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血病发病基本因素

白血病发病基本因素

白血病发病基本因素
白血病发病基本因素

1. 病毒因素

RNA肿瘤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导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近年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分离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它是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但目前尚未发现此类病毒与小儿白血病的明确关系。

2. 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如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告

也可见到,但还缺乏统计资料。某些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等,都公认有致白血病的作用。

3. 放射因素

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各种电离辐射条件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如X射线、r射线。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

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然而,小剂量的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原子弹后,受严重辐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是未受辐射地区的17~30倍。爆炸后3年,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7年时达到高峰。至21年后其发病率才恢复到接近于整个日本的水平。

放射线工作者,放射线物质经常接触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接受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导致白血病发生率增加。

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如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在10岁以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1/74,Fanconi综合征21岁以内发病率为1/12。当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发生白血病时,其近亲发生白血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4倍以上,事实均显示白血病的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近年研究证实,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等数目异常,以及易位、倒置、缺失等结构异常,使基因的结构、表达异常。基因表达和/或基因的失活是细胞恶变的基础之一。

白血病的发病因素有:

1.食品污染。例如某些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瓜果蔬菜残留农药。

2.装修污染。现已证实,装修材料中的苯及其他一些有害气体与白血病发病相关。

3.水源和大气污染。

4.滥用药物。

5.遗传缺陷。孕妇与有害物质接触,不适当地接受药物治疗、放射检查,营养摄入不充分等。因此,预防白血病应当从起居饮食做起:孕妇和儿童要尽量远离有害环境,提倡吃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在装修住宅时要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装修材料,并在充分开窗通风后再入住等,尤其要注意在

医生指导下用药等。

白血病发病的外因

白血病发病的外因主要包括物理性因素如放射线、紫外线,长期接触患病风险增高3~10倍;在化学性因素中,80%白血病与环境污染有关,如劣质家具、装修材料、清洁用品、油漆、镉、沥青中含有些有害的化学物质;生物性因素主由病毒和细菌引起,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

家长们很关心甲醛离儿童白血病到底有多远?

目前室内污染问题存在几个误区:①没气味就没有威胁? 其实当你闻到异味时,家里的甲醛含量可能已经超过5倍了,而超过10倍孩子易患得白血病。②老房子没污染吗? 其实上世纪许多房子使用花岗岩铺地贴墙,其放射性物质也会损害健康,因甲醛释放期长达3至15年。③迷信外国货? 其实污染是否超标与国货、洋货无必然联系。因此有四点建议:①注意室内空气,多开门窗通风,特别是新装修的居室,最好开窗通风1至3个月再入住;②在装修新房、购买家具时要严把材料关;③香烟也是室内甲醛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要吸烟,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应被动吸烟是导致儿童白血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外因。

白血病发病的内因

白血病发病的内因: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ALL发病率比期望值高30倍;某些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Fanconi贫血等;但白血病不是遗传性疾病。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减弱或失灵均易发生该病;营养方面:食谱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脂肪、糖、纤维素等缺乏或失去平衡等都可造成内环境紊乱;精神:与较长时间精神压抑、郁闷有关;不良嗜好:包括吸烟嗜酒、偏食,不科学烹调等。

甘肃省卫生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人,因为在室内停留的时间比其他人群更长,受到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就更加显著。特别是儿童,一方面,儿童的身体正在成长发育中,呼吸量按体重比成年人高近50%,另一方面,儿童有8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其中35%为儿童。我国发布的流行病学统计,每年约新增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50%是儿童,而且以2至7岁的儿童居多。

此事并非个例,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调查显示,前来医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中,90%的家庭曾经装修过,而且不少孩子家里还是豪华装修。

治疗白血病的民间偏方

治疗白血病的民间偏方 治疗白血病民间偏方,我们都了解到白血病是种很难治愈的疾病,临床上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很多,白血病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患者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治疗白血病民间偏方,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⒈常用的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西医的化疗。化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白血病的病情,对于一些白血病患者,化疗可以治愈白血病。但是,长期进行化疗很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或丧失。 ⒉常用的白血病的治疗方法还有骨髓移植,通过骨髓移植控制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恢复患者的正常细胞生长。骨髓移植包括自体骨髓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外周干细胞移植三种。 ⒊而中晚期白血病常用的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化疗、骨髓移植、生物调节剂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在众多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中,化疗是白血病中晚期的重要治疗法,能有效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并且,化疗亦是骨髓移植前的必要步骤。骨髓移植是中晚期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50%左右的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后可长期生存,但其亦存在着价格昂贵、骨髓源少的缺点。 治疗白血病民间偏方,白血病的注意事项: ⒈早发现,早诊断。白血病治疗应注意如果出现持续不明原因的贫血、出血、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尽快明确诊断。 ⒉确诊后及时接受治疗。因白血病治疗难度较大,因此白血病治疗应注意要选择专业水平高,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 ⒊患者和家属应尽快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兵法上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的对抗病魔。 ⒋在战略上要藐视疾病,在战术上要重视治疗。白血病,虽然被视为“血癌”,列为不治之症,但是多年来,也确实有众多患者通过积极治疗走向康复,走向新生。而在治疗中如果不认真用药,遵守遗嘱,则难以逃脱复发的厄运,从而加重病情。 ⒌白血病治疗应注意坚持综合治疗,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作用。目前随着媒体的大量报道,骨髓移植成为白血病患者的关注热点,使人们误以为骨髓移植是唯一的治疗办法。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尚不理想,而且花费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试题

