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峡》知识点归纳以及复习题

《三峡》知识点归纳以及复习题

《三峡》知识点归纳以及复习题
《三峡》知识点归纳以及复习题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以及练习题

文学文化常识

1.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课文选自《水经注疏》。

2.“三峡”按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依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3.《三峡》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三峡》分别从夏季、春冬之季、秋季描写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5.分别用四个字写出春冬之季和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清荣峻茂(清险奇秀),林寒涧肃(清冷凄寂)。6.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四个对象的描写

7.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中最见秋之精神的几个字是:寒、肃、凄、哀。

8.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文内容分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

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

◆(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

?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

速。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②清悠美③凄婉美

?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

力强,充满生气。

?17、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峡练习题

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

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_____________4.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3.文章①段总写三峡的_______________,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势。三峡的地貌,峰高谷深的险要

4.②、③、④段写_______,分别写出了___________三峡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

_____________的总特征。江水,夏季春冬秋季,山高水险

5.(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

_____________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C

A.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C.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9.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找出两个写水的四字短语:,。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一.背诵默写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渔者歌唱的“_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_”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2、《三峡》先写三峡地貌,接着依次分写夏、春冬、秋四个时期的景物。

5、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和高

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9、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0、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1、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基础知识

1.填空或按要求默写

(1)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朝代)人,选自《水经注校证》,它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清荣峻茂。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其间/ 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清/ 荣/峻/茂,良多/趣味。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空隙,

(2)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长:常有高猿长啸(长时间地)巴东三峡巫峡长(长度大)

绝:沿溯阻绝(断)哀转久绝(消失)绝谳多生怪柏(极)

其:其间千二百里(这,指从白帝到江陵)飞漱其间(它们,指怪柏)

清:回清倒影(名词清波)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动词用作名词,急流)

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4.解释加粗字

(1)晴初霜旦.(早晨)(2)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3)素湍.绿潭(急流)(4)飞漱.其间(冲荡)

(5)乘奔.御.风(飞奔的马)(6)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7)林寒涧肃.(肃杀,凄寒)(8)空谷传响.(回声)

凄异(接连不断)

(9)属引

..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

(一)

【甲】《三峡》课文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参考译文: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太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这天,天空晴朗,四周看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怪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全,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写的山各有什么特点?(2分)

【甲】文描写的三峡两岸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描写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分)

4.甲乙两文段抒发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3分)

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

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

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

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并列。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

参考译文: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有山峰向东方环绕而下。又走二里,绕过峰

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

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

溪的下游。从溪北踏着山冈向西上登,行了二里,有坟丘在左面山冈之上,是阮尚宾的坟墓。从墓地后向

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山崖。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门扇,上边高耸

下面陡削,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3分)

(1)隐天蔽日:遮藏 (2)或王命急宣:宣布,传达 (3)有峰东环而下:环绕

2.下面句子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3分)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

空(《岳阳楼记》)(一条,一个;全)

B. 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

花(《爱莲说》)(助词,的)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

乎南北(《捕蛇者说》)(前突,向前突;横行,骚扰) D.上.耸下削 上.

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边,上面 ;呈上)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当其后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

乙:破其中出。

练一练(附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略.无阙.处( )( ) 自非亭午夜分....( )( ) 不见曦.

月 ( ) 沿溯..阻绝( )( ) 虽.乘奔.御风( )( ) 至于夏水襄.

陵( ) 不以疾..也( )( ) 素湍..绿潭( )( ) 或.

王命急宣( ) 属引..凄异( )( ) 回清..倒影( ) 绝巘..

多生怪柏( ) 飞漱..其间( ) 良.多趣味( ) 晴初霜旦.

( ) 林寒涧肃.( ) 清荣峻茂....

( )( )( )( )

2.

绝.巘多生怪柏()其间.千二百里()

(1)绝沿溯阻绝.()(2)间遂与外人间.隔()

哀转久绝.()又何间.焉()

自.非亭午夜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自(4)疾

自.三峡七百里中()疾.在腠理()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三)内容理解。

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第____ ______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3.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5.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三峡》答案

(一)解释重点词语。

1.略

2.(1)极;断;消失(2)中间;隔开;参与(3)如果;在(4) 快;小病

3.C

(二)翻译句子。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5)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三)内容理解。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2.一、二、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3.(1分)表现“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或以歌词为证,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景象)4.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5.言之有理即可。无论选择哪个季节,都要根据原文介绍出三峡景色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

《三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1.quētuān jiàn xīyǎn xiào sùshùzhànɡxiānɡ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②通“缺”,中断③极高的山峰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⑤飞奔的马快⑥几⑦消失⑧从、在

4.①如果自从②有时或者③即使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②峭壁③遮蔽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二10.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1.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2.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5.(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16.(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17.(3分)B

18.(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19.(1)或:有时。(1分) (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失。(1分) (4)俱:全,都。(1分) 2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

