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饮食护理

一般饮食护理

一般饮食护理
一般饮食护理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主要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2、基本饮食的适用范围、饮食原则

3、常用治疗饮食的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

4、主要试验饮食的意义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第三节营养状况的评估

通过营养评估及时正确判断病人的营养状况,如营养不足、过量或营养不均衡,以及对各种营养状态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体现个体差异性的饮食疗法,对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人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一、影响因素评估

(一)身体因素

1、生理因素

(1)年龄:年龄不同,对食物的爱好、每日所需的食物量以及对特殊营养素的需求都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只需摄入人体所需的营养即可。但婴幼儿、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较高;老年人由于代谢降低,对饮食的需求减少。另外老年人因胃肠功能、咀嚼功能、味觉功能等改变而影响营养的获得,应供给质地柔软易于消化的饮食。

(2)活动量:活动量不同的人对营养的需求不同。

(3)身高和体重:体格强壮、高大的人对营养素的需求量较高。

(4)特殊生理阶段:女性妊娠期、哺乳期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

2、病理因素

(1)疾病及药物的影响:疾病可影响病人的食欲、食物的摄取、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高代谢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严重感染、烧伤、外伤、手术、癌症、结核、甲亢等、

发热等),代谢增加,所需营养也高于平时。胃肠道疾病、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可影响食欲或进食。

药物的使用与饮酒

增加食欲和胃纳—盐酸塞庚啶,类固醇激素,胰岛素;

降低食欲—非肠溶性红霉素,长期大量饮酒;

营养素的吸收—苯妥英钠

(2)食物过敏和不耐受:对海产品过敏,体内某种特定酶的遗传缺陷引起的对食物的不耐受如乳糖酶缺乏引起机体对乳及乳制品不耐受,一旦食用即发生腹泻。

(二)心理因素

情绪影响进食,有人在不良情绪时进食减少,有些人则进食增多。

(三)社会因素

1、经济状况

2、饮食习惯:了解病人进食时间的长短和规律性;摄入食物的种类和制作方式;摄入量;有无偏食;有无烟酒嗜好等。估计热能和各种营养素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

3、饮食环境

4、营养知识

二、饮食状况的评估

(一)一般饮食形态

1、用餐时间长短

2、摄食种类及摄入量

3、其他

(二)食欲

(三)影响因素

三、身体状况的评估

(一)体格检查

观察病人的体形(消瘦、肥胖、健壮等)、面色、皮肤、头发的光泽、指甲、牙齿等,这些方面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病人的营养状况。

(二)人体测量

1、身高、体重:身高体重综合反应蛋白质、热能及矿物质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

标准体重(男性)=身高—105cm;标准体重(女性)=身高-105-2.5cm

实测体重与标准体重加减10%以内为正常范围,增加10-20%为过重,增加20%为肥胖,减少10-20%为消瘦,低于20%以上为明显消瘦。

2、皮肤皱褶厚度:又称皮下脂肪厚度,用来表示或计算皮下脂肪含量。最常测量三头肌。男性正常值为12.5mm,女性为16.5mm。

3、上臂围:上臂中点位置的周长.

四、辅助检查的评估

生化测量最客观地反映人的营养状态,测量血、尿中某些营养素或其它代谢产物的含量。(一)血清蛋白质水平

(二)氮平衡试验

(三)免疫功能测定

第四节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

一、病区的饮食管理

饮食医嘱-饮食通知单-营养师,床头卡-饮食种类

二、患者的饮食护理

(一)病人进食前的护理

1、饮食教育

2、进食环境准备

(1)暂停非紧急的治疗、检查和护理工作。

(2)去除一切不良气味和不良视觉印象。

(3)有条件时可安排在病房餐厅进餐,鼓励集体进餐。

3、患者准备

(1)减少或去除各种引起不舒适的因素:疼痛,高热,焦虑、忧郁,体位姿势等。

(2)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3)协助病人做好进餐前准备。

(4)做好卫生保护。餐巾

(二)患者进食时的护理

1、及时分发食物

2、鼓励并协助患者进食

(1)检查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实施情况,并适时给予督促,随时征求患者对饮食制作的意见,及时向营养室反映。

