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陵市人民政府

铜陵市人民政府

铜陵市人民政府
铜陵市人民政府

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铜陵市地处安徽南部,北倚长江,南傍黄山、九华山,面积1113平方公里,人口70.3万。铜陵历史悠久,是我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02年,铜陵市实现GDP88.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5.8:56.6:37.6;全市财政收入9.4亿元;进出口总额4.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5元。

铜陵1956年建市,1964年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直到1972年恢复市建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铜矿采掘和冶炼工业首先发展,从此,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工业城市性质得以形成。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经过十几年来的不断努力,铜陵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着重发展冶炼加工,扩大了电解铜生产能力,连续五年保持铜产量全国第一的位次,成为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之一。铜陵面向市场,发挥铜产业优势,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先后建成了一批铜深加工企业,初步改变了铜产业产品结构,成为铜陵经济最有活力的增长极。

除此之外,还造就了化工、建材、电子、纺织、机械等支柱产业和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铜陵已成为全国的硫磷化工

基地,拥有年产120万吨硫酸和40万吨磷铵的生产能力;铜陵已成为全国的电子元器件和模具生产基地,拥有8000吨电工薄膜和1500套特种模具的生产能力;铜陵海螺是国内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现有年产3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纺织行业方面,铜陵华源麻业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麻纺织企业;铜陵拥有铜都铜业、铜峰电子、三佳模具、精达股份四家上市公司,铜化集团六国化工上市已获批准。

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几十年来,铜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由于资源型城市特点,目前存在许多矛盾和突出问题。

(一)资源经济色彩过浓,产业结构层次低且不合理。

一是资源性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多数(70%以上)。二是工业比重大而不强。200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8%,工业是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工业实现利税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低,经济效益差。三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工业产值仅占工业比重的三分之一,且加工深度不够,多属初级加工。四是大部分产品档次低,缺乏竞争力。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少、规模小。

(二)资源衰减,开采成本高。

我市主要矿产资源,如铜、金、铁、煤等已面临品位逐步降低、开采难度加大、成本逐年上升、贮量日趋递减的严重局面。目前我市已有铜官山铜矿、金口岭铜矿、凤凰山铜

矿、铜山铜矿、顺风山铁矿、碎石岭煤矿、龙山煤矿闭坑,鸡冠山铁矿、立新煤矿、大通煤矿也将相继结束开采,狮子山铜矿、新桥硫铁矿上部资源枯竭,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与狮子山铜矿相连的冬瓜山铜矿矿床均在负千米以下)。这一切导致矿产品产量下降,成本上升。

(三)企业下岗失业、社会保障问题突出,财政负担逐年加重。

近年来,矿山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困难户大增。全市16万在册职工中,现有2.8万多人下岗失业,全市共有特困户1.2万多户,涉及人员3.84万人。11户关破企业涉及职工28034户,89709人,其中原中央企业4户,涉及职工21034户,63064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将逐渐纳入低保范围,将使应保对象急剧增加。仅2002年当年纳入1800户,6000多人,2003年纳入2200户,7000多人。由于历史原因,矿山企业中,家庭成员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普遍比较困难,低保补差费高。2003年达到6333万元。此项支出占用地方财政的比例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在养老失业保险金欠费中主要是国有矿山企业,全市矿山企业历年养老保险欠费5000余万元,其中,仅地方国有矿山企业就欠缴养老保险费1230万元。另外历年失业

保险欠费1000余万元。

(四)企业办社会负担重。

由于以矿建市、政企合一等历史原因,加上矿山分布范围较广,远离市区,企业办社会现象十分普遍。全市国企办学33所,教职员工1624人。全市国企办医(不含小型诊所)31个,医职员工2033人。分离企业办社会将使铜陵市每年增加很多财政负担,其中,办学经费年补助4363万元,办医经费年补助1705万元。此外,还需承担一次住房货币化改革费用4157万元。

(五)地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

铜陵由于矿山开采,造成许多岩溶塌陷和采空区塌陷,目前形成了一个数十平方公里的采空漏斗区。截止2000年,全市已有16处矿山因采矿疏排地下水引起岩溶塌陷,共产生430余个,直接影响面积525公顷,经济损失2亿元。其中,小街岩溶塌陷区位于铜陵市建成区,至今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亿元,塌陷区至今仍对3万城市人口、几十家工矿商贸企业、十几亿元市政设施构成威胁。近期该地区地面下沉又呈活跃趋势。矿产开采引发泥石流、滑坡、塌陷等多起地质灾害。

