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4.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5-6题。

5.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6.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

7.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

8.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A.暴雨造成的水灾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

9.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

10.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A.①②B.③⑩C.④⑧D.⑥⑦

从2006年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这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其中5次是强沙尘暴。据此回答5—8题:

11.沙尘暴属于()

A.气象灾害B.海洋灾害C.地质灾害D.天文灾害12.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

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

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

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

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

13.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主要原因是()

A.儿童抵抗能力差

B.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

C.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

D.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的时间长,吸入的浮沉多

14.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②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③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006年第一号热带风暴“珍珠”(CHANCHU)于5月9日20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以东550千米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15日2时进一步加强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45米/秒)。强台风“珍珠”经我国南海北上,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饶平到澄海之间登陆。进入福建省境内后逐渐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受台风影响的各地政府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紧急转移人口一百多万。据此回答9—11题:

15.上图为台风中心经过我国东沙群岛的某气象站时测量到的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则台风中心接近该气象站的时间为()

A.5时

B.11时

C.17时

D.21时

16.当台风于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登陆时()

A.处于18日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全球的四分之三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属于西半球

D.孟买正是烈日当空

17.从5月14日到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

B.加剧南方的干燥

C.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势力

D.形成大量的对流雨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4题。

18.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

19.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20.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2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22﹒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

D .灾中应急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通过建设加强灾区的抗灾能力

23.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2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25.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

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26﹒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

27.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28.“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 A.防御寒潮和台风 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 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 D.防治洪涝和滑坡 29.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0-1995年)图(图中“风雹”包括大风、龙卷风、雹灾等灾种)回答13-14两题

A B C D

30.以上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洪涝B.火山爆发C.地震D.干旱

31.根据资料可以看出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按表现特征主要是()A.缓发型灾害B.突发型灾害C.过渡型灾害D.人为诱发灾害32.以下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由自然作用造成的是()A.地震B.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C.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33.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火山活动B.地质构造C.外力作用D.褶皱形态3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

A.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

B.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

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35.采用“无坝引水”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阿斯旺水利工程C.伊泰普水电站D.长江三峡工程

2001年冬季,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现象,回答36-37题。36.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的原因是()

A.黄河流域暴雨成灾B.台风过境普降大雨

C.发生凌汛现象D.大堤多年失修

37.防治此类决堤现象发生的现行的措施是

A.飞机轰炸B.跨流域调水C.修水库D.加固大堤38.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御的最基本途径是

A.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修筑沿岸堤坝,彻底整治河道

C.积极参加财产安全保险事业

D.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9.下列防洪措施属于工程性的是

A.实行防洪保险B.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C.修建分洪区D.加强分洪区土地管理

4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主要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②黄土高原降水集中于夏

季,且多暴雨③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低山丘陵大而集中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较之南方低山丘陵更加崎岖不平⑤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抗侵蚀能力更低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⑤D.①③⑤

41.各种自然灾害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主要是因为()A.各自然灾害都发生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内

B.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环境不同

C.发生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主要取决于发生区域内自然环境因素

42.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

A.粘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

43.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A.干旱B.多雨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44.造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人为原因是()

①流域内普降暴雨②上游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下降③下游围湖造田,行洪区被农田和建筑占据④下游入海口处挖沙、采沙现象严重

A ①②B②③C ①③D ②④

45.“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

A.森林雷灾B.乱砍滥伐C.森林虫灾D.毁林开荒

46.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

B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

C遥感技术——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D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和信息数据空间分析

47.棉铃虫重灾区主要分布于()

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云贵高原

1998年6月长江流域发生连续暴雨,干流连续6次出现了大洪峰和高水位。回答下题。

48、造成连续暴雨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长江流域

B 锋面活动持续停留在长江流域

C 台风影响造成连续暴雨

D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49.防御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03年7-8月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50.与高温天气相伴的灾害性天气往往是()

A.洪涝灾害B.干旱灾害C.滑坡和泥石流D.蝗灾

51.某日,上海受台风影响,其风向是西北风,则此时台风中心大约位于

上海的( )

A .东部

B .西部

C .南部

D .北部

52.在南方受高温煎熬的时段,我国北方很可能出现( )

A .寒冷干燥天气

B .高温多雨天气

C .干热风天气

D .晴朗温暖天气 53.能缓解南方高温天气的大气活动有( )

A .台风

B .龙卷风

C .海啸

D .寒潮

54、图5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 ) A .主要发生在夏季 B .主要发生在秋、冬与春季 C .与月均温有关 D .与月均最低气温无关

二、综合题

1.(2008山东文综,31)(10分)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

⑵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

图5

气温

图例 涝渍灾害区 河流

图12

2.(2008海南,26)(10分)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

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

3.(2007山东文综,31)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4.(2007海南,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

