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附件5):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6)。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

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7)。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

诊疗科目范围内。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1、医务科对科室递交《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的规定;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2、医务科审核合格项目,委托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听取该项目负责人和科室答辩后,将专家讨论意见记录在《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附件2),并上报院办公会研究决定。

3、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医务科负责对二、三类新技术项目按程序进行卫生局、卫生厅、卫生部审批备案。审批通过后通知科室新技术项目可以按计划具体实施。

4、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

1、批准后医疗新技术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

果。

2、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3、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六、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

1、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展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2、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会同财务科、核算办对其疗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3、原则上,每年2月底前各科室上交当年度的经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签字确认的《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

4、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

及时向医务科汇报,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做出书面汇总,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附件3)和《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附件4),内容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医疗安全好、有效性好,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满一年后将不再纳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列为常规技术管理,科室可继续开展应用。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应当自准予开展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医务科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医务科汇总后报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

七、新技术、新项目的中止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卫生厅报告:

1、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2、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3、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4、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5、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

6、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八、各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未在规定时间上报年度工作报告的,视为放弃本年度新技术、新项目评奖。

九、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十、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开始试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和完善。

附件1:《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

附件2:《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附件3:《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

附件4:《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

附件5: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附件6:山东省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附件7:卫生部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院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流程

附件1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

附件2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附件3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表项目名称:

附件4

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表项目名称:

附件5

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一、技术分类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

18号)文件,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具体如下: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暂行)如下:

二、项目名称

(一)医学影像(放射、CT、介入)

X线检查

X线透视检查

普通透视

食管钡餐透视

床旁透视与术中透视

X线摄影

牙片

数字化摄影(DR)

X线造影

T管造影

静脉泌尿系造影

逆行泌尿系造影

肾盂穿刺造影

膀胱造影

阴茎海绵体造影

输精管造影

窦道及瘘管造影

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

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

X线计算机体层(CT)增强扫描 临床操作的CT引导

(二)超声检查

B超

各部位一般B超检查

B超常规检查

胸、腹水B超检查及穿刺定位 胃肠充盈造影B超检查

浅表组织器官B超检查

床旁检查

术中B超检查

临床操作的B超引导

B超脏器功能评估

胃充盈及排空功能检查

胆囊和胆道收缩功能检查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

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特殊检查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静脉系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部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双肾及肾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检查 临床操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 多普勒检查

四肢多普勒血流图

心脏超声检查

普通心脏M型超声检查

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

床旁超声心动图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心功能测定

图象记录附加收费项目

黑白热敏打印照片

彩色打印照片

(三)临床检验(检验、核医学、病理)

1、血液一般检查

血红蛋白测定(Hb)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比积测定(HCT)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淋巴细胞直接计数

单核细胞直接计数

血小板计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