基础知识 一、A1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得原因就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她生化指标 B、血细胞得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得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内得G-6-PD可促使葡萄糖得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得原理有关得酶就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正确答案】 A 3、关于免疫耐受得描述,错误得就是 A、免疫耐受就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得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与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得就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正确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得调理、吞噬与杀伤能力受损 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得调理、吞噬与杀伤能力受损。 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得疾病就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就是 A、结合抗原后得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得IgM类抗体 C、细菌细胞壁得脂多糖、酵母多糖 D、RNA E、双链DNA 【正确答案】 C 9、免疫组化染色前、应对标本进行固定、固定最主要得目得就是 A、保存组织细胞得抗原性 B、防止细胞脱落 C、防止细胞自溶 D、终止胞内酶得活性 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正确答案】 A 10、捕获法ELISA检测得Ig类别就是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 A

白血病职业病的诊断标准

白血病职业病的诊断标准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才能称作职业病。 白血病职业病诊断标准: (1)体征:皮肤出血斑点,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 (2)临床症状:急骤高热,进行性贫血或显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3)实验室:血象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象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 ≥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中国职业病呈现的特点是: (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职业病定义: (1)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 (2)法定职业病,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2013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所列的132种疾病。 (3)职业病诊断标准,具有法规意义的职业病诊断技术标准。作为职业病科和有关临床医师诊断及处理职业病的依据。 (4)职业病诊断分级标准,采用能作为职业病诊断依据的临床及实验室有代表性的指标,区别病情的严重程度。

(5)现场调查,深入作业或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职业危害因素 的品种、性质、来源、同工种人群的接触情况及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作业环 境的监测及接触者的健康检查等以明确职业性危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的关系。 (6)职业病诊断,对某种疾病的本质、病情程度及其与职业性危害因素 有无因果关系所作出的判断结论。必须依据职业史、现场调查和医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辨证分析和逻辑推理,除外类似表现的其他疾患,方可作出诊断。

白血病(经典)试题

1.FAB分类,哪项POX反应,非特异酯酶均阴性 A M3b B ALL-L3 C M2a D M5 E M4EO 2.急性白血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因素是 A骨髓造血受白血病细胞干扰 B 脾脏大,破坏红细胞过多 C 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营养缺乏 D 严重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 E 产生抗红细胞抗体 3.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DIC B 血小板减少 C 纤维蛋白溶解 D A T-Ⅲ减少 E 小血管被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 4.易发生DIC的白血病是 A AML-M1 B ALL-L2 C AML-M5 D AML-M3 E CML-BC 5.慢粒患者,WBC65×109/L,巨脾,出现左上腹剧痛,诊断最可能是A急性胰腺炎 B 肺梗死 C 心绞痛 D 脾梗死脾周炎 E 肾结石 6.对于M1正确的是 A骨髓增生活跃,原粒细胞占未分化细胞>90% B 最易发生DIC及CNS白血病 C Ph1多阳性 D NAP升高 E CD19(+)CD33(-)HLA-DR(+) 7.急性白血病浸润所致体征最多见于 A中枢神经系统

