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工车间自动清扫机设计

加工车间自动清扫机设计

加工车间自动清扫机设计
加工车间自动清扫机设计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机械加工车间清扫机设计

姓名:刘翠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2010.04

学号: 20102469

指导教师:徐永健

2014 年 6 月16 日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表、资料均已作明确标注,论文中的结论和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真实可靠,不包含他人成果及已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青岛农业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设计)。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该毕业论文(设计)或与该论文(设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单位署名为青岛农业大学。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I I

1 选题背景 (1)

2 方案论证 (3)

2.1 设计要求 (3)

2.2 总体方案确定 (3)

3 过程论述 (7)

3.1 铁屑收集装置设计 (7)

3.2 动力装置设计 (8)

3.3 吸尘装置设计 (16)

3.5 底盘的设计 (21)

4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机械加工车间清扫机设计

摘要

本课题所设计的机械加工车间清扫机主要用于大型机械加工车间内铁屑、纸片和灰尘的收集与分类处理。其设计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和降低劳动强度。本设计对三类垃圾采用独立收集:对于铁屑,采用通电磁铁吸收再用输送带送至铁屑箱的方式收集;纸片则采用负压吸取的方式清除;灰尘应先用毛刷将其扬起,再用负压收集并输送至垃圾箱。独立收集的方式能够保证各类垃圾的有效清除,既利于垃圾分类又避免了尘土的二次污染,收集方式新颖。本设计即能满足大型机加工车间的垃圾收集,又可适应于各种相同环境场地的垃圾清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中所提方案皆进行了谨慎的对比、筛选,对所设计的各个部件也进行了充分论证和设计计算,能充分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使其运动灵活、操作方便。

关键词:清扫机;通电磁铁;毛刷;负压;旋风分离器

Mechanical processing workshop cleaning machine design

Abstract

This mechanical processing workshop cleaning machine designed by this task is mainly used in collecting and classifying the iron ,waste paper and dust in large mechanical processing workshop. It is designed to raise work efficiency, save labor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This design adopts independent collection for three kinds of garbage : First, using on electric magnet to absorb the scrap iron,and then transport them to a iron box with conveyor belt; Second, using the negative pressure absorbing way to clear out the scraps of paper; Third, dust should be raised with the brush first, then, collected and transported to the bin by negative pressure . This independent way of collection guarantees an effectively release of all kind of rubbish. And its specially is conducive to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avoids a secondary pollution by dust. This design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because it not only meets the garbage collection in large machining workshop, but can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al sites. In this article, all the proposed scheme had been carried on careful contrast, and screening, and design. So,the usably of this machine which includes flexible movement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can be fully ensured.

Key words: Cleaning machine; Electric magnets;Brush;Negative pressure;Cyclone separator

1 选题背景

在机械加工车内间一直存在一个普遍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是地面铁屑、纸片、灰尘等垃圾的清扫与分类。加工车间机床工作产生的铁屑常会散落在车间地面上,不仅影响车间整洁而且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及工作效率,同时也易对作业机械、车辆轮胎等造成损伤。众所周知“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社会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如何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成了更多企业家、研究人员等关注的焦点。所以将加工车间里的铁屑等垃圾及时清扫并完成分类不仅能保持车间干净、整洁,减少人机损伤,而且还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利润。目前社会上一般采用笤帚等工具人工清扫,效率低且效果差,尤其是铁屑清扫很容易缠绕在清扫工具上,难以清除。因此,设计并生产出一款集收集与分类为一体的加工车间清扫机是非常有实用意义的[]1。

近年来国内外自动清扫机系列产品发展迅速,并逐渐概括各大领域,日常生活常见的主要有三类:

一、家用扫地机器人,如美国iRobot系列智能扫地机器人:它集合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于一体且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1。但其环境适应能力差,工作对象比较局限,价格较高。

二、商用的驾驶\手推式清扫机,如德国凯驰(karcher)系列商用扫地机:主要适用于商场、企业、大专院校、高档别墅区等室内场所,通常集扫、洗于一体。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气流对地面浮沉、轻垃圾强有力地在吸尘头内吹扬起来并同时被罩内风机产生的负压吸到旋风分离器内,通过旋风分离器的高速离心力被迫流降到和旋风分离器下部联接的尘箱中沉积起来[]2。此类清扫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较强。

三、道路清扫车,如湖北程力集团生产的东风系列扫路车:主要适用于较为平坦的路面。其工作原理与商用清扫机大致相同,但大多用毛刷扬尘,由于室外作业多采用收集袋收集垃圾,并利用洒水装置降尘以避免二次污染。

但上三类清扫机只能实现收集功能却无法将垃圾分类。加工车间清扫机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大型机械加工车间内铁屑、纸片、灰尘的收集和分类处理。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如何收集和如何分类两大关键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在铁屑收集方面目前市场上有出售的铁屑收集机其主要原理分两种。一种是利用吸尘机的原理将细小的铁

屑颗粒收集起来。本方法能很好的收集较小的颗粒,而对较大铁屑却无能为力。同时,收集的垃圾里会混有其他杂质,不利于回收。另一种是利用磁铁吸盘吸取,本方法克服了较大铁屑无法收集的缺陷而且只收集铁屑不会混合其它杂质,回收价值率高。但磁铁吸盘为永久磁铁,容易将铁质零部件磁化,从而影响机器寿命。故在设计过程中可考虑使用通电磁铁,即可实现铁屑收集的高回收价值,又能防止铁质零部件的磁化。

2 方案论证

2.1 设计要求

1、本清扫机能够收集并分类铁屑、纸片和灰尘三大类垃圾。

2、本设备需采用电力驱动。要求能在机床之间灵活运动。

3、移动速度1—5km/h 、工作宽度小于1m 。

4、卫生清扫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二次污染。

2.2 总体方案确定

方案一:先收集再分类

图2—1 方案一简图

1、毛刷

2、吸尘腔

3、网格输送带

4、风机

5、通电磁铁

工作原理:机械简图如上,先利用机体前段左右两侧的对辊毛刷1将地面轻垃圾和灰尘扬起并将铁屑向后推动,毛刷后设置吸尘腔2,利用风机4产生强力负压将铁屑、纸片和灰尘吸至网格输送带3并向机体后方运输。网格输送带3与地面呈一定角度,并将负压风机设置于网格输送带3下方,这样灰尘会被直接吸入到风机4内而纸片则会跟随网格输送带3直接运至纸片回收箱。同时在网格输送带3上方设置通电磁铁装置5,利用液压装置使其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可伸缩,利用电路的plc设置延时程序使其弹出通电,收回断电,用于铁屑的分离。

