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最新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

2016最新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

2016最新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
2016最新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

最新湘教版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土壤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含砂较多;黏质土含黏土较多;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鉴别土壤的方法(手捏法)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无土栽培是批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来改良土壤。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第四单元水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测量水的体积用(量筒)或(量杯)。

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碾米劳动的人们来说,上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流水有力量)

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

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

第四单元空气

1、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有(重量)。

2、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3、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中有灰尘,不同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多栽花草树木等。

第五单元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材料分为(天然材料:棉花做成的布)和(人造材料:塑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冷与热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它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用(℃)表示。195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

2、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单位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而重量不变。(也有一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水冻成冰后体积会变大;冷的杯子倒沸水时容易炸裂;火车轨道会留有空隙;夏天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轮胎都不能充太足的气,防止温度高时,因气体膨胀而引起爆胎;温度计也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6、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进行传递,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空气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比如: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

第二单元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可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

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力、风向、湿度和气温、。

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5、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方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7、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计)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8、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0、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1、一天中下午2点到3点之间气温最高。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竺可桢)他写了《物候学》一书。

第三单元养蚕

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蚕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因为旧皮阻碍了身体的生长,蚕蜕皮时不吃也不动。

2、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正是用丝绸打开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使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成为现实,誉为“丝绸之路”。

3、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4、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第四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实验:在磁铁的不同位置悬挂大头针或曲别针,观察数量的多少,找到磁性最强的部分。)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3、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

4、我国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它是一块天然的磁石雕磨的。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北;S—南;W—西;E—东;NE —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5、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磁性黑板、磁悬浮列车、磁选机等。

第五单元多彩的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是直线传播的,其最好的证明之一是(小孔成像)。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3、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4、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与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5、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平面镜让光发生反射。

6、光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会发生(折射)放大镜的镜片是(中间厚边沿薄的凸透镜)它可以(会聚光线)得到(强光和高温)。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7、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植物

1、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一般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2、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固定植物);茎的作用是(传送水分和养料)、(支撑植物身体);叶子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养料和氧气;蒸腾作用让根吸收的水从叶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3、萝卜、白薯、山药属于根,马铃薯、甘蔗、藕、姜、竹笋、洋葱属于茎,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第二单元动物

1、动物的构造特征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捕食方式)相适应。

2、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根据动物的食性分为(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动物为食物)(腐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

3、鱼嘴一开一合地不一定是在喝水。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终生都不喝水;而生活中海里的咸水鱼,则要经常喝水。

4、象兔子这样(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第三单元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即音高)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空气)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5、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6、乐音是物体有(规律)的振动,噪音是物体(无规律)的振动。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7、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

第四单元信息的传递

第五单元水的变化

1、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为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杯壁,凝结成看得见得小水滴。

3、水的三种状态(液态的水、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1)在常温下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风和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凝结)。如云、雾、雨、露是空气中的小蒸气遇冷形成的:

(3)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4、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存在。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枯萎死亡。

2、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保护种子)和(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胚分为:(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3、种子萌发条件: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有些种子还需要光。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

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之一。花的结构:(花萼)、(花瓣)雄蕊(花丝、花药)、雌蕊(柱头、花柱、子房)。解剖花是从外到内。一朵花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叫(完全花:白菜、萝卜、棉等);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黄瓜等)

3、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昆虫、风、水、人工)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4、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开花结果)和(无性繁殖:通过根、茎、叶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嫁接)。

5、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卵生(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胎生(哺乳类)

6、(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它有利也有癖。

第三、四单元位置与运动和力

1、每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都是(相对的),在描述它们时,都需要先找到一个(参照物)。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方位)。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如果选择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人就动了,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人就没动,树在向相反方向运动。再如:我们通常说房屋、树木、电线杆、桌子等物体是静止的,是用地球做参照物来判断的,假定选太阳为参照物,它们又都运动

2、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平动)、(转动)。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和(快慢)。

3、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4、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测量力的仪器(测力计)。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一定规律的。

