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初稿)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初稿)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法律援助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2014年3月28日

目录

【摘要】............................................................ I 1、基本概念研究.. (1)

1.1 和谐社会 (1)

1.2 法律援助 (1)

2、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法律援助的现状 (2)

2.1 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潜在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2)

2.2 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增加 (3)

2.3 农民工因民事维权引发刑事犯罪的现象显现 (4)

3、农民工法律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

3.1 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维权法律依据不足 (4)

3.2 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维权意识淡薄 (5)

3.3 法律援助经费短缺,办案律师积极性不高 (5)

3.4 法定诉讼程序复杂,农民工维权成本高 (6)

4、和谐社会视角下完善农民工法律提助的建议 (6)

4.1 制定一部专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法 (6)

4.2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6)

4.3 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援助机制 (7)

4.4 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机构 (7)

5、总结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法律援助事业如同缕缕温暖的阳光洒向需要帮助的人,温暖着整个社会。法律援助即国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阳光工程”,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认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一个衍生体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权益经常遭到损害, 是我国现今法律援助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 依法保障合法权益,赋予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在农民工群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适时的提供法律援助, 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民工法律援助

I

1

1

1、基本概念研究

1.1 和谐社会

2005年2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并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方面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更重要的是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胡锦涛同志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2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困难、生理残缺、智能低下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法律援助同时又称法律救助,是由国家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法律服务费用,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法律制度。该系统为实现特殊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状况,人权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社会的背景下,在各方面体现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于1994年正式启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到2003年9 月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颁布才得到正式确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工作为社会上一大弱势群体,在法律

1

援助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一致,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的发挥。

2、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法律援助的现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月份出台的国务院5号文件为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问题做出了政策保障,对当前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规定,对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就目前而言,各省市、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已经在解决农民工欠薪、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且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然而,从国家大局出发,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人身安全,社会保险等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任务依然艰巨。

2.1 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潜在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 农民工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短时间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绝大部分农民工只能选择从事收入较低、同时有一定职业风险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与用人单位相比较而言处在明显的不平等地位, 因而涉及农民工劳动争议、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征地拆迁补偿、相邻权纠纷等问题不可避免,虽然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但是上述问题依然趋待解决,再加之农民工普遍缺乏相关法律知识、诉讼技能和各种社会资源, 一旦发生法律纠纷, 绝大部分农民工都会选择法律援助。同时,从调查的情况看, 农民工的法律帮助需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首先,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农民工的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今后的一定时期内,这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在过去的10年内,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总规模将持续扩大,平均每年转移量在1493 万~ 1662 万人。其次,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依然严竣。目前,一些地方农民工工资低,包工头不能保证农民工的薪酬,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相当普遍。据宁夏法律援助中心对一建筑工地

的农民工抽样调查显示,43 %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据福建调查显示, 65 %的外商投资企业依旧有拖欠、扣押工资现象的存在;70 %农民工反映工资被扣除。此外,个人侵权案件、长期超负荷加班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涉及农民工的职业病、工伤事故有上升趋势。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和统计总局统计,近几年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2003年死亡于各类生产事故的有149226人,2004年死亡人数为147,379人; 2005年有127089人死亡。另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在中国涉及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200多万以上的职工面临职业病的危险,但在2005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工伤和职业病的农民工占了大部分比例,而潜伏期的职业病的职工是未来需要帮助的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2.2 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增加

农民工选择法律援助的主要原因是普遍低收入的现实情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返乡农民工不断增加,因而返乡农民工与原务工地的工资、工伤、劳动争议等方面的纠纷将可能大面积出现,从而产生新的法律援助需求;随着法律援助的范围和条件进一步放宽, 务工人员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农民工法律援助需求将随之增加。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已有43587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以上海为例,近几年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案件达50 %以上的年增长率,2005年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处理超过2004年增加了110 %。在广东,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8,197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东莞。江西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40%的法律援助案件, 2006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 %。此外,根据国务院5号文件规定,下面的情况无需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即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工伤赔偿等法律援助。这一规定的实施将使得法律援助案件大幅度增加。据部分城市统计,农民工工资和工伤赔偿的请求占到70 %至80 %的份额,农民工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有的地方竟然高达90%。也就是说,涉及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主要类型是农民工请求工资和工伤赔偿,如果这两个案件不再审查经济困难的话,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工伤赔偿案件较去年相比同比增长43,184 %,达到7136件,以深圳市为例,仅一季度,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的工伤赔偿、事故赔偿及其他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3 %。

3

2.3 农民工因民事维权引发刑事犯罪的现象显现

调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些地方的农民工犯罪率高,这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也有不少是因为由于未能维权成功,从而采取暴力维权所致。本文以江西省农民工黄永兴讨薪未果而持刀杀人的典型的案例为例,承包商拖欠工资大约4000元左右,黄永兴经由亲戚介绍,在上海港务工程公司洋山道堆项目下属申川施工队做木工。在项目结束时,承包商拒绝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工程款尚未支付为由,只答应给黄永兴让他回江西老家并给了他200元路费。黄某多次讨要工资却屡屡失败,异常愤怒的他用菜刀砍承包商,导致包工头于2005年6月28日晚经抢救无效死亡,黄某则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逮捕。同样发生在2005年5月甘肃省甘谷县农民工王斌追讨工资,因追讨工资未果而连杀4人。类似的案件时有发生,应该引起执法机构和宣传机构的高度重视。据相关统计数字,2005年,上海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外籍劳工达到相当高的比例,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有相当多的案件是由于民事纠纷处理不妥当变成刑事案件的。以福建省为例,来务工人员提供的法律援助比重高达90 %,而这仅仅在近两年内指定的刑事辩护案件中就高达这样的份额,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暴力犯罪类型,具体而言包括盗窃,抢劫,杀人,故意伤害等。农民工暴力维权、另类维权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 法律援助机构和其他维权部门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 及时疏通化解矛盾,下大力气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