矿山开发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破坏。(1)铜陵矿区占用土地总面积2388公顷,占国土面积2.1%。(2)破坏土地面积为3050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2.7%。(3)

矿山对环境污染严重。外排的废水污染境内多条季节性河流,造成大面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已威胁到4万余人的用水安全;(4)水土流失。据遥感航片调查资料,铜陵市水土流失面积460K ,占我市土地总面积的41.3%。铜陵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对饮用水源存在严重污染隐患。铜陵是全国典型的酸雨控制区之一,酸雨出现频率为61.5%,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64.6%,排在全省倒数第二。铜陵市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目前难以统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近2亿元。

(六)城市建设滞后,功能不全。

由于是资源性城市,铜陵市市政建设围绕矿山生产需要来安排,城市建设制约很多。尽管我们作了很大努力,但城市框架仍未拉开。目前城市建成面积仅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只有35万人。在基础设施上,城市道路建设滞后,道路狭窄、交通不畅安全隐患多。城市排涝设施标准低、陈旧、落后,受洪涝损害严重。城市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服务功能不配套。

(七)关闭破产矿山职工搬迁安臵费用高昂。

全市有5座资源枯竭矿山处于边远山区,关破后职工出路无法解决,需要搬迁。经统计共需搬迁6219户,需要搬迁资金6.59亿元;这些职工由于企业长期处于破产

边缘,工资低且欠帐多,仅各种房改补贴累计拖欠4.23亿元。。

三、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多年来,铜陵人殚精竭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以期走出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的困境,经过努力,已取得很大成绩。十六大以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皖江(安徽段的长江)第二轮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要求铜陵在全省“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8000美元。目前,铜陵人正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集中力量和智慧,群策群力,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去。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升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城市”为主线,扩张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或更早一些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400亿元,15年年均增长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00美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到2020年,实现全市人口100万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0亿元,在全省率

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1、继续扩张四大主导产业,壮大特色经济

铜工业。以发展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铜产业链为重点,到2007年,形成50万吨电解铜、20万吨铜材加工的年生产能力,电解铜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化学工业。依托硫磷化工基础,在继续扩张高效复合肥生产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消耗硫酸的精细化工产品。到2007年,形成100万吨磷肥、250万吨硫酸、20万吨各类精细化工产品的年生产能力。电子工业。以现有优势产品为发展基础,加快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到2007年,整个产业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建材工业。利用我市资源优势,提高水泥生产集中度,打造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到2007年,形成年产2000万吨左右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

2、积极培育发展三大接续产业,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纺织产业。以麻纺织为重点,引进新型纺织设备,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利用本地特色面料,提升服装设计和加工水平;加快纺织印染工业园的建设,构筑印染后整理产业集聚的平台,打造世界级纺织印染基地。环保产业。利用机械加工企业优势,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制造,同时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开展清洁生产,搞好废物综合利用。到2007

年,整个产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新材料产业。跟踪国际新材料制造技术前沿,结合铜陵实际,重点发展铜、银金属粉体材料、铜铬合金、液晶材料、纳米材料等各类合金材料和信息材料。到2007年,力争新材料产业有较大突破。

3、提高对资源的控制力,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铜陵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依赖非常突出。为减少产业发展的风险,保障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铜矿、硫矿和石灰石矿为重点,强化资源开采管理,通过采取资源拍卖和收取补偿费等措施,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市外资源供应基地,争取获得更充足、更稳定的资源供应。到2007年,争取参股投资或合作开发2个国内铜矿、1个国内磷矿和1个国外铜矿,使铜原料资源控制规模达20万吨/年,磷矿资源控制规模达到50万吨/年。

4、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创造繁华舒适的城市环境

正确认识我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化的关键时期,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扩大投资、刺激需求,挖掘潜力,提升速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和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提高和完善传统服务业的经营规模与水平,推进专业化分工与新兴服务业发展,突出建设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服务业四大支柱,到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不

低于10%,就业人口比重超过50%。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适当扩张城市人口,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臵,调整教育布局,多渠道增加投入,推进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增大服务业就业容量,鼓励自谋职业,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充分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发展卫生事业。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和管理,健全疾病预防和控制机制,把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拓宽收入渠道,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差别,有序合理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

