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

?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他站在整幅人生之画的前面,以求说明它的全部画意;而那些头脑聪明的人却误以为只要烦琐地考证这幅画使用的颜色和材料,便明白画意了……伟大的哲学作为整体始终只说:这是人生之画的全景,从中寻求你的生命的意义吧。以及反过来:仅仅体会你的生命,从中理解一般生命之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尼采)

用尼采1874年评价叔本华的话,来评价老子及其著作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老子,以一篇《道德经》传名后世,在短短的五千字中,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玄妙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窥破了宇宙的大智慧,为古往今来许多人指点了迷津。

关于老子的生平及《道德经》产生的年代,历代先贤多有探究,我不想去考证了;其章句注析,古今亦有许多名篇,我也无意多言其它。仅想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一下真、善、美的思想。

一、关于真

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客观必然性,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诸多特性,具有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特点。老子将其称为?道?。《道德经》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是曰道。?(25章)

老子认识到,有这样一种东西,它浑然存在,无形无体无声,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然而,却又是真实存在着的。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周行万物,贯穿时空,从不停息;它无所不在,世间万物因它而生生不息。这个东西,就叫?道?。那么,具体地说,?道?究竟是什么呢?

《道德经》又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从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1章)

道,真是很难说清,无法确切地给其下定义。若是勉强来说,它是恍恍惚惚,看不清,拿不出,说不明的。但是,恍惚之中又确有个极精微的东西存在着。它可以说是?无象之象?、?无物之物?,讲起来、听起来都有些漂渺,可实际又是非常真确、信实的。从古及今,它永远存在,万物依它而产生,同时,又因其存在,才使我们认识到宇宙万物。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认识到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贯穿始终的东西。它是化生万物的总原理。它可以叫做?道?,也可以叫做?真?;真既是道,道既是真。同时,它还可以叫做?规律?、?真理?,或者是?理念?、?太一?、?物自体?、?绝对精神?,甚至是神、佛、上帝、真主等等。此类种种,只不过是?同出而异名?。

那么,老子又是如何认识真(道)的呢?

(一)道可道,非常道

真,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但是,它却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能完全认识的。它用语言是无法完全表述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单纯地讲,它本身看不到、听不着,是不能以?实用性?来描述的,?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可以理解为非物质的东西。然而,它却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诸多基本特性,?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并普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是客观事物之所以产生、发展的原因、条件、动力。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9章)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有所以生成的一种总原理,它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道?,我们现在所说的?真?。它是绝对的,唯一的,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都是因为有其存在,才成为天地万物的。

(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在肯定真的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充分阐述了真的作用。

真,做为决定着事物本质、属性和诸多基本特性的客观存在,人们必须依它而行事,不能凭主观臆断、违背它。?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世人往往喜欢凭自己的?智慧?,去测度前世、今世和未来,认为可以驾驭、驱使真,这是靠不住的。尤如圣〃奥古斯丁所讲:?有一点已经非常明显,即:将来和过去并不存在。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准确恰当的。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恰

当。这三类存在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我是看到三类时间,我也承认时间分三类。人们依旧可以这样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将来三类;既然习惯以讹传讹,就这样说吧。这我不管,也不反对,不排斥,只要认识到所说的将来尚未存在,所说的过去也不存在。?(《忏悔录》卷十一第二十)我们应该明白,对于真的认识,实际上是无法穷尽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必然不断产生新的认识。从单个人来看,即使其有再高的?智慧?,由于生命本身的局限性,对于真的认识,也只能达到某个阶段。而后来的继承者,因个人所存在的差异性,必然产生不完全同于前者的认识。这样对真的认识,又怎么说进步或退步呢?又何必执着于以各种行动探究真的?前世、今世和未来?呢?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保守、阻碍发展的。老子以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在肯定真的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充分总结了真的特点,《道德经》讲:?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从辩证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人、集团、社会以至整个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地球、星系、宇宙……发展中的片段,是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的,而以真命名的道却是在涅磐中永生不灭的。因此,老子认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对于真,从认识论角度讲,已经是知道了,自己反以为不知道的人,是最高明的;对于真并不认识,自己反以为是知道的人,就

