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_代玉梅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_代玉梅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_代玉梅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_代玉梅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代玉梅

内容提要本文从自媒体的本质、自媒体的传播形态、自媒体影响力三方面进行传播学解读。探讨了自媒体作为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本质中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的自媒体定位,认为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体现出“潜传播”下的即时信息发布与获取的核心功;解读了自媒体以聚合为特征的“核心-边缘”信息传播模式,认为这一模式下自媒体传播具备节点间“弱连带”和信息“圈子化”的优势,体现出信息“圈子化”传播中用户群的嵌套与勾连,这都是加速自媒体传播的根本动因;分析了对自媒体对受众、社会及传播效果方面的影响力,反映出自媒体影响力之正负效应共存。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 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息获取,主要发挥网络交流的平台功能。然而,这三种媒体也有交叉或互换的时候,比如人人网、Facebook,发挥平台媒体的功能,但同时又是一个个自媒体共同构建的。

虽然不管是自媒体、他媒体还是平台媒体,

都只是一种功能的划分,归属的界定,但自媒体显著的自由话语权意味着自媒体所储备和将爆发的传播力量。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认为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自媒体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力量的隐喻,一种新的技术背景下的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至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递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正如《博客日志:理解改变你世界的信息革命》一书的作者Hugh Hewitt所评价的:“真正重要的是博客日志的开创性,而非它的早期形态。”或许,自媒体今天的样态还只是它的早期形态,重要的是它给世界带来的某种开创性暗示。

(二)自媒体属性:“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

在数字媒介环境下,“节点”(Humanode),即“人”(human)和“节点”(node)的组合[2],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以及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的信息。荷兰学者梵狄杰克(Jan Van Dijk)对“网络”简洁而经典的定义也提到“节点”,认为“网络就是在至少三个元素、节点或单位之间的联结”[3],也就是说节点是构成网络联接的一部分。论坛、博客、微博等自媒体是比较典型的节点传播形式:在Web2.0“用户生产内容”或“用户创造内容”的时代,每个用户都可以发言、评论,都可以成为关注者和被关注者,实现“节点共享”,以及节点间互动新信息的生产。正如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Paul Lvinson)所说,人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互联网的内容,也成为关注与被关注和信息节点互动的环节。总之,在数字互动煤介语境下的自媒体信息网络,“节点”既用来指称参与信息互动的自媒体用户,还用来指称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各种嵌套中的一体化信息[4]。在信息的纽带作用下,信息“节点”网络不断地扩大和延展,显示了这种传播方式的无穷生命力。

无论是自媒体的用户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传播观点、作为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传播事实还是作为娱乐造势者恶意报复者散布谣言,无论哪种身份言论,自媒体的用户无疑属于节点范畴。以微博为例,微博用户享用数字媒介的门槛更低,接入微博平台的方式更为灵活多样,按照微博的成功实践者Twitter所做的探索,通过手机终端、即时通讯工具、电脑桌面、邮件、博客等网络产品都可以发送甚至接收微博信息,加上“随时、随地、随性”的媒体优势,以及信息的及时性、共享性和动态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这无疑会大大激发节点的活力和创造性,促进节点之间的交互程度,加速网络媒介上信息的流动。

总之,在自媒体的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是既可以发布信息同时又接受其他用户信息的节点,他们之间的互动又会增加新的信息,改变信息的传播路径和状态,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全面开放共享的,每一个用户无论是自媒体信息的提供者还是索取者,都会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规模各异的“节点共享”的信息传播网络。[5]如此一来,自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方式,它所提供的独特的信息渠道,“隐喻”着自媒体强大的生命力,更“隐喻”和重新定义这个世界。

(三)自媒体核心功能:“潜传播”下的即时信息发布与获取

不论是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和墨顿的传播功能说,还是施拉姆的大众传播的功能说,自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新产品形态,也发挥着大众传播的多项功能。同时,自媒体作为像大多数互联网新产品一样的围绕某一核心功能推出的产品,随着使用的深入,一些以核心功能为基础的延伸功能以及某些附加功能也被开发出来,使得自媒体网络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但发挥其最大张力的核心功能是信息的发布与获取。如在BBS、论坛、博客、微博等空间等都可以便捷、交互地发布和索取信息,不受时间、地点、写作格式的限制,只要有发布的终端设备,日常闲聊见闻、所思所感等都可以随意上传到自己的页面上,或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观点传播、或是草根族的时事传播、或是官员的政务传播,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亦或是娱乐造势者的谣言传播,不论是自我倾诉的满足还是与大众粉丝的沟通愿望,都可以利用自媒体及时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

然而,这一系列的信息发布与获取都是在网络即时通信———功能强大的“潜传播”[6]状态下进行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主持《新闻1 +1》时提到,“互联网、手机信息……它不分良莠真假,以分秒计的速度在公众之间没遮拦地传递着。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明传播’,被有识之士称为‘潜传播’。”[7]既然如此,“潜传播”就意味着自媒体用户需要掌控信息安全与进行信息的把关过滤。如果自媒体用户能够科学合理地找到能满足自己不同需求的信息源(其他自媒体用户),将会大大提高该用户的信息处理和利用效率,并构筑即时信息管理系统,要比其他的信息渠道更有价值。尤其在“明传播”无法有效满足用户需求的当下,“潜传播”便彰显了其渠道价值。

