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体WT1024-X-HI无线接入设备白皮书

本体WT1024-X-HI无线接入设备白皮书

本体WT1024-X-HI无线接入设备白皮书
本体WT1024-X-HI无线接入设备白皮书

H3C 终结者AP 本体WT1024-X-HI 无线接入设备产品概述

H3C WT1024-X-HI 是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H3C)自主研发的终结者方案的本体AP 设备,最多支持接入24 个分体AP,终结者AP 方案可广泛应用在宿舍、公寓、酒店和小型办公区等多房间场景。终结者AP 方案能够实现每个房间部署一个无线接入点,实际信号效果好,有效避免穿墙等因素的影响,保障每房间独立享用单个AP 千兆带宽,让用户的体验达到有线接入一般的高速效果。同时,WT1024-X-HI 可外接T300 系列物联网模块,形成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满足多种物联网业务及高并发的业务需求。

WT1024-X-HI 无线接入本体设备外观图

产品特点

支持下行对外供电和上行万兆接入

H3C WT1024-X-HI 具有24 个千兆有线RJ45 WTU 口(下行口),可连接分体AP 和T300 系列物联网模块,并对其进行供电。上行2 个SPF+/SPF 自适应端口,同时可兼容千兆以太网口模块。另外,WT1024-X-HI 也支持丰富、灵活的端口扩展板卡。

支持物联网扩展

H3C WT1024-X-HI 的所有WTU 口(下行口)可作为IoT 接口,支持外接T300 系列物联网模块,混合扩展ZigBee/RFID/BLE 等全制式物联网协议。

提供本地转发功能

当H3C 终结者AP 通过广域网方式转发时,无线接入设备部署在分支机构,而无线控制器部署在总部,所有用户数据由无线接入

1

设备发送到无线控制器,再由无线控制器进行集中转发。H3C 终结者AP 可将无线的数据报文在转为有线格式的报文,使得数据报文不经过无线控制器,而是在本地进行转发,方便本地组网需求。

支持IPv4/IPv6 双协议栈(Native IPv6)

H3C 终结者AP 全面支持IPv6 特性,设备实现了IPv4/IPv6 双协议栈。无论原有有线网络是IPv4 还是IPv6,都可以自动地与WX 系列控制器进行注册提供WLAN 服务,不会成为网络中的信息孤岛。

支持RealTime Spectrum Guard(实时频谱保护)模式

RealTime Spectrum Guard(RTSG) 是H3C 创新提出的针对无线环境频谱状态的专业监控方案。H3C 终结者AP 内置射频采集模块,实现深度融合的射频监控和实时频谱防护。

RTSG 的控制台融合部署于H3C iMC 智能管理中心,通过CAPWAP 管理隧道,与Sensor AP 进行通信和数据采集,实现7X24 小时的无线环境质量监控、无线网络能力趋势评估以及非许可干扰告警。通过图形化方式,主动探测和识别所有2.4GHz/5GHz 波段的射频干扰源(Wi-Fi 或非Wi-Fi),可提供实时FFT 图、频谱密度图、光谱图、占空比图、事件光谱图、频道功率、干扰功率等;可自动识别干扰源,确定有问题的无线设备的位置,确保无线网络发挥更好的性能。结合H3C iAR 智能报表组件,可实现全覆盖区内的射频质量历史记录的存储、追溯、回放等,自动生成客户化的趋势、合规和审计报告。针对用户无线环境监管的不同层次需求,RTSG 方案的部署可以灵活采用Local mode 或Monitor Mode。当工作在Local Mode 时,可以在获得有效的频谱防护前提下,保持正常的用户接入和数据包转发。

提供EAD 无线接入

终端准入控制(EAD,End user Admission Domination) 解决方案从控制用户终端安全接入网络的角度入手,整合网络接入控制与终端安全产品,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强制实施企业安全策略,通过与安全策略服务器的联动,可以对感染病毒或存在系统漏洞等不合格的无线客户端进行下线、隔离、提醒或监控等多种方式的处理,只有无线客户端符合相应的安全策略之后才允许正常访问网络,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支持远程探针分析

H3C 终结者AP 支持作为远程探针分析的Sensor 设备,可以对覆盖区内的Wi-Fi 报文进行侦听捕获并实时镜像到本地分析设备供网络管理员进行故障排查、优化分析。远程探针分析功能既可以针对工作信道进行无收敛镜像,也可以对所有信道轮询采样,灵活满足无线网络监控运维要求。

内置射频优化引擎(ROE)

H3C 终结者AP 内置射频优化引擎(RF Optimizing Engine),通过基于特征和协议的射频优化,有效提升无线部署中高密度接入、2

流媒体传输等场景中的应用加速能力和质量保障效果。其中包含:多用户公平调度、混合接入公平、过滤干扰、速率最优、频谱导

航、组播增强(IPv4/IPv6)、逐包功率控制和智能带宽保障等。

支持智能负载均衡

H3C 终结者AP 支持按接入用户数量和流量的复杂均衡方式,当无线控制器发现无线接入设备的负载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以后,对于新接入的用户无线控制器会自动计算此用户周围是否还有负载较轻的无线接入设备可供用户接入,如果有则会拒绝用户的关联请求,用户会转而接入其他负载较轻的无线接入设备,但如果无线用户不在重叠覆盖区内,传统的负载均衡方式往往会导致连接不上网络,造成误均衡。H3C 公司创新性的支持智能负载均衡技术,保证只对处于覆盖重叠区的无线用户才启动负载均衡功能,有效的避免误均衡的出现,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无线网络容量。

支持中文SSID

H3C 终结者AP 支持使用中文SSID,可指定最长包含16 个汉字的SSID,也可以使用中英文混合的SSID,为国内用户提供了更大的使用便利。

提供only 11ac 接入功能

由于802.11ac 向下兼容802.11a/n 协议,故通常情况下,802.11a/n 用户也能接入到802.11ac 的无线接入设备上。但这种兼容能力的提供,会造成具备802.11ac 等高接入能力的用户实际使用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H3C 支持将无线接入设备的某一射频设置为only 11ac 接入模式,使得802.11ac 用户的带宽得到保证。对于部分可以提供同时双频接入能力的802.11ac 无线接入设备,在工作时建议设置5GHz 射频为only 11ac 接入模式,保证802.11ac 接入用户的高速带宽和接入性能;而 2.4GHz 射频设置为兼容接入模式,保证原有802.11b/g/n 用户可以正常接入。

