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1.搬动患者(脊柱外伤搬运法)至手术室,带手术X片。

2.不换床行麻醉,同时手术床准备棉垫。

3.麻醉成功后轴线翻身到手术床,保持腹部悬空(下胸廓及髂嵴放置棉垫)及外生殖器勿受压,注意双侧等高,下腰椎手术封会阴。

4.定位(髂嵴连线—L4;髂后上棘—S2;肩胛下角—T7;肩胛冈—T3;),确定手术切口,划线.

5.作后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棘上韧带,经棘突左、右侧入路剥离显露椎板至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骨膜下剥离,全电刀),勿过深,渗血明显可脑棉压迫。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中点连线交点,若关节突增生或解剖位置破坏可采用人字嵴定位或显露椎弓根),咬除关节突,用开路器经双侧椎弓根向椎体各攻入椎弓根螺钉(45X65MM 或术前测量),注意进针角度深度,避暴力进针,最好不要穿透前缘皮质骨,探针探查针道情况,尤其是内侧和下缘,置入螺钉,必要时可攻丝,模棒测量钛棒长度,预弯,配置内固定装置,进行撑开、复位。固定,经C形臂影像透视证实位置理想。再次检查内固定稳定性。

6.全椎板减压,咬除棘突,神经剥离器先剥离上椎体黄韧带,硬脊膜有粘连先分离,若有破裂需用微乔线修补,探查神经根及椎体后缘,脊髓走行及椎体弯度是否恢复,出血处明胶海绵,脑棉压迫。

7.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植骨处可明胶覆盖,彻底止血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上横联结,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予以包敷。

8.术毕,协助搬动病人。

15例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共4页

15例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脊柱骨折患者常会伴有神经损伤、椎管狭窄,多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坍塌压伤、重物或暴力砸伤导致。造成腰椎骨折要尽早手术,以便减少神经损伤。腰椎骨折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胸腰椎骨折常见的手术方式。即采用俯卧位从腰背部切开行内固定手术。脊柱手术时间较长,要求高,需要医护密切协调配合。总结2011年至2012年6月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15例,手术配合要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到2012年7月入院的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到68岁,平均59.4岁,其中4例伴有高血压,3例伴有肾结石,骨折原因均为暴力或重力所致,损伤部位为L1 8例,L2 5例,L3 2例,平均住院时间12天,平均手术时间 2.1小时,出血量200到250ml,手术顺利,无相关并发症,术后预后好。 1.2手术方式。患者取俯卧位。在脊柱后正中行手术切口,长度以使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的员个椎体暴露为宜[1]。在C臂X光机下透视确定位置,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韧带。暴露患椎及上下各一个脊椎的椎板。咬骨钳咬去横突和上下节突的软组织,咬去定位处脊柱部分骨皮质部分后,开口器钻孔,用定位针插入孔内定向,使用C臂X光机透视确定位置。根据确定的进针长度,用“T”型杆套筒扳手连接合适的椎弓根钉尾部置入螺钉,同法置入其他螺钉,安装内固定系统,复位并拧紧螺母固定钉棒。必要时实施行椎板减压和植骨。用0.9%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切口后,放置引流管,清点用物。关闭切口,覆盖无菌敷料[2]。

