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分析

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分析

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分析
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分析

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分析

亚当斯密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与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上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两人在劳动价值论上有着很大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本文就两人在劳动价值论上的异同做一下分析。

一、斯密和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上的相似点

1、二者都对价值和交换价值做了区分

亚当斯密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排除了从使用价值中去寻求交换价值的决定问题。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同时,斯密进一步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决定于使用价值,但却错误地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他并不理解价值的是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并不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及商品之所以具有这二重属性的原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因此,在他看来,劳动生产物天然就是商品。至于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劳动生产物才变成商品、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价值,他却从来没有考察过,他所注意的只是商品交换中交换价值的量的比例。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坚持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尺度的正确观点,但他比斯密前进了一步一方面,他既认识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也认识到了两者的联系,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认为,如果某一种商品全然没有用处,或者说,完全不能满足人们任何一种欲望,那么不管这种商品如何稀少,也不管生产它时耗费了多少劳动,它就绝不会具有交换价值。在这里,李嘉图就反对了把使用价值看作可有可无的斯密的观点,接近于理解到实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两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决定。

斯密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他认为,人们之间要经常交换物品,而人们要渠道任何物品,必须历经一定的“辛苦”和“麻烦”。这种“辛苦”和“麻烦”就是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生产产品的代价就是劳动。“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不仅把交换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凝结的劳动量,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而李嘉图则明确指出,绝大多数商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我的价值尺度是劳动量”。“耗费在一件商品上的劳动……是商品实在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是由实在价值来调节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而且,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因而决定价值量的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与投入它们的劳动量成正比”。并且,李嘉图批评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其劳动价值论有不少的错误。一是混淆了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和交换到的劳动,而这两者在量上是不相等的,购买到的劳动不能成为价值的尺度;二是将商品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混为一谈。一种商品生产出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但这种分配不仅不会影响到价

值的质,也不会改变价值的量,它只能以商品的价值量为限度,交换活动是不能增殖的,因而斯密教条是错误的。李嘉图清楚地看到,价值是第一性因素,而分配则是第二性因素。虽然李嘉图的研究仅限于价值量,但“李嘉图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因而在价值论的发展史中,李嘉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斯密和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上的不同点

1、两人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斯密所处的历史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资本家逐渐被工业资本家所替代。新兴的产业资本家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要求有一个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斯密之所以能够提出劳动价值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工业资本家已掌握了资本主义财富及其源泉的规律,要求对重商主义的财富观进行重新修正,即要求重新认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来源。而对国民收入进行重新认识,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价值。二是由于当时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对利润追求的无限性,迫使资本家必须关心和计算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与交换的比例,从而要求经济学去科学研究价值。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发展,商品经济逐渐趋向于成熟,为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研究的对象和历史条件,使他能够认识到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与价值的规定。但是,斯密所面对的只是一般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经济还没有发展到其成熟阶段,它的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定性不是十分成熟,社会劳动的流动性也不是很全面和经常,因而他看不到价值的本质及其矛盾。他不知道货币的性质及其与价值的关系,因而他在《国富论》中先论述货币而后论述价值。斯密虽然也意识到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分配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他无法对其进行深入阐述和系统说明,只好割断其与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认为商品的价值由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的科学结论只符合“初期野蛮社会”的简单商品生产,而到“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时期”,商品的价值就“由购买到或支配的劳动所决定”。同时,他虽然看到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但他没有看到它对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作用。从而,他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也因此大打折扣。

在李嘉图生活的时代,英国已进入到了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这就为李嘉图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典型的对象和具体条件。商品经济处于比较发达的阶段,商品经济的很多矛盾,如价值规律与利润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等,都已体现出来。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激烈。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收入来源和相互联系,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利益的对立。这说明,李嘉图开始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也说明他是一位诚实的经济学家。但是,由于李嘉图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上升的时期,特别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为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工业革命的长子———无产阶级还没有成长起来。这使得李嘉图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末路,使其劳动价值论充分体现了上升时期的中产阶级的先进性与革命性,同时也使得他把资本主义看作是最合理的和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永恒的。所以他只注重研究价值量,而忽略了价值本质的研究,不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为什么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要转化为价值,也不理解商品交换的实质就是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交换。