收渠道,努力消除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收入同步快速增长。

合理利用土地。依法管理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保护。保护基本农田,改造中低产田,绿色荒山荒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鼓励复垦资源枯竭矿区及矿区综合治理。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快治理和恢复矿山塌陷区生态环境,防治新的塌陷、控制新的水土流失产生;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交通禁鸣区面积,加强机动车尾气控制与治理。

加强灾害综合管理,提高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铜陵市救灾应急预案》,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政府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明确规范,健全灾害管理制度。

6、加快城市化进程,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

按照构筑皖中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的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围绕城乡一体化目标,按照“加快农村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要求,完善产业布局,全面提高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工业的理

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形成城郊型农业。

突出城市个性特色。从打造具有铜文化特色和山水园林城市出发,着力追求城市个性化,精心设计每一个地块、每一处建筑物、每一片景观,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面貌;启动“生态铜陵”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努力营造适宜居住的人居环境,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合铜黄、沿江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建设,全面整治和合理规划长江和内河港口岸线,全面完成县乡公路网络建设,全面完善铁路、公路、水运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配套功能,加强防洪抗旱保安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市建设与经营并重,提高经营城市的谋略与水平,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促进城市建设投资多元化。

全面塑造和充分展示城市精神风貌。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规范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城市总体形象的策划宣传和推介,塑造铜陵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品牌。建立学习型城市,形成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和大度包容的品格,显现铜都儿女争先

创优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奋力开拓的锐气,以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和时不我待的精神风貌,谱写铜陵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三)保障措施

1、加快改革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建立国有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实现股权多元化,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重扶持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的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拉动民营经济在数量与规模上跨越式发展。通过改革改组壮大一批、自主创业建立一批、对外开放引进一批,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2、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

突出“引进来”。积极吸引若干家全球500强企业或知名专业生产商来铜陵落户。积极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构筑加工制造业基地。坚持“走出去”。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了解熟悉国外市场,充分利用国外政策,摸清国外营销市场网络,克服国外市场壁垒和限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我市产业的市场和资源利用空间。

积极“搭平台”。以工业化为核心,高起点、大手笔做好经济园区规划,搭建整体对外招商引资平台,促进县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实现城市转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之路的核心是科技进步与创新,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以中国科技大学创业园为核心,建设好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为优秀人才创业提供高质量的平台,加快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构筑产学研基地,建立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扩张产业技术优势,全面提高重点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精、尖产品。建立高效的生产力促进机制,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引导和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形成一批由技术创新带动的新兴产业。形成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机制,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4、实施人才工程,增强智力支撑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提供发展空间,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形成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变工

矿资源城市为人才资源强市。着力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夯实人才工程基础,为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和打造城市个性提供原动力。培育、选拔和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社会从业者素质。提高公务员的综合服务水平。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丰富人才工程系统。

四、请求国家解决的主要问题

铜陵自建市以来,累计生产铜精矿含铜量95万吨、电解铜148万吨,上缴税收数十亿元,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体制等历史原因,目前铜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自身无法解决的。为使我们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应该给予帮助解决。

(一)设立试点城市。

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存在矛盾和问题基本相同或相近。一是由于单一产业结构所形成的一种内在刚性与惯性,靠资源枯竭型城市自身去调整结构,力不从心。二是这类城市可用财力都比较薄弱。由于资金短缺,解决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治理、矿山职工社会保障、矿山职工搬迁安臵、城市建设等众多问题(如前所述)困难重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在资源性城市转型方面还没有经验,建议国家选择若干个典型城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国推开。

(二)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增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能力。

1、解决矿山企业关闭破产后的遗留问题。我市11户矿山关闭遗留7座尾矿库,大多都有重大安全隐患。据测算,一次性安全处臵费需2000多万元,环保治理和复垦费需要1000万元,以后每年需安全维护费500万元左右;关闭矿山采空区治理费约需1亿元;边远矿山企业关闭破产后,亟待迁往城市或城郊,搬迁费需近6.6亿元。以上这些中办[2000]11号文件均未考虑,请求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予以补助。关闭矿山职工养老保险费用请求中央、2、解决低保资金不足问题。大量的矿山关闭,低保人员不断增加,所需低保资金增长远高于我市财政收入的增长,仅靠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建议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城市低保奖金实行倾斜,转移支付其低保资金的缺口部分(约占保障总额的三分之二,其中我市2002年缺口为3182万元)。