3、农民工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维权法律依据不足

现行法律法规的某些规定对于农民工维护其合法权益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工伤保险条例》第18条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然而在现实中,农民工往往拿不出证明,因此不能进入维权程序。另一方面以“法律援助条例”中的规定为例:农民工侵权案件义务人所在地是打工地,现实情况却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收到伤害、交通事故等事件后,农民工不信任打工地司法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但依照法律法规,农民工在申请法律援助是,应向义务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基于这一点,外来务工人员在发生侵权后往往回到家乡请求维权,错过仲裁诉讼时效,

增加他们的维权成本。因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而遭到农民工原籍法律援助机构的拒绝, 申请人又缺乏向打工地申请法律援助的渠道而最终得不到救助。

3.2 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维权意识淡薄

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缺乏,致使权益无法维护。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文化程度较低,缺少一技之长, 大多从事脏、重、苦、险等工种, 对法律知识了解较少,法律意识淡薄,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遭受侵害不知如何求助,容易错过仲裁期限。多数农民工不懂得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对签订劳动合同不够重视,或在用人单位拒不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接受用工条件,使自身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当农民工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时候, 经常情绪冲动, 感情用事, 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时甚至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比如20 12 年12 月4 日发生的汕头放火案141 , 20 13 年l月10 日发生的陕西富平上千人下跪讨薪事件囚等, 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3.3 法律援助经费短缺,办案律师积极性不高

我国法律援助事业面临着资金来源的严重困境,政府经费极其有限,法律援助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不到位,影响法律援助工作正常开展。法律援助中心未单独设置且缺乏相关的专业法律援助咨询人员,很多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得不到及时、快捷的处理,无法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法律援助机构面临更大的经费压力,其中原因之一是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大幅增加,而相关机构无力支付跨市、跨省的法律援助案件差旅费及补贴,一般情况下对返乡申请法律援助的农民工只能提供咨询,我国法律援助机构尚未全部建立, 人均经费只有两毛钱(以全国13 亿人口计算)。将其分摊到农民工头上, 所谓的经费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制约着农民工维权活动的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是实践中难以满足正常的法律援助工作需要,先办案后拨钱被大部分法律援助机构所采用, 以案计数。再加之, 农民工维权调查取证难,难度系数大, 成本费用高, 导致承办律师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调查取证, 事实上增加了法律援助的办案难度, 因而, 导致部分律师对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积极性降低。

3.4 法定诉讼程序复杂,农民工维权成本高

《仲裁法》中的“仲裁时效”与以往相比时间上延长了,并实施了“劳动争议仲裁不

5

收费”和部分案件一裁定局的重大改革,以确保农民工的诉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个事实,即劳动仲裁会延长劳动者维权时间的事实。例如,我们以程序案件计算,第一步是劳动仲裁,如果不服则进入第二步的民事一审,第三步进入民事二审到第四步申请执行,整个过程历时18个月零7天,慢的话则需要三个月零两天。对于农民工来说,持续时间过长,这意味着增加了维权成本,容易导致大量农民工被迫放弃权利。鉴于此,设计完善的农民工法律援助系统,改善农民工劳动纠纷适用的法律援助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满足广大农民工的迫切需求,为外来务工人员者找回公道,同样的追求司法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4、和谐社会视角下完善农民工法律提助的建议

4.1 制定一部专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法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于2003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是现行法律援助的基本准则,我们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法律援助的内容,《律师法》、《残疾人保障法》、等其他法律对法律援助都有一些规定,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规定针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为了更好地规范相关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大多数省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其中的一些规定之间存在不同层次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操作。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应该以国家的名义制定一个特殊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法。

4.2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历史较短, 从政府到公众都对其理解不到位, 更何况广大农民工, 他们对法律援助制度更是知之甚少, 有的外来务工者甚至根本不知道法律援助的存在。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 有针对性的在农民工集中的贫困农村、建筑工地、火车站等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

以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强化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让他们真正地理解法律援助制度, 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想到运用法律援助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认同和支持该项制度, 并使其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

