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1.实验

1.1试剂和仪器

(1)仪器:Alpha-Centau“FT.IR型红外光谱仪

(日本岛津),S540—SEM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热

分析(DT A_TG)(Du Pont 1090B型热分析仪),紫

外一可见光谱仪(日本日立)UV-3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孓3C型精密pH计(上海精密科学有限

公司)。

(2)试剂:壳聚糖(CS)(浙江玉环县化工厂,分

子量:1.5×105,脱乙酰度:93%),聚乙烯醇(PVA)

(佛山市化工实验厂,日本进口分装,Mw一1.o×

105),冰乙酸(分析纯),甲醛(37%,分析纯),盐酸

(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1.2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测试

1.2.1水凝胶的制备

取50mL圆底烧瓶,向其中加入o.5 g CS、

15mL二次水和2mL冰乙酸(3 m01/L),搅拌均匀

后,再加入o.39 PVA,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抽真空,

向其中加入2mL甲醛(37%),室温反应24h;成胶

后,取出,切成1mm3左右的颗粒,用二次水浸泡,每

天换1次水,1周后取出;真空干燥,最后置于干燥

器中备用。

2. 实验

1.1 实验样品的制备

1.1.1 银溶胶的制备

将0.001mol/L的单宁酸和0.1mol/L的Naz COs溶液加热

至6O℃并搅拌,逐滴滴加0,001mol/L的AgNO3。当混合物颜

色逐渐加深至橙红色时,形成稳定的银溶胶。反应的关键是控

制AgNOa溶液的滴加速度和加入量。其反应机理l1]为:

6 AgNOs+ 6H52046+ 3 Na2C03—

6Ag +C76H52049+6 NaNO3+3 0

1.1.2 Ag/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制备浓度为1O%的PVA溶胶,将新制备的银溶胶在搅拌

的条件下加入PVA溶胶中,其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5min后倒

入模具中,放入THCD-04低温恒温槽中,采用冷冻一解冻法使之

结晶成型。每个循环的冷冻一解冻工艺见图1。按此做7个循环

制得样品,即得到Ag/PVA水凝胶。同理可制得Ag 浓度为

O%、0.125%、0.25 、0.5% (即Ag 占PVA的质量百分比

为:O%、1.25%、2.5 和5 )的Ag/PVA复合水凝胶。将样品制成哑铃形,测试区宽度约4mm,厚度约lmm(每个样品在测试前用千分尺精确测定其宽度和厚度)。每个样品裁5个样条,结果取平均值。2.1 Ag/PV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微粒由于比表面积很大和表面不饱和键较多,具有很高的

表面能,所以极易团聚_3]。如果金属微粒发生团聚,则其光、电、

磁等性质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能表现出微粒的特殊性能。

制备Ag/PVA复合水凝胶的关键是微粒的分散技术

制备均匀分散的Ag/PVA复合水凝胶是很困难的工作。

通常都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聚合物基金属复合物。C.Dirix等 4]用微乳液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后,与

PE在塑炼机上进行物理共混。由复合物电镜照片可以看到,纳

米银颗粒并未完全均匀分布,发生了很明显的团聚,团聚体系超

过100nm。本文采用沉淀法来制备Ag/PVA复合水凝胶。首

先制得银溶胶,然后将其和聚合物溶液混合,即可使银和基体分

子完全均相混溶,有利于银微粒的分散。

在制备银溶胶的过程中选择很低浓度的AgNO。溶液

(O.001tool/L),并逐滴滴加,使得溶液中Ag 量很少且被逐步

还原,得到的银颗粒就可能很小,有机大分子的单宁酸还原产物

沉淀在银颗粒表面阻止其进一步长大,并使胶体稳定,所得银粒

径在l#m左右。使用高浓度的AgNOs溶液或滴加速度稍快就

会使生成的微小Ag颗粒聚沉析出。

银溶胶和PVA溶液混合时,PVA大分子链包覆、缠绕在银

颗粒表面,阻止了粒子团聚 5],使银溶胶中银颗粒的大小固定下来。由于PVA分子和水之间有较强的亲和力,整个复合体系

仍然稳定。混合时,将银溶胶缓慢加入不断搅拌下的PVA溶

液中,如果加人过快则会使PVA冷凝,导致胶体局部浓度过

稀,此时,少量的PVA大分子不足以将银颗粒包围,相反可能

使银颗粒数量在某几个PVA大分子链上显得过量,于是后者

起了桥梁作用,使银颗粒在一定程度上联系在一起更容易聚沉。

同时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均会影响银颗粒

的分散状况。其中AgNO。的浓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可见,控

制实验的工艺是制备Ag/PVA复合水凝胶的重要条件。

3.实验

2.1材料与仪器

聚乙烯醇(PVA,聚合度1 750+50,醇解度99%),

y-Fe203(纳米级).THD-20 1 5型低温恒温槽(宁波天恒仪

器厂),KQ-20B型超声分散机(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冰箱(海尔集团),RGT-1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四川瑞格尔仪器有限公司),HNIO1.1A 型数显电热鼓

风干燥箱(南通沪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XS 550型扫

描电子显微镜(日本岛津公司),7404型振动样品磁强计

(北京东方晨景科技有限公司).

2.2实验方法

2.2.1 PVA/y—Fe2O3水凝胶膜的制备

将Y—Fe2O3粉末溶入水中超声分散至均匀.将一定

质量的PVA颗粒放入三口烧瓶中,95℃下以150 r/min

速率加水搅拌1.5 h.待PVA全部溶解后,在温度不变

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y.Fe O3,同时提高搅拌速度,待

Y.Fe203与PVA完全混合均匀后,停止搅拌,将温度降

到30℃左右,进行脱泡处理.将混合溶液倒在铝板上,

流延成膜,挤压并密封好,放入低温恒温槽内,反复冷

冻一解冻循环操作6次.取出水凝胶,用装有蒸馏水的密

封袋密封好,放进冰箱保存.

2.2.2水凝胶力学性能测试

将水凝胶膜取3个不同位置裁剪成长50 mm、宽

10 mm的3个哑铃形试样,用万能试验机测定其抗拉强

度(拉伸速率20 mm/min).

