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讲训诂简史

第17讲训诂简史

第17讲训诂简史

了解训诂学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训诂学、振兴训诂学。训诂学历

史源远流长,这里只作简要分析。一、先秦朝代——训诂萌芽期(一)训

诂的产生

我国训诂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当时我国正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

社会过渡,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文化蒸蒸日上,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但由于诸侯割据,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于是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加以今语和古语的不同,人们阅读古典文献,往往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有人来为他们解释古今的

异语和各地的方言,训诂就应运而生了。明代古音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古今南

北之异造成了语言文字的分歧差异,这就需要人们去“释古今之异言,通

方俗之殊语”。在先秦时期,这种工作是口头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个

别的训释材料也散见于文献正文中,如《孟子·梁惠王下》:“畜君者,

好君也。”《逸周书·谥法》:“和,会也;勤,劳也。”《庄子·让王》:“无财谓之贫。”还有一些训诂材料保存在解经性质的“传”“记”或“说”“解”之中,如《春秋》“三传”、《周易》“传”、《韩非子》“内外储说”、《管子》五“解”等,可见,训诂工作在先秦时期已经产

生并形成一定的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先秦时期的训诂尚未尚未独立和

系统化,它属于训诂的萌芽时期,它因思想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由语言的

分化与文字的演变所引起。

(二)训诂的形式与意义

先秦训诂有如下一些形式:P202

第三,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比如《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看不见的叫“夷”。听不见的叫“希”,抓不住的叫“微”。)因为“夷”“希”“微”是哲学上的术语,一般人不了解,便加以辨析说明。这固然不是出于训诂的目的,但与训诂相接近。P203

以上种种,尽管目的不同,作用是相通的,都是从语言文字上给人以

某种解释,训诂的实质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但毕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训诂学最先出现,这是

合乎发展规律的,只有训诂学是最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训诂学首先萌芽了,到了战国末期,训诂已经由萌芽逐步发展了。

二、两汉时期——训诂兴盛期

真正的以解释文献语言为目的而进行系统的训诂工作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训诂家和训诂专著,这是训诂学的兴盛期。

(一)兴盛的原因

汉初,为了愈合长期战争的创伤,维护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恢复和

繁荣文化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于是学者们开始搜集秦火流传下来的文献古籍。当时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比较大,古文、籀文已成为古董,篆文也渐被

简化了的隶书所替代。加以去古渐远,古音古义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需要注解才行,这就势必产生了训诂的要求。而且当时发明了纸,书写工

具毛笔也在使用中不断地完善,这无疑也促进了训诂

的发展。特别是在政治上,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政策,使儒家经学空前昌盛。特别是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更是大大促进

了训诂的发展。“今文经”就是用汉隶写成的儒家经典,多数靠口耳相传,不拘字词本身,而好发微言大义,治经重实用而轻学术,虽然也用

“传”“说”“解”等书名,但实际上只是“为我所用”的义理推阐,很

少有语言文字上的真正训诂。

真正的语言文字训诂工作的大规模开展,是由古文经学推动的。“古

文经”就是用先秦六国古文书写的而且在汉代逐渐被发现的一批儒家经典。如鲁恭王毁孔子宅发现的古文《尚书》、《礼记》、《论语》等。古文经

中多古字古语,要明经义,必须先通晓文字,所以古文经学更偏重于识字

考词,并且自觉地与传统的“小学”相结合,相互为用,使训诂工作有了

坚实的基础。为了与今文经学相抗衡,让朝廷承认古文经学是真经学而列

入学官,古文经学家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语言文字和训诂注释研究工作,出现了一大批系统的训诂专著,从而使汉代的训诂工作空前兴盛。

(二)兴盛的表现

1、出现了一大批训诂家。著名的有毛亨、郑玄、许慎、扬雄、刘熙、孔安国、马融、贾逵、孔僖、高诱、服虔等。他们的讲经材料都是以训诂

的形式出现的。

2、出现了一大批训诂专著和注释书。就篡集和系统研究训诂材料的

专书来说,汉代已有四部开创性的篡集专书,即《尔雅》、《方言》、

《说文解字》、《释名》。这种专书训诂是在传注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释义、探源和析形等训诂独立发展的结果。

《尔雅》是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已

经开始辑录,经过长时间的递相增益,汉初才完备。这部由儒家门徒缀辑

古代诂训而成的专书,按事类分为十九篇,前三篇解释一般词语,后十六

篇解释各种名物,往往将相关的归为一条,而用义界的方式分别加以解释。《尔雅》的贡献在于汇集和保存了先秦主要典籍中的常用词语及其训释,

并加以归类整理,从而突破了随文释义“既通于此而不必尽通于彼”的局

限,开创了词典式的工具书先例,为后代学人学习古代文献、继承古代遗产,特别是为注经传经提供了方便,因而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奉为训

诂之祖,并擢为经书。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文字学的开

山之作,是我们今天借以解读古代文献的重要训诂专著。

除此之外,汉代还出现了大量的注释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仅《诗经》,两汉列于学官的就有鲁、齐、韩三家,另外还有《毛诗》流

传于民间。《诗经》的注释,西汉有“《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

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

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齐杂记》十八卷,《韩故》三十六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韩说》四十一卷,《毛诗》二十九卷,《毛诗诂训传》三十卷。”其它儒家经书也各有数家乃至十多家注释

同时行世,可见注释成果之丰。

3、出现了各种训诂方法和术语

传统的训诂方法如形训、声训、义训在汉代成熟。《说文》全书用分

析字形来探求词义,《释名》从声音入手解释名字命名之因,《尔雅》用

同义词、近义词来进行训释,并且形成了丰富的训诂术语,如《说文》用“象之形”表示象形字,用“从某从某”表示会意字等。

(三)兴盛期的特点

西汉统治者尊崇儒术,在国家设立五经博士,当时人多为儒家经典作

注释以阐述儒家思想观点。儒家以外的著作只注《老子》。《老子》之所

以受到特殊礼遇,又与汉初曾经崇尚黄老有关。东汉注释范围比西汉扩大,

内容涉及多方面,不限于注释儒家的经典和道家的《老子》,还包括《国语》、《战国策》、《史记》、

2

《汉书》《吕氏春秋》、《楚辞》以及纬书、术数之类。这说明当时

的训诂学有开始摆脱经学附庸的趋势,也反映出谶纬迷信的思想对训诂学

有很深的影响。西汉随文释义的注解和通释语义的专著中,形训、音训、

义训的训诂方式业已广泛运用,既涉及字形和词的音义,也涉及句法、章

法及修辞等。

(四)训诂学基础的奠定

汉人遍注群经等,使后人能据以通读古籍并作进一步考释;汉人通释

语义,使后人能据以了解字词意义与作用,并进一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

探索,其体例与方法也都为后世所依循,为训诂学的发展开辟了蹊径,创

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毛亨、郑玄、许慎等,是这一时期奠基的代表人物。

(五)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汉代以前,人们离《诗》、《书》之类的

著作还不算太远(战国时代距西周也不过四五百年),一般人还看得懂,

所以不需要多中训诂。到了汉代,距离《诗》、《书》、《礼》《春秋》

的时代逐渐远了,社会上就要求有训诂的知识帮助阅读古籍。除了随文释

义的注释书之外,《尔雅》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成为训诂词义专书之祖。方言的复杂促使方言学的兴起,《方言》成书,成为比较方言学的先驱。

文字符号的变化,促进了字书的出现,逐渐形成文字学基本理论,并由高

质量的《说文解字》的问世而达到了高峰。声训的具体提出,使人们考虑

到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问题,开了语源学的先河。总之,汉代训诂的成就,

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究作出了范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后世语言

学所借鉴。如果没有汉代人的训诂实践和理论探讨,后代训诂学的发展要

困难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越靠后,困难就越增多,由此看来,汉代训诂的成就在训诂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三、魏晋隋唐时期——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齐佩瑢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训诂学处于“训诂学的中衰”期(《训

诂学概论》)第四章),这话说得过头了点。其实这个时期的训诂基本上

沿着两汉“高潮”的余波发展,也有新的成就,只是和汉代训诂学高峰比

较起来,显得不那么突出,有些方面表现出保守(保守不等于衰落)倾向。王宁教授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其发展的标志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再度注释的出现

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地解释。这种解

释既要补充说明两汉的注释没有说明的地方,又要对汉代已经注解的地方

用中古的语言与文化再次梳理,以便使当时的人们对经书原文有更深刻的

了解。再度注释的代表作是孔颖达奉敕编写的《五经正义》。

汉代的训诂大多是针对经典文献而进行的,间或也有注释训诂材料的,但大多简略,对后世影响不大。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开始有人对某些训诂

