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摘要:苏轼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其晚年在扬州、惠州、儋州创作了“和陶诗”,据清代王文诰统计为124首,另有11首和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大规模次韵前代诗人之诗,似乎是苏轼首创,实属罕见。自他而后,和陶诗的创作历代不乏其人,影响甚至远及国外。历代评论家对此也有褒有贬,争论不休。然而苏轼为什么会创作和陶诗,而且是在晚年,并用次韵的手法进行创作。本文就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讨苏轼以前的陶渊明接受史,苏轼本人接受陶渊明的思想历程,次韵手法到宋代的发展历程和苏轼本人对次韵手法的运用,以考察苏轼和陶诗创作的动机以及来龙去脉。

绪论

“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这首小诗是清初诗人杜濬的《咏苏东坡》。龚鼎孳以为“二十字说尽东坡一生,真不可及”[1]。又黄庭坚五古《跋子瞻和陶诗》云“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和陶诗”在文学史上早被人所注意,并且被当做苏轼晚年诗歌的一种代表而出现在人们眼前。

一、苏轼之前的陶渊明接受史

钱锺书先生指出“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3]然而当我们考察宋前陶渊明诗歌接受史时,会发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而非一个前辈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中。

陶渊明的挚友、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颜延年在陶渊明死后为他撰写的《靖节徵士诔》仅仅提到了“文取旨达”[4]而已,沈约在《宋书》本传中虽然引用其诗赋,也无一语道及其文学成就[5],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史臣论赞中论列历代五言名家时,同样无一语及陶,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浔阳三隐之一、“高祖王业渐隆,不肯复仕”[6]这样一个隐士形象出现在当时的朝野上下眼中。

嗣后,锺嵘《诗品》列其为中品,下了“文体省净,殆无长语”[7]的评语,实际上排除六朝崇尚华美的时代风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陶诗一跃而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紧接着,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为他编集的过程中撰写了《陶渊明传》《陶渊明文集序》,对陶氏大加推崇,称其为“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8],并且在其编撰的《文选》中选入了陶氏诗文一共九篇,无疑大大推动了陶诗的转播与发展。所以我们能在江淹的诗中发现《拟陶征君田居》的诗题[9],表明陶在某些作家眼中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风格的诗人形象存在了。

到了唐代,出现在盛唐的大诗人笔下的陶渊明,无疑更多的是隐士而非诗人,诸如“尝读《高士传》,最喜陶征君”(孟浩然《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李白《戏赠郑溧阳》)、“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李白《九日登山》)、“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封丘县》),除此之外,暗袭陶诗典故的,如五柳、南山、北窗、黄菊等意象更是数不胜

数,甚至王维的名作《桃源行》里,借用的文化符号也是作为隐逸乐土的桃花源,而非诗人的陶渊明。倒是杜甫,对诗人的陶渊明表示了尊重,他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写道“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然而下至中晚唐,陶诗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诗人白居易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访陶公旧宅并序》等诗,并在《题浔阳楼》中写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很明显,更重视的是陶渊明诗人的一面。在著名的《与元九书》中也评价了陶渊明的诗,目以“高古”二字。

于是到了宋朝,承此余绪,诗人与隐士的陶渊明终于在宋人手里合二为一,受到了空前赞誉。宋初的西昆、白体等各派诗人如徐铉、林逋对陶氏已经有所发扬,到了梅尧臣手里,更是首次将陶诗的平淡风格推为诗学的极高造诣,并向这一方向努力,并赞扬道“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10])。文同、曾巩无不有诗称赞陶之“遗集”,王安石也有同题名作《桃源行》[11]。于是,在这一种时代风尚的影响下,到了宋诗大家苏轼手里,这一切支流汇成大海,成就了苏轼名传千古的和陶诗。

二、苏轼个人的陶渊明接受历程[12]

苏轼无疑很早就读过陶诗,王文诰系于熙宁三年(1070)的《绿筠亭》(《苏轼诗集》卷六[13])诗中即云:“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时年苏轼33岁。同时以他的渊博学识,让人很难相信他没有读过释道二氏之书,这些都为他旷达的胸怀打下伏笔。当然,这一切在他早年“奋厉有当世志”[14],事功心切的时期,并不在他思想中占有主流地位,据李剑锋统计,在熙宁四年(1071)出为杭州通判之前,与陶有关的诗仅仅4首,当到了地方体会到官务辛劳、人生清苦之后,稍稍有所触动,但直到乌台诗案(1079)前,即《苏轼诗集》卷一至卷十九,与陶有关的诗歌总共也只有38首[15]。

而在这些诗中,苏轼欣赏的也仅仅是归去来兮的隐士陶渊明,这些侧重于对于家乡的思念,对于现实的不满。如“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卷六《出都来陈,所乘船山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八首其三)、“地偏心远似陶潜”(卷十一《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远楼》)、“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卷十六《雨中过舒教授》)、“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卷十八《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不辞中路伺渊明”(卷十九《次韵答孙侔》)云云,然而这时的苏轼不可能彻底离开官场,退隐田园,无非是一借陶诗抒发心中郁结,更多的是借诗歌来表达心理上的向往、倾慕。