方案二:单独收集

图2—2 方案二简图

1、毛刷

2、吸尘腔 4、风机 6、电磁滚筒

工作原理:机械简图如上,在机体前段单独设计带有通电磁铁的滚筒6并连接传送带,目的是在毛刷1清扫之前利用通电磁铁的吸力收集起地面的铁屑并运输至铁屑回收箱完成铁屑的分离。在机体中段设计一狭长的吸尘腔2,利用风机4产生的负压将纸片吸至纸片回收箱。在机体后段则设计两边侧毛刷1用于扬起地面尘土,再通过吸尘腔利用风机产生的负压收集起尘土并沉降于尘土回收箱内。

方案三:将铁屑和纸片、灰尘分两类收集

图2—3 方案三简图

1、毛刷

2、吸尘腔 4、风机 6、电磁滚筒 7、旋风分离器

工作原理:机械简图如上,在机体前段设计同方案二相同的铁屑收集装置,但在机体后段则设计两边侧毛刷1将纸片、灰尘从地面扬起,然后利用风机4产生的负压将地面纸片、灰尘等垃圾在同一吸尘腔2内吸起来,并将这些垃圾通过特殊的风机4进行分类处理,最终将纸片等块状垃圾从含尘的气流中分离出来并送至回收箱内。对于含尘的空气则利用

旋风分离器7将其净化后再排出。

方案对比

方案一:此方案结构简单,原理清晰,设备体积相对较小,但缺点也相对较多。首先,机械加工车间的铁屑大多呈螺旋状,采用毛刷统一收集会使铁屑缠绕且不利于清理,而铁屑收集所实用的液压设备和plc设备相对较为复杂,会导致设备成本升高。其次,网格输送带下方设置的吸尘设备,由于输送空间相对开放负压形成较为困难,故难以实现。第三,在风机产生负压的作用下纸屑会贴服在输送带上,不利于向后运输,从而无法完成收集。

方案二:此方案原理相对简单,实现分类收集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结构相对繁杂,机体所占空间必然增加,不利于实现灵活的工作要求。由于纸片与灰尘为分开收集故必然需要配置两台风机,而为了满足机器的灵活性我们需选用蓄电池,这必然会对电量及电动机有更高的要求,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方案三:此方案弥补了前两种方案的缺点,独立的电磁铁装置可以实现铁屑收集的高回收率,而纸片、灰尘统一收集既节约了空间又降低了成本。设计的特殊纸片、灰尘分离装置能很好的实现垃圾的分离,最后利用旋风分离器沉降灰尘,避免工作时的二次污染。且同时配置大容量蓄电池和大容量收集箱,以提高工作效率。此方案是一种理想的经济适用型机械加工车间清扫机。

因此,综合考虑方案三为最优设计方案。

3—1 滚筒原理图

3 过程论述

3.1 铁屑收集装置设计

由上面的叙述可知本设计将采用通电磁铁装置来收集铁屑。通电磁铁相对于负压收集

原理能很好的收集各种大小、形状的铁屑。同时,通电磁铁只收集铁屑不会混合其它杂质,

回收价值率高[]3。相对于永久磁铁,通电磁铁更容易控制,能防止铁质零部件磁化,工作

灵活性更强,故在设计中选用通电磁铁作为铁屑收集装置。其原理图如下:

1、滚筒体

2、铁质凸块

3、线圈

设计原理:如图可知,机体前方的滚筒将设计成具有铁质凸块的形式,上面用线圈缠

绕。所有线圈同极的一端集成一束连接在一固定在滚筒边缘的碳刷上,碳刷与环形通电电

极联通。通电时铁芯截面就会产生电磁吸力,同时会随滚筒逆时针转动。滚筒上设计具有

间距阻隔的平带,用于将吸起的铁屑向后运输至回收箱。至此,铁屑的收集就完成了。

3.2

动力装置设计

机械动力简图:

1、毛刷

2、锥齿轮

3、电磁滚筒

4、直流减速电动机

5、带轮

3.2.1 蓄电池的选择

工作要求:电瓶额定电压48V 、连续工作4小时

由分析可知,蓄电池的主要工作是为通电磁铁、电动机提供电力支持。故电池容量为两元件所消耗电能的和。故选用铅酸蓄电池组额定电压48V 容量为12Ah 。

3.2.2 电动机的选择

在移动设备中常用的电机有直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4。直流电动机型号多、功率大、控制简单,适合大中型机器,输出转速较大一般需要配套的齿轮减速器。步进电动机速度控制精准,但功率较低、控制复杂、易产生振动,适合室内机器人。

清扫机大多在室内工作,要求控制较为简单,运行平稳,故选用直流电动机。

电机功率计算

清扫机毛刷材料选尼龙,毛刷受力N F 401=,转速m in /4001r n =,半径m R 12.0=。 图3—2 机械动力简图

毛刷转矩: m N FR T ?==8.41 (3—1) 所需功率: kw n T P 201.09550

111== (3—2) 圆盘毛刷到锥齿轮间用带传动,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带的传动效率97.01=η

则齿轮的功率: kw P P 21.011

2==η (3—

3)

圆锥齿轮的传动效率95.02=η

则立式圆锥齿轮的功率:kw P P 22.022

3==η

两组立式齿轮通过两级皮带联接在电动机上。

故可求毛刷转动所需电动机功率:kw P P 442.022

13==η刷 已知铁屑输送带的运行速度为0.4m/s ,受力为60N 。

滚筒通过两级带轮传动后与电动机联接,带的传动效率95.01=η ,滚筒工作效率9.03=η 故滚筒所需功率: kw FV P w 027.010003

=?=η (3—4) 滚筒所需电动机的功率: kw Pw

P d 03.021==η (3—5)