此外,自媒体还具有人际网络的构建与维护的延伸功能,以及多样化的网络应用的附加功能。人际网络构建在自媒体网站上的得以延续,在即时信息共享的特色功能下,还能进一步满足好友即时交往的需求,同时,基于共享信息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注-被关注”关系满足索取信息和提供信息的互动需求。随着自媒体使用的深入,自媒体对用户的粘性越来越大,用户对网络应用的多层次需求的附加功能需要不断开发,比如,Twitter的几种特色功能:将自己的“心情”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允许用户在不登录Twitter的情况下向自己的帐号中发送信息等等[8],通过这些附加功能从而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二、自媒体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

(一)传播模式:“核心-边缘”扩散模式

学者对传播模式的研究经历了“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两级传播模式、施拉姆的“信息反馈”模式等多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传播模式中,体现出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关系的变化。自媒体时代,这种传播模式也依旧属于表征传播过程及结构的模式和表征传播要素关系的模式(如影响、效果、受众、媒介模式)两大类,即拉斯韦尔公式依旧是认识、研究自媒体传播的核心框架[9]。在社交网络传播理论中,不论是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Separation)还是150法则(Rule of150),其蕴含的实质也体现出以聚合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即核心-边缘扩散的传播模式。

笔者认为,自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由信源中心向边缘扩散,受众由异质化的个体组成了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按照信息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些节点又分为核心节点、桥节点与长尾节点[10]:核心节点这类用户是某一信息生成的源头;桥节点这类用户是核心用户传播的信息的扩散者,接收并评价、推荐核心用户的言论,起到桥梁的作用;而长尾节点这类用户是借助桥节点的中介作用才接触到核心节点的信息,属于离核心节点距离较远但集起来规模巨大的长尾。不论处在哪个环节,节点与信源和其他个体受者之间都存在讯息的交流与互动。讯息传播呈现出核心向边缘传播整体趋势下的多向性、扩散性和无序性。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信息传播由中心向边缘扩散。作为核心节点的传者成为信源,是具有相同关注点的桥节点话题聚合的中心,而桥节点在两级传播后也可成为新的信源,核心节点与桥节点之间双方身份或发生转化,并分别连接着更多地长尾节点,呈现出核心-边缘的传播模式。

第二,呈现同步式互动传播。Web2.0时代,自媒体信息传播是多向互动的传播过程,信息传播与反馈是同步、即时的,而非传统模式下的线性、单向。此外,自媒体信息传播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进行,也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方式更加灵活。

第三,用户本位时代来临。媒介强大效果论的时代已经过去,用户开始有甄别性地选择蜂拥而来的、大量冗余的信息,并有对信息进行评价、删改而后再传播的自由,在信息的多层级传播中,同一个体同时扮演着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即核心节点-桥节点-长尾节点间身份的互易。

第四,以用户为中心聚合其他节点。从信息传播的方向看,不论是以自媒体主(传者)为中心还是以自媒体看客(受者)为中心,尽管信息在节点传播的方向上是不同的,但都可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

以用节点传播网络来解释,对于其他节点所承载信息的聚合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由聚合而形成的“核心-边缘”模式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如微博自媒体产品单位信息容量小(140个字符)的特点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加关注”将其他节点纳入自己的信息网络中,或成为其他核心用户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以即时性的聚合主动或被动地构建自己的信息网络。

(二)传播优势:节点间的“弱连带”和信息“圈子化”传播

按照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观点,“若—个人拥有很多弱连带,尤其是拥有‘桥’,那么他在信息获取上会有极大的优势,在信息传递上也常常居于关键地位。”[11]这里所说的“桥”,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自媒体用户中的“桥节点”,“连带”即节点间由互动产生的连接,不论是“弱连带”还是“强连带”,都彰显出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首先,节点间的“弱连带”成就自媒体传播优势。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所提及的六度分隔理论[12]也说明“弱链接”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并增强社交网络中由“弱链接”引起的信息传播效果。这一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受此理论的一定影响,人们在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社会网络的研究,如支持人们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社会关联的Blog软件等、发挥自媒体优势功能的“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依据社会学家格拉诺沃特(Mark S.Granovetter)的“弱连带优势”理论(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认为弱连带较之于强连带有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因为“强连带需要较多的时间加以维系,对社交时间产生排挤效果,使一个人的关系网较小,从而产生信息通路上的重叠浪费。”[13]格拉诺沃特还认为,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掌握信息相似性强的“强连接”之外,对于那些与自己关系疏远的、具有较显著差异性的人,也就更愿意向他获取新的、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例如微博用户的“加关注”现象等。也正好应证了格拉诺沃特的那句:“强连带往往形成小圈圈,弱连带却会连成一张大网络”。

其次,与“弱连接”相反,“150法则”所反映的却是自媒体人际信息传播“强连接”中“圈子化”传播的又一优势。这一法则认为:150就是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会上,你不会感到尴尬的人数最大值[14]。这在生活中多有运用,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微软聊天工具一个MSN对应150个联系人。事实上,不管通过哪一种社交网络与多少人建立了“强链接”,那些“强链接”仍符合150法则。这也符合“二八”法则,即80%的社会活动“圈子”可能被150个“强链接”所占有[15]。另外,美国社会学家卡梅伦·马龙(CameronMarlow)对Facebook的研究发现,Fa-cebook社区用户的平均好友人数是120人[16],这恰好与“150———邓巴数字”不谋而合。“150法则”很明显的体现出,这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掌握信息相似性强的“强连接”是需要较多的时间加以维系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是自媒体人际传播最频繁的“圈子”,并在“150”中的每一个个体新的“150”圈子中进行“圈子”与“圈子”的信息传播嵌套与勾连,形成新的传播形态。