B 心脏增大 C 胸骨压痛 D 牙龈肿胀,皮肤损害 E 淋巴结,肝脾肿大 8.慢粒病人有哪条染色体改变 A t(15:1) B t(9:22)(q34:q11) C t(8:14) D t(11:8)(q34:q11) E 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 9.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A急粒 B 急单 C 慢粒 D 慢淋 E 儿童急淋 10.下列哪项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为儿童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 B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少见 C 化疗效果差 D 易发生DIC出血严重 E 与EB病毒感染有关 11.下列哪项符合M3特点 A过氧化物酶阴性 B 无Auer小体 C 非特异酯酶阴性 D 苏丹黑染色阴性 E 糖原PAS反应(+)或成块或颗粒状 12.慢粒最突出的特征是 A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 B 乏力,低热,多汗 C 腹胀,食后饱胀 D 肝肿大 E 骨痛明显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7-03-10T14:26:54.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邹忠晴[导读]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对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的功能状况评分最低,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最高,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在62分以上;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治疗方案的针对性、身体功能状况评分和近期出血与否。 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不高,医师应该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036-02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nd Zhongqing Zou Chengdu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81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studied. Methods to choose in Sept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to our hosp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7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life. Results th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lowest score, social/family status, the highest rat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 over 62 point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targeted therapy, body function status and recent bleeding or not.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is not high, physicians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The quality of lif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当前多采取化疗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病情,尽管这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生命得到延长,但是,化疗药物极易使机体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可能增加死亡与感染几率。所以,在难以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提高患者痊愈率的情况下,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时,应当积极改善患者生命质量。鉴于此,本文对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展开分析,以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一定依据。详细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享有知情权,是自愿接受调查研究,其中38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1~47岁,平均年龄为(34.3±6.4)岁。 1.2 方法 整理7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治疗方案的针对性、身体功能状况评分以及近期出血与否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FACT-G量表的测定结果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1]。 1.3 评定标准 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主要涉及患者的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以及整体生命质量,总分为108分,患者评分越高,意味着其生命质量越好:60分以下为低水平,60分以上为中等水平,80分以上为高水平[2]。 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好研究所得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选择SPSS 19.0,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若P<0.05,那么表示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如果P>0.05,说明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统计发现,患者的功能状况评分为(11.55±5.66)分,情感状况评分为(15.84±4.73)分,社会/家庭状况评分为(19.79±5.38)分,生理状况评分为(16.72±5.41)分,整体生命质量评分为(62.70±14.39)分。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最高,功能状况评分最低,整体生命质量评分达62分以上,但仍然有待提升。 2.2 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 由表可知,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较接近,组间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济状况好、治疗方案的针对性高、KPS评分高、近期没出血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经济状况差、治疗方案的针对性低、KPS评分低、近期有出血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经济状况、治疗方案的针对性、身体功能状况评分以及近期出血与否都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癌症中医治验14 附癌症方剂 白血病方

癌症中医治验14 附癌症方剂白血病方 附癌症方剂白血病方 经验方生地,熟地各15克,天冬10克,花粉15克,黄芪30克,当归,元肉、炙鳖甲、炙龟板各15克,生龙骨、生牡蛎,杭芍各15克,五味子3克,紫草、地丁、公英、板蓝根各15克,萸肉30克,山药、沙参、阿胶各15克。水煎服。主治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经验方干蟾蜍粉6克,当归、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术6克,台参、黄柏各15克,黄芩、公英各12克,谷麦芽各15克,土贝母12克。水煎服。主治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针砂补血丸核桃仁600克,黑矾240克,小枣(去核)、栗子、针砂各300克(过箩),木炭1200克,蜂蜜300克。先炒核桃仁,次煅黑矾枯干,煮枣(去核),粟子切片暴晒为粉,枣泥加密适量为40丸,针砂为衣(临服时加上)。每次1-2克,每日3次,饭前服。主治白血病贫血,对血小板减少所致恶性贫血。对胃肠有刺激,在吃饭时服可减少反应。 桂枝新加汤(自拟方)桂枝、当归各9克,白芍18克,丹参,台参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白血病对化疗期间或放疗、化疗后血象下降,有提升血细胞之效。 经验方沙参、寸冬,天冬各15克,五味子3克,玉

竹、石斛、山药、首乌,萸肉、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炙鳖甲10克,白花蛇舌草、生地,龟板、茅根、元参、当归各15克。水煎服。主治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经验方白鼠狼1只(去皮脏),焙黄为末。每服3克,每日3次。主治白血病。 经验方大黄、粉丹皮、大青叶各1O克,生地、元参各15克,人中黄3克,花粉15克,蝉蜕10克。水煎服。主治白血病,症现大热大渴者。用此方急泻存阴。 经验方青黛为细末,每服1克,每日3次。主治白血病。本方简便易行,疗效确凿,亦可制成片剂服用。 经验方党参30-60克,天冬,百合,地榆,熟地各15克。水煎服。主治急性淋巴白血病。 经验方元肉,生熟枣仁、柏仁、山药、生地、熟地、归身、杭芍、煅石决明、煅龙骨、煅牡蛎,炙鳖甲、炙龟板、地榆各15克,阿胶10克,乌梅、柴胡各6克,萸肉12克,沙参30克,寸冬、天冬各12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鲜藕根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主治慢性淋巴白血病肝肾阴虚型。 经验方党参30-60克,生地15-60克,地骨皮、鹿角胶各9-15克。水煎服。主治慢性白血病精血不足。 经验方川芎6克,板蓝根、铁扁担各15克,猪秧秩10克,粟壳4克。为末制片,每服20片,每日4次。主治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疑问:白血病有何临床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 总的来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是由于正常血细胞减少和白血病细胞浸润某些器官和组织所致的。各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小的差异。最常见的主诉为发热,苍白,紫癜和疼痛。发病可以隐袭,也可突发,症状可轻可重。大多数病例在确诊前有数天病史;少数可达数周至数月;极个别病例表现为暴发性的高热、虚弱,贫血,不定位的或定位的疼痛及大片瘀斑,进展极快。在骨穿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前,推算准确的发病日期是很难的。 ●感染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出现于病程的任何时期,热型不定,发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多提示感染。由于白血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和免疫功能缺陷,整个胃肠道黏膜,皮肤,呼吸道黏膜表面覆盖的正常菌群可成为致病菌。而且白血病患者缺乏对感染形成局灶的能力,因而不易辨认。故抗生素治疗需积极。口腔感染常见,尤其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患者,牙龈肿胀,增生,出血,等;胆道感染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厌油,呕吐甚至黄疸;各类肠炎及肛周感染也不少见;呼吸道感染时常表现咳嗽、咳痰、气促、喘憋,肺部可闻及罗音,若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症状可加重。 有些患儿以腹疼为主诉,疼痛部位通常不确定,但常常提示感染

