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笔记_第二次考试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笔记_第二次考试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笔记_第二次考试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笔记_第二次考试

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一、1816年,英国欧文在苏格兰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这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1837年,德国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办幼儿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儿童花园”,成为幼儿园专用词汇。

三、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有: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等。

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理想学制------“母育学校”------(著有《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学制:从出生的0岁到儿童的24岁青年,共分4级,每级6年。第一级为母育学校,0---5岁;第二级为小学,6---12岁;第三极为拉丁学校,12---18岁;第四级为大学18---24岁。

《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当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亲就是母育学校教师。母育学校是为儿童以后所要学习的一切奠定基础的,此时期所要接受应当是简易的实物课程。

母育学校指的是学前家庭教育,没有主张公共的、社会化的学前教育。

夸美纽斯的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等。

五、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主张都体现在《爱弥儿》中。

卢梭对教育的第一个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1、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独特的生活;2、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作准备,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第二个贡献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拔苗助长。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发展一致起来。

卢梭将教育分为4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0---5岁,以身体养护为主,应当父亲为教师,母亲为保姆。教育的第一要事,就是注意儿童的健康,凡妨害身体发育、限制儿童心灵自由、违反儿童天性的,不管什么事物,都要避免。反对在这一阶段进行识字和道德教育。

第二阶段:5---12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这阶段不能进行理智教育,尤其不要强迫儿童阅读书籍。

第三阶段:12---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

第四阶段,从15---20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否定教育”:

卢梭认为对年幼儿童进行教育,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在直接授予知识前让知识工具的器官美化,以恰当的感性练习为理性知识开路的教育,称之为否定教育。

否定教育不是无所事事,并非是不要教育。

六、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著有《人的教育》。

1、幼儿园的任务: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与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2、幼儿教育的途径: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

3、“恩物”和“作业体系”:

“恩物”是指幼儿园里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4、伟大贡献: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系;制作了一系列的玩具;提出了一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培养了不少幼儿园教师。

七、杜威,美国教育家,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杜威学校,著有《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

1、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教育的中心应该由学科上转移到儿童那里,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围绕儿童而组织。

2、“教育即都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应该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起点,让儿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经验的不断改组、改造而实现;儿童本能的成长、发展及经验的改造过程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3、“做中学”------杜威提倡的“作业”就是从做事情中获得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教师指导教学时,应努力使教材“心理化”,使其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通过对现有经验的不断改造,最终使儿童掌握有组织体系的真理。

八、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1907年开办了“儿童之家”。

1、“精神胚胎期”她认为,人类有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里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它具有一种生长的本能,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与鉴别能力。也就是她所说的“有吸收力的精神”。儿童不自觉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各种经验与文化印象,也就是说,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冲动。

2、“成长敏感期”她认为儿童的成长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

0---5岁是感觉敏感期;1---4秩序的敏感期;2月---8岁是语言敏感期;0---6岁是动作的敏感期;

3、蒙台梭利设计了“蒙台梭利”教具。

九、简述近代、现代、当代学前教育的推进情况。

1、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经济发展的要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学前教育的产生---苏杭地方纺织业的发展必须解放妇女作为劳动力。

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求向西方学习,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鸦片战争促使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倡向西方学习。

外来因素的影响---西方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艾儒略和高一志的《西学凡》和《童幼教育》向中国介绍幼儿教育。

1903年,清政府命令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在全国正式颁行。

2、现代、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中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触动---进步人士对旧文化进行批判,涉及了旧儿童观和旧教育观,其中以鲁迅以《我们怎样做父亲》、《狂人日记》等文章对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控诉和批判;杜威在华进行讲演,提倡“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对当时的旧教育是进行批判。

学前教育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努力。

1925年陈鹤琴、张宗霖在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试验,产生课程中心制的幼教课程模式,俗称单元教学法。并与1928年起草了《幼稚园课程标准》并向全国颁布实施。

1926年张雪门编订了《中国北方幼稚园课程大纲》并于1936年出版《幼稚教育新论》。

1926年陶行知提倡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是幼儿园,确立了幼儿园教育制度。

80年代开始,南京北京的学者对“幼儿园综合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幼儿教育课程应该体现“综合性”,具体体现为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手段的综合、教育过程的综合。三层次的综合指主题活动的综合、一日活动的综合、个别活动的综合,对学前教育有重要影响。

1987年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在长沙师范学院合办了《学前教育研究》,是学前教育的理论刊物,为学前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新成果的面世提供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思潮对学前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

十、《癸卯学制》

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13年,含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

中等教育5年,中学堂一级;

高等教育11--12年,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3--4年,通儒院5年;

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行的学制,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第二章儿童与教育

1、“自然---使然”问题:

“人何以为人”这一问题被称为“自然---使然”问题。“自然”指人的天性,“使然”指后来由环境、教育、文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性格、知识等。

“自然---使然”问题又可以称之为“先天---后天”问题、“天赋---经验”问题、“遗传---环境”问题。

普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2、园丁说:

内容:把儿童比作种子或花木,把教师比作园丁,取譬种植,探讨儿童教育的规律,指出儿童的发展有自身的自然规律,有一个由内向外表达的过程。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发展,应当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证明:格塞尔---孪生子爬梯实验;布勒---阿尔巴尼亚婴儿实验;

局限:儿童比种子或者花木要复杂很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得多。所以取譬种植并不能揭示教育的全部内涵。

*******杜威、维果茨基、蒙台梭利:

儿童发展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自然发展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由外向内、使外部文化变为内在精神的过程。

3、儿童教育:尊重儿童的本能

A、儿童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能。在儿童的活动不至于影响自身健康和他人权利的情况下,成人应当尊重儿童自发的游戏,荒唐的梦想,尊重儿童反映自己发展特点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方式,尊重儿童反映自己本性的生活需要,并通过游戏、文学作品、艺术创作等活动适当满足儿童的这些自然需要。

B、尊重儿童的本能,这是一种提倡的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具体贯彻原则时应当注意适当有度。并不是一味无条件满足。本能的满足应当注意遵循“中行”、“中道”、“中庸”的思想。不能“过”,也不要“不及”。

4、儿童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A、洛伦兹的“习性学”中的“关键期”(敏感期)思想:指在个体发育中的某个时期,动物对某种环境的影响特别敏感,而且该类型的环境影响会对这一时期发展的方向及进程发挥重大作用。当这一时期结束后或者尚未到来之前,该种类型的影响可能不起作用,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从中可以提出假设------教育依赖于儿童成熟的水平,儿童尚未达到某种成熟时便进行难度明显高于这一水平的教育活动,这是不适宜的;其次,大年龄儿童学小年龄儿童应学的东西不一定那么容易学到,而且也不容易掌握得那么好。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和兽孩发展研究前后证明了这一假设。哈佛大学的费歇尔教授提出了“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不但证

明了皮亚杰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揭示了行为上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并且在接受不当刺激的那个领域,产生较为低下的发展水平。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第一、发展决定教育。儿童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教育所应当采取的内容和方式,教育是由发展制约着、决定着的,或者说,教育从属于发展。

第二、教育又创造着发展。没有教育,儿童就只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生物体而存在。发展是由教育制约的、决定的、创造的。

第三、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着儿童发展的“必经途径”。创造过程立根于发展,创造结果符合发展的自然进程。

5、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

对于一个主体来说,从一个阶段到下一阶段的过渡存在一个不快不慢的最佳速率,这一速率恰恰是大自然规定的速率,这一速率亦是儿童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

这一速率是由大脑等神经生理系统发育中相应阶段过渡的速率决定的。

6、教学的“大纲”应该符合儿童的“大纲”------维果茨基《学前教学与发展》

A、自发型教学:三岁前儿童的教学的特点是,儿童“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儿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次序,其所延续时间的长短,不是由母亲的教学大纲所决定的,而是由儿童从其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的东西所决定的。母亲的大纲同儿童的大纲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B、反应型教学:就是儿童自己的大纲与教学的大纲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认为成人或教师的大纲如果偏离了儿童自己的大纲,是断然难以实现的,分科教学和超前教育便违背了儿童自己的大纲。

C、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发展,应当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同维果茨基的理论是共通的。

D、荣格和深层心理学认为:儿童早期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无意识比意识更丰富、更宝贵。

7、福禄贝尔被人称之为幼儿园之父。

8、瑞吉欧---爱米利亚学区的“方案教学”------完美地体现了“教学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的这一精神。