材料加以系统的再度注释,如郭璞注《尔雅》和《方言》,皇侃作《礼记

义疏》和《论语义疏》,刘炫有《孝经述义》、《毛诗述义》等。

再度注释的目的是为了疏通和证明一度注释,其中有一些成果已经是

进一步的考证,这种训诂体式,深化了训诂内涵,并留下了更为重要的训

诂材料,间接开启了清代的考据之学。再度注释的考证性质,郭璞在《尔

雅序》里已明确提到:“事有隐滞,援据征之;其所易了,阙而不论。”

他的《尔雅注》或引方言,或援今语,或标明语转,或揭示引申,都是为

了证明当时人不“易了”的词义。更值得重视的是,其于名物训诂能注重

实证,如《释草》以下诸篇往往用目验之实物加以刻画描写。因考证而揭

示的“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以及“转相训”等条例,对后

世训诂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义疏之类的再度注释大概受到佛教讲经的影响,佛教徒为了传播教义,使民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往往在经注的基础上推衍义旨,替佛经作疏,其

解释比注经更为详细。这种佛教经疏直接启发了儒家,他们为儒家经典作疏,阐明注义,申述经旨,掘发义理,使经学由传注的字义训诂发展成为

义疏之学。义疏的特点也在于考据,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既是南北

朝诸儒义疏的集大成,也是考证经注的代表作。它把前代各家义疏的不同

文字和解释重新加以研究,然后作出一种既能发挥前人见解,又能让读者

信服的正确的解释。这种工作必须对前人所做过的各种解释加以分析,较

其异同,然后补充大量的证据,既证实或反驳了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成说,

又推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义疏之类的二度或三度注释材料,不仅能保存大

量的古训古义,而且能给人们提供有效的考证方法。例如《五经正义》中

就曾综合运用过本证法、旁证法和理证法等,这些方法都为清代的考据学

所继承。但由于“疏不破注”,这种再度注释往往在义解上难以出

3

新,它们为了证实汉魏传注已有的结论,有时不惜牵强附会,排斥异说,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训诂范围的扩大

由注经而注史、子、集,标志着训诂范围扩大,汉代的训诂对象大多

是经书,无论是今文经还是古文经,都有若干种注释行世。经部之外,也

有延及史部、集部和子部的,属于史部的有晋·徐广《史记音义》、

宋·裴骃《史记集解》、吴·韦昭《汉书音义》、齐·陆澄《汉书注》、陈·姚察〈汉书训篡〉及《汉书集解》、隋·萧该《汉书音义》、晋灼

《汉书集注》等。徐广把《史记》的不同字句记录下来,写成《史记音义》十二卷,在此基础上,稍后的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史记集解》常引

用前代文献来补充史实,对旧注不够明确或有疑义的地方能提出自己的看

法并加以论证。所以《史记集解》流传很广。至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引》,张守节作《史记正义》。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

唐代颜师古著《汉书注》,采用集注体裁,除以东汉的训诂大家所作的注

释为主外,还采用了隋以前多家注释,勘比考异,辨伪存真,可谓集其大成。他的基本方法仍是汉人注经的方法,先校正文字,复原史实,然后辨

析词义,标明假借,考察名物,揭示辞例。这种方法往往能摆脱旧注,自

立新解,许多历代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颜氏的精心考据和周密论证,每能

作出令人信服而不可移易的结论。刘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唐李贤的《后汉书注》亦属此类史书训诂,但成就不如颜师古注。

魏晋以后,经学式微,玄学兴起,老庄之道受到重视,因而带动了对

子书的研究。属于子部的,以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注解为最多,

另有张湛《列子传》。纵横家有魏晋间皇甫谧《鬼谷子注》,小说家有梁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兵家有曹操《孙子兵法注》、贾诩《吴起兵法注》等多种,五行类有李氏《九宫经注》,医方类有吕博望《黄帝众难经注》、陶宏景《本草经集注》、雷公《神农本草集注》等多种。

3、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集注、集解的出现,字书、韵书的独立,标示着训诂篡集工作的分化。魏晋以来,篡集的形式多样,内容也各有侧重了。首先是出现了集解式的

注释书,即将注解同一对象的不同训诂材料汇集到一起,可以单独成书,

也可以随文附列。同一著作有多种不同的注解,这是产生集解训诂的前提

条件。集解式训诂材料有的只是篡集旧说,并不参与自己的意见,如《隋书·经籍志》著录《周易》马郑二王四家集解十卷,《周易》荀爽九家注

十卷等。多数集解类书除了聚集众说以外,往往还要评判得失,论断取舍,甚至加入自己的发明,如前举南朝裴骃的《史记集解》、唐颜师古的《汉

书注》(实际上集注)等,再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等。

在集解与集注中,最徝得注意的是部分“音义”书,它们把各种注音和各种解释都搜集起来,按一定的体例编纂成书,颇便训诂应用。著名的有南北朝时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唐释玄应和慧琳分别作的《一

4

字书、音书与雅书分立,各自向专门方向发展,是这一时期训诂篡集

工作的又一特点。文字类的篡集编排如魏张揖的《字诂》、晋吕忱的《字林》、梁顾野王的《玉篇》等。也有收集俗字、难字、杂字、错字、异体

字等并加以训释的书,如张揖的《难字》和《错误字》、沈约的《俗说》、王劭的《俗语杂字》、李少通的《俗语难字》、段仲堪《常用字训》等。

另外还有统一书法、规正文字的字书,如隋曹宪等著《桂苑珠丛》,唐有

颜师古的《字样》、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唐玄

度的《九经字样》等,甚至连武则天也对文字感兴趣,召人撰写了《字海》100卷。这些字书以字形为中心,从编排体例上说,应属于传统小学的另

一个分支——文字学。于是,文字与训诂学的分立,已具端倪。

音韵学也是魏晋以后兴起的一门与训诂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立学科。汉

末根据梵文的发音原理,发明了反切注音法;魏晋学者继续对声韵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声韵专书。魏时李登的《声类》是最早的一种,而后有吕

静的《韵集》、李概的《音谱》、王该的《五音韵》、周研的《声韵》、

沈约的《四声》等,但都已亡佚。至隋,陆法言等参酌诸家声韵,综合南

北古今,创出《切韵》巨著,韵书的体例规模宣告确立。《声类》是由训

诂书向韵书的过渡形式,而后,声韵的研究与诗赋文学的创作结合起来,

韵书的编纂就不再受训诂体例的束缚,而以韵为纲统领文字,并以声韵的

分析及韵字的归部为主要目的,这就脱离了文字训诂之学,《切韵》则标

志着这种转变的完成。至唐孙愐增广《切韵》而写成《唐韵》,释守温制

出三十六字母,音韵学比文字学更彻底地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了。

雅书本身的发展并不大,这一时期除了郭璞等为《尔雅》作注或作音

义外,篡集式的词书只有《小尔雅》和《广雅》。《小尔雅》在《汉

书·艺文志》中就有著录,可能成书在魏之前,但原书亡佚,今本是后人

取《孔丛子》十一篇单行的。全书十三章,都用“广”字名篇,表明是为

补充《尔雅》而作的。魏张揖撰《广雅》,也是为了增广《尔雅》。《广雅》共收名物训诂2343项,“其自《易》、《书》、《诗》、‘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子》、《鸿烈》、《法言》之注,

《楚辞》、汉赋之说,靡不兼载。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其散逸不传者,可藉以窥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训诂也大矣。”

(王念孙《广雅疏证序》)

如上所述,魏晋至隋唐间,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篡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四、宋元明时代——训诂的革新期

宋元时期的训诂就是对汉唐经常充满怀疑,因而力求摆脱汉唐的影响,纷纷另创新说的时期。清人桂馥说:“尽破古人之藩篱者,其在赵宋乎!”(《札朴》卷七)‘

其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王宁认为主要是因为下面两个原因:

一是宋明理学的需要。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麻痹农民斗志,大

力提倡理学,视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为“天理”,把所有违背封建制

度的思想、行为当作“人欲”,要“存天理,灭人欲”。为了阐述和发扬

这种理学,从周敦颐开始,经程颢、程颐,到朱熹,他们不断以理学为中心,结合佛道,从经书中寻找各种证据,以附会义理,反过来又以“理”