4.3 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援助机制

正如上文所述,在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问题上, 解决经费问题尤其显得重要。财政要增加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所需的经费,保证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和工作经费足额到位,在现有的法律援助业务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加大财政预算,促进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正常开展。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 法律援助经费中政府拨款占据绝大部分,而我国的法律援助拨款不仅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专用于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拨款更是少于实际需求。因此, 政府应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或将法律援助的实施列入政府的惠民项目,建立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机制, 与此同时加大政府对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拨款,扩大专项拨款所占的比例, 并且做到专款专用,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法律援助公益资金的来源渠道,开展多种宣传, 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来积极拓展法律援助公益资金来源渠道以缓解法律援助经费不足的状况, 尤其是支持贫困地区法律援助工作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以2003 年为例, 中共法律援助基金会协同司法部等部门合理举办的“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中国”的公益活动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次, 构建败诉当事人分担法律援助费用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将农民工法律援助的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对于一些常见的罪行,如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拒不执行损伤的工伤治疗等,设立由诉讼败诉方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同时也有效的遏制故意犯罪者,增加其违法成本,实现维护公平正义的目的,从而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从而彻底遏制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4.4 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机构

完善现存的法律援助机构类型,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注,使其能够主动向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同时,考虑到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存在的周期长加上环节多的特点,为了确保农民工能得到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针对农民工的专门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法律援助专职队伍建设,配备具有法律执业资格、又热爱法律援助事业的专职人员,以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种

7

机制可以被称为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专门面向所有外来务工者,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起草法律文件,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进行刑事辩护工作和刑事代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指导。

总之,“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趋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及时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总结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关键时期。农民工的权益严重受损的社会现实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以保护外来务工人的权利和利益,在现实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机制,通过这样才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本文基于社会现实,从四个层次的权利与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即法律保护,执法监督,司法保护,法律援助。分别分析了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受损的现实情况,并对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其直接原因在于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其中不乏自身原因,如农民工综合素质较差,组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不强等等造成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缺损。最后,在对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缺损进行的这一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角度,提出了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机制的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蒋月.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 刘洪德.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11.

[5] 尹雪英.谈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的完善[J].农业经济,2012.

[6]王英明.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制度研究.邵阳学院学报,2009(12).

[7]郑莹,院国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法治研究,2008(4)

[8] 龙海霞.维护农民工权益: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

[9] 曹信邦.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研究[J].理论探讨,2005,(3).

[10] 岳经纶.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劳动政策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

9

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流程

近年来,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明显增多,而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每到年底都会有大量的新闻爆出这样的事情。农民工辛辛苦苦了大半年最后拿不到钱,本身就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但是幸好的是,我国颁发了规定,农民工讨薪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其申请流程如下: 1、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2、查看是否满足劳动者经济困难的标准。 3、向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4、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进行审查。 5、如果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门提出。 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按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二、劳动者经济是否困难的标准,由当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劳动者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 三、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四、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需要查证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五、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六、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法律援助宣传手册

法律援助宣传手册

一、法律援助概念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是一项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 二、法律援助对象、条件 1、持有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的公民;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服务; 3、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经济困难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法律援助范围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侍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请求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赔偿的; 7、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主张离婚的; 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伪劣农药、种子、化肥坑农、因环境污染造成种植、养殖业损害和人身损害的涉

务或者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有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行为,有权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协会投诉,并可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法律援助人员; 4、受援人员有要求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 5、在案件承办过程中,受援人被收取办案费、活动费、交际费等费用,有权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协会投诉; 6、受援人有权申请有利害冲突的法律援助审批人员回避。 (二)受援人的义务 1、受援人应当如实向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叙述、披露所援助案件的真实情况;不得虚构事实,提供伪证,向承办人员提出违法或者不正当的要求; 2、受援人应当提供所有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提供的证据应当充分,否则可能导致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 3、受援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缴纳诉讼费、鉴定费等相关费用,以保证诉讼正常进行; 4、受援人应承担各种诉讼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如申请诉讼鉴定的风险、一方没有财产的诉讼风险、无足够财产提供执行的风险、诉讼时间过长的风险等。 六、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公民因经济困难就民事、行政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

农民工如何讨薪,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农民工如何讨薪,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热门推荐: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期限劳动争议劳动关系劳动仲裁 几乎每到过年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农民工讨薪的事件,其中采取暴力方式来讨薪的大有人在,这样的方法肯定是不可取的。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讲,▲农民工如何讨薪才是比较好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做详细解答。 ▲一、农民工可采取三种正常维权渠道。 1、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有工会的单位,可首先向工会反映情况,通过工会与用工方进行交涉;若单位还没有成立工会组织,也可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协商要求;被拖欠工资的工人还可联合起来,向用工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给他们施加压力。 2、采用行政解决方法: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随着讨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劳动局基本都有专门处理该类投诉的部门。

3、委托律师进行追讨:即通过律师进行调解,调解不果可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不满的话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农民工讨薪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 给予免收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首先,根据我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院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授权在上述六项规定范围之外补充规定的法律援助事项。 由上述可知,农民工讨薪的行为在《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受理范围内。农民工在讨薪的过程中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农民工可以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 构提出申请。 有些用人单位欺负农民工不懂法,因此就肆意的侵害其

农民工计酬手册

农民工计酬手册 xx政办发〔2009〕43号 关于实施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 工资工作长效管理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预防和制止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切实维护施工企业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长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属地管理,归口负责 (一)各县(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建设工程项目清欠及信访稳定工作。 (二)房管部门负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清欠及信访稳定工作;交通、水利、教育、经贸等部门负责本系统建设项目的清欠及信访稳定工作;各资产公司负责其投资、建设项目的清欠及信访稳定工作。建设部门负责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建设项目的清欠及信访稳定工作。 二、严格措施,强化保障 清欠工作实行“三进三保证”,即企业“进档保落实”,工资保障金“进户保应急”,民工工资“进卡保权益”。 (一)凡外市建筑施工企业来淮经营承揽工程业务,必须在我市设立分公司,保证发生拖欠时,有人有组织牵头落实处理。 (二)设立建筑企业工资保障金和项目工资保障金,并进入清欠专门账户,保证一旦发生拖欠用于应急。