4.实验

1.1 试验原料

PVA,工业级,台湾长春化工公司;聚酯二

元醇,相对分子质量2 000,工业级,安徽安利合学纯,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甲基甲酰胺

(DMF)、二甲基亚砜(DMS())、丙酮,分析纯,上

海苏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天津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PVA.g-PU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及N 通口的三口瓶中,将

干燥过的聚酯二元醇溶解在DMF中,70℃下

加入TDI和微量催化剂,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反

应1 h,用石油醚洗掉过量的TDI,以确保没有剩

余TDI直接与PVA反应。再将PVA 溶解在

DMSO中,并缓慢加入预聚物溶液中,搅拌2 h

使之充分反应.加入少量DMF调节粘度,再将

反应物加人大量丙酮中,待产物完全沉析后用丙

酮抽提10 h,除去过量预聚物,将纯化后的产物

置于真空烘箱中24 h,使溶剂彻底挥发,得到可

溶性梳状结构的接枝物即PVA—g—PU。

用深圳新三思科技有限公司CMT5504型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样品的拉伸性能,拉伸性能按GB/T 1040-2000测试。

2.5 力学性能测试

图5为纯PVA及PVA—g—PU样品的应力一

应变曲线。由图5可见,纯PVA 是脆性断裂,

而PVA—g—PU 在拉伸时均发生屈服,为韧性断裂,且随PU 接枝量的增加,PVA—g—PU 的屈服

强度及拉伸强度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大幅度提

高,主要是由于PU链破坏了PVA的结晶性能,

致使强度下降,而且PU 的柔韧性使得PVA—g—

PU 的韧性及断裂伸长率大幅度提高。

5.实验部分

1.1 样品制备

首先将脱胶后破碎的蚕丝短纤维在去离子水中进

行分散,然后将称重好的PVA溶于去离子水中,在

恒温水浴箱中加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PVA—Silk水溶液,待混合均匀后静置脱泡,然后将复合溶液倒人尼龙模具中冷冻成型,在低温冷冻储存箱中冷

冻10~12 h,取出试样后解冻2~4 h,重复上述冷冻-解冻过程制备成带有尼龙基体的PVA.Silk水凝胶试样,其中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15%,蚕丝的质量分数为0.6%,冷冻一解冻次数为7次。

6.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乙烯醇(PVA):AR,四川维尼纶厂;二甲基

亚砜(DMSO):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溴

代十六烷(C】6 Br):AR,Fluka公司(德国);氯乙

酸:AR,沈阳化学试剂厂;环氧氯丙烷:AR,成都

科龙化工试剂厂;氢氧化钠(NaOH):AR,重庆川

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化学试剂厂。

1.2 PVA水凝胶的合成

将3 g PVA与20 mL DMSO加入三颈瓶,升温至

70℃溶解。通氮气,滴加NaOH,反应30 min;升温

至80℃,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溴代十六烷、氯乙酸、

交联剂环氧氯丙烷,反应8 h。调节产物pH值至中

性,用丙酮洗涤、浸泡,于40℃真空干燥5 h,得最

终产物。

本文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水混合溶剂反应

体系,使整个反应体系处于极佳的溶胀或溶解状态;

采用NaOH对PVA分子链上羟基进行活化,使PVA分子上羟基活化度及改性单体对PVA分子的可及度达到合适程度。采用化学交联法,以具有

较高反应活性的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PVA水凝胶(E—PVA);在此

基础上,在PVA分子上引入阴离子基团(氯乙酸钠),以进一步提高化

学交联法制备的凝胶的吸水能力,得EC—PVA凝胶;再通过进一步引

入疏水基团(cl6 Br),以提高凝胶的耐盐性能,最终制得ECA—PVA

凝胶。

7.实验部分

I.1试验材料

聚乙烯醇(PVA)由北京化工二厂提供.型号为l7-99,聚合度为1750+50,醇解度为99.9%.304不锈钢纤维网由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提供.1.2聚乙烯醇水凝胶复合人工软骨组件的制备

将10%-2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注入底部放有不锈钢纤维网并带有通气孔的模具中,然后在模具上部加压.使聚乙烯醇水溶液渗入不锈

钢纤维网孔内,经反复冷冻一融化后,对冻结成型体施行真空脱水12~24h.制得一种含水率为40o/r-86.5%的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即人工软骨)

3.2制作方法

以前制成的PVA H材料强度较低,得使用添加剂如玻璃、橡胶,或使用促交联剂来提高材料强度。然而有研究证实,使用添加剂或者促交联剂会增强材料的毒性,降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1。文献报道显示,应用反复冻融、真空脱水、辐射交联方法可以提高这种材料的机械性能,方法是将486型PVA放入温水中溶解20分钟左右;将17-88型PVA 放入90℃水中溶解2小时;将17-99型PVA放人78 1型磁力搅拌器

中,Elj 90℃水溶解6小时。再将溶液混合浇注于模具巾冷冻6~12小时成型,冷冻温度在--20c左右。然后将试样在窒温下溶解】~2小时,待其融化。上述过程反复进行3~4次,真空脱水10小时.在7射线下对部分冷冻或脱水的试样行辐射交联,所制成的材料为哑铃状、棒状或环状。PVA—H外观为白色、半透明状,耐臭氧,软化点为85"(2,电绝缘性能好,能燃烧,具一定弹性,泊松比为0.5。实验汪实,使用此方法获得的PVA—H材料中PVA分子呈连续相,水分子分散其中;这种制作方法可以增加材料的结晶度,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质。研究认为,以F因素将影响材料的性能:①水和PVA分子各自所占的比重;②聚合单体的分子量;③反复冻融循环次数;④冷冻持续时间。

4.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研究

4.1 PVA水凝胶溶胀性能的测定

取PVA浓度分别为20 、25 、30 水凝胶试样,将样品切成30 mm×2O mm×15 mm 的长方体,放人去离子水中,另取PVA浓度为3O 的同尺寸水凝胶样品,放入PBS磷酸缓冲液中,用称重法测定水凝胶在不同温度的平衡溶胀率(Q ),研究其在人体体温附近平衡溶胀率随温度的变化,水凝胶在每个温度下至少保持48 h,然后擦去水凝胶表面

的水分,称其质量,其平衡溶胀率由公式(1)计算:

Q e =(W e-W。)/w。×100% (1)

