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朗索农业区位论的发展

阿朗索农业区位论的发展

阿朗索农业区位论的发展
阿朗索农业区位论的发展

威廉·阿朗索,美国地理学家,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于1964年出版《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一书,将冯·杜能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的分布,目前已由梁进社,等(2007)译成中文。书中集中论述了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和在土地供求平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von Thunen)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之分布

像冯.杜能一样,阿朗索假设城市活动--包括居住和产业--在地形和交通方面都是各向同性

的平原上进行,越接近城市中心(唯一的就业中心或市场中心)支付的交通成本越少。他的

问题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城市活动和地租分布如何变化?

一种资源有多少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利用以及这种资源的回报(或价格)取决于社会对它的

需求和它本身的供给。土地也不例外,但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特定位

置上具有固定的数量。换言之,土地在某一位置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处于极端状态的垂直线。

它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占据取决于经济主体人所处的租价。显然,地主愿意把地块租给出价最高的人。因此,对各个区位上土地使用者的租地竞价的分析是建立城市及周围土地利用模型的基础。

译者前言

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出生于阿

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朗索于1954年、1956年和1960年分别获哈佛大学建筑学学

士、哈佛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学位。

之后,他作为教授和系主任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工作,1962年在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做访问教授,1963~1965

年,任哈佛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在随后的十多年问,阿朗索

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校;

1976年又回到哈佛,任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被命名为理查德·萨尔

顿斯塔尔人口政策教授,1983~1984年,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除了学术工作外,阿朗索还是众多机构,包括美国商务部、农业部、住

房与城市发展部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行动基金会、美国福特基

金会等机构的咨询专家和顾问。阿朗索曾于1993年10月来中国北

京参加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在那一届的区

域科学国际研讨班上授课。1999年2月11日,威廉·阿朗索去世,

享年66岁。

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

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yon Thtinen)的关于孤立

2 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

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

之分布。他的学术兴趣还包括人口统计变化动态,尤其是高度城市

化地区的人口问题,比如第三世界的城市化和健康,欧洲的区域一城

市人口迁移模式,美国社会种族统计调查等。为激励区域科学同仁

以阿朗索的精神承担创新性工作,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于1999年11

月设立威廉·阿朗索纪念奖。

(二)

像冯·杜能一样,阿朗索假设城市活动——包括居住和产业——在地形和交通方面都是各向同性的平原上进行,越接近城市中心(唯一的就业中心或市场中心)支付的交通成本越少。他的问题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城市活动和地租分布如何变化?

一种资源有多少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利用以及这种资源的回报(或价格)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它本身的供给。土地也不例外,但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特定位置上具有固定的数量。换言之,土地在某一位置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处于极端状态的垂直线。它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占据取决于经济主体人所出的租价。显然,地主愿意把地块租给出价最高的人。因此,对各个区位上土地使用者的租地竞价的分析是建立城市及其周围土地利用模型的

基础。

本书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和在土地供求均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

1.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

阿朗索的研究既包括了对住户的也包含了对厂商的竞价曲线的

构造。

为了构建住户的竞价曲线,阿朗索假设把住户的消费调整成对土地、通勤和其他的一般消费(包括各种物品和劳务以至储蓄)。这样,一个收入为_y的住户的预算约束为:

其中:p:是一般商品的价格,视为常数。z是对它的消费量。P(t)为距离城市中心t公里处的土地租价,g是对土地的消费量。

k(t)表示从城市中心到t处的通勤成本,它随距离的延长而增加。住户有一个效用函数μ

依赖于对一般消费的量、土地的消费量和交通距离,是前两个因素的

增函数,最后一个的减函数:随交通距离的增加,住户的效用在减少。

(1)式中土地的租价在其供求中决定。如果在特定区位的供给

量已定,对它的需求如何描述?显然,对住户来讲,地价越低越好。

可是低的地价会导致更多的需求。所以,为了描述住户对具有空间

位置的土地的需求,阿朗索的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是:如果住户把他

的效用水平放在一个固定值上,他对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不同的各个

地块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多少?具体地讲,住户要在不同的地

段上,在除去交通消费后优化他的一般消费和对土地的消费,以达到

他既定的效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住户出多少尽可能大的租地价

格?

