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市》教学设计_11.doc

《山市》教学设计_11.doc

《山市》教学设计_11.doc
《山市》教学设计_11.doc

《山市》教学设计-

《山市》是一篇文言文,它所涉及的自然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的探究。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发展、高潮及至消失的过程,极富想象力。本文是自读课文,学生学习文言文又尚在初始阶段(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三篇文言文),所以对文言字词、语法的要求可以放低一些。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1、知识目标: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能力目标:

⑴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⑵丰富想象,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体会山市神奇、壮丽的幻景。

⑵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4、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5、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及口头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较活跃,形象思维较强,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意义识记已优于机械识记,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积累词语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请学生用画笔或语言描绘出山市奇幻的景象。还要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虽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对怎样学习文言文也已有了一定的整体印象,但还是有畏难心理。而且本文又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要求用一课时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抓好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工具书、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能够找出难词难句,并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对文中重点词句的巩固可以利用检测的形式来促进。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速和语调。

2、借助工具书和书中注释疏通文意,准备复述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先出示几张海市蜃楼的图片引出神奇的山市。

说明:设计此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后面的活动作好情感准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理解课文大意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要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具体做法是:

1、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是朗读、词义句义、课文理解等各方面的。疏通文意由学生互相释疑,教师适当补充。

2、齐读课文,解释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反馈预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肯定或指正。

3、分别请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并请其他同学点评优劣。评价的重点放在文言文的复述是否仅仅是机械的翻译,倡导创造性复述,为下一环节的再现山市作铺垫。

三、合作探究,培养想象力

《山市》中的景色瞬息万变、虚无缥缈,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从三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以创造性复述来培养学生描述景物的再造想象力。

2、以给景物画插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将语言转化为图景的空间想象力。

3、最后又给插图配上文字,将再造想象力与空间想象力相结合。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

织能力。要求学生研读相关段落,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描绘文中之景,想象言外之象。

四、总结评价

说明:此环节对学生活动给以大力的肯定和鼓励,并回归文本,从整体感知到局部的活动,最终又回到对整体的把握上,体会文言文的音乐美、语言美,想象大自然的神奇。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结合海市蜃楼来探讨山市的成因。

通过这一问题自然的将思考从课内到课外,从文本迁移到自然科学,激发学生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2、同学们回家把山市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3、巩固基础知识,准备检测。

说明:通过讲故事使山市的成因及其变化过程更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培养想象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山市》教学设计,教案

20 《山市》 教学目标 ①反复诵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②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①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②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导入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介绍作者、作品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诵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学生自渎;第三遍,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奂hun 冥mng甍mng垣yun 睥睨pn 亘gn 扉fēi逾y倏shū根据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划出来。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石钟山记》导学案

《石钟山记》导学案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又字和仲,号,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相关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了解文体“游记”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4.解题 ①石钟山, ②记,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函胡()磬()桴()铿()硿() 鹘()磔()噌()吰()罅() 窾()镗()鞳()射()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释词义、概括段意 (第一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 )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 )访.( )其遗踪 ..( ),得双石于潭上,扣.( )而聆.( )之,南声函胡 ..( ),北音清越 ..( ),桴.( )止响腾.( ),余韵 ..( )徐歇 ..( )。自以为得 之矣。然是说也,余尤.( )疑之。石之铿然 ..(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请概括段意: (第二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 )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余固.( )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 )曰此鹳鹤也。余方.( )心动 ..(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 ..( )澎湃 ..( )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 ),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 )镗.鞳.( )之声,与向.( )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 ..( )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请概括段意: (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 ..( )乃.( ) 以斧斤考击 ..( )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请概括段意: 【思考2】把握内容,分析作用 1.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思考3】把握情感态度 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山市》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山市》教学设计 1、把握课文线索,学习根据时间变化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2、锻炼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的能力。 3、联系上下文揣摩掌握重点词义。 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的能力。 一课时。 1、请教老师或查阅有关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2、搜集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资料。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壮观的幻景;“山市”蜃楼你可能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里,蒲松龄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奇异的图画……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他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

