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73首席科学家

973首席科学家

1楼

第一名清华大学15个

(信息)罗毅支撑高速、大容量信息网络系统的光子集成基础研究

(能源)卢强我国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能源)姚强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

(能源)过增元(合)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

(能源)毛宗强(合)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

(能源)陈昌和(合)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

(信息)吴澄(合)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

(材料)南策文(合)信息功能陶瓷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生命)陈国强(合)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生命)饶子和(合)蛋白质功能、三维结构和折叠原理研究

(信息)吴建平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

(信息)雒建斌高性能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

(信息)孙家广现代设计大型应用软件的共性基础

(生命)孟安明利用模式动物研究遗传性出生缺陷的发生机理

(能源)陈昌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

第二名:北京大学14个

(农业)王忆平高效生物固氮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张兴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的基础研究

(信息)梅宏Internet环境下基于Agent的软件中间件理论和方法研究

(生命)丁明孝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生命)唐朝枢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生命)李凌松人胚胎生殖嵴干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

(材料)严纯华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

(材料)甘子钊超导科学技术

(材料)刘忠范/彭练矛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

(前沿)赵夔基于超导加速器的SASE自由电子激光的关键物理及技术问题

(生命)郑晓瑛(合)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

(前沿)姜伯驹(合)核心数学的前沿问题

(生命)来鲁华基因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应用

(材料) 严纯华新型稀土磁、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第三名: 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并列,各校都有7个973首席科学家)

复旦大学7人

(环境)金亚秋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

(生命)杨雄里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

(生命)贺福初/杨?M原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材料)资剑人工带隙材料的物理机制、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材料)杨玉良(合)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

(生命)金力(合)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

(材料)杨玉良聚烯烃的多重结构及其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7人

(生命) 魏庆义(合)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

(生命) 马丁(合)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

(能源) 郑楚光(合)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

(综合) 罗俊基于弱力测量平台的引力及相关物理规律研究

(生命) 肖传国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

(信息)丁汉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

(信息)冯丹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存储的组织模式和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7

(农业) 孙其信农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农业) 王学臣作物抗逆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及分子基础

(农业) 李宁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农业) 彭友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的研究

(农业) 巩志忠作物高效抗旱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

(农业) 李德发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

(农业)武维华作物应答高盐、低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

2楼

第6名:北京师范大学5个

(环境)刘昌明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

(农业)张新时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综合)李小文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

(综合)杨志峰生物地球化学及环境的前沿研究

(综合)方维海生命体系识别和调控过程中重要化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3+1人[陈竺] 3+1 [滚动项目]+1项[附属医院不属于教育系统]

(生命)曹谊林组织工程的基本科学问题

(生命)盛慧珍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生命)陈国强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生命)曹谊林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滚动课题]

----

“(生命)陈竺疾病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瑞金医院,依托基金委)” 中南大学 4

(材料)钟掘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

(材料)邱冠周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

(材料)张新明高性能铝材与铝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材料)黄伯云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

浙江大学 4

(信息)鲍虎军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观

(生命)郑树森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

(综合何赛灵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农业)吴平作物高效利用氮磷养分的分子机理

中国海洋大学 3

(环境) 翟世奎(合)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前沿) 耿美玉糖生物学与糖化学-特征糖链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环境)吴德星中国东部好大一片陆地架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

华东理工大学3

(材料)钱旭红绿色化学农药先导结构及作用靶标的发现与研究

{能源} 王辅臣大规模高效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基础研究

(材料) 卢冠忠高丰度稀土元素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高效、高质利用的基础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3

(材料)许仲梓(合)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

(材料)徐南平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

(前沿)欧阳平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中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大学3

(前沿)郭光灿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

(环境))范维澄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

(生命)姚雪彪调控细胞增殖重要蛋白质作用网络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3

(能源)刘志刚(合)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石油燃料替代途径的研究

(能源)郭烈锦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

(材料)卢天健超轻多孔材料和结构创新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

南京大学 2 人三项

(材料)王牧光电功能晶体的结构性能、分子、微结构设计和制备过程

(综合)孙义燧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材料)王牧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与制备过程[滚动]

华南理工大学 2

(能源)华贲(合)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

(材料)曹镛(合)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重大基础问题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

(环境)丁平兴(合,副首席)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生命)胡应和转基因高等动物的创建与高级脑功能分析

武汉大学2

(环境)李义天长江流域水沙产输及其与环境变化耦合机理研究

(环境)龚健雅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

上海交通大学2

{生命}贺林(合)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

{生命} 任秋实视觉功能修复的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生命)

3楼

四川大学 2

魏于全基因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顾忠伟组织诱导性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研究

吉林大学 2

(综合)裘式纶(合)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研究

(综合)崔田超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若干前沿问题

中山大学2

(信息) 许宁生新型场发射平板显示和微显示的基础研究

(生命) 屈良鹄人类非编码RNA及其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

太原理工大学1人2项[滚动课题]

(能源)谢克昌(合)煤热解、气化和高温净化过程的基础研究

谢克昌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的多联产应用的基础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人2项[ [滚动课题]

(信息)李未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组织与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

李未海量信息的协同性和可生存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究

北京理工大学 1

(能源)吴锋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相关基础研究

同济大学1

(环境))汪品先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

新疆大学 1

(环境)潘晓玲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

南开大学 1

(能源)耿新华(合)低价、长寿命新型光伏电池的基础研究

天津大学1

(能源)苏万华(合)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石油燃料替代途径的基

础研究

东北大学1

(信息)柴天佑(合)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 1

(环境)谢和平(合)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 1

(农业)郑小波(合)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 1

(农业)张启发(合)农作物资源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

(信息)卢锡城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研究

中国石油大[北京] 1

(能源)鲍晓军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中石油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