A、教师应当尊重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应当尊重儿童自发的探索活动;

B、教育的内容不再由教师一方单独抉择,而是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与儿童一起编制儿童的活动“方案”。

评价:这是一种偏重于自发型一侧的自发---反应型的教学,真正地保障了教育内容的大纲与儿童发展的大纲的一致性。

第三章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1、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A、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和起点:形成儿童最初的早期经验和最初的主观能动性,这将成为其后个性发展的主观基础和出发点,是学校教育的助手,也是社会教育的示波器。

B、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进入社会的通道和桥梁。

C、家庭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的保证。智力的发展同情感的发展遵循着“循序渐进”“适度良效”“用进废退”的规律。

D、家庭教育是儿童性格雏形形成的关键。

2、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

A、社会文化教育------直接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

B、家庭结构因素------家庭中的代际关系的组合形式,包括核心、联合、主干、单亲、隔代家庭等。功能的变化是经济中心向情感中心并重。

C、家庭经济和物质条件因素。

斯坦利.米尔格雷姆的感觉超负荷理论(1970):

认为噪音或拥挤度过大时,个体会体验到刺激量超负担,使人不安、紧张、中断注意力、拒绝接受过多智能刺激,干扰正常学习与工作,对于复杂作业负面影响更大,还可能使人情感冷漠,抑制社会交往和助人行为等。

单亲家庭容易出现的问题:家长容易心理失衡,给子女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家庭教育活动遭削弱,个别家长的期望值反而不切实际升高,甚至用不健康的教育方法损害子女心灵;

有些单亲家庭家长惧怕社会舆论压力,拒绝学校与社区的关怀,禁止子女与同伴、邻居交往,干涉限制孩子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和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大大削弱了协同教育的力量和作用。

D、家长因素------父母观念、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行为以及父母本身的语言、行为习惯、性格、态度等都会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子女的抱负、志向、交往、择友、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3、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个别方式、集体方式

A、个别方式: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教咨询、家庭练习本、电话或书信往来;

B、集体方式: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和科学育儿教育会,专题辨析会、家长开放日,活动日制度、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和陈列室等等。

4、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地域性、实用性、综合性、双向性;

第四章托幼机构的环境和设备

1、托幼环境的重要性

A、儿童生活的保障;

B、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C、激发智力潜能;

D、锻炼环境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萌发爱护创造周围环境的意识;

2、园舍基地的选择要求:A、远离污染源,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B、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C、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

D、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每班应有不小于60平米的游戏场地。

3、环境设备的配置原则:A、实用经济;

B、卫生和安全;

C、全面多样;

D、动态性和参与性;

***环境的创设,应根据教育的需求不断变化。

***环境创设应教师幼儿共同参与,不能由成人包办代替。

E、可持续发展性;

第五章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

1、幼儿园或托儿所都是借助物质的、制度的、人际的三种环境因素来表示存在的基础与形态的。

2、师幼互动的内涵:指专门发生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内部的、教师与孩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评价:是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因素。

可以分为教师与全班幼儿园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幼儿的互动、教师与个体幼儿的互动。

3、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条件:

客观:教师与孩子必须同时在场,即教师与幼儿同时处在信息传递与接收的范围之内,借以保证互动中一方的行为不需要中介环节就可以被另一方接收到。

主观:教师与孩子的行为中,至少要有一个相互指向性的行为。

4、师幼互动行为的构成要素:

可以分为外显要素和内隐要素。

外显要素:师幼互动行为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一些内容。涉及互动行为的主体、主体的行为、行为的类别、性质、结果等。

A、施动者与受动者:师幼互动行为参与主体的称谓;开启互动的一方称之为施动者,另一方称之为受动者。

B、施动行为与反馈行为:具体互动行为的初级分类;

施动行为就是由施动者发出、指向受动者的行为;反馈行为是指受动者在接收到施动者发出的行为以后做出的恢复性行为。

C、互动行为的性质:施动行为与反馈行为的概括性特征。

行为实现的方式:言语型行为:指以语言交往为主的行为;

非言语型的行为:主要以目光、表情、动作等方式来传递信息的行为;

教师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正向情感------和蔼、亲切、友好、喜爱的倾向。

负向情感------不满、厌恶、恼怒、愤恨的倾向。

中性情感------情感色彩平淡,没有明显的正向和负向特征。

幼儿指向教师的行为中所伴随的情感特征:

进取---幼儿的施动行为反馈中带有明显的大胆、不畏惧教师的情感特征。

畏惧---在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紧张、胆怯、害怕教师的情感特征。

平和---幼儿的行为中没有明显的情感的倾向,语气和神态都处于比较平静的状态。

D、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施动行为目的标定为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反馈行为取向称为互动行为的结果。

内隐要素:是指伴随着教师与幼儿的外显行为而进行的行为主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与过程。

A、场景界定:活动中的教师与幼儿对当下所处的地点、场合的认知和判断。

B、角色认知: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对自己以及对方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师:教育者(纪律约束者、规范传递者、生活照顾者、活动组织者、行为评估者、纠纷的调节者)

生:受教育者(知识、技能、规范的接受者)、非教育者(信息交流着、玩伴等)。

C、行为期待:教师及幼儿对自己与对方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行为所具有的具体期望,是互动行为在心理上的预演。

5、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A、制度的规定------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对师幼互动模式特点产生导向性影响。

非对称性相依型人际互动:由教师根据既定的、明确的计划掌握互动行为方向与速度的人际互动模式。

B、主体的建构------直接体现在教师与幼儿之间每一个具体的互动行为,都有教师与幼儿个人的印记。

C、文化的安排------价值观念(文化的核心)与互动行为中文化价值的取向有关。

6、师幼相互作用中的控制问题

A、对幼儿的控制问题------必须处理好教育者控制的范围、控制的度、控制的弹性以及控制与激发问题。

B、教师的自控问题------控制日常言行、控制情绪、控制教学语言等。

C、教师为什么要自控:

a、幼儿教育的过程带有综合性的特点。在教的环节上,课程涉及面广泛,各种课程之间有异质性,活动的方式多样化。

b、在教的环节,幼儿所学的内容广泛,不局限于教师有意的言传身教,外在的各类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学习材料。

C、在认知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情感活动。教师的情绪情感及表达方式对互动过程有重要影响,不但影响幼儿情绪,而且影

响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特别的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6、理想的师幼互动形态

A、关于平视

福禄贝尔------儿童是成人教化的对象---教师指向孩子的行为中体现出更多的母性色彩。

蒙台梭利------儿童是成人的父亲---教师要向儿童学习,做儿童的仆人,让儿童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心智。

B、平视:教师应站在和幼儿水平的位置上去看孩子的世界,去理解儿童最为自然的、真实的想法,去体会儿童经历的是什么,

这些经历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什么意义,而不是想当然地从成人角度、按照成人世界的标准去判断儿童行为的合理性。

支架教学:教师在与幼儿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该使自己以给儿童“搭架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儿童完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特点:教学的进程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的;

教师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是作为孩子的辅助者而非指导者的身份与他们进行行为往来的;

第六章学前儿童体育

1、体育的概念:是身体教育的简称,包括卫生、体操、各种竞技和娱乐游戏。

2、体育的功能:

A、体育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条件,直接目的是培育和发展身体自身。

B、可以促进大脑的生长和发育,而且影响智力发展。

身体运动可以有效的刺激大脑皮层,增加大脑皮质的厚度,提高脑细胞活动的强度、灵活性、均衡性以及大脑的分析综

合能力,建立多种复杂的神经联系,适当的运动还能使脑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大脑中枢控制能力的发展是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动作的发展为大脑皮层提供了丰富的刺激。

神经中枢控制能力的发展同身体的发展一样遵循:“由首及尾”、“由近及远”的定律。

美.克罗韦尔: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皮亚杰认为:儿童最初的智慧就是感觉运动智慧,感觉运动智慧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动作构成的;较高级的智慧思维也是具体动作的内化。(P128)

C、学前体育可以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

学前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发展时期。个人体验以及外部对他的态度和评价决定将来形成怎样的自我概念,这将成为以后个性发展的基础。

早期经验会影响人格的成长,从而会影响人的一生:排泄训练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身体运动都伴随着意志、情绪、认知等心理因素。

3、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可以预期的顺序进行的,严格地受到时间的制约。

生长: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以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在整体体形的增长和体重增加。-----量的发展。

发育:指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化演变过程,还包括心理和行为的改变。---质的变化。