3、防治地质灾害,恢复保护生态环境。铜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及重要地质灾害防治需投资89730万元(共27个项目)。污染治理预计投入20.73亿元,矿山生态初步恢复重建就需投入资金1.3—1.9亿元。请求国家拨出专项资金,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4、切实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请求国家对国有企业办

社会分离问题尽快拿出应对政策,对资源枯竭城市优先安排资金补助。

5、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财政周转金给资源枯竭城市建立结构调整专项基金,解决矿山接替与转产资金。帮助矿山职工再就业。

6、税收优惠。资源枯竭城市财政困难,脱困转型异常艰难。建议国家在今后五年内或一定时期税收政策上予以支持,用于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一是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继续执行先征33%,后退18%的政策。二是所得税基数问题,如完不成任务,不扣减基数指标。三是高新技术企业上缴的增值税继续享受返还地方25%。

(三)发行国债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各项建设。

1、支持城市建设。建议国家发行国债,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新的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2、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铜陵是安徽省唯一无国道、无高速公路的地市,铁路也是断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最大的制约因素。请求国家帮助铜陵改善外部发展条件,尽快落实铜(陵)九(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县际公路等大项目,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优先安排企业的技改项目和技改资金。建议国家在国债技改贴息专项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扶持资源枯竭

城市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四)在引导资金和相关政策上予以倾斜。

1、发展服务业。国家在服务业项目引导资金上,向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倾斜,加快这些城市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完善城市功能。

2、金融政策扶持。在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用于治理环境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转型城市贷款,用于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各类打捆项目建设上。

(五)推动转型城市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建议国家在扶持高新企业产业专项资金的使用上能优先安排铜陵的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项目。国家安排科技型企业上市时给以适度倾斜。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实际,在这些城市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六)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铜陵市作为一个中等工矿城市,由于管理体制的多次调整,城市区域小,仅带一个县,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偏小,实力较弱,无论是城市本身的拓展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均缺少应有的空间和回旋的余地。为使城市发展布局更加合理、产业调整更加顺利,要求扩大城市范围,请求国家予以积极支持。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铜政办[2009]15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2.24 【实施日期】2009.02.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 (铜政办[2009]15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效灵敏的信息反应机制,推进全市政务信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领导、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是政府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基层的重要方式,政务信息在当好领导耳目、发挥参谋助手、加强沟通交流和推动问题解决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改革、发展、

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种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因此,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对确保政府工作有序运转,搞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准确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开展科学民主决策,及时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各部门和单位要从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切实提高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政务信息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努力使政务信息工作更加符合新时期各级政府领导工作的需要。 二、认真做好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 (二)按期完成政务信息目标任务。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是各部门和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也是一项硬任务。尤其是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年初下达的政务信息采用目标任务。 (三)提高报送信息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政务信息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突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具有苗头性、倾

铜陵政府发展规划

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环境 (3) (一)发展现状 (3) (二)发展基础 (4) (三)发展机遇 (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三、发展重点 (10) (一)精心打造铜文化品牌产业 (10) (二)提升壮大基础文化产业 (15) (三)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产业 (12) (四)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18) 四、主要任务 (20) (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 (20) (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21) (三)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22) (四)合理引导文化消费 (22) (五)加快产业园区(基地)建设 (23) 五、基础工程 (24) (一)文化创新推动工程 (24) (二)文化品牌塑造工程 (25) (三)文化人才兴业工程 (25) (四)非遗保护开发工程 (26) (五)文化产业走出去工程 (26) 六、空间布局 (27) (一)一核 (27) (二)两带 (28) (三)六片区 (30) 七、保障措施 (35) (一)加强组织领导 (36)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6) (三)建立产业政策体系 (37)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37) (五)完善公共文化支撑 (38) (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38) (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39)

前言 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铜陵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铜陵文化软实力、建设精致大气之城的有力举措,是推进铜陵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为促进铜陵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铜陵实际,特制订《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 考虑到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行业跨度大、涉及门类多、与传统行业交叉重叠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对文化产业范围界定的诸多争议,为便于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同时结合铜陵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本《规划》所称文化产业以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统字…2004?)24号)及2005年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委联合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国统字…2005?2号)范围为基础,并适当增加体育健身等方面内容。