说经,穷理尽性,橫发议论。这种各取所需的为时代服务的经学研究,势

必冲破前人注疏的框框,废除汉唐训诂的束缚,以“理”作为高于一切、

先于一切的判断

5

是非、衡量高下的标准,凡前代注疏中合乎“理”的,就加以认可和

发挥,不合乎“理”的就坚决否定,并肆意诋毁。因此,自北宋以来,随

着理学的兴起,经学训诂的治学风气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疑古创新之

风盛行,附会义理之法勃兴。

二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疑古创新提供了客观依据。所谓“训诂工具

的改进”,主要指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钟鼎彝器的陆续出土及其铭文

的研究,导致了古文字学的发端,出现了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及无名氏的《续考古图》、《博古图》,特别是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王俅的《啸堂集古录》等一大批

古器物文字著作。另一方面,宋代的吴棫取古代韵文如《诗经》、《易经》、《楚辞》等以求古音,据古人用韵以求《广韵》206韵的古音分合,开创了古音的研究。吴氏著有《毛诗补音》、《楚辞释音》、《韵补》等。稍后的郑庠撰《古音辨》,明杨慎编《古音丛目》,都继承了吴棫的方法,推进了古音学的发展。古文字学与古音学在宋代的创立,对于训诂学无疑

有一定的影响。

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语言文字材料为宋人满足理学需要而疑古创新提

供了客观的依据和条件。

宋明时期疑古创新表现在经学训诂上,是随着怀疑和改动经书原文,

基本不信汉唐旧注而代之以理学的说教。如欧阳修著《易童子问》,认为《易经》的“十翼”是假的;司马光怀疑《孟子》不是孟轲的作品;孙复

作《春秋尊王发微》,完全不用“三传”,而只顾发挥其尊君抑臣之“大义”;如此等等,确乎如经学家皮锡瑞所说:“宋人尽反先儒,一切武断;改古人之事实,以就我之义理;变三代之典礼,以合今之制度;是皆未敢

附和以为必然者也。”(皮锡瑞《经学历史》)

表现在字学训诂上,则不信《说文解字》,而常用自己的“理据”来

说解文字。王安石的《字说》和王圣美的“右文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字说》共二十卷,按韵编排。该书旨在分析文字的构造意图,间有推求

语源的性质,其说解或依据儒家文献,或来自佛教经典,大都不符合造字

之初人们的思维规律和思想观念。虽然王安石凭借政治势力推行其说,但

当时就曾遭到苏东坡、杨时等人的嘲笑和批评。王子韶曾著有《字解》二

十卷,可惜不传。他的“右文说”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右文说”揭示了音义相关的部分规律,对后世训诂学产生过很大的

影响。1、宋儒们的疑古创新

宋儒的疑古创新毫无根据的怀疑一切,随心所欲地空衍私说,打破了

汉唐时期注不违经、疏不破注的守旧局面,开创了一个无拘无束、敢想敢

说的训诂新时期。这种着眼时务、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不

应该完全否定。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求实的精神,陆九渊曾经这样说过:“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这种用“六经”说明自己思想观点,

强经就我,正是为了宣传他们的唯心主义的思想服务的。无怪后人讥讽他

们是“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了(其实陆九渊也曾公开说“六

经注我,我注六经”。见《象山全集》卷三十四)纯是借释义宣扬理学。

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说该书“集理学家训诂之大成”。

宋人治学常不墨守前人传注,长处在于能扫前人之障翳,短处则是兼

凭臆断,不免虚妄浅薄,以致不合事理,因此,对宋人训诂,要正确看待,有所取舍,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为其橫发议论所蔽。以文字学而论,在

过去的汉学家看来,是趋于衰落的,但唐兰却认为宋代的主要进步有二:

一是古文字材料的搜集和研究,二是文字构成的理论和六书的研究。吕大

临的《考古图释文》还是文字学里的第一部书,只是当时材料不多,要抛

开《说文》去另搞一套,是很难成功的。王安石一派“在学术上也很表现

他的革命意志“(马叙伦语),但他把一切文字都按“会意”一种方法去

拆开解释,多出臆测妄说,就不可信从了。

宋人仿照唐人,也编撰了四种义疏,即邢昺的《论语正义》、《孝经

正义》、《尔雅正义》和孙奭的《孟子注疏》。这四种注疏与唐代的九种

注疏合称为《十三经注疏》。朱熹的《四书集注》、《楚辞集注》、《诗

集传》也很有名。较著名的通释语义的专著有陆佃的《埤雅》、罗愿的

《尔雅翼》。王洙、司马光的《类篇》,王安石的《字说》,也有一定的

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研究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的著作和研究外国语言

的著作,如《蕃尔雅》、《羌尔雅》、《天竺字源》等。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经学训诂大师。以《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影响最大。他用儒学统一佛道,通过注释经书阐发理学。但他既不像汉唐诸儒那样遵修旧文而鲜见创新,也不像一般宋儒那样空衍义理而学无根柢。他继承了传统训诂的基本

原则和方法,又融合了时代精

6

2、明末训诂的进展

明末文字、音韵、训诂之小学在朱熹等的崇古与创新相结合的治学态度影响下大有进展。如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等,它们既继承了《说文》系列字书的传统,而在编排和解释方面又都有较大的改进和创新;朱谋玮《骈雅》和方以智《通雅》等,虽属雅书系统,但《骈雅》将《尔雅》、《广雅》之释训扩为专书,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专书体例。《通雅》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广博近乎类书的大型词典。陈士言《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及李实《蜀语》,都是对方言俗语的研究,黄生的《字诂》和《义府》,更是综合性的训诂成果。该书无论是解字,还是注释经史子集等文献词句,都能引证精详,立意新奇而多发明,这是他继承了汉学无征不信的朴实学风,又发明了宋明时代疑古创新的结果,对清考据实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总之,宋元明时期的训诂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疑古创新是其主要特色。这一特色造成了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效应。毫无根据的疑古和随心所欲的创新,基本上否定和割裂了汉唐朴学的传统,使训诂学一度走入歧途,在某些方面呈现衰落趋势。但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旦与传统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朱熹那样的理学大师,从而推动训诂学的发展。总的说来,宋元明训诂学在经历了暂时的曲折以后,仍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有所创新、有所进步的。

五、清代——训诂复兴期

训诂学真正从文献学里游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是从清代开始的。由两汉到明代,大多数古代经籍已被注疏、笺证了若干遍,后人没

有必要再去重复郑玄、孔颖达等前人的工作了。另外,经历代学者的探讨,使小学研究日益充实和深化,人们对汉文字的性质、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认

识得比较清楚。在此基础上,从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开始,到乾、嘉时期,

训诂学逐步复兴。前后三百年,一代代学者,几乎把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

文献典籍都重新一一作了文字和语言的考证,致力于揭示古义;甚至有些

已亡佚的书籍也被千方百计地辑录成书。他们在指导思想上有了比较明显

地变化,那就是摆脱了经学的束缚。

(一)复兴的原因

清代训诂学由衰转盛的原因何在?王力在谈到清代是中国语言学发展

的隆盛时期时说:有人寻求清代小学发达的原因,以为清儒躲避现实,走

向考据,这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同样是躲避现实,晋人则崇尚清谈,清儒

则钻研经学,可见躲避现实决不能成为学术发展的原因。相反地,资本主

义萌芽倒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原因。其次,西洋科学的发达,对清代的汉学

虽没有直接的影响,却有间接的影响。举例来说,明末西欧天文学已传入

中国,江永、戴震都学过西欧天文学。一个人养成了科学脑筋,一理通,

百理融,研究起小学来,也就比前人高一等。因此,我们把清代语言发达

的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影响,并不是讲不通的。

清代研究汉学师承,这是很有道理的。就小学方面来说,江永的弟子

有戴震,戴震的弟子有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而王引之与王念孙则有

父子关系。俞樾是私淑(旧封建士大夫往往对自己所敬仰而不得从学的前辈,自称为私淑弟子)王氏父子的,俞樾的弟子有章炳麟,章炳麟的弟子

有黄侃。其他各人,即使是没有师生关系,也是在学术上递相接受了深刻

影响的。这样一脉相承,有利于把优良的东西继承下来。为学如积薪,后

来居上,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清代学术的发达,这也

是原因之一。

清儒的学风是优秀的,江永在古音学上推崇顾炎武,称为特出,但是

他说:细考《音学五书》,

7

亦多渗漏。戴震和段玉裁是师生关系,二人相与论韵,先后十五年。

戴氏在公元1769年不赞成段氏支脂之分为三部之说,直到公元1773年春,‘将古韵考订一番’,然后‘断从此说为确’戴氏定古韵为九类二十五部,写信给段玉裁说:‘顾及大著未刻,或降心相从而参酌焉。’戴氏没有摆

