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未来软件的方向

软件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未来软件的方向

软件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未来软件的方向
软件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未来软件的方向

软件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未来

软件的方向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与老百姓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目前又处于了一个历史飞跃时期,正由高度的工业化时代迈向初步的计算机网络时代。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和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业逐渐强大起来。软件是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数学家为计算机软件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伴随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诞生了。以写软件为职业的人也开始出现,他们多是经过训练的数学家和电子工程师,硬件通常用来执行一个单一的程序,而这个程序又是为一个特定的目的而编制的。早期当通用硬件成为平常事情的时候,软件的通用性却是很有限的。大多数软件是由使用该软件的个人或机构研制的,软件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早期的软件开发也没有什么系统的方法可以遵循,软件设计是在某个人的头脑中完成的一个隐藏的过程。而且,除了源代码往往没有软件说明书等文档。

由于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需要在各种平台之间进行移植,或者一个平台需要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可靠和高效的数据传递或转换,使系统的协同性

得以保证。随着PC个人微机应用的推广,PC联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各种基于PC互联的微机局域网纷纷出台。基于文件服务器的微机网络对网内计算机进行了分工:PC机面向用户,微机服务器专用于提供共享文件资源。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立本国的NII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全球以美国为核心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即Internet已经形成,nternet的发展给传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因此软件从来就是和计算机硬件分不开的,在早期阶段,软件是随着计算机硬件发展而发展的。在今天,软件的发展仍然要受到计算机硬件的制约,这中制约除了硬件之外,还要受到网络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自20世纪40年代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以后,就有了程序的概念。其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程序设计阶段,约为50至60年代:软件是指程序、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需求者是设计者本人、自己维护、软件质量决定于个人编程技术。

程序系统阶段,约为60至70年代:软件是指程序及说明书、所用语言是高级语言、需求者是少数用户、开发者是开发小组、软件质量决定于小组技术水平。

软件工程阶段,约为70年代以后软件是指程序、所用语言是

软件语言、需求者是市场用户、开发者是开发小组及大中型软件开发机构、质量因素决定于管理水平。

软件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平台网络化、技术对象化、系统构件化、产品领域化、开发过程化、生产规模化、竞争国际化的趋势。高端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微内核与源码技术、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软件开发和集成工具、面向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应用软件,在相当时期内仍将是软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软件技术正以计算机为中心向以多媒体信息服务为对象的方向发展;软件开发与芯片设计相互融合和渗透,将人机充分自然地结合起来;网络软件正在成为研究投资的热点;软件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将超过硬件业的市场规模。

开源将是未来软件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软件是免费的软件,随着软件发展,未来软件人才也应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能力,所以我们应不算提高自身能力,以符合未来软件发展的需求。

五种现代生活方式解析

五种现代生活方式解析 由意大利新世家中心提供,与欧美等国家接轨的国际先进流行的生活方式,是此次巡回展的主要内容。 1、Minimalista 简约主义 崇尚这种风格的人或者是智者,或者是实用主义者。他应该是个务实具体,同时也具有强烈个性的人。这种风格体现一个生活概念:简单而高贵。 2、Hi-TeCh 高科技 这种风格具有浓厚的前卫气息,主要适合于年轻人。选择这种风格的顾客可能会对现代文化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性格中具有着与生俱来的对身边进步事物的敏感。 3、Original&Creative 原创精神 选择这种风格,意味着完全自我,充分放纵自己不理性、缺乏逻辑的一面.让自由、原创的现代艺术气息充满整个家庭。 4、Soft 温和主义 这种风格适合于成熟年龄的客户,特别适用于那些性情温和又喜欢情调、时尚、不放弃功能性的客户。这是一种带有明显引导意义的风格,这种风格背后代表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状态:平和理性为人处世之道,注重教养、地位、学识的家庭气氛。它永远不会过时。 5、Youth 年轻 这样的一种家居风格里,你永远找不到任何繁复和奢华,品味与时尚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在这里,你可尽情舒展身心、舞动生命,所有的一切会以最直白坦率的方式传递给你一种自信和源于生命的精彩 2002/2003国际生活方式巡回展 在已形成成熟的城市新兴白领阶层的城市,以具体直观的方式展示阳光100所倡导的国际化现代化时尚生活方式,让消费者用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全新的生活方式,通过营造真实的家居生活氛围,对其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引起共鸣和向往憧憬,从而达到传播崭新居住文化、引导居住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目标,为阳光100的品牌推广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此次活动高屋建瓴的引导,扩展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全国各重要城市树立“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完全可以信赖”的企业形象。向广大消费者传播这样一种理念:阳光100始终将“倡导和创造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现代化时尚生活方式”作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创造居住文明,传播时代文化”是阳光100的理想与追求。 此次巡回展是阳光100“不断地创新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超一流的、时尚的、高雅的、最具品质和独一无二的服务”这一服务理念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我认为只要

