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个加法表练习

做个加法表练习

做个加法表练习
做个加法表练习

《做个加法表》练习

一、你能在3分钟内完成吗?来试试吧!

4+5=10-2=3+6=8+1=7+3=0+5=6十3=9-4=1+9=10-8=10-6=5+3=7-0=9-6=3+4=9-5=7-3=8-8=5+5=10+0=5十3=8-8=9-6=7+3=二、请你在()里填上“<”、“>”或“=”。

6+2()7 7+1()8 9()4+2 10-6()2 9-6()2 10-3()6 10()3+7 9-3()6

三、填数。

1.( )、( )、( )、2、( )

2.( 10 )、( )、( )、( )

四、请你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

□ □ □ □ □ □○ ○ ○

□有( )个,○有( )个一共有( )个图形,□+□=□

□比○多( )个。□-□=□○比□少( )个。□-□=□

五、看图写算式

□+□=□□+□+□=□

六、找规律,填一填。(10分)

1、3、5、()、9。每次多()。

10、()、()、4、2、()。每次少()。

0() 2 3 ()5 ()每次多()。

七、1、

□+□=□□+□=□

□-□=□□-□=□

2、 3+()=9

5+()=10

4 +()=8

3、看图列式计算

□○□=□□+□+□=□

4、请你写出□○□=10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5、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2 1=□-□ 2+□=7 5=□+5 10-□=0 9-□=8 □-□=2 9-5=□

10以内加法、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0以内减法口诀表

10以内的加法表和10以内的减法表巧背不死记 一年级的10以内的加法表和10以内的减法表,我在教学时统一要求学生们背下来了的。不知道我这样好不好,很想和其它老师们一起交流交流想法。前天去听课时无意间听到关于这个问题,我当时就谈了我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带同一年级的老师说她没有让学生背这个,看到我的做法和以往老教师们的做法相同,有点表示疑问。所以当时我就说了我自己上课时的情况,讲完后好象得到了认可。我是这样教学生们记忆的。首先出示10以内加法表的第一道算式:1+1,让学生算出得几,紧接着出示第二道和第三道算式:1+2、2+1,让学生观察这两横排有什么区别,找异同,然后又出示第三横排的算式:1+3、2+2、3+1,这样一来学生有的就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下面的算式是什么?我问他:那你说说,下面的算式可以接着怎样写呢?生回答说:1+4、2+3、3+2、4+1,我接着问孩子们: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中找出规律来呢?这每一横排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吗?学生们开始思考了,有的说:每一排的算式都比前面一排多一道算式;有的说:每一横排的得数分别是1、2、3、4、5;有的还说:我发现每一排的算式里的两个数都正好交换了位置比如1+4和4+1,2+3t和3+2。听到这里我感到很高兴,这班孩子真不错呀,规律找得一点也不差嘛!于是我说: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意思大家都听清楚了吗?生答:是的。那好,现在就请你们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照这样再往下写出一横排来。孩子们齐刷刷的写好了,也知道是该写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了,而且是写5道算式,接下来是写得数是7、8、9、10的所有加法算式。 很快学生们就写好了,当然我也一边巡视着学生们写的情况,除了少数几个孩子写得慢了还没写好以外,其余学生都能写对。看来记住这个加法表一点也不难了。于是我再顺势问他们道:哪位同学能够记住它?打算怎么记呢?这时候有的孩子就说1+1、1+2、1+3...我明白他的意思是竖着记,有的学生说可以一横排一横排的记,也就是横着背这张表,还有的孩子说可以倒过来斜着记忆,1+1、2+1、3+1、4+1、5+1、6+1、7+1、8+1、9+1...我马上夸奖他的方法真独特,这下就有很多孩子对这种记忆方法产生了兴趣了,纷纷也表示愿意这样记忆;当然还有的学生说他是想数的组成来进行记忆,得数是几就想几的组成,难道这些不都是来