1.进入我市的外地施工企业按下列标准交纳企业工资保障金: 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企业100万元,二级及以下企业70万元,专业承包企业50万元。 2.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前按下列标准交纳项目工资保障金: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投资项目除外)和施工企业按工程合同造价的5%分别缴纳项目工资保障金,上限为100万元。 (三)施工企业必须与建筑业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每一个农民工建立银行工资卡(本),按月足额将农民工工资打进卡(本),不得拖欠和克扣,保证民工权益不受侵害。 三、规范制度,加强监管 (一)实行“三项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建筑业民工维权告知制度”、“工资公示制度”和“《江苏省建筑业农民工劳动计酬手册》制度”三项清欠制度。 (二)实行清欠准入制度。外地来淮施工企业市场准入和投标时必须出具分公司营业执照和企业工资保障金缴纳凭证。 (三)实行信用考核制度。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建筑企业和项目负责人的信用评价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企业工资保障金和项目保障金实行差别化管理。凡连续3年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施工企业可以减免项目工资保障金,如有拖欠工资行为,则双倍缴纳项目工资保障金。 (四)实行工资表备案制度。施工企业每月由公司或分公司统一于5日前将上个月有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建造师)、班组长和农民工本人签字的工资表及银行出具的工资卡进账清单报至清欠办备案。备案的工资表、施工现场公示的工资表及打入银行的工资数额必须吻合。 (五)实行售房款监管制度。售房款应优先用于支付民工工资。房管部门对开发企业的售房款进行监管,开发企业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工资,房管部门应对监管资金予以冻结,不经清欠办同意不得动用,直至清偿民工工资。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困境_分析与解决(1)

◎冯哲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困境:分析与解决* 许多国家在其法律体系中都设置了法律援助制度,以“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农民工抛弃了生存的土地来到城市寻求生存机会,面对复杂的城市环境,与城市居民一起进行竞争与生活,其权益总是受到各方面的侵害或影响。从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到2006年《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均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关注,但从具体实践来看,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或缺陷,本文则从该制度困境入手,以求解决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毅然抛弃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走进城市,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农民工。自此,“农民工”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应用于那些脱离土地,但仍具有农民身份,走进城市的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农民工也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之一,但在其为城市发展与繁荣作出贡献的同时,其自身合法权益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障,甚至屡屡受到侵害。因此,在现有体制下,改革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创设新型、适应农民工流动性特点的法律援助体系成为当前农民工维权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困境分析 (一)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与能力欠缺制约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 农民工自身素质与能力制约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效力性。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农民工法律常识缺乏无力为自己选择有效的救济途径。有关调查表明,当农民工权益被侵害时,许多农民工不愿选用法律程序加以维护,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诉讼与仲裁的了解和对法律的信任感,而诉讼或仲裁时间过长、费用过高以及长时间的精神煎熬,都使农民工对法律救助措施望而退步。其二,农民工权利自我认知能力过差也制约了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农民工对自己应当享有哪些权利、什么样的权利应该受到保障,哪些权利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并不知晓。由于缺乏必要的权利认知能力,当自身权利受损时农民工仍毫不知情,自身权利意识与认知能力的低下导致了农民工权益维护难度与强度不断增加,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效性自然很难实现。 (二)法律援助机构及服务人员的数量及设置无法满足农民工维权案件的需要 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政府应为其配备足够的法律服务人员与服务机构。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设立法律援助机构3259个,其中地市和县区级机构3176个,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和工、青、妇、老、残、高校等社会组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4976个,形成了健全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而从从业人员来看,目前全国共有法律援助专职人员12285名,其中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的人员达到5927人,在各法律援助机构注册的法律援助志愿者达到76890人,法律援助组织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但相对于法律援助的缺口而言,我国法律援助机构与人员配置仍显不足。 (三)法律援助资金不足严重妨碍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 从数据上来看,2005年9月以来,中央财政连续3年对25个省份投放了1.6亿元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用于支持基层尤其是中西部地市和县区法律援助机构支付办案补贴。而从地方政府来看,全国有25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法律援助专项资金,有10个省(区、市)拨付了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经费,一半的省(区、市)建立或增加了死刑二审案件专项经费,以地市、县区级财政拨款与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相结合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系逐步形成。这些无一不表明着法律援助已经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职责加以落实。但与受援人员的数量与花费相比,政府资金投入仍显不足。比如我国2005年度各级财政用于法律援助的拨款总额为26220万元,人均占有法律援助经费仅为0.21元。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办案律师无法完成正常的调查与取证工作,而也有大量的律师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开法律援助队伍。 (四)法律援助相关制度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与不足 一是法律程序设置过于复杂。一方面,法律救济途径过于复杂与繁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纠纷解决实行仲裁前置的原则,只有经过劳动仲裁后的案件才能进入诉讼程序。而我国劳动仲裁制度尚不完善,虽然各地纷纷建立仲裁 摘要: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农民工自身权利意思淡薄、法律援助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不足、资金缺乏以及法律援助制度本身缺陷等等。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改革建议:完善法律援助相关立法、强化农民工社会人身份、建立法律援助资金保障与监管制度、完善施援主体建以及建立区际、部门间协作机制。 关键词:农民工法律援助困境 *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厅级研究项目。 66 --