所在部位,如阑尾炎、胆囊炎等。泌尿系感染也较常见,较大儿童还可合并鼻窦炎。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此外还有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感染不容忽视,由于细胞免疫缺陷,常合并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感染。此外霉菌感染也很多见。临床表现为鹅口疮、霉菌性肺炎及女性患儿外阴部霉菌感染。偶尔可发生卡氏肺囊虫肺炎。 ●贫血 出现较早,呈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苍白、乏力,进展较快的贫血可使患儿出现心动过速、气短、烦躁不安、口渴等表现,多数患儿就诊时已中度甚至重度贫血。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由于干细胞向红系衍化的减少及诱导红细胞生成的微环境被破坏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有些学者还证实患者红细胞来源于白血病克隆,在体外溶解度增高,提示无效性红细胞生成。②在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有显性溶血表现,如黄疽、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和Coom 试验阳性;隐性溶血表现为对输血的要求明显增加,而黄疽及网织红细胞增高不显著;溶血可发生于初诊时,也可在疾病后期出现,常伴有自身免疫反应征象。③白血病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而造成失血性贫血。④各种化疗药物(除糖皮质激素外)对幼红细胞有杀伤作用,尤其是MTX及AraC可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总之,急性白血病贫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一旦病情缓解,贫血可纠正。 ●出血 50%患儿有出血倾向。包括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内脏和体腔

名中医治疗白血病药方集

名中医治疗白血病药方集 第二十四章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是骨健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 广泛的某一类型幼稚白细胞的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的白细胞丧失正常功能,并有成熟津碍。 在血液中有该类型白细胞量和质的异常表现(白细胞增多或减少,有异常的幼稚白细胞出现), 并广泛浸润全身组织与吐器,导致该组织和脏器的结构与功能的损害。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 血以及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等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证 据表明本病与电离辐舒,化学物质的利激,遗传因素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本病的诊断主要依 据临床表现、夕卜周五象、骨健穿刺血液学检查便可确诊.按病程可分为(1)息性白血病起病 急,病程较位,骨健检查原始细胞超过10肠.(幻慢性白血病起病怪,病程长(可1年至数 年),骨健检查中原始细胞很少,而幼稚细胞在10肠以上(慢性白血病可以有急性发作).按周 围血象可分为:(1)白血病性:白细胞总数超过15000,并出现幼稚细胞.(幻亚白血病性白细胞

总数不超过15000,但有幼稚细胞出现.(3)非白血病性白细胞总数不超过15000,未见&D #3m 胞。按细胞形态可分为,(1)Up.A杜白血病;(z)淋巴细磨仕白血病(习平核细胞性白血病。 其它较少见的尚有红血病、红白血病、装细胞性白血病、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及毛细胞性白血病 等.现代医学甘木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联合化疗有效,较大部分的急性白血病可得到缓解, 急性白血病缓解后必须维持治疗3丰以止。近年来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大的追辰,使部 佘郊二十四章白血病?7引,忠者有了治愈的希望.隆性白血病也主要依金化疗.但慢性拉细胞性 白血病治疗不当可出现急变。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木病属于中医学 的“急劳”、‘虚劳、”血证等范畴,而慢性白血病的肝、脾、淋巴结种大为主的症状表现别多 再于“祖疲”、“积聚”、“瘾疡”范畴。中医学认为木病的发病机理右“因虚致病”和“因病 致虚“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木病光有体虚内仿,然后邪气凑之;而后者认为先有邪毒内伏,然后 导致正虚那盛。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大多学者认为木病是虚实相兼、本虚标买之证。〔李涌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 30%,目前国际上有比较统一的诊断标准和不同研究组报道的系统治疗方案,完全缓解(CR)率可达70%~90%,3~5年无病生存(DFS)率达30%~60%[1];美国癌症综合网(NCCN)于2012年首次公布了ALL的诊断治疗指南,我国于2012年发表我国第1版成人ALL 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2],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最近2016版WHO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3]发表,对于ALL的分类有一些更新,提出了一些新概念;NCCN对于成人ALL的临床指南也先后几次修改[4]。基于此,对我国成人ALL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一、诊断分型 (一)概述 ALL诊断应采用MICM(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诊断模式[5],诊断分型采用WHO 2016标准。最低标准应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检查,以保证诊断的可靠性;骨髓中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20%才可以诊断ALL;免疫分型应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最低诊断分型可以参考1995年欧洲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协作组(EGIL)标准(表1)[6],疾病分型参照WHO 2016版分类标准[3]。同时应除外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系列确定建议参照WHO 2008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的标准(表2),可以同时参考1998 EGIL标准(表3)[7]。