从数学关系式(1)来看,

如何在z和g之问选择,保证(2)式给定的效用水平的前提下,使(3)

式的值最大,就变成一个精确的经济学问题。

如图l所示,假设距离城市的远近已定,为t。,住户除去交通费用后的可支配收入为[y一k(t。)]住户的预算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y一k(t。)]/p。。住户的效用水平已定,像图上的那一条无差异曲线

所表示的那样。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它表示的效用水平越低,

反之亦然。当然,这时的效用水平包含了区位因子t,只是暂时设定

它不变。以截距为[y一k(t。)]/p:的预算线有无数条,它们的方程

式为:

其斜率为[P(t。)/p。],它越大,住户的竞租越大。与无差异曲线

相切的那一条预算线只有一条,代表均衡的预算线,它的斜率与一般

消费的价格的乘积,即是住户在这一区位的竞租,对应的土地消费和

一般消费分别是qO和zo。

现在仍旧假设效用水平不变而允许距离因子£变化,可以想象出无

数组关于均衡竞租、土地消费和一般消费的组合。将均衡的竞

租与它对应的距离因子表示在一个坐标系中,这就是住户对土地的

竞价曲线,它对应于住户的一个效用水平。

住户的竞价曲线呈何种形状?一个简单的回答方法常常是将距

离因子从住户的效用函数中忽略掉。①这时,住户的无差异曲线与距离无关,如图2中第二象限所示的。第一象限绘制的是除去通勤

消费后的可支配收入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如果假设单位距离交通成本不变,它就是一条直线。在这条线上任取一点,它的横坐标对应着区位,即与城市中心的距离,纵坐标对应着除去通勤消费后的可支配收入。以这个可支配收入为截距做无差异曲线的切线,其切点分别对应着土地和一般消费的均衡值。然后用(3)式计算相应地租竞标值,最后将这个地租竞标值与对应的距离标示在第三象限,它是一个点。不断地改变距离,可获得无数个这样的点。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距离的增加,预算线的斜率变小,进而,住户的竞租降低。也许人们可以直觉到这种情形:随着距离的增加,用于一般消费和土地消费的货币减少了,为了保证效用在不变的水平上,必须对单位土地给予较低的租金。可是,阿朗索却给出了理性的解释。如果距离在效用函数中,由于它的负向作用,可以想象出更陡峭的竞价曲线。

用相近的推导方法,阿朗索也构造出了厂商的竞价曲线。不同的是,效用被利润所替代,距离通过影响厂商的营业量、生产成本和土地投入来影响它的利润。关于营业量和生产成本,前者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后者则相反。故,利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不难推论,厂商的竞租:对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在给定的利润水平下,在每一区位优化了土地投入后,随距离的增加而

减少。

住户和厂商的竞价曲线还具有以下特征:

(1)无论住户或厂商,自身的一组竞价曲线不会相交;

(2)离原点较远的竞价曲线表示较低的效用或利润,在一条竞

价曲线上,住户或产商是无差异的。

2.土地供求均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

住户和厂商的竞价曲线是不固定的,随他们的效用或利润水平

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均衡的地租以及地用如何决定?阿朗索提出了

具有空间意义的土地供求均衡分析。

假设一座城市住着N户居民,他们是这个城市内的唯一居民,

也是城市内土地的唯一消费者。这N户居民具有完全相同的收入

和偏好,也就是说,他们具有相同的竞价曲线。与这个城市竞争土地的对手是农业,对土地的竞价如图3上所标示的。这似乎是一个过

分简单的假设,只是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并不影响对整个问题解决的逻辑。

具有代表性住户的无数条竞价曲线中的一条也被表示在图3

中,它是向右下方向倾斜的,与农业的竞价曲线有一个交点,其横坐标是t,。从土地的供方来看,当t>t,时,农业的竞租大于城市的,故土地所有者将会把比t。远的土地租给农业经营者。当t

民的大于农业的竞租,土地所有者愿意将其内的地块租给住户,其面积等于以Ot,为半径的圆的面积:居住性的土地的供给。可是,在这一段竞价曲线上,这个代表性的住户对每一个租地价格都对应一个

最优的土地需求量,按照其上的价格租用土地,并且选择每一价格对应的土地需求,这N户居民的每一位所得到的效用水平相同。换言之,相对于这一段竞价曲线来讲,各户对居住在以Ot为半径的圆内

的那一个区位上是无偏好的。如果将这N户居民按照某一种方式

安排在这个圆内,那么我们自然会关心,他们对土地的总计需求量是否恰好就等于这个圆圈的供给量?

如果是,则均衡的竞价曲线和土地利用被决定,正如图3所表示

的。如果不是,有两种情况:一是总计需求大于这个圆圈的面积,另一为总计需求小于这个圆圈的面积。前者意味着供不应求,应抬高

这条竞价曲线。显然这会使t。向外移,增加供给,同时也会使每位

住户的需求下降,减少总计需求,从而达到供求平衡。对于后者,这意味着供过于求,应降低原竞价曲线。与前者相反,这会使t。向内移,减少土地的供应量,同时增加居民对土地的总计需求,使供求平衡。总而言之,通过上下移动竞价曲线,即改变住户的效用水平u,

总可以使城市土地的供求相持平。

阿朗索证明了以下结论:①竞价曲线斜率越大的土地使用者,其位置越接近城市中心;②在均衡中,每一位土地使用者的竞价曲线总是以与它相临的、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土地使用者的均衡位置与地