健身训练计划表

健身训练计划表: 如果有左旋肉碱补剂的话再运动前2小时服用3-5克。 1。热身:可以采用5分钟左右的慢跑或者轻重量的器械训练2-4组或肌肉拉伸等方式进行热身。 2。热身后进行45分钟-1小时左右的锻炼肌肉力量的器械无氧训练!这方面内容下面会仔细说到! 3。休息5分钟,这5分钟可以补充支链氨基酸和蛋白粉以及快速碳水化合物!然后再进行45分钟-1小时左右的有氧训练。有氧项目下面会写出,不过在健身房体重不是超标太多的可以采用跑步机进行有氧运动,如果超标太多不能用跑步机进行训练,跑步腾空下降时会对你的膝关节和踝关节造成太大的压力,可能导致受伤,可以采用ATM 适体运动机,椭圆机,登台机,动感单车等方式进行有氧运动 这3点便是一天的训练表! 现在是主体内容: 首先说下减肥方面的知识: ★最先你要弄明白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增强人体吸入与使用氧气的耐久运动。它的运动特点是负荷量轻、(也就是低强度不同于我们搞健美的超大负荷的重量去挑战肌肉的极限),有节律感、持续时间长。运动医学测定,有氧运动适宜的运动负荷为每周4~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时心率为120~135次/分 哪些项目属于有氧运动?

步行、快走、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等等 个人认为效果比较好的就是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还有跳绳了,个人推荐每次运动持续45分钟最好! ★减肥是通过做有氧运动消耗脂肪达到塑身的目的.但是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女生在减肥方面存在一个误区:我只需要把脂肪减掉,所以我只需要做有氧运动就可以了,我又不需要肌肉,所以力量的器械无氧训练不需要练! 其实科学的减肥方式不是只单独依靠有氧运动减肥的,而是搭配无氧的增加肌肉的器械运动进行减肥! ★下面给你分析下这样减肥的原因: 许多人出于以下两点理由,错误地以为单独进行有氧锻炼对控制和减少体脂最有效。 1。有氧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脂肪,而力量训练消耗的是储存在体内的糖 2。在设定的心率范围之内,45分钟的有氧锻炼要比同样时间的力量训练消耗更多的热量,练练停停的力量训练需要每组之间休息,消耗的热量要少得多。 反驳的理由也就是为什么要器械和有氧结合的理由: 有氧锻炼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提高新陈代谢率。力量练习虽不能长时间提高心率,但是力量练习能有效提高人体静止时的新陈代谢速度,即使你坐着不动,也能燃烧更多的脂肪。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做个加法表》教案

做个加法表 【教学内容】 做个加法表 【教学目的】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奖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1. 整理加法表。 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看、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即按什么分类整理。 竖着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摆成一列,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的算式摆成一排,这样就能整理成一个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这个加法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整理学习过的知识,为防止学生在整理加法表时不知如何填写,先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作参考,降低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会发现: 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同学们说得很对,第二列往下写是哪个算式呢? 学生可能猜测: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是9+0、8+1…… 按课前划分的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仿照这个开始整理,完成这个表格吧! 学生认真看明白后,动手把相应的算式卡片放入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田径训练安排时间表

田径训练安排时间表作者 一、年度计划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列出具体的绝对性评价的指标成绩。 在短跑项目上,年度内成绩可能更新的幅度100米在0.5秒左右,200米在0.5~0.8秒,400米在1—1.5秒,这是针对那些高水平选手而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选手则寄希望于更大幅度的提高。再者,作为相对性评价,可以把在比赛中的名次设定为目标,并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来提高训练学习的动机。因此比起相对评价而言,绝对评价具有更强的创造成绩的意识。 (一)、技术目标 在短跑项目中,技术能力检查是很重要的。所谓的技术能力检查,就是能正确分析自己的技术,并能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如:前半段的目标时间如何或后半段目标时间应怎样。前半段技术如何发挥或后半段技术特点如何等,都要具体而明确地列出来。 (二)、体质目标 体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韧性、纵跳反应速度。 ●根据体质、检测、医学检查结果、设定具体目标。 (三)战术目标 ●心理方面:强化心理训练,杜绝在重大比赛中发挥失常的现象。 ●调整方面:通过各轮次比赛(预决赛)来逐渐提高成绩。为达到比赛目标所进行准备活动的内容及比例应体现出来。 明确各训练期的界在年度训练计划构成中分为:准备期、比赛的准备期、比赛期、赛后过渡期(关于上述内容参照年度训练计划)。 各训练期的目标 ①准备期(强化阶段) ●作为一般的准备阶段,需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均衡地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技术等。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 ●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提高对训练知识的理解。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尤其85是内在的动机(如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等)。 训练环境最好不要总在变化(外部条件如温度、湿度、压、训练器械;内部条件如教练员、训练手段、方法等)。 ●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医疗检查,把握现状,制定训绣标。 ②比赛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环境的改善,运动成绩会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强化训练等环境的变化。 在训练后期,大赛前,积极参加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身赛。在这一时期所得到的成绩对将来的比赛很重要。 ③比赛期(保持、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保持下去。 ●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强度、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及合适