综合上述所选电机功率不应小于442w ,查阅相关资料选取直流减速电动机型号为MY1018 ,其额定电压为36V ,额定功率为450w ,额定转速为3000r/min ,减速比为

7.18:1 ,实际输出转速为400r/min ,质量为2.2kg 4。

3.2.3 带轮的选择设计

Ⅰ轴带轮的设计计算

毛刷转矩:m N T ?=4.41 kw P 138.01=

(1)确定计算功率

w P K P A ca 450=?= 其中,ca P :

计算功率 A K :工况系数,查《机械设计手册》取1=A K P :所需传递的额定功率

(2)选择A 型V 带

(3)由《机械设计手册》表12-1-11取带轮基准直径5621==d d d d

(4)计算带速:s m n d V d /17.110006011=?=

π (3—6) (5)确定中心距 a

1)初定中心距0a

)(2)(7.021021d d d d d d a d d +≤≤+ (3—7) 2244.780≤≤a 故取1500=a

2)计算相应带长0d L

4764)()(2202122100=-+++=a d d d d a L d d d d d π

(3—8) 由《机械设计》[]5表8-2取500=d L 3)计算中心距a

1982

00≈-+≈d d L L a a 取200=a mm (3—9) (6)确定带的根数Z

()2267.100≈=?+==L A r

ca K K P P P K P P Z α根 (3—10) 查《机械设计》表8-4a 、8-4b 确定47.00=P 00=?P 因为传动比为1,故包角系数1=αK 。V 带的长度系数99.0=L K (7)单根带的预紧力

N mV ZV P K F ca 70515.250020=+???

? ??-=α (3—11) 其中,m —V 带每米长的质量,查《机械设计手册》14.1-14取 m kg m /1.0=

3.2.4 主轴的设计计算(以主传动轴为例)

主轴的材料选用45钢,调质处理。

主轴设计计算

该轴为转轴既承受扭矩又承受弯矩,应按弯扭组合强度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1)轴的转矩I T

w P P w 3452

==I 带ηη 其中,w η为电动机齿轮减速器的效率,带η为带轮的传动效率。则:

m N n P T ?==I 34.89550 其中min /400r n =为主传动轴的转速。 (2)作用在带轮上的力

已知带轮的分度圆直径为mm d 701= 而轴向力:N d T F t 23821

==

I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由《机械设计》表15—3取轴的截面积1250=A

所以, mm n P A d 28.2130min ==I (3—12) 主传动轴的最小直径是安装锥齿轮处的直径,为了使所选轴径与锥齿轮的孔径相适应,应同时选好锥齿轮的尺寸。又因为由于锥齿轮后需转配轴承,故可综合确定标准件轴承的型号后再确定轴径。轴的受力比较稳定,故选用深沟球轴承初步确定型号为16005,轴承内径为25mm ,从而确定最小轴径为22mm 。

主传动轴的结构设计 (1)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图3—3 主传动轴装配方案图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由轴的装配体可知,从左侧起轴的最小直径处用于安装锥齿轮,故根据最小直径的计算值和锥齿轮的指数要求,确定轴径为mm d 221=。由于锥齿轮后需安装轴承,而在锥齿轮和深沟球轴承之间需添加挡油板,以防止油外泄,故综合锥齿轮和挡油板的长度确定mm L 281=。且挡油板与轴承之间确定为非定位轴肩取mm h 5.11=,故选轴承型号为16005的深沟球轴承,轴承内径mm d 122=,轴承外径mm D 47=,宽度mm B 8=。轴承后装配带轮,带轮左侧用套筒定位,右侧由定位轴肩定位,故取非定位轴肩mm h 12=,则带轮直径mm d 273=,长度由带的根数确定为mm L 262=。对于定位轴肩的高度h 一般取()d h 1.0~07.0= ,故取定位轴径的直径为mm d 294= ,长度由安装需要设置。轴的右侧轴承、挡油板和锥齿轮轮的尺寸与左侧相同。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带轮与圆锥齿轮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圆锥齿轮处轴径mm 22φ查《机械设计》表6—1得平键截面mm mm h b 6611?=?,键槽长为10mm ,用键槽铣刀铣出,同时为了保证圆锥齿轮轮毂与轴配合的对中性,取带轮与轴的配合为

6

7n H ;同理,V 型带轮与轴的连

图3—4 主传动轴载荷分析图 接,选用平键为mm mm mm 2078??,与轴的配合为6

7k H 。深沟球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过度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6m 。

(4)确定轴上的圆角和倒角的尺寸

查《机械设计》表15—2,取轴端倒角为 452?,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从左至右均为1R mm 。 求轴上的受力

(1)画力与力矩简图如下:

轴的扭矩m N n P T ?==I 34.89550 N d T F t 23821

==I mm N R F M t ?==83301,由转矩和扭矩图可看出危险截面在带轮处,故可只校核本截面处的强度,由以上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应力,由《机械设计手册》取6.0=α,轴的计算应力

()a ca MP d T M 33.281.032

21=+=I ασ 。已知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机械设计》表

15—1查得许用弯曲应力[]a MP 601=-α。因此[]1-<σσca ,故安全。

3.3 吸尘装置设计

3.3.1 风机的选择

在设计中风机由无刷直流电机单独驱动,在清扫机行驶过程中的作用是利用负压将毛刷拢至机体中部的垃圾在吸尘腔内吸起,从而使气流携带着轻垃圾进入各级分离装置,而最终将处理后的清洁空气排出到机体外。因此,风机的形成负压的能力即排风量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的好坏。综合机器的工作环境及工作要求,选用上海谙能公司生产的R1G250直流风机。该风机风量大、体积小、价格低,在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又能降低制造成本,是较优的选择。该风机自带配套小型马达能完全符合风机工作需求,有利于提高风机使用寿命。其中风机型号为R1G250—48v ,马达型号为KM92DC48,可清洁面积

约为

h m /12002,额定功率为120w ,质量约为2.0kg 。 3.4.2 纸片、灰尘分离装置

纸片、灰尘的分离是本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难以很好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分离方法有:布袋分离和多级隔离分离方法。