(3)反冲力是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4)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产生的力。

(5)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

第5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过去就不能再变回来,是(不可逆变化)如:和水泥、泥土烧成砖、木头做成家具;变过去,又可以变回来是(可逆变化)如:水的蒸发、玻璃打碎了、蜡烛的熔化。(煮海为盐、青铜器的生产)是人们对可逆的变化过程的运用。

2、(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水的三态、扩散、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发光等。(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如:燃烧、铁的生锈等。

3、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比较潮湿、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等接触。金属生锈的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锈)。

4、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上涂料等。

5、蜡烛燃烧中有可逆变化(熔化)也有不可逆的变化产生二氧化碳等新物质,说明物质的变化是复杂的是不灭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五年级上册

1、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人是怎样呼吸的:吸气时,空气由鼻腔经咽喉吸进器官,经支气管进入肺部。吸进的氧气从肺进入血管,然后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与养料结合。各种与养料结合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又由血液带到肺部,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外。

A、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B、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以反应身体呼吸机能的强弱。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增强肺活量。

C、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当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D、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

2、(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A、(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脉搏跳动与(心脏)跳动有关。(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

B、经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时间也就更长。抽烟喝酒对心脏的健康也有害。

3、(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

4、长期睡眠不足对人体有害,小学生每天保证9——10小时的睡眠。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

1、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斜面、杠杆、轮轴、滑轮、传动。

A、杠杆: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上的用力叫(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起支承作用的点叫(支点)。开平是根据杠杆工作的原理。

B、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轮轴),扳手应用了轮轴的原理。

第三单元地球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3个部分组成。

2、地表起伏的形态叫(地貌)有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湿地等。

3、(地球仪)是地球表面的模型。

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

1、电池由正负两个电极。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意大利科学家(伏打)是发明了第一个电池的人。

2、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组成形成的电流通路。

3、人体安全电压36伏,中国的交流电源是220伏。不能用手去接触电源。人体、大地、不纯净水都是(导体),干木材、塑料、陶瓷都是(绝缘体)。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1、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能能产生(磁),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2、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磁铁线圈的圈数)和连接电池(节数的多少)有关。

3、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磁极可以改变。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1、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地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发生方向和长度的变化。最古老的太阳钟——(日晷)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2、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运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3、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四季)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微生物是存在的。食物变质等现象就是(微生物)起的作用。

3、(温暖、潮湿、阴暗、富有有机物质)的地方适宜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防止微生物过度繁殖的方法:低温、高温、暴晒、保持干燥、清洗干净等。

第四单元遗传和变异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实际上说的就是(遗传现象),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叫(遗传)。亲代与子代这间产绝不会完全相同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种现象叫(变异)。“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形象地说明了(变异)现象。

2、生物的遗传是有(规律)的,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是(孟德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基因)是控制遗传特征的物质。

第五单元青春活力

1、人的一生经过(幼儿—童年—青年—老年)。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2、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是: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

3、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4、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5、池塘中除了生活着动物、植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

植物尸体(分解)。

6、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叫(食物链)。食物

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中总是以(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食物链中箭头指向谁表示被谁吃。如:树叶→蝉→螳螂→黄雀

7、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中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8、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数量的变化也会影响(环境),

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9、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

沙尘暴、水土流失)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的养分

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2、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

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3、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

单的物质。

4.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

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含量多的食品遇碘酒会变为(蓝紫色);脂肪含量多的食品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水可以帮助体内毒素排出体外

5、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

6、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

中的淀粉)。

7、饮食中长期养素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

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8、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

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冷冻、晒干、灭菌、密封等方法)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

1、改变地表的力量分为(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3、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挤压力时

会发生(褶皱),(褶皱)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4、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

高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水蒸气)等。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1000摄氏度。

5、火山的喷发有害也有利,如:火山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地热)是一种清洁而有发展前途的巨大的自然能源。

6、(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

7、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等。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矿产);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8、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然冶炼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

9、(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10、(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第四单元能量

1、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2、(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3(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4、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1个小时,就用了(1度电)。

