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第4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第4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第4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第4课时导学案

一次函数(第4 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利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理解分段函数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分类讨论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问题1】今年某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自来水公司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采取分段收费标准,若某户居民每月应交水费y(元)是用水量x(吨)的函数,当0≤x≤5时,y=0.72x,当x>5时,y=0.9x-0.9.

(1)画出函数的图象;

(2)利用函数图象,说出当市民本月用水10吨时,应缴水费多少元.

分析:本题y随x变化的规律分成两段:当0≤x≤5时,y=0.72x,当x>5时,y=0.9x-0.9. 画图象时也要分成两段来画,且要注意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合作探究:

【问题2】“黄金1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的价格打8折.

(1)填表:

(2)写出购买种子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分析】付款金额与种子价格相关,种子价格是变化的,它与购买的种子数量有关.设购买x千克种子,当x 取______________时,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当x取___________时,种子的价格分两部分:2千克按5元/千克,其余的(即超出部分)___________按8折计价.

因此,写函数解析式与画图时,应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段讨论.

三、尝试应用

1.如图,某航空公司托运行李的费用与托运行李重量的关系为线型函数,由图可知行李的重量只要不超过______公斤,就可免费托运.

四、补偿提高

3.某农户种植一种经济作物,总用水量y(3

米)与种植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

(1)第20天的总用水量为多少3

米?

(2)当x 20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种植时间为多少天时,总用水量达到7 0003

米?

【学后反思】

O ()

x

3

4000

1000

30

20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问题1

解:(1)图象如下

(2)根据图象可知,当x=10时,y=8.1(元)

合作探究

【问题2】

【分析】0≤x ≤2, x>2,(x-2)千克

0≤x ≤2 和x>2.

解(1)

(2)当02x ≤≤时,5y x =,当2x >时,4(2)1042y x x =-+=+也可以写成5(02)

42(2)

x x y x x ≤≤?=?+>?

图象如图所示

尝试应用

1.解析:本题只给出了一次函数的图像,若能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问题即可解决. 根据图像不难发现直线过以下三点:

(30,330)、(40,630)、(50,930),

任选其中两点可求出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y =30x -570.

于是,令y =0得一次

函数与x 轴交点为

(19,0),

可知当x ≤19时,行李就可免费托运.

2.2,6,

3.解:(1)第20天的总用水量为1000米3

(2)当20

x≥时,设y=kx+b

∵函数图象经过点(20,1 000),(30,4 000)

100020 400030

k b

k b

=+?

?

=+?

解得

300

5000 k

b

=

?

?

=-

?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00x-5000

(3)当

=7000

y时,有

=-

70003005000

x,解得=40

x 答:种植时间为40天时,总用水量达到7 0003

米.

2018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2018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 2018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1、等腰三角形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 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 定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逆定理: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定理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度。 (4)命题与逆命题 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一次函数 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二) 成都七中陈中华 一、学生起点分析 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五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3.教学难点 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问题解决;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 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 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 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 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意图: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 效果:由于问题与上一课时问题相近,学生很快明确并解决了问题。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 内容1:例1 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 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 瀑”,车速为36km/h,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 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h.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km? 分析: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 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 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 解:设经过t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S1、S2, 由题意得:S1=36t, S2=26t+10 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 ⑴两条直线S1=36t, S2=26t+10的交点坐标为(1,36)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S1=S2=36 km,即离“古刹”36km,已超过35km,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 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S1=45km,此时S2=42.5km. 所以小慧离“飞瀑”还有45-42.5=2.5(km) 思考:用解析法如何求得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小聪、小慧运行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小聪的解析式为S1=36t,小慧的解析式为S2=26t+10)? 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说明: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入手感到困难,可用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⑴两个人是否同时起步?⑵在两个人到达之前所用时间是否相同?所行驶的路程是否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第4课时导学案 (2)