从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羁狱、贬黄州开始,饱尝宦海风波的苏轼从思想上开始转变,于是我们看到,当他在黄州过着“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16],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时,他在处境上无疑与陶渊明更加贴近,心理上更加契合,在《苏轼诗集》卷二十到二十六,与陶渊明有关的诗歌,到元丰八年(1085)被朝廷重新起用为止,有25首,另外有文、词共7首[17]。

这段期间,苏轼对陶诗从欣赏转为推崇,诗中出现了有“渊明吾所师”(卷二十三《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等语。

元丰四年,苏轼作《东坡八首》(卷二十一),描述自己的躬耕生活,王文诰注引赵次公评曰“八篇皆田中乐易之语,如陶渊明”[18]。

元丰五年,苏轼隐括陶《归去来辞》之意,作了《哨遍》(为米折腰)词[19],据苏轼自述“旧好诵陶潜《归去来》,常患其不入音律,近辄微加增损,作《般涉调哨遍》,虽微改其词,而不改其意”(《苏轼文集》卷五十九《与朱康叔二十首》其十三[20])。

这些词句在前面的苏轼作品中是看不到的,由此可见黄州时期受挫的苏轼,一步步走进了陶渊明的世界。

在元丰八年朝廷重新起用苏轼之后,儒家治道思想又重回苏轼的心中,陶氏的思想在其生活中重新化为潜流的状态。然而就在苏轼在政途上步步高升的时候,也卷入了险恶的政治斗争,让久经宦海的苏轼心中时时升起关于出处的矛盾,也就在心态上愈加倾慕陶渊明的高风亮节了,到元祐八年(1093)外任定州为止,《苏轼诗集》卷二十七至三十六中,与陶有关的诗歌共32首[21]。

这段时期,苏轼对于陶氏的隐逸生活起了强烈共鸣,把对于欲隐逸而不可得的企慕心情寄托在他身上,写出了诸如“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忧”(卷三十二《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卷三十三《和林子中侍制》)的句子,更在《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既去,感慨不已,而赋此诗》(卷三十四)诗中对陶渊明退隐而叹为“绝识”,说“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真不类当政口吻。

这种郁积在心底已久的情感逐步开始倾泻,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已见端倪,他写了《问渊明》(卷三十二)诗和“渊明形神自我”(卷三十四《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首>,戏书一绝其后》)的句子。元祐七年(1092)知扬州,便出现了苏诗之中最早的和陶诗《和陶饮酒二十首》(卷三十五)。

而在政治上,也是风云突变,元祐八年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哲宗亲政,第二年正月改元绍圣(1094),新党人物上台,旧党人物包括苏轼接连被贬,尤其是苏轼,三月之间,三改谪命[22],苏轼贬惠州后两年,又贬琼州,在儋州(今海南)一住就是三年。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六月渡海北还,第二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在这期间,《苏轼诗集》卷三十七至四十五,与陶有关的诗高达160首,包括绝大部分和陶诗,此外尚有陶有关的书信、题跋、词作10余首[23],至此,陶渊明其人其诗都成了苏轼心中之典范,堪称苏轼个人陶渊明接受史上的最高潮。

卷三十九有《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和陶贫士七首》、《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卷四十有《和陶咏二疏》、《和陶咏三良》、《和陶咏荆轲》、《和陶移居二首》、《和陶桃花源》、《和陶乞食》、《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和陶酬刘柴桑》、《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和陶时运四首》、《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卷四十一有《和陶止酒》、《和陶还旧居》、《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示周掾祖谢》、《和陶劝农六首》、《和陶赴假江陵夜行》、《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东方有一士》、《和陶停云四首》、《和陶怨诗示庞邓》、《和陶杂诗》、《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和陶赠羊长史》。

卷四十二有《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神释》、《和陶使都经钱溪》、《和陶和刘柴桑》、《和陶西田获早稻》、《和陶下潠田舍获》、《和陶戴主簿》、《和陶游斜川》、《和陶与殷晋安别》、《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和陶答庞参军》。

卷四十三有《和陶郭主簿二首》、《和陶始经曲阿》,另有《归去来集字十首》。

卷四十七有《和陶归去来兮辞》。

卷五十有《和陶拟古九首》。总计和陶诗有40余题100余首。[24]

三、苏轼对次韵手法的继承

然而,苏轼的和陶诗为什么采取了次韵诗的形式?固然我们可以说,东坡才大,无施不可,但如果细心考察文学史,会发现还是有其脉络可寻的。

早在南北朝诗歌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次韵诗的雏形[25],当然那是无意识的创作,但表明了在诗歌创作领域已经有创作次韵诗的基础。到了中唐的诗人们的手里,次韵这一手

法终于被自觉的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特别是大名鼎鼎的元(稹)白(居易),留下了众多的次韵之作,无疑符合诗人逞才炫技的心理,终于引领了创作次韵诗的风气,直到晚唐依然盛行不衰。其中皮日休、陆龟蒙的作用尤为突出,清人沈德潜已经指出这一点,他说:“古人同作一诗,不必同韵;即同韵,亦在一韵中,不必句句次韵也。自元白创始,而皮陆倡和,又加甚焉。”[26]