最新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专项维权活动总结

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专项维权活动总结 每逢岁末都是农民工讨薪的高峰期,法律援助中心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出台多套组合拳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 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全力服务“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XX区结合区域特点,按照《北京市司法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服务活动的通知》自2020年12月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情系农民工,法律援助在行动”农民工维权活动。 1.专题部署,制定农民工活动方案。

区法律援助中心针对农民工维权活动,制定下发了农民工专项活动通知,下发至各镇街。同时制定了《关于做好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的通知》,将农民工维权活动与治欠保支工作紧密结合。XX区建立了区法律援助中心、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三级互动的网络,方便农民工申请并获得法律援助,有效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在维权活动期间,启动农民工维权活动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涉及农民工讨薪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 2.加强沟通,合力开展农民工维权工作。 区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内部与外部沟通机制,合力开展农民工维权工作。内部,加强与基层科、矫正帮教科、法宣科的沟通,开展涉及农民工欠薪矛盾的调解,涉及两类人员欠薪的案件的办理以及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外部,加强与当地法院的沟通协调,尽量缩短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结案周期;与劳动仲裁部门建立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援助联动协作机制,做到资源和信息共享,使法律援助律师及时参与仲裁,提升了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成功率和办案质量。加强与当地劳动监察、建设规划等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利用行政执法手段解决农民工劳动报酬拖欠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初稿)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法律援助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2014年3月28日

目录 【摘要】............................................................ I 1、基本概念研究.. (1) 1.1 和谐社会 (1) 1.2 法律援助 (1) 2、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法律援助的现状 (2) 2.1 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潜在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2) 2.2 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增加 (3) 2.3 农民工因民事维权引发刑事犯罪的现象显现 (4) 3、农民工法律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 3.1 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维权法律依据不足 (4) 3.2 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维权意识淡薄 (5) 3.3 法律援助经费短缺,办案律师积极性不高 (5) 3.4 法定诉讼程序复杂,农民工维权成本高 (6) 4、和谐社会视角下完善农民工法律提助的建议 (6) 4.1 制定一部专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法 (6) 4.2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6) 4.3 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援助机制 (7) 4.4 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机构 (7) 5、总结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法律援助事业如同缕缕温暖的阳光洒向需要帮助的人,温暖着整个社会。法律援助即国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阳光工程”,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认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一个衍生体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权益经常遭到损害, 是我国现今法律援助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 依法保障合法权益,赋予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在农民工群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适时的提供法律援助, 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民工法律援助 I

法律援助案例 农民工维权难法律援助伸援手

农民工维权难法律援助伸援手案件类型:民事案件 办理方式:劳动仲裁、诉讼 指派单位:章丘区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章丘区法律援助中心施刚律师 山东清照律师事务所部分律师 一、案情简介 蔡某等人原是济南李福煤矿有限公司的职工,尽管已在该公司工作了多年,但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更没有为他们缴纳过社保。2014年12月15日,该公司因发生安全事故被责令关停,却未对职工进行及时妥善的安置,公司近千名职工一夜之间成为了没有任何保障的失业人员。职工们多次与公司进行交涉,要求给予经济补偿,公司均不予理睬。后来,职工们请求当地办事处介入调解,也一直无果。万般无奈之下,他们甚至萌生了结伴进京上访的念头。后经人指引,他们来到章丘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二、承办过程 蔡某等人刚来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时候,情绪十分激动。为此,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他们,一边耐心询问详细案情。在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后,法律援助中心意识到,此次劳动纠纷涉及的人数不仅仅是蔡某几人,还有全公司上下近千

名工人,他们属于农民工弱势群体,且大多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在安全事故中受伤的工人,因为没有工伤保险,无法享受工伤医疗,需要自己支付一大笔医药费。生活突然切断了生活来源,再就业又处处碰壁,工人的生活可谓雪上加霜。加之当时已临近春节,如果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造成越级上访甚至引发更大的群访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于是,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决定受理此案,并指派本中心施刚律师及山东清照律师事务所部分律师办理。 承办律师们接受指派后,十分重视,指派当日就和蔡某等人办理了相关委托手续,给无助的职工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律师们又分批接待了全厂上下需要受援的一千多名职工,对各位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年限以及要求赔偿的数额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作了登记。 律师通过梳理分析案件认为,李福煤矿公司未按照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在公司关停后,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事实上存在诸多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该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受援人有权要求经济补偿。鉴于该案经当事人的自力救助、乡镇政府介入调解都没成功,现在单方再次寻求调解的成功几率很小,因此,办案律师向劳动仲裁庭提出了仲裁申请。 承办律师认为,本案的关键是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受