(2)巡视病人,进行饮食健康教育。

(3)鼓励卧床病人自行进食。

(4)对不能自行进食者应耐心喂食,注意速度适中,湿度适宜。

喂食方法:①用餐巾或病人的干毛巾围在病人颌下以保持衣被清洁。②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③喂食时要耐心,每匙量不可过多,待完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喂水方法:协助饮水或进流质膳食,可用饮水管让病人吸吮,采用一次塑料管为宜,若用玻璃吸管,使用后必须冲洗干净,防止细菌污染,以备再用。

(5)对失明或眼睛被遮盖的病人除协助喂食外,还应告知喂食内容,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6)对禁食或限量饮食者

(7)需要增加饮水量者

(8)对限制饮水量者

3、特殊问题处理

(1)恶心

(2)呕吐

(3)呛咳

(三)患者进食后的护理

1、及时撤去餐具,清理食物残渣,清理床单。协助病人饭后洗手、漱口或进行口腔护理。

2、餐后根据需要做好护理记录。如饮食的种类、量、病人进食时和进食后的反应等。

3、对暂需禁食或延迟进食的病人做好交接班。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中风后遗症有关】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口腔、会阴、皮肤清洁等,保持空气新鲜,床单元清洁、整齐, 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生活所需。指导病人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 健侧,后脱患侧。鼓励病人穿较宽松柔软的衣服,使穿脱方便和穿着舒服。穿不用系带的鞋。给病人换衣裤时,注意用屏风遮挡,并可适当摇高床头,需要时帮助病人。洗澡时需有家属或陪护人员在场。 ◆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呼叫铃放在病人 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 ◆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陪送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或训练,以防意外 【躯体活动障碍---与疾病导致的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有关】 ◆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 ◆尽早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性活动训练。 ◆遵医嘱予以针灸、拔罐、中药泡洗、雷火灸、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关节松动训练、 中频、气压等进行康复训练。 语言沟通障碍---与疾病导致的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建立护患交流板,与患者达到良好沟通, ◆写下自己说不清楚的话语,护士针对性的指导患者发音 ◆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再进行舌部和唇部 训练。 ◆利用口型及声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型语发音示范,然 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型,来纠正发音。 ◆进行字、词、句训练,日常生活中积极与患者交流,诱导患者清晰说出词组,短句 发音。如“西瓜“吃饭”“床”等。护士给予了适当的提示,比如我们说“西”,患者会接着说出“瓜”,最后完整说出“西瓜”。 ◆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 ◆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承浆、通里等穴,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有受伤的危险---与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有关】 ◆病房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提供足够的灯光,病房床旁走道障碍清除,楼梯的收边处须 有止滑条处理,浴室、洗手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地板应有止滑设备,如防滑砖、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垫子。 ◆护士将常用物品放置在便于病人取放处,让呼叫器放在伸手可及之处,指导病人渐 进下床,平时生活起居做到醒后30秒起床,起床30秒站立,站立30秒行走,提醒家属加强陪护,离开时通知护士。 ◆病床高度要适中,床、椅的轮子要固定,床两边要加床栏。无论照顾者是否在旁边, 请拉起双侧的床档。(晚上睡觉时务必拉起床档)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用茵陈、栀子等预防,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1)在疾病尚未明确诊断时,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通过病员出现的症状、体征及期有关情况的综合分析,为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防止疾病的发展。 (2)捕捉并发症的先兆,防止疾病传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出现病情突变或并发症发生。如高热病人出现热极动风或邪热内陷心包的抽风或昏迷等。若护理人员能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可挽回逆势,使病员转危为安。 (3)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则和途径,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医学源流论》中说:“……是故传经之邪,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金匮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朱玉珍,熊佳欣) P1:出血---与自身疾病有关 I1:遵医嘱对症止血,做好用药指导。 I2:指导家属在饮食方面少时粗糙饮食,以免诱发出血。保持衣物的清洁舒适整洁。 I3: 观察大便的量,状,性质及其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 P2:疼痛---与疾病有关 I1:遵医嘱对症用药,指导患者按时口服止痛药,并说明其重要性。 I2:多于患者沟通,加强心理支持,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I3:让家属积极参与对患者的护理照顾,增强病人的信心。 P3:有感染的危险---与安置PICC导管有关 I1:定时更换PICC敷料,严格消毒。 I2:仔细观察穿刺点,询问患者安置导管肢体的情况。 P4:有意外受伤的危险---有病情有关 I1:加床挡保护患者的安全,以避免患者坠落。 I2:遵医嘱24小时陪护。 I3:加强巡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交接班。

