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发布时间:2009-04-26 20:13:31

韩志伟

[内容摘要]康德不仅在认识领域实现了一场革命,而且在实践领域中也同样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建立起了道德形而上学。他通过论证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反思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阐释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为我们展示了纯粹先验的自由王国。由此,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也陷入了内在困境之中。

[关键词]自由实践法则实践理性至善

康德关于实践问题的思考,不再停留在自然的、天生的人性层面上,而是在人为的、本质的人性层面上拷问人的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他在实践领域中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不再让人的自由意志与人的自然本性一致,而是相反让人的自然本性围绕着人的自由意志旋转。因此,在其实践哲学中,无论对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的论证,还是对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的反思,乃至对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的阐释,都是建立在这一革命性变革基础之上的。正是在这些内容中,西方传统实践哲学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得以完成,而康德所确立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使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哲学被举到了令人眩晕的高度。

一、实践法则的纯粹性

康德认为,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探讨,就是对人的自由意志的探讨。他接过了“自由意志”这个概念,深化了它的内涵。通过对我们自由意志行为所遵循的普遍实践法则的探究,从中分离出一种先验的、因而是不变的道德法则,使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完全以出于自身的道德法则而行动,努力做到趋善避恶。因此,把握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首先应区分开人的实践理性活动所遵循的两种不同实践原理(practical principle):一种是只对个别主体意志有效的实践规则(practical rule),即主观的实践准则(subjective practical maxim);另一种是对每个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实践规则,即客观的实践法则(objective practical law)。

[1]惟有后者才是基于纯粹理性之上的意志动机,前者则是基于感性欲望,因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不能是质料性。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爱或自身幸福为目的的实践原则,而这一实践原则从根本上说都是源于经验的主观的实践准则,只能通过经验来认识,不具备先天的客观必然性。即使人们在幸福追求的对象和手段上都想得完全一样,那也只是偶然的。因此,这种实践原则只能被表象为“单纯的准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只对个人意志有效。相反,形式的实践原则才是人的纯粹意志行为的惟一的客观根据,它作为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法则必定是由理性先天认识到的,因此它只能被表象为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普遍必然有效的“实践法则”。

从积极的、肯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只能是纯形式的。真正的形式法则的试金石是,我能否把它普遍化。这在康德看来完全存在于理性之中,理性的标准就是客观的标准,正是这个标准决定了哪些实践原则是真正普遍的实践法则。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遵守诺言这个例子。假如我想要背弃诺言,那么我就可以把这个实践原则表述为:“只要对我有利,我就

可以不遵守诺言。”现在我能够始终如一地希望这个原则被普遍地承认和遵守吗?假如所有的人都按照这个原则行事,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背弃诺言,那么很显然,“我允诺……”这样的话就不再有意义了。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把这个主观的实践准则放在一个普遍立法的形式中的时候,它自己就已经自相矛盾自我瓦解了。我只需询问自己:你愿意你的准则变为普遍法则吗?如若不是,这一准则就要抛弃。

实质上,这种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就是同一性的自由意志活动。它们相互诠释,构成了一个诠释学的循环。这种循环是客观存在的,康德把它称之为“无条件的实践之事”。康德通过对纯粹理性本身的双面的批判,反思到了它自身所包含的对它进行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标准,正如一个纯粹知性的意识源于我们所意识到的纯粹的理论原理一样,一个纯粹意志的概念则源于我们所意识到的纯粹的实践法则。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一方面能够通过理性先天地认识到普遍的自然法则,从而通过这一法则为自然立法,使整个现象世界都遵循普遍自然的机械法则;另一方面他又能够通过理性先天地认识到普遍的实践法则,同时从这个普遍的实践法则中直接认识到自身中的自由。虽然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不可能把理性作为个人意志的惟一决定根据,但是人的自由就在于完全按照纯粹实践理性直接为自身立法的普遍法则行事,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干扰,完全服从纯粹实践理性自身所颁布的无条件的实践法则,使之成为纯粹意志的决定根据。

正是在此基础上,康德提出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2]他把我们关于这个基本法则的意识称之为纯粹理性的惟一事实,纯粹理性借此而宣布自己是原始地立法的。这个基本法则无非表达了意志的自律,意志的自律性(Autonomie)被称为“道德的最高原则。”这个词是由两个希腊词autos(自己)和nomcos(规则)合并而成,意思是法则由自己制定的。意志的自律实质上是实践法则向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发布的“绝对命令”。对于不以理性为意志的惟一决定根据的有限存在者来说,客观的实践法则只能以“命令”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对人的行为而言是一种客观强制性。但是这种客观的强制性不是外在的必然性强制,像在现象世界中的客观自然规律那样以一种外在的必然性制约着我们,使我们只能认识、利用它,而不能消灭、改变它。如果从我们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看,这种外在于我们自身的异己自然规律,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他律性的法则,因为这种遵从感性冲动的自然规律只能着眼于我们的欲求的结果,而不是完全基于纯粹理性之上的意志动机,所以按照这个规律意志无法自己给自己提供法则,相反只能提供以自爱或自身幸福为目的的质料的实践规范。

因此,意志自律不仅仅是合乎法则,更重要的是出于法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意志的自律性是道德性的,而不仅仅是合法性的。我们自律性的意志行为所遵循的不是外在的法则条文,而是内在的法则精神。比如,我如果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那我就乐于帮助别人,但是这种利他的行为如果不是出于责任,而是出于我个人的行为偏好,比如我喜欢这样做,帮助别人我可以心安理得,或者受到表扬等等,那么这个行为同样是一种合乎责任的行为,却不是道德行为,正如我出于自利的行为那样。或许人们认为康德这种出于责任的纯义务的道德行为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是在唱高调,不符合自然的意图。但是他认为,纯粹实践理性自身直接立法,从而使人们把这一普遍的实践法则奉为无上的律令,自己的意志严格遵守自己所制定的法则,形成纯义务的道德行为仍是可行的。即使假定我们直到如今在世界上还无例援引任何一个这样的行为,我们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纯粹理性的这个惟一的事实。所以他说“即或直到如今还没有一个真诚的朋友,但仍然不折不扣地要求每一个人在友谊上纯洁真诚。因为作为责任的责任,它不顾一切经验,把真诚的友谊置于通过先天根据而规定着意志