(三)“圈子化”信息传播:用户群的一一嵌套与勾连

嵌套是计算机C语言中的常用之语,可理解为镶嵌、套在一起之意。一般来说,只要传播网络中信息源即核心节点所制造的话题引发了桥节点、长尾节点等其他用户的关注,并产生互动行为,构成依托自媒体平台的社群互动,这样的信源便具有“话题核心圈子”的聚合性,只是会由于话题的不同圈子的大小及互动有强弱之分。极具个性的话题往往会聚合少数的个性化圈子,而只有公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重大公共事件”,则可以形成外延无穷大的圈子。在自媒体信息“圈子化”传播中,信息通过不同用户圈进行“圈子内”的封闭式嵌套和“圈子外”的开放式勾连,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传播。

“圈子内”的封闭式嵌套。现代社会,信息就是资源,而圈子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库,或生活、或工作、或娱乐,人们都需要聚集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某个圈子中,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彼此之间甚至构成利益共同体,圈子化生存已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比如西祠胡同以都市化与人文气息逐渐成为主流,凯迪论坛以“客观、冷静、理性、宽容”自我标榜而渐成右派大本营,铁血论坛以其洋溢的热血让你不禁又挥舞起打倒帝国主义解放全人类的铁拳占据左派山头[17]。这些不同的圈子代表,其本身在圈子内可能是关注别人的“粉丝”,也可能成为“粉丝”关注的对象,都进行着相互嵌套,体现出节点信息的嵌套式传播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普遍存在。有实证研究表明:几乎任何一个话题都能让自媒体用户形成圈子(或称社群)[18],例如,在博客用户中,通常与股市投资、明星娱乐、旅游摄影、婚姻情感等有关的话题更容易形成用户圈子群体,新浪博客便体现了这一特点,正是这些共同的话题将他们聚合起来,并以社群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互动。微博传播更典型的体现节点间的嵌套,基于微博平台便于用户方便快捷地在不同节点间跳转的特性,使得不同的微博用户圈子形成了复杂的嵌套关系,而每一种嵌套关系形成后,都会让用户有机会进入另外一个异质的圈子,从而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人际网络和信息网络。倘若不同节点间为中心的圈子之间是相互嵌套在一起的,那么这几个圈子里的所有用户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直接的关联,节点之间的互通互联将使不同圈子的用户之间充分互动[19]。

“圈子外”的开放式勾连。自媒体的用户圈子并不是封闭的,圈子与圈子之间凭借发挥中介作用的桥节点得以勾连。使得即便是这些不同的圈子或许并非志趣相投,且偏离了“话题核心”的各节点,但却依旧可能在某个“六度空间”中相互勾连,进行圈外开放式传播。如各类“门”事件,除了在“门迷”、“门粉丝”类的密切关注者之间进行互动,更将形成“门与门之间”的即“圈与圈之间”的互动。这种传播形态保证了自媒体平台上信息得以大范围传播和扩散。

三、自媒体影响力

影响力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控制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20]。而自媒体作为资讯传播渠道其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来对其用户及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决策及相关的情感意志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前期的“内容关注”及后期的“认知变化”,其动力机制内生于自媒体作为信息服务平台所激发关系网络打通的信息通路。同时,自媒体用户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同自媒体用户的社会网络关系建构互相影响。也即是说,不但某一信息可以通过自媒体用户的节点传播模式得以迅速传递和扩散,发生“嵌套”与“勾连”的自媒体用户间的社会网络关系,也可能影响他们对某一信息的解读,甚至界定和塑造其对现实的理解,促成具有较高组织程度的群体行为。

(一)受众影响:媒体影响力指标下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所体现的是受众媒介接触动机以及通过接触满足了什么需求,以此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21]。对受众而言,媒体的影响力指标主要有[22]:媒体的受众注意力;媒体标识的利用率;受众媒体公关活动的参与度等。无论哪一项指标,都清晰地呈现出自媒体对受众使用与满足的极大影响。

一是媒体的受众注意力。就网络受众而言,检验注意力的指标是认知度、点击率、浏览量三个方面。认知度可以通过用户的自由使用来体现,即用户是自媒体的主动使用者,并通过对媒介的使用来满足目的,如自媒体社会话语空前的释放,能满足受众在过去长期的传统媒体约束下的自由表达欲望及某些心理或社会的需求。再就是自我呈现的满足,麦克纳和巴奇(McKenna&Bargh)强调,人们可以选择以不同的人格面貌、人们需要“把自己‘真实的’或内在的自我展示给外部世界”[23]。另外,从互联网发展报告来看,截止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到4.85亿,同比增幅6.1%。其中微博用户由半年前的6000多万人爆发式增长到1.95亿,增幅208.9%;博客用户增长至3.18亿人,使用率达到65.5%;网络论坛用户达1.44亿;社交网站用户也达到2.3亿[24]。再如英国总人口6100万,却拥有超过6200万台手机和超过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

3000万的Facebook注册用户。这些数据背后,我们看到了受众对自媒体的高度注意力,的确,海量的、五花八门的信息以及在这些信息中用户所拥有的自由攫取、编辑、发布的权力,极具魅力的吸引着用户的点击与浏览。并且,个人信息获取和发布能力在逐渐的提高,推动了信息自由流通中的高点击率和快浏览量,进一步消弭了前互联网社会话语权和信息传播权的中心化状态,达到了对自媒体使用的一种满足。