5、.我家里最耗电能的电器是();我家里最常用的电器有()()。

6、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7、(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焦耳用实验证明了(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8 、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

9、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10、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如:苹果、煤中含(化学能)

11、能源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木材、草类、肉类等由生物提供的能量和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是(可再生)的能源。

第五单元月球

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约为38万千米,体积只有地球的1∕49。吸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6)。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没有水,至今也没发现有生命。

2、月球不会(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

3、月球圆缺的样子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并带回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的标本。

5、月球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六年级下册

1、科学家在5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距今4.08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3.60亿年前的陆生脊椎动物中,只有(两栖动物);距今1.44亿年前出现了(哺乳动物),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2、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生活的(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3、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的变化。

4、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5、南方古猿生活在(3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蓝田猿人生活在(115—65)万年前,能制造石器。北京猿人生活在(70—23)万年前,能制作(石器、骨器)还会人工取火。

6、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了驯养,使其体态和习性改变,这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

7、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如(狂犬病)(非典)(禽流感)等。

8、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分为(五类),当水质下降到(三类)以下,就会影响人休健康,不能作为饮用水。

9、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10、1970年(4月22日)美国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了第一个(地球日)。

11、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

12、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大小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13、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慧星)和(流星)构成的天体系统。

1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顺口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

15、我国有关哈雷慧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

16、人们把日出之前的金星叫做(启明星),把日落之后的金星叫做(太白星)。

17、(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经历1年所走的距离。

18、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19、2004年美国的(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20、北斗星由(七颗星)组成一个勺形,他是(大熊座)的一部分。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通过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总出现在(正北方)的天空。它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

21、春季夜晚,在南天可以看到(狮子星座),在夏季南天可以看到(天蝎星座),冬季可以看到(猎户星座)。

22、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于(2004)年开始实施。

23、(酸雨)已成为植物的致命“杀手(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逐年变暖,(臭氧空洞)也表明了地球第一道保护防线遭到破坏。

24、土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的巨大光环。地球的姊妹星是(金星)。

25、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6班倪惠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97个,会写222,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 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 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 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落 序号课题计划课时 1《走进大自然》2课时 2、《我家的大花园》2课时 3《故乡的风景》2课时 4、《短文两篇》1课时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和胚。 种皮:保护种子。 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子萌发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有些种子还需要阳光。 3、植物幼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幼苗的高度,叶子的数量、大小、宽窄都会发生变化。 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 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组成。 3、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昆虫、风、水、人工)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4、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5、植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开花结果)和无性繁殖(通过根、茎、叶繁殖)。 6、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①扦插: 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 ②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进行嫁接繁殖的。

最新湘教版小学英语单词大全资料

湘教版小学英语单词大全 三年级下册 Unit 1 glad 高兴地See 看见again再次fine 好的too 也now 现在evening 晚上night晚上 Unit2 Here you are. 给boy男孩girl女孩baby 婴儿man男人woman女人 Unit 3 color颜色balloon气球Red 红色blue蓝色Yellow黄色White白色look green绿色Black黑色 Unit4

look看at在;向T-shirt T恤衫they她(它、他)们but 但是 too太big 大的shorts 短裤nice好的trousers 长裤dress连衣裙coat大衣shirt 衬衣and 和 Unit 5 time时间clock钟表please请 OK 好的o'clock...点钟eleven十一twelve十一day 白天 Unit6 how many 多少count数数;计算thirteen十三fourteen十四fifteen 十五sixteen十六seventeen十七eighteen十八nineteen十九twenty二十 Unit7 orange 橘子banana香蕉lemon柠檬