的、理性的观念之中。”[3]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德性意向的纯正性,从而在处于纯粹义务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实现崇高的道德价值。

二、实践理性的自主性

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只不过是同一理性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理性,换言之,它们只是同一理性在不同方面的运用,因此它们是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的同一理性。理论理性批判所研究的是人的思维,什么是思维的普遍规定;实践理性所研究的是人的意志,什么是意志的普遍规定。它们一切运用的标准都只能在纯粹理性自身中,不同的地方在于:纯粹理性在理论运用中,理性与对象发生关系时,对象必须是被给予的,理性自己给予自己的对象不具有真理性;相反纯粹理性在实践运用中,意志自身的活动不再受任何被给予的对象的束缚,完全自己决定自己,它所遵循的规律也不再是异己的自然规律,而是自身确立的实践法则。因此,纯粹理性自身的活动就不再是对象性的构造活动,而是自主性的创造活动。这个活动不仅能够确立自身的实践法则,而且服从这一法则,在意志自身的完全自律中履行纯义务的道德。所以,意志的自由就是意志的自律,反之,意志的自律就是意志的自由,二者统一在纯粹实践理性的活动之中。

我们在自律性的实践理性活动中,既是立法者又是守法者,我们一身兼二任,任重道远。我们作为立法者,充分体现了我们自由意志的自主性,表明道德法则不仅不外在于自由意志,而且本身就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与自由意志合而为一。这种自律性的实践理性活动只服从内在的必然性,不受任何外在必然性的限制,以完全出于自身的法则而行动。我们作为守法者,道德法则直接决定我们的意志,因此它是我们的最终根据,我们正是通过它才认识到我们的自由意志。它作为纯粹实践理性本身颁布的绝对命令,表现在我们出于职责的敬畏而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因为在这方面我们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可能合乎职责而非出于职责。我们自身在自律性实践活动中的这种双重角色在康德所揭示的比较性自由的本质中更加鲜明地凸现出来。

那种受感性冲动支配的意志上的“任性的自由”表面看来是自由的,可以任意地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或决定,不受任何行为原则的支配,反而把那些原则作为外在必然性的东西加以抛弃。实际上,它们仍然无法逃脱外在必然性的支配,因为这种自由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我们感性冲动的满足,而后者无疑只有在经验的东西中才能获得。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我们的整个行为只能处于自然因果链条之中,从而我们的行为完全服从自然法则。由于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因果性只能是自然必然性的因果性,这决定了这种必然性的根据无论是在主体之外,还是在主体之中,甚至这个根据在主体之内是出自然本能,还是发自理性思考,都无法改变行动的主体已经处于外在的必然性之中,处于在时间序列中的自然因果链条之中。因此,凡是按照自然法则发展的种种行为,无论是外在的物质行为,还是内在的精神行为,在这里都是一种自然的机械行为。它们的差别只在于:前者是由外在的物质推动的行为,行为的主体是一架“物质的自动机”;后者是由内在的表象推动的行为,其行为的主体是一架“精神的自动机”。但是它们在根本上都是“旋转烤肉叉的自由”,[4]而非先验的、绝对的自由。所以康德对心理学的、比较的自由的本质的揭示充分说明把道德法则归于自然法则,只能导致自由的丧失,自律性的实践理性活动成为他律性的活动。

尽管康德仍然认为原始的、无限的存在者(上帝)是创造者,而派生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类)是被创造者,但是由于人类具有如此的普遍立法能力,以完全出于自身的法则而行动,那么人类作为被创造者本身也还是能够进行创造的存在者,人类的自律性的实践理性活

动同时也就是自主性的创造活动,只不过这个创造的概念并不属于实存的感性表象方式,也不属于因果性,而只可能与本体发生关系。在康德看来,人类作为尘世的存在者实际上生存在双重的世界中。他在现象的世界中服从自然的必然性,一切行动遵循自然法则,处于时间序列的自然因果链条之中。虽然人类在这个世界中为自然立法体现了自身的认识的能动性,但是这种活动仍然是人的知性思维通过范畴综合感性材料,最终形成经验知识的对象性构造活动。只有在本体的世界中,人类才能自己确立法则,完全服从内在的必然性,以完全出于自身的法则而行动。在这个世界中,人为自身立法,他证明了他是自己法则的主宰者,而不是代理人。如果我们把现象和本体混淆,那么,按照在时间序列中的因果链条进行上溯,我们就始终处于这个无法摆脱的外在必然性的链条之中,即使我们可以追溯到我们行动的那个最后和最高的规定原因,我们发现这个原因还是完全在一只外来的手那里找到的。在此,我们也就把道德法则等同于神的法则,自律性的实践理性活动完全受制于外来的意志,从而成为另一种他律性的实践理性活动。人成为由上帝所制作和上好发条的傀儡或沃康松式的自动机了,惟一的先天实践性的自由再次丧失殆尽。

康德通过彻底反思这种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发现纯粹实践理性原始立法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非经验性的纯粹理性事实。通过对这个事实的分析,我们看到纯粹实践理性自身颁布的实践法则,既不是来自任何可能经验,也不是来自外在神圣意志,它只是纯粹意志自己确立并且遵守的形式法则。人作为有限的实践理性虽然不能借助神圣的意志来颁布自身遵循的实践法则,但是他仍然要把神圣意志作为一个“原型的实践理念”无限逼近,这个理念是有限的实践理性所能做到的“极限”。人虽然朝向这个目标,但绝不能完成,这是一个无限的努力的过程。

三、实践目的的完满性

实践终极目的是指“至善”,“至善”就是至高的善。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至上的善和完满的善。前者是指在至善中始终作为至上的条件而存在的德行,道德律是纯粹意志的惟一的规定根据。后者是指幸福完全精确地按照与德行的比例来分配所构成的一个可能世界的至善,它是作为完备无缺的整体而存在的至善,因此它是完满的至善。趋向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就是指趋向这一完满的至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至上的善始终作为前提条件发挥着作用,但是完全异质的德行的准则和幸福的准则在同一个主体中是相互拆台的,而作为实践终极目的的完满的善,又必须把它们按照精确的比例分配,以便构成一个可能的至善世界。因此,康德认为,首先应该明确在至善中德性和幸福的隶属次序,德性意识是至善的第一条件,与之匹配的幸福期望只能以德性意识为条件,作为其后果构成至善的第二个要素。从总体上来说,联合德性和幸福可能性根据已经完全属于事物的超感官的关系。其中有些是我们的理性直接具有的,比如作为产生至善的至上条件的自由意志就存在于我们的纯粹理性观念之中,而有些则是理性为了弥补我们在至善的可能性上的无能而呈现给我们的、不受我们支配的东西,比如作为产生至善必须悬设的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