式中:W e为在某一温度下达到溶胀平衡时水凝胶的质量;W。为真空干燥至衡重时的水凝胶的质量。取PVA浓度为25﹪与30﹪的水凝胶样品,尺寸同上,将水凝胶样品放入真空干燥机内进行冷冻脱水,将完全脱水后的水凝胶样品放人去离子水与PBS缓冲溶液中进行二次溶胀,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其二次溶胀率Q t,直到其溶胀达到平衡为止。由公式(2)计算其在每个时刻的溶胀率:

Q t = (Wt- W0)/W0 ×100% (2)

其在t时刻的质量w。同上。

4.2 PVA水凝胶平衡溶胀率影响因素分析

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在去离子水中平衡溶胀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呈下降趋势,水

凝腔中聚乙烯醇的含量越低,下降越明显;在一定

的温度下,随着聚乙烯醇含量的增高,溶胀率依次

下降聚乙烯醇水凝胶是聚乙烯醇大分子链间或大分

子链内的羟基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紧密结合,在反

复冷冻——解冻过程中使得一些微区的分子链段形

成有序结构,这种有序结构使分子链段间的结合更

加紧密,真空脱水过程使其结台作用进一步增强,

这些有序的微区也就成为“缠结点”,微区之间的

部分为无定形区,这些无定形区中的聚乙烯醇分子

链段上的羟基可以通过氢键或其他分子间作用力与

水分子结合.导致水凝胶吸水溶胀,水凝胶中聚乙

烯醇的含量越大,在冷冻——解冻过程中所形成的

“缠结点”就越密,“缠结点”之间的距离也就越

小,溶胀时能与水结台的羟基的数量也就相对越少,使得溶胀率随聚乙烯醇的含量的升高而下降。温度上升时.羟基与水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减弱,使水凝胶平衡溶胀率下降。

由图3可知,在PBS溶液中,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的水凝胶在PBS中的平衡溶胀率小于它在去离子水中的平衡溶胀率,约为其在去离子水中平衡溶胀率的80%左右,这是由于在PBS

体系中的离子浓度较高,PBS溶液与水凝胶之间存在着浓度差,使PVA 水凝胶内的水分向PBS 溶液中扩散.此外PBS溶液(pH7.4)中氢氧根的浓度比去离子水(pH 6.0)中的浓度较大,减弱了羟基与水的结台,使平衡溶胀率下降

4.3 PVA水凝胶的二次溶胀性能

聚乙烯醇水凝胶二次溶胀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二次溶胀率随浓度与pH值的变化趋势与平衡溶胀率相同某一时刻的溶胀率与最大

溶胀率之比为溶胀分数,表示了此时刻的溶胀程度,

如图4所示,干燥的水凝胶试样在40 h可以达到最大溶

胀度的50%,240 h可以达到最大溶胀度的97%,聚

乙烯醇水凝胶髓核假体植入人体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通过溶胀达到人工髓核所需要的尺寸要求,有助于病

人的早期康复和功能锻炼。干燥水凝胶假体达到溶胀

平衡时的溶胀率与所需时间为髓核尺寸设计以及术后

护理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数据。

2.1.2 力学性能

PVA—H材料的力学性能经多种实验测定证实,其有可能替代关节软骨。PVA—H材料的拉伸模量因制作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增加PVA水溶液浓度并对试样进行真空脱水时,试样的结晶度增加,抗拉强度提高,弹性模量也提高;对试样做辐射交联时,结晶度减小,但抗拉强度提高,弹性模量提高。这说明材料的结晶度和交联程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均有影响。真空脱水8小时并以辐射交联方法制得的PVA—H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为5~15Mpa,抗拉强度为

4.47Mpa,弹性模量为14~30Mpa,均接近正常人体

关节软骨的相应数值。应用新工序可以制得性能更好

的材料,使其更接近人体组织。由于材料本身生产方

法的不同,PVA—H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斜率也有

不同,但均为指数曲线形式,切线斜率随应变程度的

增加而增加。应用不同的原料和工序可以制作出不同

浓度的PVA—H材料。Kobayashi等01报道一种新的合

成方法,可制得含水量90%、聚合度为17500的PVA

—H材料,并且证实凋节PVA—H的含水量可以有效地

调节材料的粘弹性,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所得到的

这种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粘弹性和生物力学性质,可以

作为人体半月板的替代物。为研究水含量对材料的影

响,Starnmen 等对两种不同含水量的PVA—H材料进

行测量,并与正常人体的关节软骨相对比,实验所用

材料分别为食水量75%(A型)和80%(B型),结果证实:①压缩弹性模量受水含量和应变率的

影响,呈应变幅度依赖性;②剪切模量依赖于应变幅度,含水量和应变率对其没有影响;⑧应变低于40%时,A型的压缩弹性模量持续高于B型;应变超过60%时,情况则相反。结果还表明:这种材料的时间依赖性蠕变行为是由于内部的液体通过固体基质的流出造成的,液体流动而非固体基质是这种材料粘弹性的产生机制,这与关节软骨的特性相同。Goldsmith 利用曲线拟合方法研究三种不同厚度的PVA—H材料的Possion比,证实其系数均与关节软骨的Possion比相近。因此,这种材料在承受应力时与软骨会有相似的膨胀。

2.1.3 水凝胶的应力——应变特性

Fig.1给出了15 PVA凝胶经5次循环后的应力和瞬

时拉伸模量随应变的变化规律。由图可知, PVA凝胶

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其应力——应变关系具有典型的

粘弹特性。由模量——应变关系可知,凝胶在不同应

变区内的拉伸模量显著不同。在0 ~100 的应变范围

内,材料的拉伸模量基本保持不变。凝胶在此应变范

围内具有弹性特征,应力——应变表现为线性关系;

在100~ 25O 的应变范围内,凝胶的拉伸模量随应变

的增加而上升,增量达4倍之多。在此范围内,凝胶表

现出典型的粘弹性,应力——应变为非线性关系。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1.实验 1.1试剂和仪器 (1)仪器:Alpha-Centau“FT.IR型红外光谱仪 (日本岛津),S540—SEM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热 分析(DT A_TG)(Du Pont 1090B型热分析仪),紫 外一可见光谱仪(日本日立)UV-3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孓3C型精密pH计(上海精密科学有限 公司)。 (2)试剂:壳聚糖(CS)(浙江玉环县化工厂,分 子量:1.5×105,脱乙酰度:93%),聚乙烯醇(PVA) (佛山市化工实验厂,日本进口分装,Mw一1.o× 105),冰乙酸(分析纯),甲醛(37%,分析纯),盐酸 (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1.2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测试 1.2.1水凝胶的制备 取50mL圆底烧瓶,向其中加入o.5 g CS、 15mL二次水和2mL冰乙酸(3 m01/L),搅拌均匀 后,再加入o.39 PVA,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抽真空, 向其中加入2mL甲醛(37%),室温反应24h;成胶 后,取出,切成1mm3左右的颗粒,用二次水浸泡,每 天换1次水,1周后取出;真空干燥,最后置于干燥 器中备用。