2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术前1d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和诊治经过,向患者介绍使用脊柱钉棒系统固定脊柱的优点是在固定骨折的同时还能对移位的脊柱进行复位和固定。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配合护理恢复快[3]。消除患者顾虑;向患者介绍手术体位为俯卧位,询问患者在该体位下的耐受情况,术中使用C臂X光机配合手术。 2.1.2物品准备。洗手护士准备常规骨科基础包、脊柱手术器械包、钉棒内固定器械、手术衣、手术布包、无菌敷料、无菌手术医用膜、无菌引流管、无菌C臂X光机防护罩等常规用物;巡回护士准备俯卧位体位垫及软枕、高频电刀、C臂X光机等。 2.2手术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2.2.1.1安置手术体位。患者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对手术的顺利的进展至关重要。本组患者都采用俯卧在体位架上,受压部位垫上啫喱垫,防止压疮。患者头额部枕在U型架上或稍向一侧,两手放头侧,胸腹置于体位架的软垫上,没有体位架可以直接在胸部垫一个大软垫,尽量靠前上,髂棘两侧各垫软枕,使得胸腹呈悬空状态[4]。膝关节下垫软枕,但要防止膝关节过伸。踝关节下垫软枕,防止踝关节过度背伸。注意体位架稳固,防止病人坠床。静脉通路一般建立在上肢,15例手术患者术后无压疮等并发症。 2.2.1.2观察病情变化。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避免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效果及DOI指数分析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效果及DOI指数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6T14:47:53.2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作者:叶康铭李英昌王强[导读] 探究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以及ODI指数。 叶康铭李英昌王强孝昌县人民医院湖北孝昌 432900【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以及ODI指数。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选择50例患者均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半年脊椎前凸恢复情况以及腰腿疼改善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度明显得到改善,而且术后患者JOA评分与术前相比较低,ODI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疼痛感显著降低,组内对比结果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脊柱侧弯;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临床疗效;ODI 在老年人中,退变性脊柱侧弯属于常见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会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表现为脊柱失稳、黄韧带肥厚以及小关节增生等,并伴有脊柱旋转,矢状面生理前凸等情况。长期以往会造成老年人腰部疼痛感显著,下肢明显疼痛等,如果患者未及时得到治疗,很有可能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主要是通过保守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此次研究就针对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进行探讨,并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性选择5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并对比术前、术后临床疗效。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段分布在48岁至73岁,平均(63.7±5.2)岁。经X线检查,患者腰椎存在明显的退变性侧弯,经MRT、CT检查均存在椎管狭窄,而且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性。50例患者均出现腰椎下肢疼痛、行走站立困难、经药物治疗但是疗效不佳。根据Nash-Moe法对脊柱旋转畸形进行分度:0度、Ⅰ度、Ⅱ度例数分别为15例、23例、12例。 术前,所有患者的前凸角度均在20°以内(平均:18.5°),Cobb角在45°以内(平均35.7°),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由于属于组内对比,因此5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本次研究结果并无较大影响:P>0.05。 1.2 手术方法 术前确定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手术:嘱咐患者保持卧位姿势,全麻,腰背正中行一切口,分离椎旁组织、肌肉,充分暴露脊柱侧弯节段椎板以及关节突部位。确定伤椎位置和植入定位点,在椎弓根内置入椎弓根螺钉。顶椎上下分别放置2根椎弓根螺钉,保证X线透视效果良好。对患者的半椎板、全椎板、神经根管、椎间孔进行减压,去除椎间盘、将椎间植骨融合。根据患者的腰椎曲度情况进行钛棒连接,判断患者的减压效果,置入引流管,将切口依次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持续性引流一到两天,术后14天拆线,术后随访半年[1]。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术前、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度,并采取ODI评估患者的术日常生活能力,分值与患者的生活能力成反比。使用VAS调查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分值与疼痛值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组间差异性。当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时,以P<0.05表达。 2 结果 2.1 患者术前、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度对比术前50例患者的平均腰椎前凸为18.5°、Cobb为35.7°,术后50例患者的平均腰椎前凸为36.7°、平均Cobb角度为22.4°。很明显患者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有效改善,而且组间数据差异存在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 50例患者术前、术后ODI、VAS评分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半年的ODI与VAS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3 讨论 退变性脊柱侧弯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引发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腰椎骨关节、椎间盘衰老造成的退变。属于一种特殊的脊柱弯曲,临床表现十分明显,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较大伤害。该疾病的发生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受阻,患者需及时进行治疗,以防病情加重[2]。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一.适应症 1.胸腰椎的各种不稳定性骨折脱位或合并截瘫者。 2.脊柱畸形,如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脊柱滑脱及脊柱后凸等患者。 3.脊柱肿瘤,包括部分或全部椎体切除者。 二.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三.手术体位 俯卧位。两手放于头侧,膝关节下垫软枕,但应防止膝关节过伸,踝关节下垫一软枕,但应防止踝关节背伸过度。静脉通路建立在上肢。保护头面部,避免眼部受压。 四.手术切口 以病变脊椎为中心做背侧正中切口。 五.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 1.常规消毒、铺单。递擦皮钳夹小纱布蘸碘酒、乙醇消毒皮肤。递治疗巾及手术单协助铺单,贴手术膜,铺腹口。 2.显露椎板、横突及上下关节突。①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置2块干纱布置于切口两侧,递22号刀切开皮肤;递电刀、中弯血管钳切开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递甲状腺拉钩拉开切口。 ②剥离骶棘肌,显露椎板及上、下关节各一个脊椎的椎板。递Cobb 剥离器剥离两侧骶棘肌,同时递骨膜剥离器、纱布填塞止血;递单齿椎板牵开器牵开。③显露两侧横突及上、下关节突。递5mm双关节咬骨钳、3mm咬骨钳交替咬去横突及上、下关节突处软组织。 3.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及方向。递3mm双关机咬骨钳咬去进钉点处部分骨皮质,递开口器钻孔,递定位针插入孔内定向,带两侧钻孔定点及定位针插入定向完成后,递中单遮盖手术野,进行C性臂机透