由于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在自身的道德意向中完全切合道德法则达到至上的善是不可能的,他只有在无穷的前进中向那个完全的切合趋近,而这个无穷的前进只有以灵魂不朽为先决条件才在实践上是可能的。这样一来,人在今生今世做不到的事情,在来生来世也能做到,并且继续做下去,这是保障我们实现至善中的第一要素,是我们在纯粹的道德性活动中迈向圣城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个实践的悬设,人们实现至善的理想就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从低级的道德完善性向高级的道德完善性不断前进。同时也增强了人们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能够保持始终不渝的决心和希望,即使超出此生人们也相信这种德行会持续下去,并且

在无穷的延续中实现至善。但是这个实践的悬设仅仅是为了完成至善中最先和最重要的部分,即德性的必然完整性,使我们的道德意向与道德法则在某种永恒中完全切合。

而为了达到“与那个德性相适合的幸福的可能性”,也就是达到幸福与德性的精确切合,我们必须设定上帝的存在,因为它们的精确切合的可能性只能存在于一种“无上的原因”中。我们作为现世中行动着的有理性的存在者,无法做到使德性与幸福达到精确的协调一致,因为我们作为属于这个世界和自然因而又依赖这个世界和自然的存在者,不可能同时又是这个世界和自然的原因,所以我们也就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意志和力量,使自然就涉及到我们的幸福追求而言与我们的实践原理完全一致。可是达到这种完全一致又是我们实践的终极目的,因此,我们为了趋向这个目的,就需要一个世界和自然的至上原因作为德性和幸福的精确一致的根据,这个通过知性和意志而成为自然的至上原因的存在者,也就是自然的创造者——上帝。

但是康德反复申述,关于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的悬设,仅仅是满足道德上的主观必然性需求,是我们实现至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有关任何对象的知识,而只是“出于纯粹理性之需要的认其为真”,即纯粹实践理性的信仰。只要我们敬重法则,出于职责地行事,服从绝对命令,那么,在趋向纯粹实践理性的终极目的的过程中,我们就信仰灵魂的不朽和上帝的存在,这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信仰。在这里,道德是第一位的,宗教是第二位的,没有道德的宗教是可怕的;理性是第一位的,信仰是第二位的,没有理性的信仰是迷信。为了促进至善,我们设定上帝的存在,这既是主观上的需要,又是客观上的手段,这些都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信仰,从而使善良的人们不至于无信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出于纯粹义务的行动的根据仍然在道德律之中,而不在上帝之中,我们对上帝的信仰最终源于纯粹实践理性本身。

在此,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被举到了令人眩晕的高度。当我们经常持久地仰望“我头上的星空”并对之凝神思索的时候,发现自身处于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自然宇宙的过程中,我们身在其中作为一个动物性被造物被赋予了一个短暂的生命,既来自宇宙的一个星球最后又复归于它,我们只不过是苍茫宇宙的一粒灰尘;但是,当我们经常持久地对“我心中的道德律”进行内在反省的时候,它无限地提高了我们作为一个理智者的价值,因为“在这种人格中,道德律向我展示了一种独立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这些至少都是可以从我凭借这个法则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准的,这种使命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进向无限。”[5]

四、先验自由王国的内在困境

康德通过理性建构起来的这个先验自由王国是非常纯净的,不掺杂任何经验性杂质。作为这一王国根基的实践法则,在绝对的自身同一性中拥有自身普遍立法的资格和绝对约束的自律。这就保证了我们的道德意向始终是纯正的,不受任何感性冲动的干扰。这种纯义务的道德行为在自身完满性的寻求中也仍然力求纯净,尽管为了实现德性和幸福精确切合的至善,它不得不给予后者一席之地。但是这两者的综合并不是在经验中完成的,它们结合的可能性仍然属于事物的超感官的关系,因为这种只能来自理性所先天确立的道德完满性的理想,和自由意志概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整个完满的先验的自由王国就这样通体透明地在纯粹理性中建构起来。当然,康德所先验建构的这个自由国度并不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但是他坚信,即使假定我们在经验中找不到严格遵守道德法则的任何实例,道德律也仿佛是作为我们先天意识到的并且是必然确定的一个纯粹理性的事实而被给予。[6]在自由王国里所确立的这个先验的自由法度并不是要为我们提供某种道德规范,以便指导我们实际的道德生活,而

是为我们描述了道德理想,一个由先验自由理念为根据构筑成的自由王国。由此康德给出了我们关于自由的最高范本和目的,他的整个道德形而上学就是这个自由王国的展示。康德把西方的实践哲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他自身的实践哲学也由此陷入了内在困境之中。

康德对一般实践理性批判无非是证明:只有完全排除感性内容的抽象同一的纯粹实践理性才是实践的,正如理论理性同客观的感性材料相对立一样,实践理性也和实践的感性、冲动、爱好等对立。这种对立直接决定了实践理性所依据的原则只能是形式的实践原则,而不能是质料的实践原则,而且只有在形式的实践原则中,实践理性才能确证自身所依据的实践原则具有普遍立法的资格,即我们所遵循的实践准则始终能够同时成为普遍法则,由此纯形式的立法原则才能确立起来。可是“形式的立法原则在这种孤立的境地里不能获得任何内容、任何规定。这个原则所具有的惟一形式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同一。这种普遍原则、这种自身不矛盾性乃是一种空的东西,这种空的原则无论在实践方面或理论方面都不能达到实在性。”[7]甚至可以说,这种空的原则在实践方面的矛盾越发凸现出来。因为在理论方面,我们理智的普遍原则虽然也是空的东西,但是它只有综合被给予的感性材料,才能形成相应的理论知识,就这一点而言,康德在先验逻辑中所揭示的先验真理仍然停留在经验的洼地之中。否则,理论理性如果脱离经验,不仅无助于经验知识的形成,而且还使理性自身陷入辩证的幻相中。与之相反,在实践方面,我们意志所遵循的普遍原则,只有完全摆脱各种质料对意志自身的决定,才能最终确立这一原则的普遍立法资格,否则,任何一个以给予的质料为意志根据的实践原则,都只能在这一形式法则中自相矛盾,自取灭亡。但是,这种纯形式的立法到头来成为脱离任何内容,同时也是能够容纳任何内容的空的原则了。虽然纯粹实践理性在这里获得了自身所遵循的普遍的形式法则,但是这一法则所留下的逻辑空白,无疑反证了实践理性尚未赢获自身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实践理性自身的活动仍处于抽象的同一性中。