租作为参考。从图3可以看出以上这两点。这些结论为具有多于两

类用途的土地利用与地价的均衡分析奠定了基础。

现实中可能存在这样的竞价曲线,在某一距离区间,一条的倾斜度大于另一条的,而在另一距离区间则相反。阿朗索对于这类情况

也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

在《区位和土地利用》之后,米尔斯(Mills)、穆斯(Muth)等②的与城市居住区位紧密相关的论作先后发表。在他们的模型中,住户

效用函数中的土地因子被住房消费所代替,构建出来的是关于不同

区位上对住房的竞价曲线。进而,住房的建设需要投入土地,住房消费就形成了住户对土地的引致需求。各个区位上的住房需求和建设

相结合,单位土地上投入的多少就被揭示出来了,以反映城市土地利用密度的变化。

米尔斯和尼茨坎普(Nijkamp)③在《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中指出,《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的问世,可以看作是城市经济学之创始,它使这门学问具备了逻辑一致的理论基础。可以说阿朗索的工

作开创了一个时代,引发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使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不断地得以完善。同时他的工作也被广泛地应用在

关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城市房地产的研究上。

也许阿朗索的模型的最大局限性关联着它的母体——杜能的学

说④,他们一起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当城市的中心被确定以后,它周围的土地是如何被派上不同的用途?然而城市中心的存在离不开它

周围的土地利用,换言之,城市中心周围的土地利用也是它本身形成的因素。所以,杜能一阿朗索模式难以回答:当城市的区位依赖于它周围的土地利用时,城市及其周围的土地利用如何被决定?以克鲁

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力图从地方经济的自我增强上修补

这些不足⑤,然而,新理论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

梁进社

2007年8月14日

于北京师范大学

序言

经典的地租和区位理论流传已有一个半世纪,本书或许能够使地租和区位理论更加一般化并更加清晰地表述出来。起初,我想把一些基本关系和一些简单的统计验证编纂成册就足够了,但事实证明,这些简单关系之间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我重新回到它们的假设条件上,并把这些假设条件加以整合。这是一个冗长的过程,推导经常变得混乱,虽然如此,但找到症结所在却是一件令人愉快而有启发性的事情。

研究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是经济学方法,当然,所涉及的最终问题是地理问题。书中用了大量数学方法,从而使逻辑关系能够更清晰、更简练地表达出来;不过,为了使不具备数学知识但对此问题很感兴趣的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并且也为了检验数学结果与通常认识的一致性,书中也尽可能对数学结果进行了通俗描述,并尽力给出对应的直观的图解结果。最后,我所得出的结论与关于城市结构的普遍持有的观点不同,或许正是这些不同之处对于城市和区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书中的理论最早在我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我很高兴我的博士论文中的这些理论被很多研究城市问题的学者引用。

另外,还需说明的一点是关于本书的参考文献。本书最早完成于1959年,而从那时候开始,与我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层出不穷,我也参考了一些这一时期文献,它们给我很大的启发,但书中并未对这一时期的文献作系统的介绍。当然,这些新的文献并没有否定书中提出的理论;相反,它们为此提供了大量佐证。

威廉·阿朗索

第六章模型应用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引言

在前面五章里,我们分析并建立了城市土地市场模型。本章将

着重介绍这一模型在多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情况。在此,首先根据

我们的理论对“摩擦成本最小化假设”进行重新审视;之后,对进一步研究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概述,特别是在实证研究方面。相对于前面

有关模型建立的章节,本章在论述中严格意义的数学分析较少。特

别是本章后面的几节,有关讨论多属提示性、启发性的而非详尽彻底

的阐述。

第二节摩擦成本最小化假设

在本书第一章,我们参考了黑格的摩擦成本最小化假设及其随

后对这一理论的阐释。①在其最初形式中,该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

和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城市土地市场的运作能够达到整个城市总体

地租与交通成本之和最小的状态。之后,黑格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

一步的阐释,负效用也被考虑进来,从而,他认为从城市总体来说,城市土地市场的运作能够使地租、交通和一些负效用之和最小。②从

广义的成本概念看,应该把负效用纳入到成本考虑的范围,然而,这

样却弱化了模型的说服力。首先,我们无法把负效用和以美元表示

的成本直接相加,因此,这一理论就无法进行验证甚至也无法进行准

确的、合乎逻辑的表述。③此外,这里也存在把每个人的负效用进行102 加和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科学的量度有相当的把握,确信使

