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届中国爆破行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第一届中国爆破行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第一届中国爆破行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佚名

【期刊名称】《工程爆破》

【年(卷),期】2012(18)4

【摘要】谢先启男,1960年12月出生,湖北洪湖人,中共党员,工学硕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工。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武汉爆破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工程爆破协会会长;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会长;公安部工程爆破考核专家组专家。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首届“杰出人才”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总页数】2页(P92-93)

【关键词】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技专家;突出;行业;市政工程;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湖北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51.9

【相关文献】

1.尊重历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表彰一批对我国不锈钢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领导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表彰对我国不锈钢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田定宇先生 [J],

2.“2017中国有机肥行业突出贡献人物推选”暨“2017中国有机肥知名品牌推选”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 [J], 张涛

3.“2017中国有机肥行业突出贡献人物推选”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 [J], 单国芳

4.“2017中国有机肥行业突出贡献人物推选”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 [J], 单国芳

5.第一届中国爆破行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评审会在沈阳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华大学军事科研方面

军事科研方面(不含导弹、核武等方面) 说明: 由于为核武器、导弹、火箭、军事卫星和飞机等方面的做贡献清华学子我们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可参考: 航空与飞行器总体设计方面 核武器研制方面(1):两弹元勋 核武器研制方面(2):重大贡献的院士 核武器研制方面(3):其他杰出贡献者 导弹与运载火箭研制方面 所以这里不再涉及。此外,由于在雷达通信方面的清华人非常之多,我们只选择若干军用雷达研制人,大量的民用雷达以及其他民用通信工程方面的清华学子我们将另作介绍。此外,由于军事科研的保密性,有很多校友无法统计到,如江南厂、江麓厂以及三线一带其他国防工厂的清华人无法统计到。 1。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901鱼雷艇指挥仪研制人柳克俊 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员、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系副主任,海 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兼华东工学院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及系统工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制成功“901鱼雷艇指挥仪”。 2。核潜艇通信系统研制人、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陆建勋院士 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无线电通信专家。他生于北京,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学海军,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海 军中第一批参军的大学生,为我国海军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陆建勋提出了研制一套全新的中国自己核潜艇通信系统的建议并得到批准。这个系统被称之为我国核潜舱的“七朵金花”之一,为核潜艇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的贡献。后来,又为了我国洲际导弹的海上试验,他与其同事承担了远洋通信的总体和数十台通信设备的研制和生产任务,保障了洲陆弹道导试验的指挥和数据通信的畅通。历任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工程师,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组织和领导过多种有关海上和水中目标通信等项目研究,是海上通信分系统等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3。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周克崧 1965年清华大学毕业。我国著名材料表面工程专家,为我国海军舰艇螺旋桨研制做出杰出贡献。所研制成功的类金刚石/钛复合球顶高音扬声器振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4。舰艇复合材料专家崔维成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持的“八五”国防预研重点项目“舰艇复合材料结构特性研究”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特聘教授。

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独臂英雄——丁晓兵: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 【事迹简介】丁晓兵,入伍20多年,武警8722部队政治委员。 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 在敌人阵地生擒一俘虏回撤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 来的手雷向外扔的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 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 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4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而就在 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化妆,紧 紧抱着迟迟不忍就此让他而去。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 深感动,切开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CC血浆。死神就这样与 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 2003年,部队在淮河流域抗洪抢险,丁晓兵一只胳膊不能挖土, 就扛包运土;不能打桩,就潜到水里垒围堰。其身如令,其势似锋, 18天时间,他在抗洪一线表现着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来,他 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 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于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284面奖 牌证书见证了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不平凡历程。【颁奖词】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 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 兵心中蔓延。 2、爆破专家——王百姓:排除炸弹1.5万多枚 【事迹简介】王百姓,男,55岁,中共党员,全国知名排爆专家,现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警衔。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 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1969 年参军至1985年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至今,已经在爆破、防爆和 排爆这个令人肃然的岗位上工作了37年。 【颁奖词】 10年时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 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 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3、好军医——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事迹简介】华益慰,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为普通外科:胃肠道、 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治疗。 华益慰同志从医56年来,始终忠诚实践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自 觉恪守人民军医的行为准则,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 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 章,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为共产党员这个光 荣称号增添了光彩。他不愧是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不愧是广大医

