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福利制度的起源

英国福利制度的起源

英国福利国家的历史起源与发展一从济贫政策到福利国家

相关问题:英国福利国家的一般情况

1、前工业社会的济贫政策

2、贫困理论的发展变化和《新济贫法》

3、劳合?乔治的社会改革政策

4、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建立

英国福利国家的一般情况

王震的感慨:“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受重视,如果加上共产党执政,英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于日:《旅英十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已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当时主管工业的王震副总理访问英国,

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了较全面考察。王震听说英国人口百分之七十的普通百姓,都拥有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常惊讶。他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要求访问一个失业工人,想看看英国的阴暗面。中国驻英大使柯华陪同王老来到一

个失业工人的家。

这位失业工人住着一栋一百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五十平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

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引自中国驻英大使柯华:《在马克思的墓前》)。老革命家王震看后感慨良多。他,贵为国家领导人,住的房子面积大一点,但那是组织分配居

住的公房,而这位失业工人带花园的小楼,却是私家财产。

王震工相当于英国一个清洁工工资的四分之一

柯华大使告诉他:“我曾问过一位清洁工人,他每周收入约一百英镑。一个开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一百五十英镑。按当时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一比四概算,清洁工的周工资相当于

人民币四百元,电梯工的周工资相当于人民币六百元。王震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委

员,特权部分不论,他那时的每月不到四百元。周工资不到一百元,相当于英国一个清洁工每周工资的四分之一,相当于一个英国电梯工每周工资的六分之一。这反衬出中国的贫穷社

会主义太相形见绌了。如果不是拿中国高官与英国工人相比,而两国百姓作对比,那差距就

更大了。据有关专家研究的结果,一九七八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一比四十二。

(《评毛及毛时代》)

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英国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它包括: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卫生保障、国民保健服务和个人生活照料等。

1、退休养老保险英国养老保险金分为基本养老金和附加养老金。凡是达到法定退休

年龄的男女城乡公民均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90年代初每人每月40英镑,1英镑约合12

元人民币,下同),而附加养老金则按退休前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金时间长短、金额多少而

2、失业保险经过登记并附合条件的失业者每月可领到90英镑失业保险,如需供养妻子,每月还可领70英镑。

3、医疗卫生保障和国民保健服务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待遇(包括踏上英国国土的旅游者、外交人员等),去医院看病只付挂号费,住院只付饭费,连近视眼配眼镜也是免费,

只是镜框的选择围比较小。除此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保健补贴,如医疗补助金、病假补贴、长期疾病补贴、残疾人补贴、生育补贴、产妇福利补贴等等。

4、个人生活照料补贴儿童(16岁以下)享受定额儿童福利补贴,此外,单亲父母子

女、孤儿,另有补贴;全民免费初、中等教育,90%大学生享受各种津贴;低收入家庭补贴,

工伤事故补贴,住房补贴……

英国目前共有 6百万适龄人口长期领取社会福利金。这就是说将近十分之一的英国人(近五分之一英国成年人)是在长期依靠社会福利金生活。根据目前的政策,18-65岁男性和18-60岁女性可以领取失业金,16-17岁青年也可以申请青年过度性失业金。成年人可以一直领取失业金,唯一的要在他们领取救济18个月后,他们有可能被要求参加免费的再就

业辅导。

英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费来源

英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费 50%来源于政府税收,其余的由雇主和个人各出一半。而政府税收中最主要部分是个人所得税,其原则是“抽肥补瘦”。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收入低于一定额度,免征所得税。收入(含工资和投资及其它劳务收入)越高,征收税率越高。二战后收入税起征税率为 22%— 30%最高税率是60%^83%这在西方国家也是首屈一指的。

英国工党执政时期为实现“抽肥补瘦”原则,还征收“资本转移税”(即遗产税),此项

税收保留至今,深为富翁头疼。“资本转移税”也实行累进制,税率15%— 50%起征点为

30万英镑。对于这种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公正的税收制度,笔者半开玩笑地问过英国财政部主管税收政策的助理次官(相当部长助理):“你们这种税收制度不符你们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他的回答使我大吃一惊,他说:“你说的对,我们的做法恰恰是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办事,超高收入超出了他所创造的必要劳动价值,属于剩余价值,应

该拿出来补助穷人,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剥夺剥夺者’。”(转自科技大学 MBA论坛)

美、英、法、德、瑞典贫困人口(收入低于中等水平的60%的人口百分比)

瑞典的贫困人口占 12.3%,德国13.1%,法国14.1%,英国21.8%,美国23.8% 美、英、法、德、瑞典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总值

瑞典28.9%,法国28.5%,德国27.4%,英国21.8%,美国14.8%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价英国福利制度

失业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相对于有工作、最穷的邻居,他们的收入更高,而且不用交税。社会保障得多了,人更“懒”了,劳动者的架子变大了,工资不算高,他们就不干,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缺少竞争力,希思政府上台后,曾下定决心要杜绝此类现象,可工