布袋分离

该方法是现在的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分离设备,其原理是将收集起的含有垃圾的气流导入至一布袋内,体积较大的垃圾会留在布袋内,而气流及一些体积较小的尘粒则会通过缝隙直接进入排气口排出机体。同时为了防止二次污染,机器尾部一般会设置洒水装置,用以沉降排出气流中的灰尘[]7。这种方法结构简单,适合室外作业,且洒水沉降灰尘的方法具有场所和季节的局限性。我们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室内,机床均为金属材料,易氧化不适宜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故本设计中不宜采用此方案。

惯性分离法

由于垃圾在运动过程中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垃圾的质量较灰尘的质量大,故惯性也大。因此,大多数清扫机中会在垃圾箱中设置多道障碍板利用垃圾的惯性使垃圾在撞到障碍板时改变其速度大小及运动方向,从而使垃圾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分离的目的[]8。

重力沉降分离

结构如下图:

图3—4 重力沉降法分离纸片、灰尘示意图

1、含垃圾气流入口

2、网格挡板一

3、网格挡板二

4、风机

5、含尘气流出口

6、纸片箱

这是本设计中独立设计的一款专用纸片、灰尘分离装置,主要是靠网格挡板和纸片收集箱利用垃圾和灰尘的重力特性来分离出含尘气流中的纸片。网格挡板由铁丝编制而成,其网眼的大小关系到过滤效果和气流阻力。网眼越小其过滤效果越好,但气流阻力会越大且垃圾越容易堵塞网眼。故在结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以确定网眼的大小[]9。

工作原理:在风机负压的作用下带有纸片、灰尘的气流由进气口进入分离器,此时气流会有两种路径。路径1:含垃圾的气流流经一个倾斜式网格挡板1,挡板会使灰尘通过而体大的纸片则会被隔绝在外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纸片箱。如若气中纸片较多堵塞网格挡板,这时气流会走路径2:通过入口进入纸片箱,并通过出口流出。由于纸片箱的截面积大于管道截面积,因此会降低气流的流速,纸片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留在纸片箱内,而出口处设置的网格挡板2也会防止纸片随气流流出。一旦路径2打通,网格挡板1处内外气压相同,堵塞的纸片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纸片箱,路径1恢复通畅。至此,纸片被完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而含尘的气流则会进入旋风分离器。这个方案对风机没有特殊要求,其

核心在于气体进入风机前的管道设计,原理明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极具可实现价值。

3.4.3 含尘气流净化装置

洒水除尘

洒水除尘是较常见的一种除尘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水管由喷头喷向地面,形成的水雾可避免清扫过程中尘埃飞扬,水雾将轻质干燥的扬尘变成比重较大的湿性尘泥,进入集尘箱后不再随气流漂浮,以达到除尘的目的。这种结构较为简单,但湿性尘泥在进入集尘箱时沉积较牢,这便增添了卸倒垃圾时需铲除清理的麻烦,特别在冬季清扫作业时,尘泥在低温下冻结,清除的困难更大。另外,水使集尘箱内湿度较大,易使集尘箱内的金属材料加速腐蚀。

S 型尘土分离器

S 型尘土分离器为美国ELGIN 公司的专利,其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3—5 S 型尘土分离器示意图

1、S 型尘土分离器

2、尘粒

工作原理:含尘的气流有进气口进入图示的S 型管道尘土分离器,由于尘埃与空气的惯性不同,质量大、惯性大的尘埃会陈集于图示下凹的部位,而惯性较小的空气则会顺着S 型管道排出机体[]10。此装置能较好地除去气流中的尘埃,但气流阻力较大,使管路的能量损耗增大。同时,堆积于下凹槽处的灰尘不易处理且此除尘方案占用空间较大,使用专利设备也会增加制造成本,故本方案不可取。

1 2

1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说明

第一章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概述 在食品加工厂中,车间的通风换气、设备和物料的冷却、粉尘的清除等都需要通风除尘系统来完成。粉状、颗粒状的物料(如奶粉、谷物等)的输送都可借助气力输送系统实现。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是食品加工厂的常用装置。 食品加工厂中粉尘使空气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灰尘还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影响其寿命。灰尘在车间或排至厂房外,会污染周围的大气,影响环境卫生。由于粉尘的这些危害性,国家规定工厂中车间部空气的灰尘含量不得超过10mg/m3,排至室外的空气的灰尘含量不得超过150mg/m3,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必须装置有效的通风除尘设备。 图1是食品加工厂常见的通风除尘装置。主要由通风机、吸风罩、风管和除尘器等部分组成。当通风机工作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外界空气从设备外壳的缝隙或专门的风管引入工作室,把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热量和水汽带走,经吸风罩沿风管送入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室外。 气力输送系统的形式与通风除尘系统相似,但其目的是输送物料,主要由接料器(供料器)、管道、卸料器、除尘器、风机等部分组成。气力输送系统除了起到输送作用外,还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清理、冷却、分级和对作业机完成除尘、降温等。小型面粉厂气力输送工艺流程如图2。

风机 气力输送具有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可以一风多用等特点,与机械输送相比,气力输送的缺点主要是能耗较大,对颗粒物料易造成破碎。 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都是利用空气的流动性能来进行空气的净化或物料的搬运的,因此,流体力学是本章的基础知识。有关流体力学的知识可参阅相关书籍资料,在此不再敷述。本章主要讨论食品加工厂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容 通风除尘系统也叫除尘网路或风网。通风除尘网路有单独风网和集中风网两种形式。在确定风网形式时,当: 1)吸出的含尘空气必须作单独处理; 2)吸风量要求准确且需经常调节; 3)需要风量较大;或设备本身自带通风机;