用社会科学方法能够对诸如司机的疲倦、地铁乘客的自闭症以及胆

小怯懦者的焦虑等导致的负效用进行统一的量化,以便我们能够明

确地判断这种负效用是在增大还是缩小。④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

问题,我们对摩擦成本最小化理论的检验还是限制在其最初严格的

定义表述形式下,即摩擦成本只包括地租和交通成本。

前面章节的内容提到,在冯·杜能的分析之后,基于活动区位的

选择是为缩小摩擦成本这一观点,得出了成本最小化假设理论。黑

格把这一对厂商行为分析得出的观点扩展到对城市总体的分析中,

并得出各个行为主体成本最小化的选择带来总体的成本最小化。⑤

然而,在钱伯林(chamberlin)等学者之后,黑格又提出厂商选择区位在于使收益达到最大化,并且摩擦成本仅仅是权衡总成本和总收益时考虑的一个因素。使摩擦成本最小化也只是收益和其他成本相对恒定的这类厂商进行区位选择时的标准。黑格提出摩擦成本最小化假设理论主要基于对加工制造厂商的区位选择的研究,而这一类型的企业恰恰大致满足收益和其他成本相对恒定这样的条件。另外,103居民居住区的选择往往是为了使满足程度最大而很难说是为了使摩擦成本达到最小。例如,一个在离城市一小时路程外有着几英亩不动产的百万富翁可以通过搬到城市中心的贫民居住区来缩小摩擦成本,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这么做。总体而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缩小其居住面积来达到缩小地租这一摩擦成本的目的。因此,无论是对居民还是城市厂商,摩擦成本最小化都不是其进行区位选择时考虑的唯一标准。

既然摩擦成本最小化理论的前提条件有待商榷,那么我们也就

有可能拒绝这一理论。然而,我们对于理论在陈述事实和解释事实两方面的作用应进行区分,尽管我们不能接受这一理论的假设前提,但我们仍要探讨这一假说对解释问题的有效性。毋庸置疑,这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黑格及其后继者们使这一假说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规划的作用就是要弥补单纯依靠市场会增大摩擦成本的缺陷,从而使摩擦成本达到最小。因为人和物品搬迁所产生的摩擦以及人们为省却远距离的往返而选择一定的位置并为之付出的成本都是没有收益的。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

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如果一定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无适(di)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里仁》)、“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子曰:吾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作者:邓球柏转贴自:《大易集述》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什么是易道?什么是中庸之道?易道与中庸之道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作为抛砖,以期引玉。一‍‍什么是易道 ‍‍‍‍什么是易道?用帛书《要》的话来说,易道就是通过审察认识那把握吉凶之门的损益之道以达到顺天地之心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是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得失、辨别吉凶,运用损益之道,将天道、地道、人道、时道、君道对象化、符号化、神秘化、系统化、整体化、关系化、理想化的产物。因而易道囊括了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上下、时道八卦(寒暑)、君道官府。 ‍‍‍‍根据《系辞传》,简单地说,易道包括天下之道,由天道、地道、人道组成。具体地说,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乾道”、“坤道”、“三极之道 ”、“天地之道”、“道济天下 ”、“昼夜之道”、“阴阳之道 ”、“君子之道”、“道义”、

“显道”、“变化之道”、“圣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形上之道”、“日月之道 ”、“小人之道”、“为道”、“道”、“天道”、“地道 ”、“人道”、“其道”、 “易之道”。我们可以将这些“道 ”、简单地归纳为四类:a.天道;b.地道;c.人道;d.易道。天道与地道合而言之曰:“天地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合而言之曰“三极之道”。天道包括日月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地道包括昼夜之道、变化之道。人道包括圣人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易道包括乾道、坤道、三极之道、形上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天下之道。 ‍‍‍‍我认为《系辞传》的易道观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 ‍‍‍‍为了论证《系辞传》的易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我们先对“道”字进行解释,然后再按照《系辞传》“道 ”字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新的解释。 ‍‍‍‍“道”之古义 有二:行走之路;人之主张。《说文解字》云:“道,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曹贵东 (山西福瑞沃农大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1)12-0002-02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 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8-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476元,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3400万。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农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委会选举已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正在逐步普及。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 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同时,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往也发展迅速,中国已与80多个国家有了农业交往,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还同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并积极开展了双边合作[2]。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农业发 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集约化农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投入大,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单位面积农用地的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研的投资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农业集约化手段主要表现在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以及单一的作物品种,其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近年频发的三聚氰胺、膨胀剂西瓜事件等,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次次推上了风头浪尖,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和关注。此外,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比较薄弱。我国绝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赶上或超过国际价格,丧失了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只占0.1%,中学程度的占30%,小学程度占40%,还有30%为文盲或半文盲,农业院校在校生8.7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6.2%,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中国农业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劳动人口素质不高,成本相对较低,已成为威胁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3]。 三、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一)农业发展市场化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农业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与实质则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农业发展的市场化,其一是要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合理调整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改变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产品总量短缺,部分产品不足,部分过剩,而优质产品不足的现状。大力发展饲料种植与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质量好、营养丰富的农产品,淘汰质量差、营养低、有污染的农产品。其二,市场化还体现在农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农村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农工商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生产效率,改变分散经营相对低的经济效益,减少盲目性,增加对市场的预见而获得更大经济利益。因此,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开展农业与农村制度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是推动农业生产力与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4]。 (二)农业发展科技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掀起了农业科技化的新浪潮。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潮流。中国要在耕地逐渐减少、人口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出充足的农产品,科技进步成为解决人口与土地矛盾的关键。我国科技水平还不高,科技进步潜力很大,利 2