(资源)王成善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

西北大学 1

(能源)刘池阳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

北邮 1

(信息)任晓敏新一代通信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光纤的结构工艺创新基础

云南大学 1

(环境)何大明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

云南农业大学 1

(农业)朱有勇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理与方法

西南农业大学 1

(农业)夏庆友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 1

(生命)王晓民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 1

(生命)蒋建新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 1

(生命)陈军脑功能的动态平衡调控

各领域分布:

“973计划”项目课题验收会

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973计划将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

1. 农业领域

农业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正受到水资源不足、耕地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威胁。保证21世纪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任务非常艰巨。加入WTO既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十一五”期间农业领域将面临以下方面的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粮食问题在数量上有较大的缺口。据统计,2000-2002年我国粮食年产量为4.5 亿吨,已低于消费量,2003年我国粮食大幅减产,总产降到4.3亿吨。“十一五”期间人口数量将突破14亿大关,按人均粮食占有量800斤的预定指标,要求有5.6亿吨的粮食供给,而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如稻、麦的单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技术储备有限。由于建设的需要(包

括城市扩大,村镇城市化、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占地等等),可用耕地面积将进一步缩减。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食物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主要商用畜种依赖进口,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大环境由于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等)日益加重、生态链破坏等因素所导致负面影响愈来愈强烈。

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难题,禽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暴发,不仅给广大农民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形成了威胁。

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状况仍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期,总体上讲是“投入高,效益低,农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待提高”。尽管农作物单产较高,但主要是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牺牲有限自然资源所获得的,距离我国“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仍相去甚远。

“十一五”期间,973计划以保障食物安全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瞄准世界农业科学发展的前沿,紧紧围绕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战略调整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病虫害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和病虫鼠害控制、优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加工、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支撑。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农业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基础;

(2)农业生物基因资源发掘和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3)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及区域农业布局的基础科学问题;

(4)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5)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病虫草鼠害、农业动物重大疫病)预测、控制与生物安全;

(6)农产品(粮食、果蔬、畜禽水产品)营养品质、农产品储藏和安全的基础科学问题。

2. 能源领域

能源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能源供需量极大,目前已近20亿吨标煤,出现了能源整体(煤、油、电)持续紧张的状况,今后每年仍将以数千万吨标煤的速率增长。中国在未来几十年中,能源需求总量将增长为现在的3倍或更多,其中还应至少包括约5-6亿吨液体燃料。这决定了在未来数十年中,我国能源生产仍必须快速增长。同时,我国石油自产率将进一步逐年降低,电力的年人均供应量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决定了能源未来几十年内以煤为主(占60%以上)的格局难以改变。

针对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石油安全问题凸现、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973计划一方面要解决现有能源技术系统提

高效率、降低污染和保障安全中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要在解决我国能源新系统创建的科学问题方面实现突破,探索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可能途径。通过

基础研究获得经过验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系统,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高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深部煤炭资源分布、安全开发和煤层气开发的有关基础研究;

(2)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3)石油、天然气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4)我国大型电力系统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

(5)氢能规模、无污染制备、输运和高密度存储的关键科学问题;

(6)探索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途径的研究;

(7)探索大规模发展核裂变能的途径及相关科学问题、发展核聚变能的基础问题;

(8)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973计划”10周年纪念大会

3.信息领域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成为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产业正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GDP三倍的速度快速增长着,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信息技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主要源于我国的信息高技术产业缺乏坚实的基础,缺乏深厚的基础研究原始积累。在作为信息技术基础的微电子产业,由于集成电路的材料、制备工艺、原型器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导致微电子产业在我国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我国电子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很低,集成电路销售额只占世界集成电路市场的总额的0.3%。由于缺乏研制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能力,使得我国在研制和生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时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十年来我国大部分计算机公司尚处于代理外国产品、积累市场经验与积累原始资金的阶段。软件行业,软件的“易使用”和“高可信”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软件理论、算法等研究滞后,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一直为跨国公司所垄断。网络与通信行业,核心路由器、巨型服务器等关键设备仍然大量依赖进口,移动通信中的一些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为此使我国每年要付出巨额专利使用费用。

整体来说,正是由于缺乏强大的基础研究作为后盾,我国信息高科技产品仍然只能以仿制为主,缺乏自己的创新特色,而信息产品极强的应用性和极大的市场使得基础研究进一步被忽视。

一个只能凭借别国的基础研究成果的国家,在未来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必败无疑。这一局面只有在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全面提高我国信息领域的创新能力之后,才能从根本上予以扭转。

“十一五”期间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国际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着重从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再现、安全、利用,信息系统的基础元器件、信息处理环境、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微纳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和集成微系统的基础研究;

(2)信息处理环境及科学计算的基础研究;

(3)泛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的基础研究;

(4)信息获取的基础研究;

(5)高可信、高效率软件的基础研究;

(6)智能信息处理、和谐人机交互的基础研究;

(7)海量信息处理、存储及应用的基础研究;

(8)量子通信的基础研究;

(9)信息安全的基础研究。

4.资源环境领域

我国资源有限的保障程度和环境脆弱的承载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主要表现在:

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矿产和油气资源储量保证年限锐减,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多年来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乃至掠夺性开发,导致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海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单一污染发展到复合性污染,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持久性有机物,形成了复杂的区域性污染,并已经威胁到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全球环境变化已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涉及我国对环境、经济、政治、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的国家决策。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剧了环境的脆弱性,导致成灾频率剧增,灾情扩大和多种灾害群发。特别是重大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等,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面对上述重大问题的严重压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球资源和地球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并把它转化为可供解决上述问题的决策基础和实用技术,进而合理地组织有序的人类活动,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活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资源环境领域以国家中长期发展需求为导向,从战略上寻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根本性、战略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的资源环境科技体系。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动力学为主线,从整体上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发展规律,开展基础研究,为解决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重大科学问题;