表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学分型(EGIL,1995) 表2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WHO 2008诊断标准 表3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积分系统(EGIL, 1998)

白血病试题

分类,哪项POX反应,非特异酯酶均阴性 A M3b B ALL-L3 C M2a D M5 E M4EO 2.急性白血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骨髓造血受白血病细胞干扰 B 脾脏大,破坏红细胞过多 C 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营养缺乏 D 严重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 E 产生抗红细胞抗体 3.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DIC B 血小板减少 C 纤维蛋白溶解 D AT-Ⅲ减少 E 小血管被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 4.易发生DIC的白血病是 A AML-M1 B ALL-L2 C AML-M5 D AML-M3 E CML-BC 5.慢粒患者,WBC65×109/L,巨脾,出现左上腹剧痛,诊断最可能是 A 急性胰腺炎 B 肺梗死 C 心绞痛 D 脾梗死脾周炎 E 肾结石 6.对于M1正确的是 A 骨髓增生活跃,原粒细胞占未分化细胞>90% B 最易发生DIC及CNS白血病 C Ph1多阳性 D NAP升高 E CD19(+)CD33(-)HLA-DR(+) 7.急性白血病浸润所致体征最多见于 A 中枢神经系统

B 心脏增大 C 胸骨压痛 D 牙龈肿胀,皮肤损害 E 淋巴结,肝脾肿大 8.慢粒病人有哪条染色体改变 A t(15:1) B t(9:22)(q34:q11) C t(8:14) D t(11:8)(q34:q11) E 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 9.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A 急粒 B 急单 C 慢粒 D 慢淋 E 儿童急淋 10.下列哪项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 为儿童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 B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少见 C 化疗效果差 D 易发生DIC出血严重 E 与EB病毒感染有关 11.下列哪项符合M3特点 A 过氧化物酶阴性 B 无Auer小体 C 非特异酯酶阴性 D 苏丹黑染色阴性 E 糖原PAS反应(+)或成块或颗粒状 12.慢粒最突出的特征是 A 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 B 乏力,低热,多汗 C 腹胀,食后饱胀 D 肝肿大 E 骨痛明显

白血病的发现知识科普

白血病的发现知识科普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1827年,Velpeau医生首先报道了一例“奇怪”的病例。患者是一名酗酒和纵欲过度的63岁花匠,表现为发热、乏力、腹胀和尿路结石,入院不久即死亡;尸检排除了梅毒感染,但发现肝脾明显肿大,血液黏稠、状似“白粥”。后来Barth和Craigie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病例,他们分别把患者血样送给法国病理学家Donné和他的学生英国病理学家Bennett进行显微镜下检查。两位学者观察到患者血样中有一半多的细胞为“黏液样小球”,与“脓”不同。同期的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将患者血样与正常人比较,发现患者血样中的有色颗粒(红细胞)明显减少,而无色颗粒(白细胞)显著增多,且不存在其他外源性化学物质和有形成分,血液形态改变与化脓无关。 1847年Virchow首先用希腊文“白血”(leukemia)一词来描述这一病理变化,认为本病是“起源于脾和淋巴腺的一种自主性疾病,是血中无色颗粒增加的直接原因”,应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病种。Virchow还对比了患者的无色细胞与脾和淋巴腺内残存的正

常细胞形态,把白血病分为脾型和淋巴型两种类型。同期也认识到白血病依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1868年,Neumann 在观察一例脾型白血病时,首次把白血病与骨髓改变联系在一起,推测这类白血病是“骨髓内产生的”。这一观点后来得到证实,从此明确了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器官的恶性疾病。1879年Mosler开始把骨髓穿刺作为患者临死前白血病诊断的一种方法。 1887年,德国的Ehrlich发明了对空气干燥的血涂片用苯胺染色的方法,可清晰分辨细胞质和细胞核,能从形态上鉴别正常和异常的白细胞。1889年Ebstein开始引入“急性白血病”一词来描述这一迅速致死的疾病。1900年Naegeli描述了原始粒细胞,并把白血病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类型。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手册》上,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几种主要类型。