二是自媒体标识利用率。许多媒体关于标识的利用频率使用企业识别系统(ClS),将媒体理念、媒体特质视觉化、规格化及系统化,从而使媒体的名称、口号或形象标识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如“博客”、“微博”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微革命”、“微力量”、“围脖”、“织围脖”等等名称、口号或形象标识被公众不断地传播和利用,自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分量也就越来越重。通过百度搜索,截止2011年8月末,“自媒体”有156万条,“网络论坛”1450万条,“微博”、“博客”、“播客”均有约1亿条的搜索结果,已大量运用到学习、工作和娱乐领域,渗透到个人、企业、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受众对自媒体的利用频率越高,传播影响力越大,其不知道不使用者成为一种落伍的象征,“今天你微博了吗”这类的话语蕴含一种时尚,对自媒体的使用也成为融入当今社会的必要条件,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使用与满足。

三是受众媒体公关活动参与度。媒体的公关活动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从公关活动的数量、频率、覆盖面、参加人数和效果评价中反映出受众的参与热情,可反映出媒体影响力的大小。大量自媒体都组织了许多的公关活动,如腾讯微博“140新闻改写大赛”、新浪微博炒股大赛、微博营销大赛、名人微博等等,用户参与并协助推广,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与使用满足。也有一些政府和企业利用自媒体开展的危机公关活动,如会理县“PS门”事件,之前的三鹿奶粉、肯德基等企业的公关事件等,实现了团体客户的使用与满足。

(二)社会影响:公共领域及其扩散

哈贝马斯之“公共领域”(publicsphere)意指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自媒体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构筑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领域,在这一空间中,使用者共同讨论大家关注的公共事务,一是有益于达成群体共识,也有助于构建互有勾连的“节点共享”的社会圈子,形成公共领域空间的扩散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自媒体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根据里德定律(Reed’s law)[25],“随着联网人数的增长,旨在创建群体的网络的价值呈指数级增加”。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是群体使用自媒体的基本动因,归属于不同群体的个人共同关注、了解某一话题,知道谁是群体的参与者,谁在共同了解,这种群体间的认同和归属感———同样的兴趣爱好、相近的职业背景,或者相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或将成为群体互动的动力之源。而这样的自媒体传播形态,也有助于不同兴趣圈、生活圈、消费圈的形成,形成圈内群体的共识和圈外群体的“勾连”,以形成新的信息共享和共识达成。尤其是在自媒体网络世界里,存在的大量“桥”节点为用户提供在不同圈子进入退出的机会,也加速了信息的流动和观念的传播,这也会在总体上扩大社会成员的公共空间。

自媒体社交网络结构影响社会扩散。有人说,如今自媒体的出现,其作用将大于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新青年》对中国的影响。自媒体的影响力终究会如何,我们都在关注。然而,自媒体的使用者,这些人们处于的各种社会关系网,如同事关系、组织成员关系、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等,势必有助于公共领域的延伸。因为,在自媒体信息传播中,将人们连接在一起的并不只是直接的个人关系,还有以熟人为“桥节点”与其他“嵌套”与“勾连”的网络群中的人开放式的交互连接而形成的间接关系。因此,群集网络(clustered network)构成了新的社会结构,新思想和新实践的信息在多节点多链关系中传播,并且,在人际传播双向反馈、双向影响的过程中,人们分享信息,理解他人的观点并相互影响[26]。发挥出在线交往跨越时空、即时互动、层层扩散、无限影响的力量。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如2011年英国人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煽动骚乱的行为所谓“脸谱(Facebook)革命”、“推特(Twitter)革命”或者“维基革命”,使得骚乱行动出现在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街道上;还有埃及“推特革命”所谓“全球社交网络由此撬动一党独大的国家”[27];以及中国的药家鑫案、李昌奎案所表现的网络自媒体其“民意审判”、“舆论审判”、“媒体审判”对司法的影响。

(三)传播效果影响:数字鸿沟与负效应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也即数字化时代信息差距鸿沟,往往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掌握与未掌握数字技术的群体之间的数字信息差距。在自媒体传播速度分秒之争、几何级数变化的当下,面对开放的迅捷的互联网,一个平台的信息很容易被“蚂蚁搬家”到另一个平台,形成新的传播过程,而这新的传播过程往往不是由一个而是由一群传播者作为消息源,其平台受众往往也不直接与消息源的名人微博发生联系,会形成一种更广泛的传播结果。然而,只有参与者才能获取这样的信息。如若没有机会参与进来,将会形成信息拥有量的巨大差距,甚至是在无论如何嵌套与勾连的自媒体传播网络里,你依然会感到“在网络中落伍”。如此一来,就会呈现出强传播效果影响下的数字鸿沟所带来的负效应。

一是弱势群体话语权平衡问题。在自媒体互动频繁的时代,“弱势群体由于普遍缺乏能为他们代言、发声的渠道,不拥有相应的话语权,从而影响了其利益的表达”[28],将会导致公共领域建构中话语权的平衡和转移问题。

二是“病毒式”传播的低有效性问题。在技术层面,自媒体非线性、零门槛等传播特点,决定着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自由、随意、不受控制的肆意传播的可能,自媒体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是年轻从业者催生新的数字鸿沟问题。新媒体从业者年龄结构显示:80后77.3%,70后19.9%,41岁以上占2.8%[29],可见,网络从业者的年轻化,以及更为明显的自媒体用户年轻社群化,这样的群级特点催生了如凡客体、淘宝体等网络新生事物的运用,使全国人口中60%以上的非网民被排斥在这种话语风格之外,某种意义上导致了新的数字鸿沟。

自媒体一方面营造了“圈子化”、“部落化”的人际联系方式,帮助人们在虚拟网络中跨越现实关系的羁绊,在更为广泛的世界里找到可相互拥趸、彼此取暖、强化着个性和自我,这种关系具有帮助圈内信息放大的正效应,也有隔离圈外信息、隔离异于自己的社会观点和价值取向等的负效应。总之,需要预防的是媒体影响力变成破坏力[30]。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点项目“自媒体传播与管理研究”(SWU1109318)。

作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生

注释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探索》2002(2)。

[2]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微博:—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

应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3页。

[3]Van Dijk,J·TheNetwork Society:SocialAspect-sofNewMedia,London:Sage,1999,P.28.