中国核电之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核电之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徐清致 2011302480065 摘要: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中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就要求制定核电发展长远规划,制定与采用核安全法规标准,理性看待核电技术,杜绝核风险决策机制以及安全监管制度上的缺失,保证天然铀可持续供应,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大力培养核能领域高级人才。 关键词:中国;核电;未来发展 引言 中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已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发面,煤炭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为二百至二百二十年,中国面临煤炭枯竭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环境发面,燃用各种化石燃料将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的烟尘,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中国有必要积极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给。目前,由于有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分别,造成水电电力不够稳定;而太阳能和风能在短期内又不可能在总电力装机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所以,核能是目前唯一达到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而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又一次为人们敲响警钟,中国核电产业是就此止步还是继续推进?该如何推进?因此,本文从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核电产业在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了出中国核电未来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一、我国核电发展的背景 (一)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我国核电发展方针由“适度发展”到“推进发展”,最后确定为“积极发展”,这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实践证明,核电是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发展核电,对于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同时,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保持核工业体系完整能力、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也是顺从世界能源利用趋势的必然选择。 1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已得到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致使大气污染严重,且由于大量煤炭运输导致交通运输紧张。同时,我国中长期的能源供需平衡中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缺口,特别是对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地区,这种缺口尤为突出。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核电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缓解交通运输紧张、填补能源供需矛盾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 防止温室效应,保护环境 从环保角度讲,核能无疑是应对地球温室效应的最佳手段。对比各种能源发电,核电基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据统计,每22吨铀发电所节约的CO2量相对于100万吨煤所