视确认。 4.置入椎弓根螺钉。递中弯血管钳取出定位针并测量定位针进针长度,递“T”形杆套筒扳手连接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尾部置入螺钉,需要时递丝锥攻丝扩大钻入孔,递中单遮盖手术野再次透视确认螺钉位置。 5.安放内固定装置,并复位固定。递螺母、棒、扳手、套筒扳手安装内固定装置,复位并拧紧螺母固定钉棒。递中单遮盖手术野,透视检查复位情况。 6.植骨,融合(必要时)。按常规配合区髂骨,修剪骨块并植骨,或用人工骨植骨。 7.缝合伤口。①冲洗、检查伤口。递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电凝止血;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②放置引流管。递11号刀、中弯血管钳,置入骨科引流管,递9×28角针、4号丝线固定,递0号可吸收线、有齿镊连续或间断缝合。③缝合腰背筋膜。递0号可吸收线,中弯血管钳有齿镊连续或间断缝合。④缝合皮下组织。递9×28圆针、1号丝线或2-0号可吸收线缝合,递乙醇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⑤缝合皮肤,覆盖切口。递有齿镊、9×28角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或4-0号可吸收线皮内缝合,递乙醇棉球再次消毒切口,递敷料覆盖伤口。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 发表时间:2016-10-31T16:57:58.1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13期作者:左毕和丽琴[导读] 探究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1.怒江州人民医院外二科云南怒江 673199; 2.怒江州人民医院康复神经内科云南怒江 673199 【摘要】目的:探究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胸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方式。结果:20例患者伤口均得到甲级愈合,且术后未出现感染、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的情况。X线复查中,钉棒系统内固定牢靠、生理弯曲的恢复效果良好;通过术前及随访两次测量,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在术前分别为(44.3±24)%、(85.1±19)%、(22.7±6.0)°,而末次随访时,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分别为(92.2±8)%、(96.5±7)%、(2.3±2.7)°,前后差异较大,P<0.05,前后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椎骨折的发生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在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恢复椎体前、后缘的高度及Cobb角,且安全性高、效果好,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椎骨折;手术治疗;钉棒系统内固定 几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在脊柱骨折中,胸椎骨折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情况,多由于交通事故、建筑工伤等高能力暴力所引发,同时常伴有严重的脊髓损伤,给患者带来较大威胁和打击。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是当前手术治疗胸椎骨折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就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胸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年龄在16-54岁之间,平均年龄(36.3±2.5)岁;胸椎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2例;临床表现为胸椎部疼痛、翻身困难且不能站立、运动障碍等;从骨折的类型来看:骨折脱位13例,爆裂脱位3例,压缩骨折2例,爆裂骨折2例;骨折的部位:T3为2例,T4为1例,T5为2例,T6为2例,T7为4,T8为3例,T9为5例,T10为1例;20例患者中17例为新发骨折,3例为陈旧性骨折。所有患者排除麻醉药物过敏、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症状。 1.2手术治疗 1.2.1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同时完善脊柱X线、CT及MRI检查,确认脊柱损伤的数量、位置、脊髓受压及损伤程度等。为了减轻患者的脊髓水肿,促进脊髓休克、震荡的恢复,在术前用10-20mg的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 1.2.2 手术方法 患者在全麻下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取俯卧位,在胸部及盆骨处垫枕,使腹部悬空。切口选择伤椎中心处,向后侧正中进行,剥离椎旁肌肉组织,直至显示伤椎上下各一个棘突、椎板、关节突及横突根部。咬平上位椎体关节外上方的骨嵴及软组织,开1cm深的口,用探子凭手感做旋转动作,判断椎体四壁是否完整,同时要确保锥孔在椎弓根四周骨壁之中。拧入椎弓根螺钉,并将椎弓根矫形钉各拧入伤椎之上下椎体的两侧。选取长度合适的钉棒,弯成脊柱在矢状面所需要的弧度,将其置入椎弓根螺钉内。按照椎体骨折的方向,拧紧椎弓根矫形棒上的螺帽,后伸撑开整复,复位脱位的脊柱骨折,待上下方椎弓根矫形棒上的螺帽拧紧后,加置横向连接棒。经过C 臂机透视,骨折复位的效果比较理想后,在横突、小关节突间及钉棒周围植入之前咬除的棘突与椎板的碎骨。最后逐层缝合,并在伤口处留置引流管。 1.2.3 术后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后取半侧卧位,为防止疼痛加重、影响肺部通气,一定要避开胸侧卧位;注重切口、胸腔密闭式引流的护理;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及肌力情况,了解患者脊髓伸进功能;加强患者饮食、卫生及心理方面的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1.3 指标评定 所有患者进行7-18个月的随访。判定指标为:(1)手术并发症;(2)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使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主要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0例患者伤口均得到甲级愈合,且术后未出现感染、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的情况。X线复查中,钉棒系统内固定牢靠、生理弯曲的恢复效果良好。 2.2 患者术前及随访时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 通过术前及随访两次测量,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在术前分别为(44.3±24)%、(85.1±19)%、(22.7±6.0)°,而末次随访时,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分别为(92.2±8)%、(96.5±7)%、(2.3±2.7)°,前后差异较大,P<0.05,前后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脊柱内固定手术配合(钉棒)

