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原理及指导应用实训资料报告材料:实篮球记分牌

单片机原理及指导应用实训资料报告材料:实篮球记分牌

单片机原理及指导应用实训资料报告材料:实篮球记分牌
单片机原理及指导应用实训资料报告材料:实篮球记分牌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报告

题目篮球计分牌

学号0951100228

姓名锎

指导老师桂明锟志鹏

2011 年9 月23 日

1.系统设计

1.1设计要求

1.1.1.基本要求

1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篮球计分牌,实现两队的计分功能与24秒计时功能

2 结合硬件能够正常计分

3 能够正常显示分值。

4 能够正常修改工作模式(计分与24秒)

5 能够24秒的误差不小于1秒

1.1.

2.发挥部分

1 12分钟倒计时

2 能够两队球员犯规次数计数

3 重置24秒表

4 倒计时结束报警

5 12分钟倒计时结束红灯全部亮

1.2设计原理

1.2.1 框图设计

1.2.2 程序流程

1.2.2.1加分程序流程

1.2.2.2犯规程序流程

1.2.2.3 选择显示程序流程

1.3方案比较

1.3.1 方案1:是通过按不同的键来切换不同的输入,使用不同的LED灯的亮灭来显示不同的队加分。

电路图:

1.3.2 方案2:通过一个键来切换分数,24s倒计时,12分钟倒计时和犯规次数,通过LED灯的亮来判断是那个队加分,那个队犯规,12分钟倒计时结束。另外,给a队b队加分和加犯规次数。通过按键,选择哪种显示方式,暂停/开始24s倒计时,重置24s;

电路图:

1.4方案论证

1.4.1总体思路

7个按键实现对应功能:P1^6对应a队加分,第一个红灯亮;P1^0对应b队加分,第二个红灯亮;P1^1对应显示切换,切换有四类显示方式,第一类是a队跟b队的比分显示,且各两个数码管显示。第二类是24s倒计时的显示。第三类是12分钟倒计时的显示。第四类是a队跟b队的犯规次数显示;P1^2对应24秒倒计时暂停/开始;P1^3对应重置24s倒计时,同时24s倒计时暂停;P1^4对应a队加犯规次数,同时第三个红灯亮;P1^5对应b队加犯规次数,同时第四个红灯亮;外加复位键,按下则清零;24秒倒数为0时蜂鸣器响起警报,重新倒数时蜂鸣器关闭。12分钟倒计时结束时,蜂鸣器响起警报,红灯全亮。

1.4.2设计方案

使用了延时子程序(delay)用来按键消抖,还有定时中断程序来显示数码管,启止24s倒计时,12分钟倒计时,使用了P0口作为数码管的段选和P2口的位选,使用P1口作为按键作为输入,P3口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判断a队和b队的选择和作为模式的选择部分和蜂鸣器作为倒计时24秒的计时的时间到;在主程序里面有各按键的功能,a队加分,b队加分,切换功能,重置24s功能,a队加犯规,b队加犯规;

2、模块电路的设计

2.1 AT89S51单片机芯片

在本设计中P3.7~P3.4口接LED灯,P2.7口(28脚)接蜂鸣器电路,P1.0~P1.6(1~7脚)口接7个按键,RST(9脚)接复位电路,,P2.0~P2.4(21~24脚)接四位数码管的位选脚,P0.0~P0.7(32~39脚)接四位数码管段位脚,18、19脚接晶振电路,20脚接GND,31脚、40脚接VCC。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试题二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试题二及答案 第一部分笔试题 (本部分共有4大题,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字符信息编码是()。 2.MCS-51系列单片机为()位单片机。 3.若不使用MCS-51片内存储器引脚必须接()。 4.8051单片机有两种复位方式,既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复位后SP =(),PC =(),PSW =(),P0 =()。 5.在MCS-51中,PC和DPTR都用于提供地址,PC为访问()存储器提供地址,而DPTR是为访问()存储器提供地址。 6.MCS-51单片机系列有()个中断源,可分为()个优先级。 7.假定(A)=85H,(R0)=20H,(20H)=0AFH.执行指令:ADD A,@R0 后,累加器A的内容为(),CY的内容为(),OV的内容为()。. 8.A/D转换器的作用是将()量转为()量。 9.LED数码显示按显示过程分为()显示和()显示2种。 10.用汇编语言指令编写的程序,应该称作()程序,经过汇编的程序应该称作()。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采用8031单片机必须扩展()。 A.数据存储器 B.程序存储器 C.I/O接口 D.显示接口 2.PSW=18H时,则当前工作寄存器是()。 A.0组 B.1组 C.2组 D.3组 3.执行PUSH ACC指令, MCS-51完成的操作是()。 A.SP+1→SP(ACC)→(SP) B.(ACC) →(SP) SP-1→SP C.SP-1→SP(ACC)→(SP) D.(ACC)→(SP)SP+1→SP