market 市场classroom教室apple苹果pear梨 Unit8 sunny 晴朗的rainy 下雨的ice cream冰激凌cold冷的warm温暖的cool凉爽的 hot热的 Unit 9 weather 天气like像.... windy有风的cloudy多云的snowy下雪的 Unit 10 farmer 农民postman邮递员nurse护士teacher教室doctor医生driver司机Unit 11 fireman 消防员policeman 男警察pupil学生Policewoman女警察 Unit12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考前寄语: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亲爱的孩子们,转眼又到了收获的日子,快快拿起手中的笔,让我们尽情分享收获的喜悦吧!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zhì huì qiū yǐn yán jiū jīdònɡ ( ) ( ) ( ) ( ) jiāo lǜjiè bèi línɡlónɡfàn làn ( ) ( ) ( ) ( ) 二、给下列各字组词。(8分) 澈()竭()索()拐() 翼()夭()聚()魁() 三、给多音字组词。(6分) sǎn()ě()ɡ() 散恶缝 sàn() wù() fènɡ() 四、按要求写词语。(6分) ABB:怯生生 ABAC:笨手笨脚 AABB:端端正正 AABC:振振有词 表示“看”的词有: 表示“走”的词有: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遥远的()()的雾()的生活 一()斑点一()活动一()花园 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1)近义词:仿佛——(好像) 耻笑——()阻挡——()辽阔——() (2)反义词:低垂——(高耸) 四年级语文共4页第1页 偶尔——()阴暗——()微弱——()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我看着这只一动不动躺在网袋里的小松鼠。(缩句) (2)难道这不是真正的荷兰吗(改为陈述句)

(3)洛迪救了妈妈。(扩句) (4)羚羊在草原上奔跑。(改为比喻句) (5)他年龄小。他很懂事。(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1)活动结束了,他第一个首先走出教室。 (2)我敢肯定她可能会来。 (3)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停车坐爱枫林晚,。 (2)学好,学坏。 十、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4分) (1)白天我在里面读书游戏晚上我在里面睡觉做梦 (2)这圆脑袋胖身子的大家伙有什么秘密呢 十一、阅读题。(14分) 阅读题(一)(7分)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小溪传来淙淙的流水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花瓣上闪着晶莹的露珠。牵牛花有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鲜艳的小喇叭。枣树上画眉和黄莺对唱着,声音清脆婉转。 1、这段话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2分) 2、作者先写和,接着写了,最后写了 和。(5分) 四年级语文共4页第2页 阅读题(二)(7分)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银币和大把铜币。那三人继续喝酒,乘着酒兴,竟露骨地攻击起米斯的祖国来。“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雹子一样飞掷到那三人的身旁。只见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喝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 植物的身体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植物卡片、有关植物器官的图书资料、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网络教室上课)资料卡。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教学建议用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观察植物,总结、指认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第二课时:查阅资料知道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资料上自己质疑的内容。 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简单的话语,让学生明了观察活动的目的有二。其一:观察不同的植物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二:寻找所观察的植物身体结构上的共同之处。明确的观察范围和观察目的,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有效、有序的展开。 活动1 观察植物的身体 活动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在观察多个个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加工,归纳概括出植物体共同的结构特征。教材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植物。教师在引领学生展开活动时,应先选择一种可以同时观察到植物六大器官的典型植物,让学生以独立观察为主。最好提供一张没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植物的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之后组织学生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须在室内简要提示活动要求:带上活动记录表;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接着组织室外观察,最后在室内交流汇报观察结果。最后的环节是一个概括、归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 为了便于组织教学,课堂上可让学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或是教师用课件演示当地一些有代表性的绿色开花植物,作为课内观察的内容。让学生分别说出每种植物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之后再让学生结合对典型植物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教材呈现的学生观察记录示例有很强的代表性。一般情形下,学生通过观察能比较容易