[4]张佰明:《嵌套性:网络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国际新闻界》2010(06)。

[5]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

应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7页。

[6]尹韵公、刘瑞生:《新媒体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2009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

沿问题》,《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

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7月。

[7]央视《新闻1+1》:《四川广元柑橘事件引发消费者恐慌解析》,腾讯网,http://news.qq.com/

a/20081029/000056_2.htm,2008-10-29。

[8]邓郁、杨潇:《我知道你在做什么———欢迎来到twitter时代》,《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26

期,64-68页。

[9]〔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祝建华译著:《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6年4月。

[10]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微博:—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

性应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

13-15页。

[11]〔美〕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罗家德译:《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7年7月第l版,13页(译者序)。[12]百度百科:六度空间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200573.htm

[13]〔美〕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罗家德译:《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7年7月第1版,13页(译者序)。[1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10。

[15]史亚光、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图书馆论坛》2009(12)。[16]百度百科:《150法则》,http://baike.baidu.com/view/1456803.htm。

[17]孙艳兰:《网络圈子文化的力量》,http:// news.sina.com.cn/c/2006-04-18/

11439651984.shtml。

[18]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微博:—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

性应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

21页。

[19]张佰明:《嵌套性:网络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国际新闻界》2010(06)。

[20]喻国明:《论传媒产业》,http://www.cddc.net/cnnews/xjzl/ygm/200910/10431.html。[21]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22]何春晖、毛佳瑜:《媒体影响力的量化指标》,《新闻实践》2006(10)。

[23]诺伯特·蒙多夫、肯尼思·R.莱尔德:《信息技术与互动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影响》,

〔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

《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第二版),华

夏出版社,2009年出版,439-441页。[24]《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7。[25]〔美〕克雷·舍基著,胡泳、沈满琳:《未来是湿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5月。

[26]艾伯特·班杜拉:《大众传播的社会认知理论》,〔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

尔曼:《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第二

版),华夏出版社,2009年出版,115页。[27]衣鹏:《北非魅影:“推特”革命流入埃及》,《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月27日。[28]陈建生:《新闻传媒: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新闻大学》2007(3)。

[29]钟瑛、李亚玲等:《中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

体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7月。

[30]吴幼祥、陈禹安:《小心媒体影响力变成破坏力———媒体营销策划的一条规律》,《新闻记

者》2009(12)。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JOUNRNALISM&COMMUNICATION

VOLUME18.NUMBER5,2011

4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e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Dai Yumei

This paper will interpret communication studies from the nature of We Media,the sprea-ding form of We Media and the influence of We Media.As the real-time interactive platform of sharing information,We Media essentially distinguishes the He Media and Platform Media.Considering the We Media acts as the instant information network of “node sharing”,it shows the core function of instantly releasing and getting hidden infor-mation from potential transmission.With the polymeriz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core-edge”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We Media possesses the advantage of Weak Ties a-mong the nodes and the Circling of information,embodying the customers’nestification and link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circling,which is the ultimate cause of accel-era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We Media.The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the We Media to audiences,society and transmission effects,reflects the coexisting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of We Media.

12The Presence of Body:the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CMC Jin Pinghua and Rui Bifeng

Contrary to the viewpoint of“no body,no subject”hold by the existing CMC resear-ches,essentially within technological logic discourses,the paper presents the perspective of“the presence of body”in CMC,and propose the viewpoint of“being body,being subject”.Based on the standpoint of mental and physical unity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ody sociology,the paper considers the body in CMC is a social body,and through the realistic body represented secondly,the body is embedded in CMC.The goal of the study is to stand up for the humanistic view of“subject is human”and theoretically pro-vide the premise of which how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ivity.

17The Core Issues of Postmodern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Hu Chunyang

