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丹柯导学案(1)

丹柯导学案(1)

丹柯导学案(1)
丹柯导学案(1)

《丹柯》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彭发根审核人:王主任时间:2014-08-12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

2.学习课文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浪漫主义手法来实现主题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感悟这种精神的时代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高尔基(1868—1936),是俄国著名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代表作有《母亲》,1901年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2. 明确本单元话题内容

小说的灵魂是主题。主题即作品的主要的思想(主题思想),亦叫中心,包含两个方

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主题的形成依赖于两种方式,即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和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二、自主学习

1.积累字词

泥沼.( )泥淖.( )黏.泥( ) 星宿.( )

铜臭.( ) 宿.愿( ) 夙.愿( )着.魔( )

倾轧.( )颤.抖( ) 寒颤.( )颤.栗( )

怜mǐn( )枝yā( )宽shù( ) 胆qiè()

wòchuò( )( ) gōu( )火qiú( )曲

2.用自己的话概括丹柯的事迹

一群号称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外族赶到阴森恐怖的林子深处。外敌的强大,自然环境的艰险让他们进退两难。当他们准备献出自由投降时,美少年丹柯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在森林里艰难而勇敢的寻找出路,当人们对出路产生疑虑,开始抱怨责备丹柯,并要弄死丹柯时,丹柯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路,丹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丹柯的心被胆小的族人踏碎。

三、合作探究

1. 小说中对丹柯这位人物的称呼有哪些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明确:年轻的美男子、骄傲的勇士(最重要)(齐读此段)

2.讨论:为什么要称他为骄傲的勇士

明确:a出色完成了使命,把族人带出了黑暗的森林,为他们找到了自由;

b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3.从众人和丹柯两个角度入手,用一个词语概括各情节,如开篇写众人的“厄运”。

众人:厄运——希望——怨怒——追随——遗忘

丹柯:挺身而出——奋勇向前——以德报怨——舍身为公——化为星火

4.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英雄丹柯遭遇了哪几个方面的困难

明确:在丹柯面前有两重困难,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前面是一条自由之路,但是却令人畏惧,后面是一条坦途,但等待他们的是奴隶的命运。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丹柯不但有与族人一样的困境,更有族人们忘恩负义的指责和死的威胁。)

5.丹柯带领族人走出密林奔向草原的过程,既遭受恶劣自然环境的威胁,更遭遇了族人的巨大的阻力。丹柯想带领族人走出密林,但族人对待丹柯的态度是怎样的,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从文中找出体现族人态度变化的词语,并思考丹柯有怎样的态度举止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个性特征

明确:情节提示:

族人—信任、推举—抱怨、怨恨—审问、生气—咒骂、包围—弄死—跟着冲——践踏丹心(和谐相信)

丹柯——领导——快乐安详——申辩、质问——怒火怜悯——苦恼—掏心明志——倒下死了一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启发他们,呼吁“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族人相信了他,他成了全族的领路人。

二是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在族人们怯懦的对比下,更表现了丹柯的自信、坚毅。

三是大雷雨来临时,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怨恨、审问。他为自己申辩,并指出他们的不是。

四是族人要咒骂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心怀怜悯,“愿意搭救他们”,并“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最后,树林分开了,广大的草原出现在族人的面前,而英雄丹柯的心却遭到了族人的践踏。以此表现了他无私博大的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丹柯是以德报怨,族人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族人——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丹柯——乐观勇敢、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无私奉献。

在这里高尔基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在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中,人物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他们的性格特征得到了鲜明的呈现。

6.如何看待丹柯把心掏出来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这一情节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明确:作者通过想象与虚构,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丹柯这个勇士用自己的心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把人们带出了危险,从中读者可以体味到只要有伟大的心灵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小结:作为逃难的一员,丹柯有着与族人一样的困境,作为逃难的领导者,更有族人们忘恩负义的指责和死亡的威胁。可是在困难面前,丹柯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勇敢,甚至不惜用生命换取别人的自由,他无愧于骄傲勇士的称号。

