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

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

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和谐社会需要

和谐的文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构建和谐文化。

关键词:文化和谐社会主义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张春贤书记对新疆文化发展提出,坚持现代文

化领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弘扬新疆精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等几点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个概念,这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

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

容和任务。

一、和谐文化概述。

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

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也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

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

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学术界的讨论至今仍众说纷纭。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文

化有层次和类型之分。有的将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三大类型。有的则

将文化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文化怎么界定,学者的观点也

有差异。我认为,所谓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

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

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机器、设备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但主要表现在精神

层面的人类文化。这大致相当于中文化。中文化再分,又包括语言文字文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社会习俗文化以及制度体系文化等不同的类型。至于

小文化,主要指语言文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等,它的范围就更小一些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表现,是反作用于经济的,对经济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主流是公平、公正、团结合作的,和谐思想就成了我们文化的主旋律。但是市场经济又存在着竞争、效率,因此我们必须从我们的社会现实出发,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认识到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另外,和谐文化不是封闭的文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它在坚持以中为主的前提下,同时吸纳国外的很多先进东西,博采众长,把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我国优秀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并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提出构建和谐文化的方案和实施办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充分运用文化的形式、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把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融合,具有多元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把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结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同时也要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又要兼顾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可性。所以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原则。这里的“人”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本”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人民群众是这个社会的中心,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衡量这个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原则,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坚持人是目的的基本判断,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的

确认,关注对人的基本价值的肯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必须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让发展的成

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精神文化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人性关怀、表现人

的尊严,弘扬人文精神。反对蔑视人、奴役人的错误观念与风气。文化的实质和目的就在

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2.贯彻真理第一的原则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是一种充满浓郁的科学精神的文化,科学性成为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灵魂,也正是精神文

化的科学性,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贯彻真理第一的原则,就是社会主义和

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来进行。同时要

真实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把最低纲

领和最高纲领结合起来,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

3.贯彻和谐第一的原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和为贵的思想,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目前我国正处于改

革攻坚的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利益冲突和矛盾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利益主体

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下,坚持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的因

素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汲取中国“和”文化的智慧,通过多种渠道深入进行宣传,营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人际和谐的氛围,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贵的共识,

确立以和为贵的道德评判体系,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原则。

总之,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等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育共同理想,倡导和谐精神,营

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

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构建和谐社会毛概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提。但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时,也会妨碍经济增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只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了,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证。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全社会都得到了好处,但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加之分配制度上的缺陷,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我国经济上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并未同步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和谐方面,一是我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大,这给我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按国际贫困标准,农村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而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二是我国的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这既有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限制了初级劳动工资提升的特殊原因,也有现代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和社会组织中间管理阶层出现新分化的新情况,还有转型期腐败和非法致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而呈现出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问题一时难以根本缓解。四是我国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严格的人口控制,出现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的现象。 二、从社会结构层面构建和谐社会在我国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的过程中,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从社会管理体系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有着各自特殊的具体利益要求。为此,一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2.逐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许多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

毛概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 五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像梦一般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今天依旧是那般梦幻、那般真切;我们这个民族鼎盛过、衰落过,曾经有过上朝天国的辉煌,有过四方朝贺的荣耀,也越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有过丧权辱国的屈辱,却仍然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五百年来,我们这个名族历尽坎坷,也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未曾消亡;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备受压迫,还仍旧顽强。九十年前,一场学生运动在京掀起,大学生成了追梦的先锋队;六十年前,天安门上一声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追梦的开辟者;三十年前,遍布城乡的大创新成了追梦的领路人。最近二十年,我们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铸造者属于我们的中国梦;最近十年,我们成长在这个时代,量化着属于我们的中国梦;未来十年,我们要在这个时代发展壮大并有所成就,去追求并实现这属于我们的中国梦。……今天,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代。我们这个梦想成真的时代,我们也必将见证者我们这个民族的追梦历程。 鸦片战争近两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不再遭受列强的欺凌,为了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枪炮和刺刀为我们开路。血沃中华热土,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顶住国内的贫穷,国外的封锁,经过了社会主义艰苦的探索时期,犯过错误,有过迷茫,但一直坚持着中国的强国梦,从未放弃。直到改革开放,拨开云雾见青天。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牢牢地把握中国的根本问题“生产力的不发展”,在改革伊始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略,特别强调生产力标准,一切从现实的国情实际出发,允许看,不争论,大胆试验,以人民得不得实惠、生产力有没有发展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它冲破了来自意识形态的重重桎梏,为中国的现代化打开了广大的发展空间。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让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强国梦一步步实现。当我们看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当中国书写了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奇迹;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的贸易做出巨大贡献时;当奥运会和世博会接连在中国召开时,中国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当嫦娥二号、神六、神七的发射成功,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当中国航空母舰不再是遥远的梦;当中国的国防让别国不容小视时中国已经崛起。当我们从容地应对地震、泥石流、洪灾、非典、禽流感时;但我们对每一个生命不抛弃不放弃时,我们得到了世界的好评,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当许多国家发出中国威胁论的呼号时,世界已经举目投足于中国,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习总书记在带领新一届领导集团参加中国博物馆复兴之路时提出的“中国梦”吹拂亿万国人的心,一如“春天的故事”在人心间生根发芽。“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在美丽中国,实现安居乐业,追求事业成功;它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心情舒畅,工作和生活在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平等有序的和谐社会中;它是通过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凭着根植于“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在不远的未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换言之,“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渴望;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的深情凝炼,也是对普通个体人生价值的表达和升华。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中国梦。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中国梦,它点燃了华夏儿女沉寂已久的对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憧憬和信念。我们以心的维度仰视奖牌下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足音,俯身捧起月流淌过的荣誉,大声喊出自己的中国梦。我清楚的看到,有人客于异国,却随身带着中国的泥土,有人在奥