文化进化论

文化进化论 一.产生背景 文化进化论产生的背景却是:第一,民族志知识的增多和比较法的确立,第二,伟大的史前科学的来临,并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等领域中的新发现及其影响。把关于现代原住民的研究当作认识人类原古伏态的突破口,文化进化论正是以这样的方法论作为核心而确立时。最后,随着19世纪史前学中的新的发现,使18世纪哲学家们所抱有的希望和预测首次获得了确认。到19世纪中叶,从原来叫作博物学的广阔领域分化出了新兴的生物学、地质学和史前考古学,随之出现了一场知识飞跃。人们逐渐认为把人类的本质视为一成不变的18世纪文化观,是一个单纯而朴素的不完整的思想。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产业化和社会的激烈变化的欧洲,需要一个能够克服现实生活中全面不安感的新的世界观。 这种时代潮流,一方面产生了近代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另一方面也迎来了进化思想的盛行。以此为背景,文化进化论也以浓厚的自我意识来充任领导时代的先锋。文化进化论的旗手们都确信自己的能力,并具有很高的社会使命感。泰勒是这样结束《原始文化》一书的:“尽管这一事业还很不成熟,但人类的幸福仍然非常需要它。”这种使命感是在大规模的殖民地化过程中,由于直接同异国和野蛮社会接触而产生的。社会非常需要对非西欧世界的再解释和理论化,以代替在18世纪流行的哲学。在率先进行海外扩张的英国,早在19世纪初就创设了培养殖民地行政官的“东印度大学”,到该世纪中期,又成立了民族学会和人类学会。 二.代表人物 在进化论学者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斯宾塞、泰勒、摩尔根和弗雷泽。 三.主要观点及学术影响 人类学兴起时,学者们多持进化观点,即被称为进化论学派,因此进化论学派是与人类学同时诞生的。古典进化论经历了否定和批判,最终走向了新进化论。 1、早期进化论学派 学者们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化进化论是赫伯特·斯宾塞建立起来的。斯宾塞的理论偏重于社会的进化,他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全面并明确地阐发了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并确立了社会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即社会进化过程类似于生物进化,是一个统一的、渐进的和不断进步的过程。斯宾塞对进化概念的形成起了主要作用。 早期进化论学派也称古典进化论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特征就是用进化论的观点去解释社会中的差异。这个学派中有很多学者和著作,其中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两部著作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泰勒是第一个赋予“文化”科学意义的人。这个定义明确了文化的范畴,为此后的研究画出了轮廓。摩尔根在1877 年《古代社会》里提出原始社会分期理论、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和对家庭史的研究。摩尔根对氏族社会进行科学的说明,并且首先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他在易洛魁部落进行考察工作,收集了很多资料。他还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以及考察历史的发展。摩尔根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首创了许多研究方法。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发现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志。 2、过渡时期的学派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人类学“历史特殊学派”博厄斯和他的学派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该民族的历史。理论也应该是从具体的历史的演绎中理顺出来的。他对早期进化论学派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世界上各民族或地区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受到研究者的偏见所影响的,因此无效。并认为进化论的观点是不可靠的,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因为所谓的发展规律都是进化论者主观形成的,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侦查国保一区 石海波 200920310039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科技的状况决定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的文化进步,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古代科技的发明,将人类由野蛮带入文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使人类从农业文明社会迈入工业文明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科技的挑战,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的代价,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消耗的物质大量增加,排放物增加,造成看环境污染;科学技术强大了军事和国防力量,潜在的战争隐患有可能给地球予毁灭性的破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给犯罪分子带来新的犯罪手段和方法等。 一、科技对人类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1、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以及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 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 还可以使生产过程的管理更加科学。最终, 科学技术通过物、人和科学管理的途径进入生产力系统, 并使科技含量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每一现代科学理论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突破,都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而且, 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 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飞跃。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核能利用与发展论文

核能利用与发展趋势 学校:东北农业大学 学院:工程学院 班级:机化1302 学号: 姓名:

核能利用与发展趋势 Unclear energy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摘要核电是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熟、供应能力强、能大规模应用的发电方式,目前,我国核电已由起步进入发展阶段,具有自主设计建造第一代核电的能力,我国已做出积极推进核电发展的重大决定,加快我国核电建设,提高核电在电力供给中的比重,这将有助于缓解电力增民与交通运输的矛盾,核能利用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关键词核能利用前景核能发展核电 1.核电概述 核能的发展和利用是20世纪科技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它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该方程式表明,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其比例常数为光速的平方。在核能的利用中,核电厂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己被公认为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干净的能源,核动力技术在多数发达国家得到了巨大发展,也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根据能源需求和能源生产结构,我国政府己制定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建设了秦山和大亚湾两大核电基地,中国核电建设的安全策略取得了成功。 2.核能发电 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是释放出来的能量。目前人类利用核能主要有三种——重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和轻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聚合反映时释放出来的核能或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它们分别为核裂变能、核聚变能和核衰变。核裂变能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较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以及裂变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早期原子弹应用钚-239为原料制成。而铀-235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 重核原子经中子撞击后,分裂成为两个较轻的原子,同时释放出数个中子。释放出的中子再去撞击其它的重核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分裂。原子核裂变时除放出中子还会放出热,核电厂用以发电的能量即来源于此。 由于每次核裂变释放出的中子数量大于一个,因此若对链式反应不加以控制,同时发生的核裂变数目将在极短时间内以几何级数形式增长。若聚集在一起的重核原子足够