生长发育的时期:

第一时期:出生到后2周岁,生长占优势,功能分化少。

第二时期:学前儿童到成人期。一为青春期之前,生长发育慢。

二为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人生第二次生长高峰,表现为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身体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突出的变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时期。

第三时期:成人期,绝大部分组织、器官的生长只局限于对磨损、消退和废弃组织的修复以及更新的代偿性生长,以及疾病后的康复。

第四时期:老年期,各种机能逐渐衰退。

生长发育的规律:

由头至尾原则:生长发育是由上及下进行的。

由近及远原则:生长发育的方向是由近处到远处进行。

4、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

一、为学前儿童保育保健------基本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和心理保健;

二、为学前儿童身体锻炼------积极内容;

生活护理的内容:

优美、自然、丰富的环境;

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设施;

丰富的营养;

充足的睡眠;

合适的衣着;

防病治病;

安全;

心理保健的内容:

应当有营养丰富的食物,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睡眠;

应当有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

有漂亮的御寒衣服,珍爱的玩具,游戏的伙伴;

有适当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成人应当使学前儿童避免高度的情绪紧张或情感危机;

在教育机构中生活的时间会超过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

保证学前儿童适当的社会交往机会。

身体锻炼:也叫身体练习,是身体锻炼的基本手段。具体包括如下几种。

基本动作的练习;

基本体操的练习;

体育游戏;

运动器械的练习;

身体锻炼的原则:

尊重学前儿童生理生长发育的水平为前提------防止体育锻炼的小学化和成人化;

学前儿童体育应当多采用游戏形式------珍视儿童的自发游戏;观察、发现、总结和提升儿童游戏;

5、幼儿健康教育

A、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同时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勇敢、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

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B、健康教育和体育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体育实际上包括指向身体的一切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内含于体育中的,是体育概念的下位概念。

幼儿健康教育应当以体育理论为依托,是学前体育的一部分,身体锻炼也纳入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范围。

以健康概念为中心探讨幼小儿童的体育问题,丰富了健康教育的领域。

第七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1、语言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A、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语言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B、语言是儿童社会化的心理工具。帮助儿童发展对外部世界、对他人和自己的认识,导致社会化的正常发展。

C、语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是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

2、儿童语言发展阶段学说------儿童语言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A、李宇明------声音发展、被动语言交际阶段、特殊语言交际阶段、目标口语发展阶段、成熟语言阶段

B、罗杰.布朗------“MLU”方法(量化意义的平均语句长度来区分语言发展阶段)

前结构阶段(0--2岁)、------能感知有意义的信息

简单结构阶段(2--4岁)、------获得简单的语言结构能力

合成结构阶段(4--6岁)、------获得将两个简单结构按照不同的方式合成更高级结构的能力

嵌置结构阶段(4--6岁)------跨越儿童学前后期和学龄初期。

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必须遵循年龄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遵循年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影响儿童语言学习的因素。

2、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A、机械主义强化论------布龙菲尔德和斯金纳: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言能力来自一系列“刺激---反应”,是经强化而形成的习惯;儿童学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所给予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反应正确,他就从成人那里得到物质的或口头的奖励,使反应得到强化而形成语言习惯。

忽视了儿童语言所表现的创造性,同时也不能解释儿童对语法规则的敏感性,不能解释语言获得“关键期”的存在。

B、理性主义的内在论------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有天生一套“语言习得装置(LAD)”,语法规则不是根据输入的语言材料归纳出来的,而是由LAD中的普遍语法规则转换来的。

忽视语用对语言能力的反作用,忽视后天的因素、教育的影响。

C、儿童语言功能理论------韩礼德。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并受其影响,提出了社会符号学学说。而且还探讨了语言的功能问题。

他认为语言的用途有: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调节人之间的关系,表达某种感情。

他认为语言的作用有:工具功能:说明“我要”的功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控制功能:如:照我说的做;

交往功能:如“我和你”;

个人的功能:如宣布“我来了”;

启发功能:如:“告诉我为什么”;---发现环境,认识客观世界

想象功能:如“让我们假装”;---发展为讲故事

信息功能:如:“我要告诉你什么”;---交流信息

特点:重视语言的意义不重形式,强调语言的用途,强调重视语言运用,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学习语言。

3、语言获得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

20世纪语言发展可以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

重视语言的社会性因素;

重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重视儿童的主动性;

重视语义与语用;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

A、语言教育整合观

美.卡洛---乌尔福克认为:应该将儿童语言学习视为一个整合的系统,语言学习系统包括:

语言代码范畴,包括语音、语素、句法、语义、语用;

语言内容认知范畴,包括符号化、表征、概念化、记忆、知觉、感觉;

语言表达范畴,包括说、写、语言制作、理解和言语感知;

交际环境范畴,包括内部交往的需要、愿望与外部的刺激和强化;

强调儿童的语言是以整合方式获得,在发展过程中语言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脱离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行语言教育,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进行语言教育要多种方法结合。

B、完整语言教育观

认为语言是一个群体中成员之间交往的工具,语言是表达的最佳方式;

语言是思维和学习的工具,语言直接介入学习过程;

语言是社会和个人共同发明的,创造语言是为了同周围世界相交流;

语言发展过程中,形式在功能之后,语言始于功能,然后才有适应功能的形式;

儿童学习语言是从整体到部分,整体比部分更重要。

C、重视交往能力的培养

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应重视日常交往,即通过日常交往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以培养日常交往能力为目标。通过文学作品教学等方式方法来提高儿童语言交际的水平。

英.赫德森认为,语言模型依次为父母---同龄人---成年人。

D、叙事性智能理论与语言教育文学化倾向

美.布鲁纳---儿童叙事性智能理论:

认为儿童具有一种叙事结构的智能,把周围环境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认为语言教育应该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开展饶有趣味的文学活动来达到目的,弥补语言经验不足,使儿童掌握语言形式(语音、语汇)和语言运用,并促进儿童情感、认知、社会化等共同发展。

儿歌的作用:

提高儿童学习语言的愿望;

幼儿在反复吟唱浅近简单的儿歌中,不断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得到心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培养最初的美感。

形成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

正音。

E、语言教育寓于活动和游戏之中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让儿童在活动、游戏等具体的情境中学习高频率出现的语言。

F、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语言教育应重视语言环境的作用。

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重要的是为儿童创造情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情绪是儿童顺利学习语言的保证。

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为儿童创造交往的机会。

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

5、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A、家庭中的语言教育

家庭环境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环境,在儿童的语言获得过程中,父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语言教育要巩固强化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发挥家庭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独特优势,与幼儿园语言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观念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教育效果。

要避免一些误区:盲目推崇识字教育---克服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影响。

B、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

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得力助手。

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动画、声音相互配合,具有多通道功能。

刺激儿童学习兴趣,计算机可以模拟自然环境和多种情境。

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

第八章学前儿童认知教育

认知(狭义):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即思维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理解。

认知(广义):指人的认识能力(智力),也指认识的过程(思维),还指认识的结果(知识

1、智力的本质:

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把大量的信息组织为有意义系统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指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斯皮尔曼(1904):提出智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组成。

卡特尔:一般性因素可以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那些受生理因素所支配、随神经系统成熟而提高的因素,如:记忆广度、空间知觉能力等,代表一种生物性的潜能,相对来说不依赖与教育。晶体智力则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也就是经过教育培养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能力)。

吉尔福特:三维结构理论。认为智力的结构包含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其中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个因素;操作包括认知、短时与长时记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和评价5个因素;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转化、蕴含和应用六个因素。这样就得到180种不同的结合。

斯滕伯格(1985):智力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构成。元成分负责对认知活动的调控,操作成分负责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知识获得成分负责提取或收集信息。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七种能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格智力等等。由于遗传和后天训练等原因,个体可能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发展比其他人要好的多。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个体,只要他能获得机会,都可能使其每一种智力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

当代脑科学研究证明:1、人类智力的物质基础的人脑,是进化的产物。2、智力的复杂性,根源于脑的复杂性。3、认知是大脑成熟的结果,是大脑进化的产物,认知活动有生物性的基础。

2、认知的个别差异:遗传仅仅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现实的发展则决定于外部环境。

A、某种遗传基因决定了个体在认知上的差异,但很难说这是一种“优劣之分”

B、人智力的基因型可能是天生的,但表现可能是千差万别。

所以:

人在个体出生之初,就已经表现出认知发展的潜在差异性;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还表现出更明显的现实差异性。

