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本质与功能

体育本质与功能

体育本质与功能
体育本质与功能

“ 一、体育的本质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其本质的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为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体育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如体育的方法、手段等;社会属性如体育的思想、制度等。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的社会属性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体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第二,认为体育是生产力,具有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职能;第三,认为体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第四,认为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之,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体育的功能体育的功能就走体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所产生的特殊作用和影响。研究体育的功能,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体育,较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效能,并进一步开发运用体育的内容、基本手段与方法,为社会和人类服务。(一)体育的健身功能1.体育对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的作用.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最有效方法。通过锻炼可使血液循环加快、提高心脏的功能;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消除脑力劳动后的疲劳,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可使呼吸肌增强,肺活量增大,肺功能提高;能使肌肉粗壮结实,肌红蛋白增多,使人丰满有力;能使骨骼坚韧,骨密质增厚,骨的抗弯、抗折能力增强;还可以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长期地进行体育锻炼,人类的体质就会得到增强,健康水平就会得到提高。2.体育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体育活动不仅对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提高身体机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对心理素质的发展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实践证明,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不健康的因素,因此带来欢愉、轻忪,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调节,在适应和改造的过程中,使个体与环境和谐统一,达到精神健康。(二)体育的教育功能1.体育中的身体教育。身体教育就是指对身体的锻炼和训练,又称为“育体”。科学证明,人出生后在本能方面比不上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差,连最基本的坐、立、站都不会,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要靠后天学习获得。囚此.学习某本的生活技能和从事身体锻炼的过程,就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即“育体”的过程。2.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本身就是一个有章可循的社会活动,它是在一定的“执法人”即教师、教练或裁判员的直接监督下有组织地进行的。这对培养青年一代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等是一个很好的强化。例如: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导致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对裁判员的错误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是骄傲自大,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这都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大局为重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3.体育中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活动能使人进人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心理品质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利时机。4.体育中的智能教育。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蕴合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体育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体质的过程中,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三〕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活动不仅给人以强健的身体,而日还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们

消除学习、工作和劳动带来的精神紧张、大脑的疲劳和紊乱的情绪,使之得到积极有益的调节,获得积极性休息,这不仅有利于体力的恢复,而且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比如:当我们学习几小时后,去运动场跑跑步,做做操,活动活动身体,或去游泳场游泳,你就会感到精神振奋、愉悦。当你轻捷地越过跳高横杆;或漂亮地躲闪过对手的堵截和封盖而上篮投中;或一脚猛烈的抽射足球应声入网;或一记漂亮的扣球,得到同学的欢呼和赞扬,你就会从心底里感到说不出的高兴。现代体育,特别是能最大地发挥人的体力、智力潜能的竞技运动,其技术日新月异地向高、难、新、尖的方向发展。运动员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尽善尽美地显示出优美的造型,高超的技艺,巧妙的配合,使健、力、美高度地统一,再加上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表现出芭蕾的轻柔,歌剧的抒情,雕塑的沉稳,书法的潇洒,以及别于这些门类的猛烈、迅速、刚健、惊险……这一切使观赏体育竞技和表演的人们产生炽热、激动和忘我的情绪,一切活跃的、富有生命力的创造都在这里起步、表现和终止.它连续不断地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感情,强化人们的美感神经。由此可见,体育的确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娱乐方式,有助于人们愉快地度过余暇,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四)体育的政治功能1.为国增光,提高民族、国家威望和地位。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场被称为没有炮火的金牌争夺之战场。当今,金牌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的力量、地位、政治、经济、精神状态的标志。例如:中国在11届柏林奥运会上被赠予“大鸭蛋”,在历史上曾被侮辱为“东亚病夫”,国家的威望由此大受贬损。新中国成立后,在亚运会上连续六届金牌第一(2006年卡塔尔的多哈第十五届亚运会,金牌165;银牌88;铜牌63,连续7届金牌第一),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在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一举夺得28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第三名,跃身跨入世界体育强国之列。这就大大激励了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威望和国际地位。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当代,一次国际体育大赛,会像巨石击水,在国民心中产生巨大的冲击波,使千百万人甚至整个民族、国家沸腾起来,使民族精神得到升华,爱国激情得到激发,万众一心,为国家的腾飞、民族的昌盛提供了难以比拟的精神力量。例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人有史以来突破奖牌零的记录;我国女排获得“五连冠”。它们在国内引起的轰动都是空前的。3.改善和促进国家间的关系,增进友谊。体育可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尤其是现代体育运动的国际化,使体育成为国家间重要的交往手段。通过比赛,互相学习和交流,加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联系,缓和协调国际关系与冲突,对维护世界和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动员被称为“穿着运动衣的外交家”、“和平的使者”和“外交先行官”。如:31届世界乒乓球赛中,我国运动员用“乒乓外交”与美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从而进行了互访,为中美建交创造了条件,被人们称为“用小球转动了地球”。4.巩固国防,保护民族安全。古代的战争是面对面的战争,为了在战争中获胜,人类就利用体育的手段来训练武士。而当今时代,由于尖端武器的发展,更需要人们在短期内掌握复杂的军事技能,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动员人的精神和身体能力。为此要对士兵进行全面而严格的体力训练,提高其自身身体素质和作战能力。这就体现了体育对巩固国防,保证国家安全的军事作用。(五)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之一是间接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因为体育本身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但体育能使对生产力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降低伤病率,提高出勤率和工作效率,从而加速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其二是直接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举办大型的运动会能促进当地各