2、两人研究的方法不同

斯密劳动价值论及其他理论的矛盾,与其研究方法的二重性有必然的联系。斯密在《国富论》中使用了两种方法:一种研究方法是内在观察法,即科学抽象法,它探索各种经济范畴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内在联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隐蔽结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外在观察法,它是把生活过程中外部表现出来的东西,按照它的表现形式加以描述、分类、叙述并归入简单概括的概念规定之中。一方面,他试图把本质与现象区分开来,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与生理结构,从而能够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但另一方面,当遇到资本主义的外部表象时,为了使问题在形式上得到解决,便只是肤浅地对它进行描述,得出了一些错误的和自相矛盾的结论。由于他不了解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因而对许多问题的研究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而不能深入到本质内容去进行研究。正因为如此,他对于价值与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交换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理解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把交换价值等同于价值。同时,他虽然观察到了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形式不同,也发现了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的交换规律相矛盾,但他不能也不愿从本质上去解释它们,而把这些矛盾抽象掉,并通过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观点来进行解释。

李嘉图比斯密较为科学地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他能够通过内在观察法,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去探究其本质内容,因而在劳动价值论上比斯密前进了一步。而且,李嘉图有意识地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纷繁复杂的阶级关系抽象为三个主要的社会阶级的关系,并对此进行研究。他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收入的来源与相互关系,初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并从阶级利益对立的研究中去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把古典经济学推向了高峰。但是其方法论也存在着错误与缺陷,首先,李嘉图不明白本质为什么要通过和它不直接同一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把社会规律等同于自然规律,忽视了社会规律的历史性,也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性和价值规律适应于一切社会的结论。同时,由于他坚持使用一元论的抽象法,认为绝大多数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是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只有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是一种例外,但无伤大局,也使得其劳动价值论陷入两难境地。再次,他经常混同价值与交换价值,对于价值的实质与形式不甚了解。

综上所述,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研究方法不同,两人在研究劳动价值论上出现了分歧,但总体上来说,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上又有这很大的相同点,这对于之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济学说史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05级经济学一班

专业:经济学类

姓名:贾晓辉

学号:0515124005

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摘要: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内涵。劳动价值论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劳动价值论;经济改革;现实意义 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揭示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指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开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期、机遇期、挑战期,深入研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要求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构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但其性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统治作辩护,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上偏颇不足。他们不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在解释价值的转变形态上缺乏说服力,把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和它的纯粹形式混淆起来;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它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马克思是在批判和继承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体系。

李嘉图理论

李嘉图模型 大卫·李嘉图: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1)假设 1. 各国生产函数不同:假设只有H、F两国,两国生产率不同。(各国拥有不同的生产函数,相对优势的不同会引起国际贸易。) 2. 各国相对禀赋相同: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劳动是同质的。劳动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 3. 规模报酬不变:单一生产要素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 4. 各国消费偏好相同:假设世界仅生产X、Y两种产品。 5. 不存在扭曲:假设自由贸易,市场完全竞争。 (2)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绝对优势:一国某产品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另一国。 相对优势: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另一国更低(一国两产品边际生产率之比与另一国相比较)。 (3)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于规模报酬不变,单一生产要素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其斜率的绝对值为生产Y产品(由Y轴所表示的产品)的机会成本。 当国际上两产品的相对价格与本国自给自足情况下的相对价格相异时,本国将专业于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该产品,进口另一产品,贸易由此产生。

贸易通过交换和专业化,提高贸易双方的总体福利。因此,只要一国以不同于本国自给自足时的价格参与贸易,该国就获利。如图,无论是在国际相对价格P1*还是P2*,H国的消费都在比贸易前更高的无差别曲线上。 (4)工资的作用 绝对优势对各国实际工资差异起决定性作用,而比较优势则决定贸易方向。(5)贸易利益的分配:大国与小国