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1、个人自渎: ⑴要求:结合注释,读得准、读得流畅、读出停顿、读出情感。 ⑵理解以下字词: 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莽莽然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2、小组竞读: 要求:分组合作,设计美读方案,读齐、读响、读出滋味。 一、个人自译 要求: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圈点疑难。 二、同桌对译 要求:互评互补,解决疑难。 三、全班共译 要求:提出疑难,互问互答。 一、分组创设 要求:发挥想象,群策群力,编演话剧。 二、佳作展示

山市教学设计

山市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等语汇。 2.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课文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用文言形式按明晰的时间顺序,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要完成在准确理解文句意思基础上简练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应以多形式诵读为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诱引想像法。 本文描述“山市”蜃景用语精练生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再造想像力。领悟、延展课堂内容,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科学解释山市的成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海市蜃楼。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

终身郁郁不得志,生活清苦。《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狐愤之书”(取义孤独、悲愤)。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顺畅诵读 1.听读。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投影: 选择: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念/近中/无此禅院 B.然/数年恒/不一见 C.一行有五点/明处 D.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教师明确:A 2.学生自读 (1)可用默读、轻读、放声读等多种形式。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字词典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疏解文字,并提出疑难字句。 投影显示: 注音 蜃(shèn)景奂(huàn)山禹(yǔ)青冥(míng) 禅(chán)院甍(méng)高垣(yuán)睥睨(pì nì) 连亘(gèn)窗扉(fēi)逾(yú)时倏忽(shū) 四、疏通文意 1.词句释义 (1)通假字:一切乌有:“乌”同“无”。 裁如星点:“裁”同“才”。 (2)然数年恒不一见:恒,经常。 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中有真谛,章法反学成就你 ——议论文开篇章法之“简要原则”训练 【教学设计说明】: 议论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写作文体,是高考作文的主要考查形式,也是高中生尤其是高二、高三学生应该把握的一种写作文体。但是要写好议论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等学生进入高三后才进行专题训练,只能收效甚微。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与训练应该有系列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如果在进入高二时就开始认真练习,并且回归教材,从熟悉的教材中找到值得思索、效仿、借鉴的经典范文,就能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地学写议论文,一定能让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变得更轻松、更有成效。为此,金牛区杨小川守正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四川省特级教师杨小川的带领下开展了“回归教材,学写议论文”系列科研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又有若干子系列活动,其中一个子系列是“例说文言诗文的读写结合”,它选取教材必修三中的3篇文言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教会同学们从课文中去正向或反向借鉴写作方法与技能,也提醒老师们不要等到高三才来抓作文训练,回归教材,钻研教材,教思结合才能不断提升。而本课则属于这一子系列的研究实践课。 对于《过秦论》中的写作方法,我们并不主张直接效仿,而应反向学习,因为同学们需要训练的不是议论性散文,而是“任务驱动型”议论文。需要我们思考的主要有两方面:一,《过秦论》的结构是前4段记叙秦国兴亡史,第5段才议论并提出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安排有它强大而独特的气势与说服力度,但是否适合我们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二,在第5段中,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同样独特,可这种方式又是否适合我们效仿呢?带着这两方面的思考,以第二个问题为重点分析对象,主张通过反向学习第5段的方法来把握好议论文开篇章法的“简要原则”。 【学情分析】: 进入高二,同学们就结束了多年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开始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初学议论文写作,很多同学都觉得陌生、茫然、无所适从,在结构、内容、思想等各方面都需要有序地进行训练。在全方位训练时,写作章法训练很重要,就开篇部分而言,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下笔,一定要把握好开篇应“简明扼要”的原则。而这堂课就是针对议论文开篇部分而设计的,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石钟山记》学案

《石钟山记》学案 www.5y kj.co m 学习要点 .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 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

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学内容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五、教学设计 1、恰当导入 ①可以由“海市蜃楼”的画面或图片导人,也可以播 放有关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②也可以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2、课题:山市 3、学习目标:a.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 c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4、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 讨与练 习”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自学课下注释。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览全文,了解全貌②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 .识记生字词a .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b省略补出翻译