老师的架子,要求段氏必从;段氏也本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没有因此而改动他的古韵十七部。他们堪称师弟中的二难。段玉裁为

江有诰的《江氏音学》作序,奖励后进,不遗余力,不但不因为江有诰修

正他的十七部而有所不满,反而在一些地方做到了‘降心相从’。这种服

从真理的精神,令人叹服!……这种实事求是的、百家争鸣的精神,也是

非常可贵的。这种勇于辩论,勇于汲取别人优点,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优

良学风,也是推动清代语言学向前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不容忽视的。(王

力《中国语言学史》170-172页)

王力这段话说明清代训诂学在内的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原因:一是资本

主义萌芽及西学渐进,二是清代研究“汉学师承”,三是清儒有优良的学风。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我们也应该了解,清代训诂学的空前

发展毕竟还是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条件分不开的。“清王朝统治中国

以后,由于采用残酷镇压政策,受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清政府一面继

续镇压,另一面也有鉴于元王朝专用镇压手段,终被赶走的历史教训,对

汉族人民采取一些怀柔政策,尤其是千方百计地拉拢汉族的知识分子,沿

用前代科举取士的办法,使知识分子尽入其牢笼。与此同时,又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再存反抗之心,于是知识分子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

努力学习八股文,准备应试,以取得功名,走上仕途;还有一条就是埋头

窗下,钻研经史,以求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这两条路,不管走哪一条,都

要下苦功学习古代的经典;而要学好这些经典,就非学点训诂学不可。清

代训诂学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周大璞《训诂学要略》30-31页)还有,康熙、雍正、乾隆时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稳定,

经济上繁荣,促进了乾嘉学派的产生和盛行,也有利于训诂学的发展。

总之,这一政治经济因素是当时的客观存在,不应有所忽视。同时还

得指出:语音学和语法学的进步也促进了训诂学的发展。以语音学而论,

南宋吴棫第一个提出古音问题,但毕竟还处在幼稚蒙昧时期。至明,陈第

作《毛诗古音考》“排比经文,参证群籍。以探古音之源。”并列举旁证,“以经证经”。这种排比、归纳的方法为清代古音学开了门径,为训诂学

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由于清代学者用力甚勤,清代古音学研究有了卓越成就,训诂学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训诂学要有新发展,定在古音学基础

奠定之后。这是一条值得注意的历史经验。语法学的兴起,自然也给训诂

学带来了福音。高邮二王训诂学最精,这与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法观念是分

不开的。

(二)复兴的表现

清代学者为群书所作的注疏多得难以数计,其中较著名的有惠栋的

《周易述》、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陈奂的《毛诗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胡承珙的《毛诗后笺》、孙诒让的《周礼正义》、胡培翚的《仪礼正义》、孙希旦的《礼记

集解》、刘文淇的《左传旧疏考证》、陈立的《春秋公羊义疏》、柯劭忞

的《春秋谷梁传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梁

玉绳的《史记志疑》、沈钦韩的《汉书疏证》、王先谦的《汉书补注》、

惠栋的《后汉书补注》、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王先谦的《荀子集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等等。

清代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数量也远远超过前代,而且体例也比前代

更为完备。有注释前代训诂专著的,如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戴震的《方言疏证》、胡承珙的《小尔雅义证》、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朱骏

声的《语言通训定声》等;有仿效《尔雅》编著的,如吴玉搢的《别雅》、洪亮吉的《比雅》、夏味堂的《拾雅》、史梦兰的《叠雅》、陈奂的《毛

诗传义类》、朱骏声的《说雅》等;有集古代传注汇成一编的,如阮元的《经籍篡诂》;有考订群书,成一家之言的,如王念孙的《读书杂志》、

王引之的《经义述闻》、俞樾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有贯通音义、探求词语源流的,如戴震的《转语》,有专释虚词、研究语法的,如

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念孙的《经传释词》等。

以上所列,并非全部,仅经部,据阮元编《皇清经解》及王先谦编

《续皇清经解》,就收录著作达四百多种,由此可见清代注疏篡集之盛。

(三)功绩卓著的训诂学家

8

1、顾炎武

顾炎武是开导清代学术风气、奠定清代学术基础的卓越训诂学家。他

崇尚汉学的求实,反对宋明理学的空疏,提供实事求是、重博征,贵创新,求致用,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顾炎武

《日知录》),由此开启了有清一代优良的学术风气。一生著述颇丰。著

有《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音学五书》、《韵

补正》、《金石文字记》、《左传杜解补正》、《明季实录》、《三朝纪

事图文》、《圣安纪事》、《皇明修文备史》等书,凡四十多种四百余卷。他把考据学与经学、文学结合起来,通过正文字、审音声、明训诂来研究

经史。特别重视古音学,主张以古音求古义,明确指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顾炎武《日知录》卷二

十七),从而奠定了有清一代即音求义的训诂方法论基础。

2、戴震

戴震是皖派的开山祖师,他治学具有独特的风格,主张把义理与考核

结合起来,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于是形成了既有创新精神,又能实事求是的清代考据学。戴震继承顾炎武的训诂方法,进一步把

文字、音韵、训诂结合起来,开创了近代语言文字学的先河。他主张“由

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古经解构沉序》)。“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转语二十间序》)。这

种从文献语言出发,形、音、义互求的训诂方法,影响和支配了此后的整

个考据学界,奠定了语言文字学的基础。

戴震著有《转语二十章》、《尔雅文字考》、《屈原赋注》、《诗补传》、《方言疏证》、《毛郑诗考证》、《诗谱》、《古历考》、《声类表》、《声韵考》、《孟子字义疏证》、《校水经注》及《戴震文集》等。在这些著作中,他在音韵上区别《广韵》的等呼洪细与韵类异同,创立了

古音九类二十五部说及阴阳对转的理论;文字上以互训为转注,以一字数

用为假借,提出了六书的“四体二用”之说;训诂上以形证义,以音求义,在实践中发展了形音义互求的训诂思想。

3、段玉裁

段玉裁与王念孙都是戴震的高足弟子,他们继承、推广戴震的研究方法,开创了文献词义研究的新领域,将乾嘉训诂学推上了高峰。

段玉裁著述宏富,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汲古阁说

文订》、《古文尚书撰异》、《诗经小学》等三十多种。其中《说文解字注》是他的代表作。该书取材广博,考证翔实,将音韵、文字、训诂、校

勘熔为一炉,明其条例,必其义端,堪称训诂、文字两学并重的巨著。

其次,他具有历史发展的观点,善于辨析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同时

创立“统言”、“析言”之别,反映了词义在使用状态下的变化。他在

《说文解字注》中说:“古字少而义该,今字多而义别”,所以段氏认识

到了词义因时代不同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所以他注《说文》特别重视对词义作历时的比较和共时的辨析,并从理论和方法上作了阐述。

段氏治《说文》,直接继承了戴震形、音、义互求的研究方法,他说:“圣人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所以他在作注之前,先成《六书音均表》,定古韵十七部,然后施于《说文》,使审音、考字、训义互为发明,相得益彰。

当然,段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不知道字形造义与实义的区别,往

往把造意当本义而滥言引申;他

9

过于崇许,拘束字形,往往不顾文献实际而强为曲解。

4、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

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训诂学》教学大纲

《训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课程目标 本课程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 (1)知识掌握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训诂学内容、价值、方式与方法、简史与要籍、观点与原则,以及新领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掌握的训诂知识分析古籍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3)综合应用能力:能够针对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更好地把握文献的内容。 (4)阅读能力: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献,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 (5)沟通能力:能够疏通古代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发展脉络,提升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以语言为“利器”,做好职场沟通。 (6)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语言文字学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适应语言文字领域及相关职业发展。 教学要求 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传统训诂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2)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识; (3)通过阅读古代文献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4)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脚踏实地的专业精神;(5)增强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 《训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

四、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 《训诂学教程》,许威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第3版。 参考书目: 《训诂学》,郭在贻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9月第1版。 《训诂简论》,陆宗达主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编,山西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训诂学原理》,王宁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1996年1月第1版。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陆宗达、王宁、宋永培编,中华书局,2018年1月第1版。