在这种纯粹实践理性中,意志的自由就是意志的自律。意志不以任何外在的东西为权威,完全遵循自己所确立的法则,出于职责行动,这就要求实践理性始终处于斗争之中。因为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不可能自动地服从德性的原则,总是要求按照幸福的原则行事,所以纯粹实践理性为了自律,必须不断地与以感性欲求为目的的理性行为作斗争,通过自身的理智达到对自己的内在的约束,使任何感性的冲动都作为外在异己的东西被摒弃掉。纯粹实践理性由此躲进了自己抽象的主观性之中,与现实世界的外部规定处于尖锐的对立中。它不仅不能把外部的现实规定消化于自身之中,更重要的是,它只能通过坚守自己的内在的良心来达到自律,服从绝对命令。这种只能通过外在的否定来达到自身的肯定的实践理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外部世界的自然必然性规定不断威胁着实践理性自身,它始终作为一个强大的力量挺立在那里与实践理性处于对立之中;同时实践理性也只能通过不断诉诸软弱无力的内在良心来保有自身的善良意志,从而服从绝对命令的要求以纯粹理性的方式行事。

这个抽象同一的实践理性的自身矛盾,在其实现自身终极目的的过程中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之中。比如我们在实现至善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的道德意向与道德法则的完全切合,通过设定人的灵魂不朽使其在某种永恒中获得完整性的德性。可是,我们纯粹的德性生活与我们作为有限的存在者所具有的感性冲动之间的对立,不可能在这个道德悬设中获得彻底的解决。实践高于理论就在于,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合目的性活动不能总是围绕着自己旋转,使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总是与自己的抽象同一的实践理性对立着,从而把实践终极目的的实现推向彼岸世界。在马克思看来,“康德只谈…善

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了彼岸世界。”[8]

尽管这个先验自由的王国陷入抽象的主观性之中,但是我们看到,康德关于意志自由就是意志自律的观点,正如黑格尔所言是“一个绝对性的观点;一个无限的东西展开在人的胸膛中。这是康德哲学中令人满意的方面,真理至少是放在心灵中了。我只承认那符合于我的使命的东西。”[9]这种具有普遍有效性和绝对约束性的实践法则的建立,不仅为道德形而上学的确立奠定了根基,而且西方实践哲学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此以后,自由成为人们赖以旋转的枢纽,建立起来的先验自由王国成为人们思考实践问题时无法绕行的路标。

参考文献: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M].上海:三联书店,2002.

[5]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Conception of Practice in Kantism

Han ZhiWei

(Center for Fundamentals of Philosophy Ji Lin University Ji Lin Chang Chun 130012)

Abstract: Kant not only carried a revolution in cognition field, but also contributed an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field where he formed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He proved pure laws of practical form, introspected autonomy activities of practical reason, explained satisfactory practice final aim and revealed for us a kingdom of pure transcendental freedom. So western traditional practice philosophy war improved to absolute height,but Kantian practice philosophy got into inner puzzle dom.

Key words: freedom, practical law, practical reason, perfectionism

--------------------------------------------------------------------------------

[1] 参阅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21页译者注,以及第21-22页的相关论述。在德语中,Gesetze,英语译成Law,汉语既可译成“法则”,亦可译成“规律”,但在实践问题上译“法则”好,在自然科学上仍译“规律”。实践法则和自然规律不同,后者是理性的理论应用所依据的原理,它是由认识客体的性质决定的;前者则是理性的实践应用所具有的原理,它是和主体意志的行动关联的。

[2]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4]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6] 参阅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的相关论述。

[7]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1页-212页。

[9]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88页。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流溢说 2、中世纪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14AD——16AD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康德哲学

康德道德哲学教案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时常会掀起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从搀扶摔倒老人到小悦悦事件都反映了这一现象。导致出现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的。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的失落。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都有过深入研究。我想试着从西方道德哲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一问题。 我们如何朝向一种善的生活?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都有过大量的讨论,而且自古希腊哲学之后,可以说,这一问题成为了西方道德哲学核心命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用最通俗的表达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实际上,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也要经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应该可以从康德道德哲学中吸收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当人们一提到康德,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行文晦涩难读、思想抽象难解,对于这一点,甚至连德国人都觉得头疼。但事实上,康德对他的学说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寻常百姓的意义是非常关注的。康德曾明确表示,早年由于受到卢梭的影响,他对哲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认为他的学说应该对寻常百姓有用,否则的话,他的学问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在他的一生中所写的,包括三大批判在内的诸多著作里,他都是处处在为寻常百姓考虑他们的生存根据,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世界。 因此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通俗道德。从寻常老百姓那里去发现和寻找道德的先天原理。当然他形成的那些道德原理非常晦涩,但是他认为那些是对寻常百姓非常有用的,对寻常百姓的道德教育、对寻常百姓的日常交往以及对寻常百姓的道德素质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是通俗的道德是不够的,所以他将通俗道德提升到道德形而上学作为第二个层次,在通俗道德中寻找道德哲学的基础。为什么会有道德哲学呢?康德坚信在人性里面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根基,由此形成的道德哲学原理体系就是道德形而上学。比道德形而上学更高的就是道德哲学中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寻求道德形而上学的前提,对道德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他的第二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现将这三个层次分别讨论。 一,通俗道德 第一个层次是从通俗道德来看,康德认为讲道德首先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出发,人们最日常的道德生活就是议论别人。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是人们非常不喜欢的,但是康德却为这种不好的习惯辩护,他认为对这种行为不要单纯进行道德批评,而是应该客观冷静地去看待。通过这样一些喜欢议论人的现象,透露出人的一种克制不住的本性,就是人们喜欢用一种绝对的道德尺度去衡量别人。这种所谓的议论人的现象,恰好说明了人们心目中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尺。康德根据这些生活现象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人们总是会对别人做好事的动机提出苛刻的要求。据此康德发现了一个原则,即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感性的现实目的。康德从中提炼出了一些日常的道德规则,并且举了四个例子来加以证明。第一个例子就是“不要骗人”。一个人做生意,童叟无欺,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诚信。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但还不一定是值得敬重