法律知识宣传手册_

法律宣传手册 中科院研究生院法律援助中心、 校团委、学生会、知识产权社

法律援助中心简介: 自2009年4月13日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正式运行,以法律系学生为服务主体,接受广大师生、学校周边居民的相关法律问题咨询,提供本中心法律援助业务范围内的各项服务。 特别注意: 1、本中心是提供无偿法律援助的公益性学生组织的,所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不属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职能活动,与该院没有任何法律上或经济上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该院均不对受援人利益未实现承担任何责任。 2、本中心法律援助服务的具体提供者是法律硕士研究生(志愿者),他们将在法学教师指导下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3、志愿者在法律事务室值班时即可及时处理。 法律援助方式: 一、电话、网络或当面咨询

电话:88256453;e-mail:flyzgucas@https://www.doczj.com/doc/1011071933.html, 二、当面咨询(综合楼418) 申请人可自由选择以上任一方式。如果申请人选择方式一通过邮件进行网络咨询未能得到满意解答,或者认为事实复杂通过网络无法说清事实与问题而需要当面咨询的,可以再选择方式二通过预约向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当面咨询。 法律援助业务范围: (一)法律咨询; (二)代拟法律文书; (三)代理民事诉讼。 本中心提供的法律援助以民事案件的咨询为主。如有涉及到需要代理案件或其他复杂情形,则申请人应于本中心决定受理后,与本中心签署法律援助协议书,并办理其他委托代理手续。

一、“12·4”活动介绍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期间,全国各地各组织团体都将展开丰富多彩的法律宣传活动,旨在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2011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届时,我系将依托中科院研究生院,联合校团委、学生会及兄弟院校共同举办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望同学们积极参加,深入学习。 二、法律前沿 【产假拟由90天延长至14周】 近日,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内容包括,产假拟由90天延长至14周;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医疗费由生育保险支付,未上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等。(市民可在12月23日前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法学院孔一兵 农民工欠薪案件法律援助的调研报告正式版_1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法学院孔一兵农民工欠薪案件法律援助的调研报 告正式版

法学院孔一兵农民工欠薪案件法律援助的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农民工欠薪案件法律援助的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自然的关 注着法制的发展和建设,“农民工”是当 今比较热门的话题,同时是值得关注和关 心的群体。XX年10月24日温总理亲自为 农民工讨薪的行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 “清欠”大潮。 诚然,工资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全部的 生活寄托,一旦没有保障,发生拖欠,极 易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的不稳定因 素。同时,被寄回家乡的工资,具有外溢

效应,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本积累,一旦被割断,将不利于农民的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着眼于此,本文将调研目标定为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为自己伸张正义,这样一个群体在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他们是如何面对的?他们采取了什么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社会上是否有这种机构援助他们?通过对沈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处理农民工欠薪个案的分析基础上,并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民工欠薪个案调研 (一)案件介绍

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题(以建筑行业为例)

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题 (以建筑行业为例) 法律援助小组成员:

学法、知法、守法、 法律为你护身! 调查发现,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业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而建筑业是工伤风险高、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其中建筑业农民工遇到的三大主要问题主要有: ①欠薪事件多发 ②安全事故频现 ③工伤维权艰难

另据“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计划”发布的《当代建 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显示,建筑工 人讨薪维权全额结算比例仅为56.5%,甚至有8% 的欠薪案例中,工人经过讨薪行动仍旧分文未获。 2014年,根据人社部等八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该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然集中在建筑施工企业。此次专项检查中,共解决建筑企业拖欠的农民工工资94.29亿元,占解决被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的86.61%。欠薪事件多发 拖欠工资要清偿,民工权益要保障。

建筑业何以成为欠薪“重灾区”? ①这源于工程发包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很多工程要验收之后才能给付工程款,导致从事建筑业劳动的农民工经常无法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②建筑业包工制度和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晚付制’,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重要原因。 ③资金垫付是欠薪问题的根源。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拿下项目,一般都需要先行垫付工程款。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屡屡拖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使得建筑方既垫付了材料款,还没办法拿到工程款。由此以来,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就变得再自然不过了。

①应杜绝房地产开发中的垫资施工行为; ②改革现有的建筑用工制度,取消劳务分 包,推动总包施工企业直接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 同; ③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专项保证金制度和“月 薪制”。 ④严肃查处建筑业的违法转包行为,加大处 罚力度,采取降低资质等级、取消施工许可证等 手段从严处罚; ⑤严格落实“恶意欠薪入刑”与“建筑行业信用 系统管理制度”,建立劳动保障、住建、工商、公 检法、工会等部门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联动 惩戒机制。那么,如何减少欠薪行为呢? 有法有办法, 会富会发达。

法律援中心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农民工维权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法律援中心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农民工维权 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X 区法律援助中心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2月底期间,不打折扣贯彻好执行好“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农民工维权行动的活动安排,出台多套组合拳助力农民工讨薪,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情况 (一)落实便民措施,提供便捷服务 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申请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不审查经济困难标准,简化办理程序,针对目前老年人索要工资增多的现象,对老年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暂时无法提供身份证明或其他相关材料的农工,先行受理,随后补办相关手续,对符合援助条件、取证困难的当事人,给予代书、代理交涉、帮助取证等服务。 (二)精心组织活动,制定活动方案 一是依照“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农民工维权行动活动方案,根据辖区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区活动方案,既完成“规