全面支持智能型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

H3C 全系列无线产品都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管理协议实现基于WSM 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

WSM 是H3C 在下一代业务软件平台iMC(intelligence Management Center/智能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开发的无线运营管理组件,不

仅为管理员提供了灵活的组件选择,同时符合业界主流的SOA 架构,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满足客户网络管理不断发展的需求。基于Web 的管理系统,为无线业务管理者提供了简便、友好的管理平台。与iMC 智能管理平台及其它组件配合,还可实现无线设备的面板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监控、软件版本管理、配置文件管理、接入用户管理等功能,并可对网络中的其它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真正

实现智能型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

3

产品规格

硬件规格

属性WT1024-X-HI

重量 4.8kg

尺寸440mm×400mm×44mm 管理端口

1 个console 口

1 个带外管理口

业务端口描述上行:

2 个SFP+/SFP 自协商端口,兼容千兆以太网口模块

下行:

24 个千兆WTU 口,支持对分体AP 和T300 系列物联网模块供电,支持扩展全制式短距物联网协议

扩展插槽支持

扩展板卡

2 端口GE 板卡

2 端口SFP+/SFP 板卡,兼容千兆以太网口模块

复位/恢复出厂配置支持

工作温度/存贮温度0oC~45oC/ -45oC~70oC

工作湿度/存贮湿度5%~95%(非冷凝)

输入电压额定电压范围:100V~240V AC;50/60Hz

整机最大输出功率720W / 每端口最大功率输出28W

风扇监控支持

安全规范UL60950-1、IEC60950-1、EN60950-1、GB4943.1、CAN/CSA C22.2 No. 94、IEC60529、UL50

EMC EN 61000-3-2、EN 300386、EN 55022、EN 55024、FCC Part 15、EN 61000-4-5、EN 61000-4-8、EN 61000-4-11

软件规格

属性WT1024-X-HI

产品定位终结者方案本体设备

基础性能

最多支持接入分体AP 数目24

最长启动时间少于120 秒(所有分体上线)

4

总吞吐量80Gbps

系统管理

telnet 最大登录用户数5(超规格)

最大local-user 数128(超规格)

VLAN 支持vlan 数量4094 支持vlan ID 范围1-4094 接口缺省vlan ID 1

支持MAC VLAN 数量256

ARP 最大动态表项(每 3 层口) 1536 最大静态表项32 最大arp snooping 表项1536

MAC 表MAC 表项老化时间

10-1400s 可配置,缺省300s

支持多种密钥更新触发条件动态更新单播/广播密钥每端口最大学习表项数1536

vlan 下最大学习表项数1536

最大静态表项数256

安全

反病毒支持(需配合控制器实现)

入侵防御支持(需配合控制器实现)ACL

驱动支持最大IPv4 规则数2k

驱动支持最大IPv6 规则数2k

路由表最大IPv4 激活路由数1536 最大IPv4 静态路由数32 最大IPv6 激活路由数1536 最大IPv6 静态路由数32

IPv4 每接口可配置IPv4 地址个数 2 DHCP 最大全局地址池数64 DHCP 最大租约数64

IPv6 PMTU 总表项数64

PMTU 静态表项数

ND 总表项数

16

2048

ND 静态表项数32

5

ND 每接口可学习表项数2048

每接口可配置IPv6 地址个数 2

每接口自动生成IPv6 地址个数

2

(与配置地址相互独立)

选配信息

描述数量范围备注

380W 交流电源模块0-2 电源必须至少配 1 块720W 交流电源模块0-2

2 端口GE 板卡0-1 可选

2 端口SFP+/SFP 板卡0-1 可选

6

WA5530室内无线接入设备产品白皮书

H3C WA5530 室内放装型802.11ac 无线接入设备产品概述 H3C WA5530 系列无线产品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整机八条流业务最高端产品,采用三频 802.11AC 设计,双频802.11ac Wave2 设计可广泛应用在高密用户接入和电子书包等场景。 WA5530 系列目前有WA5530 一款产品,全部内置天线阵列,支持三个频段接入,外型小巧美观,安装方式灵活,适用于壁挂、吸顶等多种安装方式。 WA5530 系列室内放装型802.11ac 无线接入设备 产品特点 业界领先的三射频创新设计 传统的无线接入AP 通常采用双频方案,分别在2.4GHz 和5GHz 两个频段上提供无线信号接。H3C WA5530 产品创新的采用三频设计,在保留原有双射频的同时,增加了一个四流802.11ac wave2 射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5G 802.11ac Wave2 终端也逐渐成为主流,AP 的2.4G 频段逐渐变为兼容低端终端的作用,WA5530 增加了第三个射频模块之后,WA5530 的接入速率最高可达 1