2. 实验 1.1 实验样品的制备 1.1.1 银溶胶的制备 将0.001mol/L的单宁酸和0.1mol/L的Naz COs溶液加热 至6O℃并搅拌,逐滴滴加0,001mol/L的AgNO3。当混合物颜 色逐渐加深至橙红色时,形成稳定的银溶胶。反应的关键是控 制AgNOa溶液的滴加速度和加入量。其反应机理l1]为: 6 AgNOs+ 6H52046+ 3 Na2C03— 6Ag +C76H52049+6 NaNO3+3 0 1.1.2 Ag/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制备浓度为1O%的PVA溶胶,将新制备的银溶胶在搅拌 的条件下加入PVA溶胶中,其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5min后倒 入模具中,放入THCD-04低温恒温槽中,采用冷冻一解冻法使之 结晶成型。每个循环的冷冻一解冻工艺见图1。按此做7个循环 制得样品,即得到Ag/PVA水凝胶。同理可制得Ag 浓度为 O%、0.125%、0.25 、0.5% (即Ag 占PVA的质量百分比 为:O%、1.25%、2.5 和5 )的Ag/PVA复合水凝胶。将样品制成哑铃形,测试区宽度约4mm,厚度约lmm(每个样品在测试前用千分尺精确测定其宽度和厚度)。每个样品裁5个样条,结果取平均值。2.1 Ag/PV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微粒由于比表面积很大和表面不饱和键较多,具有很高的 表面能,所以极易团聚_3]。如果金属微粒发生团聚,则其光、电、

【CN109988319A】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44318.X (22)申请日 2019.02.27 (71)申请人 韩建中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 路一段20号26栋1单元3号 申请人 杨凯文 (72)发明人 邢孟秋  (51)Int.Cl. C08J 3/075(2006.01) C08B 37/08(2006.01) C08L 5/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所述 水凝胶制备原料比重如下:羧甲基壳聚糖200- 1200份,CE 10-100份,双蒸馏水1-10份,EDTA游 离酸100-300份,EDC -HCI 100-200份,通过将一 定比例的羧甲基壳聚糖和CE粉末进行混合制得 水凝胶,改水凝胶用于医学领域,具备抗菌抗感 染,刺激细胞增长的功能,同时该制备方法具备 简单,制备难度较低, 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9988319 A 2019.07.09 C N 109988319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88319 A 1.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制备原料比重如下:羧甲基壳聚糖200-1200份,CE10-100份,双蒸馏水1-10份,EDTA游离酸100-300份,EDC-HCI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E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200份羧甲基壳聚糖溶入10份的双蒸馏水中; S2、在溶液中加入240份的EDTA游离酸; S3、再加入160份的EDC-HCI形成胺键; S4、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酝酿,再用透析管进行提纯; S5、将提纯后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CE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制备步骤如下: S1、取80份CE粉末,将其溶入5份的双蒸馏水中; S2、在溶液中加入定量的羧甲基壳聚糖,然后持续搅拌; S3、将搅拌得到的物质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分离一定的时间,使得气泡得以消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的时长为72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搅拌的时长为2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的时长为5min。 2

聚乙烯醇价格,最新全国聚乙烯醇规格型号价格大全

全国各规格型号聚乙烯醇 价格大全 来源:造价通工程造价信息网 概述:造价通工程造价信息网为您实时提供全国各省市地区各种规格/型号聚乙烯醇 价格查询。 标签:聚乙烯醇价格,聚乙烯醇价格表,聚乙烯醇规格,聚乙烯醇型号,最新聚乙烯醇 价格,聚乙烯醇报价,聚乙烯醇价格查询,聚乙烯醇市场价 编者按:造价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 准》(GB/T 50851-2013)的参编单位和唯一数据提供方。

材料名规格/型号单位品牌省份城市查询账号账号密码 聚乙烯醇20-99 20kg/袋kg 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2088.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2488.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1788.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588.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2092.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1792.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2099.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2499.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1799.0 t 黑龙江哈尔滨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 牌号 2488 含量≥ 98(%) 固体份 99(%) t 湖北武汉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12.5kg PVAL100-37H 袋四川宜宾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12.5kg PVAL100-37H 袋四川宜宾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一、 令狐采学 二、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三、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 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

剂。 四、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聚乙烯醇(7g)---、甲醇(4.6mL) ---、盐酸(40%工业纯1:4)、氢氧化钠(1.5mL)(8%)、蒸馏水(90+34mL)等; 仪器:恒温水浴锅、搅拌器、三口烧瓶、球型冷凝管、温度计、吸管、天平、量筒、pH试纸等。 五、实验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与现象分析 步骤(1):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g聚乙烯醇,搅拌下升温溶解。 现象:[白色晶状聚乙烯醇溶解] 分析:[聚乙烯醇可溶于蒸馏水中] 步骤(2): 等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于90℃左右加入4.6ml甲醛(40%工业纯),搅拌15min,再加入1:4的盐酸,使溶液PH为1~3,保持温度90℃左右,继续搅拌。 分析:[调节PH使之为酸性,是因为H离子作为羟醛缩合的催化剂。升温是由于甲醛沸点低易挥发,缩合反应不可

聚乙烯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聚乙烯醇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公司