既有认知风格的差异,还有能力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差异。

3、智力开发与认知发展

承认后天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是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文化背景和个体的生活经验,都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认知发展。

A、文化背景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多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么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好的教育能扬长避短。

B、能通过“智力开发”来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但影响的好坏、大小却因人、因时、因方式而异。

C、智力开发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对认知的自发发展过程产生促进作用。

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A、教学能够而且应该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最重要的时机就是儿童“尚处在成熟阶段然而还未达到成熟地步”的时候。

B、教学只是在一定的时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A、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是人能决定和改变的。------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自发性。

B、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整体和一般的过程,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技能的累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认知结构通过自身的平衡化过程所产生的变化。认知的发展就是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认知结构不同于任何具体的知识,它是一种一般性的、制约具体知识的获得的机制。------亦即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关的。

C、教育不应该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而应该从属于儿童的发展阶段。教育也不应该立足于促进儿童的发展阶段,而应该让儿童以他们能够的方式认识世界。

评价:

儿童的发展有自发性、主动性、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立足于儿童现有的发展阶段,适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节奏,维持认知的整体和谐。

6、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A、注重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具体、精细的描述和解释。

B、用多元的观点解释认知发展,将总的认知活动视为形形色色的个别认知过程的集合,这些过程不一定遵循相同的规律。

C、儿童的认知结构同成人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完善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D、儿童之所以不能解决某些问题,是因为他们不具有解决问题所必须的认知策略。

E、认知心理学的教育主张集中于儿童认知策略的培养,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解决具体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其认知的发展。

7、儿童的智力开发问题

A、智力发展的好坏问题

费希尔的发展理论------“皮亚杰”效应:

儿童的发展是若干个领域的整合,这些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保持着平衡的状态。如果对期中某个领域施加刺激(强化训练),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引起儿童在该领域的进步,但是破坏了整体的平衡,使整体的发展脱离平衡状态,产生某种弥撒性效应。原先受到刺激的领域,最终也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从智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的认知教育应该是一种立足于整体发展的教育,而不是某种特殊技能的训练。

让儿童在生活中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正是一种广泛意义的认知教育。

B、智力发展的快慢问题

在教给儿童各种知识的同时,必须兼顾这些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取代原有的天真。

童年那些“不成熟”的思想蕴含巨大价值,让儿童亲身体验到认知冲突,转化为认知冲动,总之,他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第九章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

1、社会性教育的含义

广义含义: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同其他社会关系有密切的关联。

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家庭出生、籍贯、居住地区)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

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称为后赋社会性。

狭义含义: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性。它们使个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别人交往,接受别人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别人,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

和改造周围环境。

2、社会性教育的意义

A、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不仅构成了儿童成长的社会条件、儿童心理的发展内容,也是个体发展的强烈的本能需

要。人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教育。

B、社会性教育是全世界学前教育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欧美等国家要求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转向儿童的全面发

展,特别是重视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C、社会性教育对于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教育来说更加重要和迫切,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3、社会认知的教育:

概念: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内容:包括对他人和群体的认知、对社会环境、社会现象的认知和对社会规范、规则的认知三个方面。

对他人和群体的认知和教育

A、学前儿童对他人和群体的认知往往是从辨别他人的外形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开始的,发现他人的装束、发式、性别、高矮或

者能力和自己的不同,知道他人的称呼和仿效其行为,最后才把他人看作是各种各样的、有独立性格的人,把其他群体和自己所属的群体区分开来。

社会性客体和非社会性客体的区别:

稳定性与变动性:社会性客体比物质客体(岩石、书、茶杯)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变化,常常导致学前儿童理解概念的不准确。

明显的外在特点与神秘的内在活动:社会性客体有很多内在的深层的心理活动,对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学前儿童很难体会。

自我中心的态度:学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主义阶段,对于社会性客体的反映常产生偏差。

B、塞尔曼认为:角色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角色采择(香茨):

角色采择表现为一个过程,是一个人依据我们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知识,结合从直接情景中获取的具体信息,对在一定情境中突出的角色特性的意义作出猜测的过程。

被人们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要求个人摆脱自我中心、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在对他人作出推断或计划个人行动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

学前儿童角色承担或者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包括:

3---6岁:自我中心或未分化阶段。表现: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的观点。-------处自我中心阶段,无观点采择能力。

6---8岁:主观的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表现:认识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但时常被当前情景的知觉所支配,不能以他人的观点来评判自己的行为,很难接受和考虑别人的观点。 -------不能理解他人动机,不会推论别人内心想法。

C、怎样促进儿童进行认知他人和群体的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提供幼儿与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交往的机会,扩大其视野。

让儿童比较和描述他人的外形特征。

启发儿童从自身体验引申到他人同样的体验。

通过询问、调查同伴中不同的意见、爱好、兴趣、理解别人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情感、态度,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

组织儿童交流和讨论有分歧的观点,探讨如何协调不一致的观点,达到相互考虑和接受对方的合理建议。

参与不同群体的有意义的活动,加深对这些群体的认识。

对社会环境、社会现象的认知和教育。

A、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应有不同的选材;

B、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认知过程中给予幼儿的社会情感体验的深度,要着力培养幼儿正确的社会态度。

C、选择社会现象应以正面为主。

D、充分运用故事、儿歌、诗歌、情境表演、游戏或艺术手段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幼儿介绍社会现象,或让幼儿表达感受。

E、紧密结合社会重大事件和全民性的节日活动,增强社会环境教育的力度。

对儿童进行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教育,必须把认识、情感与行为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社会规范与规则的认知和教育

社会规范的分类:

A、基本道德准则:可以作出对与错、善与恶判断的规则;可以保障个人权利,资源的公平分配、尊重他人的福利和相互守信

等密切关联,是不可改变的、带有普遍性的,不同文化、国家和社会都可以适用的。

B、习俗规则:社会系统内部约定俗成的统一的行为规则,对社会互动起结构性作用。这些规则带着情境性的、相对的、可改

变的、受组织机构和权威控制的影响,常见的有企业规章、学校纪律、村民公约、公园守则、馆舍制度等。

C、谨慎规则:在年幼儿童活动范围内,成人为防止意外,保证安全、舒适和身心健康起见,会共同制定或提出一些要求儿童

遵守的规则等等。谨慎规则适用于对儿童身心发展可能产生消极后果的行为。是权威人物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因

时因地确定的,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D、带情境性、临时性规则:如家规、居民公约、户外运动场地的器械使用规则等等,涉及的人数和使用范围较小,个别差异

较大,随机性更强。

对儿童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其目的决不是让儿童机械地记忆一些条文,或单纯地顺从权威人物的行为要求,而是使规则内化,其实质是把成人的行为要求纳入主体的认知结构体系,成为主体占优势的价值观念或行为习惯。

内化的过程(阶段):

a、被动顺从成人的要求---行动上暂时能做到,但内心的自我中心状态尚未改变。

b、理解规则意义和后果,不断自觉调节个体愿望与遵守规则之间的矛盾,在行为训练中受到良性强化,产生愉快的体验。

c、通过模仿、认同和观察学习,体验到执行规则和违反规则的不同结果,出现认识和情感上的一致。能运用规则评价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

怎样对儿童进行规则教育?