行各业的发展;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促进体育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体育竞赛的门票收人;出售体育竞赛的电视实况转播权;收广告费;纪念章、纪念币的销售等,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为经济建设服务.,云大的孩纸不谢

体育本质和体育本质功能

体育本质和体育本质功能 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理论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是认识体育的核心,体育理论体系其实就是围绕体育本质展开的。研究体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研究体育的性质,当然也包括体育的价值和意义。 最简洁的命题就是:“体育是什么?”认识到“体育”的性质,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其结构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掘它的价值。 二、本质 要讨论体育的本质,首先应明确的是“本质” 一词的确切含义。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组成,具有决定性、单一性、稳定性和隐蔽性的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第一本体 (形式)”、“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表现那一事物是什么(本质)的东西叫做属概念,而那 一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 一般地说,某事物的本质是指决定这一事物是什么的东西,即某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该事物就是它自身,而不是其它事物,本质属性是指该事物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因此,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即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 与本质相对的是 “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我们把其他事物的属性,牵强附会到体育上,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舍弃体育的属性,而致使体育偏离本身的目标和价值。 三、体育的本质 1、国内有关体育本质认识的几种观点由于众学者专家对体育的概念存在分岐,因此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也是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体育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⑴单本质论。 认为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强体质的教育。把什么都戴上体育本质的帽子,实际上是对体育本质的否定。如果什么都是本质,就成了什么都不是本质。⑵多本质论。 认为体育是作为各种身体活动的总和,它有着多种本质。增强体质只是体育本质的一个方面,是体育初级本质的表现;对人的培养教育则是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人本质力量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因此,多本质论主张体育的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⑶社会文化论。认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任何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致使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含有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社会文化活动都是体育的本质范畴。⑷身体运动论。认为体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以运动作为主要手段,培养人达到社会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活动。 2、对体育本质的认识 首先,我们不能把“教育”看作为体育的本质。 教育可以使 体育区别于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等社会活动,但不能使其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它们和体育一样也有教育的功能。就是说“教育”只是体育的属概念,或者说“教育”只是体育多种属性里的其中之一。体育的本质属性与体育功能属于不同层面的东西,体育的本质属性并不等于体育的功能。体育的本质属性是体 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身固有的特有属性,而体育的功能则是 这些属性的外在表现,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是体育在 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当然,体育的本质属性与体育功 能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一点只要认真辨别就可以理解。 其次,我也不能把身体运动作为体育的本质。生产劳动也有

