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

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

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
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

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中共舟山市委党校学报》作者:王文洪西方人有的人常常以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来区别东西方文化。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是动的文化,东方文化是静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冒险的、扩张的、开放的、斗争的,这一切都孕育于他们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化是保守的、苟安的、封闭的、忍耐的,其原因在于东方文化孕育于内陆文化。这一流行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观,它的创始者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本文从黑格尔的历史观出发,介绍其有关水与海洋的观点,通过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产生的历史比较,说明其所谓的“根植于海洋原则的文化”。

一、黑格尔的历史观

黑格尔一生从未到过东方,但他却在自己的书斋中构筑了一个涵盖东西方的世界,这就是他的名著——《历史哲学》。在他看来,人类的文明是从东方开始的,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并向西方行进,人类的文明在中国开始以后,逐步传到印度、波斯、巴比伦、拜占廷、希腊、意大利、西欧。但我们且不要以为他在盛赞东方文明的古老,黑格尔真意是说:东方文明是极度落后的原始文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一直停留在五千年以前的文明初始阶段,这是因为:东方文明是静的内陆文明,而只有西方文明才是活生生的发展着的文明。

所谓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其提出源自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世界文化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在该书“绪论?历史的地理基础”一节中,把体现出“思想本质上的差别”的“地理上的差别”,划分为三种类型:(1)干燥的高地、草原和平原;(2)巨川大江灌溉的平原流域;(3)与海相连的海岸地区。第一种类型以游牧民族为代表。他们漂泊的放牧,不以土地为财富,每年越冬宰杀半数牲畜也使他们无法积累财富,除了“显示好客与劫掠的两个极端外”,“在这些高地上的居民中,没有法律关系存在”,因此他们常如洪水一般泛滥到文明国土上,表现出一种野蛮的本性。第二种类型以农耕民族为代表,巨川大江的灌溉造成肥沃的土地,使“这里的居民生活有所依靠的农业,获得了四季有序的收获……土地所有权和各种法律关系便跟着发生——换句话说,国家的根据和基础,从这些法律关系开始有了成立的可能”。但他们以海作为陆地的天限,闭关自守使他们无法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第三种类型以海洋民族为代表。当他们“从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便以智慧和勇敢,超越“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的平凡的土地,走向大海,从事征服、掠夺和追逐无限利润的商业。毫无疑问,黑格尔是以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发展阶段,来否定和贬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当他进一步以这三种地理分类来“观察和世界历史有关的三大洲”时,这一倾向更暴露无遗。他认为:“阿非利加洲是以高地作为它的主要的、古典的特色,亚细亚洲是和高地相对的大江流域,欧罗巴洲则是这几种区别的综合。”在黑格尔看来,“非洲还笼罩在夜的黑幕里,看不到自觉的历史的光明”,因此“它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它没有动作和发现可以表现”。而亚洲,虽然是世界历史的起点,“精神文明从亚洲升起”,但世界历史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亚洲是绝对的“东方”,而欧洲是绝对的“西方”,亚洲“和世界历史其他

部分的联系,完全只是由于其他民族把他们寻找和研究出来”。唯有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央和终极”,“绝对地是历史的终点”。[1]

在黑格尔看来,欧洲的优势在于它没有亚洲、非洲的那种高原,也不像亚洲的地形那样,有着高原、大山与大河流域那种显著的差异。他认为欧洲的地形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一为以希腊、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海岸地带,这里的海洋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故乡;第二部分由法兰西、英国与德国组成,这里被誉为欧洲的心脏,它是古希腊与古意大利文明的传承者;第三部分是东欧的波兰、俄罗斯和各斯拉夫国家,它出现比较晚,保持了欧洲与亚洲的联系。

与平常人的习惯不同,黑格尔不仅偏爱夜晚,而且偏爱老年,他把这种自东向西的世界精神的历史比作人的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人类文明主要体现于亚洲与欧洲,亚洲是文明的诞生之地,但亚洲的文明是静止的,它的贡献主要是将文明之薪火传向欧洲。只有欧洲文明才是最成熟的文化,是优于其他文化的最高发展阶段。

二、黑格尔有关水与海洋的观点

关于海岸地区,黑格尔首先指出:虽然海洋与河流常常被视为国家或是地区之间天然的分界,事实上水却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水(海洋与河流)使得一个区域成为单一的单元,也连结了不同的区域。就前者而言,黑格尔以埃及为例:埃及不过就是尼罗河的流域;就后者而言,大西洋连结了欧洲与美洲,欧洲人却难以经由陆路深入亚洲与非洲的内部。换言之,作为一种自然的元素,水提供了沟通与交往的媒介。

流域平原提供了农耕活动发展的环境,而农业活动与四季的规则更迭息息相关。相应地,水也提供了发展不同的人类活动的环境。对比于流域平原和存在于其上的活动的规则性,黑格尔以为海洋的形象是不确定、不受限制与无限的,因此在海洋中形成的活动,也具有超越受限制的性质:“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2]

航海活动的上述特征,一方面似乎来自于水作为沟通的媒介的性质,因为航海使得人能离开他所定居的土地,从而经历不同的自然与人文世界。另一方面,这一特征和水本身的性质有关:相较于土地,水缺乏确定不变的形态,也就是缺乏可预测性。在农耕活动中,节气的可预测性提供了稳定与安全,然而历史中的航海活动则不具有这样的稳定与安全。航海者固然是为了追求利益,然而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他们却使得自己的生命与财产都陷入危险。黑格尔认为,这使得航海活动由单纯追求利益,转化成为一个勇敢与高贵的行为;在海洋之中,人类所能依赖的不再是外在于他的陆地,而是他自己所创造的船,也就是他自己所造的陆地,航海的勇敢与高贵,正来自于人类的卓然自立、不假外求。