湘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

湘教版小学英语单表三年级下册 Unit1 glad高兴地 See看见 again再次 fine好的 too也 now现在 evening晚上 night晚上 Unit2 Here you are.给 boy男孩 girl女孩 baby婴儿 man男人 woman女人 Unit3 color颜色 balloon气球 Red红色 blue蓝色 Yellow黄色 White白色 Look green绿色 Black黑色 Unit4 look看 at在;向 T-shirt T恤衫 they她(它、他)们 but但是 too太 big大的 shorts短裤 nice好的trousers长裤 dress连衣裙 coat大衣 shirt衬衣 and和 Unit5 time时间 clock钟表 please请 OK好的 o'clock...点钟 eleven十一 twelve十一 day白天 Unit6 How many多少 count数数;计算 thirteen十三 fourteen十四 fifteen十五 sixteen十六 seventeen十七 eighteen十八 nineteen十九 twenty二十 Unit7 orange橘子 banana香蕉 lemon柠檬 market市场 classroom教室 apple苹果 pear梨 Unit8 sunny晴朗的 rainy下雨的 ice cream冰激凌 cold冷的 warm温暖的 cool凉爽的 hot热的 Unit9 weather天气 like像.... windy有风的 cloudy多云的 snowy下雪的 Unit10 farmer农民 postman邮递员 nurse护士 teacher教室 doctor医生 driver司机 Unit11 fireman消防员 policeman男警察 pupil学生 Policewoman女警察 Unit12 Go to去.... by乘;通过 bus公共汽车 them她(它、他)们 ship轮船 plane飞机 school学校 bike自行车 train火车 car小汽车 四年级上册 Unit1 meet遇见 Unit2 circle圆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高度赞美

它。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 (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 (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2、学习“云海” (1)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评价) (2)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 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b师拿镜子演示,与图片对比,说说共同特点?(平、静、大)c这就是作者对云海日出的静态描写,突出云海的静态美(师板书静态描写:平稳光洁、漫无边际)。 d老师在这就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谁发现了?(明晃晃、光闪闪、亮闪闪、白茫茫),指导朗读这一句。 3、“山峰时隐时现,变幻无穷,云朗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

(完整word版)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 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 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 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 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 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 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 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 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 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围绕“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开展探究活动。安排了“植物的一生”、“生生不息”、“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4个活动。 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 根据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发现植物生长变化规律。 第2单元生生不息 教材以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繁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条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活动了解生物繁殖的方式。对于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探究方式以接受式探究为主。 第3单元位置与运动 通过观察、描述、游戏、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活动,引领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用到参照物、方位和距离3个因素;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用到参照物、位置、方向和快慢(速度) 第4单元力与运动 首先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力无处不在;然后通过试验、游戏、测量、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重力、摩檫力。 第5单元物质的变化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线索,围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编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种多样的动物”、“声音”、“信息的传递”、“水的变化”、“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6个主题单元、53个活动。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本单元由3课书组成,第1课“植物的身体”,主要让学生观察、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让学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课“根与茎的奥秘”是在观察根的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验证根、茎的作用;第3课“神奇的叶片”则利用科学史激趣和引领,通过实验研究和直接呈现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太阳与植物的关系,了解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第2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本单元按“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由5课书组成。第1课“动物的特征”先指导学生对“动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其生存”这一特征作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三个领域来具体研究动物的这一特征,其中,第2课“水族的公民”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第3课“吃奶长大的动物”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获取食物的适应,第4课“飞翔的精灵”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运动的适应,与此同时,通过每一课的学习再次体验动物的多样性;第5课“珍稀动物的保护”是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第3单元(声音):本单元由“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4课书组成。 第4单元(信息的传递):本单元由“信息”、“书信和标志牌”、“电报与电话”、“信息时代”4课书组成,这是1个既与本册训练重点相关联、又能体现科技史特色的单元。 第5单元(水的变化)):本单元由“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4课书组成。 第6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湘版科学教材的特色单元(每册都有),都是对全册教材的探究技能训练重点的回顾与总结,并用又一次的活动来进一步强化、提升,而本册教材是在总结了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之后,通过“恐龙之谜”的活动来巩固、提升的。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进行主动学习,能比较熟练地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等。 尝试探究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从“认识是什么”提高到“探究为什么”。 能由“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等角度提出可探讨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尝试自己制定简单的实验(如对比实验)计划,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全英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1 You are good at drawing, Peter. Period 1 Teaching aims: 1.Ss can be confident in English studying. 2.Enable the Ss to listen, read, say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diving, pictures, good idea, watching films. 3.Enable the S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 I like doing sth. I’m good at… Teaching emphasis: Enable the Ss to listen, read, say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Teaching difficulties: Enable the S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 I like doing sth. I’m good at… Teaching tools: Tape, pictures Teaching methods: Task teaching method, Audio-linguistic method. Teaching steps: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s. 2.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Ss. 3.Play a game--- Doing and say. Eg: swimming, running… I like swimming. I’m good at swimming.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 Show the picture of “diving” . T: I like diving. I’m good at diving. The Ss read after the T: Diving, diving, diving. T: Can you spell the word “ diving”, please? T: I like drawing. I’m good at drawing. Show some pictures, and learn the word. 2. Learn the other words in the similar way. 3. Read together. 4. Little teacher. Step 3 Practice 1. T: I don’t like running. I like swimming. I’m good at swimming. S1: I don’t like swimming. I like skating. I’m good at skating.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 文档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1. 植物的身体 教学内容: 主要是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观察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2、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教学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