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教学内容

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 作用

【正文】 前言 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普遍认同。在当代中国,体育对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往等诸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实践要求体育理论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它同样也是体育事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但是,任何理论都要以实践和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同时,还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这样的理论对实践才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如此,研究中国的体育理论问题同样如此。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对当代中国的体育事业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我们正在进行的体育改革、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体育的主体性工作以及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进行理论研究;着眼于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实践进行体育理论上的创新。 当代中国的体育在改革、发展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诸如中国体育发展的国际国内社会条件,中国体育全面与世界体育接轨,当代体育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和基本趋势,中国体育的基本性质,体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改革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的关系,体育社会化,体育产业化,体育科学化,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体育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以及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发展、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影响等事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新局面、新情况、新问题。 理论要有对实践的指导性,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空前丰富多彩的体育实践呼唤着体育理论探讨的繁荣。对于近些年来在体育实践中所遇见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地要求体育工作者在理论上做出符合我国当代体育发展实际的科学回答,以便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丰富和发展我国体育理论体系。 体育现象古已有之,从古希腊到中国古代,都有人类关于体育活动的记载。它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以身体运动来表达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发展到当代,它的文化内涵和经济、政治、教育、娱乐等多种社会功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和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所共同承认、拥

体育本质与功能

“ 一、体育的本质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其本质的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为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体育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如体育的方法、手段等;社会属性如体育的思想、制度等。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的社会属性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体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第二,认为体育是生产力,具有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职能;第三,认为体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第四,认为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之,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体育的功能体育的功能就走体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所产生的特殊作用和影响。研究体育的功能,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体育,较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效能,并进一步开发运用体育的内容、基本手段与方法,为社会和人类服务。(一)体育的健身功能1.体育对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的作用.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最有效方法。通过锻炼可使血液循环加快、提高心脏的功能;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消除脑力劳动后的疲劳,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可使呼吸肌增强,肺活量增大,肺功能提高;能使肌肉粗壮结实,肌红蛋白增多,使人丰满有力;能使骨骼坚韧,骨密质增厚,骨的抗弯、抗折能力增强;还可以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长期地进行体育锻炼,人类的体质就会得到增强,健康水平就会得到提高。2.体育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体育活动不仅对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提高身体机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对心理素质的发展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实践证明,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不健康的因素,因此带来欢愉、轻忪,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调节,在适应和改造的过程中,使个体与环境和谐统一,达到精神健康。(二)体育的教育功能1.体育中的身体教育。身体教育就是指对身体的锻炼和训练,又称为“育体”。科学证明,人出生后在本能方面比不上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差,连最基本的坐、立、站都不会,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要靠后天学习获得。囚此.学习某本的生活技能和从事身体锻炼的过程,就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即“育体”的过程。2.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本身就是一个有章可循的社会活动,它是在一定的“执法人”即教师、教练或裁判员的直接监督下有组织地进行的。这对培养青年一代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等是一个很好的强化。例如: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导致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对裁判员的错误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是骄傲自大,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这都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大局为重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3.体育中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活动能使人进人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心理品质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利时机。4.体育中的智能教育。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蕴合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体育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体质的过程中,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三〕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活动不仅给人以强健的身体,而日还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们

2017年《体育概论》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共20个,每个1分,共20分) 1、《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微观上、宏观上 B、单项上、整体上 C、宏观上、整体上 D、全面和局部上 2、《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属于() A.自然科学 B.人文与社会科学 C.工程技术科学 D.医药科学 3、()年,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A 1990 B 1980 C 1992 D 2000 4、()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较为系统地探讨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A 朱德 B 洛克 C 毛泽东 D 郑杭生 5、()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6 ()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7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8、下面哪项不属于体育的本质功能()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政治功能 9、“三维”健康观不包括() A 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医疗卫生D社会适应能力 10、(),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 A 1989年11月26日 B 1979年11月26日 C 1999年11月26日 D 1969年11月26日 11、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称之为。 A.体育人口 B.运动员 C.体育锻炼者 D.体育爱好者 12、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A.高度的科技性 B.激烈的竞争性 C.严密的组织性 D.广泛的国际性 13、()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 A 体育参与 B 体育教育 C 竞技运动 D 健身 14、体育的延伸功能除了政治功能,还有()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经济功能 15、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 A 增强人民体质 B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 提高运动成绩D丰富人民业余生活 16、以()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A 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 B 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 C 参与体育活动人群的年龄D参与体育活动的职业。 17、体育的功能取决于。 A.体育自身的特点 B.社会的需要 C.劳动 D.A+B 18、“体育”这一术语在含义上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当这一术语传入我国时,就是指___,是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 A.身体的教育 B.竞技运动 C.体操 D.大众体育 19、1971年,有名的“乒乓外交”最终促成了中国和()建立外交关系,传为外交工作的佳话。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印度 20、体育过程控制按时间分类,可分为_______ A 预先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B 预先控制、时间控制、事后控制 C 预先控制、事后控制、过程控制 D 预先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 21、体育过程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可分为______