然而,黑格尔似乎不以为河流与海洋的存在是上述作用与精神特质存在的充分条件;他确切

地知道:以上就是黑格尔关于河流与海洋如何对文明产生影响的观点,以及他对于从事航海活动者的精神特质所做的分析。然而,黑格尔似乎不认为河流与海洋的影响是造成上述精神特质差异的充分条件,他明确地意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不能被高估,也不能被低估。爱奥尼亚温和的气候,固然有助于荷马诗歌的优美,然而单靠它却不能产生荷马。故而根据黑格尔的观点,即使东方文化的国家(例如中国与印度)并非不临海,并且有发达的远航,但对它们而言,海只是陆地的终结,它们并不曾与海发展出“积极”的关系。换句话说,即使它们航行于海洋之中,航海的活动对它们的文化也没有什么影响——它们并没有把“海洋原则”转化成为自身的一部份。

然而“海洋原则”到底是什么呢?海洋与河流在人文地理上提供沟通的作用与航海者的精神特质在文化上的表现是什么呢?黑格尔对于这一海洋文化的概念,并没有作进一步分析。因此,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分别由黑格尔对东方文化以及体现了“海洋原则”的文化的描述着手,藉由黑格尔所观察出来的两者的不同,来发现“海洋原则”在文化形态上的表现是什么。

三、东方文化形态

依黑格尔的观点,东方文化的历史乃是一种“无历史的历史”。他的意思并不是否认东方文化在它悠久的历史中全无新意,而是因为其文化的“基本原则”不曾改变。

以中国为例,黑格尔认为她的文化属于受平原流域这种地理环境所塑造的形态,这种形态的文明以农耕为基础,而农耕又受制于四季的规则性以及根据这些规则所安排的活动,因而她的“宪法”终古不变。当然黑格尔并不认为中国在历史上已然拥有现代意义的宪法,例如在提及中国皇朝的行政管理时,他就明白指出在这一脉络之中根本不能谈到宪法的存在,因为在中国历史中还不承认个人与团体具有独立的权利。黑格尔所说的宪法,指的是一个文化形态对于世界的基本信念,而这种信念表现在这一文化形态的生活的各个不同侧面——政治、宗教、哲学、艺术与法律,并使这些生活方式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换句话说,黑格尔的主张是,中国文化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却是大致上维持不变的一组对于世界的基本信念的呈现;中国的历史虽然历经皇朝的更迭,然而一个朝代的消逝与另一个朝代的兴起只是“相同的壮丽没落的重复”,也就是一个相同的模式的反复出现,并不带来真实的改变。固然新皇朝的创立者以勇气、力量与高贵的行为扫除了旧有的制度,然而它所建立的新的朝代,承袭的却是它所毁灭的对象所具有的世界观,因而不能避免同样的没落。对黑格尔而言,这种文化就和自然的变化一样没有区别,自然界中的变化正是这样不具新意、一再自我重复的循环——花开花落、四季更迭、潮汐循环,都是这种有规律的重复。

但是何以东方文化的历史具有这种非历史的特质呢?对于黑格尔而言,这并不是偶然,能够在东方文化所蕴含的对世界的根本观点中寻找到根源。而在他看来,东方文化所依循的根本原则乃是伦理的实体性,也就是说,它把伦理的制度与律则都当成是实体性的东西。黑格尔所谓的伦理,指的是作为社会制度的伦理规范。而所谓实体,则与主体相对:主体的特征在于自我决定的

能力,实体虽然具有确定的性质,但这些性质却不是来自它本身的,而是给予的。东方文化把伦理视为实体性的东西,意思是对于东方文化而言,人们所接受的那些伦理规范,并不源自基于人的反思而做出的决定,而是一种既定的律则,这些律则只是被人们发现、从而被遵守,而不是创造出来的。自然界的规律正是这种实体性的东西,举例言之,四季之所以更迭,并不是因为人经过反思之后所决定,人类仅只藉由对于自然的长期观察发现这项规律,从而认定它的存在,并且必须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四季更迭的规则。换言之,东方文化把伦理规范视为实体的东西,就是说它把伦理规范等同于自然界的规律。

具体地说,黑格尔以为中国文化的根本原则是家庭的精神:“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3]家庭的精神不仅规范了人与人之间应对进退的方式,同时也是个人与统治机构之间的关系的原型。皇帝行使他的权力的方式,就和一个父亲行使他对于他的孩子的权力的方式一样,被统治者则被视为“尚未成年的”,一切都是由在上位者所规划与保护。然而家庭是由血源的关系所构成的,而后者全然是自然的事实,是以根植于血源关系的行为规范,也就被当成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和自然界中的其它规律一般天经地义,不可动摇。正如不会有人质疑四季的更迭,也不会有人质疑根植于家庭关系的伦理规范,从而伦理规范一旦被接受了,就一直保持有效,不会受到挑战。在这里存在着中国历史之所以是“无历史”的根本原因。

四、希腊文化形态

相对于塑造了东方文化的流域平原这种地形,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海洋息息相关;希腊的领域散布在海中,除了许多岛屿之外,本身就是一个半岛,甚至这个半岛都因为许多海湾而有许多裂隙:“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

[4]对于黑格尔而言,海洋是希腊民族生存于其中的原素。在东方文化中扮演者形塑力量的“巨大的地理关系”——也就是广阔的流域平原,在这里没有踪影,从而在希腊并不存在着群居在广阔平原的单一民族,而只有散布在复杂地形的不同民族。

对于黑格尔而言,这意味着希腊文化并不根植于自然的连结,这种文化中的个体各自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因此并不受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的约束。相反地,个体却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形态。从而希腊的地理环境,并没有对于其文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此希腊文化的出发点是个人,因为在差异如此巨大的地理环境中,人类只能依赖自身以及“他们微弱的力量所延伸之处”——这似乎呼应了黑格尔对于航海者的精神特质的分析。