7.探究——主题的多元解读

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的人生体验、阅读视角丰富与补充了小说的主题。从个性化、多元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主题。

明确:①有人说,丹柯在处理自己和族人的关系上也有问题,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他没有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和光明,从而理解自己,齐心协力走出森林。从中我们也会发现英雄自身的不足与遗憾,应深入地对族人开展启蒙运动,唤醒他们,以求得他们的支持。领导者对群众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②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

③无论境遇怎样恶劣,都要保持人的尊严,不能甘当奴隶。

④批判了革命以前长期处于黑暗中人们的麻木无情

归纳总结

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英雄形象显示主题)本篇小说的主题如何展现

明确:歌颂了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永不言败,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俄国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批判了一般民众对英雄的不理解,不尊重,不爱护。表现主题的方法:(1)抑彼扬此,对比映衬(2)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3)浪漫主义手法,(强烈的美丑对比;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

一部好的小说给予我们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有的甚至能让我们受益终身。难怪有人会这样说:“读伟大作家的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让我们用一首诗来表达对勇士的崇高敬意,齐读诗歌。

我是一个骄傲的勇士/曾经的家园变成了谁的属地/那巨人似的大树哼着愤怒的歌子,/血腥的残忍卷裹着森林,/阴郁的歌声又在响起。/我是一个骄傲的勇士,血液沸腾而成英雄。/让我那高擎着的燃烧的心,指引你们前进!/不要害怕,让我离去,保全你的躯体。/抬起你们的脚,别再迟疑,/让思想化为行动,把恐惧凝成力量,/自由广阔的草原就在前方。/那高擎着的燃烧的心,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丹柯》导学案(教师版)

《丹柯》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 2.学习课文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浪漫主义手法来实现主题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感悟这种精神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学习重点】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学习难点】1.对小说主题复杂性的认识。 2.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学习方法】启发、发现、合作、探究。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生”与“死”,行动、精神、成就超乎常人的——“英雄”等,这些可以说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今天大家要接触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我们前面学过的《桥边的老人》的作者海明威就在《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塑造过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位英雄——丹柯。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高尔基是俄国着名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1901年创作了着名的散文诗《海燕》,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代表作有《母亲》,自转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2)识记高尔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青春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 2、明确本单元话题内容 小说的灵魂是主题。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主题要能突出的展现出作者的写作环境和写作用意,对于分析小说有很大的帮助。往往体现在小说中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小说主题的形成依赖于两种方式,即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和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3、请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丹柯的事迹 明确:一群号称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外族赶到阴森恐怖的林子深处。外敌的强大,自然环境的艰险让他们进退两难。当他们准备献出自由投降时,美少年丹柯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在森林里艰难而勇敢的寻找出路,当人们对出路产生疑虑,开始抱怨责备丹柯,并要弄死丹

(完整版)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字音。 玉砌.()槛.菊()李煜.()暮蔼.() 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 │││苏轼、柳永、秦观、│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字,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赋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 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3.李煜诗词知多少 默写学过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你还知道李煜的哪些词? 二、课内探究 1、“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古诗词中的回忆,追忆集锦:你见过哪些表现对往事追忆的诗歌?请自行补充)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表现时序更替的说法有哪些?请结合自己读过的古诗词中的时间变化自行补充)

导学案:虞美人

《虞美人》学案 编写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把握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二、预习指导 1、知人论世 李煜,即李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被称为“千古词帝”。《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2、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楼里,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牵机药据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3、文体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三、自主学习