逻辑学下体育本质及功用浅析

逻辑学下体育本质及功用浅析 作者:许文鑫邱小燕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世纪70年代后期那场》绕学校体育的本质.概念和功能等问 题的大讨论,掀起一股讨论热潮,也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 但由于诸多原因,这种对学校体育基木理论执着探求的氛围最终没得到延续。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学校体育的木质、功能问题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探讨下去;其至还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对学校体育的木质、功能等问题的研究不过是一场“文字游戏〃而已,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空谈理论。随着体育学成为国家级学科,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又是学校体育基础理论中最基木的问题。本文试从逻辑学的角度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进行分析,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1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论争 在关于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上,主要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整体效益论S另一种是"体质教育论〃。整体效益论者认为, 学校体育 的涵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身体教育的同义语,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 性和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放在动态发展中考察 [l]o在认识学校体育木质、功能、目标等问题上具有多维性特征。 增强体质只不过是学校体育初级木质的表现,是学校体育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的培养教育则是学校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促进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才是学校体育最木质的特征。而且他们还认为,学校体育已超出增强体质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学生身心 协调发展的全而效用,具有"健身"、"教养气"教育〃、"娱乐J“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而发展〃等功能。因此,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多方而、多层次的。 体质教育论者则从学校体育是以发展身体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岀发, 认为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他们指岀,这种把什么都扣 上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帽子的观点是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否定。如果 一切东曲都是本质,就成了什么都不是本质,离开木质功能去完成其它功能,学校体育就名存实亡。因此,体质教育论主张,学校体育的木质只有 一个,那就是发展身体,其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以上两种观点各自都从

《体育原理》总结 之体育的本质教学内容

★第三章体育的本质 【内容提要】谈谈体育的本质与体育的多种特性?( ..... ....体育原理) ........................2012 ....年体育原理)如何认识体育的多种特性与体育本质?( .................2014 一、体育本质的概念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 ....。 ..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本质的特征(4性):决定性、单一性、稳定性、隐蔽性。 ★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 ........根本属性。 从宏观上看,对体育本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着体育目标的确立、体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体育发展战略和各项体育方针、政策的确定,以及体育投入等。 从微观上看,体育本质的不同把握将直接影响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 体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通过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 ....和文化活动 ....。 ....、提高生活质量 ......的教育过程 二、体育观的演变与体育本质认识的演进 (一)国外体育观概述 1.古希腊时期:体育观比较原始。包含身心两个方面教育的意思。 2.洛克“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从身心一元的角度认识体育。 3.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和自然体育对解除人们精神、身体上的束缚有进步的作用。 4.马克思所讲的体育,是指体力和智力的结合为核心的劳动者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增强劳动者的体质是体育的本质功能,它不仅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而且最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手段。 5.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学者对体育的理解比较有共性。“体育是以身体活动方式之教育。” 6.到20世纪50年代,体育与运动教育开始分岔,20世纪60年代后,体育进入以人为中心的的发展历程。 体育本质不同于运动教育:体育不单单在于学会运动,还在于通过运动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增进人的健康。 ................................................ 从国外体育观的发展看:多把体育看作是教育的组成部分。重视从强身健体、增进健康的视角去认识体育的本质属性。 (二)国内体育观概述 19世纪末: 严复:教育分三宗“体育、智育、德育。” 蔡元培:“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杨昌济,体育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体育手段多样化与体育目的相统一。 张伯苓,广义体育观。 陶行知,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方万邦,坚持体育即教育说,主张体育教育化。六化主义体育:教育化的体育、科学化的体育、普遍化的体育、生活化的体育、自然化的体育、游戏化的体育。 毛泽东,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的本质属性。