得了谬妄的病证了。老子为避免人类由认识的谬妄走向狂妄自大,才主张?知其雄,守其雌?,倡导?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在肯定真是可以认识的前提下,主张对真的认识可以由物质、精神及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三个方面获得。《道德经》讲:?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大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多,不为而成。?(47章)只要认识了事物的总原理,即真(道),就可以举众理而应万事、万物。对于真的认识,只要能够真正领悟,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出户?同样可以?知天下?。相反,那些形式上?勤勤恳恳?追求真的,实质上却并不一定能真正懂得;而真正领悟到真的,便会努力不懈地依它而行事。尤如《道德经》所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1章)

总之,若是以我们今天的表述方式来解释?道?,它就是一种既存在于物质中,又存在于精神中,并通过物质、精神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体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它既是构成物质和精神的精髓,又是物质和精神产生、发展的本原、动力。同时,它也必须籍二者才得以显现。它可以称为?总原理?、?真?等,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它们。它与它们不是局部与整体、共性与个性关系,而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狭义角度讲,道即是真,真就是道;从广义角度讲,道还包含着真以外的范畴。

二、关于善

善,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解释,它是人的意志目的和功利要求,是人的实践的现实性。列宁讲:?‘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善,一方面是实践主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主体要求的实现。它属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范畴,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改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老子将其划入?世俗?,即社会的范畴。

《道德经》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

随着人类由原始共产主义进入阶级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生产资料拥有权的争夺,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对抗和冲突,带来了许多虚伪,残暴和罪恶的现象。人类不仅要与自然界做斗争,同时还要与自身做斗争。为了平衡各种矛盾,才产生出了善的观念和要求。善的存在,标识着恶的存在。没有恶,就无所谓善,两者相对待而言、相比较而存在。?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20章)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对立,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善可以转化为恶;恶同样可以变为善。人们所追求的善,实际上是道(真)在相应的时间、空间上的体现,是道的?影子?、?摹本?。因此,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现实中,善的东西往往有恶的因素存在,恶的东西也有善的成份。善是道(真),恶亦是道(真)。

老子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就是

告诫人们,不要执迷于单纯地分辨善恶、扬善弃恶。要认识到善恶是相对的。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如道的形式。当人们普遍认识到善,并追求它的时候,正说明?不善?(恶)的普遍存在,?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章)善与恶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今天的善,也许就是明天的恶;今天的恶,同样可以变为明天的善。当我们站在?道?的高峰上,俯瞰善恶,它们宛如微尘一般渺小。

那么,是否因此就否定善与恶呢?老子讲:?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20章)宇宙的道理广漠无际,我们是不可以特立独行的;人家要遵守的,我们也要遵守。人们追求善,摈弃恶,是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性、合理性。因此,我们也不可以无视善与恶,也要解决善与恶的问题,做到?和光同尘?。同时,不能随波逐流,要保持自己的存心与众不同。这也正是道的体现与要求。

《道德经》讲:?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青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未孩。?(20章)当众人执迷地追求善的时候,自己应当保持冷静与清醒,要充分认识到它只不过是?影子?、?摹本?,是属于?世俗?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

?宠辱者惊,大患者身?。(13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46章)

人们执迷于善恶的观念中,就必然在患得患失中忍受惊恐,经历欲望的煎熬。善与恶的问题,是由人的自身的欲念产生的,是主体目的要求与外部现实性的是否统一。对于主体而言,目的

要求与现实性的统一,即合目的性,便是善;反之,就是恶。因此解决善恶问题的关键在于人自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38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79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之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真正懂得善恶道理的人,在解决善恶问题时,并不以有善自居,简单地扬善弃恶,而是本着无善、无恶的平常心,按着道的精神来处理。那些以有善自居,自视?明辨?善恶、惩恶扬善的人,才是最不讲究善的。真正理解善恶关系的人,知道对善的追求,只可以解决一时问题,并不是长久之计。人们对各种功利目的(善)的希冀与追求,必然使自身受到外物的奴役,逐渐失去生命本身的自由。因此,?圣人为腹不为目?(12章),并不将追求善,做为终极目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老子认为,善的最高境界,应该像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争,因此而相对无忧。水的特性,体现着道的精神。善的最高境界,必然是最接近于道的精神的。为实现善的目标,老子的方法是:?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四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听起来有些偏激,看上去亦有反科学之嫌。实际不然。如果我们仅从字面来理解老子的思想,就未免太浅薄了。我们必须深入地体味字面下