设F国经济规模有所增长(通过增加要素禀赋,改进科技等方式),F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外平行移动。在世界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F国会希望出口更多X,进口更多Y,消费点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别曲线上,F国福利改善,如上图。 如上的变化可以通过超需求曲线来表示,如上图。假设H国无变化,而F 国经济规模由E f增大到E f’,原世界相对价格P*不可能保持不变。H国对X需求不变,而F对X的供给却有所增加,导致X的世界相对价格由P0*下降至P1*。F 国的贸易条件有所恶化,而H国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

析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分配理论上的异同 (2)

析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分配理论上的异同 (2010-03-16 10:49:42) 转载 标签: 分类:管理学 杂谈 摘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着,他们都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都为后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卫-李嘉图的思想也受到了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前人的影响,是对前人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上。本文就在他们在分配理论上的异同发表一下观点。 关键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分配理论工资利润地租 分配理论是:亚当-斯密全部经济学思想的核心,亚当-斯密在他的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配理论。斯密说:“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的收入,即从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利润为生这三种的收入。此三阶级,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阶级。一切其他阶级的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这三大阶级。” 同时,分配理论也是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他在《原理》一书的前言中写道:社会产品是在地主、资本家、商人之间分配的,“确立支配这中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收入的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利润和资本的积累,影响着社会生产里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李嘉图研究分配问题,是同生产结合起来进行的,他试图通过各阶级之间分配问题的研究,来确定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条件。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基础,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把全部产品价值视为是由劳动创造的,它是社会上一切阶级收入的源泉。他继承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基本收入。但是他和斯密一样,忽视这些经济范畴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他比斯密更关心这些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是以地租理论为核心的,他认为,只有弄清地租理论才能发现各种收入之间的变化趋势。工资在社会产品中所占的份额起着决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甘细文 (政法系11法学学号:1140202008) [摘要]:本文是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述课题。文中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重要现实意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商品经济发展当代意义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以19世纪英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模本的,近一个世纪之后,劳动在内涵与形态上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创造价值的机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发展的眼光看世间万物,不断创新和完善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任何不加分析的肯定和否定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在否定中获得突破,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乃至世界发展进步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似乎更为感兴趣吧。它包含了当代经济学的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学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掌握基本价值规律原理是是十分必要的。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实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俩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马克思之前,亚当斯密已经认识到商品的二要素,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甚至已经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

浅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浅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高岩峰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030620231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简要说明了比较成本理论的思想和核心,阐述了此理论的优点与不足,说明了其现实意义,然后就其对中国贸易经济的启示给予了一定的说明。 关键词:比较成本理论;贸易推动;劳动价值论;经济扩张;比较成本理论的批判 1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1“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比较成本理论的产生既是客观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发展的要求。在李嘉图生活的年代,机器大工业正在取代工场手工业,各国的经济技术差距拉大,甚至出现先进国家比后进国家处于全面优势的新格局。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是否仍然能够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问题,做出了明确肯定的回答。 1.2“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 李嘉图全面继承了斯密的经济思想,并在诸多问题上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和

提高。在国际贸易理论问题上,李嘉图十分赞同斯密关于国际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观点,并对斯密关于一个国家应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的论点做了修正和完善,指出一个国家不仅能以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且也能以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 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仅可以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进口该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这一学说当时被大部分经济学家所接受,时至今日仍被视作是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规律,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一系列简单的假定为前提。这些假定主要有: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两国间自由贸易,不存在贸易壁垒;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流动性,但在两国之间完全缺乏流动性;没有税收与运输费用;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完全取决于劳动成本。 在李嘉图看来,在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致力于生产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他举例说,“如果两个人都生产鞋和帽子,其中一人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比另一个人具有优势,不过在帽子生产上只领先于其竞争对手1/5或20%,而在鞋的生产上却要领先于其竞争对手1/3或33%;那么,这个具有优势的人专门生产鞋,而那个处于劣势的人专门生产帽子,则对双方都有利。 将这种认识推广到国家间的对外贸易,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在各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只要集中生产那些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而在各种商品