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

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 > 【正文】前言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普遍认同。在当代中国,体育对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往等诸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实践要求体育理论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它同样也是体育事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但是,任何理论都要以实践和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同时,还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这样的理论对实践才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如此,研究中国的体育理论问题同样如此。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对当代中国的体育事业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我们正在进行的体育改革、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体育的主体性工作以及北京举办的20XX年奥运会进行理论研究;着眼于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实践进行体育理论上的创新。当代中国的体育在改革、发展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诸如中国体育发展的国际国内社会条件,中国体育全面与世界体育接轨,当代体育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和基本趋势,中国体育的基本性质,体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改革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的关系,体育社会化,体育产业化,体育科学化,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体育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以及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发展、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影响等事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新局面、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要有对实践的指导性,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空前丰富多彩的体育实践呼唤着体育理论探讨的繁荣。对于近些年来在体育实践中所遇见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地要求体育工作者在理论上做出符合我国当代体育发展实际的科学回答,以便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丰富和发展我国体育理论体系。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体育现象古已有之,从古希腊到中国古代,都有人

体育文化及其功能

体育文化及其功能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体育功能的政治化趋势越来越凸显,体育与国家内部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甚至与国际政治的关系不容忽视。体育文化交流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使得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内从属于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人们通过体育赛事聚在一起,忘记彼此间的差异和分歧,改善彼此间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如199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为“乒乓外交”25周年纪念活动发来的贺电中热情地说:“70年代初促使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乒乓外交’生动地展示了体育在促进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和相互了解方面起到了多么积极的作用。”[1]又如一场足球赛融化了亚美尼亚和土耳其18年之久的厚冰,两国于2009年10月签署两国关系正常化协定,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开放封闭多年的共同边界确定了时间表。再如,闽台两地不断升级的体育文化交流,不仅有效地开创了两岸沟通的重要渠道,而且在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消融两地对立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推动政经互动等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本文以跨国界民族和广大华裔儿女为媒介,研究中亚地区体育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而且对于促进新疆各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社会和发展边疆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同学者给予文化定义不同见解:其中,英国早期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从整体的角度给予了最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6]。”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先生将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实践和传承的思维、行为和组织的方式及其产品。”[7]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将体育运动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其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来探究体育运动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来明确它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蕴涵的丰富内涵和功能。我国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先生在《体育社会学》一书中对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他指出“体育

逻辑学下体育本质及功用浅析

逻辑学下体育本质及功用浅析作者:许文鑫邱小燕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世纪70年代后期那场围绕学校体育的本质、概念和功能等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一股讨论热潮,也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这种对学校体育基本理论执着探求的氛围最终没得到延续。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问题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探讨下去;甚至还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对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问题的研究不过是一场“文字游戏”而已,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空谈理论。随着体育学成为国家级学科,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又是学校体育基础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本文试从逻辑学的角度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进行分析,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1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论争 在关于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问题上,主要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整体效益论”,另一种是“体质教育论”。整体效益论者认为,学校体育的涵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身体教育的同义语,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性和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放在动态发展中考察[1]。在认识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目标等问题上具有多维性特征。增强体质只不过是学校体育初级本质的表现,是学校体育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的培养教育则是学校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促进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才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征。而且他们还认为,学校体育已超出增强体质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学生身心

协调发展的全面效用,具有“健身”、“教养”、“教育”、“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功能。因此,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体质教育论者则从学校体育是以发展身体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出发,认为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他们指出,这种把什么都扣上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帽子的观点是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的否定。如果一切东西都是本质,就成了什么都不是本质,离开本质功能去完成其它功能,学校体育就名存实亡。因此,体质教育论主张,学校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身体,其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以上两种观点各自都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毋庸置疑,不同观点的相互探讨既可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学术理论的相互碰撞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也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学术争鸣之繁荣,最终促进学校体育事业之发达。然而,尽管两种观点截然不同,但是我们却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两个同样的问题。其一,双方都把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混为一谈,而不是从学校体育的本体来分析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二,双方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区分学校体育本质与本质属性的区别。因此,两种观点均未能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作出真正的阐释。 2学校体育本质的逻辑学分析 2.1学校体育的概念界定 明确学校体育概念的含义是探讨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前提条件。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界,关于学校体育概念的界定,学术界众