康德的哲学思想

康德的哲学思想 思想与生命体现为一种高贵 康德的哲学思想 1770年是康德学术活动和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由于这篇论文为他后来创立的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学术界通常都以这一年为界限,把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康德的新自然观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说”中。

第一个假说是“潮汐假说”,即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的摩擦而逐渐减慢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海洋的水位发生着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水位的涨落与地球表面不断发生摩擦的结果,势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固然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补偿,最终必然会使地球自转停止而走向死亡。康德的这个假说已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确证。这一假说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表明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是运动的,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过程。 第二个假说是“星云假说”,即关于宇宙中诸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即中文译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宇宙间最初充满着分散的、云雾状的物质微粒,即“原始星云”,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微粒分布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质点便逐渐聚集到密度较大的质点上去,从而形成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发布时间:2009-04-26 20:13:31 韩志伟 [内容摘要]康德不仅在认识领域实现了一场革命,而且在实践领域中也同样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建立起了道德形而上学。他通过论证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反思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阐释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为我们展示了纯粹先验的自由王国。由此,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也陷入了内在困境之中。 [关键词]自由实践法则实践理性至善 康德关于实践问题的思考,不再停留在自然的、天生的人性层面上,而是在人为的、本质的人性层面上拷问人的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他在实践领域中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不再让人的自由意志与人的自然本性一致,而是相反让人的自然本性围绕着人的自由意志旋转。因此,在其实践哲学中,无论对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的论证,还是对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的反思,乃至对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的阐释,都是建立在这一革命性变革基础之上的。正是在这些内容中,西方传统实践哲学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得以完成,而康德所确立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使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哲学被举到了令人眩晕的高度。 一、实践法则的纯粹性 康德认为,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探讨,就是对人的自由意志的探讨。他接过了“自由意志”这个概念,深化了它的内涵。通过对我们自由意志行为所遵循的普遍实践法则的探究,从中分离出一种先验的、因而是不变的道德法则,使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完全以出于自身的道德法则而行动,努力做到趋善避恶。因此,把握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首先应区分开人的实践理性活动所遵循的两种不同实践原理(practical principle):一种是只对个别主体意志有效的实践规则(practical rule),即主观的实践准则(subjective practical maxim);另一种是对每个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实践规则,即客观的实践法则(objective practical law)。 [1]惟有后者才是基于纯粹理性之上的意志动机,前者则是基于感性欲望,因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不能是质料性。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爱或自身幸福为目的的实践原则,而这一实践原则从根本上说都是源于经验的主观的实践准则,只能通过经验来认识,不具备先天的客观必然性。即使人们在幸福追求的对象和手段上都想得完全一样,那也只是偶然的。因此,这种实践原则只能被表象为“单纯的准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只对个人意志有效。相反,形式的实践原则才是人的纯粹意志行为的惟一的客观根据,它作为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法则必定是由理性先天认识到的,因此它只能被表象为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普遍必然有效的“实践法则”。 从积极的、肯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只能是纯形式的。真正的形式法则的试金石是,我能否把它普遍化。这在康德看来完全存在于理性之中,理性的标准就是客观的标准,正是这个标准决定了哪些实践原则是真正普遍的实践法则。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遵守诺言这个例子。假如我想要背弃诺言,那么我就可以把这个实践原则表述为:“只要对我有利,我就

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

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 温纯如/文 提 要:本文从人的最高本质“人本身”出发,来探讨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从价值理论看,康德哲学是以人的价值理念为核心来研究人的认知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理论系统。 关键词:康德哲学;价值;认知;道德;审美 一 关于康德哲学的价值来源问题。从康德三大批判来看,康德先验哲学是关于真、善、美的系统的统一体。康德力图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体现人的全部认识能力,这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能力。康德把这种认识能力归结为人的心灵所具有,这就是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意志能力。那么这种人的心灵能力怎样同他的哲学体系相对应呢?在《判断力批判》导言中,他把全部心灵能力分为: 1.知识的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及欲望的能力;2.认知能力为知性、判断力及理性;3.先验的原理为:规律性、合目的性及最后目的; 4.应用为自然、艺术及自由。实际上,人的心灵三种能力在康德那里是通过哲学体系的三种学说体现的,一是理论哲学,二是实践哲学,三是美学。作为探寻人类认知先天规律性的理论哲学,它的应用对象就是自然界;作为达其最后目的的实践哲学,它应用于自由领域;作为探寻合目的性的美学,它应用于人类艺术之中。这样,康德由人的心灵先验能力出发,剖析出知、情、意,归结出真、善、美的先验哲学体系。 康德不是把他哲学价值的来源归结为经验和神,而是来源于“人”,来源于人的“心灵”。但这种人的“心灵”,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经验的,而是理性的。理性心灵不是别的,就是人的理性本体,而它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本身”或“人是人”。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问题,马克思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德国理论所证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是从坚决彻底废除宗教出发的,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彻底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废除一切旧关系是关于人的解放问题,而人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马克思所讲的,正是由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实质问题。 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论根基就是建立在人的最高本质,即“人是人”(或“人本身”)这一理性本体之上。康德用人的理性本体,也就是人的最高本质来取代哲学中的神的最高本体地位,把属于人的东西归还于人,“人是人”占据着哲学中最高地位,实质上这是否定“神”本体在哲学中对人的压抑,这对人是一种莫大的解放。它为实现人的自由、尊严、平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人是人”理论也确立了人的价值来源,它也成为康德“三大批判”探索价值的依据。康德“三大批判”体现了人的真、善、美的价值,也就是认知的科学价值,伦理的道德价值和美学的审美价值诸方面。 康德哲学的价值理论是以先验论的形式表现的。康德认为他在理论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知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意志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判断力批判中发现了审美的先天原则。他在规定这三类知识的原则和范围中,创立了他的三大批判哲学理论体系。而康德认为这种先天原则的基础不在此处,正是在人的最高本质“人是人”那里。在康德看来,这种先