“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

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

(下图)。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

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

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

“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

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

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

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

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

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

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

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6分)

5.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图中A城市名称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国家)的首都。(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6.读下面两幅图示,分析回答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2)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

(5)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措施。(不少于三项)

7. (2009年高考文综浙江卷)“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

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4分)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3分)

8.(2009年高考文综山东卷)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区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6 (单位:次)

(1)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分析原因。(2分)(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6分)

9.2009年高考地理海南卷25、(10分)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

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分)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8分)

10.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N

600m

300

图 11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11.2011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图12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

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2分)

12.(2011年高考地理海南卷)图11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

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图例

市界

寒潮总次数等

参考答案

1.答案:(10分)

⑴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6分)

⑵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4分)

2.答案:(10分)

(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4分)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6分)

3.答案:(10分)

(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4分)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3分)

4.答案:(10分)

(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预报;(2分)政府组织得利,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著。(2分)

(2)西南(偏南、偏西)(1分)东北(偏北、偏东)(1分)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2分)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2分)

5.【答案】(1)8263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3)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6.(1)旱涝、关联性(2)地震(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4)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5)兴建长江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

7.(1)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

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

(3)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8.(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2分)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2分)(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2分)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2分)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2分)

9.(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2分)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2分)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2分)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4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10.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4分)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3分)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3分)

1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12.答案要点:

(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3分)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7分)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4.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5-6题。 5.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6.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

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 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 1.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 . 2006年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 . 1976年唐山大地震 D .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06年 3月 27日下午 4时 45分, 太旧高速公路 (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 3-4题。 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 .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 .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 .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 .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 12月 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 5-6题。 5. 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A .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 .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 .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6.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 A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 20世纪后 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 7~9题。 7.关于 20世纪后 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 .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 .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 .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 8. 20世纪后 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自然灾害

2019高考地理重点复习:自然灾害 2019高考地理重点复习: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A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 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 (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 (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3.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知识。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林地众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答案】C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产业部门的影响。 【思路点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由图示信息知该地林地分布广泛,因此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 4.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图中河流以西公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雨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河流以西公路段,公路沿等高线延伸,因

高考自然灾害练习题

自然灾害专项练习题 读2004年广东发生的最严重的“气候灾害类型漫画图”(图)(注: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完成下题。 1.图中灾害类型最易发生在冬季的是 A.寒潮、高温 B.暴雨、咸潮 C.寒潮、咸潮 D.雷击、干旱 2.下列灾害类型中治理措施相似的是 A.干旱、咸潮 B.高温、咸潮 C.暴雨、干旱 D.寒潮、雷击 我国L县县城东西长约8千米,南北最宽处500米,最窄处不足100米。读“L 县县城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3.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 A.山脊地带,地形较平坦 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 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 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 4.对图中城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暴雨 B.泥石流 C.滑坡 D.洪涝 1 / 13

5. (1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07日21时49分,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震中位于永平镇。昆明主城各区以及楚雄、大理、腾冲、芒市等地震感强烈。 分析该区域频繁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6.2014年底,兰新高铁将正式通车运营,它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新疆、甘肃、青海开始进入“高铁时代”。据图信息判断,兰新高铁投入运营后,图中虚线区域内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灾害 B.暴雪灾害 C.大风灾害 D.地震灾害 7.下图是我国某种灾害的分布情况,该灾害可能是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44道)试题汇编(2012—2014年)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 【答案】A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 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 (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 (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完整word)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完整版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九种自然灾害分布典型区域及主要特点Array 1、洪涝灾害——东北、黄河流域、长江、 淮河、珠江流域等。 2、干旱高温——较广,如华北地区春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华南地区干旱;西北、 西南内陆地区干旱。 3、台风——台、闽、粤、琼东南沿海地区 4、沙尘暴——西北、华北 5、寒潮——影响范围大,我国除青藏、滇 南外,各地都受影响(包括海南、台湾等地)。 6、地震——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华北 地区。 7、滑坡、泥石流——西南山区 8、赤潮——珠江口、杭州湾、渤海湾等 9、咸潮——东南沿海,如珠江三角洲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 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