P5: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加重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有关I1: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晨晚间护理。 I2:勤翻身Q2h翻身,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P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I1: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鼓励病人少食多餐,多饮水,食清淡食物。 I2:必要时给予以静脉补充营养。 P7:焦虑---与担心疾病有关 I1: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给予心理支持。 I2: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正确指导病人。 I3:给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提供心理支持。 P8: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I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健康宣教。 I2: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认真听其主诉,做好心理护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病人的饮食护理复习过程

病人的饮食护理

病人的饮食护理 一、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一)饮食护理的意义 饮食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达到治疗疾病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蓄养的源泉。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科学的食谱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而对于患病之人,饮食的调护更是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 饮食与中药同源,且同中药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二)饮食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饮食同药物一样,具有寒、凉、温、热等性,辛、甘、酸、苦、咸等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作用趋向,只有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在中医饮食调节中,一般按照下列方法将常用食物分类。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驱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 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禁用。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2)温性食物具有温中、补气、通阳、散寒、暖胃等作用,适用于阳气虚的寒证或是寒症较轻者。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伤津耗液倾向,凡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应慎用或忌用。如羊肉、狗肉、鸡、桂圆等。

(3) 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发热较高,热毒深重的里实热证。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病人应慎用。如苦瓜、莴苣、茶叶、绿豆等。 (4)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病人应慎用。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 (5)平性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因而不致积热或生寒,故为人们日常所习用,也是病人饮食调养的基本食物。但因其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别,因而其功效也有不同,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灵活选用。如大豆、玉米、豆浆、猪肉、鸡蛋、花生等。 (6)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1). 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绿豆、菠菜、白菜等。 2). 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鸽、鲫鱼等。 3). 平补类食物:所谓“平”,是指此类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适用于各类病证,尤其常用于疾病的恢复期,也适用于正常人补益。如牛奶、鸡蛋、猪肉、鸡肉、银耳等。

病人的饮食护理

病人的饮食护理 一、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一)饮食护理的意义 饮食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达到治疗疾病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蓄养的源泉。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科学的食谱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而对于患病之人,饮食的调护更是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 饮食与中药同源,且同中药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二)饮食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饮食同药物一样,具有寒、凉、温、热等性,辛、甘、酸、苦、咸等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作用趋向,只有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在中医饮食调节中,一般按照下列方法将常用食物分类。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驱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禁用。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2)温性食物具有温中、补气、通阳、散寒、暖胃等作用,适用于阳气虚的寒证或是寒症较轻者。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伤津耗液倾向,凡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应慎用或忌用。如羊肉、狗肉、鸡、桂圆等。 (3) 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发热较高,热毒深重的里实热证。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病人应慎用。如苦瓜、莴苣、茶叶、绿豆等。 (4)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病人应慎用。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 (5)平性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因而不致积热或生寒,故为人们日常所习用,也是病人饮食调养的基本食物。但因其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别,因而其功效也有不同,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灵活选用。如大豆、玉米、豆浆、猪肉、鸡蛋、花生等。 (6)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1). 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进 行补养和调护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绿豆、菠菜、白菜等。 2). 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 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鸽、鲫鱼等。 3). 平补类食物:所谓“平”,是指此类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适用于各类病 证,尤其常用于疾病的恢复期,也适用于正常人补益。如牛奶、鸡蛋、猪肉、鸡肉、银耳等。 (7)发散性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有大部分海腥类,食用菌类,家禽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母猪、鹅肉、狗肉、驴肉、各种野味、各类病死畜肉,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淡水产品中的鲤鱼、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2. 按食物的味分类食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不同的味。