小学一年级“加法表、减法表”

小学一年级“加法表、减法表” 小学一年级“加法表、减法表” 范文一 范文二 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1=2 1+2=3 2+1=3 1+3=4 2+2=4 3+1=4 1+4=5 2+3=5 3+2=5 4+1=5 1+5=6 2+4=6 3+3=6 4+2=6 5+1=6 1+6=7 2+5=7 3+4=7 4+3=7 5+2=7 6+1=7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 1+8=9 2+7=9 3+6=9 4+5=9 5+4=9 6+3=9 7+2=9 8+1=9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9+1=10 10以内减法口诀表 10-1=9 10-2=8 9-1=8 10-3=7 9-2=7 8-1=7 10-4=6 9-3=6 8-2=6 7-1=6 10-5=5 9-4=5 8-3=5 7-2=5 6-1=5

10-6=4 9-5=4 8-4=4 7-3=4 6-2=4 5-1=4 10-7=3 9-6=3 8-5=3 7-4=3 6-3=3 5-2=3 4-1=3 10-8=2 9-7=2 8-6=2 7-5=2 6-4=2 5-3=2 4-2=2 3-1=2 10-9=1 9-8=1 8-7=1 7-6=1 6-5=1 5-4=1 4-3=1 3-2=1 2-1=1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2=11 9+3=12 8+3=11 9+4=13 8+4=12 7+4=11 9+5=14 8+5=13 7+5=12 6+5=11 9+6=15 8+6=14 7+6=13 6+6=12 5+6=11 9+7=16 8+7=15 7+7=14 6+7=13 5+7=12 4+7=11 9+8=17 8+8=16 7+8=15 6+8=14 5+8=13 4+8=12 3+8=11 9+9=18 8+9=17 7+9=16 6+9=15 5+9=14 4+9=13 3+9=12 2+9=11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1-9=2 11-8=3 11-7=4 11-6=5 11-5=6 11-4=7 11-3=8 11-2=9 12-9=3 12-8=4 12-7=5 12-6=6 12-5=7 12-4=8 12-3=9 13-9=4 13-8=5 13-7=6 13-6=7 13-5=8 13-4=9 14-9=5 14-8=6 14-7=7 14-6=8 14-5=9 15-9=6 15-8=7 15-7=8 15-6=9 16-9=7 16-8=8 16-7=9 17-9=8 17-8=9 18-9=9

10以内加法、减法表

加法表 0+0=0 1+0=1 0+1=1 2+0=2 1+1=2 0+2=2 3+0=3 2+1=3 1+2=3 0+3=3 4+0=4 3+1=4 2+2=4 1+3=4 0+4=4 5+0=5 4+1=5 3+2=5 2+3=5 1+4=5 0+5=5 6+0=6 5+1=6 4+2=6 3+3=6 2+4=6 1+5=6 0+6=6 7+0=7 6+1=7 5+2=7 4+3=7 3+4=7 2+5=7 1+6=7 0+7=7 8+0=8 7+1=8 6+2=8 5+3=8 4+4=8 3+5=8 2+6=8 1+7=8 0+8=8 9+0=9 8+1=9 7+2=9 6+3=9 5+4=9 4+5=9 3+6=9 2+7=9 1+8=9 0+9=9 10+0=10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0+10=10 减法表 0-0=0 1-0=1 1-1=0 2-0=2 2-1=1 2-2=0 3-0=3 3-1=2 3-2=1 3-3=0 4-0=4 4-1=3 4-2=2 4-3=1 4-4=0 5-0=5 5-1=4 5-2=3 5-3=2 5-4=1 5-5=0 6-0=6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0=7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0=8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0=9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10-0=10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10-10=0

创业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编号: 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业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在学院、年级、专业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姓名1 职称 指导教师姓名2 职称 填表日期年月日 吉林大学教务处制表

填表须知 一、本表适用于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二、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三、申请参加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团队的人数为3——5人。 四、申请项目,必须聘请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并请指导教师在申请书指导教师意见栏签署意见。 五、填写时可以改变字体大小等,但要确保表格的样式不变,不得随意涂改;A4纸正反面打印,左侧装订。 六、本表由项目负责人报所在学院初评,学院签署初评意见后报送教务处实习与实验教学科(一式3份原件)。 七、“项目编号”由教务处填写。 八、申报过程有不明事宜,请与教务处实习与实验教学科联系,电话85166413。