Postmodernism,as a thinking method toward“perfectness”has been the basi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discussing all issues and thus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must be affected by such thinking method.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such questions as what is communication’s post modernity and such concerning questions as agent present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tudies paradigm.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传播学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汉语121 周凯 1232026 如今,中国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各种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微博、微信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博得了众多网络用户的追捧,同时也备受商家的青睐。以下将从传播学角度来谈谈微博和微信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微博”又称为“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也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微博传播的内容精而简,虽然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但是传播内容却相当丰富。同时,微博网站以互联网Web2.0技术为依托,支持API技术,由此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的超级链接。 微博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一种实时讯息系统,和传统博客一样,微博用户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心情和体会。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洋洋洒洒地发表一篇博客,但却可以随手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微博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让大家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关注者和记录者。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1. 平台属性:社会化关系网络与社会化信息网络 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关系是构建网络的纽带。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信息是构建网络的纽带。 2. 用户关系:对等双向 VS 非对等多向度错落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而微博微群,做不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 3. 信息内容:私密闭环交流 VS 公开扩散传播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4. 时间同步性:同时与差时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传统的广告运作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自媒体的特点和自媒体时代下广告的转型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概况以及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模式,一起来了解一下! 自媒体广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迎接自媒体时代广告发展的机遇。目前国内学者讨论的焦点主要是广告对于丰富多样的自媒体平台的利用和广告形式的创新。这些平台包括QQ、手机短信、博客、微博、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 形式的创新则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了自媒体上广告营销活动的发展创新。自媒体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把消费者数据挖掘和产品信息的智能推送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企业既可以通过网络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介绍,又可以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并据此进行产品生产,甚至个性化定制。很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最快的微博上,微博营销、微博广告的研究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话题。胡卫夕、宋逸在《微博营销——把企业搬到微博上》一书中谈到微博不仅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领域的“微革命”,同时在商业领域,微博的即时性、传播性、便捷性也足以让它在营销界引起一场革命。微博的未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个体为单位的群体多维、多边、实时的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企业有效的实施营销平台,多种商业模式将从此诞生。 自媒体广告模式解读: 在对自媒体广告的研究中,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的文章比较少,应用的理论包括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大多数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对自媒体广告进行分析。 1、传播模式 自媒体突破的传统的传播模式的限制,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创新。虽然没有形成权威的传播模式以供参考,但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较多。植勇在《浅析自媒体时代微博客与社会管理互动》一文中认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媒体是以单向传播为主,而自媒体是双向传播,并且可能出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形式。而微博带来的自媒体时代,更加将自媒体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传播过程包括传者、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新媒体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 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 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 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 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 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 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3、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发布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发布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传播学史参考书目

《传播学史研究》课程参考文献 1.[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美]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法]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与科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法]让-埃诺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日]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17.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8.美]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0.[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美]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23.[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从传播学角度看营销

从传播学角度看营销、广告和公关 学生:贺巧虹 首先我先罗列一下这四者的定义: 1、传播:它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2、营销:它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 3、广告: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公共媒介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宣传,借以向消费者有计划地传递信息,影响人们对所广告的商品或劳务的态度,进而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的活动 4、公共关系:它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一种特定目标,在组织内外部员工之间、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关系的科学。它是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组织中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来实施和实现的。 从以上定义我的感觉是:营销、广告和公关它们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它们都是以实现一定的目的为前提而展开的活动,而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渠道,而这种渠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讲,营销、广告和公关只能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传播学所研究的范围比它们三者要广。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传播学是可以包含这三者的,而公关是可以包括广告的,而营销与公关处于差不多的等级。与此同时,传播学中的研究方法对这三者的兴起和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营销、广告和公关中的那一个,不论它们所用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巧是什么样的,但它们最终关注的都是信息传递出去后受众的反映,以及自己最终所达到的效果。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及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下面我将从传播学的不同分类来谈谈我对营销、广告、公关的看法。 第一、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营销: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自媒体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 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息获取,主要发挥网络交流的平台功能。然而,这三种媒体也有交叉或互换的时候,比如人人网、Facebook,发挥平台媒体的功能,但同时又是一个个自媒体共同构建的。 虽然不管是自媒体、他媒体还是平台媒体,都只是一种功能的划分,归属的界定,但自媒体显著的自由话语权意味着自媒体所储备和将爆发的传播力量。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认为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自媒体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力量的隐喻,一种新的技术背景下的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至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

重点概念提示及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重点概念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拟态环境 2、拉扎斯菲尔德 3、信息 4、沉默的螺旋 5、第三者效果 6、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培养分析)基本观点 2、简述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区别 3、简述影响群体决策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知识沟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途径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2、霍夫兰劝服理论研究 一、名词解释 1、文化研究学派 2、两级传播 3、受众 4、李普曼 5、报刊的四种理论 6、传播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把关人把关的主要因素 2、简述认知不一致理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创新与扩散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大众传播功能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2、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如何提出并得出结论的?其主要观点包括哪些?后来又有哪些发展和演进?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该理论在实践领域应用的认识 一、名词解释 1、麦克卢汉 2、内向传播 3、拉斯韦尔"五W"模式 4、话语分析 5、实验法 6、媒介霸权 二、简述题 1、简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传播特点 2、影响受众信息选择的主要因素 3、简述传播与宣传的区别 三、论述题

1、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现、这项研究对传播活动或传播研究有何现实意义)?试举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主要区别在何处?试举实例谈谈你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看法。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媒介 3、枪弹论 4、内容分析法 5、休眠效应 6、选择性心理 7、群体动力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四大先驱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三论"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贡献 三、论述题 1、以历史的视角分析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2、如何认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你对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有什么看法,结合实际谈谈传播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一、名词解释 1 大众传播 2拉扎斯菲尔德 3媒介即信息 4媒介帝国主义 5拟态环境 6? 二、简答题 1 传播活动经历了那些阶段,各有何特点? 2 简述"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3 请举出美国学者归纳的14座里程碑中三个. 三、论述题 1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对口语词和书面词做出区分有什么意义? 2 你认为新闻学和传播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清华大学熊澄宇)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

传播学作业―内容分析法研究策划方案(优选.)