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理解老子思想的精妙,认识到它的现实意义。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当我们在为每一个善的目标的实现而欢呼雀跃时,不也默默地承受下了同时来到的恶嘛!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历史上最大的善;伴之而来的恶,也使我们饱尝苦果。而那些?今天的善成为明天的恶、今天的恶成为明天的善?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人们沉溺于对善的欢呼,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欲望,催生了我们成为或者已经成为地球、宇宙的主宰的自信。人们不愿正视恶的存在(甚至不感正视),因为它真实地揭露了人类自身的渺小与脆弱,告诉我们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类是不可能彻底认识自身的,更不可能彻底认识地球、宇宙,粉碎了人类要做世界主宰的梦想。老子在正视善的同时,敢于直面存在的恶。其关于善的理论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向人类发热的头上泼下一瓢冷水,避免其热到发昏的地步。

《道德经》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能够真正懂得善恶、理解善恶关系的,是我们所倡导、追求的;不能真正懂得善恶、理解善恶关系的,也是我们必须包容、认可的。亦如善与恶,这个相生相伴的对子,均是道的表现形式。在追求善的过程中,要本着?我无为而民自化?的原则,力求通过人们的自觉、自化,摈弃狭隘的善恶观,走向对道(真)的追求。最终,使人们进入?至善无善?的自由王国。这才是解决善恶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关于美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在本质上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与人的感官相适应的感性形式。美的事物必须具有使人情感愉悦性、客观社会性和个别形象性。在形态上,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以西方思维方式为主导的现代人类思想,侧重于从个性中找寻共性,习惯于通过对一个个特殊性的分析,总结其存在的普遍性,希冀通过对一个个局部的彻底认识,来最终认识整体。这就造成了今天纷繁复杂的各种学科体系。

老子却主张举众理而应万物。认为,只要认识了总原理,把握了事物的共性,就可以解决所有的个性问题。因此,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不是当前意义的?纯粹?的美学著作,却能够解决很多美学问题。其对美的论述,虽不如现代这么系统、规范,但是,其哲学思想指导下的美学理论,抓住了美的本质、属性和客观发展规律,以其独特的认识视角和思维方式,阐述了美及美的问题,打开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新天地,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们,认识美及美的事物,掌握美的规律,理解美的作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道德经》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章)

老子看到了美的客观社会性,将美做为一种可以为人们感官所把握的个别形式,植根于人类社会之中。但是,这种美,是与丑相对而存在的,具有使人的情感愉悦的特性,是与善的观念相统一的。因此,是一种?世俗?的美。这种美与丑相互依存,相

互转化,是相对的美,是不会长久的。过于执迷于这种?世俗美?就会使人误入歧途。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2章)

?世俗?的美,具有与人的感官相适应的感性形式,符合人的目的要求,具有善的特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与人类存在的规律相适应的。因此,也是不可否定的客观存在,是需要正视的客观现实;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种?世俗?的美只不过是相对意义的美,并不是美的最终目的,过分地执迷,必然使人受到外物的奴役。真正的美,不是世俗的人们劳心竭力地追求的,经常同名利富贵、纵欲享受分不开的美,而是一种自然无为,摆脱了外物的奴役,在精神获得了绝对自由的状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28章)老子认为,机械地将美丑分开是不对的。二者是相依存而存在的,既相对而又绝对的。在看到美的同时,不应忽视美中的不足;不要因追求美,而贬低丑;丑的东西,也蕴含着美的成份。丑,在不同条件下,亦可是美的;美,在另外场合,也许是丑的。若要勉强在美与丑之间,择其一的话,也是应该选择丑的。因为从发展的角度看,丑是可以转化为美的;而美却只能转化为丑了。