白血病的中医分型与治疗

白血病的中医分型与治疗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主要病变为造白细胞组织异常增生,全身各组织和脏器遭受浸润。常见症状有贫血和出血等。发病原因,有病毒感染、放射物质与化学品损伤、神经体液障碍(内分泌或某种代谢失调)及遗传等学说。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温毒、虚劳、症瘕、积聚等范围。 症候认识 一、急性白血病: 发病急,进展快,预後差。《慎柔五书》:“热劳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以致心神烦躁、颊赤、头痛、眼涩、唇干、口舌生疮、神思困倦、四肢壮热、饮食无味、肢体酸痛、怔忡盗汗、肌肤作痛,或寒热往来”。《普济方》载:“夫急劳之病,其徵与热劳相似而得之差暴也,血气俱盛,积热内于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而致之。缘廪受不足,忧思气细,营卫俱损,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应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悸、头痛、盗汗、咳嗽、咽乾、骨节酸痛、萎黄羸瘦,久则肌肤失烁,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古籍所述,证候与急性白血病颇同。 二、慢性白血病: 如虚损中的阴虚症,骨痛如折、怔忡、盗汗、咯血、吐衄、经闭、骨蒸等等。阴虚症之怯寒少气,自汗喘气,食减无味,呕胀飧泄等,皆与白血病的症状相似。 三、其它类型的白血病: 如慢淋之淋巴结肿大,与古代文献之“瘿”、“瘤”、“痰核”相似,“绿色瘤”与祖国医学之“恶核”相似。

出血证候是白血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血证的产生与心肝脾三脏关系较密切。“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而其动火、损气之源,可由外感邪气,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素体不足或病后体弱,致使脏腑失调,阴阳偏亢,气血逆乱,络脉受伤而引起。上述原因也多见于病情急性发作时的诱因。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的观察,与现代医学观点吻合。 分型与治法 我院根据57例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分析,计分为六个类型,作为临床指导。 一、阴虚型: 持久发热、消瘦乏力、盗汗、口干、头痛、头昏、耳鸣、出血症状(包括鼻衄、齿衄、紫癜、视网膜出血,下同)、遗精、关节痛、咽喉炎、口腔齿龈发炎、厌食、肝脾轻度种大、舌红绛、剥苔或舌焦、脉数虚大。正虚邪实,伤及营阴,骨髓受损,内热伤津,热伤血脉,迫血妄行,治以养阴、溥热、止血。 二、阳虚型: 浮肿、便溏、头昏、乏力、自汗、肢末欠温、发麻、面白光不华、唇白、爪甲不荣、舌胖、出血症状、脉软弱无力、舌白而润、薄白苔、白细胞降低。正气本虚,毒邪侵袭,营卫失和,脾肺亏损,肾阳虚竭,治宜甘温益火,补阳配阴,“参仙八味饮”补肾益脾,补阳而不伤阴,对改善红细胞有一定疗效。 三、阴阳两虚型: 面白光或苍黑、爪甲不荣、乏力、多汗、出血症状、发热、骨节酸痛、遗精、形寒或潮热、便溏或便艰、面浮、跗肿、脉细数或沉微无力、活淡苔薄、舌尖起刺,

完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完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导读:英法美协作组诊断标准:英法美协作组(FAB协作组)于1976和1985年先后提出了AML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及修改建议,1991年又增补一特殊亚型,即AML微分化型,先介绍如下。…… (1) M0(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细胞≥90%(NEC),胞浆大多透亮或中度嗜碱,五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核仁明显,类似ALL—12型,细胞化学过氧化酶及苏丹黑B染色3%;免疫表型髓系标志CD33及(或)CD13可阳性。淋系抗原阴性,但可有CD7+,Td T+;电镜髓过氧化酶(MPO)阳性。 (2) M1(急性白粒细胞白血病未化型);原理细胞(I+II型)≥ 90%(NEC),其中至少有3%的原粒细胞过氧化酶或苏丹黑染色阳性,早幼粒细胞以下的各阶段粒细胞或单核细胞10%。 (3) M2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化型):原粒细胞(I+II 型)占30%-90%(NEC),早幼粒细胞一下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如有的早期粒细胞形态特点既不像原粒细胞I型 或II型,也不像早幼粒细胞(正常的或多颗粒型),核染色质很细,有1-2个核仁,胞浆丰富,嗜碱性,有不等量的颗粒,有时颗粒聚集,这类细胞10%时,亦属此型。 (4)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异常的多颗粒早幼粒 细胞为主。 (5)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有下列多种情况。