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2)成因: 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的破坏;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各地均可发生,频率不同,黄淮海最重、华南西南次之、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②全年均发生,南北差异大,北方春旱、长中下夏秋旱,华南秋冬旱。 (2)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4 洪涝 (1)地域分布特点: ①地区性明显,季风区多,西部几率小。最重是珠江流域、二是淮河流域、三是长江流域。 ②季节性明显,集中于夏季。 (2)成因: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季节、年际变化较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夏季风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或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段);厄尔尼诺现象、凌汛等。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过度开垦③围湖造田占用河道、使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最新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7-2014年自然灾害历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4新课标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 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 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 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 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 因。 (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2014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014山东卷)4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 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 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 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 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图11为三江源地 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2014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 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 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 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 的原因。 (2014上海卷)(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45、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4分) 46、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6分)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2)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自然灾害的监测与 防御(2) 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能够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实行监测 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解析:除B项涉及的作用外,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还包括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 答案:B 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能够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解析: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基本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再结合本题的题干不难判断出D项准确。 答案:D 3.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世界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卫星云图制作的过程是,先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的分布状况,然后将其作为信息源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未来的24小时或48小时云系的移动和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根据其影响的地区做出天气预报。 答案:A 4.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作用的连续性表现在( ) ①灾前预警②灾中跟踪③灾后评估④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④ 解析:四项都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连续性表现在 ①②③。 答案:A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实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据此完成5—6题。 5.自然灾害监测的主体包括( ) ①监测机构②监测机构③地区级和基层社区机构④多种自然灾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④ 6.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的是( ) ①气象灾害②地质灾害③水文灾害④生物灾害⑤气象雷达⑥基层社区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①③ D.①②③④⑤⑥ 5—6.解析:只要熟悉教材图3.1,不难看出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各级组织。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

(完整版)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各种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质灾害】 地震 一、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二、地震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呈带状分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 三、成因: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造成地震。 四、危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体滑坡、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堰塞湖、瘟疫等次生灾害。 五、防治措施: 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 ④增强抗震意识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 滑坡、泥石流 一、滑坡 1.成因 (1).自然原因: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较差、暴雨集中。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山脚下采石等) 2.影响滑坡危害程度的因素有:滑坡体的位置高低、体积大小、移动速度快慢、移动路径 远近等。 二、泥石流的成因 1.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2.植被: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3.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 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1.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2.摧毁城镇、村庄; 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4.泥石流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造成洪涝灾害。 四、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加强监测预报 2.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建立应急预案

5、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6、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支挡物 7、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8、暴雨过后注意滑坡迹象,及时转移居民 9.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发生泥石流时,沿与泥石流垂直的高处逃跑,并保护好头部。 五、中国的滑坡、泥石流 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危害大的原因 (1)我国山地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相对松软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植被破坏严重, (4)山区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营里程长,人口财产相对集中 2.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不均 (2)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3)主要发生在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较集中 (4)西密东疏,西南地区是重灾区 六、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水文灾害】 洪涝 一.我国洪涝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1.空间分布不均; 2.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3.东部多,西部少; 4.沿海多,内陆少; 5.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6.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二.成因 1.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2.水系: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汇水量大 3.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多曲流,易淤塞 5.破坏植被,陡坡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并且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蒸发下渗减少,使下游河道短时来水过多。 6.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7.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和建设(建筑物占据河道) 三.危害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专题练习和答案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专题练习和答案 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 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3.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在我国1998年的洪涝灾情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的监测网有( ) ①气象监测网②地震监测网③水文监测网④海洋监测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C.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D.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6.下面对自然灾害防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 B.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灾害和损失为目的 C.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中进行防御 D.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属于非工程性防御 7.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其优点是 ( ) ①获取资料快,可及时地进行动态分析②受地面的限制少,可避免人员的伤亡 ③获取信息量大④探测的范围广,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B.龙卷风来时,应紧闭门窗 C.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D.台风强风过后,出现风平浪静,此时可以外出活动 9.遥感技术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作用是( ) A.动态监测 B.成因分析 C.动态模拟 D.灾害评价 10.对长江流域洪灾进行监测的理想技术手段是( ) A.应用遥感技术 B.人工监测 C.水上快艇监测 D.航空目测 11.下图中的M地带,常年8级以上大风超过百天,大风严重影响了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当地将该地带称作“三十里风区”。风灾是新疆的主要灾害天气之一。

(完整版)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与答案..

2007-2014年自然灾害历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2014新课标I卷)43,(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 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 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 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 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 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 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 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

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2014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 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014山东卷)44、(10分)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 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2014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 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 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 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 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 端海拔约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2014上海卷)(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2020年高考地理微专题7 自然灾害

微专题7 自然灾害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 2.TV 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不包括() A.火电B.核电C.风能发电D.水电 3.为了提高水质,TV 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A.修建抽水蓄能电站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C.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D.污染防治(2019·天津高考模拟)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面为极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极涡,叙述正确的是 A.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B.决定了寒带的范围 C.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D.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 5.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 ①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②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 ③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度快 ④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山东高考模拟)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

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此时我国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7.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2018·全国高考模拟)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 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 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根据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8.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气温C.降水D.河流 9.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11.(2016·陕西高考模拟)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冬春季节 经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该河流 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 连绵的阿尔卑斯山泳,南临亚平宁山脉)。波河中下游含沙 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 分析波河中下游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2020最新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 常考点三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危害练习