阿朗索农业区位论的发展

威廉·阿朗索,美国地理学家,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于1964年出版《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一书,将冯·杜能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的分布,目前已由梁进社,等(2007)译成中文。书中集中论述了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和在土地供求平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von Thunen)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之分布 像冯.杜能一样,阿朗索假设城市活动--包括居住和产业--在地形和交通方面都是各向同性 的平原上进行,越接近城市中心(唯一的就业中心或市场中心)支付的交通成本越少。他的 问题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城市活动和地租分布如何变化? 一种资源有多少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利用以及这种资源的回报(或价格)取决于社会对它的 需求和它本身的供给。土地也不例外,但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特定位 置上具有固定的数量。换言之,土地在某一位置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处于极端状态的垂直线。

它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占据取决于经济主体人所处的租价。显然,地主愿意把地块租给出价最高的人。因此,对各个区位上土地使用者的租地竞价的分析是建立城市及周围土地利用模型的基础。 译者前言 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出生于阿 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朗索于1954年、1956年和1960年分别获哈佛大学建筑学学 士、哈佛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学位。 之后,他作为教授和系主任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工作,1962年在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做访问教授,1963~1965 年,任哈佛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在随后的十多年问,阿朗索 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校; 1976年又回到哈佛,任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被命名为理查德·萨尔 顿斯塔尔人口政策教授,1983~1984年,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除了学术工作外,阿朗索还是众多机构,包括美国商务部、农业部、住 房与城市发展部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行动基金会、美国福特基 金会等机构的咨询专家和顾问。阿朗索曾于1993年10月来中国北 京参加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在那一届的区 域科学国际研讨班上授课。1999年2月11日,威廉·阿朗索去世, 享年66岁。 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 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yon Thtinen)的关于孤立 2 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 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 之分布。他的学术兴趣还包括人口统计变化动态,尤其是高度城市 化地区的人口问题,比如第三世界的城市化和健康,欧洲的区域一城 市人口迁移模式,美国社会种族统计调查等。为激励区域科学同仁 以阿朗索的精神承担创新性工作,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于1999年11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论文题目: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多 样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摘要:现代化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高效,但它遗留下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人们不断反思现代化农业的弊端。“绿色”“健康”“有机”等词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开来并被人们熟知。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是要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农业。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单一的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多样化农业模式未来农业 在未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来讲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以保证社会持续发展与稳定。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农业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在各种农业模式中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1当代农业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传统农业对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其强大的后勤保障时,人们便开始使用以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灌溉、机械、设施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保证粮食的供应。石油农业便应运而生。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高污染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出来。现代化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健康、安全和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于