某机修厂车间配电系统设计

前言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生产自动化小型化变电所的建设方案,是在总结国内外变电所设计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过去建设的常规变电所和简陋变电所有明显区别。无论是主接线方式、设备配置及选型、总体布置还是保护方式,都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从而使小型化变电所无法按已有规程进行设计。机修厂的电力系统由变电,输电,配电三个环节组成,由此也决定了此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在确保供电正常的前提下,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其次,还电力系统一次设备较为简单,二次系统相对复杂。本设计对整个系统作了详细的分析,各参数计算,以及电网方案的可靠性作了初步的确定。全厂总降压变电所(或总配电所)及配电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性质及生产工艺对对用电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电网的供电情况,解决对全厂可靠,经济的分配电能。车间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间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的产品生产及公司的发展。 1.车间供电设计的任务: 车间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电源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车间的各个用电部门。 (1)安全。在电能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根据可靠性的要求,工厂内部的电力负荷分为一级负荷、负荷、三级负荷三种。一级负荷为因突然停电会造成设备损坏或造成人身伤亡,因此必须有两个独立源供电;二级负荷突然停电会造成经济上的较大损失或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两回路供电,但当去两回线路有困难时,可容许有一回专用线路供电;三级负荷由于突然停电造成的影响或损失不大,对供电电源工作特殊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用户对电压、频率、波形不畸变等电能质量要求。 (4)经济。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供电系统尽量要接线简单,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考虑尽可能地节约点能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2.车间供电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车间供电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如节约有色金属,以铝代铜,采用低能耗设备以节约能源等。 (2)必须从全局出发,按照负荷的等级、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规划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3)车间供电设计应做到供电可靠、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供电电能质量合格、优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设计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设备。 (4)应根据整个工程的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工程的

除尘系统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TechnologyScience and Hunan University of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某厂原料车间除尘系统工程初步设计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二班学生姓名:1206050201 学号:指导老师:28月日62015提交日期:年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设计目的概述 2 1.2设计要求概述 1.3某厂原料车间原煤破碎工段概述 2 第二章: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2 2.1该厂车间粉尘 2 2.1.1该厂厂车间粉尘的来源 2 2.1.2该厂车间粉尘的种类 2 2.1.3该厂车间粉尘的危害 2 2.2该厂车间粉尘净化系统的设计 3 第三章:除尘系统的设计 4 3.1集气罩选用及计算 4 3.1.1集气罩的种类 4 3.1.2集气罩的选用 4 3.2管道的设计及运用 6 3.2.1管道的布局 6 3.2.2各管道压损计算 6

3.3通风机及电动机的计算和选择8 3.4除尘器的选择8 第四章:总结10 第五章:参考文献11 某厂原料车间除尘系统工程初步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概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正确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纸,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为以后从事

本工程领域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并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应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原理、方法与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律,学会净化系统的布置设计、主要污染物的净化原理与主要工艺流程,净化设备的选型设计、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基本技能训练,如设计手册与技术资料的查找应用、系统平衡与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纸、标准规范应用,编写设计说明书。 1.2设计要求概述 1、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有关设计手册、资料进行设计,做到有据可查,切实可靠。 2、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主要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行算,设备选型,有关的设计简图等内容,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概述、正文、小结、参考资料等部分。各种计算以及必要的插图、说明等要求书写整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行文流畅简捷,各计算公式,数据、图表及引用的有关重要定论均应注明出处,各符号、单位及代表意义均应注明。 3、设计图纸是设计意图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工程师的语言,因而应特别注意其质量。一般布图合理、比例适当、图面整洁,应达到以下要求: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 构图、投影正确,各类线条分明、均匀,尺寸齐全,字迹工整,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范。 (1)除尘系统图1张,系统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 (2)除尘系统平面、剖面布置图2张(3号图或4号图),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布置图应按比例绘制。 4、设计成果提交:合订时,说明书在前,附表和附图分别集中、依次放在后面。 1.3某厂原料车间原煤破碎工段概述 某厂原料车间原煤破碎工段担负着全厂造气原料煤破碎筛分的繁重任务。如图1所示:该工段厂房长30m、宽15m、高3.6m,在厂房东北角长7.4m、宽6.6m范围内分布有原煤给料、破碎机、振动筛、皮带转载点等尘源,其相对位置见图2,由于建厂时未对破碎、筛分等设备及尘源点采取任何防尘、除尘和密闭措施,生产时煤粉从破碎机、振动筛、给料、转载及3,~400mg/m皮带机等处向外突出,飘扬,导致整个车间浓烟滚滚。实测空气中粉尘浓度1503破碎机周围10m范围内空气中粉尘浓度一般都大于1000mg/m(尘源密闭后实测管道内粉尘初3)。始浓度1941.7mg/m请为该厂房设计一套粉尘净化系统,该系统净化装置、风机、排气筒等只能集中布置在车间西侧中部长10m、宽7.5m的空地范围(图1),要求工程后粉尘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车3;《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级,即粉尘浓度≤8640 mg/m间内粉尘浓度达到国标GB5817—经净化后由排气筒外排废气要符合国标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即3,煤尘回收利用。排尘浓度≤150 mg/m

加工车间自动清扫机设计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机械加工车间清扫机设计 姓名:刘翠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2010.04 学号: 20102469 指导教师:徐永健 2014 年 6 月16 日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表、资料均已作明确标注,论文中的结论和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真实可靠,不包含他人成果及已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青岛农业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设计)。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该毕业论文(设计)或与该论文(设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单位署名为青岛农业大学。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I I 1 选题背景 (1) 2 方案论证 (3) 2.1 设计要求 (3) 2.2 总体方案确定 (3) 3 过程论述 (7) 3.1 铁屑收集装置设计 (7) 3.2 动力装置设计 (8) 3.3 吸尘装置设计 (16) 3.5 底盘的设计 (21) 4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 3 润婉 3 吴博 4 晗 6 雒智铭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施组—某机械加工车间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机械加工车间建设规模:建筑面积约22000平方米,为双跨单层钢结构厂房,跨度30m+30m,柱距12m,轴线长度12m×29=348m,每柱下设独立基础承台,承台下配有预制管桩,预制管桩共有1194根,规格为:Φ600的449根,Φ500的745根。 二、施工部署 我公司将按《项目法》实行一级项目管理,组建中船项目经理部,设置6部,具体施工由三个作业班组完成,根据现场特点,每个作业班组完成一条横轴。 2.1组织机构设置 详见《组织机构架构图》