第17讲训诂简史

第17讲训诂简史 了解训诂学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训诂学、振兴训诂学。训诂学历 史源远流长,这里只作简要分析。一、先秦朝代——训诂萌芽期(一)训 诂的产生 我国训诂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当时我国正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 社会过渡,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文化蒸蒸日上,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但由于诸侯割据,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于是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加以今语和古语的不同,人们阅读古典文献,往往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有人来为他们解释古今的 异语和各地的方言,训诂就应运而生了。明代古音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古今南 北之异造成了语言文字的分歧差异,这就需要人们去“释古今之异言,通 方俗之殊语”。在先秦时期,这种工作是口头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个 别的训释材料也散见于文献正文中,如《孟子·梁惠王下》:“畜君者, 好君也。”《逸周书·谥法》:“和,会也;勤,劳也。”《庄子·让王》:“无财谓之贫。”还有一些训诂材料保存在解经性质的“传”“记”或“说”“解”之中,如《春秋》“三传”、《周易》“传”、《韩非子》“内外储说”、《管子》五“解”等,可见,训诂工作在先秦时期已经产 生并形成一定的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先秦时期的训诂尚未尚未独立和 系统化,它属于训诂的萌芽时期,它因思想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由语言的 分化与文字的演变所引起。 (二)训诂的形式与意义 先秦训诂有如下一些形式:P202

第三,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比如《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看不见的叫“夷”。听不见的叫“希”,抓不住的叫“微”。)因为“夷”“希”“微”是哲学上的术语,一般人不了解,便加以辨析说明。这固然不是出于训诂的目的,但与训诂相接近。P203 以上种种,尽管目的不同,作用是相通的,都是从语言文字上给人以 某种解释,训诂的实质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但毕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训诂学最先出现,这是 合乎发展规律的,只有训诂学是最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训诂学首先萌芽了,到了战国末期,训诂已经由萌芽逐步发展了。 二、两汉时期——训诂兴盛期 真正的以解释文献语言为目的而进行系统的训诂工作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训诂家和训诂专著,这是训诂学的兴盛期。 (一)兴盛的原因 汉初,为了愈合长期战争的创伤,维护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恢复和 繁荣文化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于是学者们开始搜集秦火流传下来的文献古籍。当时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比较大,古文、籀文已成为古董,篆文也渐被 简化了的隶书所替代。加以去古渐远,古音古义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需要注解才行,这就势必产生了训诂的要求。而且当时发明了纸,书写工 具毛笔也在使用中不断地完善,这无疑也促进了训诂 的发展。特别是在政治上,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政策,使儒家经学空前昌盛。特别是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更是大大促进 了训诂的发展。“今文经”就是用汉隶写成的儒家经典,多数靠口耳相传,不拘字词本身,而好发微言大义,治经重实用而轻学术,虽然也用

第12讲训诂方法·形训.

第12讲训诂方法·形训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指训释词语的传统释义方法。训诂的方法很多,有注音法、析句法、校勘法、释义法等,前代训诂学家通常把解释词义的方法分为形训、声训和义训。其实形训、声训的的目的仍然在于解释词义,应属于广义义训的下位概念。下面重点介绍形训。 一、形训原理 1、何谓形训? 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来说明词义的训诂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据形索义。 语言里面的词只有语音和语义,无所谓形体。形的概念,产生于文字。早期的汉字是根据汉语的词义来构形的,汉字的形体在通常情况下与其所反映的词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汉字具有表意性,这就使得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成为可能。《说文解字》全面采用了形训的方法,分析字形,推求本义。如:刀、取(见教材P125) 2、形训的理论依据——六书 “六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六书”的具体含义不得而知。到西汉才有了解释,著名的有三家:P126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后来采用班固的顺序,许慎的名称。 戴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此为著名的“四体二用”之说。 二、形训的类型 1、以形说义(见教材P126-129) (1)象形字的形训 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的形态、状貌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由此造出的字就是象形字。如:P127~8 口自目吕犬万牛竹臣羊合体象形:瓜页(2)指事字的形训(见教材P129-131) 抽象的义理是无法用象形的办法来造字的,因此,“事无形,故须有所指以见意。”这就出现了指事字。如:十廿卅上下甘亦朱寸刃元本末 (3)会意字的形训(见教材P131-134) 会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及所表达的意义合起来表达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对会意字进行形训,首先要明白各个独体字所表达的含义,然后才能去体察组合在一起的意义。如:及之祝戍林兼森磊

训诂概念

天空之城※转贴]训诂学概念题 1、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2、训诂学: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实践。 3、训诂体式:训诂的体制和形式。包括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通释语义的专著和杂考笔记中的训诂。 4、文献正文里的训诂:古代文献中由文献撰写者本人作出的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随文释义的注疏: 即驸经的注疏,在经文里插注疏。通释语义的专著:是全面研究各个词语的含义,融汇贯通,给以准确的简明的解释的专门是释义的书。杂考笔记中的训诂:散存于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之中的训诂资料。 5、诂、训:"诂"和"训"各自单独讲的时候,都是"解释"的意思;连在一起作"训诂"或"故训"的时候,也是一个同义复词。如果笼统地讲,"诂"、"训"(包括下文的"传"),都可说是"注解之别名",都是"解释"的意思。而要找他们的区别,主要是解释的词语类型有不同:"诂"是指解释一般的单音节实词和虚词;"训"是指解释双音节的联绵词和叠音词。 6、传:《说文》:"传,遽也。从人,专声","传"的本义为"所以达急速之事"。引申出"由此达彼"这个意思,又引申出"以语言递达"这个意思,再引申出"递达古今之言语"这个意思,最后引申出"解释古今之言语"这个意思,那么"传"作为训诂体制的名称,它是"解说"、"注解"、"训诂"的意思。这和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的--"传"也和"诂"、"训"一样,是"解释"的意思。"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比附的注解;"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大传"就是大义的意思;"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一种谦词;"补传"与"补注"同义;"集传"与"集注"同义。 7、说:"说"作为训诂体制的名称,就是说明、解释的意思,引申为用以解说的词语。 8、解:"解"的本义是分析,作为训诂体制的名称,"解"就是分析语义。后世有所谓"集解",有两种意义:一是通释经传,如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二是集各家之说,如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 9、注:"注"的本义是(水)灌注。后来引申出注书--给书作注解的意思。给书作注释称为"注",本书认为贾公彦为《仪礼·士冠礼》作的疏所讲"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的说法较为妥当。实际上,"注"和"'传"的意思差不多,

训诂讲义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训诂和训诂学 (一)训诂 从训诂学史上看,前人对训诂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一一介绍,就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不如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筛选出一种最切要最易为人掌握的说法。《说文》及段注的注解较为适宜。《说文?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为了让大家深入理解上面的结论,我们必须从语源学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和验证。“训”“顺”“驯”三字均从川得声,有疏通、顺从义。《尔雅?释诂》 “训,道(導)也。” 《广雅》:“训,顺也。”《说文》:“驯,马顺也。从马,川声。”三字盖 的分化字。《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 不流则成灾,故“ 灾” 字籀文作从一阻川,下加火 。故三字中的“川”声兼义。 《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应作“古亦声”。(《说文》:“古,故也, 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因此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诂”是“古”字的分化字,即言之古,以别于一般的古。段注:“故言者,十口所识(记述)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

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若将上面的释语贯穿起来,“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即解释疏通古代语言。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故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 [P6]黄侃《训诂之意义》认为“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在少数人能懂的语言” (陆宗达王宁3 页)。从上述总结来看,训诂就是“ 用易知易懂的当代标准语,去解释古代文献语言中难知难懂的古语和方言”(陆 宗达王宁宋永培17 页),或“以今释古,以雅释俗” (郭芹纳《训诂学》引言)。 (二)训诂学 训诂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工作,是感性的,个别分析的,如果将这些零碎的训诂实践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就成为训诂学。(郭芹纳引言) 具体而言,“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转引自郭在贻 3 页)。齐佩瑢也说:“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 [P11]即1.总结规律,建立体系;2?独创性,实用性。 传统训诂学主要研究汉魏以前的文献,现代训诂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唐宋元明清时的俗语词,这样,当代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从先秦两汉的典籍到唐宋以后的古白话作品。不过,它们都以语义为重点。 简而言之,训诂学就是以文献语言的语义为中心,阐述词义、词汇源流变化及用法的 科学。 参考文献 [1]郭在贻《训诂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齐佩瑢《训诂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3]陆宗达王宁宋永培《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年。 [4]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年。 [6]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年。 [7]郭芹纳《训诂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二训诂的起因 一、语言的古今差异: 1.在《古代汉语》课“通论”中,大家学过“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 、 “古今语音的异同” 及古汉语语法等诸多知识,从中我们了解到语言是随着时代地域的变动 而不断发展的,正如清陈澧所说:“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东塾读书记》卷十一) 2.除了上述几个方面造成古今语言的不同以外,假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因素。古书多 假借,分本无其字及本有其字两种,若不明于此,则以借字释本字,难免出错。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在“经文假借”一节中说:“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 则以文害辞。是以汉世经师作注有‘读为'之例,有‘当作'之例,皆由声同声近者以意逆之而得其本字,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也。”如“不可救药” ,一般以为是“不可救以药”的省略形式。此语出自《诗?大雅?板》“多将