近30年来我国运动员媒介形象分析研究方案 一、建立研究目标 运动员媒介形象是媒介形象的一种典型,意指通过媒介方式塑造与传播的运动员形象。从媒介叙述的角度分析,运动员形象是体育类叙事文本的重要内容要素之一,成为体育事件的参与者与情节的联贯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借鉴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内容方法,研究近30年来我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现状,重点分析运动员媒介形象的生成机制、类别及其相互关系,即分析运动员媒介形象是如何通过媒介的叙述修辞产生的,运动员媒介形象群体的深层生成结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运动员媒介形象作为当代一种特殊的媒介形象,反映着当代媒介文化的组成因素与运作特征,成为一种重要的时代镜像。明星运动员成为当代大众偶像之一,更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媒介文化作用,对于当代社会认同、大众文化的风貌乃至未来文化的重建都意义非凡。在大众传媒与体育运动的互动过程之中,现代体育比赛越来越大众化、商业化与全球化,运动员的身体、才能被以反复、夸张、烘托等叙述修辞渲染出来,成为最具观赏性的视觉奇观。随着通过某一重大体育赛事而成名的运动员偶像大量涌现,这种基于个体自我创造的乃至自身想象的成名欲望却也可能在巨大的民间传播活力中,激发一种想象的自我偶像意识的潜意识,自私、贪婪与为所欲为的成名观在社会文化心理之中流行,从而引发体育偶像的负面作用,即其“示恶”的一面,尤其是当代体育偶像的塑造与传播开始越来越娱乐化和负面化的时候。在此,探讨我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特征,希望运动员媒介形象能够发挥良性作用,为我国转型社会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榜样。 二、确定研究总体,选择分析单位 本次内容分析的研究总体主要集中于各种体育赛事报道、运动员活动报道和广告,影视剧、卡通片、流行文学到电子游戏等各类叙述形式,大众传播体系建构了一个庞大的运动员媒介形象库。这个庞大的媒介形象群更加突出运动员形象的身份特征,着重通过训练、比赛与日常生活场景塑造运动员形象。目前,运动员媒介形象主要集中在篮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赛车手、拳击手等形象,这些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著。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1.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1935年,他又与人合写和合编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本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了《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戏剧、演讲等等。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著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从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治在线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治在线》的成 功途径 数字媒体艺术3班 姓名:夏倩倩 学号:120806230309 摘要:《法治在线》是一期优秀的访谈类节目,本文试

图在传播内容、品牌效应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法治在线》的成功途径。 关键词:传播内容品牌效应社会因素 《法治在线》是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的一期法治类节目,虽然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依旧在新闻频道节目中占据前列。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法治在线》的成功之处。 第一,传播内容 由于我国法制化建设时间较短,人民的普法意识还有所欠缺,所以我国推出《法治在线》栏目以进行普法教育。普法教育是要面向全社会的,要顾及到社会上不同人群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所以本节目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使传播内容更好的被受众所接受。 首先,名家讲座使得本节目更加专业。由于本节目是法制类节目,所以需要由专业的法学人士来为观众进行普法教育。本节目在每一期作品中都会出现律师等法学专业人士,通过与百姓问答及讲解的形式将法学知识进行普及。 其次,内容平民化。本节目是法制类节目,但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是面向所有人,包含着有专业素质和无专业素质的人群,所以如何将及其专业化法制内容能让人更好的接受就

成为本节目成败的一大问题。本片在内容上来讲就是平民化,突出人文关怀。本节目在讲法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一味的去从专业的角度去讲法,而是用平民化的语言来说法,使得本身比较枯燥的法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容易被各个水平的人群所接受。 第三,故事性极强。在如今故事片的发展势头是很强劲的,讲座类节目尤其是说法的讲座类节目则由于其专业的特性致使片子过于枯燥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法治在线》中则没有这种情况。本节目每期都有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真实录像的方式将故事还原,如同一部微电影一样为观众讲解故事。作为受众的青年群体更喜欢的是轻松的故事,对单调繁琐的法律则不太感兴趣,电视作品要顾及到受众心理,所以编导采取如上的这种方法,将纪录片赋予故事性,使受众不但接受节目所讲的故事,更能很好的接受节目所包含主旨。 第四,时效性的体现。本节目不仅仅是一期法制类节目,同时也是一期新闻类节目。新闻类节目首先要求的就是时效性,在事件发生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将时间搬上荧屏。本节目与纯粹的新闻类节目不同,纯粹的新闻类节目只要将事件粗加工后就可以拿来播出,但本节目必须要等待得出事情的结果后再进行细加工,之后才能作为电视节目播出。作为日播的专题节目,要达到新闻的时效性谈何容易,尤其是法治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自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过程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媒体平台和信息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模型。文中通过类比生物学中传播病的传播方式和物种增长的特点,分别建立改进的SIR传播模型、关联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等。然后使用MATLEB,R软件,通过具体数据,定量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出不同类型在同一自媒体和相同类型在不同自媒体中传播过程的差异,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模型,给自媒体平台管理提出意见。 针对问题一,建立SIR传播模型,用以研究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过程。首先,选取很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并对其信息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物理学中平均场近似法,把微博网络的节点信息交互作用平均化,并把微博的全部用户看做一个种群,把信息在微博用户中的传播看做病毒在种群中的传播,把各个用户看做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SIR传染模型,达到合理对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传播过程的模拟。 针对问题二,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解决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的泛化竞争传播问题。根据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分解为在子网络中的子让增长过程和不同子网络间的扩散问题。对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得出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条件,进而得出关联信息出现后,原信息的传播变化。 针对问题三,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历史具体数据,定量的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相同自媒体平台和相同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中传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可视化的结果,具体分析出存在的相似与差异,并对问题一模型进行定量的验证。 针对问题四,在SIR传模型播关联信息相互的IDM的模型以及问题三定量的验证的基础上,在自媒体管理的管理中,对于不良信息,管者不能听之任之,应做到在关键节点,进行“疏”,“堵”有度,科学控管。 关键词:自媒体SIR传播模型IDM模型信息传播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与传播研究》(京)2011年5期第4?11页【作者简介】代玉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 院讲师,博士生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 WeMedia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 in Board System 电子布告栏系统),

Podcasting (播客),Blog(博客)和micro 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