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的理念被大家所接受并大量应用于实践生产中。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先锋,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运用到生活生产里。 2多样化的未来农业模式 2.1精准农业 未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精准农业就是这样高科技的产物。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1] 精准农业无疑在技术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其他农业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是显然它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技术的高要求以及前期的高投入就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精准农业一般在平原地区或者大规模机械化地区比较实用,它将覆盖中国所有的粮食主要产区。在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精准农业是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摘要: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无数先贤们的研究探讨后,我们更应该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其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中和诚天理和平包容和谐 作为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深深深入到了中国每一个元素当中,成为构成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成员,都无法摆脱中庸之道的影响,它会影响你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你的人生抉择。因此,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抉择。了解并充分利用中庸之道,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想真正了解一部传世之作,我们必须从它的起源开始说起。中庸的思想起源很早,人们认为中庸之道最早起源于《尚书》,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箕子提出的:“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也同样是“中”的反应,我们通常将此作为中庸思想的源头。具体到“中庸”一词,它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位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能够让圣人都推崇备至到如此地步的儒家典籍,它同样受到了历朝历代儒学家的追捧和研究,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庸之道得以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宋代文学工作者的研究对中庸的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宋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成为四书,理学大家朱熹为之作注,成《四书章句集注》,在宋以后,四书更是被用作开科取士、选拔政府官吏的教科书。在宋代众多的文学工作者中,不仅出现了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研究者,甚至更是出现了将儒家文化推向更高层次的的程朱等人,伴随他们出现的改进版的儒家文化—程朱理学。 在对中庸的研究上,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北宋最早表彰和诠释中庸的文学工作者之一,司马光曾经著有《中庸广义》,虽然已经散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南宋卫缇所作的《礼记集说》中的残简断章见其大概。其实,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和”的研究上,他认为所谓的“中和”,指的是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的解释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司马光看来,人心是最微妙的,也是最难揣摩把握的,君子之学之所以贵就在于在“治心”,所以在对中和的诠释过程中,司马光对于心显得尤为重视。在《中和论》中,司马光曾经对作为中庸思想起源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的选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它和工业、城市、人口等都是《必修二》的主要内容,《区位选择》是农业的第一节,是学习农业的基础。也是本章第二、第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涉及的区位论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农业区位的探究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同时还阐述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揭示区位理论的基本学习和研究方法,为今后工业、交通等区位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教学设计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等理念出发,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素材,完成对地理原理的学习,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予渔”;同时还选取本地的一些典型素材进行扩展分析,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体现新课改“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地理空间分析和思维能力比较差,但他们对感兴 趣的知识有较高的热情和探究的意愿,联系已有的地理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农业生产活动 对我校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一个内容,但学生没有充分探究过,并且内容也不是他们感兴趣的。 综合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们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可让学生自 主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行成知识体系,从而锻炼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可以从哲学高度讨论,与政治学科的学习形成学科综合,体现地理学习的综合性特征,对学生 进行世界观的熏陶。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布局与变化的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透视202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透视202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2009-09-02 16:16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要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如何,农业与农村工作如何应对挑战,这一问题已摆上议事日程。为此,我先后到东、中、西部五个省份进行调研。通过研究与思考,我感到未来农业发展将面临三大形势、呈现六大趋势,应当实施五大对策。 一、农业与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三农”工作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前,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主要是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来实现的;改革开放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渐缩小,农业支持工业的方式主要表现在新的“三个剪刀差”:金融存贷剪刀差,征地价格剪刀差,工资剪刀差。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2005年,我国GDP已达到182321亿元,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根据国外经验,这个时期是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若处理不好,往往出现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拉大,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出现长期徘徊。 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意味着党中央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实施战略转移,把重点放到城乡统筹发展上来。 (二)我国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政策支持与科技推动下,我国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集中表现四个“加速”:一是要素投入加速集约化。近年来,农业生产出现资本、技术集约投入、土地资源适度集中、组织管理日趋强化的趋势;特别是资金与技术的大量集约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使我国农业已呈现出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二是资源配置加速市场化。农民的现代市场经营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健全;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增强。三是生产手段加速科技化。农业生产加速机械化,糠质迪至俗远慌┎ 飞碳铀俦曜蓟唤鲆蟾卟矣胖省⒏咝А⑸ 踩哪勘耆涨魍瓜郑慌┟竦奈衽┘寄堋⒕鸵的芰涂萍嘉幕刂什欢咸嵘K氖遣稻铀僖惶寤V盅印⒉ 酉⒚彻づ┮殉晌饕问剑┟褡橹⑴┮瞪ㄒ祷⑴┎ 飞唐坊⑴┐宸裆缁峄诟蟪潭壬夏扇刖惶寤墓斓馈?BR>

我国互联网+农业未来5年十大发展趋势

我国互联网+农业未来5年十大发展趋势 一、农产品电商趋势会进一步深化,趋势加速,销量增加、消费习惯形成 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占农产品交易额的5%,涉外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占1%,农产品移动商务交易额将占2%。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资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将得到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将发挥较大的作用。 二、移动端会持续发力,去中心化进一步明显 《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农业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虽然农村网民数量增长快速,但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电脑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农村还是特别突出。随着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农村手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手机的普遍和简便的操作优势,为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信息的契机。 三、农业新媒体营销将继续爆发,会产生一批有影响的农业自媒体、自明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手机、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推广形式在消费者圈子里流传开来,它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摒弃了以往菜场买菜,电话沟通的形式,自媒体的运用是农业人的福音,未来的农业商机尽在于此。 四、农业众筹、预售将会成为农产品电商重大业态 电商只是单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产品售卖,而农业众筹在产品形成之前就有了完整的创意,包含更多内容和可选产品,为用户提供的是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新农业生产革新有力手段。农业众筹在此之上,更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既帮助了农民解决资金问题,为之提供销售渠道。同时也让那些想吃到健康又安全食品的人得偿所愿。