体育的功能与作用

2006--2007学年第2学期授课老师:分数: 专业:年级:06级学号:姓名: 试题名称:体育的功能与作用 体育的功能与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不经常锻炼或体力活动,人的器官和组织功能得不到很好地锻炼,长久不使用的器官、系统就会萎缩、退化、最终导致整个功能的早衰,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接踵而来。 从本质来讲,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普遍认同,并在对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往等诸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毋庸置疑: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将更加重要,作用将更加显着。 有人给体育下过这样的定义,说“体育是指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可见,体育并不是一般的身体活动,而是人类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只有这样的身体运动,才能称之为“体育”。而这个“目的”便正是体育无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的锻炼作用 之所以先说这一点,是因为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人们的体质,这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和持续不断存在的原因。首先,通过体育活动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使骨骼结实,抗压性增强;使肌纤维增粗,肌肉代谢能力加强、血液供应增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其次,体育活动能促进循环器官机能的提高。进行体育活动时,心脏机能和血液循环都得到锻炼和促进,使心肌逐渐增强,心壁增厚,心脏容积增加,使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使安静时心跳频率减慢(一般人心跳频率每分钟为70~80次,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者为50~60次)。再者,体育活动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也很大。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使呼吸肌增强,使胸围、肺活量增大。一般人在安静时每分钟呼吸为12~18次,而经过训练的运动员为8~12次。需要激烈活动时,就能更好地发挥呼吸器官的机能,以保证活动时的能量物质供应。此外,体育活动更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均衡,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内部器官的调节作用,使各器官和各系统更加灵活协调,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正因如此,体育便成为了增强国民体质,促进民族昌盛的基本手段。 除了身体,体育在精神层面上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

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石国华小箕铺中学 摘要:课余体育是学校课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课余体育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发现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有效手段等多种作用。课余体育具有突出的特点和多元化功能,对学生、集体、社会均可以发挥良好作用。课余体育具有教育学、体育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课余体育功能与价值 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整体,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随着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的发展,现代课余体育已经远远越出了学校的“围墙”,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学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个人多年的课余体育教学所得,简要阐述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课余体育的功能 事物的功能是由事物的性质和结构所决定的。课余体育的功能取决于课余体育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课余体育本质上是对学生实施的一种教育,它既是体育的,又是课余的,这就决定了课余体育具有独特的功能。 (一)课余体育对个人的功能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课余体育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健身 课余体育的体育属性要求学生身体直接参与活动,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从而对学生具有健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课余体育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 生命在与运动,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育的需要。青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生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充足的体育活动,正如空气、阳光、水对生命的意义一样,是学生须庾不可缺少的生命食粮。据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每天适宜的活动时间应保持在:小学生4-5小时;初中生2-3小时;高中生1-2小时;大学生也要不低于1小时。如果仅仅依靠每周2-3节的体育课,还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科学地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例如,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骨骼血液供应,增强骨细胞生长能力,加快身高增长;可以促进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力量增强。 (2)课余体育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身体活动能力