次韵的风气到了宋人手里更是变本加厉,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和韵最害人诗。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本朝诸贤,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27]。宋朝诗人大多腹笥浩博,熟于典故,次韵手法到了他们手中更是如鱼得水。宋初《西昆酬唱集》已开端倪,到了梅尧臣手里,使用更多,据金甫暻统计,梅诗2900余首,次韵之作149首,占到5.1%,而且越到后期,集中次韵之作越多。下一辈的苏轼、苏辙等人诗中,占得比例更大[28]。当时创作风气中次韵手法运用之频繁,可见一斑。

苏轼本人创作的次韵诗为数众多,金代王若虚称为“集中次韵者几三之一”[29],据日本学者内山精也统计,在2387首苏诗中,可以确定是次韵的至少有785首,占到32.9%[30]。更为可贵的是如此之多的次韵诗,并没有伤害苏诗的艺术面貌,如东坡早年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以“雪泥鸿爪”一语备受称道。其词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更被王国维评为次韵胜于原唱[31],虽然这不是次韵诗,也可以一窥苏轼在次韵手法上的成熟。

然而,次韵诗多只是友人之间用来酬唱的手段,到了苏轼手上,才一变为追和古人诗歌的工具,对此苏轼也不无自得的说道:“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并说到了自己和陶诗的情况:“吾于时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无疑是一篇接受陶渊明的宣言书,“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辙《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所引[32]),更是要在人格与诗学方面继承与发展陶氏的风格。

四、苏轼和陶诗一窥:苏陶思想异同

在扬州做的《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诗中,苏轼开头便说道:“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表达对陶氏的敬仰以及自己不能及早抽身官场、退隐田园的惭愧。诸如“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其十五)的句子都在表达对不能学习陶氏归隐的遗憾。而《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三(小舟真一叶)一首以及“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其八)、“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余。遥知万松岭,下有三亩居”(其十)等诗句都直接表达了他对归隐的渴慕。

再如《和陶归园田居》其二中他写道“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真是和陶诗如出一辙。苏轼称赞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又在《与二郎侄》信中说道“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至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

[33]。可为他自己和陶诗的注脚。

然而,苏轼作为一代大家,并没有次韵诗而失去自己诗歌创作的面貌。如《和陶咏荆轲》一首,苏轼认为“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就连燕丹也是“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表示“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对燕丹把国家大事寄托在荆轲身上,最后卒致亡国表示不满。与陶诗中对荆轲的赞美,刺秦不成的惋惜全然异趣。

再如《和陶咏三良》一首,陶诗对为秦穆公殉死的三良表示了怀念、赞美。苏轼则谓“三子死一言,所死良以微”,很不以为然,认为“杀身固有道”、“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赞美“事君不以私”的晏子。两者不同,历历可见。

从这些我们可以一窥苏、陶二人思想中的一些异同点。明代的许学夷指出“子瞻和陶诗,篇篇次韵,既甚牵絷,又境界各别,旨趣亦异”,如《和陶归园田居》“安在其为和陶也”,《和陶杂诗》《和陶拟古》,则“用事殆无虚字,去陶益远”[34]。王文诰案语更是直接指明“公之和陶,但以陶自托耳。至于其诗,极有区别。有作意效之,与陶一色者;有本不求合,适与陶相似者;有借韵为诗,置陶不问者;有毫不经意,信口改一韵者”[35]。可作为我们读苏轼和陶诗的参考。

五、苏轼和陶诗的影响

苏轼“和陶诗”的影响所及,加上对陶渊明诗歌和人品的喜爱,所以不光是宋代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和陶活动,还包括了以后历朝历代的诗人,更是远及海外,在日本、韩国的古代汉诗创作中,也出现了“和陶诗”的影子。

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集笺注》一书附录二中,收录了和陶诗九种(十家),除了苏轼以及追和苏轼和陶诗的苏辙之外,还有八家。他们是元代的刘因、元末明初的戴亮、明万历年间的周履靖、明崇祯年间的黄淳耀、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清嘉庆年间的舒梦兰、清道光年间的姚椿、清咸丰年间的孔继鑅,可见和陶诗一脉相承,历代不乏其人。

而后代的这些和陶诗无疑受到了苏轼和陶诗的影响,以黄淳耀为例,在其《和陶饮酒二十首》的小引说道“辛巳杪冬,客海虞荣木楼。宾朋不来,霰雪萧然。唯苏氏兄弟《和陶诗》一帙,连日吟讽。因举酒自沃,次韵《饮酒》诗如左。盖亦陶公所云‘闲居寡饮,纸墨遂多’者也。”[36]虽然这其中有着对陶氏的追慕,但其受到苏轼的影响,也是一见无余的。

至于日韩等国古代的和陶诗创作,金甫暻在《苏轼“和陶诗”研究》一文中专辟“韩国古代的和陶诗创作”一节,介绍了韩国古代和陶诗的创作情况,可以参见[37]。日本和陶诗的情况,李寅生在《日本和陶诗简论》[38]一文中有所介绍,兹不赘述。

六、结论

经过上文的讨论,可以清楚的看到,陶渊明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一个隐士,以其人格象征进入后代的视野内,其诗人的一面经过六朝隋唐,到了宋代才和其隐士的一面并驾齐驱,被人所接受。而次韵手法也正是发展至宋而蔚为大观,成为以后诗人们常用的艺术手法。