中医辨证饮食护理文档

中医辩证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的概念 简称食疗,即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 要,采用针对性的饮食,对疾病进行治 疗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 因人因病,辨证施食 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审证求因,协调配食 中医饮食的要点 性:也称四性,即寒、凉、温、热。 ①有清热泻火、解毒和平肝安神等作用的食物,其性质是寒凉的 如:西瓜、苦瓜、紫菜、梨等。 ②有温中散寒、助阳补火和益气等作用的食物是温热的。 如:姜、葱、辣椒、羊肉等。 中医饮食的要点 味:和药物一样,主要有酸、辛、苦、甘、咸五味。 例如,具有滋养补益作用的肉类、内脏,实际并无甜昧,但仍可标为甘味。 中医饮食要点 (二)食物的配伍 1、相须相使 2、相畏相杀 3、相恶 4、相反 食物通过配伍后,不仅可以增强原有的功效,而且还可以产生新的功效。因此,配伍使用食物较之单一的食物有更大的食疗价值和较广的适应范围。也可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形,增强其可食性,提高人们的食欲,这是配伍的优越性,也是食物应用的较高形式。中医饮食要点 (三)四时调节 春季: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选食:韭菜炒猪肝、桑菊薄荷饮。 夏季:机体以心喜凉为特征,可选食绿豆粥、荷叶粥 秋季:机体以肺主收敛为特征,选食:柿饼,银耳羹等 冬季:机体以肾脏阳气内藏为特征,选食:羊肉羹、狗肉汤等。 饮食适宜 1、饮食有节制,提倡“七分饱”.俗话说:‘‘若要安,须常三分饥和寒”。 2、提倡“少食多餐”.“少食多餐”不但能使人不至于肥胖,而且有益于心脏。 3、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早餐吃好才能补充夜间消耗的营养和水分。 4、注意饮食卫生要使饮食对人体有利无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食品卫生问题。 饮食适宜 5、合理饮茶饮茶对人益多害少。 6、饭后漱口。故古人云“食毕者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7、掌握饮酒的学问。少量饮食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恢复疲劳、使人轻快的作用。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教学提纲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体质。《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疲劳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等预防肝炎,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食物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简述肝硬化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