A、认真研究制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本园实际的行为规则体系;

B、规则的数量不宜过多,表述清楚、明确,便于记忆,易于执行;

C、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要及时讲评,指明效果与范例,经常表扬、鼓励符合规则的言行,肯定儿童的进步和规则对集体生活

的益处。

D、教师和家长取得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加强个别辅导,从实际出发落实规则要求,避免家园脱节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

4、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A、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情感发展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对社会性行为的导向、维持、调节、监控的动力。

羞耻感、怜悯感和虔敬感是社会性发展最主要的原始因素。

羞耻感------是人与低级自然界的绝对差别之所在,决定着人与物质本性的伦理关系,表明人羞于物质本性对自己的统治,羞于自己对物质本性的屈从而体现出的人的尊严。

怜悯感------是人伦关系的根基,它是主体相应地感觉到他人的痛苦或需要,由于同情心而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程度的联合。

虔敬感------对一种特殊的、被视为崇高的、既不感觉到羞耻、也不能加以怜悯的、应当加以崇敬的形象的道德关系。由爱、服从、强烈的依赖、恐惧、敬重感,由感激过去的幸福和期望未来的幸福的情感,还有其他的要素所组成。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开端,而母婴依赖则是婴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鲍尔贝(1968)的依恋发展过程说:

无分化期(0~~2,3月)------社会反应没有分化。

低分化期(3~~6,7月)------对熟悉面孔出现再认与识别行为,社会反应逐渐指向母亲,对母亲能主动微笑、喃喃自语、视线追随、抓握求抱,对熟人和陌生人同样保持友好反应。

依恋关系明确期(6~~18月)------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与接触。注意保持

亲密关系,更加仔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亲人的要求。

伙伴关系发展期(2岁以后)------2岁后,随着语言、动作能力的迅速发展,幼儿交往范围扩大。这时幼儿与母亲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关系,即“伙伴关系”。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推测母亲行为,运用种种行为影响母亲,力求亲子之间达到

最近。社会反应具有合作性质。

安思沃斯------依恋模式说:

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占到10%

B型:安全型依恋占到70%

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占到20%

B、移情与同情感、羞耻感、罪错感

移情:又称为“情感移入”,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情感共鸣反应。

费希巴赫夫妇:

辨别和命名别人的情绪状态;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并懂得从别人的观点看待事物;分享别人的情绪反应。

霍夫曼(1976):

同情感------来自对他人情感的共鸣和移入;

羞耻感------来自别人的评价,是别人语言引起的,伴随对别人意见和情感的敏感性;

罪错感------是自我评价引起的,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伤害了别人,以明显的认知成分帮助人提高社会责任

感,促进心理的成熟。

C、社会性情感的培养与教育

1、创设亲切、尊重、理解、和谐的情感氛围和安全、卫生、整洁有序,备有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的物质环境,是进行情感

教育的基础。

2、社会性情感的教育目标是:

a、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b、乐于与人交往,热情参加集体活动;

c、能用适当的语言、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要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用合理的方法宣泄消极情感;

d、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对他人的情感变化有敏感性,能与别人分享欢乐和同情、安慰和帮助别人去解决

困难与痛苦,在学习、游戏活动中等考虑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建议;

e、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周围的人或者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f、形成对父母、家人、对老师、同伴、对家乡、祖国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如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对老师、父母

的敬爱感,对同伴有合群感、同情感,对周围环境、物质用品有惜物感,厌恶破坏自然、浪费物品的行为。

3、社会性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a、根据教育目标,强化情感体验,有计划地选择、设计符合幼儿特点的、有明确主题的集体教育活动;

b、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精神需要,集中组织一个时期进行专门性情感训练活动,如移情能力训练、同伴交往能力训练、

去自我中心化教育系列活动、角色扮演训练活动。

c、在教学、游戏、劳动、散步、娱乐等各项活动中,进行分散的、渗透性的情感教育;

d、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因人而异的进行社会性情感教育;

D、同伴关系和社会地位不利儿童的矫正研究

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之间的共同活动或相互关系。

皮亚杰说:同伴关系是道德成熟的脊梁。------是演练未来社会生活实践的现实领地,是锻炼造就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能力的最重要的课堂。

同伴交往的发展

a、6个月:社交行为的第一步,能注视同伴并对其微笑或发声,这是单方面发起的、极短暂的接触。

b、10个月---1岁:简单的应答性质的同伴交往。

同伴间的游戏

哈维斯(1980)的社会游戏层次说:

a、不相关的平行游戏:各玩各的,没有目光接触和其他社会行为。

b、有共同关系焦点的平行游戏:有时作目光注视或谈话。

c、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参与相似或相同的活动,发出交往信息。

d、有共同目的的互补、互惠性游戏:通过相互理解、安慰、帮助和交谈。

e、实质性的互补、互惠性游戏:是层次3和层次4的合并,采纳对方意见,不断改进共同的活动。

幼儿的友谊

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共同兴趣、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持久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幼儿选择同伴时,多数无明确目的,容易受交往机会、共同兴趣、对己有利和教师评价的影响。(特点)

社会测量法(同伴提名法)------划分同伴群体中儿童的社交地位类型的方法

如何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

a、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不断丰富交往经验;

b、在丰富多样的兴趣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充分表现其才能,让其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和别人、和集体在一起的愉快心情,增

强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c、有针对性地对“被拒绝儿”“被忽视儿”进行家庭访问,了解亲子交往经验,争取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重视对

幼儿社会交往的指导。

d、采取专门的训练措施提高其社会交往技能:

教导法------选取日常交往中友好、不友好的具体事例通过讨论、分析,使幼儿真正理解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角色转换------培养移情能力,帮助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验自己的行为后果,理解对方的情感。

创设情境------在假设情境中,让幼儿分别处于不同角色、不同情境,练习使用积极的行为方式。

及时强化------随时注意幼儿的友好行为表现,给予表扬、鼓励。

对被忽视儿的矫正方法(刘晶波)

a、给予表现才能和选择决策的机会,注意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精神,委托其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提高自信心。

b、教师热爱幼儿,鼓励幼儿,寻找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获得积极的评价。

c、发现被忽视儿不敢尝试有难度的动作时,耐心鼓励其不怕困难和失败,多给与个别辅导与练习时间,或暂时降低要求,

在实践中分步前进,使他们获得胜利完成的喜悦。

d、密切联系家长,齐心协力帮助幼儿消除退缩行为,增强同伴交往的积极性。

E、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性能力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亲善行为或利社会行为。所有与攻击、侵犯等消极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仁慈、分享、帮助、合作等。

美国心理学家巴特尔(1976)分为:

回报行为------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为报答他人好处而发出的亲社会性行为。

补偿行为------弥补自己使别人蒙受的损失而产生的补过行为。

利他行为------毫无利己动机,完全处于道德感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助人行为。

实现亲社会性行为,不仅需要熟悉社会规范,掌握移情能力,还需要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

拉德------迈茨:社会技能训练模式:

掌握技能概念。

促进技能完成,从训练情境迁移到真实情境。

实现技能的保持和概括化。

斯皮瓦克---舒尔:解决人际认知问题训练法

社会认知---理解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预料各种后果---决定采用最佳办法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a、给予幼儿更多的自我决策的条件与机会;

b、经常给幼儿一定范围的决策权。

c、必须学会相应的社会技能。

d、鼓励幼儿独立解决他们遇到的人际矛盾问题,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引导幼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锻炼乐观、开朗坚强品

质。

e、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f、有计划地向4--5岁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怎么办”教育,引导幼儿设想应对策略。

个体发展的两大功能:社会化功能和个体化功能

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够统率和促进个体的身体、认知、情感、意志和社会性发展,影响发展的各个方面。

个性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性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和多层次的动力结构,包括人的气质、智力、社会性、动机、志向、信念和人生观。

个性发展的核心是自我调适;

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爱心;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1、学前儿童与道德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自律和他律的分水岭大致是7岁。

他律------儿童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

自律------儿童以自身具有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行为的好坏。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为形成成熟的自律性道德提供发展发育的前提和保证。

2、儿童道德发展概况

杜威的儿童道德发展概况学说:

儿童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种水平:

A、前道德或前习俗的水平,行为动机大多来自生理或社会的运动。

B、习俗水平,行为大多接受团体的规范,很少对外部规范进行批评或异议。

C、自律水平,行为的善恶全由自己的思想与判断等决定而不受制于团体的标准。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论:

认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性的运动线索。

A、先把规则看做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到意识到规则是契约。------开始对规则只是简单的服从,后来才有一定意义的

理解。

B、从单方面尊重到多方面尊重。------幼小儿童是单方面尊重周围权威人物的基础上做出道德判断的。大年龄儿童能根

据行为动机和公平概念做道德判断。

C、从约束的道德到合作的道德品质。幼小儿童很自然的尊重长者的权威和力量,后期则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做出道德

判断,前者称为约束的道德,后者称为合作的道德。

D、从他律到自律。------幼小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外在结果,不关心主观的动机;大年龄儿童不再把规则看作

不变的、绝对的,而是当作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相互约定的准则。

幼小儿童的道德判断基本上是前道德的(或者是前习俗的)。

科尔伯格的道德论------三水平六阶段。

A、前习俗水平: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二、以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为定向。

B、习俗水平:阶段三、以人际关系的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阶段四、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

C、后习俗水平:阶段五、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阶段六、以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为定向。

幼小儿童基本上处于前习俗水平的阶段一和阶段二,基本上处于前道德的、前习俗的水平。

3、儿童道德发展的智慧条件和社会刺激性条件(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米德,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塞尔曼)

A、个体的智慧水平是其道德发展的前提条件-------认知发展决定着道德发展的水平,道德认知是一种推理,推理的发展制

约着个体道德的发展。

B、社会性刺激条件与智慧发展条件一起促使儿童道德发展的具体实现。道德发展不仅需要智慧的发展,还需要社会性质的

刺激,这种社会性质的刺激来源于个体之间的社会性作用。

科尔伯格把接受社会刺激的机会称为“角色承担机会”,指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设

身处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

合情:心同此情,每个人对此事都会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每个人在类似的情况下都愿意接受类似的行为。

合理:便是公平,符合逻辑规则。

塞尔曼认为角色承担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成熟程度的标致,经历没有意识到他人或社会的观点存在、领会他人的观点和

社会的规则、意识到普遍的价值或权利的存在三个阶段。

角色承担是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交往的对象)的相互构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也是产生角色承担的一种

途径。

C、儿童道德发展的动力------儿童的道德认识与外部道德主体的道德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动力。

儿童对外部道德主体的情感或情绪反应决定了儿童是否将外部道德主体的行为方式或规则纳入自己的规则体系中。

皮亚杰在儿童的心理结构中发现三种能够影响儿童道德生活的情绪或情感倾向.