苏轼是集其大成者,把对陶诗的喜爱和次韵手法的纯熟运用合二为一,创作出了124首和陶诗。但是对于苏轼本人来说,接受陶渊明也非水到渠成的事。固然,苏轼本人的思想一直有儒家入世和释道出世的两面时时纠缠,但是当苏轼有机会在政坛上施展拳脚的时候,陶氏对他的影响就仅仅在于理想与现实的痛苦挣扎中体现了。最终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在晚年遭贬的境遇下完成了与陶心灵上的契合,创作了成就非凡的和陶诗。更为可贵的是,他并不是对陶渊明亦步亦趋,在追和中也没有泯灭了自己的风貌,至为可贵。这些和陶诗影响深远,甚至在宋代即有独立于东坡七集而单刻的《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四卷[39]行世,可见一斑。流风所及,不仅宋人和陶活动很多,以后中国历朝,日韩古代都出现了和陶诗的情况,不能不说没有苏轼的功劳在里面。

--------------------------------------------------------------------------------

[1] 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2。

[2] 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M].2003:604。

[3] 钱锺书.谈艺录(订补重排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1:258。

[4] 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605。

[5] 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86-2290。

[6] 梁·沈约撰.宋书[M].如前:2289。

[7]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54。

[8] 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M].如前:613。

[9] 需要注意的是,在江淹之前,鲍照已经有《学陶彭泽体》诗。

[10] 宋·梅尧臣撰,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45。

[11]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

[12]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李书中将苏轼接受陶渊明的思想历程划分为始发、骤转、回旋、高潮四个时期,本节袭用其意。

[13] 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本文所引苏轼诗皆出此书,下文一般只标卷数。

[14] 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1117。

[15]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如前:272。

[16] 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如前:1120。

[17]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如前:277。

[18] 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如前:1084。

[19] 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288页。

[20]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89。

[21]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如前:278。

[22] 王水照.苏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5-106。

[23]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如前:282。

[24] 编年情况参看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44-45。

[25] 参看宋·程大昌撰,刘尚荣校证.考古编考古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0。

[26] 清·沈德潜等撰,霍松林等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9。

[27]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93。

[28] 参看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D].如前:66。

[29]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515。

[30] 【日】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34。

[31]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18。

[32] 转引自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如前:1882。

[33]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523。

[34] 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83。

[35] 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如前:2107。

[36] 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M].如前:728。

[37] 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D].如前:196-209。

[38] 李寅生.日本和陶诗简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1:70-72。

[39] 参看刘尚荣.苏轼著作版本论丛[M].成都:巴蜀书社,1988:24-39。

参考文献

一.古籍

[1] 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 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 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 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 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唐·高适著,刘开扬笺注.高适诗集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宋·梅尧臣撰,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5]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6]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7]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梁·萧子显撰.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宋·程大昌撰,刘尚荣校证.考古编考古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0]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1]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2]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3]清·沈德潜等撰,霍松林等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4]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5]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二.论著

[1] 钱锺书.谈艺录(订补重排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

[5] 廖仲安.陶渊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 王水照.苏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 王水照.苏轼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8]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 谢桃枋.苏轼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0]刘尚荣.苏轼著作版本论丛[M].成都:巴蜀书社,1988.

[11]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孔凡礼.孔凡礼古典文学研究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3]孔凡礼.宋代文史论丛[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4]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5]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6]王友胜.苏诗研究史稿(修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7]林语堂著,张振玉译.苏东坡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18][日]吉川庆次郎著,李庆等译.宋元明诗概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19][日]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三.论文

[1] 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 杨元元.苏轼“和陶诗”之道与隐[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潘洁清.宋代和陶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3,6:149-161.

[6] 巩本栋.“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苏轼《和陶诗》新论[J].文艺研究,2011,4:43-50.

[7] 萧庆伟.论苏轼的和陶诗[J].中国韵文学刊,2001,2:40-45.

[8] 韩国强.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1(1):25-28.

[9] 张连科.逯钦立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业绩[J].文学遗产,1999,5:97-105.

[10]李寅生.日本和陶诗简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1:70-72.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s://www.doczj.com/doc/1017343814.html,/thread-658469-1-1.html

关于苏轼诗词的名句集锦

【篇一】 1、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2、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3、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6、君子不重则不威。 7、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 8、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9、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12、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1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14、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5、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8、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20、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篇二】 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3、笔所未到气已吞。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7、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8、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9、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1、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12、此心安处是吾乡。 1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5、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1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17、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18、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19、十年生死两茫茫。 2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孟浩然与陶渊明比较