一次函数(第4课时)导学案【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利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理解分段函数的意义. 过程 方法 经历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利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 态度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分类讨论方法. 【教学流程】 环节导学问题师生活动二次备课 情境引入【问题1】今年某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自来 水公司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采取分段 收费标准,若某户居民每月应交水费y (元)是用水量x(吨)的函数,当0≤x≤5 时,y=0.72x,当x>5时,y=0.9x-0.9. (1)画出函数的图象; (2)利用函数图象,说出当市民本月用 水10吨时,应缴水费多少元. 分析:本题y随x变化的规律分成两 段:当0≤x≤5时,y=0.72x,当x>5时,y =0.9x-0.9. 画图象时也要分成两段来 画,且要注意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 流,师生共同评价 解:(1)图象如下 (2)根据图象可知,当x=10时,y=8.1 (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自主探【问题2】“黄金1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 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 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的价格打8折. (1)填表: (2)写出购买种子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 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分析】付款金额与种子价格相关,种子 价格是变化的,它与购买的种子数量有 关.设购买x千克种子,当x取 ______________时,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 克;当x取___________时,种子的价格分 两部分:2千克按5元/千克,其余的(即 超出部分)___________按8折,即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师 生共同评价 解:(1) (2)当02 x ≤≤时,5 y x =,当 2 x>时,4(2)1042 y x x =-+=+也可 以写成 5(02) 42(2) x x y x x ≤≤ ? =? +> ? 图象如图所示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章测试题

B C A D https://www.doczj.com/doc/1716805267.html, 图2 B C A C 'D https://www.doczj.com/doc/1716805267.html, F 图1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30分) 1、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为500,则另一个锐角为 。 2、在⊿ABC 中,∠ACB=90°,D 是AB 的中点,AB=6,则CD=________。 3、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且最短的边为5,最小的角是 度,最长的边为 ,它的面积是 。 4、在△ABC 中,90C ∠=?,若5,13a c ==,b = 。 5、已知,如图AB =AD =5,∠B =150,CD ⊥AB 于C ,则CD = 。 6、如图,△ABC 中,∠C=90°,若BC=5,BD=2,则点D 到边AB 的距离为 。 7、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与斜边分别长为8cm 和10cm ,则斜边上的高等于 cm 。 8、在△ABC 中,若222AC BC AB =-,则∠ =90°. 9、矩形纸片ABCD 中,AD =4c m ,AB =10c m ,按如图1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 痕为EF ,则DE =_______c m 10、如图2,△ABC 中,CD ⊥AB 于D ,若AD =2BD ,AC =52,BC =5,则BD 的长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30分) 11、下列三边的长不能成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 A 、3,4,5 B 、5,12,13 C 、6,8,10 D 、3,3,5 12、已知在直角三角形中,最长边为10,最短边为5,则最小的角是( )度 A 、500 B 、300 C 、400 D 、900 13、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4、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直角边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 B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一次函数》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19.2.2; 2、本节主要研究一次函数的概念,并类比于正比例函数,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增减变化规律。一次函数是一种最基本的初等函数,研究它的概念和图像性质,对它的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像的相互联系与转化能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体现,它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其他类型的函数具有启示作用。 ☆【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分析,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难点: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学生特征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之前对变量与函数、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及解析式、图像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一次函数的图像, 探索并理解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所过的特殊 点;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 2、进一步体验函数图像的画法和性质,会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分析问题,感悟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像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的学习,进一步形成学生利用 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 学习的习惯。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 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具体过程 复习提问:(5分钟) 1.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并且举个正比例函数的例子呢? 2.列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方程 (1)小华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30米,小华所走的路程S(单位:米)随他所走的时间t(单位:分钟)的变化而变化. (2)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 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呈现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和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很容易得到答案,举手回答,并且到黑板写出后面两道题的答案。 师生活动:交流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及图像性质,复习上节的知识。 设计意图: 让学生温习、重现已学的相关知识,既是对上节内容的巩固,又为本节建立一次函数概念进行类比做好铺垫,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梳理获得成就感,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本环节重点关注: (1)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发现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勇气; (2)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知识掌握情况,语言表达是否规范; (3)学生对正比例函数中k值的意义的理解。 一、(5分钟)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ⅹ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导入题目,启发函数解析式如何建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基础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一、分式; 1. 分式: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如下: (C ≠0) 其中A,B,C 是整式 3.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 4.通分:分子和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不改变分式值,把几个整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个过程叫通分。(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 5.约分: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值,这个过程叫约分。 二、分式的运算; 1.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2.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上述法则可以用式子表示: 3分式乘方法则:一般地,当n 为正整数时 这就是说,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4.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可用以下式子表示:,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 5.整数指数幂;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 n n b a b a =)(