人们有了福利的靠山,罢工示威损失不大,很能“斗”,政府却耗费不起,屡战屡败,颜面丢尽。1、前工业社会的济贫政策

(1)教会在济贫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2)民族国家的崛起与血腥立法的颁布

(3)从镇压到救济的政策转变:1601年济贫法及其意义

(4)救济政策进一步规:1662年的《居住法》

(5)以传统道德对抗社会危机的最后努力“斯宾汉姆兰制度”

(1)教会在济贫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A、十六世纪以前英国解决穷人的救济问题的方式

十六世纪以前英国也存在贫困等社会问题,但那时解决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

会、寺院、教会医院、基尔特、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比如在十五世纪的大城市中,就出现过许多分散的、拥有基金的养老院和救济院,如圣芭塞洛缪救济院、圣托马斯救济院、圣克罗斯救济院,此外还有为那些完全被遗弃的一类人设立了若干麻疯病救济院。

但这些都属于民间或性质的救济活动。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相反,视贫困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待这些不安定因素的方法在法律上往往是视之为惩处的对象。如根据十六世纪以前流传下来的一项法律上的惯例,所有行为不检的游民一律作为罪犯看待,十

六世纪初时这种态度仍没有改变。

B、教会在济贫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从古罗马到中世纪晚期,扶助流浪的贫民本来是教会的工作。基督教会不仅有对人民进

行精神上的引导与麻痹功能,“也会为人们提供社会服务 (包括救济贫民和赡养老人、抚养儿童),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

古代基督教教义和寺院法(又称教会法)对英国的济贫法具有直接和深远影响。譬如,在旧约圣经中,要求人们对不幸者应怀有一颗慈爱之心,要关心那些生病、年老、残疾和贫穷者。早期教会人士在传教布道过程中,为赢得信徒,也不辞劳苦,乐善好施,救助贫苦病残垂危之人,以扩大教会的影响。这方面的事例屡见不鲜,在流传至今的一些书籍如《英吉利教会史》中即有许多生动的记载。当时的教会在济贫事务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其收入的 1/3~1/4用于了慈善事业。

这是基督教文化中所强调的拯救精神和基督教文化中所追求的“圣爱”的体现。

(2)民族国家的崛起与血腥立法的颁布

A、民族国家的崛起与对教会社会功能的替代

中世纪以后崛起的欧洲民族国家要替代教会的政治力量,就不仅需要继承古代国家攘外

安的传统功能,而且还必须承袭或替代教会的社会功能。

在中世纪英国,在 1536年英王亨利八世为避免教会和政权分庭抗礼下令没收修道院的财产。教会社会救助的资源被抽空,也就要求世俗政权出面建立起有效的扶贫机制。这就是

在欧洲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对教会社会功能的替代。

B、十六世纪时英国社会出现大量流民

十六世纪时英国社会出现大量流民,主要原因大规模开展的圈地运动,人口增加以及通货膨胀。另外还有物价上涨的原因,比如 1511年到1550年间粮食价格上涨了约 60%以后十年又上涨55%。

英国当时大约有二万到四万流浪者。流浪分为正在找工作的与无论如何也不愿工作的,后者就是流氓。流氓每郡约三百到四百人,两两三三成组或四十五十人结队。无数人无家可归、无地可种.

面对如此严重的流民问题,民间及等自民性质的救济方法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政府在十六世纪初所采取的往往是一些残酷暴戾的打击方法。

“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

16—17世纪是英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也是英国历史上流民充斥的时代。16世纪最后30年以后,失地的农民逐年增加。圈地运动造成一大批无产的流浪者。1663-1674

年的家庭税表记载的无地农民占了40% (杰:英国农民家庭经济)。

农民失去了土地后,流离失所,充塞城乡,给英国社会造成严重威胁,面对大量流民,都铎王朝曾试用过两种补救办法,一是制定法规阻止圈地,二是制定“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

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政府颁布一系列迫害失地农民、禁止流浪的法令,如1530年规定,凡身强力壮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鞭打至流血为止,强令发誓志愿劳动,然后遣送回籍;1547年的立法规定,凡流浪者在一个月找不到工作,一经告发,就判处为告发者的奴隶,主人可以任意转卖、出让,逃亡过三次的奴隶要按叛逆罪处死。

1563年,伊丽莎白政府颁布了著名的《徒工法令》,规定凡没有土地或土地收入少、或

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必须接受雇主雇用,期限不短于一年。未经主人同意不得在期满前离开,工资数额由各地治安法官规定。此外,伊丽莎白还对被赶出家园的流浪者采取了残酷的惩罚

手段。1572年,她颁布了“惩治流浪者法令”。该法案规定:凡十四岁以上的无证乞丐,如果在两年没人愿雇佣他,就处以鞭笞和打烙印。再度行乞且年过十八,又无人愿使用达两年者,则处以死刑。第三次重犯,当以叛国罪处死。