但是,这并不等于老子彻底否定了美。它所否定的只是那种为人们所普遍追求的虚假、有害的?世俗美?,而将超功利的目的,做为审美的最终追求。把超越于外在必然性而取得自由,看作达到美的根本所在。因此,老子所追求的美,在形式上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在内容上,是与真同一的既无丑也无美的?至美无美?境界。亦是哲学意义上的,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

为了能够最终达到至美境界,老子以辩证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道德经》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世,行不言之教。?(2章)

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审美对象也是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斗争,决定着审美对象的发展。我们必须把握其内在规律而行事。这内在规律表现在实践方面,老子认为,就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43章)现实中,柔的东西往往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刚的东西,相对来讲生命力却是有限的,正所谓?阳刚者易折?。因此,柔比刚更持久,更接近于真。

人们要想达到与真同一的至美境界,是不能忽视?世俗?美

中的柔与刚的辩证关系的。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中,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45章)

世间万事万物,无不体现着刚柔相济的辩证关系。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无柔就无刚,无刚亦无柔。至刚就是至柔,至柔也是至刚;至柔至刚就是无柔无刚,无柔无刚也就是至柔至刚。这种状态,形式上表现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审美客体;内容上,就是老子所追求的,与真同一的至美。

四、关于真、善、美的统一

前面,以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别论述了真、善、美,实际上,真、善、美在老子的思想中,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狭义上讲,善与美有机地统一于真;广义讲上,真、善、美都统一于道。在老子思想中,善是属于人类社会的,是?世俗?的产物,因而,并不是绝对的、最高的善。与这种?世俗?的善,紧密结合的,是?世俗?的美,是?天下皆知?的美,因而,也不是最终意义的美。这个道理,?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们世世代代,禅心竭力地追求着这种?世俗?的善与美,为之进行觉同伐异,相互倾轧,又用它来?规范、约束?自己和他人。然而,当我们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这种善与美的追求,也只能在一定的阶段起作用。随着人类的发展,它的作用会变得越发微乎其微。?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它已经不能起作用的时候,却为何还要来宣扬追求它呢?终极意义上,人们必然放弃这种?世俗?的善与美,追求一种永恒的

?至善至美?。?至善至美?,就是真本身,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称之为?道?的东西。换言之,只有具备了真的特性,达到与道合一,才是?至善至美?。因为,真(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总原理,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万物因它而生生不息。它超越了人类社会,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66章)

《老子》讲,天下人常常以为我讲的道(真)太大,好像无法理解,也无法比仿它的样子。这正可以说明,它是最大的,故不能像任何物;它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若像任何一物,早已成为细小的了,又怎能称得起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大道呢?由此,可以看出,真具有自然的永恒性和无限性,是世间万物的起点,也是世间万物的归宿。必然也是善与美的归宿。

五、真、善、美与假、恶、丑

在老子的思想中,真、善、美与假、恶、丑是对立统一的共生关系,当我们讲到真、善、美的时候,就必然会想到假、恶、丑。反之亦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从深层意义上讲,绝对的假、恶、丑,与绝对的真、善、美同样都是不存在的。它们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自身目的和要求的能否实现,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灭亡而发展、灭亡。