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在做好活动方案的制定同时做好活动效果的回头检验。二是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进行农民工维权业务培训,安排好律师值班,做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咨询、受理工作,现场解答法律咨询,解决农民工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遇到群体性、突发性的农民工案件做好处理和上报。 (三)集中联合办公,启动应急处置 1月15日-2月3日,X 区设立临时机构——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应急办,政府、人社、司法等部门形成合力,中心在应急办成立当日,指派执业五年以上、业务能力硬、社会责任感强的律师进驻,历时20天,集中处理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等维权问题,热情接待当事人,做好解释和政策宣传,坚持宜调则调、能诉快诉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等非诉渠道,及时化解矛盾,降低维权成本,帮助被欠薪的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四)广泛深入宣传,营造维权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维权宣传,利用法律援助窗口、户外摆台宣传、集中宣传等形式,活动期间,与多部门、单位联合,分别在汽车东站、集贸广场等地,以现场宣讲、解答咨询等方式向群众

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xx年法律援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条例》,以实现“应援尽援”为目标,进一步改善经费保障水平,深化“便民服务”主题活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加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全县各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法援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总数要达到80件以上,较20xx 年有所增长,力争实现递增10%的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推进法律援助信息化为突破口,进一步狠抓法律援助业务规范化建设。 (一)按照司法部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网络联动平台,实现法律援助案件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实时监控,对案件实现动态监督管理,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二)依据《法律援助条例》及有关规定,完善、规范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指派、承办、结案、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提高业务规范化运作水平。 (三)进一步强化对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监督管理,督促各办案单位按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要求对本单位律师办案质量进行检查,推广案件质量评议的经验,完善法律援助案件

质量评估机制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水平。 (四)明确援助任务,加强督导,全面完成。各法律服务机构执业人员每人完成2件援助案件(见习人除外)。各乡(镇)法援工作站办理每人4件援助案件。 二、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为契机。探索构建法律援助便民长效机制。 (一)认真研究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法律援助目标人群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大办案力度,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切实做到应援尽援、能援多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按照”场所便民、设施完善、业务规范、服务专业”的要求,参照先进市县区做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在县城临街、农村集市等方便人员来往的地点设置法律援助便民服务联系点;继续完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解决法律援助“门难找”的问题。 (三)试行在工、青、妇、老、残、信访、劳动仲裁、法院、公安交警队、派出所、看守所、法制办等部门设立法律援助申请、受理联系点制度,畅通申请法律援助的渠道。 (四)试行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进万家”。活动,通过民政??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持卡群众可以凭卡直接免费获得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工作总结

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工 作总结 市法律援助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和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警民亲”活动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xx市司法局出台了《xx市司法局关于年末岁初开展为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的通知》,为此xx市司法局启动了“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专项活动期间,xx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在xx市客运中心、东方广场等地流动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展法制宣传,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代书近100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 为贯彻执行“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我局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xx栋同志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xx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法律援助中心负责日常工作。旨在提高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的效率,发挥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的职能作用,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应对,有效控制,妥善处置,把该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简化案件审批程序,及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为认真贯彻执行“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一个绿色通道。首先,对农民工“依法讨薪”法律援助案件进一步扩大申请受理的范围,并简化受理案件审查程序,同时在案件受理过程中对农民工“依法讨薪”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办理;其次是加大同各部门间协调与办案力度,通过与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仲裁委员会、法院建立互动机制,实现对农民工讨薪案件,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理,尽量缩短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结案周期,努力做到案件快审快结,让农民工在返乡前拿到工资过个快乐年。 三、实现农民工讨薪100%法律援助,全面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为全面实现市司法局关于《xx市司法局关于年末岁初开展为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的通知》中“应援尽援”目标。我局对农民工讨薪、工伤案件100%法律援助的同时,尽可能将其他社会保险待遇、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列入法律援助范围,满足农民工维权的实际需要。 四、加强法律宣传,为农民工依法讨薪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局针对“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法律援助中心利用合理时间集中在城区人口聚集地宣传与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

2011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2011年XXX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2011年,XXX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司法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三个更加注重、三个务必抓好”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改善民生〃法律援助在行动”主题活动,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确保困难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援助。2011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95件,受援人1542人,挽回经济损失1580多万元,接待来访来电咨询7850人次,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突出抓好“改善民生〃法律援助在行动”活动。“改善民生〃法律援助在行动”是一项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活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发挥法律援助工作在服务困难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作用,市司法局于3月上旬组织召开了三大行动动员大会,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三大

活动方案。同时,市司法局积极与市委组织部沟通联系,争取支持,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改善民生〃法律援助在行动”活动方案》,并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一起全市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法律援助培训班,各县(区、管理区)司法局和当地组织部也先后联合举办了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法律援助培训班,全市共培训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1310人次,积极延伸便民法律援助服务面,更好地为广大农村困难群众服务。 二、正式开通运行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均安排具有法律知识的专业专职人员值班,为来电群众解答各种法律疑难问题,全年全市通过“12348”专线解答咨询或听取语音服务达3104人次。 三、深入推进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的规范使用。启用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以来,我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工作,在硬件方面争取办公设施达到信息化办公的要求,人员配备方面尽量实行固定,及时地对援助案件和咨询事项进行整理录入,运行率达到100%。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宣传,是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途径。2011年,全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法律援助条例》大型宣传