简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包括诸多范畴: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这里仅限于《资本论》第一篇第一章的内容,对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表现形式和商品拜物教性质作概述。 ——题记[摘要]商品包含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由劳动决定,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人类劳动包括两重性质:具体的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商品价值形式经过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发展,最终产生货币,确定了商品价格形式;由于商品社会的发展,人们被商品拜物教性质迷惑;商品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本质上不过是人的社会经济关系被颠倒的表现为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拜物教 [正文] 总论 劳动价值论强调的是价值由劳动决定,其区别于将商品效用看作价值形成的决定性要素的理论。其核心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完成了劳动价值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商品归结于二重形式的劳动,即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实在劳动或合乎目的的生产活动,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或相同的社会劳动。 威廉·配弟第一个将劳动与价值结合在一起。他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劳动;但他受了货币主义的束缚,把交换价值看作了货币,认为劳动生产的直接就是商品。

布阿吉尔贝尔用劳动时间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尽管他把物化在商品交换价值中并用时间来衡量的劳动同个人直接的自然活动混为一谈”。1[1] 亚当·斯密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不将使用价值或物品的效用看作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认为商品价值等于该商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他力图说明私人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却错误地认为分工以私人交换为前提。 西斯蒙第强调指出了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还指出:“我们经济进步的特征”在于把价值量归结于必要劳动时间。2[2] 大卫·李嘉图则从分析和批判斯密的理论出发,特别接受并发展了斯密的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他把劳动价值理论不仅用来说明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等问题,而且用来说明工资、利润、地租以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问题。虽然李嘉图纠正了斯密的一些错误,但他对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仍有很大误解。 最后,马克思完成了劳动价值论体系。“马克思不仅把劳动当作价值尺度,用它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而且把劳动当作构成价值的实体,认为价值就是凝结或物化的人类一般劳动。”3[3]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这是因为,研究资本主义的重点是财富的特殊的社会形式,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简单、最普遍也是最复杂的范畴,集中的体现了此特点;而且研究商品可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的演进规律。 从商品开始分析,符合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要求。 “每个商品首先表现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4[4] 商品首先是有用的,即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它可以瞒住人们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偏好;物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在不同方面有用,即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使用价值必须在消费中才能实现。使用价值虽然是商品价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其并不构成价值。它直接是表现一定的经济关系——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

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分析

关于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分析 亚当斯密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与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上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两人在劳动价值论上有着很大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本文就两人在劳动价值论上的异同做一下分析。 一、斯密和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上的相似点 1、二者都对价值和交换价值做了区分 亚当斯密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排除了从使用价值中去寻求交换价值的决定问题。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同时,斯密进一步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决定于使用价值,但却错误地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他并不理解价值的是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并不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及商品之所以具有这二重属性的原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因此,在他看来,劳动生产物天然就是商品。至于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劳动生产物才变成商品、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价值,他却从来没有考察过,他所注意的只是商品交换中交换价值的量的比例。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坚持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尺度的正确观点,但他比斯密前进了一步一方面,他既认识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也认识到了两者的联系,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认为,如果某一种商品全然没有用处,或者说,完全不能满足人们任何一种欲望,那么不管这种商品如何稀少,也不管生产它时耗费了多少劳动,它就绝不会具有交换价值。在这里,李嘉图就反对了把使用价值看作可有可无的斯密的观点,接近于理解到实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两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决定。 斯密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他认为,人们之间要经常交换物品,而人们要渠道任何物品,必须历经一定的“辛苦”和“麻烦”。这种“辛苦”和“麻烦”就是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生产产品的代价就是劳动。“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不仅把交换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凝结的劳动量,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而李嘉图则明确指出,绝大多数商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我的价值尺度是劳动量”。“耗费在一件商品上的劳动……是商品实在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是由实在价值来调节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而且,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因而决定价值量的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与投入它们的劳动量成正比”。并且,李嘉图批评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其劳动价值论有不少的错误。一是混淆了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和交换到的劳动,而这两者在量上是不相等的,购买到的劳动不能成为价值的尺度;二是将商品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混为一谈。一种商品生产出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但这种分配不仅不会影响到价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 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效用价值论是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基础理论。本文通过梳理和比较两种价值理论的由来及发展历程,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应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并吸收效用价值论的合理成分,推进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F0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03-0031-04 价值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不同的学术流派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价值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对这两种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正确认识和评价效用价值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种价值论的产生背景 (一)劳动价值论的产生背景 15世纪英国在新航路发现后,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羊