3Gbps,非常适合在电子书包场景,高密度接入场景使用。 实现多终端同时通信,突破无线传统竞争弊端 H3C WA5530 系列AP 支持MU-MIMO 技术,MU-MIMO 是802.11ac Wave 2 的最重要特性,通过MU-MIMO 技术可实现AP 同一时刻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即WA5530 可同时为多个终端发送数据信息,根据终端流数的不同,整机三频设计和MU-MIMO 的 完美结合,WA5530 整机最多可以同时为6 个终端发送无线报文,突破传统无线网络串行通信的机制,无线频谱资源利用率成倍提升,有效接入用户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减少无线网络的部署开销,提升高密度用户情况下的用户体验。 实现智能双千兆云接入和优质的无线网络TCO WA5530 系列AP 遵从802.11ac 协议标准,能提供3 个不同的频段接入,实现1733Mbps+867Mbps+400Mbps 的无线传输速率以及最高两千兆的有线接入能力,是相同环境下802.11n 产品5 倍左右。通过内置天线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地从覆盖范围、接入密度、运行稳定等方面提供更高性能的移动云接入服务并协助用户实现优质的无线网络TCO(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绿色低碳设计 WA5530 系列AP 采用专业绿色低碳设计,支持动态MIMO 省电模式(DMPS)与增强型自动省电传送(E-APSD),智能辨识终端实 际性能需求,合理化调配终端休眠队列,动态调整MIMO 工作模式。 WA5530 系列AP 支持Green AP 模式,实现单天线待机,节能更精准。 WA5530 系列AP 通过创新性的逐包功率控制(PPC)技术,在确保报文能成功传输的前提下动态调节AP 设备和客户端直接的双向功率,以达到减少设备能耗和延长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作用。 支持Fat/Fit 两种模式 WA5530 系列AP 支持Fat 和Fit 两种工作模式,根据网络规划的需要,可以灵活地在Fat 和Fit 两种工作模式中切换,同时用户2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发展的分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发展的分析 摘要: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曾经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经过多年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发达国家,有线网络比较发达,人们有更多的选择;而在发展中国家就要稍好一些。另外,近几年来,在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发展过热、过快,一些公司在IT业遭遇大滑坡时难逃破产的厄运。但尽管如此,业界仍然看好这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技术,预计在2004年其在全球接入市场的份额将突破100亿美元。 固定无线接入是有线接入的补充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曾经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当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等宽带接入并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时候,全球的开放趋势使得很多国家的电信经营者数量急剧增加。这些新兴的电信企业又不可能短期内迅速敷设好传统运营商数十年建设起来的接入网络,因此,接入成为它们业务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尤其如此。于是,无线技术所固有的提供业务迅速的优势受到了关注。多路多点业务分配系统(MMDS)、本地多点业务分配系统(LMDS)等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能够提供相当于甚至比DSL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能够灵活地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建设,因此受到了众多运营商的青睐。 但是经历数年,固定无线接入市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发展起来,除了部分运营商还利用MMDS系统为用户提供包括视频业务在内的一些业务外,固定无线接入作为宽带Internet 接入手段并没有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三家大的长途公司AT&T,Sptint和WorldCom获得FCC颁发的MMDS许可证,希望能够弥补公司在接入网络的不足而直接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但是一年前,这些公司都不再向新客户提供MMDS业务,AT&T 甚至不再向现有的用户提供这种连接。相比之下,ADSL技术逐渐成熟,在韩国等地的成功发展促进了设备的规模化,带来的是成本的急剧下降和市场的良性反应,同时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在有线电视公司的努力下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FCC在2002年下半年对高速接入业务的部署情况评述中可见,固定无线接入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其它的接入技术。据统计,在公司、政府部门和大的组织中,使用固定无

无线接入技术发展前景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亮点纷呈 当前宽带无线接入有以下几大技术:LMDS(LocalMultipointDistributeSystem本地多点分配系统)、MMDS(MultipointMultichannelDistributionSystem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无线局域网、蓝牙及其他(如红外等)。 LMDS,(高频宽带、24/26GHz~38GHz)频谱资源比较多,可以传输较高的速率,但是由于工作于毫米波,受气候影响大,抗雨衰性能差,降低了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可用度。目前通常所说的LMDS为第二代数字系统,主要使用无线ATM传送协议,具有标准化的网络侧接口和网管协议。LMDS具有更高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的特点,可以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业务及话音和图像业务,因此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入带宽达到1GHz,几乎可以提供任何种类的业务。我国已完成频率规划,频段为24.507GHz~25.515GHz和25.757GHz~26.765GHz,但尚未分配。 MMDS,(中频中宽带、2GHz~5GHz)该频段传输性能好、覆盖范围广、技术成熟、良好的抗雨衰性能、扩容性强、组网灵活且成本具有竞争力,是较为理想的无线接入手段。由于该频段资源比较紧张,能分给MMDS的频段窄,信道数少,需用新技术来提高频谱利用率。中国(3.4GHz~3.43GHz和3.5GHz~3.53GHz)已经分配试用。因为频段相对紧张,所以格外激发高效利用频率的新技术大量涌现。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技术有IEEE802.11b、IEEE802.11a、IEEE802.11g、HiperLAN 等。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当数IEEE802.11b。1999年9月通过的IEEE802.11b工作在2.4GHz~2.483GHz频段。802.11b数据速率可以为11Mbit/s、5.5Mbit/s、2Mbit/s、1Mbit/s 或更低,根据噪音状况自动调整。目前802.11b已经成为WLAN市场上的主流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品的降价,无线局域网开始大显身手(如世界杯、大运会)在机场、写字楼中广泛使用。甚至有人断言,随着3G的延迟,无线局域网趁势推广与普及,高端移动数据用户被不断分流,未来无线局域网与3G存在一定的互补与竞争关系,爱立信等移动通信设备厂家已将无线局域网作为未来3G的一部分。 蓝牙也是一种使用2.4GHz~2.483GHz的无线频带(ISM频带)的通用无线接口技术,提供不同设备间的双向短程通信。蓝牙的目标是最高数据传输速率1Mbit/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0cm~10m(增加发射功率可达100m)。蓝牙的优势是设备成本低、体积小。而且,搭配“蓝牙”构造一个整体网路的成本要比铺设线缆低。相对802.11x系列和HiperLAN家族,蓝牙的作用不是为了竞争而是相互补充。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七大趋势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种微波、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不断引入,使用频段从2.4GHz开始向上直至38GHz仍在不断扩展。一方面这些技术充分利用过去未被开发,或者应用不是很多的频率资源(从2.4GHz到3.5GHz到5.7GHz再到26GHz、28GHz甚至到30GHz、60GHz等等),另一方面它们融合了在其它通信领域成功应用的先进技术如64QAM、A TM、OFDM等,以实现更大的频谱利用率、更丰富的业务接入能力、更灵活的带宽分配方法。总之,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已经从最初基于电话接入方式的窄带系统演变为面向宽带数据业务为主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而且随着接入网建设的