既然希腊文化的根基在于个别的、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的个人,那么“主要地说,希腊民族首先要变成它所是的东西。”这也就是说: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异质性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异质的个人共同形成一个文化的单元,既然不是因为他们所共同面对的自然环境,那么他们就得首先在另一个媒介聚合,这个媒介只能是与自然对立的“律则与精神的伦理”。黑格尔之所以称它为精神的伦理,不只因为它是伦理,也就是一个社群共同接受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这一规

范之所以被接受,所根据的是组成这个社群的人经由反思做出的决定,它的精神性预设了这个社群异质的组成。相反地,在东方文化中,广阔的流域平原提供了单一民族及其文化发展的空间,在这里当然也存在着伦理制度,然而它的基础却是同质的生活形态。

希腊文化异质性的特质具体表现于它的历史的开端。黑格尔指出,希腊文化的形成和异乡人到达希腊息息相关,而对于异乡人的记忆甚至沉积于希腊的神话思维之中。例如教导人类生火并使用火的普罗米修士(Prometheus),在神话中据说是来自于高加索地区,这表示希腊人不介意承认人类的文化并不源自于希腊。而另外依据较为可考的历史记载,雅典城的创立者是一个埃及人,许多希腊的艺术技巧取自埃及。有人也指出,甚至希腊神祗的名字也来自埃及。这都说明了希腊文化异质来源的性质。

建立在这种文化上的国家,和东方文化大异其趣。黑格尔认为,希腊文化中王室统治的基础并不是他们与其子民之间类似家庭的关系,而是统治者个人的财富、武装、勇气、明智与出身。既然统治者的地位来自于他个人的优秀与功绩,这个地位也随着他个人力量的消退而消失。人民与统治者间的关系因此显得松散,在群众中时而有些特出的平民,要求受到统治者的尊重。

总而言之,黑格尔在希腊文化中看到了自由的精神:“总括希腊精神的元素来说,我们发现他的基本特性是这样的,‘精神’的自由受‘自然’刺激的限制,并且和这种刺激有本质的联系。希腊的思想自由是一种外来的东西所激起的;但是她是自由的,因为她从自身变化,并且产生了这种刺激。”[5]希腊文化之所以为自由的文化,并不是因为它停留在自身之中,处于熟悉的环境,从而是自身源初根基的持续发展;而是因为它能面对异质的起源、外来的刺激,以这些不属于自身的元素建立自身的文化。

固然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希腊文化并不是历史最高的发展阶段,而只是世界史的青年时期,然而由以上的陈述中,足以明确看出他所认为的东方文化与以希腊为开端的世界历史的重大差异,只有在后者之中,人类的历史才真实地进入了精神的土地。由黑格尔对于希腊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既然他把希腊文化的特质和它所在的地理环境(也就是希腊半岛临海的特质)紧密相连,那么就可以希腊文化为代表,借着它与东方文化的对比来理解黑格尔所谓的海洋原则。

五、根植于海洋原则的文化

依据黑格尔对于海洋的分析,海洋一方面提供了交通的便利管道,一方面塑造了人不依赖自然而凭藉自身力量的生命形态。在黑格尔对于希腊文化的描述中,前者表现在希腊文化的对异质的包容性上,因为希腊临海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它与其它文化的交通;后者则表现在希腊文化对于自然以及其它文化的态度上。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不同,东方文化发展在广大一致的地理环境中,齐一的自然律则提供了人们稳定的生活,同时却也使人受限于一成不变的规律,配合这种地理环境而发展出来的社会制度,因而被视为理所当然地接受。希腊半岛破碎的地形并不对人们提供这样的自然一致性,而促使人向海洋发展,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面对自然与海洋。在这里,起

决定作用的是,人类自己对于多变的自然与海洋所采取的态度。另一方面,正如同希腊人所面对的自然并没有齐一的面貌,他们所面对的人文世界也没有统一的形态,这使得他们不像生活于东方文化中的人们一样,认为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是自然而然的。换句话说,对他们而言,自然而然的其实是不同文化形态的存在。更进一步,正如同面对缺乏齐一面貌的自然时,希腊人转而信赖自身,他们所遭遇的文化形态,也仅只是他们的对象,即他们建立自身文化的材料。

在黑格尔看来,根植于海洋原则的文化是一种自由的文化,它的自由存在于它不受自然的束缚,无论所涉及到的是作为地理环境的自然,或是作为既予的伦理制度的自然。从否定意义上说,这种文化并不认定它已然接受的、本身的制度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在积极的方面,当它面对异质的文化时,它并不因为后者与它已经接受的生活形态不同,而单纯地否定后者,相反地,受海洋原则所指引的文化“扬弃”异质的文化,把后者整合成为自身的一个环节,因此不同于东方文化。根植于海洋原则的文化具有真正的历史,而能够在它的延续中表现出不同的样态,正如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普洛透斯(Proteus),具有以不同外貌出现的能力。在黑格尔关于海洋文化的构想中,这个神话所象征海洋的可变性质,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今天从人类海洋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黑格尔对海洋文化理论的贡献即在于重视海洋交通与商业。传统的观点总是习惯性地将海洋当作人类群体的天然界限,而黑格尔却将海洋当作联系人类的纽带,并且将其提到哲学的高度,用以说明人类文化的区域特点。然而实际上,海洋文化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西方文化独有的特征”。如果说西方海洋文化“以海为商”,海洋文化的商业性十分强烈,称为海洋商业文化的话,那么中国海洋文化以“以海为田”的农业性为主,以“以海为商”的商业性为副,可以称为海洋农业文化,两者均是世界海洋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6]

参考文献

黑格尔. 历史哲学[M]. 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74-95、84、114、211、222.