聚乙烯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市场研究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方案 第六章项目工程方案 第七章项目工艺技术 第八章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第九章生产安全 第十章项目风险概况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计划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方案计划 第十四章经济评价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总结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 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 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 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 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 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 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为根本, 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继续在细分领域内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行业领先地位 和较快速发展势头。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21.54万元,同比增长9.38%(1528.8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聚乙烯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15800.3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8.66%。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466.7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 比增长529.30万元,增长率13.44%;实现净利润3350.0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9.79万元,增长率18.79%。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探究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412798178.html, 探究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作者:张晓春刘嘉豪梁飞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水凝胶是一类兼具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重点研究物理水凝胶和化学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环境敏感水凝胶提供研究基础。环境敏感型水凝胶因为这种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在药物控制释放材料、传感器、形状记忆材料等,使得智能水凝胶在生物医药、仿生工程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前景。 关键词:水凝胶;制备方法;环境敏感 水凝胶是指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水溶性高分子中引入一部分疏水基团和亲水残基,亲水残基与水分子结合,将水分子连接在网状内部,而疏水残基遇水膨胀的交联聚合物,水凝胶可以吸收自身重量的上千倍的水,且仅溶胀不溶解。由于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形态柔软类似生物体组织,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如药物控释、细胞的固定化载体、生物分子、组织工程和传输体系等,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水凝胶的网络的交联方式,可分为物理凝胶和化学凝胶。 1 水凝胶材料的制备 1.1 物理凝胶的制备 物理凝胶通过物理作用如氢键、静电作用、链的缠绕等分别或者共同形成的。制备物理凝胶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①缔合交联。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是指具有不同极性链段的高分子,具有表面活性,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等在水中自组装形成水凝胶及胶束等有序结构,接枝共聚物有丙烯酸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改性淀粉接枝聚乙烯醇(PVA)等,多嵌段共聚物有左旋聚乳酸(PLLA)和PEO的三嵌段共聚物(PLLA-PEO-PLLA)、聚环氧丙烷(PPO)和PEO的共聚物(PEO-PPO-PEO)、聚乙二醇(PEG)和聚乳酸/轻基乙酸(PLGA)的共聚物(PEG-PLGA-PEG)、聚氨醋(PU)和PAA的共聚物等。 ②离子交联。向带有中正电荷的高分子或者负电荷的高分子中加入交联剂就可以得到由离子交联而形成的水凝胶,离子桥的形成使高分子链连结成一个三维网络,如海藻酸可在Ca+存在下交联形成开放的三维网状结构。 ③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纤维素、壳聚糖等可以通过氢键交联作用而形成凝胶。例如,室温下的纤维素可以溶解于尿素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纤维素分子与混合溶液分子之间形成的

聚乙烯醇

聚 乙 烯 醇 生 产 工 艺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理化性质 聚氯乙烯,简称PVC。由氯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热塑性。工业品是白色 或浅黄色粉末、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密度约1.4。含氯量56~58%。低分子量的易溶于酮类、酯类和氯代烃类溶剂。高分子量的则难溶解。具有极好的耐化学腐蚀性,但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100℃以上或长时间阳光曝晒开始分解出氯化氢,制造塑料时需加稳定剂。电绝缘性优良,不会燃烧。用于制塑料、涂料和合成纤维等。根据所加增塑剂的多少,可制得软质和硬质塑料。前者可用于制透明薄膜(如雨衣、台布、包装材料、农膜等),人造革、泡沫塑料和电线套层等。后者可用于制板材、管道、阀和门窗等。后者可用于制板材、管道、阀和门窗等。用悬浮法聚合,得粉状树脂。用乳液法聚合,得糊状树脂。均可用于制软质或硬质塑料。将各种原料在Z型捏合机中捏合,然后将混合料送入压延机在165~175℃下混炼塑化均匀,再经砑光、层压等工序可制成硬质聚氯乙烯板材,作建材用。 二,发现历史 1912年,德国人Fritz Klatte 合成了PVC,并在德国申请了专利,但是在专利过期前没有能够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1926年,美国B.F. Goodrich 公司的Waldo Semon 合成了PVC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 PVC在19世纪被发现过两次,一次是Henri Victor Regnault 在1835年,另一次是Eugen Baumann 在1872年发现的。两次机会中,这种聚合物都出现在被放置在太阳光底下的氯乙烯的烧杯中,成为白色固体。20世纪初,俄国化学家Ivan Ostromislensky 和德国Griesheim-Elektron 公司的化学家Fritz Klatte 同时尝试将PVC用于商业用途,但困难的是如何加工这种坚硬的,有时脆性的的聚合物。Waldo Semon 和 B.F. Goodrich Company 在1926年开发了利用加入各种助剂塑化PVC的方法,使它成为更柔韧更易加工的材料并很快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 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采用乳液聚合法实现聚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1933年W.L.西蒙提出用高沸点溶剂和磷酸三甲酚酯与PVC加热混合,可加工成软聚氯乙烯制品,这才使PVC的实用化有真正的突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及固特里奇化学公司几乎同时在1936年开发了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及PVC的加工应用。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1956年法国圣戈邦公司开发了本体聚合法。1983年,世界总消费量约11.1Mt,总生产能力约17.6Mt;是仅次于聚乙烯产量的第二大塑料品种,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5%。中国自行设计的PVC生产装置于1956年在辽宁锦西化工厂进行试生产,1958年3kt装置正式工业化生产,1984年产量530.9kt。 三,材料结构

醇解法制备聚乙烯醇

醇解法制备聚乙烯醇

第一章产品简介 (6) 1.1 产品的性质 (6) 1.2 产品的应用 (7) 第二章原料规格及性质 (9) 2.1 原料规格 (8) 2.2 原料性质 (9) 第三章合成原理及工艺路线 (10) 第四章流程图 (12) 4.1 生产设备 (12) 4.2 工艺流程 (12) 第五章操作步骤及工艺参数 (13) 5.1 操作步骤 (15) 第六章产品规格及标准 (17) 第七章消耗定额及成本核算 (18) 7.1 工程投资 (18) 7.2 生产投资 (18) 7.3 年利润核算 (18) 第八章参考文献 (19) 附图说明 (20)