五、农业复合型业态将成为新常态和新模式 传统营销模式销售面比较窄,销售成本高,品牌知名度也受到一定局限,农产品虽然好,但是由于分散经营带来的品牌优势不突出。 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的生产、销售、服务、资金等产业环境,集农业电子商务、高品质绿色食品原产地直供、体验式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将给农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产生农村休闲旅游、体验、民宿、产品销售等复合型新业态。 六、区域性、协会的力量会在农业“互联网+”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农业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农产品电商是电子商务的皇冠,生鲜农产品电商是皇冠上的皇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随着区域化电商的发展,也使其越来越有效率。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有通过平台建设,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负责产品生产环节,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其业务也越来越区域化。 七、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格局进一步稳定 随着“水果营行”等第三方平台的倒闭,2016年,农产品第三方电商平台将进一步洗牌,会更加体现电商平台“赢家通吃、巨头竞争”的趋势。 八、农产品电商本地社群逐渐兴起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社区电商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农产品的性价比会很高,比以往传统渠道购买的还要高,生鲜农产品电商更被消费者接受、生鲜电商企业开始盈利,以社区为主力的移动端涉农电子商务占主体,产地直发影响力降低,生鲜电商物流冷链等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九、农产品品牌建设会加速,成为继服装之后,另一个电商品牌崛起的领域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2012-07-25 中庸之道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凑巧的是,与孔子时代相差不远的西方古代雅典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也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翻译过来称之为中道。可见,这种巧合可以称之为英雄所见略同,也可以算作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不管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都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极端,要知道过犹不及。这种中庸之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也就是让我们既要正视矛盾,又不能过激的处理矛盾。事实上这种中庸之道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矛盾。以孔子来说吧,在他那个时代,他知道奴隶制不好,但是,又不主张推翻奴隶制,而是要维护奴隶制,于是,只能把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调合起来,这样才符合他的中庸之道。于是,他找到了仁与礼。对于奴隶主来说,他要奴隶主对待奴隶好些,要仁,要守住自己奴隶主所应该有的礼仪与制度,对于奴隶来说,也要仁,不要暴力反抗奴隶制,要遵守奴隶应有的制度与行为。于是,在他看来,这样社会就会和谐了,奴隶制就会永世长存下去。可见,中庸

之道面对矛盾的时候不是想彻底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反对矛盾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调和这个矛盾。对于有些矛盾,调和也属于一种可以算作解决方法的方法,调和后未必再会凸显出来,矛盾因为调和而实现了转化。但是,对于利益根本对立,有着不可调和性质的矛盾,这个时候要以中庸之道来处理就不对了。这个时候中庸只能把矛盾暂时缓和下去,最终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会爆发出来,而且最终一方会压倒一方,实现矛盾转化升级。历史证明,奴隶制很快结束,孔子的目的落空。对于孔子本人的学说来说,并没有在自己的时代得到大的使用,反而被不属于他的时代,也不属于他的社会---封建社会使用,这是孔子所不能料到的。因此,中庸之道在没有存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还是有一定作用,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作用就大打折扣。 很显然,对于存在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进行调和这就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做法,而是显示出了一种保守。这就是现代人批评儒家想把人培养成顺民的一个重要依据。面对剥削与压迫,采取过激行动即暴力革命其实也是对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也就是造反有理。这个不会以我们人为总结的中庸之道为依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过激行动,杀死了国王,把人间的帝王送上了断头台,谁能说这种过激是错误的呢?最终人间的帝王一个个都倒 下了去了。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浅谈(精)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浅谈 中国农业未来走势是什么? 我想谈这几方面问题,我们有一个判断中国农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加速转型期。为什么会转型,其它国家怎么转,人家走的什么路径,我们中国什么情况,又会走什么路径,将来会带来什么样投资机会,对我们产业界带来哪些影响? 今天我讲的主题,我们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像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总结一下,其实都围不开三个阶段: 第一个以农养工,后面工农自养,后来就是以工补农,标志着农业现代化进入一个轨道。 以农养工阶段其实有几个标志,第一个就是农产品(5.60,-0.08,-1.41%商品化率上升,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农业部门逐渐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这三个特点。 我们看下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像英国早期的像圈地运动,就是从农民里面来拿出土地出来,然后发展工业,英国在历史上废除谷物条例,就是农产品价格比较低,从农业里面拿出来价格比较低。美国情况跟英国不一样,美国主要是通过市场手段逐渐降低农产品价格。 台湾大家知道它区域面积比较小,农业发展是农民鼓励农民拿钱,从地主那里买出来,这样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农业主把钱拿到钱就有资本,就投资本金; 第二方面土地改革也使台湾的农民进行一些转型,所以现在应该说解决他们土地的问题。 苏联和我们中国走得路应该差不多,通过剪刀差,掠夺性剥夺农民劳动成果转移到城里面去,所以我们长时间农产品价格其实是剥夺农民收益的方式,支持工业发展。

其实第一个阶段就是以农补工可以反映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给土地,土地是农业给工业。第二是原材料,欧盟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还有一个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一个给产品一个给人还要给地,我想我们国家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美国三个阶段,从工业化起步阶段和到工业反补农业阶段变化,我们看蓝色,工农业结构农业份额上,我们看工业化初期的时候美国农业整体占份额64%左右,到第三阶段的时候整个农业占整个工农业占20%,下降很多,看另外一面劳动力,在工业初期的时候美国其实也是64%人从事农业,到第三阶段下降25%,这是美国。 日本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工业化起步时农业占比是比较高的,人口占比也是比较高,城市人口比例当然这个统计数据,可能跟刚才陈主任讲在数据怎么统计趋势可以看出来,城市人口在增加,从事农业人口下降,农业份额在整个经济份额里面占比较小。 台湾也是这样,我们做了一个横向比较,把中国2010年的数据与美国日本台湾不同时期相当的数据做一些比较,也就意味着目前的中国大陆和美国30年代、日本60年代,台湾70年代差不多。主要是一个是GDP 占比15%以下,第二个是人口占比30%以下,第三城市化率50%以上,这是一个一槛。 进入这个槛就进入现代农业转型期,其他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我们国家可能也会,这是一般规律。也就是说从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他们从工业化初期到发展现代,没有绕开这三条路。 我们看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再一个农村就业人口下降,城市化率也在提升。 第一部分我讲从现行国家经验来看所有国家都在走这条路,第一阶段就是农业进入工业,农工自养,最后专项以工补农,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加速趋势。