5.8G宽带无线接入方案介绍

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全接触 本文关键字:运营商6, 电信1, 网络1, 城域网1, 最后一公里1, 宽带接入1, 宽带6, 无线接入8, 骨干网1, 网桥1, IP15, 招标1, TDD1, 基站11, OFDM2, 天线1, Qos2, VoIP10, 综合接入1, 网关3, IP电话5, PSTN1, 传真2, 视频点播1, GSM1, CDMA1 近年来各个运营商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新兴运营商还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最明显的差距还是在城域网向用户驻地网延伸的部分,“最后一公里接入”仍然是各运营商争夺最终用户的瓶颈。基于3.5GHz、26GHz频率上的无线宽带接入系统都为解决这种瓶颈提供了各自的方案。随着国家主管部门2002年开放5.8GHz频段,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作为骨干网络的延伸和补充,能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业务,实现业务的快速接入,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目前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基本是由国外厂家生产,通过代理和OEM等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主要有点对多点和点对点两种系统,其中点对点5.8GHz系统又可细分为点对点网桥,用于传输IP业务;点对点数字微波,提供E1传输通道;5.8GHz点对多点系统主要用于IP接入。 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频段 5.8GHz频段为开放频段,不像3.5GHz或者26GHz频点需要招标分配,因此获得5.8GHz频点相对比较容易,只需要到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并备案即可。运营商在没有其它频段可用的情况下,申请使用5.8GHz频段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2)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 5.8GHz频段范围是从5725MHz到5850MHz共有125MHz。国家主管部门并没有强行规定5.8GHz设备的信道带宽及划分方式。因此各个厂家的5.8GHz设备在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也不尽相同,信道从4-10个不等,信道带宽从6MHz-35MHz不等。从频率规划和蜂窝组网角度来看,信道越多越好(至少需要4-6个不重叠),可以很好地避免干扰;但反过来看,如果信道带宽太小,在相同调制方式下,业务带宽就会比较小。因此从频率规划和业务带宽综合考虑,既要能很好进行频率规划又要有较宽的业务带宽,5.8GHz系统信道带宽为15MHz到25MHz范围比较合理。 3)调制方式及业务带宽 5.8GHz频段没有规定上下行信道范围,因此多数5.8GHz系统空中采用TDD方式,上下行共用一个信道。其业务带宽指标一般指上下行业务带宽之和。5.8GHz接入系统调制方式有BPSK、QPSK、8QAM、16QAM、64QAM等,业务带宽从6Mbps到70Mbps 不等。调制方式的选择主要和覆盖距离、链路情况等相关。以信道带宽为20MHz为例,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18Mbps,采用16QAM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51Mbps。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

本体WT1024-X-HI无线接入设备白皮书

H3C 终结者AP 本体WT1024-X-HI 无线接入设备产品概述 H3C WT1024-X-HI 是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H3C)自主研发的终结者方案的本体AP 设备,最多支持接入24 个分体AP,终结者AP 方案可广泛应用在宿舍、公寓、酒店和小型办公区等多房间场景。终结者AP 方案能够实现每个房间部署一个无线接入点,实际信号效果好,有效避免穿墙等因素的影响,保障每房间独立享用单个AP 千兆带宽,让用户的体验达到有线接入一般的高速效果。同时,WT1024-X-HI 可外接T300 系列物联网模块,形成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满足多种物联网业务及高并发的业务需求。 WT1024-X-HI 无线接入本体设备外观图 产品特点 支持下行对外供电和上行万兆接入 H3C WT1024-X-HI 具有24 个千兆有线RJ45 WTU 口(下行口),可连接分体AP 和T300 系列物联网模块,并对其进行供电。上行2 个SPF+/SPF 自适应端口,同时可兼容千兆以太网口模块。另外,WT1024-X-HI 也支持丰富、灵活的端口扩展板卡。 支持物联网扩展 H3C WT1024-X-HI 的所有WTU 口(下行口)可作为IoT 接口,支持外接T300 系列物联网模块,混合扩展ZigBee/RFID/BLE 等全制式物联网协议。 提供本地转发功能 当H3C 终结者AP 通过广域网方式转发时,无线接入设备部署在分支机构,而无线控制器部署在总部,所有用户数据由无线接入 1