1.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即)0(10≠=a a ;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 ( )0≠a ,也就是说a n (a≠0)是a -n 的倒数。 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 n n n 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 n 是正整数);( b ≠0) 三、分式方程; 1.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3.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四、列方程应用题: 1.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 2.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5案)

4.1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 精讲案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 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 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 y 与 x 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 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 内容1:例1 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 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 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km /h ,小慧 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 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 /h .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 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 还有多少千米? 分析: 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 内容2:深入探究 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 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 出快艇 B 追赶(如图),下图中1l , 2l 分 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 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 关系?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 内容:观察甲、乙两图,解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节. 等腰三角形 1.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4.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第二节.直角三角形 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4.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第三节.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该点就是三角形的外心。以此外心为圆心,可以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组成一个圆。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N;作直线N就是线段AB的垂

八年级数学下册4_5第1课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4.5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经历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一次函数知识的应用; 2、在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观察、提取信息、分 析、归纳、应用等综合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实际决问题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 骑车到B 地,甲先到B 地后原地休息.甲、乙两人的距离 为y (千米)与乙骑车的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 象如图,则A ,B 两地的距离为______千米. 2、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匀速跑步,两人相距8米,甲的速度是4米/秒,乙的速度是5 米/秒, (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秒后两人相遇; (2)若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在前乙在后,经过 秒后乙追上甲. (3)若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后,经过3秒后两人相距___米 3、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 ,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 y (米)表示甲乙两人的距离,x (秒)表示甲出发的时间,y 与x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A 点的实际意义是 ; B 点的实际意义是 ; C 点的实际意义是 ; D 点的实际意义是 ; (2)甲的速度是 米/秒; 乙的速度是 米/秒; (3)B 点的坐标是 ; C 点的坐标是 ; D 点的坐标是 ; 探究 例1 (2012.中考)、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 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 ,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 息.已知甲先出发2s .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 距离y (m)与乙出发的时间t (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给出以下结论:①a =8;②b =92;③c =123.其中正 确的是( ) x/秒y/米10228O A C B D 8a c 100b y (米)t (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9.2.2 第4课时 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 (2)

第4课时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 1.根据问题及条件找出能反映出实际问题的函数;(重点) 2.能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重点) 一、情境导入 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 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套餐每月话费为y1(元),B套餐每月话费为y2(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 (1)分别表示出y1与x,y2与 x的函数关系式; (2)月通话时间为多长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 (3)什么情况下A套餐更省钱?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 【类型一】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 广安某水果店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售价如表所示: 进价(元/千 克) 售价(元/千 克) 甲种 5 8 乙种9 13 (1)若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

为1000元,则这两种水果各购进多少千克? (2)若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 3倍,应怎样安排进货才能使水果店在销售完这批水果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 解析:(1)根据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进而利用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列出等式求出即可;(2)利用两种水果每千克的利润表示出总利润,再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最大值即可.解:(1)设购进甲种水果x 千克,则购进乙种水果(140-x)千克,根据题意可得5x+9(140-x)=1000,解得x=65,∴140-x=75(千克). 答:购进甲种水果65千克,乙种水果75千克; (2)由图表可得甲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3元,乙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4元.设总利润为W,由题意可得W=3x+4(140-x)=-x+560.∵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 3倍,∴140-x≤3x,解得x≥35.∵-1<0,∴W 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x越小W 越大.∴当x=35时,W最大=-35+560=525(元),140-35=105(千克). 答:当购进甲种水果35千克,购进乙种水果105千克时,此时利润最大为525元. 方法总结: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函数最值是解题关键.【类型二】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路程问题 为倡导低碳生活,绿色