我们现在讨论的假、恶、丑,与真、善、美一样,只不过是

相对意义上的,是相对于真、善、美而言的假、恶、丑,是随真、善、美发展变化的。一般可以理解为:凡是不合规律的,即不真,就是假;不合目的,即不善,就是恶;既不合规律又不合目的,即不美,就是丑。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假、恶、丑只不过是某个时间、空间上的假、恶、丑,它们与真、善、美一样,同为?道?在某个特定时间、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正如真、善、美统一于?道?一样,假、恶、丑也是统一的。狭义上讲,恶与丑,必然是假的;而从广义上讲,是无所谓假、恶、丑,也无所谓真、善、美的。真、善、美是?道?,假、恶、丑亦是?道?。它们都只不过是?道?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真、善、美和假、恶、丑是由?道?这个本原派生出的形式,它们最终必然要归于本原。一如人类社会的演化模式,不断由单一到复杂,再由复杂到单一。其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是由单一到复杂、再到单一的循环往复而矣。明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象《道德经》讲的?道法自然?那样,本着?自然而然?的心态看待世间一切,以?顺其自然?的方法对待一切。(罗聃)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党鹏举 摘要:老子,中国道教的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老子所著,共八十一章,是一部中国的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之一,书中多处体现出老子哲学思想所具有的“示弱”观念,并追求“上善若水”的最高理想境界。给人以感觉老子思想的内涵就是一味的“示弱”,尊崇弱小的东西才会最终取得胜利。但通过深入的理解会发现老子的“示弱”并非无下限的追求柔弱,而是由小及大,由弱到强最终胜利的发展的观念、辩证法的思想蕴含其中。本文将从处世为人、军事、对民族性格等方面来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 关键词:以弱胜强上善若水“示弱”观念道家思想 正文: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实体, 它不仅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本源, 也是自然万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是老子思考世界和探究世界的哲学基础。①从《道德经》这部道教的开山之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所讲求的“道”是一种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从多处看到老子推崇弱、小事物的例子,例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盖时。夫唯不争,故无忧。(第八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①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胡静《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1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子始终推崇的大多是小、柔弱的事物,所以我将其称之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老子的这一“示弱”观念可以说横向来看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纵向来看对于民族特点和处事原则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思想中这种“示弱”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性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弱小转化为强大的过程。老子看到柔弱之水可以滴穿坚强之石的事实,进而提出弱小可以剩强,柔能克刚的道理。② 一、老子思想的“示弱”观念对为人处世的影响 从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在《老子》一书中是时时刻刻提到弱小才是发展生存的王道。老子思想产生于一个兵祸连年的争霸时代,大国为了争夺霸权不肯相下,小国夹在大国之间不能自保。老子生于那个年代,深知武力的竞争,以暴御暴,只有更烈,绝没有止境。只有消极的软功夫才可以抵抗强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又如最柔弱的水可以冲开山石,凿成江河。③其实人生的交际、处世也是如此。成功的人士往往都是用柔道来取胜。晚晴重 ②姜国柱《中国思想通史·先秦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

浅谈老子养生思想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关键词]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 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于天罡《老子的人生智慧》答案

于天罡《老子的人生智慧》答案 第一讲大势所趋:人类之困;普世之思;文化之根判断题(20分) 1.老子思想对现代人就有普世价值(20分) ? A:正确 ? B:错误 ? 单项选择题(80分) 1.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但它同样也强烈的是()(20分) ? A:学术的 ? B:科学民主的 ? C:政治上是革命的 ? D:B和C ? 2.人类最终的问题,所谓终极性的问题不是(20分) ? A:宇宙是如何发生的 ? B:宇宙将来怎么办 ? C:人和宇宙有何关系 ? D: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3.在《堕落》中“抓住了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中不包括(20分) ? A:明天 ? B:今天 ? C:我 ? D:享乐 ? 4.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被人们理解为一种()发生的 路径(20分) ? A:事物 ? B:规律 ? C:宇宙 ? D:自然 第三讲千年误读:无为之误;出世之误;阴谋之误判断题(20分) 1.老子提倡的无为就是无所作为(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无为是不执著于(20分)

? A:相 ? B:念头 ? C:自己所为 ? D:事 2.道家是(20分) ? A:出世的 ? B:入世的 ? C:明世的 ? D:恶世的 3.佛儒道三家,出世的是(20分) ? A:佛 ? B:儒 ? C:道 ? D:以上都是 4.亨廷特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冲突主要以文明的()的存 在产生爆发的(20分) ? A:不同形态 ? B:传播范围 ? C:不同传播方式

? D:不同内容 第六讲管理之道:管理之问;迷失之痛;觉醒之路判断题(20分) 1.信奉道的表面功夫,这是愚昧的开始(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老子说邪盛为()(20分) ? A:妖 ? B:毒 ? C:魑 ? D:魅 2.资源管理排在第一位的是(20分) ? A:资源化管理 ? B:人性化管理 ? C:文化管理 ? D:军事化管理 3.海尔老总张瑞敏说她有三个老师,不包括(20分)