组织机构架构图 2.2施工顺序 桩基施工按照总体施工部署区段的划分进行,先施工二区段30~16线桩基,后施工一区段15~1轴线桩基,并合理安排桩机施工路线。 三、施工平面 3.1施工道路,场内运输道路 施工道路:就现有场区外道路到场区附近

场内运输:从现有场外道路接进场区后视场内回填场地情况用片石和石粉硬化作为临时便道,临时便道应方便预制管卸车。 3.2生活用、办公用房等临设布置 生活用房不在现场设置,办公用房在现场搭设临时工房,具体详见平面布置图。 3.3供水、供电方案 3.3.1现场供水方案 桩基施工中不用水,所以现场占不接水进场 3.3.2供电方案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现场用柴油发电。 3.4施工平面布置图及临时工程布置图 四、施工进度计划 4.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原则及依据 本施工进度计划是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以及施工图为依据编制的,结合机械设备能力、技术、管理及劳动力等情况。根据总进度计划确定桩基施工进度计划。 4.2施工进度计划 本标段施工由三个作业班组完成,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工业通风除尘设计

课 程 设 计 课题名称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专业名称 所在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 前言 (3) 2 车间简介 (3) 3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 (4) 3.1 确定除尘系统 (4) 3.2 车间除尘系统风管的布置 (5) 3.3 排风罩的选择 (5) 3.3.1 抛光车间 (6) 3.3.2 打孔车间 (6) 3.4 车间风管材料和风管段面的选择 (6) 3.4.1 抛光车间 (7) 3.4.2 打孔车间 (7) 3.5 弯头和三通 (7) 3.6 净化装置及管道和风机的连接 (7) 3.7 通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0) 3.7.1 抛光车间的水力计算 (10) 3.7.2 打孔车间的水力计算 (15) 4 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0)

1 前言 在机械化工生产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难以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粉尘微粒或有害气体,如果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之中,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工人有可能因此患上职业病。一旦有害物质随空气的流动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就会使室外空气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危机周边环境和居民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业通风对职业病的预防,环境保护及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工业通风就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我们的除尘设计就是要以最合适的气流组织,最优化的管道敷设和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好的除尘效果。设计的内容包括风管和排风罩的布置和选择,管件的设置,以及,除尘设备和风机的选定。 2 车间简介 该企业生产车间如图1所示,有3个抛光间,1个打孔间。每个抛光间有1台抛光机,每台抛光机有1个抛光轮,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石棉粉尘)。打孔间有2台打孔机。 抛光车间 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00mm,抛光轮中心标高1.2m,工作原理同砂轮。 打孔车间 打孔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颗粒的木块和刨花。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1 概况 (2) 1.1设计原则 (2) 1.2相关标准 (2) 1.3设计已知条件 (2) 2 粉尘介绍 (3) 2.1粉尘性质 (4) 2.2粉尘的危害 (4) 3 设计简介 (4) 4 集气罩设计 (4) 4.1集气罩用途 (4) 4.2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4) 4.3集气罩的选择 (5) 4.4集气罩的设计 (5) 4.4.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5) 4.4.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5) 5 管道的设计 (6) 5.1管道的用途 (6) 5.2管道的选择 (6) 5.3管道设计的原则 (6) 5.4管道阻力分段计算 (6) 5.4.1管道设计简图 (6) 5.4.2管道内最低速度的确定 (7) 5.4.3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7) 5.4.4 管段长度的确定 (7) 5.5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7) 5.6 三通的确定 (8) 6 除尘器的设计 (8) 6.1除尘器的作用 (8) 6.2除尘器的选择 (8) 6.2.1除尘器的简介 (8) 6.2.2除尘器选择 (8) 7 通风机、电动机的设计 (9) 7.1风机的选择 (9) 7.1.1 通风机的风量 (9) 7.1.2 通风机的风压 (9) 7.1.3 风机及电机的选型 (10) 7.1.4 复核电动机功率 (10)

1 概况 1.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排出的气体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2)选择流程简单、占地少、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的工艺; (3)工艺控制参数易于管理,运行维护、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科学管理;(4)投资节省、运行费用低,符合当地经济情况; (5)避免二次污染。 1.2相关标准 (1)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3设计已知条件 (1)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图1)。此图仅给出方柱及污染源相对位置,门、窗位置及墙厚由设计定; (2)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立方体长×宽×高=1200×600×1000 操作条件:20℃101.3KPa 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3)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 (4)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K=0.15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 (5)所用除尘器 LD14型布袋除尘器, 该除尘器阻力:980Pa; (6)有关尺寸 墙厚:240mm 方块柱:300×300 车间大门可取2010×2010 3010×3010 2550×2410 4010×4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民房900~700mm 工业用房 1.0~2.0 m 仓库 1.5~2.0 m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311201010103 李润婉311201010303 吴博311201010604 李晗311201010116 雒智铭31120101013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 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 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 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 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内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小型马路清扫机的设计

小型马路清扫机的设计 一:摘要 (1) 二:前言 (2) (1)马路清扫机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1) (2)马路清扫机发展的前景和现状 (2) 三:操作系统的确定及计算 (3) (1)转动方案的确定………………………………………………………………………………. (2)设计各种转动比和主要参数…………………………………………………………………. 3.2.1转动比的确定…………………………………………………………………………… 3.2.2各轴转速的确定.......................................................................................3.2.3各轴转速的计算...................................................................................... 四: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4) 4.1.1第一级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4.1.2第二级轴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4.2轴承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4.2.1第一级轴的设承计计算与校核……………………………………………………………4.2.2第二级轴的设承计计算与校核………………………………………………………………. 4.2.3第三级轴的设承计计算与校核....................................................................... 五:结论 (5) 5.1主要优点……………………………………………………………………. 5.2主要缺点……………………………………………………………………. 5.3有待改进的地方…………………………………………………………… 5.4维护和保养………………………………………………………………….. 六:设计心得 (6) 参考文献 感谢 摘要 近年来清扫机层出不穷,较为常见的是汽车清扫机,汽车清扫机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人工。但汽车清扫机只能在主干道和平坦的公路进行清扫,且汽车清扫机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数量较少,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并未减少。电动清扫机逐渐发展起来,但是清扫机的蓄电池较重、电压变化等以道只能人工清扫。以往道路清洁用的大型清扫车有4米宽、7米多长,只能夜间在主路作业,而路面狭窄的街道只能人工清扫。今天首次上路的26台小型清扫车则体积小巧、活动灵活,连人行道也能清扫。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为了我们能有一个舒服的生活环境,小型清扫机的发展是必要的。 前言 一、马路清扫机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多的是得到人性化的生活方式。马路清扫机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环卫工人的劳动更能更快更好的改善人的环境,使人们过上干 净舒心的生活。所以小型马路清扫机的发展是必要的。据介绍,一台小型清扫 车每个工作日可清扫道路5千平方米,相当于6个清洁工的日劳动量,不 仅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作业成本,还增强了道路巡回