设备发送到无线控制器,再由无线控制器进行集中转发。H3C 终结者AP 可将无线的数据报文在转为有线格式的报文,使得数据报文不经过无线控制器,而是在本地进行转发,方便本地组网需求。 支持IPv4/IPv6 双协议栈(Native IPv6) H3C 终结者AP 全面支持IPv6 特性,设备实现了IPv4/IPv6 双协议栈。无论原有有线网络是IPv4 还是IPv6,都可以自动地与WX 系列控制器进行注册提供WLAN 服务,不会成为网络中的信息孤岛。 支持RealTime Spectrum Guard(实时频谱保护)模式 RealTime Spectrum Guard(RTSG) 是H3C 创新提出的针对无线环境频谱状态的专业监控方案。H3C 终结者AP 内置射频采集模块,实现深度融合的射频监控和实时频谱防护。 RTSG 的控制台融合部署于H3C iMC 智能管理中心,通过CAPWAP 管理隧道,与Sensor AP 进行通信和数据采集,实现7X24 小时的无线环境质量监控、无线网络能力趋势评估以及非许可干扰告警。通过图形化方式,主动探测和识别所有2.4GHz/5GHz 波段的射频干扰源(Wi-Fi 或非Wi-Fi),可提供实时FFT 图、频谱密度图、光谱图、占空比图、事件光谱图、频道功率、干扰功率等;可自动识别干扰源,确定有问题的无线设备的位置,确保无线网络发挥更好的性能。结合H3C iAR 智能报表组件,可实现全覆盖区内的射频质量历史记录的存储、追溯、回放等,自动生成客户化的趋势、合规和审计报告。针对用户无线环境监管的不同层次需求,RTSG 方案的部署可以灵活采用Local mode 或Monitor Mode。当工作在Local Mode 时,可以在获得有效的频谱防护前提下,保持正常的用户接入和数据包转发。 提供EAD 无线接入 终端准入控制(EAD,End user Admission Domination) 解决方案从控制用户终端安全接入网络的角度入手,整合网络接入控制与终端安全产品,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强制实施企业安全策略,通过与安全策略服务器的联动,可以对感染病毒或存在系统漏洞等不合格的无线客户端进行下线、隔离、提醒或监控等多种方式的处理,只有无线客户端符合相应的安全策略之后才允许正常访问网络,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支持远程探针分析 H3C 终结者AP 支持作为远程探针分析的Sensor 设备,可以对覆盖区内的Wi-Fi 报文进行侦听捕获并实时镜像到本地分析设备供网络管理员进行故障排查、优化分析。远程探针分析功能既可以针对工作信道进行无收敛镜像,也可以对所有信道轮询采样,灵活满足无线网络监控运维要求。 内置射频优化引擎(ROE) H3C 终结者AP 内置射频优化引擎(RF Optimizing Engine),通过基于特征和协议的射频优化,有效提升无线部署中高密度接入、2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的功能要求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的功能要求 (2002-06-14 08:55:04) 去年,我国开始了3.5GHz频段固定无线接入的商用,为固定无线接入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支持该技术的商用,我国制订了《接入网技术要求——3.5GHz固定无线接入》标准。以下主要介绍该标准对3.5GHz技术的功能要求,供大家参考。业务支持能力 3.5GHz固定无线接入主要提供以下业务: 面向连接业务,主要针对传统电路方式的业务或以电路仿真方式提供的业务。主要针对以下应用:普通电话业务;ISDN2B+D或30B+D业务;低于E1的电路承载业务,如64kbit /s子速率、N×64kbit/s等;对应于目前DDN国所提供的速率等级;E1或高于E1的数字电路承载业务等。 无连接业务,是针对基于IP方式提供的应用,如基于IP方式的实时业务、因特网接入(www浏览、E-mail、高速文件传送等)、局域网互联、虚拟专用网VPN等。 3.5GHz固定无线接入可以基于电路方式、IP方式、ATM方式或组合方式来提供上述业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具备相应的业务质量保证(CoS、ToS、QoS等)机制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如果提供普通电话业务,应该支持V5协议。V5协议可以终结在中心站,也可以终结在终端站。其它功能要求动态带宽分配 对于电路型业务,不需要设备具备动态带宽分配能力。对于分组型业务,带宽分配方式可分为静态带宽分配和动态带宽分配两种。3.5GHz固定无线接入在动态带宽分配能力上可分为两个层次:a.同一中心站CRS所带的不同终端站之间的动态带宽分配;b.同一终端中不同接口之间的动态带宽分配。 其中选项b为必选项,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均应支持动态带宽分配选项b,在同一终端站所带的不同用户之间实现动态带宽分配、资源共享。在电路业务与分组业务共享带宽的条件下,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带宽通过静态分配来保证。采用TDMA多址方式的系统应支持选项a,对于其它实现方式的系统,对选项a不作强制性要求。用户业务能力要求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终端站可带一个至多个用户。当所带用户数量为一个时,终端站的全部业务带宽应能由该用户所独享。系统可支持的单用户最大业务速率至少应能达到512kbit/s。系统单终端站支持的最大业务速率至少应能达到512kbit/s。系统应能根据用户业务需求或运营商的要求对用户所占用的业务带宽以及业务优先级别进行设定,并根据业务的优先级进行流量管理和控制,确保不同等级业务的QoS。系统应能监视用户业务信道,对用户业务流量和性能进行统计监测,用于计费信息的提供,并确保系统资源的合法使用。用户信息安全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采用点到多点结构,下行方向上各终端站共享无线传输媒质,

农村宽带无线接入覆盖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宽带入户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各地的“数字农业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万户上网工程”,以及“现代农民远程教育”等正蓬勃发展。但农村地域广阔,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居住地间距离较远且分散,网络建设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限制等等,诸多困难制约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农村村镇级网络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户住地比较分散、上网需求由少增多、一次性投入建设费用比较少等特点。无线局域网,以其技术先进而成熟、网络覆盖面积大(开阔地区达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带宽高而稳定 (11/54/108/150/300Mbps)、灵活的拓展性(满足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相对有线网络低廉的一次性费用投入、以及施工周期短、维护方便等多项优势,成为农村网络建设的首选。 农村无线信号覆盖采用全无线覆盖,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无需或很少布线,安装快捷方便,不受空间和建筑结构制约的特点,正好可解决了农村网络建设中所遇到的布线难题。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无线网络建设拟采用2.4GHz 和5.8GHz混合组网模式:采用5.8GHz无线网桥实现ISP系统运营商机房与村庄接入基站之间的网络接入,采用2.4GHz室外型无线接入点基站实现对农村住户的无线覆盖。对于用户端,可根据用户到接入基站的距离, 可采用无线网卡、无线CPE客户端来实现。 采用2.4GHz无线局域网技术对农村大量用户进行覆盖,不仅可以大量节省布线安装等多方面的费用,而且由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增加或减少用户是相当容易的,通过增加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就可以增大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这一特点对于逐步开发农村用户的网络建设需求是非常适合的。运营商可以根据农村用户数量的发展情况灵活地配置设备,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成本的目的。在网络开通初期,可配置较少的接入点,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根据需要增加接入点的数量,可以节省大量费用。 方案设计

12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全介绍

12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全介绍 无线发展,离不开无线技术的进步。那么我们现在的无线接入技术都有哪些呢?有些技术我们还在使用,有些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下这些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吧。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划?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3.GPRS接入技术

RG-AP320-I系列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手册.doc-锐捷睿易

修订记录

1 产品介绍 RG-RAP210(B)是锐捷网络推出的802.11n无线接入点产品,可以提供高达300Mbsp的接入速率。RG-RAP210(B)产品充分考虑了无线网络安全、射频控制、移动访问、服务质量保证、无缝漫游等重要因素,配合锐捷睿易RAC无线控制器产品,完成无线用户数据转发、安全和访问控制。RG-RAP210(B)采用内置天线设计,在提供更加美观的放装效果的同时,保证了无线信号覆盖范围,该产品呈壁挂式,可安全方便地安装于墙壁、天花板等各种位置。RG-RAP210(B)产品可支持本地供电与远程以太网供电模式,可根据客户现场供电环境进行灵活选择,特别适合部署办公、酒店、商业零售企业应用。 1.1 RG-RAP210(B)硬件规格 重量仅为主机和挂架的重量。

1.2 RG-RAP210(B)产品外观及接口 RG-RAP210(B)包含1个UpLINK口,支持PoE功能、一个Reset孔,一个外接电源适配器的电源插座(DC:5V)。其外观如下图所示: 图1-1 备注:web界面登陆,各端口默认IPaddress及Password说明如下表 1.3 RG-RAP210(B)指示灯及按键说明 Fit状态