脊柱内固定手术配合(USS钉棒) 一、用物准备:脊柱器械包、剖腹敷料、手术衣、持物筒、USS钉棒及器械、 人工骨粒、手套、0.5%碘伏、75%酒精、0.9%生理盐水、丝线1#、4#、7#各1包、刀片11#、21#各1个 特殊用物:电刀、吸引器、C臂机套、灯套、引流管、花生米(4—5 个)、(骨蜡、棉片、明胶海绵备用)、骨科贴膜1块、电刀刷1个 二、麻醉方式:硬膜外或全身麻醉 三、手术体位:俯卧位 四、手术步骤及配合: 1、递卵圆钳夹持碘伏纱球消毒皮肤,协助医生铺无菌手术巾(治疗巾 →中单→腹单),贴手术贴膜,套无菌灯套 2、递21#刀切开皮肤,条形纱布于切口两侧压迫止血,递电刀切开皮下 及筋膜,递自动牵开器2个暴露术野 3、递电刀沿棘突中线切开棘上韧带与椎旁肌附着处 4、递骨膜剥离子剥除骨膜,分离骨膜下侧骶棘肌,递干纱布填塞椎旁 肌间隙止血,显露椎板 5、用自动牵开器牵开周围组织,显露关节突、椎板横突并清除软组织 组织 6、递鹰嘴或尖嘴咬骨钳咬除上关节突部分皮质骨,递开孔器于椎弓根 开孔,然后递定位克氏针 7、用干纱布压住伤口,无菌治疗巾盖住术野,无菌C臂机套套住C臂 两端,用C臂机进行定位