干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使之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2、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属甲亢恶化的严重表现。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乙酰乙酸和∞-羟丁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时,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风湿性疾病:简称为风湿病,是指病变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进展缓慢,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5、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有全身多系统、多种器官损害的症状。 6.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至于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7.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8、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9.贫血: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红细胞比容(HCT)低于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10.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11.晨僵:关节僵硬又称晨僵,是指病变的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 12.隐形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或不显现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13.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14.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的,以剧烈腹泻、呕吐、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急性肾衰竭等为临床表现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15.癫痫持续状态:若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称癫痫持续状态。 16.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1.常用胸部物理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1)体位法:减轻呼吸困难及呼吸功,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促进肺复张,促进分泌物的引流。(2)呼吸的控制:促进正常呼吸模式,改善胸腹的呼吸同步现象,加强呼吸肌肉效率及加大气体交换。(3)深呼吸运动:帮助肺底部扩张,鼓励持续的深缓呼吸。(4)体位引流:目的在于利用体位引流某特定部位的分泌物。(5)扣击:促进分泌物的排出。(6)振动法、充气法(7)咳痰:逆关闭的声门进行强制呼气,上腹部手术后按住伤口尤其重要。(8)吸痰:强调无菌操作。 6.典型稳定性心绞痛的疼痛具备哪些特点: 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其他部位。 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偶伴濒死的恐怖感觉,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轻者3~5分钟,重者10~15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7.简述风湿病疼痛特点及护理措施。 疼痛特点:多累及关节,疼痛的关节均有肿胀和压痛。存在僵硬、畸形、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①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尽可能保持关节功能位置,必要时给予固定。避免疼痛部位受压。②为病人创造适宜的环境,避免过于吵杂,以免病人因感觉超负荷而加重疼痛感。③合理应用非药物性止痛措施:如松弛术、皮肤刺激疗法、分散注意力④根据病情使用蜡疗、磁疗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也可按摩肌肉、活动关节。⑤按医嘱用药。告诉病人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和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 8.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皮肤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皮肤护理:除常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外,应注意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洗,忌用碱性肥皂。②有皮疹、红斑或光敏感者,指导病人外出时采取遮蔽措施。皮疹或红斑处可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做好局部清创还要处理。③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如染发剂、农药等。④避免服用容易引发风湿症状的药物,如普鲁卡因胺等。 健康教育:①避免诱因。教育病人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如阳光照射、妊娠、分娩、药物及手术。②休息与活动。在疾病的缓解期,病人应逐步增加活动,可参加社会活动和日常工作,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③皮肤护理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损处感染。④用药指导。坚持严格按医嘱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保证治疗计划得到落实。⑤疾病知识教育与心理调试指导。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嘱家属给予病人以精神支撑和生活照顾,以维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 9.如何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①休息与体位: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保护关节功能,避免脏器受损。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但不宜绝对卧床。②晨僵护理:鼓励病人早起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关节,而后活动关节。夜间睡眠带弹力手套保暖,可减轻晨僵的程度。③在病情基本情况稳定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避免长时间不活动。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失用。 10.简述肝硬化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 既保证饮食营养又遵循必要的饮食限制是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基本措施。饮食治疗原则: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11.简述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催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便秘、感染、 尿毒症、低血糖、外科手术等。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是一门独特的、系统的、完整的专门学科。它的基本特点也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护理原则包括治未病、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三因制宜几个方面。 一、护理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治疾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相斗争的结果。未病先防的要旨在于通过各种“内养外防”的综合调摄措施,慎避外来虚邪贼风的侵害,调摄补养体内的精气神,从而保持正气的旺盛充沛。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关键要增强体质。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疲劳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1)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做 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的安定、清净、愉快,不贪欲妄想,才能调和气血阴阳, 正气充沛,真气和顺,从而达到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的目的。(2)加强身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要想有健壮的身体,必须保持经常不断的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 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促进血脉流通,关节灵活,能增强体 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棉、气功等健身锻炼,也 有助于关节流利、奇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3)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不可过劳,不 可过逸。 (4)饮食有节,调配合理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合理的饮食调配,不仅能保证 脏腑功能的正常,维护人体健康,而且能调治疾病,达到补气养血,强身健骨的 作用。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五味调和,适时适量,切忌偏嗜 和过饱过饥。 (5)药物预防三伏天用中药服帖进行。“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 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 疾病的目的。 2.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食 物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1)讲究卫生,预防传染病要求居处清洁,干燥,水源洁净,空气新鲜、流通。近 年来,临床常用的银花甘草液或黄柏液漱口,以预防口腔糜烂,都是防治病邪侵 害的有力措施。 (2)避免六淫、七情致病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 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强烈持久的情志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 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 中医饮食调护的重要性 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药疗食疗的有机结合,是中医临床中的一在特色。如《千金要方》云:“为医者,必须洞视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令药。”如果临床辩证准确,能做到:药食相须,寒温相宜,五味相适,就可提高疗效,加速病人康复。反之,如果药食相杵,寒温失当,五味过偏,就可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可致病情恶化。 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 定义: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理论特点:整体观和辩证施治 中医饮食疗法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 药食同源:中药也是由食物发展而来,食物对防治疾病同样重要 中药属性:四性五味 食物属性:四性五味 提倡先食疗后药药疗 (1)整体观念 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如食物五味对应人体五脏系统) 人和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如食物四气对应自然四季) 饮食要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 (2)辩证施食 疾病:寒热虚实 食物:寒热补泻 原则: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 食物四性:寒热温凉 食物五味:酸苦甘辛咸 “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凉性或寒性食物,寒性食物如:马齿苋,蒲公英,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紫菜,西瓜,香蕉,黄瓜 凉性食物如: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 凡适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热性食物有:芥子,肉桂,辣椒,花椒 温性食物: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醋,龙眼肉,杏仁,鸡肉,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一般体质或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 平性食物: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蜜,青鱼,牛奶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 寒症宜忌 感受寒邪的实寒证:宜温热性食物 阳虚阴虚的虚寒证:宜温补性食物 无论实寒还是虚寒:忌寒凉生冷之品 热者寒之:热证宜忌 感受热邪的实热证:宜寒凉性食物 阳盛阴虚的虚热证:宜滋阴性食物 忌辛辣,温热之品 虚者补之:虚证:阴阳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阴阳亏虚:补益阴阳,阳虚者忌寒凉,宜温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润食物 气血亏虚:补益气血 原则:虚多少补多少,虚什么补什 实者泻之,实证宜忌 外感病实证:风寒风热,宜辛散食物 内伤病实证:痰壅水停,食积瘀血等,宜疏利消导,活血化瘀食物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食物的性能各有不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克制作用,性能相同者,食之无消,并可加强其调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的羊肉与生姜,两者可相互协同发挥作用,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故可治疗虚证腹痛,食物性能相克情况有二种,一是利用食物之间性能相克,对人体有益如小产大都为寒性,可加葱姜同煮,取其辛温而解其寒气,另一种情况是食物之间性能各不相同,发生矛盾,影响人体健康,如鳖鱼与苋菜不同食等,所以应当注意饮食的调配。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1、五味对应五脏 2、五味适度养五脏五味过度伤五脏 3、原则:谨和五味以调之,以平为期 辛味入肺,过辛伤肺 性味:辛散行气通经,香燥易耗气伤津 代表食物:姜葱蒜花椒等 宜:外感,瘀血,脾胃气滞 忌:气虚自汗,津亏,失血等证 多食:便秘,胃溃疡,痔疮 甘味入脾,过甘伤脾 甘味食物的性味,和中缓急,补益解素 代表食物:蜂蜜,饴糖,甘草,大枣