蒲松龄《山市》课堂教学设计

蒲松龄《山市》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描绘山中蜃景的文言文小品。它被安排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单元中,同时又是一篇自读课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让学生课前预习。先利用工具书和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以诵 读为主,以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为重点实施教学;在诵 读的过程中熟悉课文内容,体会山市奇异的特点。至于文言字词和语法的要求,则尽量放低或基本不做要求。(如“城郭”二字,在此没必要强调“城”是指内城,“郭”是指外城,就按书下注释解释为“城市”;又如“中有楼若者,堂 若者,坊若者”,不强调名词前置这一语法现象。) [教学目标] 1 辨析形似字、多音字;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 理解文章内容,提取主要信息,感知“山市”的变 化过程。 3 激发想象力,调动审美体验,增强诵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诵读式学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古人有两句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描绘的是海市蜃楼的景象,许多人却无缘目睹它的奇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描绘了类似海市蜃楼的奇异情景——《山市》。现在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熟悉作家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进行预习,请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蒲松龄。 学生发言介绍蒲松龄,要求具备书下注释的几个基本内容。 师:《聊斋志异》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聊斋志异》中的哪些故事呢? PPT显示一个《聊斋志异》的出版物的封面,对应书名逐字显示:“聊”——聊天。“斋”——房子。“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学生根据影视作品一般都知道《画皮》等“聊斋”故事。 教师简介《聊斋志异》的内容: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内容多是狐鬼花妖与神仙故事;也有个别篇章近似小品。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考察性的游记 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三、整体感知 ⒈范读课文 ⒉学生自由朗读,纠正读音 ⒊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⒋质疑解难 ⒌特殊文言现象归纳 ⒍思考:本文三段分别写什么内容?结构有何特色? 明确:议论(1)――记叙(2)――议论(3) ↓↓↓ 质疑――――解疑――――感想 (一)、分析第一段(质疑) ⒈齐读,思考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 明确: ⒉探讨 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 明确: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 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 二、析第二段(解疑) ⒈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 明确:实地考察 ⒉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 明确: 白天:寺僧演示――“笑”(嘲讽) 两个阶段 暮夜:夜泊绝壁――“笑”(自得) ⒊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

什么作用? 明确: ①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比喻拟声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⒋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明确: ⒌这一段有两处写到作者的“笑”,这两次“笑”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 明确: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⒍小结 这一段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清?刘大櫆评:“(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三、析第三段(感想) ⒈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② 郦道元→不详 (“叹”之“简”) 士大夫―→不肯 渔工水师→不能 陋者(李渤)―→考击以求得其实 (“笑”之“陋”) 探讨: 李渤真的可笑吗? 明确:不应该,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⒉小结 苏轼通过记述游踪,实地考察,用事实反驳了两种关于石钟山取名的说法,并在第三自然段得出主旨--不要凭主观臆断事物的有无。清?方苞评:“坡公第一首记文”。 四、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五、探讨 ⒈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新课标20课山市教学教案

新课标20课山市教学教案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20 lesson mountain city teaching pla n

新课标20课山市教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感知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 精神。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 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借助工具书认 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课文感知: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描绘过许多奇幻的神话,沙漠中一夜之间建筑起宏伟的宫殿,美丽的城池,这些神话是人类想象力的伟大产物,但我想也是古时候的人们对未知的海市蜃楼的描绘与神化。现实世界中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这个词语,但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整体感知:

广东署山市高明区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_1_2生活中的几何体二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班别:姓名:学号: 一、预习:阅读课本第5页~第7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它们是由什么来构成的?(书上有的哦,把它写出来) 2、观察生活中的几何体,线可以分成几类?面可以分成几类?(在下面图上表示出来) 线面 3、点、线、面是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找一找,你会有所发现) 4、画一个四棱柱、一个圆柱,并指出围成这个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每两个面相交的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二、课堂学习 1、小组交流:我们常见的几何体是什么面组成的?面与面之间相交成怎样的线? 2、认识点、线、面运动形成怎样的图形 (1)合作学习:点、线、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2)回答课本第6页中“议一议” 三、练习目标 1、习题1 2、下列图形中含有曲面的是() 3、下列几何体没有曲面的是() A 圆柱 B 圆锥 C 球 D 长方体 4、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棱柱 D圆锥 5、课本随堂练习 6、将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7、将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 A 圆柱 B 三棱柱 C 长方体 D 圆锥 8、汽车的雨刷把玻璃上的雨水刷干净属于的实际应用是()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指出由曲面和平面组成的几何体有哪些?由曲面组成的几何体有哪些?由平面组成的几何体有哪些? 四、作业目标 1、下列几何体没有曲面的是() A 圆锥 B 圆柱 C 球 D 棱柱 2、围成圆柱的面有()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面几何体中,表面都是平的是() A 圆柱 B 圆锥 C 棱柱 D 球 4、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一个又一个字,用数学知识解释为()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6、下列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可得到的几何体是() 7、将下列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8、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ABC()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doc