学具准备:观察记录表 教学时间:2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活动 观察植物的身体 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

各部分的名称。 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四.板书设计 第一课 植物的身体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 观察 爱护植物 第2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植物的器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资料查阅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2.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

湘少版小学英语课件

湘少版小学英语课件 湘少版小学英语课件 英语的课本版本有许多出版社出版,那么湘教版的如何做好课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湘少版小学英语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6个有关衣服的单词。 2. 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这6个衣服类单词。 3. 能够完成Let’s find out板块的活动,选择外出旅行需要携带的衣帽并涂色。同伴间运用句型I want to wear my … 表述各自选中并着色的衣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词pants socks的复数形式。 教学难点:在情境中应用单词的复数形式。 【教学策略】 词汇教学的顺序应该从音、义、形来考虑,不要过早提出拼写要求,不要过早强调拼写的准确性。 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能调动学生多项感官参与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兴

趣。通过学生感兴趣的TPR活动,在课堂上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TPR活动能有效克服词汇教学的枯燥和机械性操练,创造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头脑和身体等感官,使学生处于兴奋地、积极接受和主动学习的精神状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 Let’s sing: 唱Let’s sing 的歌曲。 2. 复习A部分Let’s do的歌谣:说一说,演一演。 3. Talk about your clothes:学生们走到台前,介绍一下自己的衣服的颜色,样子。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歌谣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创设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同时在歌谣吟唱的过程中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单词,为本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工作。 二、教学新课 1. 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学生说出学过的单词,教师指着图让学生观察,导出单词的复数形式,让学生说一说。 2. 教师问:Where are the skirts/…? 让学生们到前面来指。当遇到学生们陌生的词,教师出示新词的复数形式,让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一、复习课文 1、《多梦的季节》写了少年儿童在阳光雨露下成长的历程,体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问、多思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少年儿童的热爱之情。 2、《琴声叮咚》记述了小姑娘为了学会弹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赞美了小姑娘的好学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小姑娘的喜爱之情。 3、《穿红裙子的老师》记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在教学上有与众不同的教法,寓教于乐,深得同学们和家长喜爱的故事,歌颂了穿红裙子的老师不计个人得失,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高贵品质。 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记叙了在老师读自己作文的时候的种种感受,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热爱老师和同学的个性特点。 二、背诵《多梦的季节》《小儿垂钓》 三、听写 繁茂雏鹰遨游曾经旋涡谜语沉默叮咚一般

悦耳钦佩羡慕熟悉开启凝神暴雨琴谱脚趾打扮喊叫捞到笛子小碗锅碗 四、辨字组词 哼()繁()曾()遨()叮()亨()紧()蹭()傲()盯()股()佩()悉()咬()趾()没()佣()奚()校()址()扮()偏() 盼()翩() 五、多音字 zhǎng( ) céng( ) dàn( ) 长曾弹 cháng( ) zēng( ) tán( ) lè( ) jué( ) bēi( ) 乐觉背 yuè( ) jiào( ) bèi( ) 六、补充短语 1、填入合适的动词 ()蓝天()琴声()在树叶上()树梢()音乐会()钢琴前()台前()脚趾()书包()作文()小学()图钉 ()作文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的家()的校园()的树叶 ()的白天()的夜晚()的琴声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_知识点归纳__期末总复习资料(湘教版)

