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论文;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论文;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课题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必要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也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并顺应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提出并积极探

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组成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彼此适应、相辅相成的状态。(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从根本上讲, 和谐社会主要着眼于人, 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质上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个阶层人民能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积极的社会力量。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1、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2、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 3、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

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1、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2、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共生共荣。一方面,在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必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当今世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它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发展模式,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

生产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我们只有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回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才能和谐共荣。我们要抛弃那种统治自然、主宰自然的错误价值观,确立面向未来、面向子孙后代、回归大自然的理念。遵循大自然规律、促进大自然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的根本做法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协调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又具体细分为人与人的和谐和社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①人与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其它方面“和谐”的基础和推动力量。促进人的个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执政者最重要的工作和责任。尊重每一个人、给所有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第一、人与人的和谐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做到人情人理、耐心诚恳、潜移默化,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第二、人与人的和谐还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所以我们还要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②社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和谐与发展。我国现在的“和谐”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和谐,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执政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更需要每一个公民自觉地参与并做出积极努力。社会外部环境的和谐,包括各国家之间、各宗教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和平共处、共同

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要主张通

过各种外交途径努力使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宗教之间真正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相对和谐关系,更要全面、深入地融人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与世界经济保持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这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四、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的关系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同时,大学生因其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和掌握,少数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给社会带来负面作用,甚至危及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正确引导到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顺利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还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之,中国共产党只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1】鄢本凤.《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黄唏建,郑黎芳.《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浅谈大学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做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大学生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就大学生如何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值

观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做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下面我就大学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任务。从国家层面来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即国富民强。民主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然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表现与核心价值。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来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代表了人类从支配自己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共产主义理想。平等就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道义吸引力的集中体现。法治不仅是治理国家的方式,而且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理念和生活方式,即法治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精神和行为。

从公民层面来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重要的政治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敬业是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正确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规范。友善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基础,更是推动祖国统一和民族、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个倡导”是关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的完整整体。它告诉我们国家要推行什么,社会要奉行什么,公民要遵循什么。没有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更不会有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样,人人都有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构筑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善关系,国家也才能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

二、加强教育引导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抓手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处于动态的、不稳定的状况,有不少的的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中矛盾和困惑,迷惘和彷徨,迫切需要给予正确的导向和帮助。如果放弃或放松教育工作和导向作用,很可能使大学生受到错误的价值导向,从而选择错误的价值取向。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在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中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理论联系实际,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起到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

思想道德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把课堂讨论、师生互动、情景再现等融入课堂学习中,使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社会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离不开道德个体的支撑,所以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进行自我教育依然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社会实践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养成功能。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围绕三农问题、教育体制、住房保障、医疗改革等主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调研和实践活动,了解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和基层民众的新期待,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刻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内心深处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四、营造舆论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手段社会舆论是一种控制社会生活的外在价值力量,它能够造成一种道德氛围,无形地控制和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言行,因而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情感旨趣等发挥巨大影响作用。高校要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校内有线电视、标语、板报传媒,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舆论强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营造浓厚的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让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核心价值观蕴涵的魅力,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校园网要通过建立专门的网页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通过QQ、短信、网上论坛、师生在线交流、微博、微信等途径,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的范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的传播接受。

五、校园文化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这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演讲辩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形势报告等,如有的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是对学生品德行为素质方面的综合考核。加强了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教育的内省与行为的自律,活动效果显而易见;有的以高校读书报告会为载体,打造学习型团学组织,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营造了书香氛围,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和美感;有的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话剧、小品、红歌会、书画展等专场)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寓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展现了人文魅力;还有请英雄人物和改革带头人到学校做报告,开展人文素质系列讲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都可以让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使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净化校园精神环境,增长大学生才干,提高综合素质。六、制度建设是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政策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普适性,规定了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是“实”的手段。没有制度的支撑,任何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会成为空话。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师生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

机制,特别是要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使其成为大学学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成为党员民主评议和学生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标准,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交往实践的价值标尺和评判标准,让其真正能够在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定理想信念、合理生活方式、健康交往实践中发挥价值引导。将制度的“刚”与核心价值观的“柔”相结合,做到“刚柔相济”,用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畅通作保障。

参考文献[1]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出版社2014 [2] 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思想教育研究,2013(06)[3] 刘月珍.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黑河学刊,2013(09)

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理解

对于现在的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当今我国的政治局面,多了解一些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内容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对于更加自觉地坚持当代中国的正确发展道路,更加紧密地团结13亿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共同奋斗,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它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不仅仅是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直接翻版,更不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演和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合了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它将从理论上指导当代

和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2.2 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面旗帜,既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又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理论指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总结了过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将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纳入到它的范畴之中,合理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体概括的难题。

2.3 时代意义: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机遇与挑战、希望与风险并存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根据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意识,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为我们指清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从根本上回答了当代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也解答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当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探索和经验,为人类寻求社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从而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独特价值和世界价值的有机统一,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逐步深化显现,它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改善了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推进了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科学发展;它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积极谋划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更迭;它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大事,在抗击自然灾害、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举办国际重大赛事、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和效率。“这一切已经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初步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重要性,扩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声誉,预示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光明未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关键所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键的核心问题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把改革开放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把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把让13亿人民实现小康、缩小贫富差距、过上幸福快乐生活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景,把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所在,把加强党的先进性、信赖性建设和制度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