毛价格迅速上升,养羊比经营农作物更有利。这促使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驱赶农民,圈占大片土地以经营牧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农民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流入城市,进入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做工。持续近两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学者逐渐认识到过去那种仅仅根据商品的价格差来理解利润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于是开始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尝试寻求一种解释价格和利润的新方法与新理论。在探索过程中,学者逐渐发现商品交换时价格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17世纪下半叶,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他在其著作《赋税论》中首次阐述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思想。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来源》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著名论断。大卫?李嘉图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并对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原理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马克思在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最终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二)效用价值论的产生背景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何敏 论文摘要: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内涵。劳动价值论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字:劳动价值论;经济改革;现实意义 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揭示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指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开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的关键期、机遇期、挑战期,深入研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要求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构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但其性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统治作辩护,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上偏颇不足。他们不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在解释价值的转变形态上缺乏说服力,把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和它的纯粹形式混淆起来;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它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劳动价值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123921474.html,/) 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 [编辑]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特别是李嘉图对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和价值量的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由于他们是把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和阶级结构看作是当时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无所顾忌的,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结构。但是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他们的学生则越来越丢弃他们老师的科学性,把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剥削关系作辩护当成自己的唯一任务了。政治经济学日益走向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编辑]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 (1)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几个问题的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近几年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焦点问题:是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从价值源泉、价值形成和价值表现三个方面分析了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容易混淆的问题,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仍然是我们正确理解商品价值理论的基础。【英文摘要】Based upon the point at issu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seyears on Marx’s Labour Value Theory——Is it only the labourthat creates value? the paper analysed the easily ——bewildered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sources, formation andrepresentation of Value,and raised its own view point on themsimultaneously. The paper holds that Marx’s Labour ValueTheory is not out of date, and that it remains the ground onwhich we understand correctly the Theory of Commercial Value.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价值形成;价值表现 Labour Value Theory/Value source/Value formation/ Valuerepresenation 【正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其中一个基本观点是: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且是活劳动。这一观点,在近几年学术界进行的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受到挑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换句话说,物质生产要素,诸如土地、机器、自然资源等是否也创造价值?在这场争论中,有的作者从维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善意目的出发,引经据典,使本来简单易懂的劳动价值论变得高深莫测;有的作者则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包袱还是翅膀”的问题。从争论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来看,本人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它们是:价值的源泉问题;价值的形成问题;价值的表现问题。这三个问题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一旦混淆,极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一关于价值源泉问题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且是活劳动,不是物化劳动。众所周知,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价值的源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中自始至终坚持这一正确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首先,从马克思揭示的价值的本质来看: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第二,从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第三,从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劳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直接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仅仅是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empirenews.page--]第四,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第五,从价值的展示形式来看: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利润(包括商业利润、银行利润等)、利息、地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其来源都是雇佣工人的的剩余劳动。土地、机器设备、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不管如何先进,如何丰富,都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不是价值的源泉。由此可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问题在马克思那里早已解决。为什么现在又有人提出质疑呢?本人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质疑者混淆了价值源泉与价值形成的问题。二关于价值形成问题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等于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前者说的是价值源泉问题,后者讲的是价值形成问题。如果不了解两者的区别,就可能错将“价值源泉”等同于“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价值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的片面结论;或者错将“价值形成”等同于“价值源泉”,从而否定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得出“机器设备等物质生产要素也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错误结论。从价值源泉的角度来说,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