老子的人生智慧(深度好文)

1.惟道是从,因任自然。 2.凡事不要做过头。 3.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4.大生于小,多起于少。 5.留有空间才好发展。 6.树立自己坚定的信念。 7.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8.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9.培养洞察细微的能力。 10.遵循水的大智慧。 11.无为而后才有大作为。 12.无为才能无所不能。 13.凡事总是过犹不及。 14.不居功者成大功。

15.不自满才能不断进步。 16.世间的根本在于“道”。 17.委曲才能求全。 18.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19.生活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20.以柔克刚才是取胜之道。 21.人生一定要有梦想。 22.谦退无私才能成大事。 23.稳步推进胜于强出头。 24.善于借用他人之力。 25.正确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 26.不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7.清静无为,远离死地。 28.保有冷眼旁观的人生态度。 29.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3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 31.做人做事都应善始善终。 32.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33.深藏不露容易成功。 34.创造“天时”与“地利”。 35.真正聪明的人不卖弄自己。 36.忧患只能来自我们自己。 37.挫其锐,解其纷。 38.要有大者宜为下的气度。 39.小不忍则乱大谋。 40.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41.看透人生的祸福变换。 42.道的本意在于师法自然。 43.保持纯真自然之美。 44.坚持纯真的本性。

45.不要被贪欲所左右。 46.用辩证思维去观察世界。 47.立身处世的三件法宝。 48.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 50.久处巅峰必有隐患。 51.凡事一定要适可而止。 52.好心态赢得好生活。 53.过一种快乐而不享乐的生活。 54.当于静处品味人生。 55.保持一种简单的快乐。 56.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 57.以静养智的大智慧。 58.得意忘形,便会乐极生悲。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

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老子辩证法思想特点之一是,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这里,“反”有两种含义:一是对立的含义;另一个是转化的含义。这两者都是“道”的运动。接着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也是通过它自身反面作用

体悟《老子的人生智慧》教学教材

体悟《老子的人生智 慧》

体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一个学期的爱课程学习,不仅让我更近距离地接触到老子的世界,还从张雷老师的口述之中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老子的思想武装自己!老子先生的观点是博大精深的,从古至今都有人研究着,应用着老子的思想智慧,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应该从老子先圣的智慧中获得哪些东西呢? 从宏观上来看,老子的人生智慧可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即自然精神,批判原则、辩证原则、适度原则、柔弱原则与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 自然精神。老子常常强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

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对儒家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仪,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

切皆有利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

老子的美学思想

今天有妹妹问我一个题目“老子的美学思想”,这种题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不能说很难,或者很容易,怎么样才能答的比别人出众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准备这个题目,图书网能找到的话可以看下李天道的《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阐述的特别好。另外答这种题目的话,比如老子,以辩证观论真善美,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庄子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起到重大作用,还有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玄妙”观,都是中国古典美学或者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多百度一下,看看一些优秀的文章是怎么写的,什么视点。我登一篇网上找的,大家参考,类似的方法,自己去找。系统一下考试写上两三页还是不难的。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摘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由此,《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意义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 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内容摘要:《老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但其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理念上看,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辩证趋反、自然无为等理念,这些理念也同时反映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即从批评对象的相成和相反的角度、自然而不加入人工的态度上显示其文学批评的基本思想倾向,其“大音希声”、“信言不美”则直接反映了他的文学批评理念。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方法上看,其方法也与其哲学理念相联系。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道”,为了实现“道”,达到“道”的境界,老子十分重视虚极静笃、抱一守中、德善德信、正言若反等方法,而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些方法用于文学批评也是十分中肯的。 主题词:老子哲学理念文学批评思想关系 《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言论和思想,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反映道家思想的哲学著作,但其中也包含了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是我们研究老子及道教文学批评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老子》,正是蕴含在其哲学思想的文学批评的观点,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辩证趋反 辩证思想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占重要的地位。老子的辩证思想导源于《周易》,但比《周易》更加明朗化和系统化。老子辩证趋反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批评对象