项目名称 项目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负责人姓名学院专业教学号联系电话E-mail 各类实验班 是□否□ 项 目 组成 员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指导教师 1 姓名职务/职称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E-mail 对本课题 相关领域 研究情况 指导教师 2 姓名职务/职称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E-mail 对本课题 相关领域 研究情况 项目性质1.商贸类() 2.科技类() 3.咨询类() 4.服务类()5.软件应用类()6.其他(请注明) 项目选题来源 1.自主立题() 2.与实验室或企业联合() 项目受其他渠 道资助情况(填 “无”或具体资助 来源和经费,包括 获奖情况) 一、项目基础(包括背景和需求,前期市场调研和资料分析,主要参考文献和出处)

一年级上册 做个加法表

课题:做个加法表(共1 课时,第1 课时) 教学内容: 做个加法表。(教材第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 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看,好好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0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4。 。。。。。。 师:其实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总结得不够好,应该说我们可以以得数为标准进行分类或者以算式里面的数为标准进行整理,都可以。不过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竖着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摆成一列;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的算式摆成一排,这样就能整理成一个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这个加法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整理学习过的知识,为防止学生在整理加法表时,不知如何填写,先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会发现:?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对,想一想第二列往下写哪个算式呢? 学生可能猜测?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9+0,8+1…… 师:按课前划分的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仿照这个开始整理,完成这个表格吧! 学生认真看明白后,动手把相应的算式卡片放人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探索规律。

美国纵跳计划训练时间表

美国纵跳计划 美国最著名纵跳训练计划, 练成预计纵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锻炼过程很辛苦, 整个过程要15个星期. 对于每个动作项目,如果一种动作要作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不能超过2分钟,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个项目,记住不要休息!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1/4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着地时,完成一次。 半蹲跳 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阶梯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 2、脚尖抬到最高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抬脚尖(提踵) 第三项:跳台阶 1、找张椅子来, 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 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跳台阶 第四项:纵跳

1、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 膝盖尽量不弯曲 3、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纵跳 第五项:脚尖跳 1、将脚尖抬到最高点, 2、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 或2.5cm 脚尖跳 第六项:蹲跳(这一项只在星期三练习) 1、站立,怀抱篮球于胸前. 2、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脚尖,大腿需保持90°。 3、跳起8-13cm,一定要保持2的姿势。 4、着地,完成一下。 5、如果要跳15下的话,1-14需跳于8-13cm,第15下,需尽全力跳高 美国最著名纵跳训练计划(Air Alert4)此计划需要先练习15周的训练,然后休息一个月,然后再练习Air Alert Advanced(需要6周)。前15周的练习,可以让弹跳增加8--14英寸,也就是20CM--35Cm.有这么一句话;3分练,7分吃,这句话是针对健美而言的。对于AA4,我觉得是4分练,4分吃,2分休息。这三项只有全部做到位,你才能增加35CM 的弹跳,有一项做不到位,你的训练效果就会打折扣。AA4的训练是不需要健身器械的辅助,所以不会对身高有影响。有的朋友说练这计划影响身高,这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至少我练这计划没影响身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AA4的官网 相关注意事项 一、饮食:关于饮食,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节。朋友们上百度知道,搜索“健身饮食”,自己制定饮食计划。练过力量的朋友都知道饮食对于训练的重要性。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可乐大家就不要喝了,它的害处自己上网查吧,弊大于利。 二,训练:每个动作的做法,视频里都有示范,大家学着做就行。下面,我以第七周的周一为例,进行细致讲解。首先要热身,热身动作自己选,然后做舒展运动,视频里都有。这些准备活动5分钟就可以了。(热身之后,要用拇指按摩膝盖骨,用来活动膝盖,具体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做个加法表》教案

做个加法表。(教材第87页) 1. 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过程。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过程。 难点:能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课件。 师:我们以前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进行了1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并有条理地整理在了表格里。上一节课还有同学提到要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成表格,这节课我们完成这项任务,你们有信心吗? 师:在动手之前,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在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时候,是怎么整理的? 生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按其中一个加数的大小顺序整理成一列。 生2:横排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加数,另一个加数是按顺序排列的。 设计意图: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作准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师:整理的方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现在就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尝试完成加法表的填写。(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加法表)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表格,教师深入小组重点指导分工不明确、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 展示交流小组活动的结果。 师: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 ?横着看,第1排的得数都是11,第2排的得数都是12,第3排的得数都是13……