人类起源进化

/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牛青青生技081 0809052024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其他生物类群一样,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类进化符合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程序.人起源于动物,人于动物之间有亲缘关系.人与类人猿之间有更进的亲缘关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体质形态和行为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类人猿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学派根据人类与猿猴在形态学和胚胎学上的相似,间接地推断人类起源于古代非洲的猿类。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和猿类化石,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有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一般说来时代越早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猿类越近似,有力地表明现代人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来的。虽然至今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古猿,但是还没有一种可以肯定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过可以从它们的化石上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人类祖先的影子,有助于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证据 1 人与动物间有亲缘关系 人是动物界得一个自然种.动物界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其各类群,各个物种之间都有一定的演化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首先从解剖学上来看,人非常像一般的哺乳动物.人体上具有的典型器官,如骨骼.心脏.肺脏和脑部,一般哺乳动物也都有.此外人体还保留了许多痕迹器官,如第三眼睑.耳动肌.腹直肌.阑尾及尾椎等.这些退化部分的存在,说明它们在人类祖先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是有用的,后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才在新的条件下变得无用或用处不大,使之丧失了原来的机能而退化. 从胚胎学上看,人类胚胎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到18--20d时,人胚胎的颈部两侧出现具有鳃一样的结构,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有相当长的尾巴,后来逐渐消失,只留下骶骨.胎儿5--6个月时全身长满浓密的细毛,直到分娩前脱落. 最早的猿的化石出现在渐新世,即体型较小的原上猿(P ropliopithecus)和埃及古猿(A egyptopithecus).它们可能是中新世(2000万年--1400万年前)广泛分布的槲猿(D rypithecus)的猿类.中新世的猿类化石很丰富,从长臂猿到大猩猩都有发现.其中有三个属已经确定是现代猿的祖先.比较肯定的事人科早期化石代表是发现于非洲南部与东部的南方古猿(A ustralopithecus)化石. 上述化石资料表明,人与动物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是由低等灵长类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而来的.现生的灵长类本身就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等的演化过程,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 人与类人猿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人与类人猿之间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从形态结构上能看出来,心理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黑猩猩等高等类人猿有复杂的面部表情,能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人类十分相似.此外,类人猿也有人类一些疾病,如霍乱,伤寒等,而猴类则不患此疾病. 尽管早就知道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密切,但其程度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由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揭示出来.首先在多种蛋白质中,人与黑猩猩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两者之间有44种蛋白质和大约一半的等位基因难以用电泳方法加

机械制造工艺学目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学目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姓名:罗亚宁 班级:12机本一班 学号:20120663146 [摘要]机械制造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级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趋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

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地辩证思考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的辩证思考 【摘要】: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更是被看做“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可是,在我们一味关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用的同时,如果不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本文简要分析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诸如此类的成就不仅代表了科学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激光、微波、电视、计算机、网络、核反应堆,这些东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它们都影响和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枚双刃剑。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等问题。就连计算机使用两位数字表达年份也造成困扰世界的“千年难题”,仅仅为了让计算机避免混淆2001年与1901年,一些专家估计全世界就已经付出几千亿美元的代价。 一、科学技术促进人类进步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在不断前行。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一步步走过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让我们想一下,如果没有科技,人类社会在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不要说我们不能轻松的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不能方便的收看各种电视节目,不能乘坐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解读新生活方式

解读“新生活方式” 卢铿:解读“新生活方式” 一波复一波的“新政”及其“细则”将中国的房地产业推入了“后房地产时代”。在这个新时期中,房地产业的政策、资源、产品和市场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重新洗牌、企业战略转型、产品升级换代、暴利时代终结等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当社会舆论普遍将开发商们“妖魔化”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在以开发商为投资主体和创作主体的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房地产业和居住文化进步走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最前列。而在这种量变的背后更有一种令人欣喜的质变--中国人正在尝试从“过日子”到“生活”的历史性进步。“生活”这个词正以空前的频率出现在今天的各种媒体上和场合中。目前中国的人均GDP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二十倍到四十倍的巨大差异,但是中国人今天的生活方式却在迅速地向发达国家靠近。 曾听得一位基因专家说,当今中国有相当数量的儿童患有肥胖症,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祖先大多长期生活在吃不饱的社会里,所以不少中国人的身体中已经产生了一种嗜食的“饥饿基因”。与之同理,我们当中的许多人经历了只懂得“过日子”而不知道何谓“生活”的漫长岁月,那么已经习惯了“过日子”的中国人该如何去面对和适应“生活方式”的重大变迁? 生活方式的中国趋势 多次赴俄罗斯工作的经历使我有过不少难得的感悟,其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俄国人普遍比我们懂得“生活”,尽管他们在整体上还远未实现富裕。城市里的俄国人大多拥有自己的汽车和郊外的小木屋,他们的周末和假日总是与森林、郊游、打猎和钓鱼等亲近自然的生活要素相联系的。试想,在俄罗斯大尺度的自然空间中,生活在悠闲淡慢的节奏里,品尝着负离子远比我们的城市多得多的新鲜空气,该是多么的惬意。 在圣彼得堡时得知,二战时德军曾围城九百余天,艰难的守军每到周末却必派专机前往后方接来文工团,照样歌舞升平。在这座因围城死亡了八十万人的城市中,人们竟保护好了包括冬宫在内的无数遗址和文物。在俄国人看来,生活与生命同等重要。 未来学家阿·托夫勒在其新著《财富的革命》中把时间列为财富创造的深层原理之一,足见与生命并行的时间的价值。不少中国人今天之所以自嘲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是在