陶渊明和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出名的田园诗人。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尽管都有写田园农家的成分,但他们所表达的田园情结尽不相同。由于社会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的原因,在这个方面上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现以与田园情怀相关的异同在陶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王诗《渭川田家》中作一分析。两首诗的不同点 1.思想内容上的不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战乱不断,政治上门阀制度森严,显赫的祖业轮到他时,家境已衰落。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辞官归隐后,返回田园躬耕。《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全诗共二十句,前八句叙写了自己性格志向及误入尘网,最后远离官场,返回田园;接下来的八句,都是描写宁静的田园风光及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最后四句,写的是清静的生活乐趣和返朴自然的心情。诗人以简约的二十句诗,就描绘出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王维活动在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盛唐时期,过着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山村景色和农家生活。这首诗写的是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写出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的情境。读毕《渭》,全诗的重心自然而然就落在一个“归”字。在诗人笔下,夕阳西下、牛羊归来、老人候人、牧童归来、麦田鸡鸣等这些农家平常随处可见的景色,显得诗情画意盎然,简直就是妙笔生花,别具一番牧歌情调。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与诗人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之下,农夫显得更加安然、更加自由,故闲逸之情溢于诗中。诗中前大半部分都是写那么多“归”,实际写的就是人人有得归,反衬出诗人自己无随归;人人归得亲切、安然,反衬出诗人自己归隐得太迟以及自己官场上的孤单苦闷。诗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点出全诗的灵魂所在。由此可以得出,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陶王两位诗人分别在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 2.归隐方式的不同,情感亦就不同。陶渊明挂冠归隐,往往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得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仅透露出一点点信息,其组诗接下来的就能深透出这方面的体验。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而田园诗则分明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渭》的“即此”一句,就显现出这一点。王维以下千余年,山水田园诗车载斗量,如摩诘者大可指数,而如渊明者则无一人,究其原因,与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鄙视劳作,远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亦是两人写田园山水诗情怀不同的因素之一。3.艺术特点上的不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风因其创新和发展,明显又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1).景与人的关系。《归园田居》只描写景物而没有涉及到人物,从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到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诗中虽没有人物的痕迹,但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渭川田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夕阳、牛羊、

苏轼 《惠州一绝》全诗及赏析

苏轼 《惠州一绝》全诗及赏析 苏轼 《惠州一绝》 原诗是: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1]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 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2]卢橘:橘的一种,因其色黑,故名(卢:黑 色)。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冷斋夜话》 卷一载:“东坡诗:‘客来茶罢无 所有, 卢橘杨梅尚带酸。 ’张嘉甫曰: ‘卢橘何种果类? ’答曰: ‘枇杷是也。 ’” [3]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不愿到广东来。此句有三 个版本。 本诗为“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全集》 : “不妨长作岭南人。 ”、 《锦绣中华历代诗词 选》:“总教长作岭南人” 按:苏轼被贬到惠州却处之泰然。他爱荔枝, 也爱南方山水,所以愿意“长作岭南人。”历代咏荔之作甚多,然而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首推这一首诗。 翻译 :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 芦桔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 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赏析: 苏轼被贬到惠州却处之泰然。他爱荔枝,也爱南方山水,所以愿意“长作岭 南人。”历代咏荔之作甚多,然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首推这一首诗。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 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 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 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 “不得签 书公事”。 于是, 东坡先生流连风景, 体察风物, 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 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摘要:苏轼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其晚年在扬州、惠州、儋州创作了“和陶诗”,据清代王文诰统计为124首,另有11首和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大规模次韵前代诗人之诗,似乎是苏轼首创,实属罕见。自他而后,和陶诗的创作历代不乏其人,影响甚至远及国外。历代评论家对此也有褒有贬,争论不休。然而苏轼为什么会创作和陶诗,而且是在晚年,并用次韵的手法进行创作。本文就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讨苏轼以前的陶渊明接受史,苏轼本人接受陶渊明的思想历程,次韵手法到宋代的发展历程和苏轼本人对次韵手法的运用,以考察苏轼和陶诗创作的动机以及来龙去脉。 绪论 “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这首小诗是清初诗人杜濬的《咏苏东坡》。龚鼎孳以为“二十字说尽东坡一生,真不可及”[1]。又黄庭坚五古《跋子瞻和陶诗》云“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和陶诗”在文学史上早被人所注意,并且被当做苏轼晚年诗歌的一种代表而出现在人们眼前。 一、苏轼之前的陶渊明接受史 钱锺书先生指出“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3]然而当我们考察宋前陶渊明诗歌接受史时,会发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而非一个前辈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中。 陶渊明的挚友、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颜延年在陶渊明死后为他撰写的《靖节徵士诔》仅仅提到了“文取旨达”[4]而已,沈约在《宋书》本传中虽然引用其诗赋,也无一语道及其文学成就[5],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史臣论赞中论列历代五言名家时,同样无一语及陶,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浔阳三隐之一、“高祖王业渐隆,不肯复仕”[6]这样一个隐士形象出现在当时的朝野上下眼中。 嗣后,锺嵘《诗品》列其为中品,下了“文体省净,殆无长语”[7]的评语,实际上排除六朝崇尚华美的时代风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陶诗一跃而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紧接着,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为他编集的过程中撰写了《陶渊明传》《陶渊明文集序》,对陶氏大加推崇,称其为“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8],并且在其编撰的《文选》中选入了陶氏诗文一共九篇,无疑大大推动了陶诗的转播与发展。所以我们能在江淹的诗中发现《拟陶征君田居》的诗题[9],表明陶在某些作家眼中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风格的诗人形象存在了。 到了唐代,出现在盛唐的大诗人笔下的陶渊明,无疑更多的是隐士而非诗人,诸如“尝读《高士传》,最喜陶征君”(孟浩然《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李白《戏赠郑溧阳》)、“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李白《九日登山》)、“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封丘县》),除此之外,暗袭陶诗典故的,如五柳、南山、北窗、黄菊等意象更是数不胜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苏轼的名句