[6]宋正海.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马克思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认识的辩证运动;科学地逻辑思维方法。 在认识论发展史中,马克思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科学成果,科学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统一的问题,把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并将其当作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沿着马克思开创的这个方向对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不仅强调实践者在认识论中的重要性,而且对实践的内涵、过程、规律、机制、环节以及其与认识的其他过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下面我就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相关问题做简要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建立了自己的认识论大厦,尤其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使他的认识论更具有科学性、革命性、能动性。 思维和存在、精神、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是认识论的出发点,围绕着这个问题,出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为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反之,唯心主义则主张意思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要正确解决认识问题,首先要兼职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认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索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坚持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这同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也密切相关。一切唯物主义者都主张世界的可知性,反对不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但是,由于世界观上的对立,唯心主义可知论同唯物主义可知论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与可知论对立的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林谟可康德,不可知论的基本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唯物主义,站在反映论的立场上,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原则上的批判,但是旧唯物主义对不可知论的批判是不彻底的,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地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真正驳倒了不可知论。 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就在于:第一,只有事件才能使我们的感性认识受到确实可靠的检验。第二,实践可以创造出人工额认识手段,比如:望远镜、电脑等,以弥补人的感觉器官之不足。第三,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失误的本质。马克思注意认识论主张的世界及其规律的可知性,并不是说已经穷尽了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认识,未知事物还很多,世界只有未知事物,没有不可知的事物,只要我们用于实践,勤于探索,任何客观失误终究是可以认识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活动本身。要揭示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必须研究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了唯心主义观点,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唯物辩证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

罗素论人性和政治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论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On Human Nature and Politics 论人性和政治 Undoubtedly the desire for food has been, and still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great political events. But man differs from other animals in one very important respect, and that is that he has desires which are , so to speak, intimate, which can never be fully gratified, and which should keep him restless even in Paradise. The boa constrictor, when he had an adequate meal, goes to sleep, and does not wake until he needs another meal. Human beings, for the most not part are not like this. When the Arabs, who had been used to living sparingly on a few dates acquired the riches of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and dwelt in palaces of almost unbelievable luxury, they did not, on that account, become inactive. Hunger could no longer be a motive, for Greek slaves supplied them with exquisite viands at the slightest nod. But other desires kept them active; four in particular , which we can label acquisitiveness , rivalry, vanity and love of power.毫无疑问,占有食物的欲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仍然是导致重大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具有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欲望使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坐立不安。巨蟒饱食后就去睡觉,直到需要再进食时它才醒来,绝大部分人不像巨蟒那样。习惯于吃几个枣充饥的阿拉伯人没有因为获得了东罗马帝国的财富,稍一点头,希腊奴隶就会为他们端上最精美的食物,然而是其他欲望使他们行动起来,尤其是以下四种。可以称之为: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权力欲。 Acquisitiveness-the wish to possess as much as possible of goods , or the title to goods-is a motive which, I suppose, has its origin in a combination of fear with the desire for necessaries.占有欲--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产或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是一个动机。我认为该动机产生于恐惧心理和拥有必需品的欲望结合之中。 I once befriended two little girls from Esthonia, who had narrowly escaped death from starvation in a famine. They lived in my family ,and of course had plenty to eat.But they spent all their leisure visiting neighbouring farms and stealing potatoes, which they hoarded . Rockfeller ,who in his infancy had experienced great poverty ,spent his adult life in a similar manner.Similarly the Arab chieftains on their silken Byzantine divans could not forget the desert ,and hoarded riches far beyond any possible physical need. But whatever the psychoanalysis of acquisitiveness, no one can deny that it is one of the great motives -especially among the more powerful, for ,as I said before, it is one of the infinite motives .However much you may acquire you will always wish to acquire more ;satiety is a dream which will always elude you.