中国两弹一星的创造者是谁

中国两弹一星的创造者是谁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人物像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独臂英雄——丁晓兵: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 颁奖词: 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 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 兵心中蔓延。 事迹简介:丁晓兵,入伍20多年,武警8722部队政治委员。 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 在敌人阵地生擒一俘虏回撤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 来的手雷向外扔的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 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 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4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而就在 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化妆,紧 紧抱着迟迟不忍就此让他而去。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 深感动,切开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CC血浆。死神就这样与 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 2003年,部队在淮河流域抗洪抢险,丁晓兵一只胳膊不能挖土, 就扛包运土;不能打桩,就潜到水里垒围堰。其身如令,其势似锋, 18天时间,他在抗洪一线表现着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来,他 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 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于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284面奖 牌证书见证了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不平凡历程。

2.爆破专家——王百姓:排除炸弹1.5万多枚 颁奖词: 10年时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 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 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事迹简介: 王百姓,男,55岁,中共党员,全国知名排爆专家,现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警衔。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 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1969 年参军至1985年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至今,已经在爆破、防爆和 排爆这个令人肃然的岗位上工作了37年。 3.好军医——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颁奖词: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 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 托。 事迹简介: 华益慰,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为普通外科:胃肠道、 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治疗。 华益慰同志从医56年来,始终忠诚实践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自 觉恪守人民军医的行为准则,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 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 章,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为共产党员这个光 荣称号增添了光彩。他不愧是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不愧是广大医

新-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评审办法_1767

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评审与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做好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广大高层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我国爆破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是指在中国爆破行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等单位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 第三条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每2年选拔1次,每次选拔不超过10名。 第四条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的选拔管理坚持以下原则: (一)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鼓励创新、促进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四)以用为本、动态管理。 第五条中国爆破行业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的选拔评审,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综合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条中国爆破行业专家委员会在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七条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的申报条件: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年龄不超过60周岁的会员单位的科技专家,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主要研究人员; (二)在完成国家或省(部)重点工程、重大科技攻关和在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引进消化高新技术中,创造性地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术造诣深厚,研究成果有独到见解,以第一作者出版或发表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著作或学术论文,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学科带头人; (四)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卓著,影响较大,并获得国家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 (五)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并在新技术推广应用及专业技术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八条选拔时以近5年的科研、教学等工作成果为主要依据,兼顾长期贡献。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长期在基层、一线专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才优先选拔推荐。 第三章申报材料 第九条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的申报材料: (一)《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3份。 (二)除《申请表》中要求填写的内容外,另附不少于2000字的事迹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同时上报电子文档)。 (三)事迹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1. 为单位、行业或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

先锋人物

潘剑冰-人物介绍 潘剑冰 (1982-?)当代计算机先锋人物,在计算机安全防护方面有着卓著的成就,然而本人却极为谦和低调,他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人生短短,多不过百年,红颜枯骨,纵然是锦绣皮囊,还不是归了一堆黄土?今日之荣华美貌,明日之丘墟白发,纵然美貌,能得多少年红妆如今日?桃花虽是繁华,一年当中又能多少日花发?红尘都是梦幻泡影!”。发人深省,引导多少人 杨善集-人物贡献 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建立,杨善集功勋卓著。罗扬才和李觉民,先后到广州参加会议期间,由团广东区委书记杨善集和在团区委工作的罗善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快在厦门地区建立党组织,由罗善培建议经杨善集同意调派广东大学学生党员罗秋天转学厦大,从而为厦门党组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1926 年2月创建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这是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厦大党支部一经诞生,就成为闽西、闽南建党的播种机与开展人民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厦大成为"革命摇篮"。杨善集播下的革命火种,星火燎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 杨善集-海南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杨善集-椰子寨战斗中的绝唱 “我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之一”是聂荣臻元帅对杨善集的评语,“现代青年”是杨善集对自己的评语。27岁的杨善集一生虽然短暂,却为琼崖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首届“武汉杰出人才功勋奖”获奖人员 1、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邓崎琳 邓崎琳,男,1951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工,武汉 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带领武钢以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工 作、超常规的作风,使企业盈利能力创历史最好水平。去年1~8月,实现销售 收入442亿元,利润66.8亿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导师信息