《中庸》的现实意义

《中庸》的现实意义 最近,学校倡导建立学习型机关,提倡阅读国学经典,我有时间静下心来初读了《中庸》的部分内容。 阅读以后才发现,一直以来,我对中庸思想的理解是有失偏颇,且非常肤浅的。在我的思想中,“中庸”就是骑墙折中,和稀泥当老好人,抹光墙模棱两可,明哲保身态度暧昧。我自己又是一个非黑即白、嫉恶如仇的人,所以打心眼里看不起所谓“中庸之道”,在阅读之后才发现,我的看法是多么浅薄,对于“中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道听途说,不求甚解的层面上。 《中庸》是我国儒家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一直属于《礼记》中的一部分,到宋代,朱熹才把这部分内容从《礼记》中分割出来,这样《中庸》就和《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今天读《中庸》我发现它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有很深的内涵。 一、《中庸》积极变通的态度 “中庸”一词出现在《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的意思大致是: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美德,它是最高的境界了,大

家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后来一度有人和我一样,用“中庸”来泛指妥协、保守,还有认为“中庸”就是贬义,包含着不思上进,是懦弱的表现。 其实,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没有自己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修养人性。《中庸》中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说“过犹不及“,“中庸”之道要求不偏不倚,“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道,两者都不可取。这一点上“中庸”之道体现出了辩证的思想。所以“中庸”是一种境界,这个境界的出发点正确,分寸适当,方法适当,以不断自修为手段和载体,以物我和谐为特征和追求,既是对内在修养的一种不断调整与提升,又是对外在行为的一种准确把握和平衡。所以,现在我理解“中庸”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励志意义。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遵循万物原有的本质,比如人有七情六欲;动物一生下来就会吃;植物努力追求阳光等,这些都是万物的本质,“和”则是做出最合适的选择,遵循规律,朝着良性发展应该遵从的原则。同时,因势、因地、因人制宜地做到恰如其分,那么天地间一切都会各得其所,顺其自然了。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2017-08-21 09:04中国投资咨询网A-A+ 我国耕地面积20.25亿亩,但是人均耕地面积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乡村人口约6亿,农户均耕地面积约3.4亩。在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下,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主要是中小农户。 中小农户并不见得就落后,落后的是大部分中小农户分散经营而且农技农法落后。从事生产的多为老人,年轻劳动力少,具备新兴技能的农户少,生产很少有整体规划,很少有协作和交流。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大多数是“绿色革命”以来的石油化学农业,即主要依赖农药化肥规模单一种植的农业模式。而这种化学工业农业模式正在逐步走向衰落。 在这样的基础上,优质的农产品就少,经常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而优秀的农企也很少,更缺少像越光、佳沛、新奇士这样的农产品品牌。造成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有两个因素或许是核心。 第一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不仅仅是农业的核心,更是社会、政治的核心,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治乱兴衰,都跟土地制度息息相关。新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制,到人民公社公有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土地流转,再到现在的三权分置的演变过程。 三权分置是去年提出的。三权分置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目前农业发展中关于农地的问题,分散的中小农户生产模式在效率上是低下的,而且不利于新农技的推广。 同时,一批下乡或返乡的新农人虽然具备新农技新思想,但是只享有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在法制并不健全的乡土社会,土地流转经营合同很难给技术性新农人长期稳定经营的保障。 农业不像工商业或IT业,农业是长期投资,而且跟土地结合紧密,不是说搬场就搬场的,特别是发展生态农业,仅土壤改良就需要1-5年的时间。同时在没有长期意识的前提下,租用农户自然会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挖空了土地资源,破坏了土壤和环境。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问题,才出台了给流转经营权更多保障的三权分置政策。目前三权分置是国务院办公厅发的指导意见,具体的实施仍需要看各个地方政府。 第二是石油化学农业模式。当今世界主流的农业模式是石油化学农业,这个模式有两大特点。 第一,在物质和能量输入上跟石油挂钩,农机的运作靠石油,农药化肥靠石油;第二是靠大规模单一种植来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这种模式的是美国,因为石油是跟美元挂钩的,同时美国有大面积的农场,而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是大公司。这种模式,我们自然比不过美国。 未来十年 中国农业的投资机遇在哪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