康德哲学

康德哲学 参考书目: 1、《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Socrates to Sartre北大本科教材。 4、《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5、《判断力批判》,宗白华、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6、《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其它的请自行参考。 目录 一、背景知识 (一)生平与著作 (二)康德思想发展的分期 (三)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康德的哲学思想 (一)康德问题的形成 (二)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及哥白尼革命 1、批判哲学的方法 2、先天识的本质 3、先天综合判断 4、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三)心灵的结构 1、感性 2、知性 3、理性 (四)康德的实践理性哲学 1、道德知识的基础 2、道德与合理性

3、被定义为善良意志的善 4、绝对命令 5、道德设定 (五)美学 1、作为独立的愉悦的满意之美 2、作为普遍愉悦对象的美 3、美的对象的结构和目的 4、必然性 思考题 一、背景知识 (一)生平与著作 康德(Immanuel Kant)终身生活在东普鲁士(East Prussia)的一个小城市哥尼斯堡(K?nigsberg),他的父亲是个皮匠,而母亲是虔信派教徒(Pietist),这对康德的影响很大。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K?nigsberg),在大学里,他学了古典文学(Classics),哲学和物理学。当时的大学都受到Christian Wolff(1679-1754)的影响。伏尔夫既不是伟大的,也不是原创的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就是沿着莱布尼茨路线发展了一套综合的哲学体系。而康德的大学教授马丁·克努村(Martin Knutzen)正是处于莱布尼茨-伏尔夫体系(Wolff-Leibnizan)的影响下,因此康德的的大学教育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理性在形而上学领域的重要性加以侧重。虽然Martin Knutzen影响了康德早期对大陆唯理论的认识,或者说使他的思想倾向于大陆唯理论。但是也正是克努村激发了康德对牛顿物理学的兴趣,这对康德后来发展其原创的批判性哲学起了重要作用。在大学毕业后,康德在贵族家庭担任了八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他以《论火》一文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康德成为哥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Lecturer)。1770年,他被提升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而这个职位曾由他的老师Knutzen担任。1797年,他辞去大学教学工作。1804年去世。

康德实践哲学研究_康德的实践哲学

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康德的实践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实践哲学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形而上学至善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5-02 一、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伦理学的出发概念就是自律的善良意志,人们常说,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向铺砌的,但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不是消极的,这位思想家向善良意志的体现者所要求的是活动和行为。人们或许会批判康德对事情的形式主义的看法,他暂时谈到的只是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海洋中找到确定方向的指南针,道德方向的丧失不会是长久的,道德境界迟早会在人的面前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人们将看到他们的行为会把他们引向的方向——引向善或恶。善就是善,其准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的宗旨就是用之指导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如果人们拥有了一个对实践生活很合理的理性却不用于人类实践生活,不能普及开来,那么原理描绘得再美轮美奂,事实上它是没意义的。想要指导人类的实践道德生活,就必须将理论带回到现实的大千世界中。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一般的实践理性进行批判,一般的实践理性包括我们日常的实践活动。“这个批判为什么不提名为纯粹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提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1]康德在导言中,强调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是处理认识的问题,实践理性是处理欲望和意志的问题,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意志能力。 那么什么是意志呢?在康德看来,就是自己实现自己的对象的能力。 纵观《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康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研究到达最高之处了。实践理性批判事实上是对人类道德法则的元伦理分析。对道德法则的表达是形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或定言命令法则。康德对道德法则是这么评价的“以上所列举的观察道德原则的三种方式,归根到底,是同一规律的不同公式,其中每一个又包含着其他两者。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区别,不过这种区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的,还不如说是主观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类比使观念与直观相接近,并由此与情感相接近。”[2]而随后的两种表述只是为了能更接近情感。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的观点看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 康德的观点看 哲学有什么样的功能就有什么样的作用。所谓“哲学的功能”是就哲学自身的性能而言,而“哲学的作用”则是就哲学的用途而言。其实,“哲学的功能”就是“哲学的作用”,“哲学的作用”也是就“哲学的功能”来说的,二者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看问题的视角和说法不同而已(在英文中,“功能”和“作用”都是function)。显然,哲学的功能与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条一条地枚举出来,很可能是难以穷尽的,也是一篇有限的文字无法叙述的。本文作为探索哲学的功能与作用问题的系列文章之一,克就哲学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之一──实践形态与哲学功能──作一论述,以期有“引玉”之效。 一、“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 无疑,哲学具有实践功能,在古今中外的哲学中都可见出哲学的实践功能。F.培根在其《伟大的复兴》、尤其是其中的《新工具》和《新大西岛》等著作中,痛斥自经验哲学当权以后,哲学就像献身上帝的修女一样不能生育,业已失去了实践的功能。他高度评价和赞美古希腊自然哲学极富实践的伟大品格,力倡在哲学、科学与工业实践之间联姻。实际上,不独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具有实践的品格和实践的功能,中国的古典哲学则尤其注重和讲求实践性。现代的新儒家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的实用主义、科学哲学都强调了哲学的实践功能。至于F.培根倡导哲学要有实践的品格,──实际上,就是要恢复哲学的实践功能,使哲学成为实践的哲学,虽然不乏开风气之功,然而他