毛概论文

中国梦,青年梦 摘要:“青年是最容易盛产梦想的花季,也是最有条件把梦想付诸实践的时期, 同时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但是要用这种热情和潜力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依靠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最后,我想说:“只有拥有自己梦想的青年,才会不断的进步;只有创造了灿烂文明的民族,才会如此渴望再创辉煌;也只有历尽苦难沧桑的国家,才更珍惜来之不易的道路。沿着这条复兴之路,为梦想努力奋斗,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关键词:中国梦;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梦想 中国梦,这是一个集体概念,并不特指单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而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国梦不能脱离单个个体而存在,它依靠那些有着梦想和实干精神的青年人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国家之梦,反映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当今中国,国家理念与人民期盼同声相应;个人梦想与民族 梦想一脉相承,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 青年是最容易盛产梦想的花季,也是最有条件把梦想付诸实践的时期。青年梦既是个人梦,也是强国梦。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朝气的民族,新时期的中国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时代,所以年轻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并付诸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新的活力,每一个中国人需要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作为青年更应如此。首先,我们应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鼓足中国信心,努力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活动锻炼增强本领,学好专业知识,带领同学们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其次,勇于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陈旧的思想已经适应不了只要广大青年胸怀理想,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最终实现民族复兴。明确个人目标,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成就自身价值。只要广大青年胸怀理想,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用‘两个百年’的目标激励自己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奋勇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最后,我们要有扎实端正的的学习生活态度、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看当代青年,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作为中国梦的寄托者,当之无愧!青年是中国梦的助跑者。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年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次的科技创新活动镌刻着青年人的身影;成千上万支青年社会实践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躬身践行,获取真知;数十万青年激扬文字、干事创业,引领社会潮流、成就行业标杆;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上,洋溢着令人欣慰、充满希望的精气神,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 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 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和谐社会需要 和谐的文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构建和谐文化。 关键词:文化和谐社会主义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张春贤书记对新疆文化发展提出,坚持现代文 化领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弘扬新疆精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等几点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个概念,这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 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 容和任务。 一、和谐文化概述。 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 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也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 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 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学术界的讨论至今仍众说纷纭。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文 化有层次和类型之分。有的将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三大类型。有的则 将文化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文化怎么界定,学者的观点也 有差异。我认为,所谓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 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 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机器、设备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但主要表现在精神 层面的人类文化。这大致相当于中文化。中文化再分,又包括语言文字文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社会习俗文化以及制度体系文化等不同的类型。至于 小文化,主要指语言文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等,它的范围就更小一些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