铜陵现存在册古树名木一览表

铜陵市现存在册古树名木一览表 编号中文名科属树龄小地名管护单位或个人备注安徽省名木 1 杉木杉科杉木属410 铜陵市铜陵县铜陵县叶山林场叶山冲铜陵市铜陵县铜陵县叶山林场 2 枫杨胡桃科枫杨属360 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滴水岩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 一级古树 3 银杏银杏科银杏属10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凤村闸口路边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凤村 4 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51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牡东村黄连夏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牡东村 二级古树 5桂花木犀科木犀属4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凤村河西村民组栗子坪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凤村 6圆柏柏科圆柏属360 大通镇黎明居委会中徐村民组大通镇黎明村 7圆柏柏科圆柏属350 大通镇黎明居委会千斤村民组谢忠林院墙边大通镇黎明居委会 8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35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戴村戴村桥头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 9女贞木犀科女贞属320 桥南办古圣社区石岭组山羊山 10桂花木犀科木犀属31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西明寺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 11朴树榆科朴属310 铜山镇南泉村矿机厂铜山镇南泉村 12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310 桥南办周冲社区居委会何家冲桥南办周冲社区居委会 13圆柏柏科圆柏属31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叶村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 14冬青冬青科冬青属310 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金塔村金塔桥头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金塔村

编号中文名科属树龄小地名管护单位或个人备注15女贞木犀科女贞属310 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西垄村朱村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西垄村 16枫杨胡桃科枫杨属310 桥南办白鹤社区居委会九队乙家村桥南办白鹤社区居委会 三级古树 17圆柏柏科圆柏属260 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滴水岩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 18糙叶树榆科糙叶树属260 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西垄村山湾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西垄村 19圆柏柏科圆柏属250 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天门村谢村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天门村 20紫藤豆科紫藤属21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凤村缪村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凤村 21圆柏柏科圆柏属210 大通镇金华村祝村村民组沿新公路旁大通镇金华村 22圆柏柏科圆柏属210 大通镇黎明居委会墩上村民组墩上祠堂大通镇黎明居委会 23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210 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龙山村湾池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龙山村 24桂花木犀科木犀属21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狮峰村下清凉寺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狮峰村 25圆柏柏科圆柏属200 大通镇黎明居委会墩上村民组田埂边大通镇黎明村 26圆柏柏科圆柏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山村龙潭村民组龙潭肖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金山村龙潭村民组27板栗壳斗科栗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叶村烈士墓前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 28糙叶树榆科糙叶树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枫桥故里农家乐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叶仁学 29桂花木犀科木犀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五房里缪村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五房里缪村30桂花木犀科木犀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五房里缪村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龙村五房里缪村31桂花木犀科木犀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九榔村叶湖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九榔村叶湖村民组32桂花木犀科木犀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九榔村叶湖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九榔村叶湖村民组33桂花木犀科木犀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九榔村叶湖村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九榔村叶湖村 34板栗壳斗科栗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村村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村村(个人) 35圆柏柏科圆柏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村村姚家冲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水村村 36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200 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狮峰村白塘李村民组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狮峰村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资委市财政局铜陵市国有企业职工家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资委市财政局铜陵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有企业 【发文字号】铜政办[2017]12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3.01 【实施日期】2017.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资委市财政局铜陵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 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铜政办〔2017〕12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国资委、市财政局《铜陵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1日

铜陵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 (市国资委、市财政局) 为做好我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简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关于全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6〕71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范围为,驻铜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市属企业承担的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和物业管理等职能。 (一)工作目标。 2017年开始,在全市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并由市相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协调落实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策引导与企业自主相结合。分离移交的责任主体为国有企业。要加强政府引导,推进公共服务专业化运营,剥离国有企业与主业发展方向不符的公共服务职能。国有企业不得在工资福利外对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进行补贴,以减轻企业负担,有效参与市场竞争。 2.坚持先移交后改造。坚持先完成移交,再维修改造,移交企业和接收单位签订分离