体育常识习题库

体育常识试题库一、体育常识部分 7.人体神经肌肉系统紧张或收缩时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是指AA:力量素质B:耐力素质C:速度素质D:灵敏素质8.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频率是C A:12—14B:16—18C:12—18D:9—169.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在A A.希腊雅典B.瑞士若桑C.意大利罗马D.中国北京10.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被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CA.基拉宁B.维凯拉斯C.顾拜旦D.萨马兰奇11.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是D A.顾拜旦B.萨马兰奇C.基拉宁D.维凯拉斯。12.肥胖是由于体内什么物质沉积过多而引起的BA肌肉B脂肪C蛋白质D糖份 13.人体运动中的功能物质包括糖、脂肪和DA.维生素B.微量元素C.水D.蛋白质 14.作为历史上唯一一次由两个国家合办的韩日世界杯举行于CA.2002年B.2004年C.2006年D.2008年15.下列食物中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是DA瘦肉B猪油C动物内脏D植物油16.正常人体的骨骼有多少块BA.580B.605C.615D.650 17.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AA.手测脉搏B.测肺活量C.测血糖D.测尿液18.下列关于运动处方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A.运动处方是有医生开出的指导锻炼的处方 B.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C.运动处方需因人而异 D.运动处方需根据医学检查资料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制定19.对于运动中的肌肉酸痛下列处置方法不合适的是CA.热敷B.伸展练习C.增加运动负荷D.按摩20.对于运动中肌肉痉挛下列处置方法不合适的是DA.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牵引B.按摩、揉捏、叩打痉挛部位C.点压委中、承山、涌泉穴等穴位D.冷敷痉挛部位21.对于运动中关节韧带损伤下列处理办法哪种不合适D A.在24小时内采用冷敷,必要时加压包扎B.24小时以后采用理疗、热敷、按摩、针灸治疗C.疼痛减轻后增加功能性练习D.对急性腰部损伤要迅速按摩22.下列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哪种不合适A A.进一步加强运动B.积极性休息C.按摩D.营养与药物23.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CA.职工体育B.农民体育C.群众体育D.中老年体育24.下列属于体育本质功能的是A A.健身功能B.军事功能C.经济功能D.交往功能25.高校体育的基本手段是B A体育竞赛.B.身体练习C.体育知识传授D.合理营养26.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AA.社会适应良好B.自我实现C.信仰健康D.言行健康27.运动处方健身锻炼主要是采用A A.有氧运动B.无氧运动C.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D.身体训练 28.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16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多大的负荷CA.60%B.70%C.80%D.90% 29.从运动生理来说,多长时间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AA.5minB.10minC.15minD.30min 30.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以健身为目的的耐力练习心跳、脉搏应该维持在多少为宜CA.120—140次/分B.120—170次/分C.130—160次/分D.140-180次/分 31.下列哪种练习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着的训练作用A A.耐力练习B.力量练习C.速度练习D.协调性练习32.运动中和运动后的饮水,应用以下列哪个为原则AA.少量多次B.多量少次C.少量少次D.多量多次33.运动中韧带扭伤的处理方法中下列哪种应先进行DA.用绷带加压包扎B.揉搓或抖动C.热敷D冷敷. 34.饭后立即运动,会使参与胃肠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骼,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还会因胃肠的震荡及牵扯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体育概论复习

精心整理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体育概念 1 2 的定 本手 第二节体育的分类

一、体育分类 的依据 二、二 、体育 的三种 形态 四、1 五、2 六、3八、1九、2十、3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十五、 十六、第二章 体育功能 十七、第一节 体育功能概述 十八、一、我国体育功能研究所的简介

十九、二、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二十、1、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二十一、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二十二、3、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社会政治需要和社会经济需要 二十三、三、体育功能的变化性 二十四、1、任何事物的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事物的功能初一一种变化的状态 三十八、(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三十九、二、体育的教育功能 四十、(一)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四十一、(二)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 四十二、(三)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

四十三、(四)开展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十四、三、体育的娱乐功能 四十五、(一)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 四十六、游戏具有娱乐性的条件 四十七、1、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 四十八、2、游戏是非日常、非生产性的活动 六十二、第三章体育目的 六十三、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论述题或简答题) 六十四、一、社会发展水平 六十五、(一)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六十六、1、根本目的: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六十七、(二)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六十八、二、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六十九、三、人的体育需求 七十、1、体育的目的必须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 七十一、2、体育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重要手段。 七十二、第二节体育的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2 3 1 2 3 1、目的一般是指人或组织对行为结果的主观臆想,是一种主观状态;而目标是意识所针对的具体的行为对象,是客观可经验状态。 2、目的可以是远期的,而目标一般是暂时的。 3、目的具有稳定单一性,而目标具有多样性。 4、目的和目标可以转化,目的可以分解为目标,大的目标也可以分解,相对于更小的目标,大的目标就成为了目的。