8《六一居士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探究不同“归隐”的个人及社会意义。 3.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做铁肩担道义的有用之人。 二、课文助读 1.写作背景 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欧阳修力辟其非。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之于至性真情。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读这篇《六一居士传》,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这便是文中真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 2. 文章简介 《六一居士传》,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自传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该文为唐宋经典散文之一,形式别具一格。它没有像一般的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既喻为自然界的多种事物和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嘈杂事物,真是奇妙之喻!作者能对之置之而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三、预习题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熟读课文。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诵读全文,给难读字注音,画出难懂的字词句 2.解释句中加点字词含义 (1)是为五一尔.,奈何?( )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 (3)是.岂不为六一乎?( ) (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 (5)聊.以志吾之乐尔( ) (6)吾之乐可胜.道哉( ) (7)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 (8)未足喻其 ...乐且适也( ) ( ) ( )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 ( )

《山市》教案

《山市》教案 《山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文意,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景色。 3、探究“山市”形成的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 反复朗诵,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往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象,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 (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注释) 投影补充: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写特记、随笔寓言等等,主要写狐鬼怪异的故事,也收录了一些奇特的事。 三、指导朗读: 、小声自读,画出读不准的字,同桌交流解决。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投影) 奂山青冥飞甍高垣睥睨连亘霄汉逾时倏忽 3、齐读课文一遍。 四、理解课文: 、指名学生朗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不能解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 (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3、思考: 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画出表时间的词语)明确:三个阶段:(投影明确)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4、请学生依照这个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描写的方式展示你脑海中“山市”的景象。 (选取几个,实物投影) 5、再次朗读全文。 五、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 、开头,我们提到了“海市蜃楼”,这种奇观古人是无法解释的,才有了“大蛤蜊哈气而成的想象。可我们现代人已经懂得了它的科学道理,你知道吗? (学生发言) (投影补充关于“海市蜃楼”的小知识) 2、你能根据这个知识来推测“山市”形成的原因吗? (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探究出的原因 4、齐读课文一遍。 六、布置作业 、课后朗读课文 2、课外查阅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有关资料: 海市蜃楼是如何形成的? 在沙漠中,迷路的人缺水缺粮,忽然看见了绿洲,但走近了却发现原来只是海市蜃楼的幻像,空欢喜一场,这就是

狼蒲松龄-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狼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 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 2、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3、通过诵读,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光要敢于斗争,而且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的寓意;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对文章主旨的探究、领悟、理解。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导入示标: 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部——引狼入室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容就和这几个成语的主角有关,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今天的课题——《狼》 2、预习共享: 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容: (1)《狼》的作者蒲松龄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清朝著名文学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

(3)作者书屋的对联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六人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以上容,不能解决的向教师提出。 讨论完成后教师就出错较多的问题统一讲解,学生使用双色笔纠错。 (二)引领探究 一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划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 可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 学生读: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后补充或点评。 教师正字正音: 缀zhuì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尻kāo 黠xiá 二读——读出节奏 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第二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第三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第四段:其一犬坐于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五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

《石钟山记》课文及导学案 石钟山记(1) 《水经》云:“彭蠡(2)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4)浪,水石相搏(5),声如洪钟(6)。是说(7)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8)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9)始访其遗踪(10),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11),北音清越(12),桴止响腾(13),余韵徐歇(14)。自以为得之(15)矣。然是说也,余尤(16)疑之。石之铿然(17)有声音,所在皆是(18)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19)七年六月丁丑(20),余自齐安(21)舟行适临汝(22),而长子迈将赴(23)饶之德兴尉(24),送之至湖口(25),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26)。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27)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28),闻人声亦惊起,磔磔(29)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30)也。”余方心动(31)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32)如钟鼓不绝。舟人(33)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4),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35)而为此(36)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37),可坐百人,空中(38)而多窍(39),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40)之声,与向之(41)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4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43)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44)也。古之人不余欺也(45)!”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46)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47)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8)虽知而不能言(49)。此世所以不传也(50)。而陋者(51)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52),自以为得其实(5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山市》课案学案导学案