4.MOV C,20H.0 的操作方式是()。 A.位寻址 B.直接寻址 C.立即寻址 D.寄存器寻址 5.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应采用以下哪条指令?() A.MOVX @R0,A B.MOVC A,@A+DPTR C.MOV @R0,A D.MOV @DPTR,A 6.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A.0003H B.0000BH C.0013H D.001BH 7.对程序存储器的读操作,只能用()。 A.MOV 指令 B.PUSH指令 C.MOVX指令 D.MOVC指令 8.8031定时/计数器共有四种操作模式,由TMOD寄存器中M1 M0的状态决定,当M1 M0的状态为01 时,定时/计数器被设定为()。 A.13位定时/计数器。 B.T0为2个独立的8位定时/计数器,T1停止工作。 C.自动重装8位定时/计数器。 D.16位定时/计数器。 9.在进行串行通信时,若两机的发送与接收可以同时进行,则称为()。 A.半双工传送 B.单工传送 C.双工传送 D.全双工传送 10.下列指令中错误的有()。 A.CLR A B.MOVC@DPTR,A C.MOV P,A D.JBC TF0,LOOP 三、简述题(每题4分,共16分) 1.存储器的容量如下所示,若它的首地址为0000H,写出它的末地址。 (1)存储容量1KB,末地址为多少? (2)存储容量4KB,末地址为多少? 2.DPTR是什么寄存器?它的作用是什么?它是由哪几个寄存器组成? 3.(A)=3BH,执行ANL A,#9EH指令后,(A)=? (CY)=? 4.MCS-51采用6MHz的晶振,定时0.5ms,如用定时器方式1时的初值(16进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月日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碳钢的热处理 ●金相试样的制备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各种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3)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加热温度的选择 2)保温时间的确定 3)冷却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四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取样 2)镶样 3)磨制 4)抛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五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钢冷却时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组成物的形态 2)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的原理、构造。 2)学会三种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2)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3)显微硬度计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七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册概要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___审批日期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拉伸和压缩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材料拉伸的屈服极限σs 、抗拉强度σb、断后延伸率δ及断 面收缩率ψ。 2.测定灰铸铁材料的抗拉强度σb、压缩的强度极限σb。 3.观察低碳钢和灰铸铁材料拉伸、压缩试验过程中的变形现象,并分析 比较其破坏断口特征。 二、试验仪器设备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系统 2.微机屏显式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 3.游标卡尺 4.做标记用工具 三、试验原理(简述) 1

四、试验原始数据记录 1.拉伸试验 低碳钢材料屈服载荷 最大载荷 灰铸铁材料最大载荷 2.灰铸铁材料压缩试验 直径d0 最大载荷 教师签字:2

五、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1.拉伸试验数据结果 低碳钢材料: 铸铁材料: 2.低碳钢材料的拉伸曲线 3.压缩试验数据结果 铸铁材料: 3

4.灰铸铁材料的拉伸及压缩曲线: 5.低碳钢及灰铸铁材料拉伸时的破坏情况,并分析破坏原因 ①试样的形状(可作图表示)及断口特征 ②分析两种材料的破坏原因 低碳钢材料: 灰铸铁材料: 4

6.灰铸铁压缩时的破坏情况,并分析破坏原因 六、思考讨论题 1.简述低碳钢和灰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以及力-变形特性曲线 的特征。 2.试说明冷作硬化工艺的利与弊。 3.某塑性材料,按照国家标准加工成直径相同标距不同的拉伸试样,试 判断用这两种不同试样测得的断后延伸率是否相同,并对结论给予分析。 5

七、小结(结论、心得、建议等)6

单片机实训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训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训总成绩:

一、节日彩灯设计 题目:8位逻辑电平模块上的LED小灯从左向右呈现“鞭甩”的实验现象,状态间隔为0.25秒;按键1开始,按键2结束。 原理图 程序代码: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tab[]={0x7f,0x3f,0x1f,0x0f,0x07,0x03,0x01,0x00}; sbit S1=P1^4; sbit S2=P1^7; unsigned char i,j; delay(unsigned int x) { for(j=0;j

for(i=0;i<10;i++); } void main() { uchar i,b,d; while(1) {if (S1==0) {delay(50); if(S1==0); S1=b; b=0; {for(i=0;i<8;i++) { P2=tab[i]; delay(50); {if (S2==0) {delay(50); if(S2==0); S1=d; d=1; P2=0xff; }} } } } } } 设计思想总结 用C语言程序控制单片机最小系统,使IO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彩灯电路的闪烁。节日彩灯控制器是利用将单片机的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特点。通过其与发光二极

管及驱动电路的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电路。然后通过对单片机的ROM 进行编程,实现对彩灯闪烁的控制。 二、定时器实现流水灯 题目:利用定时器/计数器T0产生2秒钟的定时,每当2秒定时到来时,更换指示灯点亮,依次循环点亮。 原理图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lamp = 0xfe ; int cnt = 0; main() {P2 = 0xfe; TMOD = 0x01; TL0 = (65536 - 50000) % 256; TH0 = (65536 - 50000) / 256; TR0 = 1 ; ET0 = 1;

2019材料科学与工程实习报告3篇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101396077.html,)/工作报告/实习报告2019材料科学与工程实习报告3篇 *目录 .2019材料科学与工程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报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宋湘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产实习报告 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班级:级甲班 姓名:张俊 编号:035号 实习时间:4月23—5月13日 金工实习报告 (一)心得体会 为期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已经结束,然而她留给我的却是永远的经历。

我参加了锻压冲压、电焊气焊、铸造、薄板金工、钳工、车工、铣工、刨工、数车928、980、电火花、CAD、CAM。 在这两个星期的学习中,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金属加工基本工种包括钳工、锻工、车工、铸焊工等的操作。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是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好多人都有这样的评价:现在的大学生好多都是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太差劲了。可是金工实习却正好给我们学工业工程的同学们补上了这一课。在金工实习中,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稳稳地坐在教室里面,看着老师的比划和描绘,苦苦地思索着:到底什么是车床呀!我们想呀想直至把自己想到梦里头……所以,以前总也改不掉上课睡觉的毛病。现在可就大不一样了,当那些课本上的图像和老师课上描绘的机器真正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异常地兴奋,看到这些曾经在头脑中苦苦思索可就是看不清其真是面目的家伙,我们是万分欢喜,再想到我们不仅可以看的到它们,摸的着它们,而且我们还会学习如何去我们心中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 1)感受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三、实验记录 (一) 材料的表观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片机原理及指导应用实训资料报告材料:实篮球记分牌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报告 题目篮球计分牌 学号0951100228 姓名锎 指导老师桂明锟志鹏 2011 年9 月23 日

1.系统设计 1.1设计要求 1.1.1.基本要求 1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篮球计分牌,实现两队的计分功能与24秒计时功能 2 结合硬件能够正常计分 3 能够正常显示分值。 4 能够正常修改工作模式(计分与24秒) 5 能够24秒的误差不小于1秒 1.1. 2.发挥部分 1 12分钟倒计时 2 能够两队球员犯规次数计数 3 重置24秒表 4 倒计时结束报警 5 12分钟倒计时结束红灯全部亮 1.2设计原理 1.2.1 框图设计 1.2.2 程序流程 1.2.2.1加分程序流程

1.2.2.2犯规程序流程 1.2.2.3 选择显示程序流程

1.3方案比较 1.3.1 方案1:是通过按不同的键来切换不同的输入,使用不同的LED灯的亮灭来显示不同的队加分。 电路图: 1.3.2 方案2:通过一个键来切换分数,24s倒计时,12分钟倒计时和犯规次数,通过LED灯的亮来判断是那个队加分,那个队犯规,12分钟倒计时结束。另外,给a队b队加分和加犯规次数。通过按键,选择哪种显示方式,暂停/开始24s倒计时,重置24s; 电路图:

1.4方案论证 1.4.1总体思路 7个按键实现对应功能:P1^6对应a队加分,第一个红灯亮;P1^0对应b队加分,第二个红灯亮;P1^1对应显示切换,切换有四类显示方式,第一类是a队跟b队的比分显示,且各两个数码管显示。第二类是24s倒计时的显示。第三类是12分钟倒计时的显示。第四类是a队跟b队的犯规次数显示;P1^2对应24秒倒计时暂停/开始;P1^3对应重置24s倒计时,同时24s倒计时暂停;P1^4对应a队加犯规次数,同时第三个红灯亮;P1^5对应b队加犯规次数,同时第四个红灯亮;外加复位键,按下则清零;24秒倒数为0时蜂鸣器响起警报,重新倒数时蜂鸣器关闭。12分钟倒计时结束时,蜂鸣器响起警报,红灯全亮。 1.4.2设计方案 使用了延时子程序(delay)用来按键消抖,还有定时中断程序来显示数码管,启止24s倒计时,12分钟倒计时,使用了P0口作为数码管的段选和P2口的位选,使用P1口作为按键作为输入,P3口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判断a队和b队的选择和作为模式的选择部分和蜂鸣器作为倒计时24秒的计时的时间到;在主程序里面有各按键的功能,a队加分,b队加分,切换功能,重置24s功能,a队加犯规,b队加犯规; 2、模块电路的设计

工程材料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 实习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0903班 姓名:张艳静 学号:U200910307 指导老师:魏小胜 实习地点:中南制管公司 实习时间:2011-5-7 完成报告时间:2011-5-22

土木工程材料认知实习报告 公司全称:湖北中南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中南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国 家建材部所属三大重点企业之一的湖北水泥 制品厂改制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地处武汉市南大门,西傍长江,东临107国道,交通方便,位置优越。 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南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中南水泥制管厂。全国第一根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部分预应力电车电杆就诞生在该厂,曾获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 公司目前拥有五条设备先进的生产线,一个设备修造厂,一个原材料和产品检测实验室。其中PCCP 生产线和多功能芯模振动管道生产线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产品有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四大系列。广泛应用于城 乡给排水、供电和通讯线路、电车线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产品畅销全国,深受用户好评。 新公司组建后,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服务,讲究信誉。历年来,荣获原国家建材局技术开发中心评选的《中国建材世纪精品》奖;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颁发的《中国质量过硬服务放心信誉品牌》证书; 一、 湖北中南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颁发的《中国建材工程建设推荐产品》证书;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的《中国建材百家产品信得过企业》称号。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质量信得过产品》和《武汉市先进企业》称号。 2002年,公司取得ISO9001:2000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企业管理和质量保障又 上一个新台阶。 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盛誉。现为全国水泥制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武汉市建材工业协会会长单位;武汉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会长单位。 二、认知实习内容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工 程 材 料 实 验 报 告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10届机电一班 组员:魏仕宏 1000407008 崔继文 1000407010 丁元辉 1000407021 郑鹏涛 10004070

实验项目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和分析,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概述 碳钢和铸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熟悉掌握它们的组织,对于合理使用钢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⑴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 平衡组织一般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冷却的条件下(如退火状态)所得到的组织。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从相图可知,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时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所组成。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结晶条件的差别,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不一样,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组成物。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见表1。 a)工业纯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F为白色块状(如图1所示); b)亚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F呈白色块状,P呈层片 状,放大倍数不高时呈黑色块状(如图2所示)。碳质量分数大于0.6%的亚共析 钢,室温平衡组织中的F呈白色网状包围在P周围(如图3所示); c)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是珠光体(P),其组成相是F和Fe3C(如图4、5所示); d)过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Ⅱ+P。在显微镜下,Fe3CⅡ呈网状分布在层片 状P周围(如图6所示); e)亚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P+Fe3CⅡ+ Ld'。Fe3CⅡ网状分布在粗大块 状的P的周围,Ld'则由条状或粒状P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7所示);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 实验报告 对应课程 学号 学生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总评 学年第学期

目录 1.低碳钢及铸铁拉伸破坏实验???????????????(3 ) 2.低碳钢及铸铁压缩破坏实验???????????????(8 ) 3.引伸计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 12 ) 4.低碳钢及铸铁扭转破坏实验???????????????(15) 5.载荷识别实验?????????????????????( 19) 成绩总评定 : 拉伸压缩测E扭转载荷识别

低碳钢及铸铁拉伸破坏实验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试验机名称及型号: 吨位: 精度: 2、量具名称: 精度: 三、实验步骤 (一)、低碳钢、铸铁拉伸实验步骤:

四、试样简图 低碳钢试样 实验前实验后试 样 简 图 铸铁试样 实验前实验后试 样 简 图

五、实验数据及计算 低碳钢拉伸试验 (一)试件尺寸 (a)试验前 试件标直径d0( mm )最小横截距 横截面 1横截面 2横截面 3面面积L0平平平A (1)(2)(1)(2)(1) ( 2)02 ( mm )均均均( mm ) (b)试验后 断后标断口直径 d 1 ( mm )距 L1 12平均( mm )断口(颈缩处)最小横截面面 积 A1 ( mm2 ) 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断后延伸率: F s s (MPa) A0 F b b (MPa) A0 ( L 1 L O ) 100% L0

A0 A1100% 断面收缩率: A0 铸铁拉伸试验 (a)试验前 试件标直径d0( mm )最小横截距 横截面 1横截面 2横截面 3面面积L0平平平A (1)(2)(1)(2)(1) ( 2)02 ( mm )均均均( mm ) (b)试验后 F b 强度极限:b(MPa ) (二)绘出低碳钢的“力—位移、及铸铁的“ 力-位移”曲线低碳钢铸铁

工程资料员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72039 工程资料员实习报告Practice report of Engineering documenter

工程资料员实习报告 工程资料员实习报告3000字(一) 在实习期间,我找到了一份工程资料员的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和我的专业不是很对口,但是我还是将自己定位在这个行业里了,所以为了能让我更好的做好这份工作,我也在空闲的时间做了一些关于资料员工作的资料收集,大概了解了所作的工作内容: 1.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工作; 2.施工过程中各种质量保证资料的收集、检查、汇总等; 3.施工中各种会议的记录、整理、会签、复印、分发等; 4.施工中各种试块、试件的取样、送检、结果回索、上报、分类保管等; 5.各种工程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必要时及时向领导汇报等。 6.领导交办的一些其它工作。 到了工作单位,领导为我分配我了需要做的工作: 工程资料员岗位职责 一. 负责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 1. 负责工程项目的所有图纸的接收、清点、登记、发放、归档、管理工作:在收到工程图纸并进行登记以后,按规定向有关单位和人员签发,由收件方签字

确认。负责收存全部工程项目图纸,且每一项目应收存不少于两套正式图纸,其中至少一套图纸有设计单位图纸专用章。竣工图采用散装方式折叠,按资料目录的顺序,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详图、结构施工图等建筑工程图纸进行分类管理。 2. 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所有技术变更、洽商记录、会议纪要等资料并归档:负责对每日收到的管理文件、技术文件进行分类、登录、归档。负责项目文件资料的登记、受控、分办、催办、签收、用印、传递、立卷、归档和销毁等工作。负责做好各类资料积累、整理、处理、保管和归档立卷等工作,注意保密的原则。来往文件资料收发应及时登记台帐,视文件资料的内容和性质准确及时递交项目经理批阅,并及时送有关部门办理。确保设计变更、洽商的完整性,要求各方严格执行接收手续,所接收到的设计变更、洽商,须经各方签字确认,并加盖公章。设计变更(包括图纸会审纪要)原件存档。所收存的技术资料须为原件,无法取得原件的,详细背书,并加盖公章。作好信息收集、汇编工作,确保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 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 1. 负责备案资料的填写、会签、整理、报送、归档:负责工程备案管理,实现对竣工验收相关指标(包括质量资料审查记录、单位工程综合验收记录)作备案处理。对桩基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工程备案资料核查。严格遵守资料整编要求,符合分类方案、编码规则,资料份数应满足资料存档的需要。 2. 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施工资料的编制、管理,做到完整、及时,与工程进度同步:对施工单位形成的管理资料、技术资料、物资资料及验收资料,按施工顺序进行全程督查,保证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XXXXX学院 土木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所选水泥样品产地、厂名 水泥品种:出厂标号:

1.水泥细度测定(干筛法) 结论: 根据国家标准GB 该水泥细度为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室温:℃;相对湿度: % (1)试件成型日期年月日 成型三条试件所需材料用量 (2)测试日期年月日;龄期:天 (3)抗折强度测定 (4)抗压强度测定

4.确定水泥强度等级(只按试验一个龄期的强度评定) 根据国家标准 该水泥强度等级为 混凝土用骨料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日 期: 气(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1.砂的筛分析试验 筛孔尺寸(mm)105 2.5 1.250.630.3150.16筛底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量a(%) 累计筛余量A(%)