(2)矿产资源集约利用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3)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和适应;

(5)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6)区域环境质量演变和污染控制;

(7)区域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8)特殊资源高质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9)中国近海及海洋生态、环境演变和海洋安全;

(10)重大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

(11)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5.人口与健康领域

健康是人类基本的生活目标,减少疾病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我国已在人口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卫生保健事业取得很大成绩,然而防病治病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广大的农村还缺医少药。各种重大的急、慢性传染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约1.5-2亿人为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结核杆菌的耐药与艾滋病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传染病时有发生,2003年在我国爆发的非典型肺炎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尚不能适应需要。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已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因素,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性疾病特别是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压力加剧使大量劳动力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这些疾病发病率高,对

健康危害大,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出生缺陷,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任务极其繁重。各种创伤及自然灾害越来越大地危害人民生命健康,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目前我国97% 的药品是仿制药,我国的制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针对重要疾病,不断研究和创制新的优良药物,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以及提供疾病防控和诊治新技术新方法,是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的紧迫需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需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紧迫需求。我国的卫生保健工作面临严重挑战,对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提出重大需求。

针对上述需求,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以提高人口素质、防治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传染病和高发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方向。以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解决疾病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突破口,提高我国在人口数量和质量控制及重大疾病诊治和防控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原创能力,降低重大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以逐步达到促进国民健康、带动科学发展、加速社会进步的战略目标。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重大传染病防控与诊疗的基础研究;

(2)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机制、诊疗与预防的基础研究;

(3)生殖与发育的基础研究;

(4)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5)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与生物安全;

(6)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

(7)新药创制的基础研究;

(8)重大疾病诊疗新技术的基础研究;

(9)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研究。

6.材料领域

材料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2000年以来,材料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贡献约占20%,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等是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的重要基础材料。我国传统材料产业发展迅速,相当一部分的年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并且产品档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用于国防和高技术的高性能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高技术新材料方面产业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较小,基础研究尤其薄弱,一些高端产品的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健康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材料,如生物医用材料、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和环境净化材料,需求日益增加,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我国仍需要大量进口。我国的材料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整体上与发达国家至少存在15年以上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先进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进程,影响到传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自身的发展。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新的重大需求,材料领域要开展材料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传统材料产业生态化改造以及材料循环利用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发展低能耗、少污染、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技术,提高传统材料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材料、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材料方面解决一些瓶颈性关键科学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材料科学自身发展的科学基础研究中做出原创性成果,在国际材料领域的更多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1)基础材料改性优化的科学技术基础;

(2)新一代结构材料的结构与成形控制科学基础;

(3)信息功能材料及相关元器件的科学基础;

(4)新型储能和清洁高效能量转换材料的科学基础;

(5)纳米材料的重大科学问题;

(6)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净化材料与仿生材料的科学基础;

(7)材料的服役行为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8)材料设计和新材料探索、表征与评价。

7.综合交叉领域

学科领域的交叉综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学科领域交叉和融合日益增强,许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已经充分显示出一种融会贯通、综合交叉的发展趋势。973计划设立综合交叉领域,鼓励和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对具有战略性的、跨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集成,孕育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交叉型研究人才,培育若干高水平、跨学科领域的综合交叉研究基地,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综合能力。

综合交叉方面将着重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综合性的重大科学问题;跨领域综合交叉的重大科学问题;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综合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2)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交通与物流、社会安全相关科学问题;

(3)数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

(4)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

(5)空间探测和对地观测相关基础研究;

(6)重大装备与重大工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7)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

(8)典型地区、行业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9)二氧化碳及硫、磷、氮、金属等重要元素的减排、分解与资源化的基础研究;

(10)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8.重要科学前沿领域

《规划纲要》提出基础研究未来十五年的目标是在世界科学发展前沿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为此,973计划设立重要科学前沿领域,围绕科学前沿重大问题进行重点部署,鼓励和支持原创性研究,孕育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努力在世界科学前沿形成我国的优势领域,增强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

重要科学前沿领域重点部署:对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和重大影响的前沿研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可能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前沿研究;能充分体现我国优势与特色,有利于迅速提升我国基础科学国际地位的前沿研究。

重点支持以下类型的研究:经过科学基金培育、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研究;基于重大科学工程开展的科学前沿研究;基于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开展的科学前沿研究;需要重点部署的前瞻性基础研究。

(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通常指跨学科合作的较大规模的研究团队,围绕总体目标,配置较高强度资源,开展系统性研究,以获取重大科学突破。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已经成为国际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吸引了各国杰出的科学家广泛参与,并带动了相应科学领域的飞跃发展。国际上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有全球变化研究、人类基因组图谱、人类蛋白质组研究计划、大洋/大陆钻探计划、纳米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等。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对科学技术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产生大量原始性研究成果,催生和带动相关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有重要意义。

遴选原则是: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蛋白质研究

围绕基本生命活动机制、人类重大疾病产生机理与防治、重要生物性状调控机理,重点部署蛋白质组、基于模式生物的蛋白质功能和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研究方法学研究。凝聚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组建若干蛋白质科学领域国家级研

究基地,形成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网络;在重要蛋白质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重要生物功能蛋白质表达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量子调控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探索全新的量子现象,发展量子信息学、关联电子学、量子通信、受限小量子体系及人工带隙系统,重点研究量子通信的载体和调控原理,量子计算,电荷-自旋-相位-轨道等关联规律以及新的量子调控方法,受限小量子体系的新量子效应,人工带隙材料的宏观量子效应,量子调控表征和测量的新原理和新技术基础。在与量子调控有关的量子现象的基本理论方面取得突破,在实验室初步实现基于这些现象的新量子调制技术。