苏轼是北宋留诗最多的诗人,诗词几千首,文几千首,名句何其多!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⑷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⑽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阮郎归》) 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⑿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⒂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二、苏轼诗歌名句集录 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⑵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石苍舒醉墨堂》) 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⑷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 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⑺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三、苏轼散文名句集录 ⑴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糯,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喜雨亭记》) ⑵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超然台记》) ⑶事不目见耳闻,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⑷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曰喻》) ⑸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书墨》)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项羽、司马迁)

高考作文素材一:李白 一、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二、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三、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四、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六、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 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 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七、“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 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 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高考作文素材二:苏轼 一、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 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二、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三、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 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四、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 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 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1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摘要:在宋代文坛中,苏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继承盛唐诗歌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开辟出宋诗的新生命。而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更是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开始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关键词:苏轼诗词理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学博才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的开山祖,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宋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便是开拓诗的境界,追求诗中蕴涵的哲理内涵,即所谓诗的“理趣”。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可以说是苏轼。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审美的理趣色彩。作为政治家他有洞察世事的头脑和治世才干,作为诗人又有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一方面常有沸腾的儒家志士的报国热情,一方面却有顺乎自然,随缘自娱的佛老“看穿”态度,这种进退出处的复杂心情加上他升降浮沉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勤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征,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耐人咀嚼的哲理内涵。 苏轼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有描写山水景物的,有酬和陶渊明诗作的,也有为画作题诗的,在这些诗歌当中很多都蕴含着理趣。 1、山水诗中见理趣

浅论苏东坡宦海沉浮

浅论苏轼宦海沉浮对其性格的影响 冷加利 摘要:“乌台诗案”之前,苏轼是以积极入世的精神进入仕途的。“乌台诗案”后,苏轼创立了超然旷达的“东坡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能随物赋形,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苏轼的创新精神,还有他的诗词文,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苏轼;天才;思想性格;积极乐观 一、青年得志——积极入世 (一)童年率真、远大抱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八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万言书立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即——“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宦海沉浮,仕途之路坎坎坷坷,后又被贬至惠州,儋州,卒谥文忠公。苏轼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纵横恣肆,婉转有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造诣极高。为官期间勤政惠民,深得百姓喜爱和后人景仰。 苏轼在童年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他天资的聪颖和率真的性格,并且有着远大的抱负。这是和童年时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父亲苏洵本来就学识渊博,精神愤发向上,一心求取功名,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的母亲也是知书达理,通晓文墨。 苏轼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进京赶考,在此期间,母亲在家管教孩子。有一天,母亲正在教孩子《后汉书》。书上记载的是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的书生儒士们极力地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当时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改革与抗议之声闹得沸沸扬扬,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当时的学生与太学生辈,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有的遭受皮肉之苦,有的遭迫害折磨,甚至遭谋杀丧命。

2007-2012年苏轼研究综述

2007-2012年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擅长书法、绘画,可谓之文学全才。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文学大家,在政治上却遭遇不少坎坷。正是基于这样的状况,苏轼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热门研究对象,各种有关苏轼的研究论文散见于国内各大杂志报刊。本文试就2007-2012年的苏轼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苏轼艺术思想的探寻 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称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天才。苏轼一生中从未间断过文学创作,也未中断过艺术创作,他对文学以及书画作品的中肯评论,他对文房四宝的由衷喜爱,都体现出兴会淋漓的艺术气质。因此,对苏轼艺术思想的探寻一直是苏轼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程磊《论苏轼“以禅解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6期)一文中写道:“‘以禅解陶’是苏轼重塑陶渊明形象的最大特色,也是禅宗影响宋代士大夫人生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典型反映。”,认为“禅宗思想”与“慕陶情结”对苏轼艺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刘靖飞的《苏轼的诗歌代表着宋调的特点》(《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4期)则从时代背景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宋朝历史上,北宋文学一方面顺应着思想控制强化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文学新的立足点和艺术风格。”而苏轼在这场文学变革中“代表了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作者对此作了深刻的归纳:“这一时代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人们关注视野的变化及生活情趣的转变,特别是转变背后的深刻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金燕《论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艺术创作及思想观》(《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05期)则把对这一问题的探寻放在了苏轼的黄州时期,全文首先分析了苏轼黄州初期的境遇,随后从两个方面说明了黄州时期文化创作特点以及思想观的形成,最终得出结论:“黄州时期是苏轼文化艺术创作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个人思想观超越传统的形成时期。”赵彩芬的《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题风格的促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对黄州时期对苏轼艺术思想的影响描述得更加具体,文章认为,“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 此外,段永强《论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6期)、徐洁《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09期)、高健龙《浅析道家思想对苏轼人生的影响》(《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08期)等众多论文也从不同方面对苏轼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关于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的分析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一) 本周末,儿子的家庭作业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我喜欢这样的题目:有挑战,也很有想象的空间。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看见儿子已经在开始动笔了。我很想知道,他会写些什么呢。但是,我拿定主意,在他写完成之前,不要按奈不住自己,提前给他什么想法。 反过来,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题:如果这是我的作业,我会怎么写呢? (二) 首先,做一些随意的,但是适当的假设和推理: 苏东坡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人了。如果他们来到现代,肯定有多东西都没见过。 苏东坡会问陶渊明:家乐福是干什么的啊?什么东西叫法国啊? 陶渊明说:咱没见识过。走,去看看先。 .....