最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全章学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一课时变量与常量 学习任务 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3.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关系. 素读检测 1.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 km,行驶的时间为t h,填写下面的表格,s的值随t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如果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3.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问题辨析 1.上面4个问题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说一说其中哪些量的数值是变化的,哪些量的数值是不变的? 2.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⑴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⑵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⑶运动员在4000m 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 (s )与跑步的速度v (m /s )的关系: ,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⑷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 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 (元)之间的关系:,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当堂检测 1.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若用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那么对于等式s =v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 ,v ,t 三个量都是变量 B.s 与v 是变量,t 是常量 C.v 与t 是变量,s 是常量 D.s 与t 是变量,v 是常量 2.在△ABC 中,它的底边长是a ,底边上的高为h ,则△ABC 的面积ah S 2 1 =,当高h 为定值时,上述式子中( ) A.S 、a 是变量,21、h 是常量 B.S 、a 、h 是变量,2 1 是常量 C.a 、h 是变量,S 是常量 D.S 是变量,2 1 、a 、h 是常量 3.某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100个零件,则工作效率η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数100和η,t 都是变量 B.数100和η都是常量 C.η和t 是变量 D.数100和t 都是常量 4.汽车离开甲站10千米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 小时,则汽车离开甲站所 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式是( ). A.1060s t =+ B.60s t = C.6010s t =- D.1060s t =-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二课时 函数 学习任务 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 3.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素读检测 1.如图是某日的气温变化图: (1)气温T 随着t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a≥0)a≥0)是一个非负数;2=a(a≥0) (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a≥0)2=a(a≥0(a≥0)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案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2.能根据两个条件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一个条件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究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并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与讨论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求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知识链接】 1、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它的图象是经过( , )、( , )的一条直线。 2、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它的图象是经过( , )、( , )的一条直线。 3、一个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满足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吗? 【探究新知】 问题1: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 v (米/秒)与其下滑时间 t (秒)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写出v 与t 之间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解:(1)设此函数表达式为 ; ∵此函数图象经过点( , ), ∴ = k , ∴k= , ∴v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 。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v= 。 问题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 (厘米)是所挂物体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请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分析:(1)、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 (2)、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是: ①、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厘米,即当x= 时y= ; ②、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即当x= 时y= ; (3)、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你可得到两个什么式子? ① ② V( t(秒)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 数学教案 九年级下册 科任老师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已知x 2 = a ,那么a 是x 的_____________; 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 a 一定是_______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 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 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_______- 。 (二)提出问题 1、式子a 表示什么意义? 2、什么叫做二次根式? 3、式子)0(0≥≥a a 的意义是什么? 4、)0()(2≥=a a a 的意义是什么? 5、如何确定一个二次根式有无意义? (三)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2页例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5-,)0(3≥a a ,12+x 2、计算 : (1) 2)4( (2) (3)2)5.0( (4)2)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0()(2≥=a a a 的意义是 。 3、当a 为正数时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 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才有意义。 2 )3(________ )(2=a 4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证明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证明(二)辅导资料 第一节等腰三角形 知识回顾: 复习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也就是说,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边上的和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下面的判定方法: (1)、依据三角形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有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依据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单地说: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3、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也叫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且等于;等边三角形是 图形

5、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有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3)有个内角都等于600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4)有个内角等于600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典型例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则它的周 长为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则它的周 长为。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 .则腰长为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36°,则底角等于_________度;如果 底角等于36°,那么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4、有一个角等于50°,另一个角等于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