?竖着看,左边第1列都是9加几,第2列都是8加几,第3列都是7加几…… ?从右上往左下看,第二个加数相同,第一个加数增加1,得数也增加1。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不错,从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一定会有所发现。 设计意图:借助以前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自己整理、自己找规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前面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经验,自己做了个新的加法表,很了不起,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应该这样用我们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试一试,也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个加法表 119+28+37+46+55+64+73+82+9 129+38+47+56+65+74+83+9 139+48+57+66+75+84+9 149+58+67+76+85+9 159+68+77+86+9 169+78+87+9 179+88+9 189+9 A类 画一画,算一算。 在□的左边画5个△,在□的右边画7个○。 □ △、□和○一共有多少个? (考查知识点:20以内加法的计算;能力要求: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 B类 在○里填上数,使各行三个数相加的和是9。 (考查知识点: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要求:能灵活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5+1+7=13

初三学习魔鬼训练时间安排表

初三学习魔鬼训练时间安排表 初三的安排: 1.每天6:10起床.打开收音机边听英语,边洗漱吃饭. 2.到校后利用课前时间多看看今天要讲什么,回顾昨天的东西. 3.充分利用每堂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多和周围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 4.中午要有午睡习惯,大约在20--4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用于背语文的古诗和历史.每天中午背3--5首古诗.同学,贵在坚持不懈! 5.在校10分钟的课间里,最好不要再想着出去玩,要在这10分钟里好好理顺一下刚才老师所讲的自己懂了多少,有问题及时解决. 6.放学不在外逗留,抓紧时间回家,10分钟内吃完饭,然后就一心学习. 7.初三前几个月重点放在物理,数学,化学和语文背诵上. 8.到后期重点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也要适当做些经典题. 学习方式: 对于语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平时的积累. 教课书上的古诗\文言要会背,重点段落要会翻译和默写.生词表上的单词要会写. 这是前面基础的10分. 后面的阅读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首先要多读好的文章, 注意积累其中的词汇. 读完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是读了就完了,要像在语文课上一样做分析,分析一定要透彻,这样才有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 读不懂就再读, 要是真的读不懂,那么就是基础功不够了...关于作文首先卷面一定要整洁,有必要的话练下字去.平时要多读好文章\好作文,并深刻解析,这样对作文也会有帮助.但关键还是靠自己的感觉. 数学平时如果作业不多的话,自己多做一点题吧!一定记住:熟能生巧!这一点致关重要!!!去年中考我考了117,也是粗心...所以对于理科,做完了都要检查.检查的时候如果时间还多,那么把答案蒙起来,重新做一遍吧!时间紧就把你认为你没有把握的题目做一遍.最后加一点:切忌骄. 英语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关键看你有没有兴趣啦!上课注意听讲,语法不仅仅要背得,而且要熟练(这点跟数学一样),学习了语法就多用用,练习相信老师布置的已经够的多了.单词也一定要努力背诵,不要一次性背诵,要反复巩固,多学\多背\多用才是硬道理!也不要忽略课外的培养,多看一点适合自己的英语杂志\电视等等,并且我个人认为不要看中文了,这样有一点适当的压力未尝不是好事.语感的培养同样重要,有了较强语感可以大大加强速度及正确率.这全依赖与课外培养. 物理是一门理科,但同时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某个角度所,物理就是生活的学科.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周围的物理现象,比如打篮球的时候篮球飞了起来那是因为人的手对它做了功,它依靠惯性飞行;飞行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又转化成为动能等等.物理的公式\定理也要像数学一样的理解并且记忆,并且懂得举一反三的道理.做物理实验的时候不能马虎,注意观察,并且要亲自动手做一做. 政治考试的时候应该是开卷的(至少我们是).这样题型会相对灵活,但是万变不离其中.考试之前对教材一定要熟悉,我是采用通读教材的方式熟悉教材的,挺有效的.另外做题的时候要好好审题,答偏了可是一点分都不给....答一题的时间不能太长,简答题答清要点即可.如果闭卷一定要背得各个概念. 生物我认为挺简单的,我们初2时也是开卷考试.但是对教材也要熟悉,同样可以采用通读的方法.答题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发散. 历史对于大事件一定要清楚地记忆人物\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历史的背诵最好是平时就背诵了,你要临时记忆效果不会太好...历史是一门正宗的课外学科,所以课外的积累是最重要的.课外的掌握若是丰富了,自然不会怕考试. 学习地理同样是课外的积累,我个人推荐《中国地理杂志》一书,我认为对于有需要的人,它是不错的选择.学习地理我还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听天气预报,这对于记忆各省市行政区很有帮助. 最后一点,学习之余要注意劳逸结合.