杨仁树:男,汉族,1963年生,岩土工程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矿山建设、岩土工程、工程爆破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先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炭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及横向项目共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1994年获中国科技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琦优秀青年科技奖”,同年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1997年获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同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第二层次)”;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同年被确定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年荣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3年被评为“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奖”。 近三年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2007AA06Z131):露天矿安全高效爆破与监测技术及数字化 动态设计系统,2007-2010; 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33B04):千米深井基岩5m深孔控制爆破技术研究, 2007-2010;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4025):大断面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基础,2012-201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4109):深井围岩动态荷载下诱发冲击灾害演化机理, 2009-2011; 5.青岛地下铁道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钻爆法快速施工及振动控制技术研究,2009-2012;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公式

我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公式 一、背景介绍 我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爆破行业的重要奖项,旨在奖励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推动爆破行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公式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奖项评选的公正、科学和合理,提高评选的质量和水平。 二、评选范围 1.评选范围涵盖了爆破行业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爆破技术、爆破装备、爆破材料、爆破工程设计等。 2.评选对象可以是个人、团队或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三、评选标准 1.创新性:评选对象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对爆破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实用性:评选对象的科技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推动爆破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 3.社会效益:评选对象的科技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4.通用性:评选对象的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示范引领作用,对行业推广和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评选程序 1.提名推荐:候选评选对象可以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提名推荐,也可以自荐。 2.初选评审:评选委员会对提名推荐的对象进行初步评审,初选出符合条件和具有竞争力的候选对象。 3.专家评审:对初选出的候选对象进行专家评审,评选委员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候选对象进行评审打分,最终确定获奖对象。 4.公示公示获奖:评选委员会将获奖对象公示,并予以表彰。 五、奖项设置 1.一等奖:每年评选出1-2个一等奖,奖励金额为XX万元人民币。 2.二等奖:每年评选出3-5个二等奖,奖励金额为XX万元人民币。 3.三等奖:每年评选出若干个三等奖,奖励金额为XX万元人民币。 4.优秀奖:每年评选出若干个优秀奖,奖励金额为XX万元人民币。 六、结语 我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公式的制定,为确保奖项评选的公正、科学和合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希望通过这一评选公式的落实和执行,能够进一步激励广大爆破行业从业者,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爆破行业的健康发展。七、评选公式的完善 随着爆破行业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评选公式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确保评选公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中国石油学会全国石油石化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人员及主要事迹

附件 中国石油学会第二届 全国石油石化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人员及主要事迹 (人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1. 王招明,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教授级高工,原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总地质师。长期在一线从事科研生产工作,创新形成含盐前陆冲断带超深砂岩油气地质认识和礁滩复合体、层间岩溶型油气藏地质新认识,对前陆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东河1、克拉2、克深气藏群、塔中、哈拉哈塘、古城6、中深1等多个油气重大发现的核心技术贡献者,为油田的跨越发展和新疆的发展、稳定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 一、二等奖18项。 2. 王香增,男,汉族,1968年12月出生,正高级工程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在特(超)低渗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特(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页岩气勘探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2项,授权专利29项(发明专利13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60余篇,被聘为陕西省三秦学者,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第二十四届孙越崎能源大奖。是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 冯庆善,男,汉族,1974年10月出生,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负责ISO管道完整性管理标准编写和工作组召集,担任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 TM0125-2015《防腐层耐划伤测试方法》标准编写委员会主席、ISO/TC67/SC2/WG21工作组召集人、ISO19345《管道完整性管理》项目负责人、GB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一编写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30余篇。发布NACE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编写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9项。获ASME全球管道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 兰玲,女,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清洁燃料重点研究室主任。长期在科研一线潜心从事加氢技术研究工作近30年,进行多项国家攻关课题、中石化十条龙攻关课题、中石油重大专项课题等研究。首创的柴油加氢改质MCI技术、汽油加氢脱硫DSO技术广泛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20多家企业大型汽柴油加氢装置,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申请专利70余项,取得技术发明授权20余项,发表论文30 余篇。获中国石油先进科技工作者、十大科技金花、劳动模范,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共青团中央、中组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关于开展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中组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关于开展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1998.05.11 •【文号】 •【施行日期】1998.05.1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共青团中央、中组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关于开展 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的通知 (1998年5月11日)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自1992年开展以来,已评选了三届,共有41 人获奖,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青年科技人员中产生了较大反响。这项工作是培养优秀 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贯彻邓小平同 志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表彰为 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进一步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新 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激励广大青年投身“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迎接知识经 济时代的挑战,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各地团委、党委组织部、科委、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应高度重视“中国青年 科学家奖”评审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 的宣传力度,并按照评审章程认真负责地做好评审的有关工作。要拓宽识人渠道, 根据评审条件,把本地本部门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科学专家推