3.纳米研究

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自组装和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结构、优异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纳加工与集成原理,概念性和原理性纳器件,纳电子学,纳米生物和医学,分子聚集体和生物分子的光、电、磁学性质及信息传递,单分子行为与操纵,分子机器,纳米表征度量学等。建立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生物和医学研究体系,形成若干在国际上有带头作用的研究群体。研究开发纳米材料及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纳米级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能源转换、环境净化和信息存储材料。

4.发育与生殖研究

开展生殖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与去分化、组织器官诱导形成和功能建立及机体衰老指令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重点研究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调控,生殖细胞发生、成熟与受精,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体细胞去分化和动物克隆机理,人体生殖功能的衰退与退行性病变的机制,辅助生殖与干细胞技术的安全和伦理等。在体细胞去分化和重获全能性、干细胞定向有序诱导分化,生殖健康,组织工程和动物克隆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973首席科学家

1楼 第一名清华大学15个 (信息)罗毅支撑高速、大容量信息网络系统的光子集成基础研究 (能源)卢强我国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能源)姚强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 (能源)过增元(合)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 (能源)毛宗强(合)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 (能源)陈昌和(合)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 (信息)吴澄(合)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 (材料)南策文(合)信息功能陶瓷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生命)陈国强(合)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生命)饶子和(合)蛋白质功能、三维结构和折叠原理研究 (信息)吴建平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 (信息)雒建斌高性能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 (信息)孙家广现代设计大型应用软件的共性基础 (生命)孟安明利用模式动物研究遗传性出生缺陷的发生机理 (能源)陈昌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 第二名:北京大学14个 (农业)王忆平高效生物固氮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张兴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的基础研究 (信息)梅宏Internet环境下基于Agent的软件中间件理论和方法研究 (生命)丁明孝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生命)唐朝枢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生命)李凌松人胚胎生殖嵴干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 (材料)严纯华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 (材料)甘子钊超导科学技术 (材料)刘忠范/彭练矛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 (前沿)赵夔基于超导加速器的SASE自由电子激光的关键物理及技术问题 (生命)郑晓瑛(合)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 (前沿)姜伯驹(合)核心数学的前沿问题 (生命)来鲁华基因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应用 (材料) 严纯华新型稀土磁、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第三名: 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并列,各校都有7个973首席科学家) 复旦大学7人 (环境)金亚秋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 (生命)杨雄里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 (生命)贺福初/杨?M原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材料)资剑人工带隙材料的物理机制、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973标书 2010CB833200-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

项目名称: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化学合 成 首席科学家:马大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所 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上海市科委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关键科学问题是针对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发展高效和实用的合成路线,以及阐明它们的结构–活性关系和作用机制。 本项目的将选择一批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和免疫等活性的生物碱、环酯肽、皂甙和萜类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运用化学各学科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分子的结构进行巧妙设计,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策略,实现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复杂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在合成方式上将重点发展基于串联反应、多组分反应、无保护基合成、原子经济性、催化反应的应用和仿生合成等新合成策略。通过合成建立天然产物和其类似物的化合物库,与生物学家合作进行活性测试,总结相关天然产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用于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天然产物分子探针,以发现相应天然产物的作用靶点。对于所发现的活性和选择性更好的化合物,我们将深入探索其成为治疗重要疾病药物的可能性。在进行目标分子的合成和相关生物学研究的同时,也将关注合成中的反应方法学问题,发展一些高效、选择性好、具有普适性的新合成方法。本项目具体的研究内容的如下: 1.开展一些具有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结果新颖,目前还没 有全合成的报道,有一定的合成挑战性的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研究,争取实现它们的第一次全合成。这样的工作也为加快后续的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优化打下基础。所涉及的目标分子包括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PF1270A/ B/C, Longeracinphyllin A, Sie b oldine A和Haouamine A/B;环肽类化合物Piperazimycin A, Chloptosin和Celogentin C; 皂甙和萜类化合物Sepositoside A, Solanoeclepin A, Micrandilactone A, Maoecrystal V 和Ainsliatrimer A/B等。 2.以天然产物全合成为目标,发展和运用有机合成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从而巧妙设计、发展具有普适性的高效、高选择性的天然产物合成策略和全新全合成方法。重点研究基于计算化学、自由基反应、碳正离子中间体、烯酮中间体,包含串联反应、多组分反应、无保护基合成、原子经济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等的新合成策略,成功实现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复杂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所涉及的对象包括:发展全新的基于不对称[(5+2)+1]反应构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四个专业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 本学科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是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单位。本学科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2006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 本学科现有教师19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73人。拥有973首席科学家2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名,有两个学术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本科学拥有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网络存储技术湖北省工程中心、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另外,本科学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中心结点单位,是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主结点、中国国家网格(武汉)结点单位,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 本学科近3年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50余项,其中包括“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是863计划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单位。 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项,发表学术论文1189篇,其中731余篇被SCI、EI、ISTP收录。 本学科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133名,博士研究生419名。在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1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在校硕士生651名,博士生424名。 本学科在信息存储技术与系统、并行分布式计算、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数字媒体、网络系统及信息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突出的综合实力。

(整理)973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02CB412500 项目名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起止年月:2002年12月-2007年8月 项目首席科学家: 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项目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经费预算:2000万元