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_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复式统计表,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统计知识,会看单式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式统计表(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的解读能力,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 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 课题复式统计表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情境课前小调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本节课的内容是今后学习复式统计图的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活动调查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发现比较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数据在两个表中的不便,从内心产生合并统计表的需求。 2.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征。 引导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之间的异同,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2.根据统计表中的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能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学习重点1.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特点。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难 点 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空白单式统计表、空白复式统计表。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小调查:说出一种你最 喜欢的活动。 2.课件出示例1主题 图,组织交流图上的这些活 动你最喜欢哪种? 3.组织学生整理调查的 各组数据,填写单式统计表。 1.小组内交流自 己最喜欢的活动。 2.从图上选一种 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3.根据调查的数 据填写单式统计表。 4.倾听老师的问 1.喜欢吃的水果。 品种苹果梨子香蕉菠萝 人数8 6 4 7

丹柯导学案(1)

《丹柯》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彭发根审核人:王主任时间:2014-08-12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 2.学习课文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浪漫主义手法来实现主题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感悟这种精神的时代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高尔基(1868—1936),是俄国著名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代表作有《母亲》,1901年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2. 明确本单元话题内容 小说的灵魂是主题。主题即作品的主要的思想(主题思想),亦叫中心,包含两个方 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主题的形成依赖于两种方式,即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和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虞美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 2、把握诗人的感情,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当堂背诵本词。 【重难点】 1、把握诗人的感情。 2、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 3、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方法】 阅读诗歌常用方法: (1)诵读涵咏; (2)知人论世; (3)入情入境。 【自主模块】 1、词的基本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2、作者简介李煜 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3、字音 虞()美人雕()栏玉砌() 合作模块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条件可以欣赏歌曲《虞美人》,课本第48页。品读诗歌 1、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 2、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 3、上片中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明确:

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明确: 5、“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明确: 6、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 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请同学们赏析这一名句 明确: 探究模块 有人评价,李煜因为两个“东”字丢了性命。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拓展练习 浪淘沙①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第5课《丹柯》优质导学案

课题:《丹柯》《炼金术士》(小说主题) 学习目标 1领会小说主题以及常见的表现主题的方法。 2把握小说主题与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多角度分析思考。 重点难点 1小说主题的多元化解读。2小说主题的实现手段。 学法指导 以教材为范例,多角度分析探讨小说主题,领会创作者意旨的同时生发自我思考。 【课前预习案】 一、字词积累 祈.祷(qí)荒谬.(miù)不妨.(fáng )深邃.(suì供.应(gōng )弥.天大谎(mí) 黏.泥(nián )龌龊 ..(wò,chuò)着.迷(zháo )羊圈.(juàn )名副.其实(fù) 二、文学常识 1.小说的主题是一个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爱情”“战争”“复仇”等,我们将它们称为_母题____。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可纳入“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宏大___母题___中去。 2.世界上仿佛就有两种文学,一种是让你娱乐,一种是让你思索或边娱乐边思索_。作家写小说的最终目的,似乎也不外两种,讲故事__或是___讲道理。 3.表现主题分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自觉的是指思索(或思想)__为目的的小说,如《丹柯》和《炼金术士》,不自觉的是指以故事___为目的的小说,如《一千零一夜》。 4.主题鲜明是小说的忌讳,因此,要形象大于思想,要模糊处理。 5、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三、知人论世 ■高尔基(1886-1936),苏联(国籍)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_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11岁即开始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炼金术士》又名《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巴西(国籍)作家保罗·戈埃罗(人名)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文章以“炼金术士”为题,其含义是人生也是一次炼金的过程,只有经历越多,才能炼出越加纯美的人生之金。 【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因此你对小说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1.《丹柯》的主题 明确:通过描写青年丹柯牺牲自己带领族人克服重重困难走出黑森林的故事,歌颂了丹柯勇于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