乙肝的饮食护理措施

乙肝的饮食护理措施 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涉及到肝脏上的毛病是相当可怕的,因为害怕肝炎会传染。肝炎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很多患者在初期是察觉不到的,待到发现时已经很难控制。医学界在积极找寻根治肝炎的方法,那么作为肝炎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呢?今天我们着重讲一下乙肝的饮食护理措施。 一、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脂肪过高超过肝脏代谢能力,会沉积于肝内,影响肝糖原合成,使肝功能进一步受损。乙肝患者注意少吃脂类食物,多采用易消化吸收的脂肪食品,如全奶、奶油、人造奶油和以含必需脂肪酸较高的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不食或少食动物油脂,鱼肝油除外。 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要适量。由于乙肝患者休息多运动少,高糖、高热量饮食造成营养过剩,促使体内脂类物质增多而易发生高血脂与脂肪肝,从而加重肝炎病变。所以,肝炎患者不宜过高摄入糖类。 三、优质、量足的蛋白质。高蛋白饮食可提供足够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恢复血浆蛋白水平、改善蛋白热能营养不良状态,高热能饮食可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维持正常血糖水平。乙肝病人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摄入减少,因此,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量要比正常人高些。 四、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维生素是肝细胞新生和保持正常机能必要的营养成分,而多数乙肝患者常伴有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而维生素的营养状态关系到肝功能,肝细胞的解毒、再生和修复,以及对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 老话常说疾病来时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平时的保养对于肝病患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饮食上大家可以参考小编的文章,另外在作息时间上肝病患者更应该早睡早起,切勿劳累。其次在心理上肝病患者还要注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对身体康复很有帮助。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1、辨证选择食物 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在饮食调护在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 所谓“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的食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食性选择的原则。由于寒凉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因此可选用于热证。如粮食中的陈仓米、小米、高梁米、大麦、苡仁、赤小豆、绿豆等;凡属热性温性的食物,同样具有温中、祛寒之功效。如:糯米、黄米、小麦等甘温食物,可选用于寒症病人。如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等症,可用葱、韭、姜、蒜、辣椒等辛热之品,以达健脾通阳温中之效。而各种水果及一些瓜类,性味多偏寒凉,多有清热解渴之效,可选用于温病热盛伤津者。 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食物的五味不同,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又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如辛味,有能宣散、行气血、能润之功效,对于表寒证及气血阻滞病证应注意选用之。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在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任何一方虚证时可用甘味缓和拘急疼痛等。如糯米红枣粥可治脾胃气虚或胃阳不足;糯米酒加鸡蛋,煮熟后食用以供产妇补益等,均取糯米、红枣之