训诂

训诂学复习大纲 训诂的条例 形训: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 声训:亦称音训,去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义训: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 训诂的方式 互训: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 推原: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亦称“推因”。 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 作者及代表作 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著作有《方言》、《训篇》。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著有《五经异义》、《淮南子注》、《说文解字》。 郑玄:字康成,东汉末年北海高密人。东汉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著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毛诗笺》。 刘熙:字成国,东汉北海人。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释名》。 邢昺:作《尔雅》、《论语》、《孝经》三疏。 陆佃:著有《尔雅新义》、《埤雅》。 朱熹:《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 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卓越的思想家和学者,著有《原善》、《原象》、《孟子字义疏证》等。 段玉裁:字若膺,一字茂堂,江苏金壇人。乾隆举人,官四川巫山县、贵州玉屏县知县,曾师事戴震。著《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等。 王念孙、王引之:《广雅疏证》、《读书杂志》。 俞樾:《群经平议》、《诸子评议》。 孙诒让:《名原》、《周礼正义》。 训诂术语 曰、为、谓之: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谓:格式是“甲谓乙也”,用以说明这个词儿专指或影射某一特定的事物。谓一般用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被释的词常放在谓的前面。 貌: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犹:格式是“甲犹乙也”。使用犹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 之言、之为言: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使用这两个术语时,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训诂学复习纲要 第一讲训诂学·绪论 【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训”和“诂(故)”经常连用,称为“诂训”“训故”“故训”“训诂”等,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双音词。 第二讲训诂小史 一、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一)萌芽表现: 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1.形训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2.声训 《礼记乐记》:“是故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3.义训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渭迷。”二、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一)兴盛的原因 (l)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 (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二)兴盛的表现

(1)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涌现 (2)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3)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三)两汉训诂的特点 (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词义系统∈本义、基 本义—引申义—语境义(2)开始从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3)把形 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 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这两个学 派都重师承、讲家法,成为汉代训站的又一特色。 三、继发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魏—唐训诂的特点 1.内容上:扩大了训诂的范围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2.体式上: 出现了义疏和集解 (义疏:是兼释经注的一种训诂形式,它萌芽于汉末,而盛行于六朝。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五经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集解:一种是 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一种是汇合“經”与“傳”,为之解释。)3.成果上:训诂新著的涌现孔颖达领衔主编“五经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摘注14部书= 儒家12+老、庄)4.交流上: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研究四、变 革时期—宋代的训诂(一)宋代训诂的特点理学/宋学—汉代经今文经学在我国经学史上,有所谓“汉学”和“宋学”之分。

郭在贻训诂学

训诂学 一、古注的类型 传注体、章句体、义疏体、集解体、补注体、音义体等。1.传注体 所谓“传注体”,是一种以解释词义为主的古注类型,多用于解释古书正文。属于传注体的注释,名称繁多,最常见的有诂、训、传、注、笺等名称。 诂、训 《说文》:“训,说教也。”说释而教之,解释客观事物,道形貌。 《说文》:“诂,训故言也。”故言者,旧言也。 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传、笺、注 《说文》:“传,遽也。”段玉裁注:“传者,今之驿马。” 《说文》:“笺,表识书也。” 《说文》:“注,灌也。” 2.章句体 章句,意思是“离章辨句”,即分析章节句读的意思。刘师培在《国语发微》中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 章句体兴于汉,汉儒用章句讲经,大都支离繁琐,故被斥为“章句小儒”。 3.义疏体 义疏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其体例“引取众说,以示广闻” 。 唐人“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正。”因而义疏在唐代又称作“正义”,也称作“疏”。 《说文》:“疏,通也。” 这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释。 《十三经注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4.集解体 集解体注释是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自己意见的—种注释。它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如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孟子集注》、《诗集传》,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晋杜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名为“集解”,但它只是将《春秋经》和《左氏传》聚集在一起进行注解,杜预在《春秋序》中解释说,他编这本书是“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 5.补注体、音义体 补注体注释有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等名称。如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清王先谦《汉书补注》,焦循《论语补疏》。 音义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名称。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由《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周礼音义》等十四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体注释的代表作。 二、古注的体例 在《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有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三、训诂学简史 1、先秦:训诂的萌芽和形成时期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对后代的训诂学起了开创作用,兴起雅学。 它共分十九篇,前三篇是一般词语,即释诂、释言、释训。后十六篇为各种名物,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2、两汉:训诂的初步兴盛时期 《尔雅》、《说文解字》、《方言》、《释名》 毛亨《诗故训传》、郑玄《诗经笺》、注“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注《论语》,孔安国传《尚书》、马融传《周易》、赵岐《孟子章句》、高诱注《吕氏春秋》、王逸《楚辞章句》。 3、魏晋南北朝:训诂的继续发展时期 魏·王弼、韩康伯注《周易》,魏·何晏《论语集解》,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王肃遍注全经。 王弼注《老子》,郭象注《庄子》,曹操注《孙子兵法》,郭璞注《山海经》,裴松之注《三国志》,郦道元注《水经》,韦昭注《国语》。 三国·魏·张揖《广雅》,梁·顾野王《玉篇》。 4、隋唐:训诂的保守期 《十三经注疏》中有九种都是唐朝人做的疏。 隋·陆法言《切韵》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简称《释文》。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又称《大藏音义》、《慧琳音义》,共100卷,是一部外来语词典。 5、宋元明:训诂的中落期 北宋·邢昺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 北宋·朱熹:《诗集传》、《楚辞集注》、《仪礼经传通释》《四书章句集注》。 宋出现了两本重要韵书《广韵》、《集韵》。 明·朱谋玮《骈雅》,研究联绵词。 明·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从观念上对训诂学进行思考,已有很久的历史了。在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中,第一篇与第三篇分别以“释诂”“释训”命名。在这里,“诂”与“训”分立,这表明,在作者心目中,“诂”与“训”是“释”的对象,是作为两个实在对象出现的,并非构成一个术语。这从《尔雅》十九篇均以“释×”为命名方式也可以得到证明。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第九》说得更加明确:“《尔雅·释诂》者,释古言也;《释言》者,释方言也;《释训》者,释双声迭韵连语及单词、重辞与发生助语之辞也。” 到了西汉《诗诂训传》中,“诂”“训”“传”三字并立,这是汉代毛亨在继承前人及《尔雅》的基础上所创立的三种训释方式。“诂”大致为训解古词古义及其他基本词,“训”大致是训释连绵词及重言词,“传”是在“诂”与“训”的基础上阐释诗的内在涵义等。毛亨的“诂”“训”“传”有两个特点,一是“诂”“训”“传”的含义及使用,仍具有词源的特征,二是《周南·关睢·诂训传第一》之类名称表明毛亨并未将“诂”“训”及“传”作为一个术语来使用,因此,毛诗中“诂训”并非连用,而是分用。 到了东晋,郭璞在《尔雅·序》中说:“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yǒng①,hū ②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郭璞又在《尔雅·释诂第一》中第一条下说:“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这里郭璞已接近于在概括了。 到了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毛以《尔雅》之作,多为释诗,而篇有《释诂》、《释训》,故依《尔雅》训而为《诗》立传。传者,传通其义也。《尔雅》所释,十有九篇,犹云诂训者。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释言》则《释诂》之别。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然则诂训学,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释亲》已下,皆指体而释其别,亦是诂训之义,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在这段话中,孔颖达展示了他的概括历程:由“诂训传”概括为别名“注解”构成了一个术语,这是一次对学科认识的质的飞跃。又由“诂训”总括其对象:“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最后又加以补充道:“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可见,孔颖达在训诂领域中已初步进入了术的确定及对象的划分领域中,已由具体的对象初步上升为抽象的概括了。可以说,到孔颖达这里,传统的训诂学观念已形成了。从孔颖达到清代乾嘉学派,这一观念一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这一训诂学的传统观念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支配着许多人的工作实践。 训诂学现代观念的产生,要算是从黄侃先生开始的。 清朝末年,随着反清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学大师章太炎与黄季刚两位先生,在宣传革命思想与参和革命活动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语言理论的影响。章太炎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中说:“合此三者(按:指