一、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以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为基础,以国家科学创新为主导,以环境外交谈判战略需求为总目标,瞄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源的时空格局、碳循环的调控和驱动机制及未来情景3大前沿性科学问题,采用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与碳循环过程的综合观测、生物过程适应性实验研究以及典型河流碳通量及碳输运过程研究为支撑系统的自下而上途径,与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和遥感数据库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有机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自然调控机理、人为因素驱动机制、生物过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以及碳汇/源时空格局形成的生物地理学机制;综合评价中国陆地碳汇/源的时空格局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和未来情景;分析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增汇潜力、碳库间循环周期、生态系统管理的增汇效果和成本效益、重大林业工程的固碳效应以及河流碳输运在陆地碳循环中的作用;跟踪国际谈判焦点问题,探讨碳汇项目的计量方法学、中国农林业活动碳吸收汇的潜力及其增汇技术的可行性。建成初具规模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研究的科学平台,发展基于地学空间信息的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方法论,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参与环境外交活动和履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预期目标 1.建立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和循环过程的综合观 测网络(ChinaFlux),揭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储量的生物地理规律, 构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数据信息系统。 2.初步阐明中国主要类型陆地生态系统(森林、农田、草地和湿地)碳循环过 程的生物物理机理,确定驱动碳循环的关键控制因子,揭示全球气候变化 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生态适应机制;构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 循环动力学模型和遥感反演模型,实现两种模型的综合集成。 3.阐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历史演变规律,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化对碳循环过程的驱动作用,重建过去5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碳源 的时空格局,预测未来50年的变化趋势,辨析自然扰动和人为活动的贡献 及调控机理。 4.阐述典型河口向近海碳输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评价人为活动对河流碳 输运的影响;阐明以多沙和物理输运为主的碳输运规律,揭示河口重点沉 积区的碳的早期沉积作用;定量认识河口碳输运过程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 环中的作用。 5.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及其成本效益、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

973项目申报书——2011CB302400-G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数字化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项目名称: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数字化设计制造 中的应用 首席科学家:高小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 究院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针对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数控系统核心问题,继续数学机械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基于混合计算的误差可控算法、微分差分方程求解的符号算法、高级几何不变量算法、有限域理论与算法、构造性代数几何若干前沿问题上取得重大创新性突破,提高计算机符号计算、几何推理与可信计算的能力,保持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特色与在若干方面的领先地位。以此为基础,解决数字化设计制造和数控系统的若干关键理论与算法问题,包括复杂曲面造型与分析、几何特征识别、数字化制造中的路径规划与干涉分析、数控系统中的插补、刀补与误差补偿,以此为基础开发性能指标国际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数控系统核心功能模块,为高速、高精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数控系统的商业开发提供支撑,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打破国外封锁做出贡献。 五年预期获得重要奖励5项左右,发表300篇左右高水准SCI论文,申请20项关键技术专利,出版10部左右专著。 在人才培养方面,预期培养200名左右优秀研究生,为数学机械化与数字化设计制造培养后备人才。参加项目的青年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及其他为青年人设立的奖项5-10项左右。 在基地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承担项目的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中心的学术地位,加强在数学机械化研究、数字化设计制造领域的引领作用。 (二).五年预期目标: 1. 数学机械化理论与算法: 在若干既有理论意义又在数字化设计制造和数控系统中有明显应用前景的理论问题上,包括基于混合计算的误差可控算法、微分差分方程求解的符号数值算法、高级几何不变量算法、有限域理论与算法、构造性代数几何若干前沿问题,争取取得重大突破,在算法的实时性、精确性、完全性、系统性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满足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实际需求。具体包括: 在方程求解的理论与符号算法方面,建立微分差分方程组的Chow形式,微分差分混合型方程组的分解的高效算法,微分差分方程的Galois理论与符号求解的高效算法;在微分维数猜想、Ritt问题、Jacobi界等著名难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齐性空间的整系数上同调环计算算法,代数flag 流形中结构常数的机器计算方法,由半稳定曲线簇确定的Higgs丛之不稳定性的精确上界以及特征非零代数曲面纤维化理论。

973项目面向公共安全的社会感知数据处理

973项目“面向公共安全的社会感知数据处理” 中期验收会 纪要 时间:2013年8月11日 地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主持:谭铁牛 出席: 咨询组专家:施鹏飞教授、戴国忠研究员、钱德沛教授 专家组成员:侯朝焕院士、李衍达院士、张钹院士、马颂德研究员、袁保宗教授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谢夏博士 中科院高新技术局:杨永峰处长 全体课题骨干 记录整理:尹丽萍 一、谢夏博士代表科技部对973项目中期检查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 讲解。 二、首席科学家谭铁牛研究员简要回顾了项目的总体情况,分别从 立项背景、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与预期目标、总体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课题设置与研究团队、年度计划与 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三、与会专家在审阅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的基 础上,对课题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讨论评议,认真填写了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和中期总结课题评议意见表。 四、在所有课题汇报结束之后,专家组就整个项目的研究状态和调 整方案进行了集中讨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为下一步项目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较好地完成了项目计划书中规定的前两年的各项任务,主要量化指标明显高出预期目标,研究队伍全面进入状态,研究进展保持良好态势。这些为本项目后三年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希望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合理规划、突出特点、不断创新,圆满顺利地完成项目预定目标。 五、会议最后,谭铁牛研究员再一次结合各课题的汇报进行了简短 的总结,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鼓励,同时也号召项目组成员针对当前面临的难题与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提炼关键科学问题、瞄准项目应用需求,加强课题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终圆满完成973项目的各项任务。 抄报: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973联合办公室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2011年973项目作物应答盐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