我与中国梦的关系

我与中国梦的关系 班级:勘查二班学号:1010143233 姓名:杨沁润 内容提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的生命开始燃烧,我的青春开始沸腾,我找到了那个梦! 关键词:梦,自强 什么是“梦”?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告诉所有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为了中国这个梦想,多少代人付出青春,付出生命,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中国梦之雏形。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无一不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那一串串的科技之光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熠熠发光。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开启了人类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世界,加快了人类的文明化步伐。在古代,我们拥有着世界最多人口,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更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华夏民族远扬四方,成为了各国仿效的优秀民族,世界各国纷纷与中国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及外交联系。那是的我们很自信,因为我们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唐宋时期的辉煌历程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记,那个时代用开明,自信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国度,中华民族享誉海外,多少人慕名朝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安逸的日子吞噬警觉,当人们懈怠之时,灾祸也悄然而至。清朝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利用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不知清醒,使国家远远落后于西方。到了清末,情况愈加严重,在近代,中华民族早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扰,中华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先是英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近代化大门;然后八国联军侵华洗劫了全世界瞩目的圆明园;再者,中日法西斯战争使中国面临着家破国亡的境地,我国也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人被西方国家一次次地冠以“东亚病夫”之称。。但是华夏子孙并没有仍人宰割。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终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现在的中国又找回了以前的雄姿,经过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作为炎黄子孙,提起中国,我们的心里总能油然而生一种骄傲和自豪。中国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百姓逐渐踏上了小康社会,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一切的一切,作为90后,我们都有幸看到。虽然我有幸见证这些伟大的时刻,但是,我依旧有些迷茫然。曾经的我不明白什么是梦想,什么是青春,得过且过是我的人生信条,我一度肆意地挥霍着我的青春,我不懂青春有多么珍贵。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虽成长,但却发现与青春却渐行渐远……看着周边的朋友用青春为梦想而奋斗,在一次次的摔倒中爬起,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长大,为了心中的目标燃烧青春的那一刻我惊醒了,我一遍遍地问自己这些年到底错失了什么!我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中国梦,但却不知我的梦在哪里。

毛概论文——中国梦 我的梦

中国梦,我的梦 一个个普通人的中国梦,汇集成这一年里,一个国家的中国梦。——题记 2013年,我结束了艰苦的高三生活,走进了大学校园。 2013年,有个词,叫中国梦。 《新周刊》第409期关于2013年大盘点的十大关键词,第一个,就是中国梦。当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会谈结束后,在答记者问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而在那一年,剩下的九个关键词,分别是:《决定》、恒大、土豪、不明觉厉、劳教、霾、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大V。见微知著,透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这些年来的改变,也从中牵扯出更多的词,例如:社会责任,民众权利,贫富差距、网络暴力......就像是一件事物在前进中也不可避免会带来许多问题一般,我们深知自己拥有了更多的权利,但往往忽略了这些权利使用不当将会带来多大程度的不利影响;我们变得更自由,但在无形中却多了更多的阻碍;我们的梦越做越具体但也越来越抽象,物质是有形状的,而安定舒适呢? 我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它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文中列了很多例子,比如: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妇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死;到机关去办什么证件的市井小民不必准备受气受辱......也听闻这样一个事件,有这样一个大学生,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篇竞选宣言,言辞慷慨:在今天这个社会戾气已经高度发酵,“改革已死”的绝望情绪已经开始在许多人心中蔓延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参选人大代表?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责无旁贷。 而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的普通学生,我在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就开始有意无意的了解这个社会,抑或是说,我一直身处这个环境之中,只不过是终于去思考“社会是什么样的?”“中国处于什么状态?”“又为什么是这样的?”之类的问题。甚至是说这些问题其实是时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不必过于刻意去了解时政民生,我们的生活常态自然就会告诉我们,社会原来是这样的:每个人手

毛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1.1 马克思主义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深刻批判,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人与自然基本上维持一种原始的共生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他们向人类发出警告,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1.2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均衡发展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

中国梦毛概

1.什么是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2]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2.怎么实现中国梦? 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为核心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3.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 4.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5.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个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共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冯秀安和考验有哪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大势作出的正确判断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大背景也是党的十八大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现实依据。

毛概论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任务出发,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到全党面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三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以及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胡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我国社会正在飞速发展,肯定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但是,同样也面领着各种不同利益阶层的整合与分化,因此,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以及他们的利益诉求,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同样是重中之重。

毛概论文中国梦我的梦

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梦我的梦 年级专业:自动化1003班 学生: 学号: 评阅教师: 提交时间: 2012—2013—2 中国梦我的梦 摘要: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2012年11

月29日集体出现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新任总书记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我们共同的梦。 摘要:中国梦实现我之梦奋斗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党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1、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坚定的精神支柱 当今,“中国梦”是最震撼人心的华夏之声和高昂旋律,在中华上引起了空前的共振共鸣。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就是——爱国。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精神。爱国,就是把个人的全部情感深扎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甘愿为她付出、甘愿为她牺牲;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奉献给爱我养育我的这片沃土,为富强中国而奋斗、为美丽中国