21·《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

22(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1. 导游词: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2.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山忽可尽,青天无到时——白居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重点词语: 略无 ..:毫无亭午 ..:正午夜分 ..: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 ..:到了襄.: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不以.疾也(及,比得上)宣.:传达御.:驾。 有时 ..:这时候疾.:快素.:白色;飞漱 ..: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实在响.:回声 晴初 ..:天刚晴属引 ..: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六、《三峡》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著有 《水经注》。 ★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三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八、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增添了诗的意境,渲染了秋季悲 凉肃杀的气氛,突出了山高峡长的特点。 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十、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①夏水最盛,最为凶 险、迅疾,最具有特点。②夏天江水暴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 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③顺上层山势的高峻、 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 十一、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 (2)写夏水的句子:(a)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写春冬三峡江水清澈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的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2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重点词语: 略无 ..:毫无亭午 ..:正午夜分 ..: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 ..:到了襄.: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不以.疾也(及,比得上)宣.:传达 御.:驾。 有时 ..:这时候疾.:快素.:白色;飞漱 ..: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实在 响.:回声

晴初 ..:天刚晴属引 ..: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六、《三峡》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着有《水经注》。 ★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三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八、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增添了诗的意境,渲染了秋季悲凉肃杀的气氛,突出了山高峡长的特点。 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十、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①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②夏天江水暴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③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 十一、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夏水的句子:(a)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写春冬三峡江水清澈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的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知识点归纳以及复习题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以及练习题 文学文化常识 1.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课文选自《水经注疏》。 2.“三峡”按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依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3.《三峡》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三峡》分别从夏季、春冬之季、秋季描写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5.分别用四个字写出春冬之季和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清荣峻茂(清险奇秀),林寒涧肃(清冷凄寂)。6.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四个对象的描写 7.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中最见秋之精神的几个字是:寒、肃、凄、哀。 8.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文内容分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 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 ◆(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 ?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三峡》综合复习 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三峡》综合复习知识点梳理 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一书,此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一、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二、语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三、实词: 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接连不断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7、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8、或王命急宣:有时。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自:在。自非:如果不是。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襄:上。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御:驾。巚:山峰。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实在、真。肃:寂静。属:(zhǔ)连续。引:延长。绝:消失。素:白色;旦:早晨。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朝:早晨。 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1)“霜旦”应译为“降霜的早晨”。(2)“林寒涧肃”应译为“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3)“高猿”应译为“高处的猿猴”。(4)“久绝”应译为“很长时间才消失”。 三、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湍:急流。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四、注意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哀转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 沿溯阻绝:断。 自三峡……(在)。自非……(如果)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五、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六、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初中语文《三峡》知识点整理及练习题

初中语文《三峡》知识点整理及练习题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 5、以①不以疾也(如)②以丛草为林(把)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

的快马) 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特殊句式: 1、互文句 ①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 ②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③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 2、并提句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3、省略句 ①飞漱其间(即“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 ②有时朝发白帝(即“有时朝发(于)白帝”,省略介词“于”) ③不以疾也(即“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

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 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 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 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 11、不以疾也(快,急速) 七、理解性默写 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讲练:三峡 含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讲练:三峡 ☆课文导读 《三峡》是由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优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三峡》既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一篇优美的文学篇章。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阙.处(quē)襄.陵(xiānɡ) 绝巘.(yǎn)属.引(zhǔ) 沿溯.(sù)飞漱.(shù) 御.风(yù)林寒涧.肃(jiàn) 猿.鸣(yuán)长啸.(xiào) 曦.月(xī)急湍.(tuān) 长啸.(xiào)重岩叠嶂.(zhànɡ) 二、词语释义 重岩叠障: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襄,漫上。 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良多趣味:良,真,实在。 林寒涧肃:肃,寂静。 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 空谷传响:传,同“啭”,声音婉转。 三、语句解读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动静结合,色彩各异。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四、作家作品 郦道元(?— 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显身手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 参考译文:(红色及黑体字处是重点句,要背熟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群山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显出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着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着作, 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2、沿泝阻绝(“溯”通“溯”,逆流而上) 二、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 二、一词多义 1、绝: ①沿泝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yǎn多生怪柏(极) 2、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清澈)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得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表假设; 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得快马) 2、林寒涧肃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得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其她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 (略:完全、全部。) (“略无”, 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 (嶂:像屏障似得得高山) 3、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到了) (襄:冲上) 5、则素湍绿潭 (素:白色得) (湍:急流) 6、飞漱其间 (漱:这里就是冲荡得意思。)