砂样细度模数Mx Mx= Mx= 结论:按M X 该砂样属于砂,级配属于区;级配情况。2.砂的泥含量测试 编号冲洗前的烘干试样 质量G1(g) 冲洗后的烘干试样 质量G2(g) 泥含量(%) 测定值 (%) 平均值 (%) 3.砂的视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水温:℃ 编号试样质量 G12(g) 瓶+砂+满水 质量G13(g) 瓶+满水 质量G14(g) 砂样在水中所占 的总体积V(cm3) 视密度 ρ0(g/cm3) 平均值 (g/cm3) 编号 容量筒容积 V(L) 容量筒质量 G1(kg) 容量筒+砂 质量 G2(kg) 砂质量 G(kg) 堆积密度 (kg/L) 平均值 (kg/L) 级配连续粒级 筛孔尺寸 分计筛余(g)(%) 累计筛余(%) 石子筛分析测试结果评定: (1)最大粒径: mm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

实验1 计数显示器 【实验目的】 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 【实验容】 (1)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2)学习ISIS模块的使用方法,学会设置图纸、选元件、画导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 (3)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 (4)理解Proteus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作用,完成单片机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步骤】 (1)观察Proteus软件的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结构 (2)在Proteus中绘制电路原理图,按照表A.1将元件添加到编辑环境中(3)在Proteus中加载程序,观察仿真结果,检测电路图绘制的正确性 表A.1

Switches&Relays BUT BUTTON 【实验原理图】 【实验源程序】 #include sbit P3_7=P3^7; unsigned char x1=0;x2=0 ; unsigned char count=0; unsigned char idata buf[10]=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void delay(int time) { int k,j;

for(;time<0;time--) for(k=200;k>0;k--) for(j=500;j<0;j--); } void init() { P0=buf[x1]; delay(10); P2=buf[x2]; delay(10);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x1=count/10; x2=count%10; P0=buf[x1]; delay(10);

材料力学扭转实验实验报告

扭 转 实 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的构造原理,并进行操作练习。 2.确定低碳钢试样的剪切屈服极限、剪切强度极限。 3.确定铸铁试样的剪切强度极限。 4.观察不同材料的试样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扭转试验机,游标卡尺、扳手。 三.试验原理: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在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时所支撑的理论依据。参考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课本的介绍,以及相关的书籍介绍,自己编写。) 四.实验步骤 1.a 低碳钢实验(华龙试验机) (1)量直径: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2)安装试样: 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控制器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沿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夹紧试样。 (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 在电脑显示屏上调整扭矩、峰值、切应变1、切应变2、夹头间转角、时间的零点;根据你所安装试样的材料,在“实验方案读取”中选择“教学低碳钢试验”,并点击“加载”而确定;用键盘输入实验编号,回车确定(按Enter 键);鼠标点“开始测试”键,给试样施加扭矩;在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屈服扭矩的变化,记录屈服扭矩的下限值,当扭矩达到最大值时,试样突然断裂,后按下“终止测试”键,使试验机停止转动。 (4)试样断裂后,从峰值中读取最大扭矩 。从夹头上取下试样。 (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 1.b 低碳钢实验(青山试验机) (1)量直径: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2)安装试样: 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试验机测控仪”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s τb τb τ 0d S M b M 0d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2012.10)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2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1)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1) 实验二:中断实验 (4) 实验三:定时器中断实验 (6) 实验四:串行口实验 (9) 实验五:矩阵式键盘输入识别 (13) 实验六:LCD循环显示设计 (19) 第二部分单片机硬件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试验箱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地址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接口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通用电路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实验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P1口亮灯和P1口加法器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简单I/O口扩展(选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8255控制交通灯................................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128*64LCD液晶显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P3口地址的操作控制8位LED流水点亮,从而认识单片机的存储器。 二、实验原理图 实验参考电路图如下: 三、参考实验程序 //流水灯实验 #include //包含单片机寄存器的头文件 sfr x=0xb0; //P3口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是b0H,通过sfr可定义8051内核单片机 //的所有内部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对地址x的操作也就是对P1口的