却未能厘清实践的基本涵义极其根据所在。其实,又何止于F.培根呢!自康德以后,几乎很少人能思考或去思考哲学的实践理性,所以能够清楚明了实践的真谛及其可能的根据和前提的人,真是寥若晨星。至于今,虽然有人在极力倡导实践哲学,以大谈“实践”为乐事,然而却不免对“实践”拥隔久了。在此,不妨指出几点为示。首先,有的实践哲学未能严格地将“实践”与“活动”、“劳动”概念区别开来,甚至把它们混为一谈,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其次,仅仅是把“实践”看成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感性活动”。尽管把“改造世界”的方式分为“改造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精神世界)”两种形式,但是所谓的“改造主观世界”,──也被称为“世界观的改造”,实际上只是政治上“洗脑”的代名词。换言之,“世界观的改造”实指“政治立场(包括阶级立场和邦派立场)的转变”,这是众人皆知且无须讳言的事实。如此这般的“实践”观,早已把哲学的实践理性变成了浅陋和庸俗的权力政治把戏的工具,“实践”的“主观世界”或“精神世界”的底蕴究竟“是什么”,不是不再有人问起,就是被束之高搁,至于“道德实践”,却久无挂搭处了。 最后,虽然有以大谈“实践本体论”为“前卫”者,“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却不在此等哲学的追问和反思之中。实践的根据和前提业已被遮蔽了很久了!“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虽然涵有形而上学的设准,甚至这一问题本来就是一形而上学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哲学的实践功能和作用。毫无疑问,探究哲学的实践功能和作用,哲学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2005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5第25卷第2期(总72期) Journal of Xi′an J iaot 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5(Su m No.72)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 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进行了批判式的剖析和评价,认为东西方在道德领域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45X(2005)022******* Expound i n g on Kan t′sM ora l Ph ilosophy DE NG Xiao2mang (College of Phil os ophy,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ounding are made on three2layer structures of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 na mely,popular moral phil os ophy,moral metaphysics and p ractice rati on criticis m.It is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the moral a wareness of the common peop le,Kant abstracts the p rinci p le of moral metaphysics and de2 rives three for m s of exp ressi on,gradually leads moral a wareness t o the self legislati on of free will,enables the acti on of the main body t o have dignity of pers onality,sti m ulate moral senti m ent of"res pect",and finally es2 tablish the s overeign positi on of the free will in the moral behavi or of the mankind during p ractice rati on criti2 cis m.W hile carding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cri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 on are made on the moral res ources in the traditi onal culture of China,considering that the dial og and interfl ow bet w een the East and W est in the moral fiel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 o abs orb moral concep ts worth being used as reference. Key words Kant;moral metaphysics;free will;p ractice rati on 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当代条件下显出它的不适应性的问题。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在这场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重建现代文化。笔者认为,在当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一些西方人的观点和视角,了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看法。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 [收稿日期] 2005-03-11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 ),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哲学大师康德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 全名伊曼努尔·康德 出生 学派 / 流派康德主义、唯心主义 主要领域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 著名思想绝对命令、先验唯心主义、综合命题、本体 显示▼受影响于 显示▼施影响于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2 哲学思想综述 o 2.1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 2.1.1 先验感性论 ? 2.1.2 先验逻辑论 ? 2.1.3 先验分析论 ? 2.1.4 先验辩证论 ? 2.1.5 先验方法论 ? 2.1.6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o 2.2 《实践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o 2.3 康德哲学的学说结论 ? 3 名言 ? 4 康德生前发表的著作 ? 5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译 ?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编辑]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编辑]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 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编辑]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编辑]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懊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编辑]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

康德的自由思想

康德的自由思想中涉及的五对关系 政治学理论082200271 郭礼峰在康德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康德所考 虑的自由,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自由,而且是要从哲学本质上来考察人类实践生活中自由所赖以成立的理性的先决条件,考察自由的哲学基础以及人类的天职、希望和未来。康德的自由思想既不是宗教主义奴役人的“神性自由”,也不是经验主义浅薄无聊的“任性自由”,而是“理性自由”,实践的理性自由,是站在人类理性的高度对自由的一种审视。康德对自由的阐述与论证,改变了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方式,把人们从对自由的错误认识中拉出来,使人们认清自由的本质,明确自由的价值,使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达到一种理性的、辩证的高度。 自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其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自由问题是西方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自由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束理性思维的闪光,也是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朵理性之花。在古希腊自由起初是指一种国家生活原则,直到赫拉克立特,自由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自由由一种政治概念发展出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涵义来。但随着政局的动荡,古希腊哲学家的一切美好而崇高的理想都被罗马统治的冷酷和残暴扫荡殆尽,这使得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逐步转向内心。 人们认为人的自由仅在于超出一切,对一切现实漠不关心,以达到内心安宁。中世纪哲学是唯灵论的哲学,它由新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柏罗丁的“太一学说”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自由学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认为人没有意志自由,主要代表是早期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一类则认为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其主要代表为托马斯.阿奎那和经院哲学时期的约翰·邓·司各脱派。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在中世纪唯名论和经验论的争论以及希腊哲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要求对宗教进行改革。一种回到古典文化范本,复兴人性,摆脱教会控制的文化和宗教改革运动应运而生。文艺复兴主要复兴的是古希腊哲学,这一时期人们以古希腊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人的意志和情感进行肯定,反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要求信仰自由和肉体自由。 近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权威、反专制、反集权主义,要求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的时代。唯理论坚信理性和知识的能力,认为自由就是对理性的符合和认识;经验论将自由归于意志、情感,认为自由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这样他们的论述在近代就形成了一场围绕着自由与必然之间关系而展开的混战。对西方自由观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表明,人类对自身自由奥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前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少富有启迪性的见解,留下了一大笔优秀的思想成果,这些见解与思想成果无疑是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前提与思想来源。尽管许多哲学家都对意志自由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但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自由观念。这也预示着,随着哲学新变革的到来,自由理论的逻辑进程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从自由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虽然自由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界定不同,但每个过程都显示出了人们对人类自由生活的追求。每个时期人们所追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摘要 很多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以现代社会要以史为鉴,用古代哲学思考现代社会,吸取以前哲学派别的经验教训,现代哲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了解、研究了古代哲学,就能明白现代哲学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预测哲学怎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康德在后世的影响非常广泛。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前言 “有两件事情我愈加反省便愈以新而不断增加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的心灵,这两件事情便是:在我们上面的充满星辉的天空以及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1880年在重修康德墓时,将这段《实践理性批判》的结束语刻在墓碑上。在哲学史上,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闻名于世界,是近三百年来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其实,作品是作家人格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尤其对康德这位留下这么多不朽作品的哲学家而言,想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哲学对社会的现代意义,就得深入了解他的主要著作。 康德是18世纪末德国古典哲学家,他所建立的哲学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至今不朽。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由此可以看出来,“近世第一大哲”的康德的这些思想,即使在20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过时,而是一个还有待于我们去挖掘的思想宝藏。 西方哲学界研究、评论、解说康德哲学的著作,这可谓“汗毛充栋”。但是,在我国研究康德哲学的著作,解放以来还是屈指可数的。我的这篇《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是把康德哲学与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贯穿起来,加以研究和思考,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是很有特色的。它既要追溯并阐明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又要研究和论述康德哲学体系中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则为我们理解现代人的意识形态作了理论上的说明。文章中指出:“现代西方哲学的总体演化是渊源于康德的,康德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也是复杂的、多重的。”这个论断恐怕是要在相当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有的体会。这种看法为我们研究康德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我对康德的主要哲学著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康德的辨证论直接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极其震撼的启蒙意义、康德哲学使人类思想进入了“批判的时代”康德哲学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号称“批判哲学”、康德的基本精神(人本主义、理想主义、不可知论)仍然是支配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主干等内容。 一、康德及其哲学简介 康德之后一百年,当尼采说“上帝死了”,人类的新世纪即将开始,世界面临的是如何重建价值的问题,尼采之后一百年的今天,我们同样面临着重建价值的问题,康德与我们相隔200年,但是他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却是一样的。200年前,康德就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威胁,如果我们今天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不只是感受到这种威胁了,而是深受其害。很多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以现代社会要以史为鉴,用古代哲学思考现代社会,吸取以前哲学派别的经验教训,现代哲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了解、研究了古代哲学,就能明白现代哲学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预测哲学怎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康德大部分著作的艰涩难懂,读他的书也很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要研究哲学,康德却是无法回避的一座高峰。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