核能发展的利与弊

核能发展的利与弊 吴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1605 16050305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正越来越少,并且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所以,我们继续一种新的相对清洁的能源,而核能恰好符合这些条件。诚然,核能作为新生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它所带来的运行与废料处理问题不容忽视,但我们可以加速技术的研发,解决这些问题,让核能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关键词:核能、利弊、发展历程、解决方法 引言: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从此,人们开始逐渐揭开原子核的神秘面纱。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紧随其后的是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于1896年发现了放射性。到了1898年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钋。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艰苦努力,居里夫人于1902年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而到了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之后,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从此,人们意识到隐藏在核内的巨大能量。于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伴着巨响,核能终于为世人所熟知。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从此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展开核能应用研究。 到2017年,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全球运行核电站数量已有441座,其中绝大部分是压水堆核电站。目前,只有核裂变被用于核能发电,而核聚变,乐观地估计,还需50年实现商业化。由于自然界有很多核聚变所需的氢同位素,且不会产生核废料的问题,所以各国在积极地发展受控核聚变,最著名的便是托卡马克受控热核反应装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能源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化石燃料的探明量并没有太多的增加,而人们燃烧量越来越多,余下的储量会越来越少。这样,便能很好地解释各国对核能的研究的大力支持。 新生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应正确认识到核能的优点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控制核反应,处理好带来的问题,让核能转变成高效安全的供电能源,为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能源。 一、核能的优点 1、经济方面

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适应性进化

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适应性进化 孙家驹 2012年03月05日14:13 来源:《学习时报》 人类是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产物,近一万年来特别是近两千年来,随着环境变化的加快,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在加快,文化进化则更快。但是,当代人类文化进化与以往不同,它主要不是表现在量的激增和形式的多样化,而是表现在纵向的科学去魅与复魅(去魅一般指的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复魅则指的是科学和知识在新的条件下的统合,恢复科学原有的魅力)、横向的生态化统合。 可持续发展要求文化适应性进化 当代人类之所以提出要转向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现行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但是,转变发展方式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是仅靠推行一套规划安排、环保法规、产业政策、适用技术等就能解决好。自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只有一个地球》研究报告和《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联合国笫38届大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变革日程”以来,人类的环境意识有了空前的觉醒,科学家和学者们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各国政府在相关规划、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全球社会转换发展方式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但是,我们努力的成效赶不上资源环境恶化的速度,地球在1966年时还有生态盈余,到2007年,人类生态足迹增长了1倍,已超出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地球生命力正面临着被耗竭的威胁。 为什么会是这样?最深层的原因还要到人类的文化中去寻找。如果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征服者,人类又怎么可能会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认为生物之间都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人类又怎么会去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告别同类相残?如果社会两极分化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一个富人的资源能源消耗超过几十、几百个穷人,又怎能要求穷人饿着肚子而不去竭地而耕、竭草而牧?如果发达国家封锁先进技术并拒绝带头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又怎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放弃发展而去减排?如果强权政治横行无忌,西方列强对别的主权国家暗中策反、公开干预、发动战争无所不用其极,国际政治环境恶化,又怎能使宝贵的资源用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用于应对当前的生死安危需求?如果高喊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人道主义、公平正义,却把物种大灭绝、气候恶化、荒漠蔓延、洪水地震、疫病流行、社会动乱视为趁火打劫的“机遇”,大发饥荒财、军火财、战争财,人们又怎能相信可持续发展不会像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人道主义、公平正义一样被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强权政治所异化?如此等等,无情的事实反复地表明,没有整个人类文化的适应性进化,没有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镜花水月。