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 功能是事物特有属性的外在作用。 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熊斗寅先生提出: 体育的功能应当分为本质功能和非本质功能(一般功能)。 本质功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属性;非本质功能是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时所发生的作用。 以往的教材平行并列体育的多功能。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强身健体(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的最本质功能。 健身最能反映学校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属性,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点。 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3、提高人体功能 4、调节人的心理 5、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 1、教养功能 2、教育功能 3、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4、美育的功能 5、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一)教养功能 教养是指教和养两个方面,即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增长见识、发展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育功能 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个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 (四)美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涵。著名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论断。

学校体育的价值: 张岱年认为,“价值具有两重含义,亦即具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价值的基本含义是能满足一定的需要,这是功用价值;价值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其本身具有优异的特性,这是内在价值”。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和评价就产生了价值观。“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所谓价值观是指人在生活和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用以支配人的判断和选择,决定人的态度和行为指向的观念”。鉴于价值观在人的态度和行为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对价值观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大量不同视域的研究,涵盖领域包括职业、经济、政治、政策、道德、教育、知识、生育、工作,甚至还有时间等许多方面。当然,体育价值观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青睐。从对价值和价值观的认识出发,也不难理解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它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甚至还会影响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此,体育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我国体育价值观研究述评 1.1.体育价值观概念的界定 目前,体育界对于体育价值观尚无十分统一的界定,下面按时间先后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界定。刘德佩认为,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评价的总和即是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唐宏贵认为,“体育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来评价体育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观念”。陈琦等认为,“体育价值观是对体育价值及体育价值关系的整体的、根本的看法、观点和态度,也就是对体育与主体(个体、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特定关系的根本认识,包括体育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的认识,同时,还包括对主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功能属性以及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特定效应等方面的认识。”从上述几种界定不难看出,尽管文字表述各不相同,但学者们对体育价值观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是以主体的自身需要为标准去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和判断。 1.2.体育价值观研究涉及的领域

体育概论总结复习

精心整理 一:填空题 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2.竞技运动指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3.体育概论是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的。 4.体育一词首次出现于1760年。 5.在中国,“体育”这个词是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的,他的本义是身体的教育。 6.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7.体育运动技术的经济性是要把动作做得好而省力,在做动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时间和能量的消耗。 8.身体运动节奏动作要素属于综合性特征。 9.体育手段使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0.按区域划分,体育途径可以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 11.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12.身体姿势是身体及身体各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13.体育科学的性质是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4.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是属于体育的系统质功能。 15.体育的核心手段是身体运动。 16.身体运动是体育手段的核心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我们习惯所讲的身体练习。 17.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 18.身体运动的时间既是空间特征,又是时间特征。 19.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 20.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21.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有:社会发展水平、体育自身的特点与功能、人们的体育需求。 22.体育过程中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23.体育过程具有实践性、直观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 24.从形式上说,体育中介包括体育手段、体育方法和体育组织。 25.从内容上说,体育中介包括体育内容、体育材料或教科书和体育设施与器材。 26.体育过程的要素包括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体育媒介。 27.体育过程包括体育教学、运动实践和恢复三个阶段。 28.体育过程在生理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运动量或运动负荷、营养补充和动作的幅度。 29.体育过程在心理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个人情绪、意志和思维。 30.体育过程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控制自身与同伴、自身与对手、自身与裁判的关系。 31.体育过程在体育中介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和体育活动内容。 32.体育过程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可分为自我控制、他人控制和社会控制。 33.体育过程按时间分类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 34.体育文化包含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 35.体育场地、锻炼与运动环境属于体育物质文化。 36.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管理风格属于体育制度文化。 37.体育思想、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理念属于体育精神文化。 38.奥林匹克文化是典型的体育制度文化。 39.体育体制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40.体育体制的基本构成包括机构、职能和制度。 41.体育科学体系是指体育科学内部的机构及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