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虞美人 【备课组】:高一语文 【主备人】:钟海英 【审核人】:顾美娟 【备课时间】:2010-5-23 【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意象意境。 【教学课时】:1课时 【知识积累】 〖关于词〗 1、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 2、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 3、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常见的词牌名有: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 4、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学术语为“片”或“阕”。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5、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关于李煜〗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宋兵破金陵,李煜出降,被囚汴京,“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他在被俘两年后写了《虞美人》一词,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伎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赐酒将他毒死。 杰出的词人:李煜的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一个亡国之君独特的生活与感受,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形象鲜明,语言清丽,意境阔大,有大家气概,开后世豪放派之先。“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人间词话》) 〖关于词牌〗 虞美人:词牌名。来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故,此词牌源于此也。 【活动一】听读、自读、齐读这首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用优美的语言重新描述这首词所写的内容。(教师点名两个小组交流翻译情况)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导学案 小学数学课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下册 课题 可能性 备 教师 刘军娟 执教 刘军娟 备 日期 10 学习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不确定时间的特点。2、能够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会运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重点难点 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从而体会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重要性。 主要导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导学策略与方法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分 猜测:拿一枚硬币,投向空中,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出示 二、 探究新知:20分 情境一:一个盒子中装有5个球,4个白球1个黄色,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先任意摸出1个球。 情境二:随意抛出一个图钉,图钉落地。 情景三:转盘游戏,指针停之后,落在区域的代表颜色如下。 情景四:明天是晴天还是阴雨天。 根据上面四个情境回答下面问题。

说说上面每种情况下所有可能的结果。 “回顾与交流”图1中,摸出每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回顾与交流”图3中,想使转盘转到海南各色区域的可能性为,可以如何修改转盘? 关于可能性你还知道什么?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再组内讨论交流,各组反馈,只要学生说的合理,都给予肯定,教师适时指导。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15分 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出白球的可能性是。要使他们的可能性相同,可以怎么做? 小华统计了全班同学的鞋号,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鞋号 1 2 3 人数 从这个班中任选一位同学,他的鞋号为21号或22号的

学生作业《丹柯》导学案

《丹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 2.学习课文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浪漫主义手法来实现主题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感悟这种精神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一、自主学习 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泥沼.( ) 泥淖.( ) 黏.泥( ) 星宿.( ) 宿.愿( ) 夙.愿( ) 着.魔( ) 着.想( ) 颤.抖( ) 寒颤./颤.栗( ) 乳臭.未干/铜臭.( ) 怜mǐn( ) 枝yā( ) 宽shù( ) wòchuò( )( ) gōu( )火 qiú( )曲2、作者简介 高尔基是国著名作家,文学的奠基人,1892年发表处女作,登上文坛。1901年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2)识记高尔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青春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 3、明确本单元话题内容 小说的灵魂是主题。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小说主题要能突出的展现出作者的写作环境和写作用意,对于分析小说有很大的帮助。往往体现在小说中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小说主题的形成依赖于两种方式,即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和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二、课堂互动探究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丹柯的故事。 2、选文开头所描写的族人生活环境有何特点?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3、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本篇小说的主题如何展现?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

《虞美人》导学案 编制人:曹厚余审核人:莫兰文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3.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反复诵读并背诵,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自主解决基础知识。 一、词的基本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 二、词牌名 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三、走进作家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世称李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三年后,李煜四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三单元第5课丹柯 含答案

5.丹柯 园林中见人生 园林建筑是隔开的景区,一个“隔”字,使各个景区自成一个生命单元,一个生命整体。这样可以见园景的参差错落,富有变化,又可使人有施遇不尽之感,景外有景,象外有象,壶中天地于是变宽了,一勺水见出了深处,一拳石也葆有了趣味,这就如同静下来的你,思维中慢慢地除去杂念,静心养性,淡出云天外,坐看云起时。静下来心如海阔,情似天空,安静时一花一世界,一心一佛性。 “抑”字更能体现静下来的人,如何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新的旅程。抑是园林中的障碍物,如巨石、牌封等。障碍的目的在于开阔。一旦转过障碍,其意正是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处。一抑,使得景物暂时出现空白,犹如发箭时回拉,一放,则如手松箭发,在一片空白中映出最盎然的生机,抑犹如一剂清凉剂,抑后之放,园林中的抑就如同刚刚宁静的心灵,在新的意识中又一次旋起狂澜,达到精修后的大彻大悟、大快活境界,悟得人性和人生的所生、所活、所在、所止。 相关链接 一、作者介绍 高尔基(1868—1936),早年丧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对社会底层痛苦生活的体验成为他创作中的源泉。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 1901年他创造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受到列宁的热情赞扬。1901~1905年,他先后