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及自我职业规划

机械行业国内外发展形势及自我职业规划 1、机械行业国内发展形势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进步将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行业也快速发展。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如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义给我们带米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已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桃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三大方向: 1)机械制造的传统领域与高新技术正密切结合,展现出新的面貌;2)新的交叉技术不断涌现,出现了一些新兴学科分支,高端机械制造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3)随着机械制造的数字化、微纳化发展,其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的支撑日显重要,其学科基础已经从“技术”为主转为“技术、科学”并重。在后工业化时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内容领域有了新的拓展,研究手段和方法在不断创新,它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技术之一。 2.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T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没,对比其他行业,机械T业的发展呈现出以F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共主干业务的投资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

浅谈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 ——观《逃离克隆岛》有感 初教院小教114 竺丽雯 就影片中展现的场景来说,由于背景是2019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未来,未来的高科技造就了高尚、舒适却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生活,在我们感慨、羡慕以后便利惬意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人类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类影片的确发人深省。 总所周知,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诉求,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要要求,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物化的当今社会,科学转变为是实践技术的同时(即科学到科技的这个过程中),由于科学家或是机构正在“异化”。我们对自然怀有一种敌意、不敬,由此产生了一种分裂和对抗的情绪。人类心灵深处从前不曾被激发的趋利性、盲目性,在一些世界范围内的实例中完全地展现出来。 从人性上,我们几乎迷失自我、抛却人伦道德,用一种病态的理念、态度妄想支配超越本身能力的东西——为了什么?欲望、财富?!我甚至可以说:人类彼此之间已经没有了完全的相互信任,因为这是一种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生物。而这种对高深莫测的科学都毫不敬畏的态度,比什么都可怕。 曾有科学家这样预言:“人类如毁灭,应归咎于自身。” 那么,“人类会自我灭亡”,真的只是一种大胆夸张吗?我不这样认为。 显然,科学技术现在已经人类进步的动力,然而,深藏再这种表象下的,是深深的隐患——科技给人类造成一种不安全感。表面上,我们的生产生活因其而愈加轻松灵便,以便于我们尽早脱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而寻求高端享受。但是,当这个速度过快、欲望过强时,这种基本、善意的保障就转变为某些智者的担忧,“超人文”的社会科学造成了人类的“快餐式”生活、破坏了生态平衡、加速了能源枯竭、增加了人性迷障……如果睁大双眼我们就会发现:潜在的危险正在一次次以危机乃至灾难的形式上演……上类无限度的探索、破坏、发展,最终以自然的形式报应在我们身上。 我们倡导“可持续发展”①,但显然,实现它还任重道远。具体来说,我们能够做的有以下几大点: 1、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2、对传统高耗产业进行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 3、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4、尽力保护环境,消除污染。 5、提高人类科技素质,实现人与科技同调的现代化。 另外,在影片中,男主角的个性鲜明,属于思维大胆奔放(很契合他被克隆的对象的性格)、敢想敢为的个性。而事实上,在其他机器人或是生化人(克隆人)的类似灾难片中,主角都是独具新意,勇于冲破悲剧命运的勇士。这让我们不得不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 怀疑、批判精神是人类最具颠覆性的力量,能够揭开科学和生命的庞大骗局,当然,这首先需要勇气和实力。外国人相较于中国人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有一颗敢于冲破世俗、不畏艰险困苦的心吧。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思考,衍生出大胆创新的民族性格。这一点上,也