常考点三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图甲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乙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水源丰富B.水运便利 C.水灾多发D.耕地划片 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答案 1.C 2.D 解析第1题,南岸水灾多发,村落布局呈八卦形态有利于防洪。第2题,由图乙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为排水顺畅,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

的地形特点,因此D 正确。该地容易有洪涝灾害,因此设置“八卦村”排水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排水而不是蓄水,如果村落在小盆地内,中心容易积水,故A 、C 选项都不合适;道路如果都与排水系统并行,那么道路只能从中间向四周辐射,但是环形交通不便,故B 选项错误。 关键原理 (一)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1)气象因素: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 (2)河湖因素????? 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堤坝溃决 (3)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4)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快。 2.人为原因 (1)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 (2)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3)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 (二)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1)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2)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3)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4)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2.非工程措施 (1)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3)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4)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5)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6)加强减灾科研投入。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5.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6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广东卷)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2014新课标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图9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石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析】材料所示,该地区位于断裂带,即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石整体

性易遭破坏;又该地区多暴雨,所以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2014重庆卷)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1,完成5-7题。 5.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该区域滑坡多发且集中在夏季,与该地夏季降水量多明显相关。故选B。 6.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答案】C 【解析】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水库水体水位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其都会导致滑坡发生可能性上升,故选C。 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答案】D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超强复习提纲

自然灾害复习纲要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旱灾 成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少 特点:具有渐发性,持续时间长,影响的地域广 常发地区:非洲(最严重)、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中国四个旱灾中心:华北(春旱)、华南(夏秋旱)、西南(四季旱)、 江淮地区(伏旱) 应对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耕作制度,推广耐旱作物;节约用水;加强监测预报;人工降雨;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 思考:华北地区春旱特别严重,为什么? ①春季雨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降水少;②此时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又多大风 天气,水分蒸发快。③春季正值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需水量大;④华北地区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思考:华北地区冬季比春季降水少,为什么不说“冬旱”更严重? 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将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一般不影响小麦的收成,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2.洪水灾害 类型:暴雨洪水(危害最大)、融雪洪水、冰凌洪水 暴雨洪水的成因: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降雨持续时间长或暴雨集中 分布地区:河流中下游地区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南坡多,西坡北坡少 防治洪水灾害的措施:兴修水库;修建堤坝,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等;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湖、还林、还草;加大对洪涝灾害的预报、监测;增强人们对洪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思考:为什么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降雨多,暴雨集中;②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③东部季风区工 农业发达,城市密集,单位资产密度大;④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如围湖造田,滥砍滥伐,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⑤在河流下游的低洼地从事过多的经济活动,增加了洪灾的风险性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版)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版) 【高考命题剖析】 综合分析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命题,本部分知识多考查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近期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来考查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地区分布、造成的损失及防御措施,特别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人类活动的不合理与自然因素相结合所引起的灾害,也是在高考应试准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高考冲刺策略】 2011年以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高考中,往往以近期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地理事实为背景材料,结合区域图、统计资料、气候资料等考查相关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及预防措施。要注意具有典型性的灾害,如雪灾、冻雨、台风、地震、干旱、洪灾等。在防灾、救灾方面,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现代技术,对灾害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结合最新典型案件,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3.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地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 核心考点一、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 掌握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在我国的分布。 1.自然灾害的类型 四大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 (1)大气圈中有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暴雨、雪灾、霜冻等气象灾害。 (2)水圈中有洪涝、风暴潮、内涝等水文灾害。 (3)岩石圈中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生物圈中有病害、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 2.自然灾害的分布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称为自然灾害带,主要有两大自然灾害带。

2020-----2020高考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

2011-----2014高考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 1.(2014·海南地理·T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初春气温迅速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等。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 500~1 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 000米,1月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 000米。山地1 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T43·10分)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4.(2014·山东文综·T4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6分)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4分) 5.(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 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判定条件:A、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B、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影响: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概念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热带气旋 产生条件①有广阔的暧洋面(26OC以上)→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O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 结构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路径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部沿海影响较大) 天气特征狂风暴雨 分布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11月最频繁); 空间分布:主要分布于热带或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另外还有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影响程度南部沿海(广东、海南、台湾)最重,依次闽、浙、苏、鲁、辽。(我国易遭台风袭击的原因: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危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具体见必修1P48) 防御措施预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2、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寒潮 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分布空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当寒潮较强时,也可能影响到低纬地区) 时间分布:深秋-冬季-初春,9月至次年5月 高峰期:3-4月(最强)和10-11月 危害强烈降温造成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