Fat模式

2 安装前的准备 2.1安全建议 为了避免对人和设备造成伤害,请在安装RG-RAP210(B)前仔细阅读本书的安全建议。 以下的安全建议无法包含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2.2 安装安全 ?高温、多尘、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射电台、变电站)及电压不稳、震动大或强噪 声的环境不利于AP设备的工作,设备不要安装在这样的环境中。 ?安装地应该干燥,不建议在距离海边很近的地方安装。设备距离海边的距离要求大于500m,同时建议设备不要正对 海风吹来的方向。 ?严禁在易积水、渗水、滴漏、结露等地方进行设备安装。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根据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设备的技术 要求,综合考虑气候、水文、地质、地震、电力、交通等因素,选择符合通信设备工程环境设计要求的地址。 请按照快速安装指南中描述的正确安装方式进行设备的安装与拆卸。 2.3 搬移安全 ?在设备安装完毕后,应避免频繁移动设备。 ?移动或搬运之前请关闭所有电源,拔掉所有电源和电缆。 2.4 电气安全 ?进行电气操作时,必须遵守所在地的法规和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作业资格。 ?请仔细检查工作区域内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比如地面是否潮湿等。 ?在安装前,要知道所在室内的紧急电源开关的位置,当发生意外时,要先切断电源开关。 ?需要关闭电源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确认。 ?请不要把设备放在潮湿的地方,也不要让液体进入设备体内。 ?AP工作地最好不要与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和防雷接地装置合用,并尽可能相距远。 ?远离无线发射台,雷达发射台,高频大电流设备,微波炉等强功率无线设备。 不规范、不正确的电气操作可能引起火灾或电击等意外事故,并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严重、致命的伤害。 直接或通过潮湿物体间接接触高压、市电,可能带来致命危险。

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全接触

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全接触 近年来各个运营商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新兴运营商还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最明显的差距还是在城域网向用户驻地网延伸的部分,“最后一公里接入”仍然是各运营商争夺最终用户的瓶颈。基于3.5GHz、26GHz频率上的无线宽带接入系统都为解决这种瓶颈提供了各自的方案。随着国家主管部门2002年开放5.8GHz频段,5.8GHz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作为骨干网络的延伸和补充,能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业务,实现业务的快速接入,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目前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基本是由国外厂家生产,通过代理和OEM等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主要有点对多点和点对点两种系统,其中点对点5.8GHz系统又可细分为点对点网桥,用于传输IP业务;点对点数字微波,提供E1传输通道;5.8GHz点对多点系统主要用于IP接入。 5.8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频段 5.8GHz频段为开放频段,不像3.5GHz或者26GHz频点需要招标分配,因此获得5.8GHz频点相对比较容易,只需要到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并备案即可。运营商在没有其它频段可用的情况下,申请使用5.8GHz 频段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2)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 5.8GHz频段范围是从5725MHz到5850MHz共有125MHz。国家主管部门并没有强行规定5.8GHz设备的信道带宽及划分方式。因此各个厂家的5.8GHz设备在信道划分及载波带宽也不尽相同,信道从4-10个不等,信道带宽从6MHz-35MHz不等。从频率规划和蜂窝组网角度来看,信道越多越好(至少需要4-6个不重叠),可以很好地避免干扰;但反过来看,如果信道带宽太小,在相同调制方式下,业务带宽就会比较小。因此从频率规划和业务带宽综合考虑,既要能很好进行频率规划又要有较宽的业务带宽,5.8GHz系统信道带宽为15MHz到25MHz范围比较合理。 3)调制方式及业务带宽 5.8GHz频段没有规定上下行信道范围,因此多数5.8GHz系统空中采用TDD方式,上下行共用一个信道。其业务带宽指标一般指上下行业务带宽之和。5.8GHz接入系统调制方式有BPSK、QPSK、8QAM、16QAM、64QAM等,业务带宽从6Mbps到70Mbps不等。调制方式的选择主要和覆盖距离、链路情况等相关。以信道带宽为20MHz为例,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18Mbps,采用16QAM的调制方式,业务带宽可以达到51Mbps。 4)传播特性及覆盖距离 5.8GHz与3.5GHz一样受雨率影响很小,在16mm/h的雨量下,雨衰为0.06dB/KM,也就是每10公里雨衰为0.6dB,在做无线链路设计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单载波5.8GHz系统,基站与端站之间通常要求视距;对于采用OFDM技术的5.8GHz系统,基站与端站之间可以不要求视距。5.8GHz点对多点系统覆盖距离通常可以达到5公里-10公里。覆盖距离主要和系统调制方式有关,如采用QPSK方式时,覆盖距离可达10公里,采用16QAM方式时,覆盖距离为5公里。对于中小城市而言,使用1-3个5.8GHz基站,每基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5.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5.1 引言 无线接入在接入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无线接入无需铺线、组网快捷灵活,接入自由;根据用户终端的可移性,无线接入分为固定无线接入和移动无线接入;固定无线接入开始用于密集住宅小区,对其他接入技术提出了挑战;固定无线接入是新运营商进军接入网市场的一个切入点。 5.2 固定无线接入概述 用户终端到网络节点交换机之间的传输设施,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传输称为无线接入。用户终端位置固定的无线接入称为固定无线接入。 固定无线接入的特点是:用户终端不具备移动性;对某一特定地域的固定用户提供接入;没有越区切换和漫游的功能;工作频率高,在微波波段;提供高的传输容量和多业务; 5.2.1 典型的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1. 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e Service) 覆盖3-5km,向密集小区或大厦提供高速无线接入 2. MMDS(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e Service) 覆盖约50km,向城郊的分散用户提供无线接入 3. 高轨卫星接入 典型的为DBS(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覆盖广阔的地域,为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无线接入。 5.2.2 固定无线接入网基本结构 一般采用有中心的结构,中心站称为基站;中心站控制所有用户站的接入,同时接入有线网;所有用户站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必须通过基站转发。如图5-1所示。 图5-1 固定无线接入网基本结构 5.2.3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标准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标准802.16的发展概况如下: 1. 80 2.16工作组1999年成立,制定本地/城域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标准。分为3个小组:802.16.1小组:10 GHz~66GHz 频带无线接口开发;802.16.2小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共存;802.16.3小组:2GHz~11GHz频带无线接口开发。 2. 2001年12月802.16标准发布(10 ~66GHz)。 3. 2003年1月802.16a标准发布(2~11GHz )。 4.WiMAX联盟,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推动802.16系列标准产品的应用及802.16产品的互连互通测试和认证。 5. 802.16e研究802.16用户在不同基站之间切换。