毛概论文——大学生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与作用

大学生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与作用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社会、角色扮演、作用 引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所以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青年人更应当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青年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进取的实际行动,自觉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社会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在这其中显示出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扮演 任何社会角色都是社会地位的外部表现,社会地位是社会角色的依据。大学生在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正确定位社会是社会角色成

功扮演的前提,正确定位有利于大学生清楚所处的社会地位、明确社会角色,有利于增强在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行为的目的性。 作为大学生应明确其基本角色是“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是这种“人才”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作为社会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个体,作为一个特定社会成员的人格,总是受着这个社会的群体人格的影响。反之,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体也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精神风貌的形成。因为在我国,大学生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每年都以数百万计而加入到社会群体之中,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作为青年中特殊的社会群体,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极为宝贵的人才智力资源。由于他们的年龄优势,并且都将掌握着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人生发展和创造的黄金时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能够发挥着突击队和主力军的作用,成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物质基础的骨干力量。

浅谈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奇,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梦,而每一个人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无一不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在古代,我们拥有着世界最多人口,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更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开启了人类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世界,加快了人类的文明化步伐。那时的我们很自信,因为我们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可是在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扰,中华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儿女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了一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正是因为这梦想,我们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这梦想,我们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21世纪的中国,无数中华儿女为了这个梦想而奋斗,为了这个梦想奉献终生。是中国共产党真正

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无数中华儿女执着于这个梦170多年,然而,在这百余年间的中国人不敢有梦。 1949年10月,从此在这东方屹立着一个新中国。经过数十年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定让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终于使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生活的改变让我们拥有了做梦和实现梦想的勇气。 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新的历程上,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全面阐述了“中国梦”这一概念,他用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结合起来,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毛概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核论文 论文题目: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小组组长: 魏观义学号:10010427 论文小组成员:曹刚学号:10010402 洪刚学号:10010410 郭路江学号:10010409 王飞文学号:10010425 赖玮桦学号:10010415 院别、班级:10数(4) 指导教师:欧阳瑞珍 2012-5-26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方针。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局面,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自我和谐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个特征之间都彼此连接,彼此依存,它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所以它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

论述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以及与个人梦的关系

1论述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以及与个人梦的关系。 答: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际上这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目标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丰富中国梦。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现在,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为了生计而去报考公务员、报考研究生,求稳之心理已经逐渐蔓延了大多数大学生的内心。公务员报名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图安逸的心理状态,一味追求“铁饭碗”。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标,丢失了理想就丢失了人生的方向。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更应树立宏伟的目标,怀揣远大理想,为国家更加富强奋斗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你从山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我写的小说即将付印出版,他办的公司开始起步上路,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都是主角。 积极进取、自信自强,才让自由女神成为梦想开始的符号。而今天的中国,正有越来越多人敢于梦想,也正有越来越多人梦想成真。 2论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以及从哪些方面做起。 答: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未来国家海洋局将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动海洋强国的建成。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既要注重开发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开发格局的优化。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科技方面,刘赐贵指出,国家海洋局将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高勘探开发海洋资源以及保护海岸带、海洋生态环境的水平,加强海水淡化、海冰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新技术研究,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和安全开发技术等。国家海洋局将按照“五个用海”的要求积极推动海洋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规划用海、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科技用海、坚持依法用海。 3深化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答: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是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实力提升是首要任务,促进综合国力提升是根本目的。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同时,在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应切实将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动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毛概论文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经意地听到一个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它的出处: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新民主主义时期开始形成,经过96年发展,不断的与时俱进,同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促进并指导了中国的发展。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对其分三个层次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面对新的国际环境,社会主义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它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和新的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我国价值观道德建设现状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道德价值观建设却出现了不到位的情况,传统道德观念淡化,甚至呈现出“道德滑坡”现象。曾有一个记者到一所小学采访一个女孩:”你长大了想要做什么?”女孩回答说,想做官,记者接着问,想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小孩子能有这样的梦想,不是说小孩子本身有多坏,小孩子对事物的好坏可能尚不能准确的判别,而其能有这样的反应,多半是他的家人以及社会对其影响造成的。可见,社会风气的浮躁,和对物质的追求,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小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追求。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几乎是同样的问题,多年前,南开大学的校长问周恩来,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为了金钱要不择手段,惟利是图。也有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出现了这么多由价值观取向不正而引起的事件,这是说明中国的价值观建设现状是正在

毛概课程大学论文范文精选

毛概课程大学论文范文精选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人口每年仍在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其次,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再次,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