海洋文化的彰显与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文化的彰显与海洋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舟山市委党校学报》作者:吴晓东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先进的海洋文化越发显示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海洋文化具有涉海性、开放性、兼容性、壮美性和崇尚性等特征,其精神实质就是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冒险犯难,善于吸收新事物,在价值取向上重视商业性。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海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舟山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彰显先进的海洋文化,对制定适合本地区海洋发展的最优化战略模式以及确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无疑具有深远意义。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汲取海洋文化的精华,要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进行再认识,进一步拓展视野,跳出舟山看舟山,在更高更广的范围内定位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抢抓机遇,勇于突破,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注重培育舟山的海洋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 文化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的进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形式的先进文化模式,先进的文化必定会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先进的海洋文化越发显示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沿海人民与海洋相处,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海洋特色文化,其中不乏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但与内陆文化相比,总体上我们的海洋文化一直处于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海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舟山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彰显先进的海洋文化,对制定适合本地区海洋发展的最优化战略模式以及确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一、海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曾指出: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学者指出,海洋世纪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观念和意识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经济、科技问题才能朝正确的方向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海洋文化问题。海洋文化的先进性将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海洋战略决策的方向,继而影响国家国民经济等综合力量的建设。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能够产生深刻影响,文化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活动的总和,而海洋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我们在发展中国海洋事业的重要时期,越是集中力量发展海洋经济,越是加快海洋开发的步伐,就越需要加强先进海洋文化的建设,为经济发展和海洋综合能力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先进的海洋文化,关系着中国21世纪海洋强国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着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富强的大好局面。面向海洋、对外开放、增强交流、不断创新成为沿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海洋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开放性是判断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综观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史,凡是顺应历史潮流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摘要:本文致力于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性的善与恶、法制和宗教的形成的角度分析问题。 要说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制度的区别,必须从其各自的起源和衍化过程中有哪些环境的区别说起。 西方文化的起源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犹太文化,后集成为宗教即基督教,经过文艺复兴后,形成了现在新教、基督教、天主教并存(基督教和天主教其实差别不是很大,而新教则与其差别甚大)。大多数认同《圣经》中人性本恶,人有原罪,所以人需要向上帝祈祷,获得宽恕,才能上天堂,如果罪恶不能得到宽恕,就下地狱。崇尚自由,但又保证他人自由,法制比较完善,主张立法、司法、行政分立(即便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亦有此趋势),比较特别的是美国的州立立法权、司法权。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考虑,西方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最早形成的是商品交易经济,所以必须要求交易双方平等、自由、诚信,才能保证交易的活力,而且商品交易最核心的是契约,人们之间确立关系靠的是契约关系。夫妻之间结婚时,神父在教堂问男方,你愿意娶她为妻,成为她合法的丈夫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永远疼爱她,保证她,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男方答愿意。同样问女方你愿意嫁他为夫,成为她合法的妻子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病症还是健康,永远信任他,支持他,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 女方答愿意。然后,双方带上戒指,宣布可以结婚了,建立了夫妻关系。可见,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签订契约,建立关系。而在西方,此类例子屡见不鲜,宗教是人类与上帝签订的契约,赎罪去天堂、不赎罪下地狱,法律是人与社会签订的契约,科学是人类与自然签订的契约等等。而这个最重要的契约,其实是很不容易被遵守的(相对于良知而言),在西方必须要得到保证,所以西方的法制体系很早就建立了,并且发展的很完备。而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的法律是约束“坏人”用的,是行为的底线,而人们又发现它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些人专门打擦边球、找漏洞,或者不干坏事,也不干好事,有将如何呢?于是,他们创造了宗教,用上帝、用天堂和地狱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就此观点上看西方是比东方好是要实在一点的,毕竟西方只美化了一个上帝和耶稣,而东方则美化了孔子、孟子以及各位皇帝神仙),让人们相信善,克服原罪,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还因为他们的平等、自由、人性是恶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掌权者都是好人,(即使华盛顿是好人,可不见得后来者都如林肯一样),所以他们在经过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迫害之后,在文艺复兴后,坚决地把政教分开,而美国甚至达到三权分立,同时,他们仍担心他们的政府会成为多数人的暴政,所以他们的州有一定立法司法权、可以和联邦抗衡。 而中国的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农耕文化,后来虽然受到北方匈奴文化(匈奴、胡、突厥、辽、夏、蒙古)、西方佛教文化、岛国文化(日本)的影响,但其内核仍是农耕文化,她有法、墨、道、儒、兵、纵横等流派,与乱世,则兵、法纵横,于不乱世,则独尊儒术。她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制,而中国人多主张人性本善(趋向于孟子,虽然荀子也有人恶说),但是没有形成宗教,(虽然大多数西方人称之为儒教,但是我个人不赞同,原因:一、中国流派众多,儒教从来没有全胜过;二、儒家重在经世致用,修身制国齐家平天下,不是宗教的精神归宿;三、在大多时候,儒家只被当成工具,而不是信仰),中国自秦朝以来,虽然曾经四分五裂过,但是追求大一统,(与美国州、联邦不同),而且中国历来实行人治,有天子之说,皇帝情结,(现在也有),虽然经过五四运动,但是变革不彻底,是跟日本一样的被迫式、有趋向性(向西方发展)、没有对自身进行彻底反思和批判革新。于是有了现代中国的四个无——无思想(多是老掉牙的或者人家的)、无法制(大多在只学人家的)、无道德(是非善恶荣耻不分)、无方向(不知道走向何方——也许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所以最核心是与自然打交道和与人打交道,与自然打交道于是有了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人打交道于是主要形成儒家的思想,仁、善。农耕文化中,人与人