荐上来。通过评审工作,及时发现,切实掌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信息,推动本地区、本行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附: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章程 第一章评审宗旨 第一条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组织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主办,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协办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活动,旨在表彰奖励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青年科学家,激励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在科学技术领域培养创新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取得新的突破;弘扬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进步,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为振兴中华,使我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章评审条件 第二条本奖授予数理科学(含天文、力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6个学科任一领域内有新的重大科研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第三条请奖者应为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四条请奖者的科技成果应在本学科研究中有重大发明或发现,对本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具有现实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第五条请奖分专家推荐和单位推荐两种形式,专家推荐需2位同学科正教授级专家签署意见。 第三章评审原则 第六条本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均在规定的6个学科中进行。 第七条根据学科涵盖面的大小,确定获奖者人数,其中数理科学2名,化

安全科学的发展简史

1203059 蒲晋超 安全科学的发展简史 安全生产、安全劳动是人类生存永恒的命题,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存与生产走过了数千年。在进入21世纪,面对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和变革的年代,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我们需要思考中国安全生产,人类公共安全的发展战略,而这种战略首先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石之上的。为此,我们需要对安全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作一回顾。 20世纪,是人类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最为快速的百年。从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从安全技术到安全工程,从安全科学到安全文化,针对生产事故、人为事故、技术灾害等工业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百年中,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 在20世纪,我们看到了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观念和改变了仅凭经验应付的低效手段,给予世界全新的劳动安全理念、思想、观点、方法,给予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知识、策略、行为准则与规范,以及生产与生活事故的防范技术与手段,通过把人类“事故忧患”的颓废情绪变为安全科学的缜密;把社会的“生存危机”的自扰认知变为实现平安康乐的动力,最终创造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安康世界。这一切,靠的是科学的安全理论与策略、高超的安全工程和技术、有效的安全立法及管理。 1安全认识观的发展和进步 1.从“宿命论”到“本质论”我国很长时期普遍存在着“安全相对、事故绝对”、“安全事故不可防范,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认识,即存在有生产安全事故的“宿命论”观念。随着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事故规律的认识,人们已逐步建立了“事故可预防、人祸本可防”的观念。实践证明,如果做到“消除事故隐患,实现本质安全化,科学管理,依法监管,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安全事故是可预防的。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进步,表明在认识观上我们从“宿命论”逐步地转变到了“本质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具备了认识观的基础。 2.从“就事论事”到“系统防范”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发达国家引入了“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通过近20年的实践,在安全生产界“系统防范”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这在安全生产的方法论层面表明,我国安全生产界已从“无能为力,听天由命”、“就

民爆行业技术能手评选资料2

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 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技术能手奖奖励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激励爆破器材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技术工人积极和创造性地为民爆器材行业科技事业贡献力量,奖励对中国爆破器材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做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技术工人。依据《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设立“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以下简称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技术能手奖” (以下简称技术能手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技术能手奖是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对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技术工人的最高级别的社会奖项。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技术能手奖奖励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的方针,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技术能手奖奖励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执行客观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技术能手奖分别授予在行业科学技术领域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革新等方面做出创造性突出贡献和突出成绩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技术工人。 第五条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技术能手奖是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授予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技术工人个人的荣誉,

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 第一节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第六条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奖励范围为: 在行业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内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大或重要贡献者。 (一)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成果的主要完成者; (二)获得行业(或相当于同一级)科学技术奖成果的主要完成者; (三)取得重大科技发明或技术创新成果者; (四)取得多项科技发明或技术创新成果者; (五)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要贡献者; (六)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取得巨大或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者。 第七条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每两年评审一次,限额授奖。 第二节技术能手奖 第八条技术能手奖奖励范围为: 在行业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内,在技术革新、解决现场技术难题、 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高级技师、技师与技术工人。 (一)获得国家级奖励者; (二)获得行业科学技术奖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三)获得省、部级其他科学技术奖励者; (四)有发明或技术革新成果者;