项目名称:作物应答盐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首席科学家:郭岩中国农业大学 起止年限:2012.1-2016.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前期973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以水稻、玉米和拟南芥为材料,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作物重要耐盐碱基因的克隆,植物盐碱胁迫信号感受和重要调控单元的鉴定、作用机制分析以及作物耐盐碱品种培育的分子设计。我们将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盐土、碱土和苏打盐土的特殊性、围绕植物响应盐碱胁迫的信号感受-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调控两个网络交叉互作的重要节点进行重点研究、并根据得到的重要节点组成的调控单元(Regulatory module),通过“智能型”转化系统进行初步耐盐碱作物的分子设计。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对解析植物耐盐碱机理和阐明植物适应其它非生物逆境的机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耐盐碱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和耐盐碱作物新品种培育以及我国盐碱土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主要研究内容: 在前期973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根据作物应答盐碱胁迫的“信号感受—转导—蛋白修饰—染色质修饰/转录调控—离子平衡/细胞活性—反馈互作及网络调控”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思路,围绕植物响应盐碱胁迫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调控两个网络的交叉互作调控,寻找负责调控植物盐碱胁迫反应的两个网络的重要节点以及由包括这个(或这些)重要节点组成的重要调控单元,重点探讨植物对盐碱胁迫的感知、染色质修饰与盐碱胁迫反应关键基因转录活性调控和植物耐盐碱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比较系统和深入地了解植物对盐碱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并为通过分子设计培育耐盐碱作物(玉米、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遗传材料。 通过创造(人工诱变、渗入系等)主要农作物耐盐碱材料和寻找地方品种耐盐碱资源,分离、克隆耐盐碱基因或QTL,明确它们在抗逆调控途径中的位置,初步阐明其耐盐碱的分子调控机理,为作物品种改良提供有利的抗逆新基因。 项目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作物感应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

邬堂春教授简介: - 重庆医科大学新闻网

邬堂春教授简介: 邬堂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1965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校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二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年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199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Laval大学分子遗传与发育研究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答蛋白在环境应激与疾病中的作用(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毒理学)。 近年的主要业绩和创新成果有:运用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毒理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了从环境毒物的基础实验研究到现场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重点研究了环境应答蛋白及其相关基因(毒物代谢基因、DNA损伤与修复基因)在疾病(肺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973环境项目课题(组长)和中加/中美国际合作等多个项目。5年来,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2人和发明专利2项。近五年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50多篇(40多篇为通讯作者,发表了四篇主题封面论文),有关论文被New Engl

J Med等(IF为51)杂志多次正面引用。曾多次受邀在国际细胞应激学术大会上做特邀大会报告并担任大会、分会主席,在中日韩劳动卫生会议上作关键性(keynote)发言,受邀在俄罗斯科学院、加拿大Dalhousie、Laval等单位讲学。担任国际细胞应激学会Cell Stress & Chaperones杂志编委和《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副总编;是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二氧化碳减排、储存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袁士义-973计划

项目名称:二氧化碳减排、储存和资源化利用的基 础研究 首席科学家:袁士义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育部中 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发展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CO2捕集、埋存及高效利用理论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实施CO2长期地质埋存和资源化利用的示范,在实施的试验区提高采收率10%以上,吨油埋存CO2达到1吨以上,体现CO2减排的社会效益和CO2高效利用的经济效益。 2、五年预期目标 本项目将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在规模化CO2捕集、埋存及高效利用基础研究方面产生质的飞跃和创新。研究将围绕一个理论技术体系、发展三个理论、建立与完善四个方法,加强人才培养,最终体现两个效益,为“十二五”后形成中国特点的CO2捕集、埋存及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一个理论体系:发展与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CO2捕集、埋存及高效利用的理论技术体系。 三个理论: (1)适合中国国情的CO2长期地质埋存理论; (2)陆相非均质低/特低渗透油藏CO2提高采收率理论; (3)以O2/CO2循环燃烧为基础的新型燃烧理论。 建立与完善四个方法: (1)油气藏、煤层气藏及咸水层等地质体CO2埋存潜力评价及监测方法; (2)孔隙介质中CO2/地层油体系相态特征及渗流规律表征方法; (3)提高CO2驱油效率与扩大波及体积及埋存体积新方法; (4)低成本的CO2捕集与分离方法。 人才培养: 培养CO2埋存和资源化利用国际知名专家3~5名,国内技术骨干10~15名,博士生20名,硕士研究生30~50名。 体现两个效益: (1)通过CO2埋存与驱油现场示范,在实施油田区块年埋存CO2达到10万吨以上,吨油埋存CO2达到1吨以上,体现CO2减排的社会效益; (2)通过CO2资源化利用现场示范,在实施油田区块提高石油采收率10%以上,体现CO2高效利用的经济效益。

北大刘忠范院士

刘忠范:永不放弃纳米攀登之旅 刘忠范(1962年-),吉林九台人,汉族。物理化学家。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我的人生挺简单,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小时候是读书学习,现在是读书研究。”东京大学博士毕业的刘忠范于1993年回国到北大任教,一直致力于纳米技术的研究。于他而言,科研是兴趣,是坚持,也是责任。 刘忠范现任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纳米科技岗位”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低维碳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委“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院士。 求学:寒门学子执着追求的学术梦 1962年冬,刘忠范出生在吉林九台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务农,母亲是家庭妇女,只有在邻村小学教书的哥哥有文化。受哥哥的熏陶,刘