康德批判哲学

康德的批判哲学 第一节康德哲学的概述 前批判时期 按照他的宇宙图示,宇宙中到处充满着精神和物质,但两者分布不同 离宇宙中心越近,引力越大,理性越弱;离宇宙中心越远,理性越强。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所以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拥有一定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 康德在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的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唯理论置于经验之前并且之上的位置的基本立场。 但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他接受了牛顿物理学,同时也意识到了经验论的重要性,并由此接受了经验论对唯理论和形而上学的批判。 正是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梦中惊醒。 然而他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独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途径。 以1770年发表的《论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为标志,康德的思想进入了批判时期,他再文章中指出,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还做出了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而现象则在认识之内,同时受到时空和知性概念的统摄。 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在发表演说后,康德沉默了十一年,在1781年发飙了《纯粹理性批判》。在他书第二版序言中,把这部书的意义概括为“哥白尼革命”。这场革命是为了解决哲学面临的危机。 在第一版序言中,他描述了这场革命。 在历史上,形而上学号称是一切科学的女王,但是时代变了,风尚遍了,形而上学在当代遭到轻蔑、谴责和遗弃。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怀疑论,尤其是近代的英国经验论。 康德之处,造成这场哲学危机的根源是:1)形而上学企图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2)j 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任然不能客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为独断论是纯理性的,而理性使用的原则既然超出了经验界限,也就不能用任何来自经验的试金石来对其进行检验了3)形而上学这门学问完全不受经验指导,而且完全依靠单纯概念,但是理性至今还没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准,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标准各行其是,纷争不断“它的做法不仅是在黑暗中摸索,而且是瞎摸。” 形而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明了它缺乏科学性,由此不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不断进步。 形而上学如何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呢? 看看数学和物理学是如何走上康庄大道的吧 数学 以前人们死死地盯着图形在图形中辨认它的特性;而在数学中产生的那场变革中却要人们把自己先天设想出来的东西归于事物,并通过这个东西必然地推出事物的特性。对几何图形有这样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认为结合图形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另一种解释是认为几何图形是按照先天构想出来的,事物的具体形状被那些构想出来的图形所规定。真是后面这种解释,才造就了数学的科学性。 在物理学中那些有意义的实验也是按照理性设计做出的,这就说明一个道理: 理性必须挟着它那些按照不变规律下判断的原则走在前头,强迫自然回答它所提出的问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 “实践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实践观” 政法学院周斐斐210417061 我国对实践观的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单纯以毛泽东思想中的实践观为理论依赖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马克思早期著作为文本依赖的阶段;到现在以整个学术理论为支撑依据的阶段。从这个变化中,反映出试图从学理上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清楚,就不能绕开伦理学家、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实践观”理论。 在哲学上系统地阐述实践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是始于他在伦理学中对人的活动性质的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生命活动的行为方式,实践的生命活动明确了人的本质属性,这里有反思人类行为的含义。人的生命属性的实践活动,在完全的意义上包含三个方面,即理论沉思活动、技艺制作活动和实践的活动。“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时又译为科学,是指理智把握事物的真实或确定性的活动方式,它所产生的结果是知识。技艺是指以可制作的事物为题材,其目的在于活动的结果。生命属性的实践概念是对实践概念的广义理解。在三者之中,理论的沉思活动最高,实践的活动最重要,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才呈现了更为积极的状态。实践的狭义理解是指人对至善的追求活动,是人的一种理智客观的道德行为方式,它真正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概念。“伦理学”就是这种“习惯”之学,德性也就是人的灵魂的优良习惯。可见,实践是指把人自身变好的活动,跟制作是把物品做好的活动明显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本身即是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活

动和目的是一致的,是以人自己成为善为目的的活动。实践就在活动过程中体现着目的,它既包括个体的伦理行为,又包括公共生活的政治行为,体现了人与自我及他人的关系。作为实践之根据和理想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直接就等同于“善”。实践朝向一个善的目的,而怎样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其途径和手段则是要经过选择的,所以说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包含选择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是从目的在于自身的实践来思考自由的概念,即从行为的完成和本身自足的生活方式来思考人的自由。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而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就不自由了。自由的起源不应该在自由的外面去寻找,而只能在寻求、实现自由的过程中去寻找。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实践是目的在其自身的活动这个最本质规定的揭示,说明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趋向自由的自我实现过程,并在趋向自由的意义上把思辨看作实践的最高形式,展示了实践之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价值和意义,为其后的实践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路径。其中在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然后分别加以解决就是,这种观点与其恩师柏拉图把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合起来解决不同。显然,这里面的问题远比单纯的学科划分复杂、深沉得多。在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走柏拉图路径的人很多,明显走亚里士多德路径的只有康德。 康德是从哲学及其学科分类的角度来谈实践概念的,然后又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