1.1 产品的性质 聚乙烯醇是以乙烯法生产的醋酸乙烯为原料,经溶液聚合、无水低碱醇解得。聚乙烯醇(PV A)其充填密度约0.20~0.48g/cm3,折射率为1.51~1.53。聚乙烯醇的熔点难于直接测定,因为它在空气中的分解温度低于熔融温度。用间接法测得其熔点在230℃左右。聚乙烯醇的玻璃化温度约80℃。玻璃化温度除与测定条件有关外,也与其结构有关。聚乙烯醇工艺具有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环保型产品,聚乙烯醇主要有完主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两大类。聚乙烯醇的端基较复杂,除了羟基外,还有羧基、羰基和二甲基乙氰基等。这些基团表现了复杂的行为。它们除了影响到维尼维纤维的着色、染色性能、吸湿性能,并促使聚乙烯醇溶解部分的增加。根据羟基空间分布的位臵,可分为全同结构聚乙烯醇(I-PV A)、间位结构聚乙烯醇(S-PV A)和无规结构聚乙烯醇(A-PV A)。 聚乙烯醇的一般性质:1)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片状、颗粒状固体。2) 填充比重:0.4~0.5g/ml 3) 水溶性:本品在冷水中仅溶胀,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溶解,在搅拌情况下至95℃能迅速溶解。在热水中的最高浓度达16%左右。其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粘接性。4) 耐化学药品性:本品耐弱酸、弱碱及有机溶剂,耐油性极好。5) 热稳定性:在40℃以下没有显著变色,至160℃时颜色逐渐变深,超过220℃开始分解,生成水、乙酸、乙醛等。6) 贮存稳定性:本品贮存稳定性良好,长期贮存不发霉,不变质。但其水溶液长期贮存时,需加一定的防霉剂,如FF02等。而且由于聚乙烯醇主链大分子上有大量仲羟基,在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与纤维素相似之处。聚乙烯醇可与多种酸、酸酐、酰氯等作用,生成相应的聚乙烯醇的酯。但其反应能力低于一般低分子醇类。聚乙烯醇的醚化反应较酯化反应容易进行。醚化反应后,聚乙烯醇分子间作用力有所减弱,制品的强度、软化点和亲水性等都有所降低。在聚乙烯醇水溶液

PVA(聚乙烯醇)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PVA(聚乙烯醇)线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PV A(聚乙烯醇)线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PV A(聚乙烯醇)线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PVA水凝胶

主要内容: 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由于良好的理化和生物性能,在近几十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透明的PVA水凝胶作为人工角膜和接触眼镜材料,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断裂拉伸率、含水率、氧渗透能力以及较低的蛋白质吸附性能。PVA水凝胶的合成可用物理交联法制备。物理交联目前报导中使用最多的是“反复冷冻解冻法”。 主要制备方法:实验用品主要为聚乙烯醇(PVA)聚合度1700士50,醇解度99.9%,二甲基亚砜(DMSO,分析纯),本实验中所用水均为去离子水。将PVA颗粒倒入不同浓度的DMSO水溶液中,在90℃恒温水浴中分别溶解3h,制成PVA与DMSO/H20质量比为20 :100的PVA/DMSO/H20溶液。称取该溶液13.0g,倒人模具中,超声波除去气泡,放人冰箱,在-18℃下冷冻7h,然后取出在室温下解冻3h,如此循环7次。将冷冻解冻后的PVA水凝胶放人去离子水中,在37.5℃恒温水浴箱中充分洗涤浸泡(换水、超声数次),即制得PVA水凝胶膜。 性能测试: 1.含水率测试 剪取一定量的水凝胶膜,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后称重(记为W2),再放入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其质量(记为W1),计算出PVA水凝胶的含水率,其计算公式为:(W2-W1)/W2 2.PVA水凝胶透光率的测量 分别选择可见光的不同波长(425、450、485、550、590、600、700nm)使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仪测量经过充分溶涨的PVA水凝胶膜的透光

率T.因人工角膜、接触眼镜厚度一般为0.5mm左右,所以根据水凝胶膜的实际厚度d校正为0.5mm厚的PVA水凝胶的透光率Ta,所用公式为: 3.PVA水凝胶力学性能的测量 将PVA水凝胶膜按照国标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制样,用万能试验机测量其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拉伸速率为500mm /min,测量温度20℃,测量湿度71% 创新点:(1)初戴舒适性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含水、柔软)。(2)初戴镜片适应时间短。(3)镜片不易从眼里滑落。(4)容易验配、适配。(5)治疗大疱性角膜病变。并且镜片覆盖于不光滑的角膜表而使整个光学表面变得相对光滑,可矫正低度散光,提高视力。这种治疗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尤其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临床上用SCL保护角膜瓣或上皮瓣不至于游离,促使伤口的愈合。(7)SCL作为药物载体,利用其对液体的吸收负载和缓慢释放的特性,显著提高滴眼剂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滴眼的频度,方便了患者和治疗。(8)软质隐形眼镜柔软、佩戴舒适、能随眼球转动(9)可减少角膜干燥、对眼睛的刺激少.(10)角膜接触镜具有无框架、体积小、戴摘自由(11)从外观上和方便性方面给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散光发展,治疗特殊的眼病等方面也发挥了特殊的功效(12)该材质亲水柔软镜片透氧性、顺应性好配戴舒适视野广阔、外观自然已逐渐被屈光不正者所接受(13)良好的生理相溶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简称PV A)最早由德国的化学家赫尔曼(W.O.Hemnann)和海涅尔(W.Hachnel)于1924年发明的。1951年我国已经从事PV A 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世纪7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PV A商品。由于合成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价格不断下降,它的用途日益广泛,发展速度很快。 聚乙烯醇是通过醋酸乙烯酯聚合制得聚醋酸乙烯酯(PvAC),然后再醇解或者水解得到的。由于羟基基团的存在,使PvA有很高的吸水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为一种可溶性树脂,一般用作纺织浆料,粘合剂、建筑等行业。也可通过改性制成薄膜,用来制作可降解的地膜、保鲜膜等。聚乙烯醇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自然降解,环境友好。 1聚乙烯醇的性质 聚乙烯醇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为絮片状、颗粒状、粉末状固体。无毒无味,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PV A溶液遇碘液变深蓝色,这种变色受热后消失而冷却又重现。由于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侧基一羟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粘接力和乳化性,有卓越的耐油脂和耐溶剂性能。聚乙烯醇的相对密度为(25℃/4℃)1.27~1.31(固体)、1.02(10%溶液),熔点230℃,玻璃化温度75-85℃,在空气中加热至100℃以上慢慢变色、脆化。加热至160一170℃脱水醚化,失去溶解性,加热到200℃开始分解。超过250℃变成含有共轭双键的聚合物。折射率1.49"-'1.52,热导率0.2w/(m·K),比热容l~5J/(kg·K),电阻率(3.1~3.8)×107 ?·cm。