黑格尔关于存在即合理的论述

论黑格尔哲学中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马克思说: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黑格尔的辩证法继承和汇集了前人和当时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打破了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为人类社会各门科学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即思维辩证法。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类思维的解放。人们已“不再敬重还正在不断流行的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 在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出现了两次质的飞跃。在古希腊哲学中,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辩证法的反映,是朴素的、直观的客观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关于思维运动的主观辩证法,是以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思维成果为其内容。从古希腊的客观辩证法到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是一次质的飞跃。从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又是一次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更高程度上的统一。是古希腊客观辩证法和黑格尔主观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可以看出黑格尔辩证法在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主要集中地体现在《逻辑学》里,它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的逻辑体系和范畴推演的逻辑过程。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体系中“现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包括了“存在论”和“本质论”中的一切范畴(如质、量、度、同一、差别、矛盾、本质、现象等等范畴)于自身内。现实就是这诸多范畴的统一。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现实又是绝对理念(或真理)的基本内容。理念就是内容(现实)与形式(概念)的统一。 黑格尔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逻辑体系是建立在绝对理念的基础上,逻辑范畴的推演和转化就是绝对理念自身的运动,一切运动都是从绝对理念那里开始最后又回到绝对理念,其中每一个范畴、概念都是绝对理念的环节和内容。现实是绝对理念在现实世界的本质反映,现实世界是绝对理念派生出来的,“即凡现时尚能保持的东西,可以说只是理念和符合理念的东西。”黑格尔说唯有理念才是最现实的。哲学的对象是理念,而哲学之所以要研究现实世界,就是因为绝对理念并不是隐藏在什么“彼岸世界”和“天国”,而是存在或体现于现实之中,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发现理念的伟大精神。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哲学是探究理性东西的,正因为如此,它是了解现在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而不是提供某种彼岸的东西。”“哲学提出了……除了理念以外没有什么东西是现实的。所以最关紧要的是,在有时间性的瞬即消逝的假象中去认识内在的实体和现在事物中永久的东西。其实,由于理性的东西(与理念同义)在它的现实中同时达到外部实存,所以它显现出无限丰富的形式、现象、和状态。”而我们通常说把握现实就是要“能够在纷然杂陈的现象中洞见到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理性是当前存在的,也是现实的,并不是什么远在天外隐在物后的东西。”概括起来说,黑格尔认为理念是绝对的普遍,现实是这个绝对普遍的特殊化内容。理念与现实的关系,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二者是统一的或一致的。在1821年出版的《法哲学原理》“序言”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与他的“现实”范畴密切相关的现实与理性相一致的著名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著名的命题一问世,在当时的政界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直到今天,“凡是合理的都有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的命题仍然被人们作为论据而经常提起。但却很少有人知其所以然。 黑格尔哲学中的范畴绝大部分是借用前人哲学中的和其他科学领域中的范畴,但他对这些范畴又作了更深一步的(或荒谬的)改造和规定。“现实”这一范畴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出现过,然而它仅仅是与“潜化”相联系的。是指已经发生的和现存着的东西,并没有把它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上) ——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注:本论文原为一篇,提交给第七届国际新儒学会议(2005年9月10-1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重庆社会科学》发表时嫌太长,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发表在2005年第8、9期上。 内容提要: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以现代新儒家的探讨为基点,通过人文主义在西方的限制与不足的分疏进而指出:打开道德的主体之门为成立人文主义的唯一进路,而中国文化正可以成就这一进路,它可以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摄的系统,领导文化生命前进的最高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文主义与幸福的问题,以说明人文主义应如何关照人的物 质性存在。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人文主义道德主体幸福 一九五○年,徐复观翻译了日人三木清氏的《西洋人文主义的发展》一文,发表于《理想与文化》第九期。在该文中,三木清氏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其限制与不足,同时对人文主义之成立及其本有意涵作了理论上的概括。(1)该文的是非得失在此不论,但它却引发了港台现代新儒家对人文主义的普遍反省与探讨。牟宗三由此写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人文主义的完成》和《人文主义与宗教》诸文;唐君毅由此写了《世界人文主义与中国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名义》诸文;徐复观由此写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之成长》、《一个中国人文主义者所了解的当前宗教(基督教)问题》,他更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一书,来阐发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落实。本文之上篇将在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的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论述人文主义之所以成立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文主义与幸福的问题,以说明人文主义应如何关照人的物质性存在。而 这,只能在中国文化中才能被很好地解决。 一、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与不足 “人文”二字虽为中国文化所固有(《易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人文主义却是西方文化中Humanism一词的译语,也有人把它译成人本主义。所谓“人本”在西方文化中是相对于“物本”和“神本”而言的。然西方文化占强势地位的是“物本”和“神本”,前者成就科学和形而上学(哲学);后者成就宗教信仰。人文主义只是在“物体”和“神本”之间作一些补漏救弊的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唐君毅才说:“西方之‘人文主义’,差不多均是由于欲对治或反抗某种文化上的偏蔽而兴起。”(2)也正因为如此,牟宗三才说:“在西方学术思想传统里,人文主义不是主流。而且它也是潜伏在那里,时隐时显,因此它始终没有彰显出来,完成其自身之系统,以为领导其文化生命前进之骨干。”(3)这就是说,人文主义虽然是西方文化中提出的概念,但因“人”这个“本”被“物本”和“神本”给闷住了,故从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发展来看,并不能尽人文主义的全蕴。那么,在现代新儒家看来,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到底有哪些限制与不足呢? 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若就其粗线索勾勒,可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这三个阶段的人文主义其具体内容或容有差异,然就它们的基本性格而言,皆不能担当领导西方文化生命的使命,则系其共性。因为它们有其不可克服的限制与不足。关于西方人文主义的限制与不足,牟宗三在其《人文主义的完成》一文中有详细的分疏与指陈。首先,看西塞罗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一概念,在希腊并未成立,其成立在西塞罗时期的罗马,故西塞罗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个意识到人文主义内容及其价值的人。他之所以有这种自觉的意识,牟宗三认为:“是由于罗马原是一野蛮民族”,故西塞罗的人文主义自觉“正表示野蛮无文的民族开始自觉到自己之野蛮,自己之纯为赤裸裸的原始生命之不足,反省到自己之寒伧,而想要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西塞罗的人文主义,正尽了这个责任。”但因这个责任只落实在“现实生活之重自由、尊理性、富

黑格尔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理解 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但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开端本身应该是逻辑的,它是有根据的、间接的。哲学是一种人文科学,既然是一种科学,它也就需要一定的合理性,如何实现这种合理性,逻辑性的思考是必要的前提。通过逻辑性的思考研究纯粹的知识,而不混入经验性的知识,这样能不失哲学的科学性,才能更客观的思考哲学。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黑格尔哲学是正确的。 否定原则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是黑格尔辩证法一切方法的内在根据和核心的基本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提出了,辩证法有三大规律:量变和质变;对立的相互渗透;否定之否定。这三大规律都被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进行了阐述,而最后一个定律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整个体系构成的基本规律。这三大定律都包含了否定的原则在里面,如量变和质变规律,量变可以看作是一种渐进性的肯定的“变”,而质变则可以看作是一种否定性的“变”,当肯定性的变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引发否定性的变。又如对立和相互渗透,也就是对立和统一,对立可以看作是否定的,而统一可以看做是肯定的。而否