东马曲学校七年级语文学科课案______班_______小组姓名:_____________课题:山市课型:新授课执笔人:申红锋【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特别是时间词的归纳。【教学重点】 2、结合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大意。【教学重点】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再造想象力。【教学难点】 4、初步了解“山市”的科学原理。 【导入课题】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许多人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壮观的幻景;“山市”蜃楼你可能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里蒲松龄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奇异的图画……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指导】 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自学情况检测与展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

奂.山邑.禹.年青冥.碧瓦飞甍.() pì nì()() ( )高垣.()连亘.窗扉.高舍.() sìàn piāo miǎo 倏.忽人烟市()()然()2、文学常识填空。 《山市》选自《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以谈狐说鬼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作者是____朝文学家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一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聊斋先生”。 山市,山中蜃景,与“_________________”相似。 【拓展与探究】 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个人练习后小组内朗读比赛,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清楚、更熟练。 2、结合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翻译下列词语。 (不看资料独立作答,讲评小组列于黑板,抢答。)

(完整版)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第一课时(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 教学目标: 1.熟读第一自然段,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 2.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焉、鼓、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掌握省略句等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生,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是的,苏轼,一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子,他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一首不朽的《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为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父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看来大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石钟山记》中去看一看苏轼是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 二.文本解读:第一自然段 (一)郦元的观点 1.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水经》云,一二读”…….. 明确: (1)纠正读音:彭蠡(lǐ)郦(lì)元钟磬(qìng )铿(kēng)然 (2)提醒学生下列句子的停顿必须注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然/是说也 2.好的,在这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哪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 3.这三个人,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生活在唐朝,而苏轼是北宋文坛最具盛 名的大文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让这三个大人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先留一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一件事——翻译。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依次翻译课文第一句到“而况石乎”这一部分的内容。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明确: ①《水经》:魏晋时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著名的《水经注》就是郦道元对其作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山市》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引导] 《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本文以时间为序,用精练生动的语言,具体详细地描绘山市虚幻奇丽的景象和山市从形成、发展、高潮和消失的全过程。 学习本课主要以诵读为主,以积累材料培养文言语感为重点,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对本文所涉及的“山市”这一科学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进行适当的研究。应学会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描绘景物的画面。 [典型例析] 例题:解释下列句子中虚词“然”的意义及用法。 ⑴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⑵然数年恒不一见。() ⑶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⑷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解析:本题意在指导学生对虚词“然”的意义及用法的理解和掌握。 ①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 ②词尾,常附于形容词之后,有“……的样子”的意思。 参考答案:⑴“……的样子”⑵“但是”、“可是”⑶“……的样子”⑷“……的样子”[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填空: 《山市》选自作者,字留仙,世称“”,代文学家。本文描写了变幻莫测的,作者行文以“忽见、、忽、、、倏忽”等表时间性的词语来贯穿全文,使文章层次显得很清晰。请你写出你所熟悉的一则《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青冥() 2、飞甍() 3、高垣() 4、禅院() 5、逾时() 6、连亘() 7、倏忽() 8、窗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然数年恒不一见() 2、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3、往来屑屑() 4、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 5、连亘六七里() 6、或凭或立,不一状()() 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8、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9、见山上人烟市肆() 10、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四、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见宫殿数十所 B、层层指数 然数年恒不一见数至入层 C、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D、或凭或立不以状 又闻有早行者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石钟山记》详细教案

《石钟山记》详细教案 【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 则。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 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 不停。 2?钟磬:(磬,q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 )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 6,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为p Q) 5?穴罅:wuexi ((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 a 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 d,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 J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 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 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一察一?吉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 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一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一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 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 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重点语段研读】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竅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竅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非常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接受,而用一个“固”字表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 (固本意为“本来”,这里引申为“自然”,“当然”。)接着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竅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同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竅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后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这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解题指导】 一、见【内容主旨】 二、首先从文章的内容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 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 所不同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后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同。《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