1.1PV A在水中的溶解性 聚乙烯醇溶于水,几乎都是溶解在水中使用,其溶解性很大程度上受聚合度、特别是醇解度的影响。PV A是一种含有大量羟基的高聚物,而羟基是强亲水性基团,所以它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然而,由于大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者较强的氢键,所以阻碍了其水溶性。PV A中残余的醋酸根(表现在醇解度的高低)是疏水性基团。它的存在,一方面阻碍了聚乙烯醇在水中的溶解;另一方面,它的空间位阻很大,妨碍了大分子之间或大分子本身氢键的形成,促进了水溶性。例如:1799-PV A残余醋酸根<0.2%,其结晶度高,所以只能溶解在95℃的热水中。1788—PV A残余醋酸根为12%,故在20℃时几乎完全溶于水。 PV A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乙二醇,溶于丙三醇、乙醇胺、甲酰胺等。120--150℃可溶于甘油。但冷至室温时成为胶冻。一般说来,聚合度增大,聚乙烯醇水溶液的粘度增大,成膜后的强度和耐溶剂性增大,但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成膜后的伸长率下降。醇解度增大,在冷水中溶解度下降,而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聚乙烯醇的溶解性随其醇解度的高低而有很大差别。醇解度小于66%,由于憎水的乙酰基含量增大,水溶性下降。醇解度在50%以下,聚乙烯醇即不再溶于水。以上品种的产品,一旦制成水溶液,就不会在冷却时从溶液中再析出来。 温度对聚乙烯醇溶解性能的影响也因醇解度的高低而不同。在醇

聚乙烯醇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

聚乙烯醇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该聚乙烯醇项目计划总投资6314.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484.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85%;流动资金830.12万元,占项目总 投资的13.15%。 达产年营业收入7327.00万元,总成本费用5725.93万元,税金及附 加108.60万元,利润总额1601.07万元,利税总额1930.51万元,税后净 利润1200.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29.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5.36%,投资利税率30.57%,投资回报率19.02%,全部投资回收期6.76年,提供就业职位145个。 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使投资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 文明生产的目的。 聚乙烯醇: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 水(95℃以上),微溶于二甲基亚砜,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总论、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调研分析、投资 方案、项目选址、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工艺先进性、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职业安全、建设风险评估分析、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项目进度说明、项目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综合结论等。

聚乙烯醇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投资方案 第四章项目选址 第五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 第六章工艺先进性 第七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第八章项目职业安全 第九章建设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章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进度说明 第十二章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三章项目经济评价 第十四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五章项目综合结论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调研报告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1.研究背景 高分子凝胶是基础研究以及技术领域的一种重要材料。凝胶是指溶胀了的高分子聚合物相互联结,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又在网状结构的空隙中填充了液体介质的分散体系.近几年,高分子水性凝胶(又被称为水凝胶)的研究获得了极大的重视。水凝胶是一种网络结构中含有大量水而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弹性、储液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Tanaka发现凝胶的体积相变现象以来,响应型凝胶(responsive hydrogel)作为一类新兴的智能材料,尤其是作为软湿件材料 成为智能高分子材料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医药和生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环境的pH值、离子浓度、温度、光照和电磁场或特定化学物质发生变化时,凝胶的体积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时还出现相的转变.这种体积的急剧扩张或收缩的变化是可逆的、不连续的,这种现象称为凝胶的敏感性.正是由于高分子水凝胶环境刺激响应这一智能化功能,使其在许多领域得以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对于响应型凝胶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以温度、环境的pH值、离子浓度等激发因素为主。 2.PV A基水凝胶发展现状 PV A是一种高度亲水的水溶性聚合物,PV 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交联法(冰冻一熔融法与冰冻一真空脱水法')与化学交联法(化学试剂交联与辐射交联)两种。由于PV A水凝胶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极好的吸水性,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很高的重视,可以用作人工肾、渗透膜、接触性镜片、伤口绷带和敷料、组织工程以及药物释放体系等等。因此,对于PV A水凝胶的制备研究很有意义。 2.1 目前对PV A水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对其凝胶过程中水的结合情况,体系的应力变化, 动力学等方面进行考察。 2、将PV A与其它聚合物共混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制备水凝胶。

聚乙烯醇及其缩丁醛的制备

五、聚乙烯醇及其缩丁醛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聚合物中官能团反应的常识,并学会其中的操作技术。 2.了解大分子的基本有机化学反应,在高分子链上有合适的反应基团时,均可 按小分子有机反应历程进行高分子反应。 3.了解通过高分子反应改性原理。 二、实验原理 由于单体乙烯醇并不存在,聚乙烯醇不可能从单体聚合而得,而只能以它的酯类(即聚乙酸乙烯酯)通过醇解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通常用乙醇或甲醇作溶剂,酸性醇解时,由于痕量的酸极难自聚乙烯醇中除去,残留在产物中的酸,可能加速聚乙烯醇的脱水作用,使产物变黄或不溶于水;碱性醇解时,产品中含有副产品醋酸钠,目前工业上都采用碱性醇解法。 碱性醇解: 酸性醇解: 醇解在加热和搅拌下进行。初始时微量聚乙烯醇先在瓶壁析出,当约有60%的乙酰氨基被羟基取代后,聚乙烯醇即自溶液中大量析出,继续加热,醇解在两相中进行,在反应过程中,除了乙酸根被醇解外,还有支链的断裂,聚乙酸乙烯酯的支化度愈高,醇解后分子量降低就愈多。 聚乙烯醇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将它的水溶液自纺织头喷入Na 2SO 4-K 2SO 4的溶液中,聚乙烯醇即沉淀而出,再用甲醛处理就得高强度、密度大的人造纤维,商品名叫“维尼纶”。 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浓盐酸催化下与丁醛缩合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就C H 2H C OCOCH 3H 2C H C OCOCH 3CH OH NaOH C H 2H C OH H 2C H C OH +CH 3COONa +CH 3COOCH 3C H 2H C OCOCH 3H 2C H C OCOCH 3CH OH H 2SO 4 C H 2H C OH H 2C H C OH +CH 3COOH +CH 3COOCH 3