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1906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1913~1916年间完成《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间完成《我的大学》。 二、写作背景 《丹柯》节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1895年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当时俄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黎明前夕的黑暗,正需要一种精神的鼓舞和道路的指引,所以高尔基塑造了“丹柯”这一光辉的勇士形象,希望能照亮黑暗中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追求胜利、走向光明。 自主学习 一、字音辨识 1.生难字 泥沼.( ) 虬.曲( ) 篝. 火( ) 警戒.( ) 黏.泥( ) 龌龊.. ( )( ) 答案 zhǎo qiú ɡōu jiè nián wò chuò 2.多音字 轧???( )倾轧( )轧钢 颤? ??( )颤抖( )颤栗 着???( )着魔( )着数( )着手 答案 yà/zhá chàn/zhàn zháo/zhāo/zhuó 二、词语辨析 1.和谐 和睦 都是指合作得很好。“和谐”是配合得适当;协调。侧重于社会、行为方面的一致。“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侧重于家庭、感情的友好。 (1)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到做好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民主、________的政治环境。 (2)经过几年的整治,罗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民风尚学,各族人民________相处,安居乐业。 答案 (1)和谐 (2)和睦 2.抱怨 报怨 都是指心中怀有不满的情绪。“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侧重在口头。

《虞美人》 导学案 - 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李煜的生平即对其作品的了解。 2、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 一、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此词属正体。 三、介绍李煜 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 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四、背景介绍 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从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中走了出来。契丹,它求过了。佛,他拜过了,他仍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他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在他过完41虽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教学过程】 一、吟咏之间品味诗词的韵致 (一)要求 ①“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 ②“意读”: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 ③“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篇中洋溢着情感,以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④“美读”:追求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 (二)小试牛刀 1、一是音读,音读对我们要求:首先要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春花秋月 / 何时了?往事 / 知多少。小楼昨夜 / 又东风,故国 / 不 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 / 应犹在,只是 / 朱颜改。问君能有 /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次找出韵脚:两韵一换ao~ong~ai~ou 2、二是意读,意读要求梳理内容与形式,总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前面的朗读和背景介绍大家应该已经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绝命诗,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 自主翻译:了: 了结,终止。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3、三是情读,具体研习诗词内容,理解其中情感:

6.3统计与概率 导学案答案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单位:开发区实验中学备课老师六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6.3统计与概率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熟练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的统计,同时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认识、掌握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征及适用范围。 2.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实际意义。 3.通过复习,回顾事件发生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又有可能性大小不等和可能性大小相等两种情况,并且能判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明确基本思考过程。 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平均数,进一步明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过程。 难点: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绘制;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征及适用范围;依据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性大小的比较。 学习过程: 环节一统计 (1)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那么什么是统计? 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2)你学过哪些统计的知识?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学过统计表,平均数。 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便于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吗?请你根据你设计的调查表对本班同学进行调查,并制作统计图表。 例:六(1)班同学设计的个人情况调查表(课本第96页)。根据表格信息展开调查后分析,整理得到统计表和统计图,(课本97页)思考: (1)根据以上统计图表,你得到哪些信息? (2)除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练一练 完成教材第98页第1、2、3、4题。 环节二平均数 1.平均数。 (1)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要运用这组数据的总数除以总份数。(2) 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解:(32+41+37+36+42+40+39)÷7