亨利七世时代被处死的失地农民有72000人,伊丽莎白统治时,每年有三、四百人被送

上绞刑台,所以马克思把这些法令称为“惩治流浪者的血腥立法”。这种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强迫失地农民要“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 24章《十五世纪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中所说的血腥立法,就包括禁止流浪者行乞的立法。

马克思说:“直至十五世纪末和整个十六世纪,整个西欧都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

律。现在工人阶级的祖先,当初曾因被迫变成了流浪者和贫民而受到惩罚。”马克思举了英国亨利八世时期和伊丽莎白执政时期的例子:“亨利八世时期,1530年,允许年老和无劳

动能力的乞丐行乞。但对身强力壮的流浪者则加以鞭打和监禁。他们要被绑在马车后面,被

鞭打到遍体流血为止,然后要发誓回到原籍或最近三年所居住的地方去分‘从事劳动’。亨利八世二十七年,又重申了以前的法令,但由于加上了新的条款而更严厉了。如果在流浪时

第二次被捕,就要再受鞭打并被割去半只耳朵;如果第三次被捕,就要被当作重罪犯和社会

的敌人处死。……这些条例直到十八世纪初还有效,到安女王十二年颁布第23号法令时才

被废除……”

(3)从镇压到救济的政策转变

A、1601年济贫法

制定“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 加深了对失地农民的迫害,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在这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都铎王朝的统治,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伊利莎

白女王在位期间曾在实行“血腥法律”的同时又制定了救济贫困者的政策。

伊利莎白女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救济穷人的措施。1572年,英国通过了向全国强

制征收济贫税的条例,要求每一教区必须对其贫民负责。任何须由济贫税负担的人,都可以

被遣送回原籍。1576年,政府又命令各城镇,要求向失业者提供原材料并购买他们的产品。

在此基础上,于1601年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该法令明文规定教区

应在其所辖区域建立济贫院以救济那些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穷人,为他们的孩子提供

免费的技术培训;并有责任为强壮的穷人安排工作;治安法官负责征收济贫税,监督、检查济贫法的执行情况。

以1601年济贫法为基础,在英国逐渐形成了以征收济贫税、建立济贫院、实行教区安置为主要容的一整套济贫制度,其目的是对穷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救济并兼以管理和疏导。这

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济贫制度的实施,使流民问题大为缓解,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产业

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B、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的意义

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

残疾而不能工作的,(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

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对第三种不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伊丽莎白济贫法》在英国济贫法乃至英国社会政策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1)比较系统完整地规定了济贫法制度,为此后济贫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所提供的主要是院外救济(outdoor relief ),这是相对于1834年新济贫法的院救济

(in door relief )而言的,这种救济到新济贫法出现以前一直是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基本救

济原则。

(3)政府已有意识地对贫民做出区分,既体现出国家对贫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强调政府不会为所有贫困的人提供最低生活保养,有能力工作有人仍然应该努力依靠个人摆脱贫困。

(4 )建立了严密的管理体系。济贫事务由枢密院监督,在牢固的中央政府支持下地主官司员一致奉行。监督官遇到重要情况即向上汇报至治安法官,由治安法官转呈郡长及巡回裁判

官,最后呈报掌管大臣(Lords Commissioners ) 3。

(5)完善济贫税的征收制度,规定由每个教区的教会管理人和四名贫民监督人

(overseers )

负责向每一个居民土地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他们有权扣押这些人的财产。

在1630年时候关于这项法令的施行情况曾有一次重要的调查,调查显示除了英格兰西北部和威尔士外,整个制度进行得相当顺利。实际上1601年济贫法实施初的四十年是其收

效最好的一段时期。

(4)救济政策进一步规:1662年的《居住法》

A、1662年的《居住法》

1642-1660年中,税收只能支付庞大济贫费用的7%其余皆来自私人慈善事业。战争中

贫民的流动性增大,很多贫民因需要食品及建筑房舍的材料,便到荒地或共有地上去采集燃

料、砍伐树木。一些人便搬到材料最丰富的教区去居住,把那里的材料用尽后再搬到别的教

区去。结果这帮人便成了社会上的一群无赖的流浪分子。

为了制止这种情况,政府颁布居住法(the Settlement Acts )(Act for the better Relief of the Poor of this Kingdom of 1662). 规定凡贫民非在某区居住40天之久,不

能认为其有在该区有居住权,不予发给居留证,无证即不能领取赈济。而这时期的济贫法也

授以每个教区驱逐那些成为地方负担的移民在40天出境的权力。

对贫困儿童的教养政策没有太大的变化,对成年男子(一般指成年而不积极寻找工作的

人)往往规定如锤麻、敲石块之类的体力劳动。

B、《居住法》的意义

可以说,济贫法到1662年的《居住法》,已经从政府打击不安定因素发展到国家开始初步应对贫困。政府废除了对流民处以死刑、监禁、烙耳等残酷的法律,但同时保留体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