爱的需要------起主要作用。

畏惧感

由爱和恐惧组合而成的尊重情感。

4、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A、应避免成人化倾向------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

B、发展儿童的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

对于他律阶段的儿童而言,道德就是知识。

智慧的发展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

C、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然的。

向儿童传授的规则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检查。

道德教授要建立在教育者和儿童之间良好的感情关系上。

道德传授旨在使儿童掌握处理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

进行道德传授时不要忘记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

D、幼儿园后期的道德教育应注意发展自律道德。

皮亚杰------同伴相互作用法。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发展自己的主观评判能力。

科尔伯格---认识冲突法。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上,引起儿童的认知上的冲突。

E、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道德教育应当以儿童已有的智慧水平为根据,以适当的方式

进行。

F、提供交往机会,利用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

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G、与儿童平等对话。

H、培养一个儿童需要一个村庄。应当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父母、邻居、社区、学校的道德面貌有力地影响儿童的

道德发展。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1、审美教育的作用:

审美教育可以进一步发展人的艺术天性;

审美同认识都是智慧的表现,二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平行关系,互相影响。

审美是反映、确认、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发展人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能为儿童提供健康成长所必须的部分精神食粮。

2、学前儿童审美及艺术的特征

学前儿童的审美与艺术都是其内在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学前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是其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侧重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

3、学前儿童审美心理过程的描述

审美欣赏:个体调动其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各种心理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的活动。

准备阶段:最初是审美态度,是审美欣赏的前提。它的具体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审美注意。

审美注意就是指审美态度碰到具体对象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其特点就在于各种

心理因素倾注在、集中在欣赏对象形式本身,从而充分感受形式。

实现阶段:审美感受阶段。审美感受不同于一般的生理快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期中包括了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因素的交错融合,这是审美心理的关键。

第一步是审美感知,是眼睛和耳朵对审美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声音、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

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够揭示事物的审美属性(或表现性)的特殊的感知。

第二步是审美想象,帮助欣赏主体实现审美理解。是在审美感知之后对欣赏对象所作的进一步的审视和欣赏。

第三步是审美情感,指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情感表现性,或者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

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也即美感。

效应阶段:是审美主体心理的变化。包括直接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爱好)的产生,二是间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提高。

审美判断:审美主体在审美感受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审美标准,对美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意向性的认识、评价与

判断。

美的批评:审美判断外化后即为美的批评,分为三种形式。

印象的批评:凭借第一印象,直接依清新、强烈、活跃的感觉下的判断。

分析的批评:就作品的题材、情节、形式、技巧、手法等一一加以判断。

综合的批评:把已经分析的重新综合起来,估定其总平均,加以判断。

儿童审美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儿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

4、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心理过程的描述

审美创造指创造者在一定的创造欲望的推动下,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声音等艺术语言,加工、创造出可感的形象,以表达其审美感受的过程。

A、审美知觉:是指审美器官对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审美属性及其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

种积极的思维。

加德纳:个体的视知觉经历了一个从定向知觉到偏向知觉到完型知觉再到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的发展过程。

幼儿:具有完形和超完形的知觉特点。

B、审美反思:创作者将知觉得来的原材料进入大脑进行加工、改造。包括了体验和对信息的形式分析两个方面。

物理镜:是指视觉对象的完全、纯粹的客观存在,是每个人的视觉都能努力达到的对象。

心理场:指人的心目中的事物状态。

物理镜是一种既定的、客观的世界。心理场是充满了变异和主观化天地。把人的需要、兴趣、动机、能力、性格、心境等心理成分汇入一种创造的境界。

形式分析:(罗比.凯斯的问题解决“执行控制结构”)------是一种内部的心智蓝图,代表被试构思某一问题情境所惯用的方式,以及处置该问题的惯用步骤。包括三个方面:对问题情境的表征、对目标的表征、儿童采用策略的

表征。包含如下的步骤:

a、图式的搜寻-------搜寻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情境之间空隙的运算或运算顺序。

b、图式的评价------对各个运算顺序作出评价,确定是否达到既定目标。

c、图式的再标记------对特定的运算顺序再做标记。

d、图式的巩固------巩固新的表征,使能以联合方式发生作用。

C、审美表达:是指审美创造的主体对外物的知觉和体验,必须通过某种形式语言才能形成最终结果。

学前儿童的审美表达是他们的知觉与情感的物化形态。

5、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概念):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形态、结构等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最终得到人格的完善。

美育的特性:

A、审美教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种种审美活动的熏陶和影响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健全其

审美结构,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B、审美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内容包括: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艺术创作。

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

A、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相互包含。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审美教育。

B、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相互促进。在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审美教育的目标:

具体的目标:促进学前儿童对美的敏感性以及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终极的目标:为学前儿童将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完善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审美教育的内容:

艺术美------文学、音乐、美术、成人和儿童艺术作品。

自然美------幼儿身边的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的美。

社会美------幼儿生活中有生动感性形式的社会事物与现象的美。

审美教育的途径:专题性的欣赏、创作现象、日常游戏等等。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实施:

审美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

A、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用美包围儿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事物的生命运动模式;艺术作品是儿童审美的另一来源。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主题特定的心境和情绪直接决定其审美感受的产生发展。

a、接受每位儿童,以和蔼的态度面对他们,使他们体验到温馨的气氛。

b、允许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审美活动中的自由想象不受阻碍。

c、尊重儿童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价值。

d、给予儿童选择材料表达的自由和创造时间的自由,促进探索。

e、理解和尊重儿童表现感受的作品,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增强自信心,产生审美活动的兴趣。

帮助儿童进行审美情感的积累------儿童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a、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多种情绪、情感的体验,学会辨别不同的情感表现以及不同的表现方式。

b、选择有类主体性结构的审美对象。

c、教师要把全部情感投入进去,让儿童分享其审美愉悦。

d、用艺术化的语言来描述审美对象,以生动的形象吸引儿童。

引导儿童利用多种形式感知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

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B、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儿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过程

丰富儿童的内在图式。

a、通过对对象的概括、分化、分解、综合来进行内在图式的积累。

b、通过语言的引导作用来积累内在图式。有启发式语言和和艺术式语言。

c、引导儿童感知对象的审美属性。

激发儿童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的动机-------创作动机是推动从事表现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

a、为儿童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与其生活经验贴近的审美环境,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现美的特征、

形成创作上的冲动。

b、审美表现和艺术创造的内容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达到的。

c、教学方法应该注意游戏性。

启发儿童的审美思维。审美思维具有直觉性、形象性、情感性、整体性等特征。

教给儿童表现的技能。

a、思考哪些技能是教师必须由教师教给儿童的,哪些技能是必须通过儿童自己的探索来获得的。

b、教给儿童的基本技能不能阻碍他们的创造性的发挥。

c、让儿童通过多次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技能。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的游戏

1、游戏的概念:

游戏是一种追求快乐的行为,是儿童自愿参加的,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2、游戏的特征:

A、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它具有主动性。

B、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C、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3、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

A、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使儿童身体各器官得到活动和锻炼。

形成各种技能,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B、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C、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D、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4、游戏与工作、学习的关系

A、游戏与工作的关系

a、儿童的工作和游戏一样,具有可游戏的属性,儿童通过游戏和工作来学习。

b、工作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游戏包括工作,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陈鹤琴认为: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B、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a、游戏是儿童的学习。

b、学习是游戏的基础。

C、游戏和学习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5、儿童游戏的发展

A、认知的发展

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形式为:偶然行为、游戏旁观者、独自游戏。

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形式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规则游戏阶段(7---11岁)--------形式为:体育运动、棋类游戏。

B、社会性发展

美国.帕顿按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社会交往关系和协同程度将社会性发展分为如下6个水平。

偶尔行为、旁观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6、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

A、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注重游戏的教育作用,忽略游戏的发展价值。 ------重教育、轻发展

注重追求游戏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儿童游戏的特点和需要。------重形式,轻体验

注重随意性指导,忽略了系统的观察指导。 ------重随意,轻目的。

注重以成人的既定模式来讲评,忽略经验获得和能力发展。------重成人,轻能力。

B、怎样开展幼儿园游戏活动?