影响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十大概念设计

影响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十大概念设计 (2009-10-10 07:49:35) 转载 分类:随想杂谈 标签: 杂谈 人类从原始穴居到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不断在发生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无疑是人类的发明创造,指南针、造纸术、电灯、汽车......哪一项发明创造没有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变更和进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想象力、创造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乃至一个人实力的体现。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你就能改变你的生活,提升你的品味。 未来的水上城市Freedom Ship 在科幻小数中提到过的水上城市有可能很快成为现实。Freedom Ship 公司提出了最新的漂浮城市的构想图,在此设计中,这个城市更像一个包容万象的大船。 这个水上城市将会包括:18000个居住空间,价格在18万~250万美元之间,极少数的超豪华房间超过了4400万美元。3000个商业空间,价格和居住空间差不多。2400个公共场所,10000个酒店房间。它还将拥有世界一流的赌场,先进的渡船运输系统,世界一流的医疗设施,一所学校,一个国际贸易中心,还会有一个100多英亩的室外公园,供市民和游客休闲、活动。

未来公交车站EyeStop 在国内,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人们乘坐公交时除了抱怨人多拥挤外,很难说出对公交车站的期望。未来的公交车站会是什么样?麻省理工学院SENSEable城市实验室(MIT SENSEable City Lab)给了我们一个答案——EyeStop。 EyeStop 这个概念设计为我们展现了一片美好前景,它利用了太阳能、e-INK 触摸屏和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显示出公交线路和到达时刻,你还可以查询自己所在的位置,寻找最短的巴士路线,检查空气质量,浏览网页,通过移动设备与其进行交互,甚至用它来发布广告和社区通知。

核能与人类未来发展

核能与人类未来发展 张品2012301550041 选择核电吗?大部分科学家认为面对全球变暖的形势,这或许是我们仅有的希望所在。数字表明,许多人对核能的恐惧是不理智的。 大地母亲正处于困境中。大量像二氧化碳这样的气体从发电厂的烟囱和汽车尾气中排到空中,从而影 响了环境,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不断上升的温度将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物理变化,海平面升高会淹 没海滨城市和风景名胜地。 不过,为阻止灾难的发生,我们仍大有可为。全球变暖源于我们对煤、石油、天然气这一类含碳燃料 的依赖。只要能避免燃烧这些“化石”燃料,全球变暖便失去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有一条救生索就在我们眼前,立即抓住它,就可以把地球从全球变暖的严重后果及迫在眉睫的能源短 缺中解救出来。这条救生索已被证明是安全、实用并且廉价的,它就是核能。 洁净高效的核能 你不妨设想自己是一名必须作出决定的政府部长,你面临的问题是:一座能为半个巴黎大的城市供电 的在建新电厂,究竟应使用何种燃料?这样的问题每年都会遇到,答案不外乎是以下几种:煤:需要一条1000公里长的铁路运输线,车厢满载着昂贵的煤炭;电厂向外排放着使地球变热的气 体,总量超过10亿立方米;还产生60万吨有毒粉尘。 石油:需要四五个装载重油的巨型储油罐;油需要从世界上某个不稳定的地区进口;其排放的温室气 体数量与使用煤炭不相上下;外加巨量氧化硫倾泻到大气中,从而转化为酸雨和其他有毒化合物。 天然气:通过轮船或输气管道远距离进口,易发生事故和泄漏;其排放同样造成高污染,并且供气设 施易受恐怖分子袭击。 核能:仅需要装填两卡车载量的铀燃料;从加拿大或澳大利亚这样稳定的国家进口,价格便宜且来源 充足;气体和酸性物质排放等于零;不产生有毒粉尘;产生的高辐射废料只有几桶。 使用核能代替化石燃料的好处是极为明显的。我们都知道这种燃料既安全又清洁,并且高效。眼下西 欧三分之一以上的电力是由137座核反应堆生产的;而全球438座反应堆提供了世界几乎七分之—的电力。 在英国,单单12个核电站就生产了接近全国四分之一的电力,同时还免于产生大约6000万吨二氧化碳(几近 于全国汽车尾气排放量的一半)。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崛起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崛起 ——关于社会生物学所引起的争论 郭小林 哲学的反省精神在近十几年里愈来愈受到人类的重视。虽然人类一直具备着审慎的考察和寻根究底的天性,但大多数人很难理解对于自己本性的揣测。这一令人怵头的现象直到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威尔逊博士的巨著《社会生物学》[1]的出版才稍微有所转机。要理解作为精神文化最重要因素的科学,一定要考察这些活动过去的历史才行,威尔逊作出了类比,要想了解人类的本性,必须从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入手。从现代达尔文的意义上讲,有机体不是为了自己活着的,而是为不朽的基因的繁衍活着的。人类的前面并没有特殊的目的,并由此推得,人类必须在自己的生物学本质所固有的伦理前提中作出选择。因此威尔逊断言:一切社会科学将来都可能包括到生物学里去,社会生物学就是以把这些学科纳入现代综合的方式重组一些社会科学的基础为己任的。威尔逊的支持者特里弗斯甚至认为政治学、法律、经济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及人类学或迟或早都会成为社会生物学的分支。 一、什么是社会生物学 社会生物学就是研究一切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社会生物学”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的约翰·P·斯科特在1946年提出,当时不为人们所重视。斯科特是动物行为研究委员会的秘书,1950年他主张社会生物学一词应当更为正规地用作一种“学科间的科学”,它主要在生态学、生理学、心理学这些学科与社会学之间。1950-1970年期间,“社会生物学”一语零零散散地被用在一些学术性论文之中,直到1971年在威尔逊的《昆虫社会》一书中才给予了很高的地位。此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就是:“展望统一的社会生物学”。他想在进化论的范围内解释从白蚁直至人类生命的全部“社会”活动。 威尔逊1975年出版的《社会生物学》是要把个体群生态学、种群遗传学与战后迅速发展的比较动物社会学结合起来创立一门新学科。全书共分27章,由三大部分组成:(1)社会进化:从探讨个体群生态学的数学方法出发,阐释种群淘汰、血缘淘汰等问题。(2)社会结构:概述了动物界的信息传递、势力范围、等级体系等现象。(3)各种社会性动物:广泛研究了从社会性昆虫直到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第27章里主要试图运用社会生物学原理去说明一些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如说明美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威尔逊以笔锋犀利、富有挑战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后引用参考的文献多达2500种,足以说明他治学的严谨和诚实的态度。 二、历史的回顾 早在60年代,英国的汉密尔顿就认识到亲缘在社会行为进化中的理论意义。