7、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 8、沿泝阻绝 (沿,顺流而下) (通“溯”,逆流而上) 9、属引凄异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 11、不以疾也(快) 七、理解性默写 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得句子就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得句子就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得句子就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得句子就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文中描绘了山形得挺拔险峻得句子就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尽了深秋得凄婉幽美得句子就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得特点与给予作者得感受就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写山连绵不断(长)得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写水势凶险得句子: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8、由李白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您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得句子就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9、写春冬三峡水得特点得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烘托三峡秋景凄凉得语句就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得句子就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三、四段) 八、课文内容理解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一段写三峡两岸得山。第一句写山得长、多。“七百里”可见其长;“略 ”可见其多。第二、三句写山得陡、高,以及江面得狭窄。“重”“叠”“隐蔽”四字 ,刻画了山得高峻。“自非”一句从侧面渲染了山峰得高峻、江面得狭窄。 第一段得作用:既写了山势得险峻,又写了江面得狭窄,为下文写夏水得迅猛作铺垫。 (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二段写三峡得夏水。表现江水凶险得词有“襄陵”、“阻绝”,表现江水迅疾得句子就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了比较得方法,更见其迅疾,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 (三)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

《三峡》复习问答题 ,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课文选自《水经注疏》。 2.“三峡”按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依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3.《三峡》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三峡》分别从夏季、春冬之季、秋季描写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5.分别用四个字写出春冬之季和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清荣峻茂(清险奇秀),林寒涧肃(清冷凄寂)。 6.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四个对象的描写 7.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中最见秋之精神的几个字是:寒、肃、凄、哀。 8.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 (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 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②清悠美③凄婉美 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17、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峡》最全知识点总结

《三峡》 1 基本知识 * 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文言词语 【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词类活用】 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 [略无]毫无。略,几乎。[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良多]很多。良,很。[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其他词语】 [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āng)]上。[沿]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或]有时。[宣]传达。[虽]即使。[御]驾,乘。[疾]快。[素]白色。[回]回旋。[巘(yǎ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冲刷。[旦]早晨。[肃]寂静。[哀]悲哀。[转(zhuǎn)]婉转。[沾]沾湿。[三]表示概数。 1 理解探究 *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 结构提纲 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 问题探究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 郦道元 【人物介绍】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全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重点词语: 略无 ..:毫无亭午 ..:正午夜分 ..: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 ..:到了襄.: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不以.疾也(及,比得上)宣.:传达御.:驾。 有时 ..:这时候疾.:快素.:白色;飞漱 ..: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实在响.:回声 晴初 ..:天刚晴属引 ..: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六、《三峡》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三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八、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增添了诗的意境,渲染了秋季悲凉肃杀的气氛,突出了山高峡长的特点。 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十、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①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②夏天江水暴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③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 十一、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夏水的句子:(a)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写春冬三峡江水清澈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的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用夸张的手法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

《三峡》笔记整理样板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二、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 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 5、以①不以疾也(如) ②以丛草为林(把)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特殊句式: 1、互文句

①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 ②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③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 2、并提句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3、省略句 ①飞漱其间(即“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 ②有时朝发白帝(即“有时

朝发(于)白帝”,省略介词“于”) 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 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一 【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词类活用】 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结构提纲 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问题探究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 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三峡重点字词及知识点梳理

26、三峡郦道元 【作者作品简介】 选自《水经注》(中华书局 1991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 或 472—527),字善长,范阳涿 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课文全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这里是“在”的意思。[七百里]约合现在的二百公里。[中]以内。[两岸连山,略无阙 quē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略,副词,几乎。阙:通“缺”,中断,空缺。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隐]隐藏。[蔽]遮蔽。[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 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了天空,遮蔽了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析:运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概括地写三峡的总貌,重点写山。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到了。[襄 xiāng]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 sù]逆流而上。[绝]断。 【译文】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有时。[宣]宣布、传达。[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发白帝”即“发于白帝”。[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译文】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早晨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知识梳理(解析版)

《三峡》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 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 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 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 11、不以疾也疾:快、急速 (二)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四)一词多义 (1)自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2)绝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3)清 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形容词,水清澈 (4)其: 其间千二百里代词,这 飞漱其间代词,它们,代古柏 (五)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 (4)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飞漱其间“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 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 六、文章主旨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七.理解性默写 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 知识要点整理一.原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 e )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 ③阙:同”缺” , 中断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 两岸群山连绵, 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2:重岩叠嶂(zh m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i)月。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 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 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 U)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 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 ⑤绝:断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③虽:即使 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 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 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①)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 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 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6:绝巘(y出)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 u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注释;①绝巘(y岔):极高的山峰。绝,极;巘,山峰 ②飞。飞泻③漱(sh u )冲荡 ④其,它们,指怪柏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⑥良:实在,的确 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从它们中间飞泻, 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文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注释;①晴初霜旦: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②肃:寂静③属:连续不断;弓I:延长 ④响:回声⑤转:同”啭”,声音曲折 ⑥绝:消失 翻译: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原文8: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①故:所以②渔者:打渔的人 ③三声:几声.三,不表示确数 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 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二.常识 作者简介: 1.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关于课文 2.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是注解《水经》的,但本身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独具风格的著作。它不但补充了我国水道情况,也记载了江河沿岸的地理古迹、景物、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等。是研究我国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阅读理解 1、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第2段、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