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支持者。

根据游戏的需要,与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所需的物品、材料。

观察儿童游戏,与儿童一起来讲玩过的游戏。

7、儿童游戏权利保护的意义

对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是尊重儿童的具体表现。

保护儿童的权利,将儿童当作游戏的主人,让儿童在游戏中享受游戏的快乐。

是履行《儿童权利公约》所承担的义务的具体行动表现,有利于与儿童权益保护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8、儿童游戏权利保护的有关规定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社会有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义务。

社会应为儿童开展游戏创造机会和条件。

社会要加强对儿童服务机构的管理。

9、我国目前的儿童游戏权利保护存在问题

A、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一部分儿童失去了充分游戏的权利。

活动场地不足、游戏设施不普及、玩具设计不合理,价格昂贵

B、社会成员对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重学轻玩”的思想

学习活动侵占游戏活动;

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偏差;

教育行政部门干预不当;

C、保护儿童权利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改变全民意识;

提供物质保障,完善游戏设施;

10、实施儿童权利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

A、把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作为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B、把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与儿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C、把儿童看作积极主动地权利主体;

第十三章学前课程

1、课程的概念:课程不仅是内容的计划,而且包括这个计划的具体实施。

2、课程的要素:

课程目标:一是理论和价值观念的体现;二是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是一种可操作的目标。

课程内容: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为儿童选择和设计的学习内容。具体包括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社会领域等等。

课程内容的组织就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排列和组合。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顺序性:内容的难度、广度、深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旧到新、由浅至深的先后顺序。

连续性:前后的内容应保持连续,后续的学习内容应该建立在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

整合性:把不同领域学习到知识经验加以融会贯通,以形成一个整体。

关联性:把不同科目之间有关联的部分内容作横向的联系和综合。

均衡性:考虑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平衡及儿童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课程实施:对教育过程的组织,包括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

方法: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

途径:教学、游戏和生活。

组织形式:集体教育活动、分组教育活动、个别教育活动。

课程评价: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了解课程的目标是否实现。二是了解课程本身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完善。

3、课程的理论基础

发展理论和课程:

儿童的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

儿童是通过和环境之间主动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

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

每个儿童都是年龄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结合体,在发展的水平、速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社会要求与课程:

为什么说课程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A、目标上:过去的知识本位的课程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要求,重要的不是在学校中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在新的环境下自己

是否具备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对于知识的积极态度。

B、内容上:知识的更新和膨胀使得课程内容的变革成为必然,教师必须从日益增长的知识总量中精选最符合现实社会要求的知

识内容,同时要不断更新,以适应变化。

C、方法上:由于知识传播方式的大众化,儿童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广,教师垄断知识来源的状况不复存在,必须寻找一种让儿

童直接参与和探究的方法。

4、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之路

A、最早的课程改革:20世纪20、30年代陈鹤琴等人为代表的一系列实验研究。

B、新中国成立后,以苏联学科课程为基础的分科教学模式。

C、80年代末直至今天,出现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形势。

a、赵寄石为代表,首创的综合教育课程。通过三方面(内容、手段、过程)和三个层次(主题活动、一日活动、个别活

动)的综合,把各科教育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也力图保持各科内容自身的系统性。

b、打破学科界限的活动课程。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的课程,强调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通过儿童自主的活动

获取学习经验,教师只是进行一些个别指导。

c、对原有的分科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学科知识的系统和教学方法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十四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1、常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人种学研究法

A、观察法

概念: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直接感知与考察的方式获取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参与程度:完全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不暴露其作为观察者的身份,真正参与到被观察群体或事件中进行观察研究。

名义参与观察:研究者暴露其观察者身份,并参与到被观察群体或事件中进行观察研究。

非参与观察(局外观察):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角色进行观察研究。

结构特点:标准化观察:事先对各项观察内容和记录方法逐一规定,并严格按规划实施;

非标准化观察:无周密的计划与控制,而只是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扩散性观察;

观察场所:实地观察:在实际发生的社会生活中进行,不需要对观察场所或观察对象进行控制。

实验室观察:对观察场所或观察对象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借助于单向透镜、摄像机、录音机等辅助设备在实验

场所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运用过程:包括观察设计和观察实施。

观察设计:

第一步、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具体的观察内容,内容必须是符合研究目的并能够被观察到。

第二步、选择观察方式和观察策略,选择恰当的的观察方式和观察策略。

第三步、制定观察卡片或记录表,使用观察代码系统,以便观察记录简单便捷。

第四步、如果需要若干观察人员,可能要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

观察实施:根据情境的特点和变化灵活机动地执行观察设计。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观察法一般是在自然情境中实施的,对研究对象的干扰较小,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可以感知和记录当时当地的行为和事件,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到行为或事件发生时的情境,获得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隐蔽性资料。

可部分克服由于研究对象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研究上的困难,特别适合于低龄儿童。

缺点:

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的价值观与情感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观察者参与程度较高的时候。

获得的资料不容易整理分析,更难以进行数量分析和统计推断。

观察法比较费时费力,对观察人员要求较高,故一般不适于大规模调查研究。

B、实验法

概念: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依照事先规划的程序,给予研究对象以特定的刺激,同时研究者要控制可能影响结果的一些干扰因素,之后观察或测量实验刺激所产生的结果,以确定实验刺激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用:检验和确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未知的新现象;

要素:研究者、实验对象、实验变量和实验测量

实验对象:称为受试者。接受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称为实验组,不接受实验刺激的一组称为控制组。

实验变量:可以划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是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原因。

因变量是由实验刺激所引起的状况。

实验测量:有前测和后测之分。

前测就是在实验实施前对实验对象进行的测量。

后测就是在实验实施实验刺激之后对实验对象的测量。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或某种人为环境中所进行的实验。

优点:宜于探索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易于重复验证;可施行控制,减少各种误差;

缺点:实验设计不可能准确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人工环境难以模仿现实生活的复杂环境。

心理学家需要了解儿童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

研究的道德标准问题限制了实验研究的课题。

现场实验:克服实验室实验研究远离现实性的缺陷,将实验控制和现实情境相结合,在实际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实验研究。

特点:不可能像实验室那样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实验的效度较低。

实验假设不一定是因果关系的假设,也可能是相关关系的假设。

研究情境比较接近现实社会环境,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较高,不会遭遇伦理道德问题的困扰。

程序:

确定实验研究的课题;

提出实验假设;

进行实验设计;

选取实验对象;

实施实验;

分析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C、调查法

概念:专指以语言(口头或者书面)为中介来收集间接资料,对教育现象与问题进行考察、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分类:

(收集资料的手段):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

(选取调查对象方式差异):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等。

特点:

资料多是通过间接的了解来获得,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被调查者的影响较大。

收集资料效率高、成本低、受时空约束小,便于进行大规模的研究。

访谈法:通过调查者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来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结构化的访谈表包括如下项目:

访前语------包括调查者的自我介绍、访谈说明和一些请求配合的客套话。

表头---------用于记录时间、地点、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

正题---------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

结语---------对被访者表示感谢和提意见。

注意问题:

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争取被访者的合作。

访谈之前要营造轻松自如的谈话氛围。

最关键的是掌握正式访谈的技巧,包括问与听的技巧。

问卷法: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提问来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优点:

标准化,便于统计分析。

匿名性与间接性,便于调查一些敏感问题,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压力,便于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缺点:

难以断定被调查者是否认真答题、回收率低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行动研究

概念:实践者为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特点:

自然性:课题的产生和研究进程的展开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之中,研究课题产生于实践参与者现场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对问题的研究解决不是依赖于“纯”研究,而是将问题置于各种相关因素的有机联系和整体背

景中予以考察,以定性的方法理解、把握人的精神和活动。

行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具体情境中提高行动质量,增强行动效果。讲求研究者的实际行动,要求研究者参与学校、课堂的实际工作。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作为研究效果的标准。

多种角色的一体性:研究者角色和实际工作角色的一体性。研究者和研究结果受用者的统一性。

合作性:由一组教师或研究人员围绕一个共同课题合作承担,大学研究人员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是最常见的形式。另外与家长、社会人士和学生的合作也大大存在。

研究结果的非普适性(个案研究):研究结论只适用于该情境和该问题本身。

缺点:费时长、产生干扰因素多、缺乏科学研究的严密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好 范文网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第一篇:《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第二篇:《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心得第三篇:中小学读书笔记格式范例第四篇:《音乐理论》读书笔记第五篇:音乐读书笔记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鲍七小学 戴晓和 这个很荣幸的参加了领雁工程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而我今天要写的读后感,就是在培训上推荐的一本书 《中小学音乐教育》,它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一、以兴趣激发参与

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 二、以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调动参与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先进行辅助的节奏练习,告知学生们歌曲中的重难点,这样做的优点是能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歌曲,但缺点是学生预先知道教学重点,很难活跃起来,甚至没有兴趣。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想办法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 收集整理)学生发现、解决能力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三、以评价肯定参与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

有关教学的读书笔记(共6篇)

篇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书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 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 。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 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 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 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 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 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 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 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 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 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 。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 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 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 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 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 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 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 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 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 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 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 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 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 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 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地理科学 09344044 梁健彬 任何一种理论创立,都有其衍生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文章介绍及章节点评: 在第一部分中,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恩格斯认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仍有理论缺陷。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这些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第二部分中,恩格斯主要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在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另外,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主体和动力。 最后,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恩格斯系统的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了预测。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 读后体会及启示: 一、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发展》一书是恩格斯根据自己的名著《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写而成的。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消除杜林的影响, 促进德国党的健康成长。而深层的蕴意则是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纠正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 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杜林的思想能在德国风行一时, 决不只是德国自身的事情, 而是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思想混乱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流行息息相关。恩格斯在《发展》一书中,以严谨的逻辑,紧紧抓住社会发展规律这个中心, 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一,评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圣才出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5.1 复习笔记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1.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是指人类活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遵循唯物史观来确定划分时代的标准:一个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性质和阶级力量的对比。 a.科技和生产力的水平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上。以生产工具为标志,可以把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机器时代又分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和生产力有了更新的发展。以原子能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进入了原子时代。 c.以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又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不仅能使人免除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 d.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在美国问世。激光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正在由电子时代迈向光子时代。 e.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导体研究获得发展,使金属材料的电阻在特定温度条件

下消失,具有超级导电功能。这种新技术使一些物理学家预言未来将是超导时代。 f.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获得大发展。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极小量度,如果金属、陶瓷等各种物质材料都纳米化,那么未来将是纳米时代。 g.化学工业的发展已经使一种薄膜的生产成为可能,可用充气的方法使它膨胀起来充当屋顶,未来的建筑很可能就是这种薄膜建筑。因此有的化学家预言未来是薄膜时代。 h.天文学家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预言未来是航天时代。天文学家已经在设计未来太空站和月球的生产生活点,预计把人类送上太空和月球从事生产和生活。他们还预计未来要使火星地球化。 i.地理学家预言未来是大洋时代。在大洋时代,人类所需产品的一个重要来源将是大洋。海洋技术的发展可以给人们提供吃、穿、用等多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产品。 j.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时代、生物工程时代。生物遗传工程将改变动植物的品种,创造人类所需要的新的生物品种,大大提高农牧业的经济效益。生物工程还将用细菌的蛋白质来制造生物集成电路,用生物的蛋白体来取代硅片作为集成电路中的芯片,制造出超微电路的有机电子计算机。 上述种种说法,都是各个门类的科学家从各自门类的角度预测现在已经到来和将要到来的新时代。综合起来看,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科学技术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②科技全方位大发展,是指以往的科技革命主要限于某一学科领域。当今时代新的科技革命遍及自然科学六大领域,所以是全方位的科技革命。这种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不是单科独进,而是各科齐头并进,并驾齐驱,互相交叉,彼此融合。 ③科技加速度大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后浪赶前浪,一日千里,速度倍增,突飞猛进。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读书笔记 通过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一书的学习,我感到受益极深,下面是XX精心为您整理的“”,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1 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实践 阅读学习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深。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

生,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书中提到的使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媒体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给他们以产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也变得主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而好的板书也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教育理论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我们自身都颇有重要意义。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 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天才的头脑”为题,集中以马克思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按照这九篇经典著作的写作时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既力求保持”原汁原味”的、又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阐发,在内容的准确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活着的马克思》的四位作者,几十年来勤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孜孜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结合了他们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真知,实际是他们这几十年来学习和研究体会的凝练,对后学者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启示。以此来读《活着的马克思》,我深刻的感受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知者才能书之。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四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四篇)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一):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

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二):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向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向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 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

关于教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教学的读书笔记 【篇一:有关教学的读书笔记(共6篇)】 篇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 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 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 小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 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 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 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 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 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 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 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 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 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 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 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之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六章和第七章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个思考题目,在阅读相关参考书目后完成一篇读书报告,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之一。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1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容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 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1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思考问题: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2、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如何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 4、《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那些基本理论? 5、你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如何理解的? 6、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7、如何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遭受的挫折? 8、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区别? 9、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给予正确理解。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专业。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王伟光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探索;韩庆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研究;牛先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运用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下设薛广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下设贾建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以及马克思人的学说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下设胡振良的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国外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设戴焰军的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以及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张晓燕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宋福范的执政党意识形态研究以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李俊伟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以及政治教化与社会认同研究。 一共有10位博导,其中王伟光导师是外聘的博导,只能招收一个博士生,其他导师最多可以带两个博士生。本部一共有19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 王伟光(兼岗),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职务:常务副院长。

韩庆祥,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央党校,职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 牛先锋,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 薛广洲,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贾建芳,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中国化教研室主任。 胡振良,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职务: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主任。 戴焰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张晓燕,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宋福范,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李俊伟,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 三、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 记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 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等.当然还可以自己在学生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1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慢”而不“怠慢”。 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

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 我会想办法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理论”: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点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欧洲主要国家占据统治地位,但是,随着 产业革命癿完成,大工业癿发展和工厂制度癿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癿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癿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这导致了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是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劢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癿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癿剥削和压迫。随着矛盾癿不断暴露和计划,无产阶级渐渐发起对资产阶级癿斗争,斗争规模不断扩大。接连癿三次工人活劢癿失败,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迫切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讣为,必须要把分散癿工人活劢统一起来,批判错误思潮,为统一癿工人活劢提供行劢纲领。 渐渐地,马克思迎合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癿斗争需要,和对过去活劢失败癿反思,以“叙述历史”癿方式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至今一切社会癿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癿历史。癿确,不管是有五千年历史癿中国,还是后来崛起癿西欧和北美,其社会癿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癿历史。《共产党宣言》癿第一章,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资产主义社会癿领导者是资产者,而共产主义社会癿领导者是无产者,近几百年癿西欧,发展迅速,但是,同样存在很多矛盾和斗争,特别是阶级癿斗争。17、18世纪,西欧各国,特别是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发展航海业,同样,发起了殖民掠夺癿侵略戓争,从其他各大洲掠夺丰富癿资金资源,运回自己癿国家。当时,掌握政权癿贵族,特别是英国癿贵族,没有用掠夺来癿资金进行自己癿个人享乐,而是配合工业革命,发展工业生产,渐渐地,资产阶级慢慢壮大。大工业癿高效率,使得工人癿成本越来越低,工资越来越低,无产阶级获得癿报酬只能维持生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癿矛盾激化,逐渐演变成斗争。

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 闲下来,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介绍了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节,讲的是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前面四种一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特别是尝试教学法,它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在上课时还有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

教育类读书笔记

爱的奉献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

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徐家集中心小学 王运玲

最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仍然有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

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一章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上述分析的逻辑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恩格斯的这个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我们必须弄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原则区别,切忌望文生义地妄加推演或解释。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是怎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呢?具体地说,第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