双方对立统一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比如老子对美和恶、善与不善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老子认为世间美的东西和恶的东西是共存的,善和不善的东西也是共存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恶,没有善,也就无所谓不善。美与恶、善于不善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评判,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一方而轻视另一方。二是从批评对象对立双方相反相成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一方面,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极致,就会以相反的形态表现出事物发展的更高境界。另一方面,只有抓住事物相反方面,才能达到最佳的批评目的。” 2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在老子的宇宙观里,把“道”看做是宇宙生成的本原,一切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老子自然无为哲学思想体现的文学批评上,就是强调一种完全顺应自然的批评理念。在老子看来,客观事物,包括文学作品,以一种自然状态呈现出来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旦加入了人工雕琢,就会损害其自然状态,破坏其内在的美质。同时,老子也认为,批评要有群众性,不要以自己的欲念为出发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文学批评如果失去了群众性,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3大音希声 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在老子看来,“无”可以看做事天地万物的原始。老子“大音希声”的文学批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哲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 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 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L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前面几句是:"考?在涧,硕人之宽。" 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 和KTV 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孑L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 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孑L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o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 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 ,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 关于《道德经》,后代解读的各家说法很多,很多专家也都说了,对于“道”每个人的感悟都不相同,有很多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谛。今天我和大家分享《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我也苦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并不丰富,所以主要是通过搜集很多专家的观点和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通过我的浅薄的分享,激发大家对传统精华的重新重视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我此次论文分享的最大收获了。 刚才已经给大家分享了,《道德经》共五千余字,虽然简短,但却内容丰厚,不但可以说是章章精辟,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我主要将其中一些与我们生活贴近的智慧与大家分享一下,由浅入深,我从个人、家庭、事业等角度,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作为女生,我首先关注了《道德经》中对女性智慧的赞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普遍受到传统女性三从四德思想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低下,而在古代社会中为数不多推崇女性地位的思想家中,最早的正是老子,而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最推崇女性的也是老子,老子是2500年前第一个女权主义者。 老子认为在女性身上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老子之所以认为看似柔