我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还有一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我校校友,如黄祖洽院士、唐孝威院士等。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先后十几位司令员中有5位是科技人员,其中3位是清华校友。在基地所属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先后11位所长中8位是科技人员,其中5位是清华校友。在千千万万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而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中更有数以千计的清华校友。在西北核试验基地亲身参加1964年首次核试验现场工作和实验室任务的就有27位校友。我校许多院系的教师也都曾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过力量。今天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四十周年的时刻,我们要向所有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导师信息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导师信息 索永录教授 索永录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60 年 3 月生,陕西宝鸡人。1984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1987 年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 索永录教授一直从事采矿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主要致力于坚硬特厚煤层开采技术、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及矿业系统工程。负责完成了“坚硬煤层大放高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 12 项,其中获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比较系统地提出和研究了综放开采坚硬顶煤预先爆破弱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出版《坚硬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专著一部,在《煤炭学报》、《爆炸与冲击》、《岩土力学》、《煤炭科学技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50 多篇。 E-mail : shiya @ https://www.doczj.com/doc/1319291400.html, 柴敬教授 柴敬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男, 1963 年生。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部主任,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煤炭学会采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柴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岩石力学及光纤传感智能监测技术。主持完成“巷道支护与掘进、实验技术、开采理论、开采沉陷、立井支护”等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省部基金和横向课题2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首次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实验岩石力学测试领域,建立多用途矿山安全监测光纤传感系统和实验平台,所完成的研究成果2006年获陕西省第九届科技论文二等奖,得到法国、美国、日本及国内有关学者的关注。2006年完成的近1200米竖井施工创新技术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 等奖。在“Int. J. Rock Mech. Min. Sci.”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7篇。现指导博士生5名。 田水承教授

钱七虎同志英雄事迹材料

钱七虎同志英雄事迹材料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北京市╲〞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人选简要事迹

北京市“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人选简要事迹吴季松简要事迹: 吴季松教授清华大学毕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访问学者,在30余年的科技工作中在国际上创意知识经济,把“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分三类”“科技园区”等科学理念引入我国,对这些工作起了主导作用。主持制定我国第一批有预算、有责任、经国务院批准的生态修复规划,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并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在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科技园区、现代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等科技领域的研究,宣传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国内外认可的重要成就。他品德高尚,学风严谨,不断创新,业绩突出,为许多同行称道,很具代表性。 郑大玮简要事迹: 郑大玮同志是农业气象与农业减灾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农业灾害学、区域发展与生态治理、农业气象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教学与咨询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取得显著效益。长期深入生产一线,数十次考察和培训农民技术员、干部与农业保险人员。5次参加市领导与专家季谈会,其中2002年有关奥运安全建议获中国科协优秀建议一等奖。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11项省部级奖励,主编副主编著作20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和EI5篇),培养研究生20多人。

赵春江简要事迹: 赵春江同志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成功地主持实施了我国“电脑农业”工程,研究成果在全国20多个省市得到应用,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开展精准农业研究与实践,突破了一批精准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及应用瓶颈,缩小了我国精准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数字化和精准化”水平,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世界信息峰会大奖。 杜修力简要事迹: 杜修力同志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土木、水利工程结构抗震防灾研究领域做出了创造性的学术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专家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会评专家、国基金重大科学计划“重大工程动力灾变”专家组副组长等二十余个学术职务。 严登华简要事迹: 严登华同志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学习和工作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创新潜质。先后参与各类科研项目60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学期语文周考一

高三第一次周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就在于,它不仅以宗教的方式达到了对绝对的觉悟,而且从周代开始也以思想的方式追问与思考绝对者问题。这是一次更大范围的觉醒,也是一次更系统的觉醒。这次思想觉醒之所以也可以被视为一次“人文觉醒”,是因为它是通过更深入地追问、揭示人性本身来理解与朝向绝对整体者。也就是说,这次觉醒是通过探究人自身的内在存在来通达超越于人的绝对者,通过发现与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来肯定与见证整体者的绝对性。在这个意义上,这种“人文觉醒”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因此,先秦诸子既是一种人文思想,也都是一种“神学”。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