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进步的法则,事物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靠不断的否定之前的状态来建立新的状态,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已看到,在黑格尔辩证法中否定性的思想够成了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内在灵魂。然而光是有否定的原则并不能完全把握黑格尔辩证法的真谛,“灵魂”必须赋予躯体才能有真正的生命,才能起作用。那么黑格尔辩证法如何赋予其躯体呢?是反思。如我们前面所说,否定原则真正的来说是“自否定”,也就是说否定作为一条普遍的原则本来就有“反身性”,只有返回自身的否定才是真正一贯的否定,在这种意义上,否定就可以看作是反思的本质,而反思可以看作否定的体现。反思就如同一面镜子,通过镜子你可以看见你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同样通过反思你可以发现事物的否定原则,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本质的东西和实体的东西,并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它外在的影像,而是我们根据看到的,进行反思,也就是思维,思考,去探索它真正的本质,真正的面目。如此,才有了我们人类这么辉煌的文明。 黑格尔辩证法作为逻辑、认识论和本质论的统一体,第一次成为一种贯穿于自然界、历史和人类精神中的普遍规律和法则,这在哲学史上是空前的。如何充分的、正确的估价这一点,仍然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浅论罗素的摹状词

浅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认为,哲学的本质工作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对哲学问题的分析能够看出是否是真正的逻辑问题。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中,罗素的摹状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罗素开拓了摹状词理论新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他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且提出了分析摹状词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哲学上的三大难题,因此,罗素创造的摹状词理论对之后的摹状词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一律失效,排中律失效,存在悖论这三者是哲学史上的三大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大难题都无法得到解决,直到罗素开创了摹状词理论,这三个悬而为解的难题才得到最终解决。与此同时,“语言学转向”的出现也推动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而在罗素之后,多位哲学家对他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各自对摹状词理论的见解,由此可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利于于后世哲学家的研究并且影响范围广,影响深度大。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学转向”就是罗素摹状词理论产生的背景。“语言学转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维也纳学派哲学家古斯塔夫—伯格曼提出的,这个转向就是指哲学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主体转向语言本身,一片研究语言的热潮为罗素提供了研究背景,他针对德国哲学家麦农的对象理论,指出任何一个名称都是有所指的并且所指的对象都是存在的。而哲学三大难题也促进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产生。 第一个哲学难题是“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比如,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瓦利弗》的作者,当司各特是《瓦利弗》的作者时,可以将“司各特”替换成“《瓦利弗》的作者”,于是,我们得到“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司各特”。这句话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而,同一律失效。第二个哲学难题是排中律失效。排中律表明,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不存在非真非假的情况。“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和“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这两者都是假的,因为法国没有国王,因而,排中律在此处是失效的。第三个哲学难题是存在悖论。“这座金山不存在”。当这个语句为真的时候,“金山”这个词没有指称对象,当这个语句为假的时候,语句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由此表明,这个语句不可能既是真的,同时又是有意义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破解这三大哲学难题时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被称为“哲学典范”。 罗素最初在《论指谓》中系统的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之后对此思想不断的进行充实扩展,最终形成为哲学典范的摹状词理论。罗素强调不能把专名和摹状词混为一谈,“关于限定摹状词,首先一点要弄清的,就是它不是一个名字。”专名是简单符号,而摹状词是复合符号。在罗素看来,任何专名都是有所指的,专名的意义就是自然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比如苏格拉底,比如埃菲尔铁塔。专名最终是要通过对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说明的方法才能完成指称,因此,名称必须是要有含义的。而摹状词与之不同,摹状词是不具有饱和性与唯一性的,它只有在命题使用中才有意义。因而要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得到命题的真正形式,并且消除摹状词的存在,哲学三大难题才会得到解决。 摹状词的类型主要是两种类型,不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不定摹状词是没有限定的,比如一个人,一棵树等,这种“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不定摹状词,它具有不定性。限定摹状词与之相反,比如,这个人,这棵树,那个人,那棵树等,这种“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限定摹状词,它与不定摹状词相比较具有唯一性。罗素认为,如果要消除不定摹状词的话,必

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

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倡 赵宗金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海洋意识是公众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 综合表现。海洋文化是人类直接和间接地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条件创造的文化。这两个概念的背后,蕴含了当代 的历史境况和时代精神的契合关系。有效地把握两者的关系,既有助于推进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研究,也有助 于丰富海洋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海洋世纪的时代状况构成了两者的共同背景,为海洋文化研究及海洋意识普及 提供了依据。对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受概念理解多元化分歧的影响,也受当代海洋 文化实践活动复杂性的影响。总体上看,两者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人海关系认知的海洋意识够成了海洋文 化的要素;基于民族文化传统构建的现代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海洋价值观是海洋意识与海洋文 化的共同核心。 关键词: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海洋世纪 中图分类号:C9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3)05‐0013‐05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意识一词在日常语言和学术文献中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海洋文化的研究也日益成为海洋社会学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的研究存在诸多交叉,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大都论及海洋意识问题。事实上,这两个概念的背后,蕴含了当代的历史境况和时代精神的契合关系。有效地把握两者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廓清海洋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对于自觉地进行现代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界定 (一)关于海洋意识内涵的理解及其特征 海洋意识是公众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综合表现。目前关于海洋意识的研究基本状况如下:第一,“海洋意识”出现的频率较高,研究内容较分散。目前以“海洋意识”为题名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大部分文章是以新闻形式发表;对“海洋意识”的概念表述多为描述性定义。内容上主要涉及特定人群和地域、国家的海洋意识状况和古代中国的海洋观念。第二,“海洋观(念)”的相关研究较多,主要涉及海洋观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海洋观的历史变迁、国际关系中的海洋观分析如印度的海洋观及其海洋战略。第三,目前关于海洋意识的直接表述主要集中在海权与海洋国土观念问题上,主要与公众的海洋认知及海权问题联系在一起。具体包括海权与国家的关系,古代及当代的海洋国土观念等。总体上看,关于海洋意识的理解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 此外,当前海洋意识的结构、形成机制缺乏研究文献。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出台了海洋战略,都认识到了对公众的海洋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海洋意识的构成却缺乏应有的有效分析和表述。关于意识的研究从19世纪末期就已经进入科学研究的阵营,迄今形成了内容心理学、结构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诸多流派的研究结论,并在意识的构成和转化、意识的生理机制、意识状态的分析等多领域内都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但 倡收稿日期:2013‐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海洋意识及其建构研究”(11CSH034);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 (12&ZD11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2BSHJ06)作者简介:赵宗金(1979‐ ),男,山东莒南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海洋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黑格尔思想的主要内容