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十大发展趋势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十大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国内市场销量持续下滑,其根源在于上游投资需求不足。2015年1-6 月国内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7132亿元,同比增11.4%,为近年来最低增速,显示投资者对实体经济投资热情不足。房地产数据同样不佳,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继续回落0.5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尚处于企稳阶段,原材料行业的过剩产能也处于消化库存和产能的阶段;随着2015年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提速,以及下游施工工程的缓慢改善,国内工程机械主要市场仍将需要一年以上的调整时间,渡过寒冬期。 201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同比增长的产品品种仅为40%。从全年来看,预计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7%,甚至更低。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以工程机械、重型矿山机械为代表的投资类行业产品。除压实机械整体增长1.69%外,其他子行业产品产量增速均为负增长。在整个经济形势不佳的大背景下,转型仍将是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主题。中央在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希望通过提升制造水平,来应对人力成本上涨以及来自其它国制造业的竞争,并在市场低潮期能够稳健应对。 2015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依然延续,国际需求持续低迷。在多方不利的情况下,我国工程机械前半年出口与2014年同期持平,部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和一些特种工程机械的出口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充分体现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84.97亿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额71.54亿美元,与2014年同期持平,进口额13.43亿美元,同比下滑18.5%。工程机械贸易顺差58.11亿美元。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市场: 亚洲区域依然以37.35亿美元居第一位,占当期工程机械出口总额的52.2%,同比上升13.7%; 非洲以13%的同期出口额占比居第二位,出口额9.3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4%; 欧洲以11.9%的出口额占比排在第三位,出口额8.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2%; 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到东盟国家共计14.9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4.2%,在目前全球需求低迷的状况下,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重点区域积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