1) 骨髓原始细胞30%(NEC),原粒细胞加早幼、中性中幼及其他中性粒细胞占30%--80%,不同成熟阶段的单核细胞(常为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20%。 2) 骨髓象如上所述,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系(包括原始、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5X109/L。 3) 骨髓象如上所述,外周血单核细胞系5×109/L,而血清溶菌酶以及细胞化学支持单核细胞数量显著者。 4) 骨髓象类似M2,而单核细胞系20%,或血清溶菌酶超过正常(11.5±4)mg/L,的3倍,或尿溶菌酶超过正常(2.5mg/L)的3倍。 5) 骨髓象类似M2,而外周血单核细胞系≥5×109/L时亦可划分为M4。 M4EO(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除具有上述M4个性特点外,骨髓嗜酸粒细胞5%(NEC),其形态除有典型的嗜酸颗粒外,还有大而不成熟的嗜碱颗粒,核常不分叶,细胞化学氯乙酸脂酶及PAS染色明显阳性。 (6)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又分为两种亚型。 M5n :骨髓原单核细胞I+II型≥80%(NEC)。 M5b:骨髓原单核细胞I+II型80%(NEC),其余为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等。 (7) M6(红白血病):骨髓原始细胞(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NEC)I+II型≥30%,红细胞系≥50%。 (8)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原巨核细胞≥30%,如原始

中医治疗白血病经验交流会发言提纲

中医治疗白血病经验交流会发言提纲 今天我们民间中医齐集首都,参加白血病治疗经验交流大会,会议得到许多领导的支持,我在此代表中华民间中医协会向他们表示感谢。尽管,体制内的主流医学认为它是不治之症,而我们却开起大会来,发表自己治疗这个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白血病的经验。而且来的都是民间医生。 古人说:“说非不治也,不得其法也。”其意思是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摆在我们面前的,确实有许多病很难治,例如癌症、白血病。我们现在来交流治疗的经验,不是说明我们民间医生就是这种不断追求治好病的医生吗?过去,皇帝生病太医治不好,都会贴榜招贤,请民间医生来治疗。说明真正治病、治好病的医生在民间。虽然,由于某种原因,很多人看不起民间医生,但我觉得,我担任这个民间协会的会长却是很体面。 上海长海医院老中医孙起元写了一本书《白血病人将获救》,在书的《序言》中讲到1960年到1970年,他在长海医院搞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十年无一获救,只有一位姓马的患者,因拒绝化疗,只吃中药,活到他出书的时候,已31年”了。这说明,十年中,上海这个大医院所收治的患者,全部给治死了。死亡的原因是化疗加中药。现在又是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没有悔改。

我们民间中医与这些大医院当然不同,不同的就是我们都是个体,都需要医生自己直接对病人的生命负责,稍有不好,就可能有牢狱之灾。我们治这个病,大家都都战战竞竞,如履薄冰,因而获得丰收,现在大家聚在一起,来讲讲自己突破白血病治疗带来的硕果,给国家与人民汇报自己的心得。这实在是值得大大庆贺的一件大好事,也是中华民间中医对人类的大贡献。我觉得我们来这里谈谈治白血病的经验,治好了多少白血病人,还需要记住,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在治好多少病人的基础上,找一找治好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应该知道然,还要知道所以然。那么,我们的会议就更加大丰收了。 我今年80岁了,行医53年。也来谈谈自己在治疗白血病中的收获,讲得对不对,请大家评说。我总结自己治疗白血病的经验有三点: 一、病是病人自己治好的。病人自己如果不会好了,任何高明的医生也治不好他。因为,作为一个生命体之所以能活着,是它具有内在的强大的自组织能力,只有这种能力被削弱或消失,才能使它衰弱或死亡。 这个经验告诉我们:

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陈志雄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一、概念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多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流行病学情况: 二、中医对白血病的认识 (一)历史沿革 病名:属于虚劳、急劳、热劳、温病、瘀积等范畴。 病因病机:正虚为本,肾精亏虚。病邪为热毒炽盛、伏气温病临床表现的类似记载:多从虚劳、急劳、贫血、恶核、咽喉肿痛等描述。 治疗:张景岳认为深在阴分、不宜温补。 预后:不良,“百日劳”之名。 (二)病因:精气内虚、温热毒邪内盛 热:温热、湿热、痰热、毒热痰浊 外感毒:热毒、温毒、火毒、瘀毒瘀血 劳倦:饥饱不节、房劳、七情所伤内伤小儿:先天不足、遗传缺陷 病位:肾、骨髓,可涉及心、肝、脾诸脏 (三)病理 正气虚弱 邪毒内蕴肾精亏虚、邪毒内蕴 血行瘀滞 痰浊凝阻骨髓受损生血紊乱 (四)关于白血病的伏气温病论 发病方式:伏气温病、邪伏少阴、由血分转气 临床症状 病程归转、预后 (五)对白血病病因病机的几种看法 因虚致病论 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因虚致病论顺理成章。“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弱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而致。 因病致虚论 从临床上看,白血病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而很多青少年发病前身体多健壮,肌肤丰满。如果说因虚致病,似乎难经解释。青少年多气血旺盛,正气充足,发病前无正气亏虚的表现,受温毒外袭后,起病急骤,热毒入髓伤血引起血瘀;由瘀血而致血不循经;同时,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而有血虚,为因病致虚。 虚实夹杂论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从实践中总结认识到白血病既非单纯虚证,亦非单纯实证,而是虚实夹杂。本病的发病前提为正不胜邪,本虚标实,正邪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正盛邪退,疾病可完全缓解;邪盛正虚疾病则复发或加重。 三、中医对白血病的治疗概况 中医药在应用单方和专药治疗白血病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尤其是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下面是中医治疗白血病的报道: 黄世林等以复方青黛片这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60例。 张亭栋首先报道以癌灵1号配合化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7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白血病篇知识讲解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白血病篇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白血病篇 导读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俗称血癌。据统计,白血病是儿童恶性肿瘤的头号原因,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发病率位居第一[1]。同时也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白血病具体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研究透彻,因此建立合适的白血病动物模型,对于白血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为大家综述了白血病的基本情况及小鼠模型的分类、建立方法和应用。 第一章:白血病基本常识白血病是常见液体瘤 白血病是常见的液体瘤,与结肠癌、肝癌等实体瘤不同的是,它是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和过度增殖导致,因此肿瘤细胞会遍布全身,会侵犯身体的每个脏器,造成全身衰竭。 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系统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长期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的能力。如下图为造血干细胞可分类形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 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类血细胞(图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1117723698.html,网站)白血病致病因素有哪些呢? 现阶段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因素:化学因素、电离辐射、药物、毒物、病毒、遗传因素等有关。

白血病主要分为四类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白血病共分为四大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儿童白血病90%以上是急性的,其中急性白血病中70%~80%是ALL。 第二章:实验研究所用白血病模型首先,来了解一下常用的细胞株白血病中常用的小鼠品系 用于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小鼠可分为近交系和突变系。根据不同类型和目的选择不同的小鼠品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最后说说常用的动物模型,主要分为三类: 一、异种移植模型 异种移植模型是最常用的淋巴瘤动物模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小鼠品系和细胞株后,通常细胞的接种方式为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操作简单,很快在接种部位形成肿瘤或腹腔内形成多发性肿瘤,适合筛选针对白血病的药物。但该类模型与白血病临床病人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异种移植型白血病模型异种移植示意图[2]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 30%,目前国际上有比较统一的诊断标准和不同研究组报道的系统治疗方案,完全缓解(CR)率可达70%~90%,3~5年无病生存(DFS)率达30%~60%;美国癌症综合网(NCCN)于2012年首次公布了ALL的诊断治疗指南,我国于2012年发表我国第1版成人ALL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最近2016版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发表,对于ALL的分类有一些更新,提出了一些新概念;NCCN对于成人ALL的临床指南也先后几次修改。基于此,对我国成人ALL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一、诊断分型(一)概述ALL诊断应采用MICM(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诊断模式,诊断分型采用WHO 2016标准。最低标准应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检查,以保证诊断的可靠性;骨髓中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20%才可以诊断ALL;免疫分型应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最低诊断分型可以参考1995年欧洲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协作组(EGIL)标准(表1),疾病分型参照WHO 2016版分类标准。同时应除外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系列确定建议参照WHO 2008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的标准(表2),可

以同时参考1998 EGIL标准(表3)。预后分组参考G?kbuget 等发表的危险度分组标准(表4)。细胞遗传学分组参考NCCN 2016建议:预后良好遗传学异常包括超二倍体(51~65条染色体)、t(12;21)(p13;q22)和(或)ETV6-RUNX1;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包括亚二倍体(<44条染色体)、t(v;11q23)[t(4;11)和其他MLL重排]、t(9;22)(q34;q11.2)、复杂染色体异常。建议开展相关的遗传学检查,提供诊断分型、预后判断所需的标志,如:IKZF1缺失、CDKN2A/B缺失、CRLF2重排、JAK2重排、NOTCH1突变等(有条件者可以行ABL1、ABL2基因分离探针的分析)。ALL诊断确立后应根据具体分型、预后分组采用规范化的分层治疗策略,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二)WHO 2016版前体淋巴细胞肿瘤分类1.原始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体见表5。2.原始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根据抗原表达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早期前T、前T、皮质T、髓质T。建议分类: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三)几种特殊类型ALL的特点 1.BCR-ABL1样ALL(BCR-ABL1-like ALL):(1)和BCR-ABL1阳性ALL患者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谱。(2)共同特征是涉及其他酪氨酸激酶的易位、CRLF2易位。还包括EPO受体(EPOR)截短重排、激活等少见情况。CRLF2易位患者常与JAK基因突变有关。(3)涉及酪氨酸激酶突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