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 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 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 )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 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 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 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 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 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二、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 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

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1.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第二编译室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1 3.《传播媒介的垄断》[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3 4.《传播学(简介)(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 5.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6.《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7.《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8.《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着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9.《信息学概论》[苏]谢尔茨基著刘克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信息?沟通?传播》居延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1.《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光元、邵培仁、龚炜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12.《社会沟通论》钟坚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3.《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博[美] 穆迪著卜卫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14.《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吴予敏著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 15.《跨文化传通》[美]萨姆瓦著陈南等译三联书店1988 16.《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17.《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英]邓尼斯著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18.《人际沟通论》[美]库什曼、卡恩著宋晓亮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 19.《公关传播学》宋林飞、周世康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0.《中国传播效果透视》陈崇山、弭秀玲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 21.《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 22.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3.《传播与现代化》朱增朴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24.《大众传播社会学》[日]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5.《媒介社会学》[英]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26.《医学传播学》梁浩材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7.《经济传播学》邵培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28.《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迷》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9.《人类交流与传播》周晓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0.《实用电视传播学》吴信训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1.《传播手段基穿》卢仁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2.《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33.《大众传播学》钟文、余阳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4.《传播学原理》范东生、张雅宾著北京出版社1990 35.《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 36.《组织传播学》林瑞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7.《传播心理学》韩向前著南京出版社1990 38.《应用传播学》苑子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 39.《教育传播科学方法》李克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0.《日常接触:社会学交往方面的两个问题》[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华夏出版社 1990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网络红人” 摘要: 最近几年,一系列网络事件以及网络红人,经过网络群体传播,引起大众传媒的关注,继而成为公众舆论的热点议题。本文以今年春节过后广受关注的“犀利哥”事件为个案,对网络事件的传播路径进行探析,以此把握网络群体传播的议程设置以及舆论走向,在关注网络舆论、媒体舆论与公众舆论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同时,明确媒体的“把关人”角色,履行大众传媒的社会监督功能,对网络事件进行适当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网络传播;传播类型;意见领袖;网络舆论; 一、“犀利哥”事件始末 2010年1月30日,“蜂鸟网”摄影论坛上的一个普通会员上传了一组试用相机时抓拍的照片。2月21日“犀利哥”登上天涯论坛,3月7日“犀利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短短两星期的时间,“犀利哥”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网络上网民随意上传街拍的几张图片,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推波助澜下,使一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卑微乞丐已经成为2010年热议的话题人物。当然,事件并没有因此告一段落,媒体对他的后续报道并没有停止。“犀利哥”及其生存的辛酸被广为人知,连当地政府都得知此事,并给予经济及精神上的帮助。 二、“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路径探析 (一)事件的传播类型 “犀利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类型集于一身,各种传播类型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自我循环、自我复制的“传播生态链”,共同把“犀利哥”事件推向话题的巅峰,无意中引发的则是一次席卷全球的媒介娱乐狂欢。“犀利哥”网络走红之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相继对此事件进行关注和报道,最终形成了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共生的多元化传播通路。各种传播形态在得到受众的响应之后,又把本事件进行二次传播、多次传播,形成一系列的传播循环“传播生态链”。 (二)事件的传播流程 整个事件的传播流程大致如下:网民个人报道——网民群体跟风(意见领袖引导事件)——引发传统大众媒体的关注——成为公众话题。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而广泛,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网络红人"现象从他们走红所利用的手段来看,可以分为玩情欲牌、玩动作牌、玩清纯牌、玩自恋牌等类

传播学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熊澄宇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

传播学内容分析

马航事件传播的新浪微博内容分析 ——133******** 郑鑫 经济管理实验班【摘要】本文选取2014年3月7日到4月10日新浪微博对马航事件的报道,以内容分析法,从不同话题数、微博信息发布时点趋势、微博不同时段发布信息比例、微博与其他新闻声量比较、权威微博更新情况角度,对马航事件的新浪微博传播进行量化大数据分析,剖析马航事件的传播过程。 【关键词】新浪微博马航事件内容分析大数据传播过程 马航失联,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敏感的航班,爆炸性的消息,空白的时间,未知的真相——我们接收到的一切消息,皆来自媒介。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新浪微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本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浪微博对马航事件的相关报道做出解析。之所以选择新浪微博作为此次报纸内容分析的对象基于以下三点原因:1.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是这次事件关注度最高的媒介平台,权威机构的消息与意见都会在这里出现,本身具有代表性;2.新浪微博成为最能代表中国众多网民心态的媒介;3.作为门槛较低的大众传播媒介,新浪微博中“意见领袖”导致某些传言的产生,本文正要探讨马航事件背后的传言产生机制以及传言的应对措施。 一.新浪微博话题时点内容分析 1.不同话题数 一份今年从3月1日到4月10日,包含发布时间、正文、用户昵称、用户ID、用户url等内容的具体抽样微博数据的调查,选择了8231个话题,其中前几位话题分别为“#马航(飞机)失联#(4333)”,“#祈福马航#(1265)”,“#黑

匣子#(486)”,“#马军击落马航#(90)”。1但在“#马航(飞机)失联#”中评论的问题包括对马航的祈福以及马军击落马航的各种猜测。 2.微博信息发布时点趋势 注:该趋势根据2014-3-8日到2014-4-10日的平均值计算得到[1] 3. 微博不同时段发布信息比例 [1][social·轻数据第三期]马航事件数据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与传播研究》(京)2011年5期第4~11页 【作者简介】代玉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生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 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 blog/weibo(微博),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二、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