年产20万吨聚乙烯醇建设项目情况介绍.doc

年产20万吨聚乙烯醇建设项目情况介绍 一、产品用途与市场前景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性能独特,无毒无害,具有独特的强粘结性、平滑性、耐油性、气体阻绝性、耐磨性、保护胶体性等特性,经特殊处理后又可使其具有耐水性,其水溶液具有很好的成膜性、乳化稳定性,产品透明度高,粘着力强、耐湿性好。 聚乙烯醇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医疗、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农业、冶金等很多领域。下游产品包括维纶、涂料、粘合剂、纤维浆料、纸张处理剂、乳化剂、分散剂、薄膜、医疗器材、建筑和汽车改性材料。根据我国丰富的石灰石储量和电力资源,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生产聚乙烯醇仍然会存在较长时间。目前我们已成为聚乙烯醇主要生产国,2005年我国聚乙烯醇产量48.46万吨,净出口量0.3万吨,表现消费量为48.16万吨,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83万吨左右,预计2010—2015年,我国聚乙烯醇年均需求将以5%的速度增长。聚乙烯醇除了在传统领域中有较大的发展外,在土壤改良、治沙及在缺水地区植树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 二、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1、生产规模 在研究了市场的需求和容量,拟建装置的技术来源和条件,厂址区域内的建设条件,企业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经验,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能力,项目建设地的水、电和主要原材料的供给能力,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之后,确定了本项目的生产规模为: (1)年产20万吨聚乙烯醇(折100%)。 (2)公用工程按年产20万吨聚乙烯醇配套。 (3)年工作日330天(8000小时)。 2、产品方案 经过对目前市场的调研分析,本项目生产的聚乙烯醇主要品种和生产能力见下表。 产品规模和生产能力 三、工艺技术方案 1、生产工艺流程 聚乙烯醇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乙炔发生、醋酸乙烯合成、醋酸乙烯精馏、醋酸乙烯聚合、聚醋酸乙烯醇解、醇解废液回收和产品包装等工序。 2、主要原材料及消耗定额 生产聚乙烯醇的主要原材料有:电石、醋酸、甲醇。具体消耗定额及消耗量见下表(按年产20万吨聚乙烯醇计)。

聚乙烯醇的生产及市场前景分析

聚乙烯醇的生产及市场前景分析 聚乙烯醇(简称PVA)外观为白色粉末,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它的用途可分为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用途。 由于PVA具有独特的强力粘接性、皮膜柔韧性、平滑性、耐油性、耐溶剂性、保护胶体性、气体阻绝性、耐磨性以及经特殊处理具有的耐水性,因此除了作纤维原料外,还被大量用于生产涂料、粘合剂、纸品加工剂、乳化剂、分散剂、薄膜等产品,应用范围遍及纺织、食品、医药、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农业、钢铁、高分子化工等行业。 1生产方法 聚乙烯醇最早是由德国化学家W.O.Herrmann和W.W.Hachnel博士于1924年发现的,由于它能进行典型的多元醇的化学反应及通过不溶处理,使其变性而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合成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用等方面。1926年聚乙烯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世纪50年代该产品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 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按原料分,有乙烯法和乙炔法两类。 1.1乙烯直接合成法 石油裂解乙烯直接合成法,由日本可乐丽公司(原仓敷人造丝公司)首次开发成功并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国际上生产PVA的工艺路线以乙烯法占主导地位,其数量为总生产能力的72%。美国已完成

了乙炔法向乙烯法的转变,日本的乙烯法也占70%以上,而中国的生产企业只有两家为乙烯法。 其工艺流程包括:乙烯的获得及醋酸乙烯(VAc)合成、精馏、聚合、聚醋酸乙烯(PVAc)醇解、醋酸和甲醇回收五个工序。 石油乙烯法的工艺特点:生产规模较乙炔法大,产品质量好,设备易于维护、管理和清洗、热利用率高,能量节约明显,生产成本较乙炔法低30%以上。 1.2天然气裂解乙炔直接合成法 乙炔合成法依其原料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电石乙炔合成法和天然气裂解乙炔合成法。 1.2.1电石乙炔合成法 电石乙炔合成法,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 电石乙炔法工艺特点:操作比较简单、产率高、副产物易于分离,因而国内至今仍有10家工厂沿用此法生产,且大部分应用高碱法生产。但由于此种工艺路线产品能耗高、质量低、成本高,生产过程产生的杂质污染环境亦较为严重,成本高于其他二法生产的PVA800~1000元/t,缺乏市场竞争力,属逐渐淘汰工艺。国外先进国家早于20世纪70年代已全部用低碱法生产工艺。 1.2.2天然气裂解乙炔 乙炔直接合成法在天然气、煤和电力丰富的地区,天然气乙炔法仍具有生命力。欧洲及朝鲜等国家以天然气乙炔法为主,中国有一套生产装置用此法。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抗菌敷料用淀粉一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皮肤在受到损伤时容易造成体液流失和伤口感染,需要采用敷料对创面加以覆盖, 保护伤口,促进其愈合。水凝胶敷料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新型创面敷料,它能够吸收创面渗液,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更换时不会带来二次损伤等,但在抗菌功能方面有待加强。 本文以淀粉和聚乙烯醇两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高分子为基体,采用分子键合的技术 将一种高效、广谱的肌盐低聚物抗菌剂聚六亚甲基盐酸肌(PHMG)接枝到淀粉大分子上,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长效抗菌性能的水凝胶,并测试了其各项相关性 育旨。 首先,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PHMG,电喷雾离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显示,缩 聚产物中线型结构的分子占大部分,这为PHMG的接枝反应提供了基础。最低抑菌浓 度和溶血活性测试结果表明,PHMG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同时对人体安全低毒,可以用于医用敷料的抗菌。 然后,分别以环氧氯丙烷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键合剂,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 pH值对PHMG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键合剂得到 的PHMG接枝效率较高,当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70OC,pH值为H时,接枝效率达到49.73%。 最后,将淀粉接枝PHMG产物加入到马铃薯淀粉与聚乙烯醇的混合物中,考察了 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对水凝胶溶胀性能及脱水 性能的影响,发现PV A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凝胶的强度,但是同时也降低了水凝胶的二 次溶胀率,加快了水凝胶的脱水速率,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较高的二次溶胀率,另外反应时间、温度及pH值对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均有不同的影响。水凝 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了较高的抑菌活性,振荡瓶法结果表明,当水凝胶中PHMG的含量为 1.0%时,40min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能 达到100%,水凝胶抗菌性能优良。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建议书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申请报告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环评报告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商业计划书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总论 第一节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背景 一、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名称 二、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承办单位 三、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主管部门 四、年产4.5万吨聚乙烯醇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