8、递扩孔器进行扩孔,递探针测量深度,选择合适螺钉,拧掉螺帽, 将螺钉固定在改锥上递给术者进行固定(共4枚) 9、递模拟棒测量棒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棒,必要时递大力剪和弯棒器 进行裁棒和弯棒至合适弯度 10、递固定夹和金属棒(用持棒器夹持)给术者安装两侧固定夹和金属 棒(4个固定夹、两根金属棒) 11、复位后分别将螺帽套在套筒内递给术者拧紧螺帽(4个螺帽) 12、递骨凿、骨锤凿除多出骨组织 13、递压棒器金压住属棒,撑开器复位后,递套筒加固所有螺帽 14、递横向连接金属棒和固定夹,递内六角拧紧固定夹螺帽固定横棒(2 个固定夹、1根横棒,必要时裁棒) 15、将人工骨粒放入药杯内,递给术者,用弯血管钳将人工骨粒植入椎 间隙内,并压实。 16、递断钉器将螺钉多余部分断掉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换干净纱 布 17、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消毒皮肤,递尖刀及引流管放引流,用角针7# 丝线固定引流管 18、清点器械,递1#可吸收线或圆针7#丝线关闭术野至皮下筋膜 19、再次清点后,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圆针1#丝 线缝合皮下 20、递角针4#丝线缝合皮肤,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再次消毒切口周围皮 肤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压缩、骨折、爆裂骨折或椎体滑脱的手术配合。方法运用手术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科技术能力,达到准确有效的配合手术。结果:36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达到了术前评估的效果,未出现任何意外。结论: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伤口感染机率,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护理 胸、腰椎轻度骨折,滑脱的病人都采取平卧硬板床上保守治疗,对一些不稳定的爆裂型骨折或伴有神经、脊髓损伤的病人一般都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折、滑脱的内固定村材料不断发展更新。由于椎弓根螺钉器械结构简单,并具有三维空间的可调节性,可使骨折复位,从而使神经通道获得最充分的减压,以利截瘫恢复。另外,由于其最小的内固定节段,减少手术创伤及保留更多的正常节段,最重要的是固定稳定,患者可早期活动,以利机能恢复,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快。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6例患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50岁,T12.L1椎体骨折8例,L1椎体骨折12例,L2椎体骨折10例,L4、L5椎体骨折2例,L4椎体滑脱4例。随访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 2手术方法 病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俯卧位,采用胸或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向两侧剥离脊柱后方椎旁肌群主横突,显露伤椎及最少上下各一椎体,使用定位器定点,植入四枚显影探保针上、下各两支,C-臂X线机准确定位后,植入椎弓根螺钉、椎板切除减压,需植骨的再植骨融合,或放入融合器,手术结束时,放置胶管引流,按常规关闭切口,手术时间一般为120~150min。

钉棒内固定术

钉棒内固定术 一、适用对象 1、L2椎体爆裂性骨折 二、用物准备;椎间盘包、基础器械包、刮匙、撑开器、咬骨钳、大剥单、 手术衣、吸引管+头、电刀 三、手术体位;俯卧位,两手放于头侧,膝关节下垫软枕,静脉通道建立 在上肢,用包布保护头面部,避免眼部受压。 四、手术切口;以病变脊柱为中心做背侧正中切口。 五、手术步骤及配合 1、常规消毒、铺单。递治疗巾中单协助铺台,贴手术薄膜,递电刀吸引 器固定。 2、显露椎板。递大圆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两块大纱 布于切口两侧,电刀切凝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递甲勾拉开切口。 3、递骨膜剥离子剥离肌肉组织,显露椎板,纱布填塞止血。用撑开器显 露两侧横突及上、下关节突,用咬骨钳咬去(或用阿里氏夹住用尖刀切去)横突及上、下关节突的软组织。 4、确定螺钉定位方向。用咬骨钳(尖嘴)或咬骨剪咬去进钉处的骨皮质。 递开口器开口,再用开路器,过后用探针探测深度,再用定位针定位(定 位针关节处粘上骨蜡)。把术区手术器械及纱布撤回,递中单遮盖术野, 进行C臂机透视定位。 5、置入螺钉。用定位针柄取出定位针并测量定位针长度确定螺钉长度。 置入螺钉前应取下钉帽,把螺钉放在专用的“T”形螺钉柄上在置入螺钉。 再次撤回术区器械及纱布,用中单遮盖术野再次透视确认螺钉位置。一般 上四颗螺钉(位于椎板左右各两颗),每上一颗按3、4小点方法。 6、上棒。连接椎板左右的两颗螺钉,用持棒器夹棒放于连接的两颗螺钉 上。必要时用折弯器改变棒的弧度,用加压器、、、、、上钉帽。拧紧钉帽后 用咬冒钳咬去冒瓣,点数并保留至术后。 7、缝合伤口。冲洗、检查伤口,递生理盐水(偶尔冰的)、替硝唑冲洗伤 口。清点器械、纱布、缝针;计输液量、尿量、出血量;放置引流管,用 角针4#线固定;用大圆针7#线*1缝合皮下组织;用酒精纱拭切口周围血迹,大角针4#线*2.0缝合皮肤。再次用酒精纱擦拭切口周围皮肤。最后用2张纱垫,1张棉垫,4张大敷贴包扎切口。 6、注意事项 1. C 臂机透视时应注意遮挡创口面。 2、术中打入导针及置钉时需同时注意进针角度、螺钉头的位置。 3、置入螺钉力道要适宜,不可用力过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