训诂学

名词解释 1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2 变文:指古文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交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倒文:古人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为了将就骈对,常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 3义界:又称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如:口,人所以言食也如:面惭而赤也 4破音异读:是指为了区别一个字的不同意义而改读的现象 5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 6校勘:狭义的校勘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义、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辩伪和轶佚 7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古人声训的三种方式: 1利用形声字如:政者,正也《论语》 2利用音同音近的字如:樊,藩也《尔雅释言》 3利用同形字如:彻者,彻也《孟子》 声训的两个作用:1寻求本字2推求语源 8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 9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 10互训:同义词互相训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同训(同义相训):一个词用另一个词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 11递训: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如:煽,炽也,炽,盛也 12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如:穆穆,肃肃,敬也如:如,适,之,逝,往也 1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明确 14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阐明 15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如:似牛,犀,似啄 16由反知正:由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如:少,不多也 17增字足意:把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完足词义的训释。如:有女同行(毛传)行,行道也这里行市名词当道路讲 18补注:对原注进行补充说明的注释,可以分为两类:1补原文的缺略,2补旧注的遗漏 19浑言:辨析同义词的训诂术语,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笼统地说,是异种求同 20 常见的校勘方法: 他校:用他书勘定本书的校勘方法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训诂名词解释

训诂名词解释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 的专门工作。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 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训诂 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 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 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训诂学复习题 1.训诂: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 的语言;用通行的语言,解释方言。 2.训诂学:是以语言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我国传统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5.传统训诂学解释词语的三种方法:形训、声训、义训。 6.形训:是 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词义的一种训诂方法。“据形说义”是其另一 种说法。形训的代表著作是许慎的《说文解字》。7.形训的局限性:(1)形训仅限于解释字的本义,无法知道其引申义、今义;(2)辨形有误, 常导致主观臆测;(3)字形讹变,影响形训。8.声训:根据汉字的读音

来解说词义的训诂方法。音近则往往义通,声训实际上是用与被释词读音 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通的词来解释被释词,前人也称之为“因声求义”。代表作是刘熙的《释名》。9.如何进行声训?首先,要了解古音;第二, 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形声字的声符是声训的重要线索,通过声符来解释字义。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寻找语言线索,探求词义的方法,到了宋代有了 较大发展,人们不仅在实践中运用,并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和阐述,于是产 生了“右文说”。 10.“右文说”:是北宋王圣美提出的。“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 符除表示读音外,还表示这个形声字的意义。声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相通。因为形声字绝大部分是左形右声的结构,也就是声符在字的右侧,因 此这种学说被成为“右文说”。 11.声训的类型:一是音同的声训包括原字相训和同音字相训;二是 音近的声训包括声同韵近字相训,声近韵同字相训和声近韵近字相训。 12.声训的局限性:(1)主观臆测;(2)滥用声训(无限度扩大声 训的范围);(3)不明古音。 13.义训:就是不考虑词的形体和读音,不去注意其形义或声义的关系,直接解释其意义的一种训诂方法。我国最早的解释词句的专著《尔雅》其中的释义大部分用的是义训。《尔雅》是义训的代表著作。14.义训的 类型:(一)同义词释义:1直训:用同义词解说词义的方法,前人称为 直训。2互训:两个同义词之间相互训释,3递训:几个同义词,传递相训,即你注释我,我注释他。4同训:是用同一个词,训释几个意思相同 或相近的词,常见的形式是把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放在一起,然后用 同一个词来进行训释。(二)义界法释义:用下定义的方法,来阐述说明 一个词的意义。相当于:被释词=被释词的词义特点+一个属概念。(三)

汉语训诂学

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 简介 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一门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是说明解释的意思,“诂”本义是古言的意思,引申也作解说古语讲。“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不易为人所懂的古字古义,目的在于疏通古书的文义,讲明字义。后来就作为解释词语音义的泛称。 编辑本段起源 训诂学 “训诂” 一词在班固《汉书》里多写为“训故”。“故”就是古语。如《刘歆传》说:“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又《扬雄传》说:“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训故"与"训诂"同义。章句是分章析句,解释一章一句的意思,训诂是专指讲明文字的音义,两者不相同。训诂学就是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问。旧日只看作是“小学”的一个部门,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 编辑本段演变 语言里的词因时代有变迁,而有古今之异,因地域有不同,而有方言之别。因此,后代的人读古代的著作不能懂,就要以今语释古语;同一事物,不同的方域称名或有不同,就要用通语释方言。语言总是在发展的,语词在使用中意义也常常会有改变。一个词由一个意义引申发展出别的意义,就成为一个多义词。多义词在使用时场合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为免去误解,也往往需要加解释。这些就是训诂所由起。久而久之,就有集中讲解字义词义的书,这种书就称为训诂书。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系统的。语音的声韵有系统,词汇的构词有系统,词的音与义和词与词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条理可寻的。因此由一字一词的解释进而有意识地从事联贯的、有系统的语义研究工作,创造出科学的理论,对汉语发展历史的理解,对解释古书,对编纂字典、词典,对语文教育都会有重要的贡献。 编辑本段研究内容 任务

训诂与校勘教案

训诂与校勘教案 教案标题:训诂与校勘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训诂与校勘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训诂与校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校勘能力。 教案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训诂与校勘是古代文献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你们对这两个概念有了解吗? 2. 学生回答问题并讨论。 二、讲解训诂与校勘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 1. 讲解训诂的定义:训诂是对文献中文字的解释和词义的考证。 2. 讲解校勘的定义:校勘是对文献的校正和整理,旨在恢复原貌,消除误差。 3. 说明训诂与校勘在文献研究中的重要性: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对古代文化的深入理解。 三、介绍训诂与校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5分钟) 1. 介绍训诂的基本方法:包括字形、字义、用法、音韵等方面的考证。 2. 介绍校勘的基本步骤:包括整理文献、比较版本、校对错误、补充缺失等环节。 四、示范训诂与校勘的实际操作(20分钟) 1. 选择一段古代文献,展示训诂的过程:解读文字含义、考证词义、分析用法

等。 2. 选择一段文献,展示校勘的过程:比较不同版本、校对错误、补充缺失等。 五、小组讨论和实践(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古代文献进行训诂和校勘实践。 2. 每组讨论并撰写训诂和校勘报告。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 1.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 2. 总结训诂与校勘的重要性和实践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3.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案评估: 1. 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的活跃程度; 2. 学生对训诂与校勘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完成的训诂和校勘报告的质量。 教案扩展: 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训诂与校勘实践,如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研究; 2. 引导学生了解训诂与校勘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如历史、文学、哲学等; 3.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训诂与校勘研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诂学名词解释