完整版加减法口诀表.doc

10以内加法口诀 1+1=2 1+2=3 1+3=4 1+4=5 1+5=6 1+6=7 1+7=8 1+8=9 1+9=10 2+1=3 2+2=4 2+3=5 2+4=6 2+5=7 2+6=8 2+7=9 2+8=10 3+1=4 3+2=5 3+3=6 3+4=7 3+5=8 3+6=9 3+7=10 4+1=5 4+2=6 4+3=7 4+4=8 4+5=9 4+6=10 5+1=6 5+2=7 5+3=8 5+4=9 5+5=10 6+1=7 6+2=8 6+3=9 6+4=10 7+1=8 7+2=9 7+3=10 8+1=9 8+2=10 9+1=10

10以内减法口诀 1-1=0 2-2=0 2-1=1 3-3=0 3-2=1 3-1=2 4-4=0 4-3=1 4-2=2 4-1=3 5-5=0 5-4=1 5-3=2 5-2=1 5-1=4 6-6=0 6-5=1 6-4=2 6-3=3 6-2=4 6-1=5 7-7=0 7-6=1 7-5=2 7-4=3 7-3=4 7-2=5 7-1=6 8-8=0 8-7=1 8-6=2 8-5=3 8-4=4 8-3=5 8-2=6 8-1=7 9-9=0 9-8=1 9-7=2 9-6=3 9-5=4 9-4=5 9-3=6 9-2=7 9-1=8

10以内加法口诀加强版 1+1=2 1+2=3 1+3=4 1+4=5 1+5=6 1+6=7 1+7=8 1+8=9 1+9=10 2+1=3 2+2=4 2+3=5 2+4=6 2+5=7 2+6=8 2+7=9 2+8=10 2+9=11 3+1=4 3+2=5 3+3=6 3+4=7 3+5=8 3+6=9 3+7=10 3+8=11 3+9=12 4+1=5 4+2=6 4+3=7 4+4=8 4+5=9 4+6=10 4+7=11 4+8=12 4+9=13 5+1=6 5+2=7 5+3=8 5+4=9 5+5=10 5+6=11 5+7=12 5+8=13 5+9=14 6+1=7 6+2=8 6+3=9 6+4=10 6+5=11 6+6=12 6+7=13 6+8=14 6+9=15 7+1=8 7+2=9 7+3=10 7+4=11 7+5=12 7+6=13 7+7=14 7+8=15 7+9=16 8+1=9 8+2=10 8+3=11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10以内加法、减法口诀表

休息 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0以内减法口诀表

10以内的加法表和10以内的减法表巧背不死记 2010-11-29 22:17:33| 分类:课后反思| 标签:生活文化做事做人|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年级的10以内的加法表和10以内的减法表,我在教学时统一要求学生们背下来了的。不知道我这样好不好,很想和其它老师们一起交流交流想法。前天去听课时无意间听到关于这个问题,我当时就谈了我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带同一年级的老师说她没有让学生背这个,看到我的做法和以往老教师们的做法相同,有点表示疑问。所以当时我就说了我自己上课时的情况,讲完后好象得到了认可。我是这样教学生们记忆的。首先出示10以内加法表的第一道算式:1+1,让学生算出得几,紧接着出示第二道和第三道算式:1+2、2+1,让学生观察这两横排有什么区别,找异同,然后又出示第三横排的算式:1+3、2+2、3+1,这样一来学生