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7T11:35:34.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黄桂泉[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其它智能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65 摘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其它智能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无线信号的简洁性和方便性,无线组网方案被众多无线家庭网络平台所采用。但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改善成为了提高无线平台性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及实施方案,希望可以为家庭无线宽带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庭宽带;无线接入;超宽带 近年来,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可以享受到网络的便捷,同时也要求宽带技术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性能,于是又出现了超宽带技术(UWB)。所谓超宽带技术,实际上是普通宽带技术的一种升级,它可以实现更宽的频谱,并且采用超低功率的信号进行传输,特定条件下可以达到Gbp级别的传输速率,比传统的宽带技术在性能上有极大的提升[1]。UWB在抗干扰、高速率、宽带宽、低功耗等方面的性能使其开始广泛应用于室内通信平台、高速无线宽带、家庭网络平台、无线电话、雷达通信等领域[2]。 1 家庭组网技术的特点 超宽带技术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优异的性能。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对设备的移动性支持是有线宽带无法实现的,另外无线方案无需布线,在很多无法布线的区域应用广泛,在分散的农村地区也将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它比卫星接入、电信网接入等方案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3]。首先,UWB具有比传统宽带技术有更宽的带宽,其带宽通常可以达到1GHz以上,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实现更高[4]。带宽的增加同时也使容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它也能够与窄带通信系统并行工作而保持原有的性能;其次,UWB技术在抗干扰上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跳时扩频技术,与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再次,UWB技术由于无需载波即可实现信号传输,因而只需要采用更低的功耗,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了瞬间脉冲来表达信号电平,直接传输二进制信号;最后,UWB技术由于采用了跳时扩频技术[5],因而在保密性能上更加优异,因为接收机需要事先知道发送端的扩频码才能进行解码,与传统的接收机不能通用。 2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分析 由于无线信号有一个功率限制,因此家庭无线往往会有一定的盲区。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目前的无线组网开始采用无线路由和无线AP 的解决方案,实现全覆盖的同时,也使多个移动终端可以自由共享数据。下面将分析家庭宽带无线组网技术的结构、配置及应用特点。 2.1无线路由独立组网方案 采用了一个无线路由器进行组网,按照星形拓扑结构使各终端实现互联。网内设备通过无线路由接入互联网,从而完成了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无线路由的信号来自于外部的交换机,只需用一要网线将其WAN口与LAN口相连即可打通物理链路。对于无线路由的运行参数,一般启用SSID广播方式,并采用WPA-PSK/WPA2-PSK进行加密。为了减少网络维护的麻烦,路由采用动态IP分配,自动获取IP地址。显然,这种方案虽然采用了无线路由器,实际上也可以很容易改造成有线宽带网络,使用比较灵活,对于一般的家庭宽带而言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2无线路由器中继方案 与无线路由独立组网的方式不同的是,中继组网方案采用了多个无线路由器,其中一个是主路由器,负责与外部互联网的连接,在其下面再分级连接路由器,实现中断功能,并把信号传输到家庭宽带系统。由于功能上的不同,主路由采用与下级路由不同的配置方案。主路由同样需要启用无线功能和SSID广播,将其内网地址设置为192.168.0.1,局域网密码采用WPA-PSK/WPA2-PSK进行保护,由于需要从外网获取公网IP,因此配置为动态IP模式。下级路由器除了无线功能、SSID广播外,最主要的区别是采用无线桥接功能及固定IP模式,因为对于主路由而言,下级路由均为内部局域网,因此采用静态IP模式更便于使用和维护。该方案同样可以改造为有线宽带组网模式,但由于中继路由的存在,使得改造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但次级路由的无线桥接功能显然可以进一步扩大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实现全家庭无盲区覆盖。 2.3方案对比及性能分析 家庭无线网络的性能可以通过平均传输速度、平均吞吐量和平均响应时间等参数来进行评估。中继路由器的存在使信号传输更远,但需要牺牲网络的响应时间,信号需要更长时间的传输才能被网内设备所接收,同时,传输速度也会相应下降。实际上,如果采用无线AP方法,将获得比无线路由更加优异的网络性能。中继设备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响应时间和传输时间进一步增加,严重时会影响网络的体验。另外,考虑到宽带接入的速度要求,一般家庭宽带中的移动设备数量不宜过多。对于一般的小家庭而言,采用无线路由独立组网方案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且传输速度比较高,使用体验较好。对于需要完全无线信号覆盖的家庭来说,可以采用第二种无线路由中继方案。如果室内结构较复杂,墙体较多,面积较大,而又需要实现全覆盖时,可以采用多级中继方式来实现,但需要牺牲一定的网络性能。 3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家庭宽带无线接入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对设备的移动性支持是有线宽带无法实现的,无线方案无需布线,在很多无法布线的区域应用广泛,可以预见,未来在分散的农村地区也将广泛推广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节省实施成本。在城市地区,无线接入方案也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无线接入的成本比卫星接入、电信网接入等方案更低。尽管无线宽带有很多优势,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管理和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运营商各自为政,无统一标准,兼容性差等等,并且无线信号传输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天气、基站等环境的影响,并且与宽带骨干网、公共电信网等的对接还不能做到完全无缝互联。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周群.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不同技术对比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5). [2]韩寸叶.无线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制作,2016(23):77-77. [3]苏秋侠.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D].云南大学,2012.