法律援助为外地民工撑起一片蓝天

邵东法律援助为外地民工撑起一片蓝天 2009年2月17日,贵州省黎族自治县女子禄芳在我县两市镇兴隆村李某的五金加工厂上班时,不幸发生工伤事故,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末节被全部压断。事发后,加工厂老板及时将伤者送往邵东县中医院治疗,指伤基本痊愈后,伤者方和厂方老板就后续治疗费及伤残补助金产生争议和分歧,经两市镇兴隆村调委会多次调处未果。后禄芳先后找到了县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邵阳市劳动局等有关部门,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由于禄芳是外省人,属少数民族,而且从未上过学,属全文盲,所以一是担心老板和村委会欺侮她;二是由于不懂法律,不知如何依法维权,加上久未解决问题和旁人怂恿,她便直接到市县上访。禄芳的丈夫吕某还多次找到五金厂老板,扬言要杀死几个人。县法援中心得知这些情况后,及时向司法局领导汇报情况,同时指派法援中心曾仲红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曾律师向禄芳夫妇俩反复讲解法律,安抚他们的情绪,要求他们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依法办事,绝不能到厂方闹事阻工,更不能行凶违法,通过这些工作,禄芳夫妇理解和信任了援助律师,并表示一定配合律师的调解工作。 4月8日,双方在县司法局姜加玉局长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在调解前期,双方对伤残补助金存在很大分歧,特别是禄芳的丈夫吕某态度强硬,厂方也提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

响,经营形势不好,一直在亏损,不愿意多出钱,调解陷入僵局。后通过姜局长和曾律师一起做双方工作,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厂方一次性补偿禄芳伤残补助金等费用3.6万元。这一涉及外省的少数民族打工嫂的工伤纠纷得到妥善解决。既保障了外地民工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邵东县司法局局长姜加玉 邵东县法律援助中心曾仲红

[其它总结]法律援助中心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工作总结

[其它总结]法律援助中心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工作总结 法律援助中心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工作总结 区法律援助中心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XX年12月20日至2019年2月底期间,不打折扣贯彻好执行好“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农民工维权行动的活动安排,出台多套组合拳助力农民工讨薪,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情况 (一)落实便民措施,提供便捷服务 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申请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不审查经济困难标准,简化办理程序,针对目前老年人索要工资增多的现象,对老年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暂时无法提供身份证明或其他相关材料的农工,先行受理,随后补办相关手续,对符合援助条件、取证困难的当事人,给予代书、代理交涉、帮助取证等服务。 (二)精心组织活动,制定活动方案 一是依照“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农民工维权行动活动方案,根据辖区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区活动方案,既完成“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在做好活动方案的制定同时做好活动效果的回头检验。二是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进行农民工维权业务培训,安排好律师值班,做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咨询、受理工作,现场解答法律咨询,解决农民工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遇到群体性、突发性的农民工案件做好处理和上报。 (三)集中联合办公,启动应急处置 1月15日-2月3日,金安区设立临时机构——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应急办,政府、人社、司法等部门形成合力,中心在应急办成立当日,指派执业五年以上、业务能力硬、社会责任感强的律师进驻,历时20天,集中处理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等维权问题,热情接待当事人,做好解释和政策宣传,坚持宜调则调、能诉快诉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等非诉渠道,及时化解矛盾,降低维权成本,帮助被欠薪的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四)广泛深入宣传,营造维权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维权宣传,利用法律援助窗口、户外摆台宣传、集中宣传等形式,活动期间,与多部门、单位联合,分别在汽车东站、集贸广场等地,以现场宣讲、解答咨询等方式向群众普法,通过律师讲解其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以

法律援助培训计划

大化县2012年度法律援助培训工作计划 为加强我县法律援助工作,提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实现“应援优援”目标,全力保护好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制定我县2012年度法律援助法律法规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使法律援助执业人员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爱岗敬业和维护公平正义意识,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法律援助业务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从而提高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 二、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律援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等方面的法规知识;培训时间:2012年2月-11月 三、培训对象 各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员、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的司法助理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 四、培训方式 (一)举办全县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业务培训班; (二)采取以会代训方式组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律师、司法助理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三)运用广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视频终端这个平台进行培训。 五、培训要求 1、高度重视。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推进,扎实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更新法律援助管理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律援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此,各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要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年内法律援助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面达到100%。 2、精心组织。各中心、律师事务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应统筹安排,按要求做好培训报名工作。要将教育培训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评估范围。篇二:2012年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2012年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计划 为推进“法律进社区”,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体系,更好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在新的一年里,全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以社会特困弱势群众法律援助为重点,建立完善社区援助志愿者服务体系,进一步将法律援助服务向社区延伸,方便群众求助,满足群众法律需求,解决群众涉法实际困难。 二、宗旨原则 社区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宗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行为准则:志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 三、服务内容 1、对特困家庭提供义务法律服务。以社区内基本无劳动收入的特困家庭为服务重点,主要为特困家庭提供义务法律咨询、非诉讼调解、诉讼代理等援助服务; 2、广泛开展社区法律服务活动。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定期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在社区内开展法律咨询、讲座等活动,志愿者配合司法所和社区开展法律宣传、依法治理、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律帮教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