忠范从小就喜欢读书。虽然在学校他的经济条件是最差的,但学习成绩却一直是第一名。 单纯的特质,灵动的特性,使刘忠范从小对美妙的大自然充满强烈的探求欲,凡是书上看到的东西他都想亲自试验一下。给鸡鸭听音乐是否会多产蛋?用凉开水浇地是否比用生水更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将这些“突发奇想”付诸行动,并仔细地观察实验结果。他对知识浓厚的兴趣,也进一步促进了他的学习。1979年,刘忠范作为乡中学唯一一名上榜生考上了吉林工学院。 1983年本科毕业后,刘忠范赴日留学,先后在日本横滨国立大学、东京大学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东京大学和分子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留学期间,刘忠范由一个默默无闻的留学生成为了在学校小有名气的“优秀学生”。通过不断地努力,刘忠范在日学习期间取得了很大成功,并在《Nature》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在留学的第8个年头,刘忠范遇到了他的“伯乐”,他就是北大化学系教授蔡生民。蔡教授不止一次对刘忠范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回国工作。面对蔡教授的热情和诚意,刘忠范接受了他的邀请。1993年6月5日刘忠范到北大任教。 科学的确没有国界,但科学家一定要有祖国。虽然他有机会长期留在国外,但他属于这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祖国,选择了北大。从1993年至今,他对回国的选择依然不悔。他认为,在国外只是做研究,而在国内是在做事业,会有更大的天地,更大的舞台。 创业:为了攀登纳米事业的高峰 1993年回国后,刘忠范亲手建立起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研究室初创阶段,条件十分艰苦,完全从零开始。几间空房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每一个插头放在哪里,都需要刘忠范自己设计并找人安装,桌椅板凳也需要他自己一件件购买。 搞前沿研究需要先进设备。他的两位日本导师为了支持这位得意门生回国创业,赠送了六十余箱仪器设备,这在当时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为了开展纳米研究,他还省吃俭用,花50多万元买了一台用于看原子和分子的STM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这差不多是国内最早进口的洋设备。仪器需要配置防震台,但是因为

刘泽寰一位年轻科学家的中国梦

刘泽寰一位年轻科学家的“中国梦” 博士,研究员,博士导师,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现任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兼分子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澳门生命与环境科学技术协会副会长、广东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主持和参加了国家“ 973”计划、“ 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等20 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 收?近40篇;并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如果说到名气,多年来,刘泽寰获奖无数,早已习惯了鲜花掌声。 如果说到利益,现状下,刘泽寰收入良好,完全做到了衣食无忧。 但是对于像刘泽寰这样的科学家来说,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哪怕荆棘密布;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即便困难重重,这是一种追求,也是一份责任;这是一种操守,也是一份情怀。 从儿时的理想到成年的夙愿,刘泽寰的心中始终孕育着一个梦,这是一个腾飞梦,这是一个富强梦,这是一个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用不断的钻研和创新,赶超强国、领先国际的“中国梦” 。 倾心科技为梦想奠定鲜明底色 刘泽寰出生于书香门第,具有良好的家学渊源——曾祖 父刘良曾是清末最后一代秀才,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成为早期同盟

会会员。父亲刘人怀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曾相继担任暨南大学校长、教育部高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历届委员联谊会名誉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在家庭的熏陶下,刘泽寰从小便对科学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突出的专长,小学时他就参加了科技小组。在初一时,他发现自己对生物学尤为喜欢,又加入了上海市青少年生物协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科学实验,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夺得了许多奖项。 除了善于动手,刘泽寰还勤于思考,从14 岁开始便在《小学科技》《中学科技》等青少年科普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并因此获得过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勉励。 在那时,有一项课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对于木质纤维素的利用,当时就属于世界级的难题。从少年时我就想能不能在这方面做点事情,可惜后来从本科到博士基本都转到有关基因的研究,但这个想法也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执念。”刘泽寰笑着说。 1995 年,刘泽寰自华侨大学生化与化工工程系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暨南大学遗传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独立完成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 )”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工作,此项技术后来作为国家一类基因工程新药“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核心技术,以人民币770 万元转让给了医药企业,为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8 年,刘泽寰又考入了中山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专业攻读博

钟南山事迹和心得(精品5篇)

钟南山事迹和心得(精品5篇) 钟南山事迹和心得篇1 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 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XX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XX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XX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钟南山事迹和心得篇2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

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事迹和心得篇3 __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你可曾想过,你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丁文江

丁文江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丁文江,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 构——中国地质调查所, 领导了中国早期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工作; 又在该调查所推动了中 国新生代、地震、土壤、燃料等研究室的建立。
中文名: 中文名: 丁文江
出生工期:1887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1936年元月5日
职业: 职业: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国籍: 国籍:
中 国
生平简介
( 1) 幼时留学 : ) 丁文江 1887 年出生于江苏泰兴一个书香世家,1902 年秋(15 岁)东渡日本留学。1904 年夏,由日本远渡重洋前往英国。1906 年秋在剑桥大学学习。1907-1911 年在格拉斯哥大 学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
格拉斯哥大学
获双学士。1911 年 5 月离英回国,回国后在滇、黔等省调查地质矿产。 1911-1912 年在上海南洋中学讲授生理学、英语、化学等课程,并
( 2) 回国 : )