甘味,再合其温性,而求其补气、温阳、散寒之功效。又如酸味,有收敛固涩之效,适用于气虚、阳虚不摄而致的多汗症,以及泄泻不止,尿频,遗精,滑精等病证。再如苦味,有能泄、能燥、能坚的作用,多用于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症。例如: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即取其苦能清泄之功,而达到清热、明目、解毒的目的。常吃苦瓜,对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肿毒等证极为有利。同样,咸味有软坚散结,亦能泻下的作用。用治热结,痰核,瘰疬等病症。 此外,食物性味之偏,它们对五脏的作用也不一样。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哪一脏,就会对该脏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 总之,在选择食物时,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有益于健康。 2、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在饮食护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不少是与不注意饮食禁忌有关。《千金方》曾说:“大凡水肿病难治,瘥后持须慎于口味,又复病水入多嗜食康,所以些病难愈也。”《医学六要》对血证饮食禁忌强调“血证不断酒色厚味,纵止必发,终成痼疾”。其它如黄疸忌食油腻;温病高热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忌食生冷瓜果;肺痨、痔疮、痈疖忌食燥性食物;产后、经期忌

优质护理措施 (2)

优质护理措施 为使“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能够有效的开展,推进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服务创新,ICU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考核标准》,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和本科室工作特点展开积极讨论,努力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工作理念,敦促本科室全体护理工作者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工作入手,帮助病人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病人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ICU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我院护理部的要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丰富服务内涵,实施感动服务;积极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最大可能的提供舒适服务,营造温馨环境。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将整体护理与个性化的舒适护理相结合,对病人实施亲情服务,是ICU 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ICU 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科室,又是一个青年占绝大多数的科室,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创新优势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亲情服务与患者建立了一种亲情化、人性化的和谐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舒适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科室以“每人,每天,每事;尽心,尽职,尽责”为服务理念,力求给每一位患者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为了响应卫生部要求:“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科室成立了护理质控小组,针对临床护理,每日检查纪录,每周总结整改;规范使用了床头卡、手牌;床头挂有“警惕压疮,坠床”等醒目标识,以确

保护理安全;把病人的基础护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每日更换床单元;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扣背,饮食、排泄;每日两次行口腔护理,会阴冲洗;为病人擦身,泡脚;并把星期二作为“生活护理日”,为病人洗头、剃胡须、修剪指甲等,保持病人三短九洁。在整体护理方面,根据护理部要求,各护理单元分别制订了各病区护理理念,强化责任护士的职责,制定标准护理计划单,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服务,使责任护士对病人做到“十知道”,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自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一.学习规范要求,转变服务观念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生命线。为了贯彻落实创建标准,护士长要做到先学先知,并带领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示范工程的规范要求,熟悉创建标准,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中严格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基础管理,规范护理服务流程,夯实基础护理,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实到行动. 实行“八心护理”,病人入院热心接待、病人住院真心对待、病人诉说耐心倾听、病人疑问细心解答、病人需求尽心帮助、病人护理精心做好、病人出院诚心护送、困难病人留心随访。要将护士的热心、真心、耐心、细心、尽心、精心、诚心、留心贯穿于病人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有的病人住院,会有很多亲人前来探望;有的病人却没人探望,针对特殊病人护士们特别精心。只要是合理要求,护士都会设法满足。“您