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 要记牢哦!!!!!^0^ ***考考自己: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听听、说说、读读下列单词吗? Unit 1、2礼貌用语:hello (你好) I (我) am ( 是) Miss(小姐) hi(嗨) good(好的) morning (早上) afternoon(下午)night(晚上) class(班上) goodbye (拜拜) Unit 3询问名字:what (什么) is(是) your ( 你的) name(名字) my(我的) Unit 4询问年龄及数字:how (怎样) old (..岁的) are( 是) you(你) one(一) two(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 (五) six (六) seven(七) eight (八) nine (九) ten (十) Unit 5、6介绍家人:this (这个) family(家庭) who( 谁) he(他尺子) she(她) father (爸爸) grandfather(爷爷) mother(妈妈) grandmother (奶奶) brother (哥哥) sister (姐姐) cousin(堂弟) aunt(伯母婶婶) uncle (伯父、叔叔) boy(男孩) girl(女孩) pupil(小学生) Unit 7、11动物:it (它) a (一个) the (那个) yes (是)no (不)not(不是) like (喜欢)cat (猫) dog (狗)cow (奶牛)duck(鸭子)horse( 马) pig (猪)hen (母鸡) mouse(老鼠)elephant (大象)bird (鸟)monkey (猴子) tiger(老虎) lion(狮子)elephant (大象)panda(熊猫) Unit 8学习文具:that(那个) pen (钢笔) pencil (铅笔) pencil-box ( 铅笔盒) ruler(尺子) book (书) schoolbag (书包) Unit 9、10身体部位:touch (触摸) raise( 举起) head (头) hand (手) hair (头发) face( 脸) nose (鼻子) mouth (嘴) eye (眼睛)leg (腿) ear (耳朵) arm (胳膊)neck(脖子) foot (脚)body (身体) Unit 12过生日:birthday (生日) happy(快乐)for (为了) gift (礼物) toy(玩具) card (卡片条) cake (蛋糕)picture (图片)notebook (笔记本) ***牢记下面的对话,会让你的英语说得更好!更棒! ***配对:你能给下列问句配上合适的答句? 1、向别人问好应该说――A: Hello! I'm Peter(你好!,我叫Peter) B: Hi! I'm Lin gling (你好!,我叫Lin gling) 2、跟新朋友第一次见面――A: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B: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李河小学四年级下期 科学期末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种子里面都有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2、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三个基本条件。 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4、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5、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 6、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7、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就会生锈。 8、花是由雌蕊、雄蕊、花瓣和花萼四部分组成。 9、精子和卵子发展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壁上,开始发育,形成胚胎,受精卵到小宝宝出生,大约有38周。 10、汽车比自行车跑得快。兔子比乌龟跑得快。 11、19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指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2、生活中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压力、摩擦力等。 二、判断题。(共15分) 1、花是由雌蕊、雄蕊、花瓣和花萼四部分组成。(√) 2、所有的植物通过扦插都可以成活。(×) 3、胚胎从妈妈体内吸收营养,一天天长大。从受精卵到小宝宝出生,大约要38周。(√) 4、看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5、我们可以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6、重力无处不在。(×) 7、光滑的地面没有摩擦力。(×)