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某机械加工车间

一、设计资料: 工程名称:某机械加工车间 两跨厂房,车间长度84m ,柱距6m ,两端有山墙,不设天窗,室内外高差0.15m 。车间内每跨设有两台A4级软钩吊车。额定起重量15/3+20/5t 、轨顶标高7.8m 、跨度24+30m 。 计算参数: (1)屋面构造为:SBS 卷材防水层(0.30kN/m 2);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00㎜厚保温层(容重7.5 kN/m 3);大型屋面板承重层。 (2)围护墙为240㎜厚清水砖墙,砌筑在基础梁上。钢窗宽度为3.6m 。 (3)吊车梁:G426-6m 跨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吊车梁。轨道连接构造高度约为170-190㎜(1.0kN/m )。 (4)柱:混凝土C30,纵筋HRB400,箍筋HPB300。 基础:混凝土C30,钢筋HRB400。 (5)厂区地形平坦,工程地质条件均匀,地基为亚粘性土,其承载力标准值为kPa f k 180 ,最高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15m 。基础底面标高根据设计确定。 6、①基本风压0.45kN/m 2。②地面粗糙度为B 类。③厂区无积灰荷载,屋面检修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 2,雪荷载标准值为0.3kN/m 2。 二、厂房平面布置 厂房的平面布置包括确定柱网尺寸、排架柱与定位轴线的关系和设置变形 缝。 柱距为6m ,横向定位轴线用①、②…表示,间距取为6m ,纵向定位轴线用 A 、B 、C 表示,间距取跨度尺寸,即A 、B 轴线距离为24m ,B 、C 轴线 距离为30m 。 为了布置抗风柱,端柱离开(向内)横向定位轴线600mm ,其余排架柱的形 心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 A 、 B 跨的吊车起重量等于15/3t ,B 、 C 跨的吊车起重量等于20/5t,查ZQ1-62得轨道中心至端部距离均为260mm A 、C 列柱均初步采用非封闭结合,初步取连系尺寸D=150mm 。 吊车桥架至上柱内边缘的距离,一般取80mm 假设上柱截面高度为500mm 。 对于C 列柱,260+500-150+80=690<750,满足要求。 对于A 列柱,260+500-150+80=690<750,满足要求。 对于等高排架,中柱上柱截面形心与纵向定位轴线重合,吊车架外缘与上 柱内缘净空尺寸能满足要求。 厂房总长度84m,不大于100m ,根据变形缝设置要求无需设置变形缝。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局部排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 管………………………………………................... (8) 其他设备...................., (8)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集气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设计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分段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段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分类及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车间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型走廊清扫机设计

第1章前言 1.1清扫工具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从20世纪60 年代我国研制生产路面清扫机械开始(指大型清扫机的研制),已有40 多年的生产历史,然而中小型清扫机的研制开发则刚刚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地面清扫机在销售规模、技术水平、清扫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公共环境卫生、工厂清洁机械市场的迅猛发展,2005 年之后,国内地面清扫机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与国外相比,国内还停留在市场的初级发展阶段。 我国已逐步进入现代化社会,陈旧、落后的清扫方式及设备,已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对于自动化扫地器具,人们常见的是马路上的扫地车,它能进行大面积街道清扫、工作效率高,并且节约人力。然而,小面积区域的清扫工具还主要沿用传统手工扫地工具:扫帚,工作效率低、清扫效果不够理想、浪费人力资源。而工作效率高的省时省力的庞然大物扫地车在比如厂区、居住小区、机关、学校、医院、小街小巷、走廊等场所,确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居住面积的增大,家居地面的清扫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成本低、节约人力物力、清扫效果良好的适应院落、小区、小巷、走廊等小区域场所的小型清扫设备。 目前,许多国家研制的清洁机器人应时而生。日本,美国,欧洲各大厂商竞相开发,有些产品甚至很超前。例如,有一种具有高效吸尘除灰功能的清洁机器人,可遥控也可自主运作,能转向,躲避障碍物,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对家居、厂矿企业等地面进行清洁,帮助人们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国外清洁设备的拥有率和洗衣机几乎相当,甚至要高(有公用洗衣房,专业洗衣店的缘故)。在这方面,国内的研发步伐较慢,但是随着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大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新兴的中小城市正在崛起,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的工厂不断建成,机关、小区、医院、学校和公共场不断建设机械化清扫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地面的清洁养护及工厂清洁生产已经越来越重要。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清扫设备的市场前景日渐看好。 由于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燃油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政府大力提倡绿色能源设备。近日国家出台燃油含税的政策,给电动扫地车带来福音。小型清扫设备因其实用性强、垃圾清扫率高、污染小、成本底、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它的出现和使用,将极大减轻人们繁琐的家务劳动,节省宝贵的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小型清扫设备现在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

钢厂各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钢厂各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一、选矿 1、破碎筛分 (1)破碎筛分系统细碎筛分间除尘措施见下表1