语文人教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三单元丹柯1Word含答案

《丹柯》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领会《丹柯》的内容和主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二、基本要求 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情感。 2.了解《丹柯》中“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三、话题:主题 五个方面:1、小说的灵魂——主题2、主题的形成3、主题的实现4、主题的选择与开掘5、主题观的演变 四、资料链接 1.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当过学徒,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后期他则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五、课堂练习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各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泥沼/号召虬曲/曲调宿愿/宿舍B.喧响/宣泄合拢/笼罩警戒/告诫 C.颤抖/战栗渺小/缥缈恶臭/恶心D.疲倦/证券叫嚷/嘟囔轰隆/隆重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可是他还在他们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祥。 B.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废在思想上、悲伤上呢? C.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 D.读者在人物与背景、命运与现实的描绘中流连、品位,捉摸和把握那些貌似客观的细节描写,从而体会作者的意图。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那儿很______而且多泥沼,因为林子太古老了,树枝密密层层地缠结在一块儿,______了天空,太阳光也不容易穿过浓密的树叶,射到沼地上。______要是太阳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会有一股恶臭升起来,人们就会______接连地死去。 A.阴暗遮掩然而因而B.昏暗遮盖但是因此 C.昏暗遮掩但是因而D.阴暗遮盖然而因此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评论一篇作品总是着眼于思想性、社会效果、情节结构等方面,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认为其中的语言运用全然无足轻重,不值一提,那就不对了。 B.一男子在抢劫时被群众追得精疲力尽,面对身后浩浩荡荡追来的人,只好束手就擒。

苏教版必修4《虞美人》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虞美人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教学难点】: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学生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伤时感事的词,可运用多种方式朗读、圈划、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字词,感受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身世之衰和亡国之恨相融和的情感。 【知识链接】: 一、解释词牌 虞美人,词牌名。给人的感觉:美丽,一种夜色深沉的美丽,一种灯火阑珊的美丽。由词牌想到项羽悲怆的呐喊:“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愈兮愈兮奈若何”。那时那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代霸王,英雄末路,引出了千古凄美的故事:霸王别姬。当年美人虞姬为绝项羽后顾之忧,拔剑自刎,血染之地开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取名虞美人。 二、作者及背景 结合注释(1),学生讲述。教师补充:李煜当政期间,不理国政,沉迷声色,逃避现实,宋兵南下,屈辱投降,因词惹祸,生于7月7日,死于7月7日,而我们知道,7月7日,是中国的七夕节,相传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所以,李煜死在这一天,有些离奇而又感伤。但更为离奇的是他是个重瞳。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历史上有此现象的还有项羽和舜帝。在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李煜与项羽和舜帝相比,过于柔弱,但作为词人,他是词坛里响当当的君王。所以后人凭吊李煜说:“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学习过程】: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此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①“春花”,生命与希望。但春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 ②“秋月”,秋高气爽,皓月当空,宁静而从容,恬淡而悠远。但月又是那么敏感而多情,多少因时空距离而不能相见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望月兴叹。) 囚徒般的生活,使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此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让他不能不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到底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怀念什么? 答:①物质方面:李煜在南唐做皇帝的时候,锦衣玉食,过着纸醉金迷的富贵生活。 ②精神方面:权利、地位、人格、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抒发怎样的情感?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苏教版高一必修 四)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煜词风的转变。 2、体悟本词的情感,赏析本词运用的手法。 【问题情境】 1、李煜简介 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从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中走了出来。契丹,它求过了。佛,他拜过了,他仍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他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在他过完41虽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2、诵读诗歌、背诵 【我的疑问】 备注 第1页共4页 【自主探究】 1、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 手法:比喻 2、作者是如何表现愁情的?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成为阶下囚、亡国奴,失去尊严,失去自由、生存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快乐,所以见了美丽的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 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在往事之叹中,其实暗含着今昔对比(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