黑格尔思想的主要内容 伦理思想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美学思想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这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理念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哲学观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黑格尔哲学著作 《精神现象学》(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有时也译成精神哲学) 1806 (See battle of Jena) 《逻辑学》(Wissenschaft der Logik) 1812-1816 (last edition of the first part 1831) 《哲学全书》(Enzyklopae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1817-1830 (分三个主要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19 《美学讲演录》(又译:《美学》、《谈美学》) 《历史哲学讲演录》 《哲学史讲演录》 《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 人物语录 “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黑格尔基本思想观点简述

黑格尔基本思想观点简述 哲学 一、思维(knowing )和存在(being)具有同一性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点是绝对理念能够自己实现自己,或者说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所谓思维,不仅指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也即“绝对理念” 。在黑格尔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客观思想”发展的最高产物。所谓“存在” ,并不是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具体事物,因为黑格尔明确否认这些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根本否认物质的存在。在他看来,存在只是我们的主观表象。一切事物(“存在”)都不过是客观思想(“思维”)的异化物,是“客观思想”的外壳,而“客观思想”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所谓“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具体来说,从认识论意义上,即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方面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我们头脑中的思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且凡是我们头脑中认为是合理的(即符合“客观思想”)思想,都必定能够实现,使存在和我们的思想相一致、符合。而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也就是从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上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指“客观思想”决定着事物的本质,一个事物只有符合其中蕴含着的“客观思想”即事物的“概念” 具有真实性;而“客观思想” (“概念”)则 ,才在事物中不断实现自己,使事物同自己相一致、符合。在黑格尔看来,我们头脑中的思想 乃是“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产物,人认识世界不过是绝对理念自己认识自己的发展过程上的一个环节,因此,认识论和本体论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 二、分析“现实的是合理的,合理的是现实的” 关于“现实的是合理的” :首先,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现实的,因而都是合理的。事实上,在现存的一切有限事物中,一部分是现象,仅有一部分是现实的。在黑格尔看来,所谓“真实的现实性就是必然性,凡是现实的东西,在其自身中是必然的” 其次,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实在的东西就绝对符合理性,都是好东西。黑格尔认为,实际上有些坏东西也多少符合理性,否则它们就不能存在。再次,按照黑格尔辩证法,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也不是意味着现实的东西就是僵死不变的。在黑格尔看来,世界上的各种具体事物都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外壳,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阶段。当一个具体事物符合绝对理念发展的要求的时候,它具有必然性,因而是现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要同绝对理念向前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从而丧失其必然性,变成不现实的、趋于灭亡的东西。这样,绝对理念就会摔掉旧的外壳,投入到一个新的更符合绝对理念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的外壳中去继续向前发展。这就是说,一切曾经现实的东西,都必定要转化为不现实的东西;而一切符合绝对理念发展要求的东西,不管它同现存的一切怎样抵触,也必将变成为现实的。唯有绝对理念是永恒生命,一切有限事物则皆不免于毁灭。关于“合理的是现实的” :它意味着凡是合乎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的东西一定会变为现实。当然按照通俗的日常理解,我们可以认为一切合乎理性的东西都具有现实性,而在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体系中,这句话则意味着抽象的、必然的绝对理念必将克服自己的抽象性,外化为自然,并在精神中复归。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界的一切、精神领域的一切都是绝对理念这一终极理性的外化物。因此,合理的是现实的。 三、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逻辑学黑格尔在论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基本观点的过程中,构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摘要: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理论家罗素的智力教育观认为,品性教育是基础,应在儿童6岁之前进行。理想的智力教育需要一些智力美德——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罗素提倡要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教育儿童,从而使儿童产生一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罗素的这些教育思想,无论从教育理论,还是从教育实践方面,对于我们当前改革中国的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罗素;智力教育观;科学态度 一、智力教育与智力美德 根据罗素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思想,品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应着重在孩子6岁之前进行。罗素认为:“有文化的个体是指一位获得能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具有能和同事协调相处的行为习惯的人。在一个人与别人的关系中不起作用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可以单纯追求知识的获得,从孩子两三岁就开始教他认字、学算术,而不考虑为社会服务、与同事协调相处的问题。 关于智力教育,他认为美好的品德是智力教育的基础。如果方法得当,智力教育也可以产生美好的智力美德。这些智力美德包括: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进行智力教育,必须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获取必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任何难度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来获得。 在这些智力美德中,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罗素认为,教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部分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部分地给予他们需要的某种技巧,以便他们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对一种富有成效的好奇心进行激励,即使好奇心全部是在学校课程之外,也不能使好奇心受挫。因为,“没有单纯的好奇心,许多最有价值的知识就绝不可能被发现”。我们的家长、教师以及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被我们激活了,又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在家里和学校得到了满足,我们大人教给了孩子多少能够满足好奇心的技巧? 虚心这种品质表达了真诚追求知识的愿望。因此,“虚心的品质在没有任何信念的幼年时期比在以后生活中更为普遍。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以开明的心态看待每一个问题,能够丢弃那些经过争论证明了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的大人、我们的教育者自己首先应该以开明的态度看待事物,避免主观主义的发生。 按照罗素的观点,理想的集中注意力具有三种特征:即强烈性、持续性和意志控制性。“要取得一项不易取得的成就,甚至对任何复杂的或者奥妙的主题的理解,能够在同一事物上集中注意思考相当长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品质。”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会自然地越来越集中,而且对事物自发而浓厚的兴趣也会产生这一效果。但是,要真正使其有价值,集中注意力必须是在意志的控制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