他们也没看过电影。放电影前,看见周围的人手里都拿个小盒子,凑在耳边说话。 电影放一半了,进入到卧室部分,苏轼说: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啊..... ..... 换了一部《后天》,陶渊明说:现代的人越来越不象话了,你看他们把气候搞成啥样了。能跟我悠然见南山的时候比吗?..... 信马由缰后,罗列出一些素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想这两个人会是什么性格,他们在现代的生活中,会有哪些不适应,会有哪些冲突,或者可以接受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松散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换句话说,想归想。最终,你得把这些东西用一种形式串起来。给大家讲一个有点意思的故事。 讲故事,就是寻找一种叙述的结构: 你得有一种符合逻辑的讲述方式,把你认为重要的那点东西讲出来,让人们感觉是真的一样。 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 我打算借鉴或者说是山寨一下《非诚勿扰》的结构。 让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如果我们现在是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很容易发现故事的叙述逻辑。 简单的说,《非诚勿扰》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谐终端机】是个引子。这部分主要的作用是解释秦奋相亲的缘由。就跟后面故事要安排笑笑为第三者一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叙述的合理性。 故事的讲述,首先要设置一些合理的背景,让人容易接受这样的假设,从而对故事的延续造成驱动的悬念。 故事的前提,如果设置的很好。读者的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而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来说,故事的主角在合理的背景中可以自己活动、讲话,展开故事。 第二部分【相亲】是一种相亲大集合。各种相亲的场合堆叠在一起,有一种现实的对应感,不乏幽默的细节。 在这样的部分中,细节和重复,是叙述的基本要素。 细节可以跟人留下真实、幽默等等愉悦的情感。而重复可以象多棱镜一样,折射出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的侧面。

苏轼研究综述讲课稿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又名苏东坡,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古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澈并称“三苏”。苏轼一声的政治道路起伏坎坷,经过一贬再贬,最后远放到儋州。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得到赦免。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不一样的他。苏轼的诗、词和散文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中最出名的是苏轼的词。苏轼的词题材非常广泛,并且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诗作大多抒发自己坎坷感慨、感叹民不聊生、揭露社会黑暗现象,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的散文多是一些随笔性的记叙文,却不常发表议论,只是以精妙的意境与优美的情趣洋溢其中,与欧阳修的散文并称“欧苏”。苏轼的文学著作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学者对苏轼的人生、词、诗、散文等进行研究,苏轼的研究文献数量庞大,本综述针对2015年开始至今的苏轼研究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贡献。因此我对关于苏轼研究文献进行了阅读,就研究现状而言,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苏轼的人生、思想研究 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堪,但是却有着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离不开儒、释、道三种思想对他的影响。在高安琪的《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中,阐述了苏轼人生的三个历程,从初入仕途的积极到被贬黄州的旷达,

最后惠儋晚年的真朴超然的人生历程阐述道家思想在其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最初苏轼是通过人生的思考和心态变化在创作中反映出道家重视心灵的逍遥之游;而“乌台诗案”后,苏轼深自省察,物我两忘,用超脱的眼光看待万物,展现旷达的精神面貌;晚年的苏轼安贫乐贱,恬然自足,崇尚淳朴的大自然。道家思想贯穿着苏轼的一生,宦海浮沉的他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情怀。 其中,关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的研究有两首,高婉青的《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 高婉青的《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论述了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定风波》,以此表达出苏轼的以出世为心,入世为迹,未曾踏出归隐之路,却参透人生妙理。从定风波词作的分析反映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论述了苏轼在惠州期间信奉儒家思想,渐渐地兼糅道、佛思想观念,建立自己乐天知命、随缘委命的生活方式。 面对如此坎坷的人生,苏轼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豁达超然。放在21世纪,可以用“坚强”一词来形容苏轼。面对如此坎坷的仕途,苏轼又是如何做到平衡他的得失之心呢?在王娟的《探析苏轼的自省与自嘲对其人生态度的影响》中,苏轼在坎坷的曲折经历中通过自省与自嘲超越自我,走向旷达。其表现为自责言之过、自知而后省、自省而后达。他将人生的悲凉与不幸看做生命中珍贵的财富,扬弃个人的悲哀与绝望,执着于充满希望的人生,那精神安然自在的人生态度,展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关苏轼名人名言大全

