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法学《劳动法学》平时作业

劳动法学《劳动法学》平时作业

《劳动法学》平时作业主观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劳动关系应如何调整?

答:

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我国,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劳动法包括了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的某些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构成了劳动法的内容。劳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与亿万劳动者都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系列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构成劳动法的完整体系。因此,调整劳动关系,必须强调和重视劳动法,并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贯彻党的劳动政策,加强国家对劳动工作的领导;

二、依法调整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四、合理组织社会劳动、巩固劳动组织,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合理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安定团结。

2、我国应如何处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内劳动立法之间的关系?

答:

国际劳动立法,是指由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所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这些国际劳动公约和建议书为各国劳动立法提供了立法标准,对各国的劳动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不仅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和实现国际劳工标准规定的劳工基本权利的各项原则,而且应该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扩大国际劳工标准中,尤其是扩大国际劳工标准中核心劳工标准的批准范围。

国际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劳动立法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1994年我国制定的劳动法,在劳动法起草和制定这部法律的过程中,主要根据宪法关于劳动的原则规定和我国劳动问题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以国际劳工标准为我国劳动法的标准,根据我国现实中出现的劳动问题把国际劳工标准中加以改变,使之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在参加国际劳工组织活动中不断重视国际劳工标准在维护工人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我国签署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这表明这

两个公约成为我国劳动法的法律渊源,这说明国际劳工标准中的主要标准已经成为我国劳动法律的法律渊源,国际劳工标准调整的全球领域内的劳动关系,我国既然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我国就有义务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以国际劳工组织为蓝本,不断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

3、论述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答: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具体法定理由,否则,解除就是非法的。

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中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基于劳动者个人原因的解除;二是与劳动者个人无关的原因的解除——经济性裁员。

(1)基于劳动者个人原因的解除:这类解除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过错性解除,二是非过错性解除。

1)过错性解除:适用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第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第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第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第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第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第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非过错性解除:适用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劳动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第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第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第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与劳动者个人无关的原因的解除——经济性裁员

适用范围与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第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第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第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第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4、试述工伤保险的归责原则。

答: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它是国家以预防和使受到职业伤害者及其家属恢复正常生活为目的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将工伤保险作为独立的社会保险种类。发生工伤事故,遵行劳动者“无过错”原则,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其自身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工伤保险除了具有补偿性质以外,还具有赔偿的性质。

(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普遍高于其他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其医疗保险项目的范围也较之疾病保险范围宽;

(三)在保险费用分担方面,工伤保险根据“无责任补偿”原则,由用人单位单方负担,实行社会统筹。

具体来说,工伤保险有三大任务:

1.职业伤害事故的预防。预防工伤事故,是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

2.对受到职业伤害的劳动者给予经济赔偿。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工伤保险“无责任补偿”原则和“赔偿”原则的基本要求。

3. 为因工致残劳动者或职业病患者的康复承担的责任。使因工致残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康复,是工伤保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工伤保险性质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