1.形训: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叫形训。 2.声训:利用词的内在形式,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叫声训。 3.据文证义:利用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叫据文证义。 4.辨体明义:通过结合文章的体裁来明确词义的训诂方法就叫辨体明义。 5.殷商系文字:指殷商时期产生一种汉字形体,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6.两周系文字:指两周时期产生一种汉字形体,即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钟鼎文。 7.音义关系的偶然性:同一个声音可以表达多种完全无关的意义,而相同或相反的意义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这就是音义关系的偶然性。 8.音义关系的约定性:音义之间虽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存在着与现实的联系,这种联系由社会成员约定后,任何成员便不能随意变更,这样,音义便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了。这就是音义关系的约定性。9.音义关系的回授性:由于社会的约定,本无必然联系的音义关系便对自身所处的语言系统产生了反作用,使语言发展接受其已有的音义关系的影响制约,这样早起音义关系对后起音义关系就产生了作用,这就是音义关系的回授性。 10.音义关系的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不同的地方说法不同,此由语言的地方变体所致。这些语言的不同地方变体,在音义结合关系上常有明显的脉络可寻,这就是音义关系的延展性。 11.音义关系的类聚性:声音相同或相近的有些词往往有共同的意义特征。这就是词音义关系的类聚性。 12.音叉关系的多元性:某一音素或音位所允许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义单位也允许由不同的语音形式负载。因为音素有限而义位无限,所以音素只好兼职。这样,有些有共同意义特征的词就不一定必然地有语音上的联系。这就是词的音义关系的多元性。 13.推因:也是训诂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它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的一种训释方式。它的途径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找出“信而有征”的线索来,进而探求其本源。 14.右文说:是宋人王子韶(圣美)提出的。他认为形声字右边的声符也可以表义。即同声符的字其义皆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从”农’’得声的字都有“厚”义等。 15.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有些词在古代含有正反两个相反的意义,人们便用其中的一个意义去解释另一个意义,这就是反训。 16.《方言》:是西汉学者扬雄利用许多孝廉和各地士兵聚集首都的方便,广泛进行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历时二十七年写成的,全书九千字,全称《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其内容包括“绝代语释”(远代词语的解释)和“别国方言”(不同地域的方言)两部分。这是前人研究方言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17.《诗词曲语辞汇释》:是近人张相(1877~1945)著,张相原名廷相,字献之,浙江杭州人。专门研究诗、词、曲中不曾有人解释的语辞,写成此书。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词语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18.《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关于《尔雅》的作者,古来说法不一。黄侃归纳众论,分为三说:一是郑玄认为《尔雅》是孔子门人作,刘勰、贾公彦并同其说;二是张揖认为《尔雅》是周公所作;三是欧阳修认为《尔雅》是秦汉之际学诗者纂集传注而成。近人罗常培同意后一说。《尔雅》按训释内容分十九类。 19.《方言》:全称《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十三卷。作者是扬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专书,是通过对大众语言的调查搜集而编成的一部方言词典。 20.《释名》:是部“参校方俗,考核古今,晰名物之殊,辨典礼之异”的书,撰于汉末,作者刘熙。全书八卷共二十七篇,《释名》为音训之书,问有义训(例不多);《释名》重音训,故少类聚为训之例;21.《广雅》:十卷,魏·张揖撰。本为增广《尔雅》的续书。体例全依《尔雅》。仍用十九篇旧目,即释诂、释言、释训三篇解释一般语词,释亲以下各篇杂释百科名词。所释训名物,计二千三百四十三条,凡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后来辗转传写,被分为四卷,又析为十卷。22.《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三十卷。 第一卷《序录》载有陆德明的自序和“条 例”、“次序”、“注解传述人”的说明以及 全书的总目。其次是《周易》一卷、《古文 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 《仪礼》一卷、《札记》。四卷、《春秋左氏》 六卷、《春秋公羊》一卷、《孝经》一卷、 《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 《尔雅》二卷。撰述目的在于考证古书的 字音,兼辨训义。 23.说文四大家:清代“小学”兴盛,《研 究《说文解字》著作多达一百余种,其中 成就较大的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 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说文》四大 家即指此四人。段玉裁是其中之巨蘖。 24.《十三经注疏》:西汉统治者独尊儒术, 设《诗》、《书》、《易》、《礼》、《春秋》五 经博士至东汉,在五经之外又加上《论语》、 《孝经》,成为七经。唐代又加上《春秋公 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仪礼》 和《尔雅》而成为十二经,宋代再加上《孟 子》,是为十三经。从汉代始,陆续有学者 为经书作注。至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 贾公彦作《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徐彦 作《春秋公羊传义疏》,杨士勋作《春秋谷 梁传义疏》,宋·邢呙又作《论语义疏》、 《孝经义疏》、《尔雅疏》,孙夷作《孟子疏》, 清‘阮元把汉魏人所作的注与唐宋人所作 的疏合编为《十三经注疏》,流行于世。《十 三经注疏》中还加入陆德明在《经典释文》 中给各经注的音。所以现在的《十三经注 疏》就是经、注、释文、疏汇在一起的本 子。 1.形训: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 的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叫形训。 2.声训:利用词的内在形式,取声音相同 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叫声 训。 3.据文证义:利用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的 训诂方法叫据文证义。 4.辨体明义:通过结合文章的体裁来明确 词义的训诂方法就叫辨体明义。 5.殷商系文字:指殷商时期产生一种汉字 形体,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 文。 6.两周系文字:指两周时期产生一种汉字 形体,即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钟鼎 文。 7.音义关系的偶然性:同一个声音可以表 达多种完全无关的意义,而相同或相反的 意义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这就 是音义关系的偶然性。 8.音义关系的约定性:音义之间虽不存在 必然联系,但存在着与现实的联系,这种 联系由社会成员约定后,任何成员便不能 随意变更,这样,音义便互相制约又互相 依存了。这就是音义关系的约定性。 9.音义关系的回授性:由于社会的约定, 本无必然联系的音义关系便对自身所处的 语言系统产生了反作用,使语言发展接受 其已有的音义关系的影响制约,这样早起 音义关系对后起音义关系就产生了作用, 这就是音义关系的回授性。 10.音义关系的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 不同的地方说法不同,此由语言的地方变 体所致。这些语言的不同地方变体,在音 义结合关系上常有明显的脉络可寻,这就 是音义关系的延展性。 11.音义关系的类聚性:声音相同或相近 的有些词往往有共同的意义特征。这就是 词音义关系的类聚性。 12.音叉关系的多元性:某一音素或音位 所允许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 义单位也允许由不同的语音形式负载。因 为音素有限而义位无限,所以音素只好兼 职。这样,有些有共同意义特征的词就不 一定必然地有语音上的联系。这就是词的 音义关系的多元性。 13.推因:也是训诂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 它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的 一种训释方式。它的途径是从实际语言材 料中找出“信而有征”的线索来,进而探求 其本源。 14.右文说:是宋人王子韶(圣美)提出的。 他认为形声字右边的声符也可以表义。即 同声符的字其义皆同。如从“戋”得声的 字都有“小”义,从”农’’得声的字都有 “厚”义等。 15.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有 些词在古代含有正反两个相反的意义,人 们便用其中的一个意义去解释另一个意 义,这就是反训。 16.《方言》:是西汉学者扬雄利用许多孝 廉和各地士兵聚集首都的方便,广泛进行 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历时二十七年 写成的,全书九千字,全称《輏轩使者绝 代语释别国方言》,其内容包括“绝代语释” (远代词语的解释)和“别国方言”(不同地 域的方言)两部分。这是前人研究方言的第 一部重要著作。 17.《诗词曲语辞汇释》:是近人张相 (1877~1945)著,张相原名廷相,字献之, 浙江杭州人。专门研究诗、词、曲中不曾 有人解释的语辞,写成此书。这部书汇集 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 殊词语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 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 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 参考书和工具书。 18.《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关于《尔 雅》的作者,古来说法不一。黄侃归纳众 论,分为三说:一是郑玄认为《尔雅》是 孔子门人作,刘勰、贾公彦并同其说;二 是张揖认为《尔雅》是周公所作;三是欧 阳修认为《尔雅》是秦汉之际学诗者纂集 传注而成。近人罗常培同意后一说。《尔雅》 按训释内容分十九类。 19.《方言》:全称《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 国方言》,十三卷。作者是扬雄。《方言》 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专书,是通过 对大众语言的调查搜集而编成的一部方言 词典。 20.《释名》:是部“参校方俗,考核古今, 晰名物之殊,辨典礼之异”的书,撰于汉 末,作者刘熙。全书八卷共二十七篇,《释 名》为音训之书,问有义训(例不多);《释 名》重音训,故少类聚为训之例; 21.《广雅》:十卷,魏·张揖撰。本为增 广《尔雅》的续书。体例全依《尔雅》。仍 用十九篇旧目,即释诂、释言、释训三篇 解释一般语词,释亲以下各篇杂释百科名 词。所释训名物,计二千三百四十三条, 凡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字。全书分上中下三 卷。后来辗转传写,被分为四卷,又析为 十卷。 22.《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三十卷。 第一卷《序录》载有陆德明的自序和“条 例”、“次序”、“注解传述人”的说明以及 全书的总目。其次是《周易》一卷、《古文 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 《仪礼》一卷、《札记》。四卷、《春秋左氏》 六卷、《春秋公羊》一卷、《孝经》一卷、 《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 《尔雅》二卷。撰述目的在于考证古书的 字音,兼辨训义。 23.说文四大家:清代“小学”兴盛,《研 究《说文解字》著作多达一百余种,其中 成就较大的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 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说文》四大 家即指此四人。段玉裁是其中之巨蘖。 24.《十三经注疏》:西汉统治者独尊儒术, 设《诗》、《书》、《易》、《礼》、《春秋》五 经博士至东汉,在五经之外又加上《论语》、 《孝经》,成为七经。唐代又加上《春秋公 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仪礼》 和《尔雅》而成为十二经,宋代再加上《孟 子》,是为十三经。从汉代始,陆续有学者 为经书作注。至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 贾公彦作《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徐彦 作《春秋公羊传义疏》,杨士勋作《春秋谷 梁传义疏》,宋·邢呙又作《论语义疏》、 《孝经义疏》、《尔雅疏》,孙夷作《孟子疏》, 清‘阮元把汉魏人所作的注与唐宋人所作 的疏合编为《十三经注疏》,流行于世。《十 三经注疏》中还加入陆德明在《经典释文》 中给各经注的音。所以现在的《十三经注 疏》就是经、注、释文、疏汇在一起的本 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