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综述与探索(一)

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综述与探索(一) 摘要:本文对两种深化劳动价值论的思路——从价值源泉入手提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用扩大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来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并对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提出新的思路,深化了的劳动价值论应该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理论体系:商品生产的劳动价值论和为商品生产服务的劳动价值论。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生产劳动自党中央提出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以来,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了许多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文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观点:一个是从价值源泉入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提出了物化劳动(或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一个是坚持价值源泉一元论,从扩大生产劳动内涵上拓宽劳动价值论的新境界。本文针对这两种观点谈点自己不同的看法并提出一种深化认识的思路。 一在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方面,学术界有学者提出物化劳动(或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甚至提出如果不承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障碍人们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这种观点认为“物化劳动具体表现为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原材料、另配件及燃动力和各种辅助材料。”“如果物化劳动真的不创造价值,也就是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那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这个大命题就不能成立”〔1〕笔者认为这种深化认识思路是值得商榷的。 这是因为,持这种深化认识的观点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这种观点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观点是一致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是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另一种比较晦涩的提法。其意图是为了回避马克思已经批判了的“三位一体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种观点在试图说明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时,还得借助物化劳动的载体—生产要素(机器等)来说明。 第二,此观点作为已破产的经济学观点从经济学说史上可以查证。麦克库洛赫就是一个代表。在面对理论和现实的差距时,李嘉图的追随者—麦克洛赫一方面坚持劳动创造价值,但另一方面认为劳动包括直接劳动和积蓄的劳动即资本等生产要素。这样,他表面上是维护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否定了李嘉图认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这一科学的内核。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是“积蓄劳动创造价值”的翻版。 第三,物化劳动是已经物化为价值的人类劳动,它不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马克思对此已有明确表述:“唯一与物化劳动相对立的是非物化劳动,活劳动。前者是存在于空间中的劳动,后者是存在于时间中的劳动;前者是过去的劳动,后者现在的劳动;前者体现在使用价值中,后者作为人的活动进行着,因而还只处在物化过程中,前者是价值,后者创造价值。”〔2〕 第四,这种观点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马克思认为“土地是财富之父,劳动是财富之母”。即活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是创造物质财富或使用价值的,但不创造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不是同一个概念。邓小平同志讲“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力量。”小平同志讲这段话是说明科学技术在财富的创造或使用价值的创造中的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没有讲价值的创造,这是很严谨的。我们不能断章取义,以此证明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第五,物化劳动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是抽象的人类劳动的概念符号。这种概念化的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是根本不可能创造价值的。从质上看,它根本不具有创造价值主体的性质。从量上看,已物化的劳动本身不仅不能创造价值,其自身的价值量时时刻刻也在贬值。例如,物化在机器中的劳动量,随着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原来物化在机器的劳动量相对于技术革新后的劳动量是要打折扣的。这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述的固定资本的贬值。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摘要:大卫李嘉图作为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比较优势理论无疑是他经济思想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点,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时间里各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本国工业,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自由化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我国自建国以来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我国也适时根据我们国际比较优势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经济政策。随着时代的变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赋予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内涵。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思想经济发展意义 一、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背景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腹有诗书气自华

浅谈对劳动价值论大讨论的思考(一)