无线AP接入设备介绍

无线AP接入设备介绍 根据贵公司实际情况,推荐产品:EWP-WA2110-GN H3C WA2110-GN-802.11n无线局域网室内型2.4GHz单频接入点。 实际放置点:大办公室4个,其余小办公室各1个(重要桥连位置放置1个)。利用已经布置好的网线连接交换机,如没有的地方进行WDS连接。 该产品介绍如下:

无线客户端介绍(TP-LINK产品) 150M无线USB网卡 TL-WN727N ?11N无线技术、150Mbps无线速率 ?支持模拟AP功能,轻松构建无线局域网 ?QSS快速安全设置,无线网络更安全、设置更快捷 ?支持PSP XLink游戏平台(Windows XP系统)

无线客户端介绍(D-LINK产品) DWA-133 11N 300M 无线网卡 11N技术,提升您无线上网品质 DWA-133采用11 N技术,针对面积较大的家庭和需要更高网络性能的用户。通过将该USB上网卡连接到11 N路由器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无线性能,并且无论在家庭内任何地点都可以保持连接。可以为您网上冲浪,收发电子邮件,与家人或朋友视频聊天及其它流媒体传输提供更高速的网络传输速度,DWA-133同时兼容无线802.11n,802.11g/b等无线路由器和接入点,为您扩展更大范围的无线网络覆盖区域 上网安全有保障 为了保护您的数据和隐私,DWA-133 USB无线网卡支持WPS一键加密,您也可使用WEP,WPA 和WPA2加密方式, 以防止外来的入侵和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至于暴露,时刻保护您的网络流量安全。 简单安装,轻轻松松无线上网 DWA-133 的快速安装向导提供USB无线上网卡简单的上网设置,让您能够快速连接无线网络。Wi - Fi保护设置(WPS)设立了安全无线连接,因此您所要做的只是按动按钮,自动创建一个安全的无线连接到您的网络,再也不需要为设置复杂的上网设置而烦恼。 体积小巧,携带方便 体积小,速度快的DWA-133非常适合旅行中使用,并且是为您的桌面或笔记本计算机提供高性能无线连接的有效解决方案。今天就请您享受无线连接带来的许多便利吧!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8 河南科技2011.01 下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漯河市分公司 靳新春 Scdma 等都可以向固定用户提供大于1 Mbps 速率的无线接入功能,这一技术适用于分配传输段的无线接入。 四、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 1. 固定网络成本,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网络覆盖。对于接入距离过长的地区,从经济、快速提供服务上来说,无线接入是明智的选择。但采用无线接入时同样要考虑成本问题,该地区用户规模小,ARPU 相对低,运营商的定位应该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语音业务,在有需求的情况下开展窄带数据业务。从技术的选择上看,采用蜂窝技术的无线接入手段较为合适,但是这一技术实际上不仅仅局限于固定接入应用,它能够提供用户漫游等服务,因此,可能面临管制方面的问题,因此,这里不详细进行论述。 2. 社区和中小企业宽带接入。目前,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宽带业务发展成为电信运营领域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采取固定无线接入可以降低投资;另外,可能已经存在了有线网络提供者。采用无线接入方式,可以灵活提供接入,而且可以绕开现有的有线网络来参与竞争。 3. 城域网范围内的接入。从经济和效益的角度看,主要的接入市场仍在城市。采用固定接入方式建设城域网,网络建设速度慢,而且同样会带来较为巨大的沉淀成本。而采用无线方式提供接入,网络覆盖范围大、建设速度快、业务提供速度快,而且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变更业务提供能力,这相对于固定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优势。 五、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无限频谱资源仍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利用,因此,开拓新的频谱范围,将是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研究提升频谱利用率的技术,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抗干扰能力,这些方面相信也会有新的技术出现。 从另一方面来说,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往哪个方向发展。从经济性来看,能用最经济的方式,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服务,这就是好的电信业务。因此,如何提升技术的经济性,这是固定无线接入相对于有线接入生存的关键所在。毕竟,技术最终还是要以实用为主。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的经济性这两者必然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固定无线接入也必将大有作为。 竞争的要求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导致接入方式的选择正在成为整个电信市场发展的焦点。固定接入方式是较为传统的接入方式,而无线接入方式,将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一种面向未来的宽带综合接入手段。 一、对固定无线接入的界定 ITU-T 在1995年7月对接入网进行了定义,用户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为传递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包括传输系统、复用设备、用户与网络接口设备以及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等。接入网接传输介质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参照接入网体制中规定,骨干传输、分配传输和引入传输 3段中,只要 1段以上使用无线传输即称为无线接入。 二、实际上的无线接入方式可以划分成下列几种类型1. 本地交换机到最终用户全段采用无线传输方式。2. 本地交换局至用户分配区采用无线传输,用有线方式将信号接入最终用户。 3. 本地交换局至用户分配区采用有线传输,从基站用无线方式将信号接入最终用户。 三、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和固定接入技术的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在于无线接入技术是在某一个无线频段上开展的,需要占用一定的频率,而固定接入方式不需要考虑频率占用的问题。根据自由空间损耗公式,从理论上讲,频率越高,可利用的带宽越大,但是频率越高,传输损耗可能越大,因此传输范围将会受到限制,而且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加大。根据传输距离和传输容量,无线接入各传输段往往采用不同的传输技术。 1. 适用于骨干传输段的技术。骨干传输段的特点是传输容量较其他两段大,传输距离远。适用于无线接入骨干传输段的技术有点到点微波和点到多点微波。下面对于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MMDS 和LMDS 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1)MMDS 。MMDS 是一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技术,可以工作在2.5GHz 、3.5GHz 、5.8GHz 等不同的频段。3.5GHz 产品一般基于一点多址微波通信原理,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FDD 双工方式,固定频率间隔3.5MHz 。现在一些典型的系统都采用较先进的微波调制手段,再通过扇区分割频率复用的原则,充分利用这一紧张的频率资源,实现更大的传输容量。该系统具有相对良好的覆盖能力,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用户接入,通常达到5至10km 左右。此外这类产品点对多点的连接方式刚好配合移动通信系统中BSC 与BS 间的拓扑结构,而其能提供的远端站接入速率也刚好满足两者之间的通信需要,因此成为移动运营商改善其基站传输链路的新选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LMDS 。LMDS 即本地多点分配业务,典型的LMDS 系统采用蜂窝网络布局,以缩短传输距离、减小发射功率。蜂窝网中心站采用扇区分割系统,配置全向天线或扇区天线实现全方位覆盖,通过点到多点的无线链路与服务区固定用户通信。外围站可选用多种接入手段,系统容量、频段都能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单个系统的覆盖区通常为2~5km,覆盖区还可相互重叠。系统按不同的容量和覆盖需求分别采用64QAM 、16QAM 和QPSK 3种调制方式,不同产品单个基站的接入容量有所不同。 2. 适用于其他传输段的技术。ITU 提出3G 以及B3G 等概念,希望它解决全球漫游、扩大容量。寻求新的可用频率、支持宽带业务并应考虑3G 作为固定无线接入的功能。WCDMA 、dma2000、Td-信息技术 IT WORL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