1 大学生消费信贷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结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年轻人的消费观,价值观也不断变化,信贷消费逐渐走入大学生群体。因此,大学生也不可避免的对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造成了影响,随之而来的风险不可忽视。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也正处于发展中,如曹真明、李加(2008)学者认为的那样,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 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 从信用风角度看,由于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不良消费观以及大学生收入来源的特殊性等因素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张洁珣、石莎(2006)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以理性消费为主,并且趋向多元化,但是由于大学生消费零散化,储蓄观念淡薄,消费经常超出计划范围。李巍,张虎(2009)指出,现代大学生从注重物质消费开始转变为,越来越重视精神和文化消费,然而,在这一消费观转化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名牌、档次,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指出打工、奖学金等收入来源是大学生还贷的途径,但是这些方式较日常以学业为主的大学生而言充满了各自可变的因素,一旦这些收入中的部分无法及时获取,大学生还贷将陷入困境,直接引发信用危机的出现。蒋勇,张秀群(2009)也认为,在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着赤字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良的消费观,促使不少大学生还贷意识模糊,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责任感。正是这些不良的消费观念,为商业银行发展大学生消费信贷业务带来了风险。再次,赵娟,何波(2009)认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建立良好有效的大学生信用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的培养,对高校学生信贷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他们也指出,在万事达发布的“2008年大学生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

易错易混知识点 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

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货币、价格与消费 1.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有用性。(错)(注意: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错)(注意: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错)(注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的货币。) 4.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错)(注意:纸币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条块。) 5.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错)(注意: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与缓解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 6.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错)(注意: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7.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错)(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8.金银纪念币是纸币。(错)(注意:金银纪念币不同于纸币,金银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流通;而纸币没有价值。) 9.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错)(注意: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10.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错)(注意: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11.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错)(注意: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错)(注意: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13.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错)(注意: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1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错)(注意:价格不一定变化,因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