8、只有固体才有热胀冷缩。(×) 9、只有水才能使铁生锈。(×) 10、蜡烛燃烧后就消失了。(×) 11、种子播撒在地里,就一定会发芽。(×) 12、一株植物一生中开的花没有结的果多。(×) 13、花是由雄蕊和雌蕊构成的。(×) 14、所有的植物只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15、有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来。(×) 三、选择(15分) 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B)A、组织B、细胞C、器官D、基因 2、许多植物已经被人类成功的克隆如(B) A、绵羊 B、中国兰花 C、人参 D、人参皂苷 3、是(C)成功的克隆出绵羊多利。 A、达尔文 B、爱迪生 C、杨?维尔莫特 D、邦尼 4、小汽车的运动方式属(B) A、振动 B、平动 C、转动 D、飞动 5、花粉存在于花的(B)一部分 A、花瓣 B、雌蕊 C、花药 D、花萼 四、问答(18分) 1、克隆技术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答:克隆将减少遗传变异,会阻碍生物多样性的进化,转基因动物会提高疾病传染的风险,还会出现伦理道德问题等。 2、什么叫参照物?

湘教版小学英语单词大全

湘教版小学英语单词大全三年级下册 Unit 1 glad 高兴地 fine 好的 evening 晚上 See 看见 too 也 night 晚上 again 再次 now 现 在 Unit2 Here you are. 给boy 男孩girl 女孩 baby 婴儿man 男人woman 女人 Unit 3 color 颜色balloon 气球Red 红色blue 蓝色Yellow 黄色White 白色 look green 绿色 Black黑色 Unit4 look 看at 在;向T-shirt T 恤衫they 她(它、他)们but 但是 too 太big 大的shorts 短裤 nice 好的trousers 长裤dress 连衣裙coat 大衣shirt 衬衣and 和

Unit 5 time 时间 OK 好的 twelve 十一Unit6 how many 多少 fourteen 十四seventeen 十七twenty 二十 Unit7 orange 橘子 market 市场pear 梨Unit8 sunny 晴朗的 cold 冷的 hot 热的Unit 9 weather 天气cloudy 多云的 clock 钟表 o'clock... 点 钟 day 白天 banana 香蕉 classroom 教室 rainy 下雨的 warm 温暖的 like 像 snowy 下雪的 please 请 eleven 十一 thirteen 十 三 sixteen 十 六 nineteen 十九 lemon 柠檬 apple 苹果 ice cream 冰激凌 cool 凉爽的 windy 有风的count 数数;计算 fifteen 十五 eighteen 十八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和内容摘要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种。有明 显主侧根之分的根属直根,主侧 根分别不明显的根属须根。 4、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5、茎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在茎 内有向上运输水分的导管和 向下运输养料的筛管。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 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 程称为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 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 的小老鼠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9、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 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 和养料的运输,也可以保持植物 相对恒定的体温。 10、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及繁殖方式等方面去描述。 2、每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它的身体结构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也会出现差别。 3、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腐食动物。

4、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鳃可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5、金鱼是野生鲫鱼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演变来的。 6、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7、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 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内容概要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次语文活动。《走进大自然》这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我们的大花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美景,这里既有色彩斑斓的植物,又有自由快乐的动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儿童的一种天真烂漫心理。《故乡的风景》通过记叙小曦陪双目失明的爷爷回故乡,小曦善意隐瞒故乡景色这件事,写出了小曦美好的心灵。《短文两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其中《放飞一只蝴蝶》教会了我们善待生命、关爱弱者的情感;《听》则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生动画面。口语交际是通过阅读一组材料进行口语交流,增强环保意识。习作是由“花产生联想”,让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文质兼美,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物的美好心灵。学生乐于朗读,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本单元的习作则是注重学生由实景产生合理想象。学生通过习作训练,一定可以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想象能力。 三、目标导向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4、能按要求完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语文活动。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感悟为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优势,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上的疑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四、教法与学法 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词句进行反复朗读、品味。从而读懂课文内容。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感悟和积累,教师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点拨。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3~15个课时。其中精读课文每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课时教学内容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1、植物的身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教学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师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 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 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活动观察植物的身体 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 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 的名称。 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课时教学内容1.植物的身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1.学习资料查阅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2.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2.学会与同学合作,体会明确的分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不迷信资料内容,培养合理质疑、积极验证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点查阅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炼资料。 教学准备课件。 师生活动(二次备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