有的就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下面的算式是什么?我问他:那你说说,下面的算式可以接着怎样写呢?生回答说:1+4、2+3、3+2、4+1,我接着问孩子们: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中找出规律来呢?这每一横排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吗?学生们开始思考了,有的说:每一排的算式都比前面一排多一道算式;有的说:每一横排的得数分别是1、2、3、4、5;有的还说:我发现每一排的算式里的两个数都正好交换了位置比如1+4和4+1,2+3t和3+2。听到这里我感到很高兴,这班孩子真不错呀,规律找得一点也不差嘛!于是我说: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意思大家都听清楚了吗?生答:是的。那好,现在就请你们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照这样再往下写出一横排来。孩子们齐刷刷的写好了,也知道是该写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了,而且是写5道算式,接下来是写得数是7、8、9、10的所有加法算式。 很快学生们就写好了,当然我也一边巡视着学生们写的情况,除了少数几个孩子写得慢了还没写好以外,其余学生都能写对。看来记住这个加法表一点也不难了。于是我再顺势问他们道:哪位同学能够记住它?打算怎么记呢?这时候有的孩子就说1+1、1+2、1+3...我明白他的意思是竖着记,有的学生说可以一横排一横排的记,也就是横着背这张表,还有的孩子说可以倒过来斜着记忆,1+1、2+1、3+1、4+1、5+1、6+1、7+1、8+1、9+1...我马上夸奖他的方法真独特,这下就有很多孩子对这种记忆方法产生了兴趣了,纷纷也表示愿意这样记忆;当然还有的学生说他是想数的组成来进行记忆,得数是几就想几的组成,难道这些不都是来自于孩子们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吗?!真的很好,我很喜欢!很快孩子们开始背诵起10以内的加法表了。 实践证明,按照我们在课堂上的分析、说规律、自己选择记忆方法,学生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这张表。也许我的做法不被认为可行,但是我是这样想的,一年级的学生很小很小,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让他坐下来背这张表对他本身来讲就是一种习惯上的训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耐心、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规律并找到最适合自己、自己最愿意接受的一种学习记忆的方式,这难道不好吗?

小学生加法、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10以内减法口诀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做个加法表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

课时计划 总第 59 节 课题做个加法表专用教室第课时 教学目 标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2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2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 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2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 从中发现规律。 教学难 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 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 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20以内的加法算 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 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看,好好想一想先确定一 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师:其实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总结得不够好,应 该说我们可以以得数为标准进行分类或者以算式里面的数为 标准进行整理,都可以。不过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 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竖着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摆成一列; 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的算式摆成一排,这样就能整

理成一个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这个加法 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 ?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20。 ?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9+0,8+1…… 学生认真看明白后,动手把相应的算式卡片放人表格里,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你从中发现了 什么规律?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加法算 式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来整理减法算式,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20以内加法表 11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12 9+3 8+4 7+5 6+6 5+7 4+8 3+9 13 9+4 8+5 7+6 6+7 5+8 4+9 14 9+5 8+6 7+7 6+8 5+9 15 9+6 8+7 7+8 6+9 16 9+7 8+8 7+9 17 9+8 8+9 18 9+9 教学反思: 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发生在校园中的许多问题。

超实用10、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

超实用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1=2 2+1=3 2+2=4 3+1=4 3+2=5 3+3=6 4+1=5 4+2=6 4+3=7 4+4=8 5+1=6 5+2=7 5+3=8 5+4=9 5+5=10 6+1=7 6+2=8 6+3=9 6+4=10 6+5=11 6+6=12 7+1=8 7+2=9 7+3=10 7+4=11 7+5=12 7+6=13 7+7=14 8+1=9 8+2=10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超实用10 以内减法口诀表 2-1=1 3-1=2 3-2=1 4-1=3 4-2=2 4-3=1 5-1=4 5-2=3 5-3=2 5-4=1 6-1=5 6-2=4 6-3=3 6-4=2 6-5=1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超实用20以内加法口诀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做个加法表》教学设计

《做个加法表》教学设计 查婆店小学周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50页。)做个加法表。 教学情分析 入学以来,同学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分别学习了5、6、7、8、9、10的加减法。这些内容是一节一节的、零散的。本节课学生第一次系统整理数学家知识。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引导引导学生体验、经历独立思考、有序整理的过程。 在教学中,呈现了一组数量不多的散乱的算式卡片作为整理的线索,交分散学习的10以内的加法知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淘气和笑笑的对话,为学生点明了思考的方向,控制了活动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学生感受到整理加法表这一学习任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 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

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课件、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习惯养成:数学课本、作业本、笔拿出来放好。 2、谈话: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一起复习整理一下10以内的加法算式。 3、我们先来开个火车:几加几等于8,(要求:后一个同学说得与前一个同学不同;声音响亮。)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看这些算式卡片,想要把它们整理好,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2、淘气发现了,这几个算式得数都是3;笑笑发现了这几个加法算式时都有5。还有什么规律呢?(算式得数是10)。 3、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排一排。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学生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相机出示笑笑和淘气的排序)。