2、在细碎筛分厂房上部可设喷雾降尘机组; 3、密闭罩的真空度,局部罩-20—-30Pa;整体罩-30—-40Pa; 4、除尘系统可按车间设集中式系统; 5、原有除尘系统多采用湿式除尘器;现有大部分多采用布袋除尘器。 (2)当车间内设机械送风系统时,其送风量为排风量的60~80%。送风口布置在操作地带的上部,气流速度一般不超过2m/s。 (3)原矿槽和中间矿槽的地下部分应设每小时3~5次的换气通风,一般采用机械送风和自然排风。 2、干式自磨副风路(主风路为自带选取粉分离设备的风路) 副风路系统的排风量和气体的初含浓度均应由工世提供。当无资料时,其排风量可按主风路系统的1/6~1/3选取,气体初含尘浓度按4~6g/m3选取。在干磨干选系统中,宜选用袋式除尘器等高效干式除尘器;在干磨湿选系统中,宜选用冲激式除尘器等湿式除尘器。 3、选矿过滤系统的通风除尘 (1)湿式磁选

来自细碎筛分的胶带机在向磨矿槽上部的移动漏矿车卸矿处,应设水力除尘与机械除尘;磨矿槽的矿槽口应密闭并设机械除尘,矿槽下疗摆式给矿机或电振给矿机向胶带机卸料处,因落差较小可只设水力除尘。 (2)干式磁选 双筒永磁干选取机的磁选是在密闭的机壳内进行。一般在机壳上部设吸尘罩,抽风量按下表选取 ①电选机的除尘风量为400~800 m3/h; ②干精矿运输入仓和包装过程以及中、尾矿的处理过程的除尘设计,可参考耐火材料. (4)干燥 ①干燥间给煤系统的通风除尘,可参照焦化的备煤车间进行. ②干燥机卸料端胶带机受料点应密闭并设机械除尘,排风量见胶带机转运点风量. ③运输干精矿的胶带机,沿其全长设密闭罩,在转运处的受料点设机械除尘, 排风量见胶带机转运点风量. ④干燥机废气温度约为120℃,含尘浓度为8~12g/ m3.其注意事项见烧结合料系统. (5)精矿槽 矿槽的受料口应密闭并设机械除尘, 4、矿石还原系统的通风除尘 (1)上料系统及炉顶通廊 上料系统的矿石运输和转运处应设水力除尘或水力与机械联合除尘,可参照破碎筛分车间的除尘进行设计. (2)还原炉及焙烧矿冷却 竖炉及搬出机间应设机械送风系统,送风量为排风量的120%.送风口尽量布置在操作地点. (3)焙烧矿运出胶带机通廊

某机械厂机修加工车间配电系统设计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机修厂机械加工车间配电系统设计作者:汪炜、蓝爱玲、浩、徐广琪 专业班级: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指导教师:春娣 职称:讲师

2017年06 月22 日 摘要 电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能源,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源,经过合理的传输、变换、分配到工厂车间中每一个用电设备上,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用电量快速增长,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电设计是否完善,不仅影响工厂的基本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消耗量,而且也反映到工厂的可靠性和工厂的安全生产上,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和人身安全等是密切相关的。遵循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基本原则,提出工厂厂区供电的设计方案。本次设计是关于机修厂车间变电所及机械加工一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其中包括对车间进行了负荷计算,变压器和变电所高压进线和出线的选择,以及主接线等。 本设计的主要容包括机修厂机加工一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的电气一次主接线的确定以及图纸的绘制。首先,进行车间负荷统计,确定主变压器;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比较,选择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主接线一次方案。其次,进行短路参数的计算。然后,进行设备的选择和校验。设计结果可以满足供电的可靠性,保证各车间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负荷统计;变电所主接线;配电线路主接线;继电保护

目录 第1章概论 (2) 1.1工厂供电系统电气设计 (2) 1.1.1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原则 (2) 1.1.2车间配电线路设计的容 (2) 1.1.3车间配电线路设计的容 (2)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余玉环 学号:1350240205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工1302班 指导教师:易灿南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湖南工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今年任务书有变动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易灿南学生姓名余玉环 课题名称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内容及任务1、目标:本课程是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 《工业通风》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工业通风》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3、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主要参考资料[1]孙一坚.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0.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教 研 室 意 见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课程设计--某企业综合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精品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日期:自 2014年 12 月 21 日至 2015年 1 月 4 日 指导教师:胡鸿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以某企业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其焊接车间及喷漆室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威胁到工人的身心健康,对焊接车间及喷漆室进行通风系统设计,以提高整个车间及其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此设计主要是运用本学期所学的工业通风知识,为某企业生产车间设计一个可用性高,价格实惠、合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该设计的通风除尘系统能更好的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车间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喷漆车间;焊接车间;有毒有害物质;通风系统设计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production workshop of a certain enterpri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welding workshop and spray chamber will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 in the work proces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rkers, the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of welding workshop and spray paint roo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hole workshop and ambient air quality,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 disease. This design is the use of industrial ventilation knowledge this semester, as an enterprise production workshop to design a high availability,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reasonable prices affordable. Dust, control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design of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can better of harmful gases,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to create good environment of workshop production and protect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workers health. Key words: painting shop;spray chamber;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道路垃圾清扫机工作头设计

目录 摘要·········································································关键词·······································································前言·····································…································ 一、垃圾清扫现状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垃圾清扫机总成设计························································ 3.1 设计理念······························································ 3.2 各主要机构的设计和验算················································ 3.2.1 垃圾清扫机的初步设计············································· 3.2.2 垃圾输送收集装置的设计··········································· 3.2.3 清扫机运动所需功率的计算········································· 3.2.4 清扫机扫辊速度验算··············································· 3.2.5 清扫机的行走机构的设计··········································· 3.2.6 垃圾清扫机的动力匹配············································· 四、操作系统的确定及主要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 4.1 传动方案的确定························································ 4.2 确定各级传动比和主要参数·············································· 4.2.1 传动比的确定····················································· 4.3 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计算················································ 4.3.1 第一级传动轮的设计··············································· 4.3.2 第二级传动轮的设计··············································· 4.3.3 第三级传动链传动的设计··········································· 4.3.4 齿轮传动的设计··················································· 4.3.5 锥齿轮传动的设计················································· 五、主要受力零件的强度或寿命的计算············································ 5.1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5.1.1 第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5.1.2 第二从动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5.2 轴承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5.2.1 第一级从动轴轴承设计计算及校核··································· 5.2.2第二级从动轴轴承设计计算及校核··································· 5.2.3第三级从动轴轴承设计计算及校核··································· 5.3 键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