浅谈对劳动价值论大讨论的思考(一)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劳动 论文摘要:在最近进行的一次劳动价值论的大讨论中,如何认识当代劳动的新特点是一个比较集中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的历史变化,不能不分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必须准确把握劳动的空间差别,不能不分国情和区情的不同;必须准确把握劳动所步及的范畴,不能不分类型、范围、学科和领域;必须准确把握劳动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不能不分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须准确把握研究和认识的目的,不同的目的很难形成相同的认识。 最近,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次大讨论已渐趋平静。这次大讨论紧紧围绕当代劳动的新特点,来深人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的源泉等间题。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观点和见解,虽然在价值形成的源泉及其相关的间题上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没有过时,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点上,应该说是一致的。笔者一直关注这次大讨论,借此机会阐发几点思考,求教于同行。 一、正确认识当代劳动新特点,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的历史变化,不能不分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不同历史阶段的劳动都有各自的突出特点,对当代社会劳动的新特点,专家学者们在这次劳动价值论的大讨论中进行了深人研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劳动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商品价值创造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科学劳动对生产和经济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精神劳动生产的精神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使用”;“管理劳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表述准确的概括了当代社会劳动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必须经得起当代社会劳动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的检验,同时也必须能够科学地解释这些新变化、新特点,这才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人类劳动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形态中进行和不断发展的,过去的劳动是现在劳动的基础和前提,现在的劳动是过去劳动的延续,将来的劳动是现在劳动的发展,彼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存在“断链”和“缺环”。从这一意义上讲,当代社会劳动的新特点是相对于过去时代的特点而言,将来社会劳动的新特点是相对于当代社会劳动的特点而言,没有过去时代的特点就没有当代社会劳动的新特点,没有当代社会劳动的新特点,将来的社会劳动也不会有新特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是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和认识当代社会劳动新特点时频频涉及的重要问题,都是以脑力劳动、复杂劳动比重的显著提高作为当代社会劳动的新变化,来辨别当代社会劳动新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并认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同时,按照劳动的运作形式不同,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在渔猎劳动、农业劳动和工场手工业时期,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是劳动的普遍形态;工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逐渐为机器大工业所代替,新兴的机器制造业武装了工业和农业,复杂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但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仍占据了很大比重;20世纪50至6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劳动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劳动中的智力部分也在显著增加,这标志着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新发展时代。但是,在看到当代社会劳动的新变化、新特点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仍然大量存在,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敢宣称本国已经消除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这些都表明当代社会劳动是一个既包括脑力劳动与复杂劳动,又包括体力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复杂综合体,彼此是一个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不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对立关系。 我们在认识当代劳动新特点时,必须准确把握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一方面不能将当代劳动与过去劳动截然分开,防止将当代劳动、过去劳动转变为现代劳动和传统劳

李嘉图剩余价值理论

读书报告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指挥家,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思想领导了社会主义事业,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理论的经典著作。批判的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并阐述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本书的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马克思对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李嘉图的利润理论的分析。 李嘉图认为,利润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资本之比,二是指剩余价值。而马克思认为李嘉图和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一样,没有区分剩余价值和利润。他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而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也不是就剩余价值的形式。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没有区分利润和剩余价值,也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没有了解到剩余价值的起源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且李嘉图把价值和费用混淆,提出了错误的地租理论,以至于得到错误的关于利润提高和降低的原因的规律。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因此应该从可变资本的关系来考虑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把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 而且,马克思发现,李嘉图的剩余价值论中无法解决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并且李嘉图混淆了劳动和劳动能力。他认为价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而且,李嘉图没有分析剩余价值的起源,即使他正确的规定了劳动的价值。同时,李嘉图在利润名义下研究的剩余价值的实质是相对剩余价值。 李嘉图认为,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全部资本都由可变资本组成,或全部资本都直接用于工资的场合,剩余价值和利润才是等同的。李嘉图认为,利润不影响价值,利润率也不影响生产价格。马克思认为,由于李嘉图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采取了错误的抽象,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在批判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马克思也肯定了李嘉图的部分理论。他认为一切不论是由分工、机器的改进、运输工具的完善还是由对外贸易引起的改良,总之,一切缩短制造和运输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并由此降低劳动的价值,都会增加剩余价值,增加利润,从而使资本家阶级发财致富。 通过阅读,感受到了伟大的马克思的思想的严谨性。他分析了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找出了其中的错误并进行分析,让人信服。同时,也对马克思的了解更深入了,他涉足多个领域,且影响巨大,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领导者。马克思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定将指引我们走向社会主义,达到共和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