饮食护理及检查注意事项

消化科常见疾病饮食总原则 四忌,定时进食,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四忌,少量多餐, 忌生冷刺激性食物 忌过度饮酒及暴饮暴食 忌食人工食品 忌食大量产气食物 肝硬化患者饮食 1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豆制品,鸡蛋,鱼,鸡肉,瘦肉为主的优质蛋白,血氨升高时避免进食高蛋白饮食,不要使肠道内的产氨骤增。 2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避免由此引发的肝昏迷。 3可进食香蕉等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每日1-2次,始终保持肠道内氨的及时清除。 4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益生菌,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等。 5在食欲下降或呕吐腹泻时候,要及时补钾,如饮用鲜橘子汁,苹果汁等。 6一般肝硬化患者避免服用含有铁制剂的营养品或者狂物质,因为铁制剂有加重肝硬化的作用。 7特别是不要大量进食动物蛋白,除了产氨增多以外,动物蛋白对的代谢产物含有较多的芳香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可以在肝硬化时抑制脑神经传导而诱发肝昏迷。 8肝硬化以食用优质蛋白为宜,每日供给100-200g。肝昏迷时要限制蛋白低摄入,病人清醒后可增加植物蛋白每天20g,每3-5天可逐步增加10g,但短期内不超过40-50g/天 9可适量饮酸奶,以促进消化。 10忌酒: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胃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饮酒还可引起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和蛋白质及维生素B类的缺乏,另外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 11已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平时食物应做的细烂些,避免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严禁食用坚硬带刺类食物,如带刺的鱼,带骨的鸡肉以及坚果等,以防刮伤曲张的食道静脉或者胃底静脉,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服药时应将药片碾碎后再服,避免进食过快,应细嚼慢咽,少量多餐。 12大量腹水者要限制睡,钠的摄入,每日氯化钠的摄入量一般应少于20g,水每日不应超过1000ml,有稀释性低钠血症时应限制在500ml以内,一些高钠食物如咸肉,海产品,肉松,酱菜,酱油,含钠味精应不食或少食,可适量添加柠檬汁,食醋等添加食欲。

中医饮食护理学1

A型题: 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卫生观出自:错误:正确答案为:B A.《内经》 B.《论语》 C.《饮膳政要》 D.《随园食单》 E.《史记》 2.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最早是……提出的。错误:正确答案为:E A.孙思邈 B.张景岳 C.刘河间 D.李杲 E.扁鹊 3. “食养疗法”一词为()首先明确提出。错误:正确答案为:E A.唐代孙思邈 B.清代王孟英 C.元代忽思慧 D.明代李时珍 E.清代费伯雄 4. 归经理论多与食味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错误:正确答案为:E A.咸入肾 B.辛入肺 C.甘入脾 D.酸入心 E.苦入胆 5. 根据食物的性味分类,五味中( )食物最多。 A.苦味 B.咸味 C.甘味 D.酸味 E.辛味 6. 中医饮食护理学中饮食禁忌内容不包括:错误:正确答案为:D A.患病期间的饮食禁忌 B.因季节、体质、地域不同的禁忌 C.食物与药物之间的 配伍禁忌 D.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E.饮食调配制备方面禁忌 7. 常用的食物中,泻性食物数量( )补性食物。错误:正确答案为:E A.不多于 B.少于 C.不少于 D.近似于 E.多于 8. “营养”一词古代又作:错误:正确答案为:E A.扶养 B.养分 C.营造 D.经营 E.荣养 9. 淡味,中医将之归于( )范围。 A.咸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辛味 10. 中医饮食养生又叫错误:正确答案为:A A.食补 B.食忌 C.食疗 D.食节 E.食用 11. ()时期,开始设置食医和食官。 A.周朝 B.汉朝 C.夏朝 D.秦朝 E.商朝 12. 《伤寒杂病论》中采用不少食物,如书中提出的……就是典型的食疗方。错误:正确答案为:D A.归地烧羊肉 B.茯苓酒 C.糖橘饼 D.当归生姜羊肉汤 E.羊乳羹 13. ( )可以说是中医食疗药膳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A.《饮膳正要》 B.《随息居饮食谱》 C.《食疗本草》 D.《本草纲目》 E. 《养老奉亲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