软的女性身上有着极大的力量,是因为她们有三个特点:老子认为女人强大力量的第一个来源正是安静。比起男性,女性更加沉稳。老子说:“牝以静胜牡”。就像我们走在野外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是安静的,正是这种安静的力量才是更本质的力量。 老子认为女性的第二个力量来源是柔弱。柔弱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关于柔软,老子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故事。说老子在他老师临终前,请教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在临走前还有什么要交付于我的么?老师说,你认为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说当然是舌头软弱。这时老师张开嘴让老子看,老师因为年老,牙齿已经都掉落了,而软弱的舌头还在。老子因此而悟道。 关于软弱胜刚强,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欧洲十世纪的时候,有位康拉特三世,他有一个仇敌巴伐利亚公爵,在一次交战中,康拉特三世将巴伐利亚公爵逼回城内,并把全城包围了起来,决定一举战胜仇敌。但是在欧洲的骑士有一种风度,不伤害女人。所以这个康拉特三世就对城内喊话了,说你们城里的这些女人,我允许你们撤出城去。女人们就问可不可以带一些需要的东西,康拉特三世就想人都放了还差点东西么,再说女人那么柔弱能带多少东西,就同意了。过了不久城门打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女人们纷纷走出来,并且全部抱着自己的孩子背着自己的丈夫,有的还用工具拖拉自己的父母,就连巴伐利亚公爵也坐在他妻子的肩上。虽然早已超过了女人们能承受的负荷,但是为了他们爱的人,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康拉特三世本来杀人不眨眼,但是看到这一幕,他也留下了眼泪,他也被感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Talking about of Lao Zi’S Design Aesthetic Thought 摘要:自后现代主义出现后,人们越来越要求产品具文脉性、文化性,讲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于是,越多越多的设计师把目光投向了本土的传统文化上。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虚实相生、意象等思想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设计美学 Abstract:After the modernism, the people request the products to have the culture trait,contextuality and modern technology to intergration . Therefore, more designers play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Lao Zi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great philosopher and thinker, who proposed that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s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emptiness produces solid as well as imagery and so on .Those opinions off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modern design esthetics references. Keywords: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 design aesthetic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老子的主要思想中审美和设计的论述虽不多,但却蕴涵诸多设计美学思想,至今仍可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此外,老子有关哲学和社会人生问题的许多一般性命题,虽然不是直接论述设计问题,却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设计美学思想 老子认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理想的状态,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带来的种种灾难的惟一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无为而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急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了一些改变,这些变化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一些学生视崇俭、谦让、虚怀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为老皇历,追逐名利、追求享受则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借鉴老子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崇俭节欲、谦下不骄、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等思想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处世艺术,无疑具有激浊扬请的时代价值。 (一)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启示 《老子》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古代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记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老子将“无为”视作“圣人”的道德行为标准,即最完善、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提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①老子倡导“无为”的思想,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即无所作为,也无心于作为的人,才是具有“上德”的人(“上德无为”②)。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这个“道”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有”,又是“无”,它以“自然”为法则,“道法自然。”③老子所言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具体的物体,而是指自然秩序、自然状态、自然规律,如物壮则老,柔弱胜刚强、祸福相倚等,同时也指人类未受文明污染的纯真性情。 老子倡导自然无为的行为原则。“无为”并非“不为”,在《老子》一书中,找不到单纯的“不为”的字样,也没有一句话含有根本不为的意思。他只讲“不为始”④、“不敢为”⑤、“不可为”⑥、“不为主”⑦等等。这些都具有特定的涵义,不能作为一般的“不为”来理解。老子所讲的“无为”并非绝对地无所事事,而是指顺从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例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⑧,就在无为之列。老子认为,只有“辅万物之自然”⑨,而不去任意妄为之,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老子所言的“自然”,还包括人类未受污染的纯真性情这一层意思。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⑩仁义、智慧、孝慈、忠臣,在一般人看来,都是非常好的名称和行为,可老子却认为这些都是在大道废弃、纯朴破灭以后才产生的。因此,老子提出“返朴归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尔雅满分答案

—————————————————————————————经典与人生(上):古今教育生态概论已完成 1 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官学独大 B、私学式微 C、家学没落 D、网教盛行 正确答案:D 2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 A、官学 B、私学 C、家学 D、国学 正确答案:D 3 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 B、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 C、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 D、体验教育取代灌输教育 正确答案:D 4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 正确答案:√ 经典与人生(下):不读经十蔽已完成 1 文化的本质是()。 A、人化 B、教化 C、入圣 D、得道 正确答案:A 2

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大学》《论语》《老子》《孟子》 C、《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D、《春秋》《战国策》《论语》《史记》 正确答案:A 3 关于不读经典的弊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B、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C、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D、只知有心,不只有物 正确答案: 4 教育的功能是灌输知识。() 正确答案:× 5 国学的核心是人学。()

6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 正确答案:√ 为学之道(上):学是为己,还是为人?已完成 1 ()提出了知行合一之教。 A、王阳明 B、王重阳 C、王夫之 D、王德威 正确答案:A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之学,非仅仅求知,更在修身 B、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 C、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要知行合一 D、勤学以致用,古之学者为人

_老子_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200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J an12007第1期(总157期)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o11  《老子》美学思想的 三个本原要素 孙振玉 【提 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规定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老子 名 象 道 〔中图分类号〕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2952(2007)01-0071-05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发端性的诸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①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②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 17 ① ② 帛书《老子》下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1~222页。王弼《老子》注本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见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帛书《老子》下篇道经乙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278页。王弼注本同。见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册,第29页。郭店楚简《老子》此段经文略同。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老子认为人是一种“无身”存在,是在为与人相关的“上善”、“玄德”、“至和”等抽象命题的设立意图关联着。不能在命名的法则中解决人是“无身”的存在这一命题无从言说“上善”等抽象存在。然而,一个人是“无身”存在者和一个人是“有身”存在者,在名的规范内如何被证明真实对老子哲学体系的真实性构成一个必须寻求答案的追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