训练时间和内容安排

训练时间和内容安排 训练时间表:2011年7月26日至8月26日6:30-7:30 起床,洗漱, 7:30-8:00 感统训练: 接球100个;拍球100个;投球20个;跳蹦蹦床200个,在感统球上跳100-200个,在平衡木上左右晃100次.教具:感统室的感统设备无注意:家长辅助 8:00-8:30 个训课:听指令:把指定的东西送给指定的人或是指定的地方;认字:水果,日常用品;分类:吃的东西,穿的东西,用的东西;排序:在插板上按指令用红、黄、兰、绿、白色插,如:红黄兰按顺序排下去。按数取物/按物报数:取2、3、4、5。。。块积木给妈妈、老师等;老师手里拿着不超过十个小积木,只让QIQI看一眼,然后问他共有几块积木;发音:拿数字卡片,让QIQI目测有几个物体(水果,动物等)并大声数数。唱儿歌:拔萝卜;数字歌;拍手歌。。。玩橡皮泥教具:图形卡,数字卡片,铅笔、橡皮,练习本,橡皮泥事先准备好 8:30-9:00 早餐,吃完饭走路上幼儿园 11:30-13:00吃水果,吃午饭, 13:00-15:30睡午觉 16:00-17:30 个训课:认字卡,学说话,填数字:1、2、3、、5、6、、8、、10、、12、13、、15。。。; 2、4、、8、10;1、 3、、7、9。目测数字(10以上的数字卡):看一眼,之后,说出图片上共有多少个物体?分类按指令取卡片:把吃的东西拿给妈妈(老师),把能穿的给妈妈。。。学习方位词: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玩游戏、唱儿歌。玩橡皮泥。卡片、铅笔、橡皮擦,橡皮泥注意:老师大声说指令,要求QIQI大声回答问题,正确拿笔写写,手工课:剪纸,撕纸,描红,涂色,点连线,吹颜料,吹泡泡,学习。 18:30-19:00 感统、亲子游戏:跳羊角球;爬滑车;翻跟头;学青蛙跳;做体操;轮数数(老师、妈妈、阿姨、QIQI四个人围着圈轮着数数)。 19:00-19:30吃晚饭 20:00-21:30 亲子游戏,手工,写数字,做QIQI自己喜欢的活动电脑课:学儿歌;数学:形状、高矮、长短,大小,最大的,最小的,中间大的,一样多,第一个,第二个。。。第十个;排序;归类:把同样颜色的东西摆在一起,。。。《娃娃丫丫》软件 注意力训练 一、发现训练法,让他在训练中有所发现,有所感受,使他的大脑不断地运转,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 例题1:让他把10至20个不同的珠子按要求一个个的插在数学插板的孔里,然后再一个个地从插板上拿出来。例题2:画5-10根平行的横线或竖线(由疏到密,由少到多加大难度。)让其数出共有几条线,开始可以用手数,最后只用眼睛观察,不用手指点。 例题3:把5-10根牙签一个根挨一根堆放在一起,让他一根一根拿起来,力求做到拿起一根时不触动其他的,数量由少到多加大难度。 二、信息集中训练法。让他快速的在较多的信息中找出所要求的信息。 例题1:在一个横竖都是4的共16个的正方形格子里写出9-16个数字(可空着一些格以降低难度),让他从格中按顺序找出指定的数字(2-4个),还可用格子的大小和多少来控制难度。 例题2:在一个16-25格的正方形的格子里,写出数字1-10,要他用手指按顺序指出数字1-10,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三、形象辨别训练法。通过让幼儿辨别错乱摆放的模糊不清的形象,训练其注意力。 例题1:单物混组辨别,数出错乱重叠的单一图形的数量。 例题2:双物混组辨别,数出错乱重叠的两种图形分别的数量。 四、迷宫训练法 例题:小白兔怎么走才能吃到出口处的胡萝卜等。 五、快速反应训练法。通过训练幼儿对快速出现的信息的反应来训练注意力。 例题1:老师依次念一些动物类和其他类东西的名称,让他听到动物名称拍一下手(难度可加到听到另一类拍二下手)。 例题2:让他把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或向下扔到桌子上,然后接住,反复10-20次。 例题3:指鼻子游戏。老师无规则的快速说出人体器官名称,让他快速指出,然后换过来,让他说人体器官名称,老师指出相应器官。 六、延时训练法。通过训练幼儿对事物相互关系的注意和反应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效果。 例题:老师给他许多块各种形状的积木,让他把这些积木一块块叠加起来,叠加得越高越好。老师要指导他尽可能的慢慢叠,这样会叠得高些,并提醒他注意平衡。 七、拿积木在XZ的头上滑下,接住。 八、在桌面上能够接住滚动小球。(小车、豆子) 九、拿XZ喜欢的小画书向上抛,向下掉,在他跟前摆来摆去,最后把它仍在远处,命令XZ拾起来,训练X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