丁文江
编著动物学教科书。丁文江从事地质事业自与章鸿钊相识始。1911 年 9 月应京师学部留学 生考试,他与中国早期地质事业创始人章鸿钊相识。 工作经历 1913 年 2 月再次 赴北京、担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其后不久,与章鸿钊等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培养地质人才,并任所长,1914 年辞去所长职务,再度于 1914 年 2 月至 1915 年 1 月赴云 南进行野外调查。 1916 年他与章鸿钊、翁文灏一起组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担任所 长。 1917 年丁文江随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并列席巴黎和会。丁文江向北京大学校长蔡 元培建议聘请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及当时在英留学的李四光到该校任教。 1921 年丁 文江辞去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后,兼任名誉所长,担任北票煤矿总经理。 丁文江 (2) 1922 年与胡适等人创办了《努力周报》 ,发表大量文章力促“好人”出来从政。在 贡献 《少数人的责任》一文,他果决地声明:“要认定政治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改良政治是我们 唯一的义务。不要再上人家的当,说改良政治要从实业教育着手。”“中国政治的混乱,不是 因为国民程度幼稚,不是因为政客官僚腐败,不是因为武人军阀专横,--是因为‘少数人’ 没有责任心而且没有负责任的能力。”1929 年春负责对西南诸省的地质调查,并开始兼任地 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1931 年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 1933 年 6 月丁文 江离上海赴华盛顿出席第 16 届国际地质大会,与葛利普、德日进同行。其后
丁文江
再次到欧洲考察,9 至 10 月访问苏联。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一度消沉的丁文江 深受刺激,再度振作起来,又与胡适等人创办了《独立评论》 。然而历经近十年的风雨坎坷 后,他们心境已变,了无当年创办《努力周报》时急欲实际从政的热情与信心,仅希望“不 倚傍任何党派”以“独立”的身份评论政治。丁文江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又对“天下事”广 发议论。在《假如我是张学良》一文中为张学良设计作战方案,俨然一位军事学家;在《假 如我是蒋介石》一文中苦心劝蒋“立刻完成国民党内部的团结”,“立刻谋军事首领的合作”, “立刻与共产党商量休战,休战的唯一条件是在抗日期内彼此互不相攻击”。但这,仍是一厢 情愿。 丁文江在创办及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期间,非常重视野外地质调查、提倡出版 物的系列化、积极与矿冶界协作和配合,并热心地质陈列馆及图书馆的建设。他担任《中国 古生物志》主编长达 15 年,在地学界极有影响。 丁文江为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 1922 年 1 月在北京西城兵马司 9 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 1923 年当选第二届会长。(3) 丁文江一生中曾多次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奔波劳碌,搜罗第一手材料,从而着 地质考察 书立说。他早年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时,就力倡“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近路不走 走远路,平路不走走山路”之准则。他为中国地质学者树立了实地调查采集的工作典范。 1913 年,丁文江与 F.梭尔格(Solgar) 、王锡宾一同调查正太铁路沿线地质矿产,很有收 获。首先,他给“太行山”下了个新的地理学上的定义,认为从河南济源至河北阜平这段近 乎南北向的山脉才是真正的太行山,而从阜平至山海关这段近乎东西向的山脉则应叫“燕

2010年973项目标书 2010CB933900-应用纳米技术解决胃癌预警与早期诊断中的关键科学问

项目名称:应用纳米技术解决胃癌预警与早期诊断 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首席科学家:崔大祥上海交通大学 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

一、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 (1)纳米粒子制备及其与胃癌标志物间的相互作用 ①纳米粒子可控合成与仿生构建 利用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方法和原理,设计水溶性好、靶向性强、生物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型纳米粒子材料,如树形分子修饰的金纳米棒、二氧化硅包裹的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荧光碳纳米管,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②胃癌分子标志物的制备、活性鉴定与表征 利用分子克隆与蛋白表达分离纯化等技术手段,设计并制备一批胃癌相 关基因寡核苷酸探针,然后与纳米材料组装在一起,制备出系列纳米胃癌 基因探针;制备出一系列胃癌相关蛋白的抗体,获取抗体Fab功能片段, 制备成胃癌抗体探针;然后对活性进行鉴定并表征;利用纳米颗粒本身的 结构特点,利用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筛选出高效、靶向的胃癌分子探针, 并对胃癌分子探针组装方式、性质进行研究。 ③胃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筛选与纳米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选择的胃癌相关分子标志物如brcaa1,ndr2,UAG4,gcys-20,HAI-178,等。纳米载体选择羧基化的树形分子修饰的金纳米棒,荧光磁性纳米粒子,荧光碳纳米管等,把分子标志物与纳米载体连接,制备成纳米探针;采用高分辨电镜、原子力学显微镜、Zeta电位、免疫共沉淀方法进行表征。 ④纳米探针与胃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相互作用 调查表面基团种类、性质、密度对固定探针特异性与灵敏度的影响,采用原子力学显微镜测量纳米粒子与胃癌相关分子标志物之间结合力,以及与待测靶分子

(完整word版)973项目申报书——2009CB724400-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卢秉恒西安交通大学 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一、研究内容 超高速加工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竞争的一个制高点。超高速加工中,工件与刀具相互高速撞击,力的瞬态作用使剪切局限在一个微区域,能量在此微区的耗散使材料局部高温,可能达到熔化或接近熔化的状态。正反馈效应使局部绝热剪切作用愈加增强。切削速度越高,这种绝热剪切作用也越强,接近音速的超高速切削走向极端条件,带来了诸多新机理研究和对传统切削机理的突破性挑战。 机床工作在数万转/分转速下承受冲击载荷,依然达到μ级的工作精度,要求实现机床主轴系统旋转的高精度高稳定性控制以及整机动静热特性的精确设计。冲击载荷下,主轴的高刚度、高精度要求轴承工作间隙很小,在微间隙中轴承润滑介质受到强剪切与挤压,同样达到了一种极端的工况。机械装备大多工作在力热耦合状态下,现代CAE技术对连续的机械结构的特性预测已达到很高的精度。分析的困难发生在结构界面造成的不连续性。因此,无论整机的结构设计,还是高速切削中,刀具与工件材料的强烈摩擦,以及高速轴承支承的工作表面与润滑介质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界面强耦合作用问题。 本项目探索在多场耦合强作用条件下的材料剧变和去除的科学实质,阐明超高速加工工具的失效机理;揭示微约束空间、强剪切润滑介质支承系统的热、动力学行为规律,发现冲击载荷下,保证超高速主轴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条件;建立超高速机床结构界面的物理表征方法,实现高速机床整机系统耦合的精确建模与设计。项目将形成我国自主的高速加工机床核心部件创新技术,建立高速加工技术及机床装备和工具设计制造的理论,实现加工速度向超高速阶段的跨越。 为此,本项目围绕下列三个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