5、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 6、有一个内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 7、有一个内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 8、在等腰三角形中,如果顶角是一个底角的2倍,那么顶角等于_____度;如果一个底角是顶角的2倍,那么顶角等于_______度. 9、如图,,交BC于点D,,那么BC的长为_________. 10、如图,在中,D是AC上的一点,且, ,则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11、如图,已知:在中,,,BD是的角平分线,求的度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 4_3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案(新版)湘教版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的关系. 2、理解一次函数中k ,b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3、培养大胆猜测,乐于质疑的良好品质,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对一次函数)0,,(≠+=k b k b kx y 为常数中b k ,的数与形的联系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 1、复习、回顾: (1)、什么叫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 (3)、正比例函数y=kx (k 是常数,k ≠0)中,k 的正负对函数图像有什么影响? 2、合作、探究: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做出y=-2x 、y=2x+3、y=2x-3的图像,比一比这三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异同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___,并且倾斜程度___; (2)函数y=-2x 图象经过原点,一次函数y=-2x +3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____,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2x 向__平移__单位长度而得到; 一次函数y=-2x -3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____,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2x 向__平移__单位长度而得到; 归纳: (1) 所有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都是________ (2)直线 y=kx+b 与直线y=kx__________ (3)直线 y=kx+b 可以看作由直线y=kx___________而得到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用两点法画出函数y=x+1、y=-x+1、y=2x+1、y=-2x+1的图象 观察上面四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类比正比例函数y=k x 中k 的正负对图象的影响,表述一次函数的性质. 3、练习检测 (1)、有下列函数:①y=2x+1, ②y=-3x+4,③y=0.5x,④y=x-6; 其中过原点的直线是________; 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是__________; 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 图象在第一、二、三象限的是________ .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下 全册教案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 10,a s ,33 200, s v .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 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 千米所用时间 v -2060小时,所以 v +20100= v -2060. 3. 以上的式子v +20100, v -2060,a s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 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 9y +, 54-m , 2 38y y -, 9 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 1-m m 3 2 +-m m 1 12 +-m m 4 522 --x x x x 235 -+2 3 +x x x 57+x x 3217-x x x --2 2 1 2 31 2 -+x x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复习要点 重点、难点: 重点: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及意义和点的坐标。 难点: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的理解、简单实数运算及无理数大小的比较。 一、知识框架图: 二、重要知识点 一)、知识点提示: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实数等概念的理解,举例说明。 2、实数怎样分类? 3、如何在产面直角坐标系中,说出点的坐标及根据坐标找点。 4、在实数范围内找一个数的绝对值、倒数、相反数、及各种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知识点 平方根: 1、概念:如果有一个数r,使得a r=2,那么我们把r叫作a的一个平方根。 ①、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②、负数没有平方根; ③、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个(它就是0) ④、a的正平方根叫作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2、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叫作开平方。一个正.数先开平方再2次方等于它本身; 一个正.数先2次方再开平方也等于它本身。立方根 1、概念:如果有一个数b,使得a b=2,那么我们把b叫作a的一个立方根。 ①、一个正数有一个立方根,它是正数;②、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③、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个(它就是0) ④、a的立方根记作3a。 2、求立方根号a,叫作开立方。一个数先开立方再3次方等于它本身; 一个数先3次方再开立方也等于它本身。 实数: 1、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3、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4、实数大小的比较。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时精确到的数位止共有几个数 字则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就是几位。 平而直角坐标系: 1、能写出点的坐标和根据点的坐标描点。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3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直尺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问题解决;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 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 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 y 与 x 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 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活动目的: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 活动效果:由于问题与上一课时问题相近,学生很快明确并解决了问题。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 内容1:例1 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 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 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km /h ,小慧 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 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 /h .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 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 还有多少千米? 分析: 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 解:设经过t 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1S 、2S , 由题意得:t S 361=,10262+=t S 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 ⑴两条直线t S 361= ,10262+=t S 的交点坐标为(1,36) 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1236km S S ==,即离“古刹”36km ,已超过35km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 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145km S =,此时242.5km S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