建筑材料实训报告

实训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训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训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筑材料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校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实训,使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训,我们可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系统了解专业情况,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一、实训目的 1、通过在包头市玉山混凝土搅拌站的实训,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了解,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工程施工组织形式以及混凝土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实训期间,通过对混凝土生产工艺的分析,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让我们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通过参观参观生产线,掌握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5、通过技术员的讲解,深刻认识了混凝土生产线的流程。 二、实习概况 玉山搅拌站建设区内再分设工地试验室,办公室、样品室、力学室、水泥室、标养室各一间,负责各项试验检测。试验室具备常规的试验和检测资质,特殊的试验和检测送至业主认可的有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玉山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生产设备为双卧轴式混凝土搅拌系统两套,设计生产混凝土90立方米每小时,实际生产为80多立方米每小时,每盘可生产1.5立方米混凝土,连续生产每盘混凝土约需要2分钟。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完整版)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2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11 姓名: 郑 杰,学号: 10041127 姓名: 周邵巍,学号: 10041128 姓名: 李欣欣,学号: 10041129 姓名: 谢 强,学号: 10041118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3工程材料综合实验●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碳钢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一、实验目的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达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加强对《工程材料》课程理论系统认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以下知识,并学会操作一些必要的

设备仪器: 1、分别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 11、、显微镜、浴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 22、、金像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 3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 三、 实验内容 三个尺寸形状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和冷却时间)。 样品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20#880℃20min空冷45#880℃高温回火600℃20min高温回火30min水冷T101100℃20min水冷2、做实验前完成。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样品20#45#T10硬度HRB50HRC20HRC63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4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样品成分组织性能20#马氏体F+P 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45#马氏体F+P 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T10马氏体+奥氏体P+Fe3CII 硬度高,韧性适中5、 四、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考查题及标准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考查题及标准答案 1.AT89S51内部四个并行I/O口各有什么异同?作用是什么? 答:MCS-51单片机共有四个8位双向并行的I/O端口,每个端口都包括一个锁存器、一个输出驱动器和一个输入缓冲器。但这四个端口的功能不全相同,P0口既可作一般I/O端口使用,又可作地址/数据总线使用;P1口是一个准双向并行口,作通用并行I/O口使用;P2口除了可作为通用I/O使用外,还可在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作高八位地址使用;P3口是一个多功能口除具有准双向I/O功能外,还具有第二功能。 2.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那组工作寄存器?他们的地址是设呢么?CPU如何确定和改变当 前工作寄存器组? 答: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第0组工作寄存器,地址是00H~07H,可通过对PSW状态字寄存器 中的RS1和RS0两位的设置来确定和改变CPU当前使用的工作寄存器组 3.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之间有何区别?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 是计算机。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 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前多 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 机中的CPU。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 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为了满足嵌 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 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4.AT89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 答:AT89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如下功能部件:(1)1个微处理器(CPU);(2)128 个数据存储器(RAM)单元;(3)4K Flash程序存储器;(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 口、P1口、P2口、P3口);(5)1个全双工串行口;(6)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7)1个看 门狗定时器;(8)一个中断系统,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9)25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0)1个看门狗定时器。 5.简述P0,P2口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答:(1)P0口和P2口都可以作为I/O口使用,P0口作为输出口输出高电平时要外接上拉电阻。 (2)P0口作为地址(低8位)/数据总线使用,P2口作为地址(高8位)总线使用。 6.AT89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与振荡周期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机器周期的时序如何划分?答:时钟周期是单片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机器周期则是完成某一个规定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机器周期为6个时钟周期,共12个振荡周期性,依次表示为S1P1、S1P2、… S6P1、S6P2 7.AT89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是如何定义的?当主频为6MHz的时候,一个机 器周期是多长时间?执行一条最短指令需要多长时间? 答:时钟周期:晶振的的振荡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 机器周期:1个机器周期由12个时钟周期组成。它是计算机执行一种基本操作的时间单位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1个指令周期由1~4个机器周期组成 12/6=2μs,指令周期最短为2μs

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报告

《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报告书 适用专业:建筑相关专业 实训时间:一周 实训地点:建材实验室 起草人:林丽娟 班级:建工10-1、2 实验人员: 一、水泥 (一)取样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 水泥安定性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计算公式及结果分析 5、实验记录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1、包装标志要求 2、数量的要求 二、混凝土用砂 (一)取样 (二)泥含量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泥含量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泥块含量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四)表观密度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表观密度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堆积密度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结果计算: (七)筛分析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 砂颗粒级配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累20 计 40 筛 余60 (%) 80 100 0.15 0.30 0.60 1.18 2.36 4.75 筛孔尺寸(mm) 砂子筛分曲线图 该砂的级配为区。 三、混凝土用碎石 (一)取样 (二)表观密度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碎石表观密度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石子堆积密度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