有关苏轼名人名言大全 有关苏轼名人名言大全 1、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 2、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4、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8、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9、人不可以苟宝贵,亦不可以图贫贱。10、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1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4、文武之功,未有不以得人而成者也。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16、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1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18、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1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1、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23、长淮忽过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2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2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7、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8、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2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30、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3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3、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34、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35、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一)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一) 【内容提要】 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辛弃疾以英雄词人的立场树立了接受史上陶渊明豪放的新形象。【关键词】辛弃疾;陶渊明;接受;扬弃 被称为词中之龙的南宋英雄诉人辛弃疾是以慷慨而有金石声的豪放词为人所接受的,但是大凡优秀的作家其作品的风格都具有多样性的特色,辛弃疾也不例外。除了豪放词,他还有一些闲适旷达词,其中咏赞陶渊明或是涉及到陶渊明的作品有很多。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弃疾诗文笺注》的统计,辛词中咏陶或是涉及陶渊明共计92首,占629首词的1/7多,另外辛诗中有19首涉及陶渊明,占140余首诗的1/8多。这样高的比例足见辛弃疾对陶渊明的关注程度,在有些诗词中他甚至直接以“渊明”自居,但是陶渊明的形象在辛弃疾的笔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辛弃疾对陶渊明思想的接受 钟嵘在《诗品》中将陶渊明冠以“古今隐逸之宗”的称号,这之后陶便多以隐士的形象为人认可和接受,而辛弃疾“是一位忠贞的民族志士”“亲冒矢石的战士”“又是一位战略家”①,是怀着“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的壮志豪情奋起于南宋的英雄。时刻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为己任。有着如此强烈用仕之心的辛弃疾竟会在自己的作品里称颂陶渊明,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时代文化的影响。陶渊明在他所生活的时代里并没有多少影响力。有关他的记载较为详细的只有他的好友颜延之所作的《陶渊明诔》。对于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尽管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所持的是肯定的态度,但在《文选》中收录的却很少;钟嵘在《诗品》中虽然称他为“隐逸之宗”,却只将他归入了中品的行列,可见陶的品行和诗文在当时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接受。直到唐代陶诗才为人所重视,但让陶的形象在士人心中崇高起来的是宋代人。宋人对陶渊明进行了高度褒扬,苏轼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辛弃疾在当时被人看作“坡少公子”,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领军人物,苏轼极力推崇陶德做法不能不影响到辛弃疾。此外,宋代理学家朱熹、爱国诗人陆游与辛弃疾是挚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对陶渊明的评价也很高。辛弃疾身边友人对陶的推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他的思想和创作。 二是由于辛弃疾与陶渊明有着一段非常相似的生活经历。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的功利观都曾是他们二人青年时期的精神支柱,但是在实现这一理想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入世的路途发生了转折,于是二人都在42岁的中年时期闲退到了田园之中,有了二十余年的归隐生活。陶渊明在归隐后过的是荷杖田间、寄情山水、观菊品酒的日子,这种悠然的生活方式是他在理想破灭后对生命的重新解读。陶的人生境界使身在田园但内心痛苦的辛弃疾拓宽了视野,在农耕、赏菊、饮酒的过程中缓解了心中的愤懑,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时,这种重新解读后的生活状态也成为了他们在田园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有共鸣的前提和基础。促成辛弃疾穿越时空与陶渊明隔世唱和的关键因素在于“回归”。陶在仕途上经历了三仕三隐的反复,最终因为自己“性刚才拙,与时多忤”(《与严子等疏》)并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之一),而毅然辞去了彭泽县令。但是陶渊明的回归并不只是缘于自身的原因,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是促成他归隐的重要条件。陶渊明形容当时的环境是“真疯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尔虞我诈、党同伐异、相互残杀的事情几乎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此的世道已经不是大丈夫可以仕的环境了,从这个角度看,陶的回归也是出于不得已。这种由政治环境所带来的不得已也是辛弃疾归隐的情绪反映,他曾经和皇帝在金銮殿上共商国事,亲历过“壮岁旌旗拥万夫”(《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征战岁月。但是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 前言 “东坡何罪,唯以名太高”,东坡的才干,锋芒毕露却又深沉高远。历代关于苏轼的作品的分析,文学地位的排定,从未断绝。只是“文乃人之精血”,只有了解苏轼,了解苏轼的品行才干,为人之道,了解他的人格魅力,能体会其作品的奥妙所在。此文以综合前人关于东坡人生的评价,原因探讨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自制文章之所用。 一:国人对苏轼为人的评价 苏轼为人,天下人皆津津乐道。《宋史》评论说:“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1]欧阳修评价说:“不意后生能达斯里也。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同时期,张方平亦说:“苏轼敏尤可爱。”[2]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3]南宋时期,宋高宗说:“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4]而宋孝宗在评论苏轼一生所为时感慨:“负其豪气,志在行其所学。”[5] 近代之人关于苏轼评价的,莫不以林语堂的评价为尊:“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6]台湾学者陈师雄说:“稍有知识之国人,谈及苏轼,几乎无人不知,苏轼乃中国读书人之典范,亦即士一阶层,所愿效法之模范,悬为行为之准则。”[7] 二:苏轼影响力深远的原因 《康震评说苏东坡》:“苏轼是艺术天才、渊博学者、踏月酒徒和爽直诙谐的神奇组合。事实上,苏东坡的知名度和魅力远远大于苏子瞻。在大众眼里,东坡这个称呼具有更浓厚的草根意味,更为平易近人,也因此在民间拥有更大的影响力。”[8]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孝宗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