浅谈铜陵城市规划与发展方向

中国古铜都 ——浅议铜陵城市规划与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通过对铜陵城市基本简介和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讨论得出对中国古铜都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城市定位皖中南中心城市四个之城工业城市山水城市 城市简介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也是中国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同时还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交叉点。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有资本运营改革等试点城市,享有一系列鼓励外资投入的优惠政策。铜陵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安徽省首批省级园林城市、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国家园林城市。 铜陵市(东经117°42′00″——118°10′6″、北纬30°45′12″——31°07′56″之间)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距芜湖市80公里左右,东南与繁昌县接壤,西距安庆市90公里左右,南与青阳县、南陵县交界,西南与池州贵池区毗邻,西北一江之隔是无为县、枞阳县,距省会合肥市120公里,徐(州)黄(山)公路线在铜陵长江大桥过江。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37平方公里)。南北最长约42.5公里,东西最宽约40.6公里,市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宽约5公里、长20公里的带状地带。西湖新区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铜陵59.9公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铜陵港是对外籍轮开放的口岸,拥有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宁铜铁路、铜九铁路,京台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省道S321、S320穿境而过。宁安城际铁路(在建)合福客运专线(在建)穿境而过,拥有铜陵西站(已停办客运),铜陵站,铜陵北站(在建)三座火车站,是皖中南交通枢纽城市之一。现为中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铜政[2009]27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4.19 【实施日期】2009.04.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铜政〔2009〕27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减少伤亡人数,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实现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现就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完善安全监管机制 (一)强化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主要负责人要负起第一位责任,确保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整体规划,坚持安委会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财力保障。分管负责

人要对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负起分管责任,确保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和年度安全指标控制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部门分工负责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制定加强综合监管、完善协调机制办法,建立完善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对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要求,具体负责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行政监管责任,对本行业安全指标控制任务落实负责。 (三)强化属地分级负责制。在铜中央、省属和市属企业必须服从市级安全监管,其他企业安全生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区政府实施监管。落实园区安全监管责任。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企业安全生产,实施以块为主,由开发区管委会统一监管。西湖新区及县区各开发园区仍按原属地分级管理原则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四)强化企业主体负责制。各类企业必须具备法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主要负责人要对安全生产负总责,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个车间、工段和岗位,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尤其要落实到外来施工队伍,严防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凡在本单位作业区内承包工程发生事故的一律纳入总包单位考核,既要追究事故单位责任,又要追究工程发包方责任。市安全监管部门要制定出台加强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规定。 (五)加大安全责任落实考核奖惩力度。将安全监管责任和目标落实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综合治理和文明单位等综合性考核的考核内容,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修订完善《铜陵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和《铜陵市实施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暂行办法》,突出对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对基础工作和安全效果的考核奖惩力度。对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发生较大事故的区域和系统,以及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不合格的县、区和市主管部门,实行

铜陵市基本情况

铜陵市有关情况汇报 一、铜陵市基本情况 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成员,也是规划中的长三角城镇群成员之一,1956年10月建市,现辖一县三区,代管一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3万人。主要特点是: 铜陵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冶铜史的历史文化城市。铜陵是中国青铜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铜的采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冶铜史绵延30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古铜遗址中非常少见。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铜陵的历史,就是中国冶铜的缩影。秀丽的山水和厚重的文化曾吸引了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文学大家的注目,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是留下了“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千古名句。 铜陵是一座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园林和旅游城市。铜陵位于北纬30度附近,季节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凤丹、苎麻、生姜、蒜子等农副产品。长江铜陵段是最适合白鳍豚生存的区域,建有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陵矿产资源丰富,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八宝之地”。境内不仅有天井湖、螺丝山、相思树、滴水崖等秀美的山水景观,还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如大通古镇、大明寺、葛仙洞、白鳍豚养护场等,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2年来铜视察时曾称赞:“铜陵虽小,但很美丽”。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省卫生城市”等称号,铜陵是一座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开放城市。铜陵处于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是国家东西交通大动脉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也是安徽“两山一湖”风景旅游区的北大门,距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分别约1小时、2小时车程。特别是南北向的合铜黄高速已经建成通车,东西向的沿江高速、连接铜陵至杭州、上海方向的铜宣高速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铁路经芜湖与全国铁路网连接,沪铜铁路的延伸段铜陵至江西九江的铜九铁路铜陵段建成,未来几年内,我们还将陆续兴建公铁两用的长江二桥、庐铜铁路、无铜高速、沿江城市城际轻轨等。铜陵还是长江自上而下有条件通行万吨巨轮的第一座城市,铜陵港是沿江重要港口和对外开放口岸,被国家定为万吨海轮进江终点港。全市已初步形成铜、电子、纺织三大产业集群,硫磷化工、水泥建材、能源三大基础产业基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三大接续产业。2007年,我市的GDP约达29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50亿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200元和4530元,双双增长17%,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减排二氧化硫5280吨、化学需氧量600吨,分别降低5%和2%,组织实施了20项民生工程,惠及群众83%以上。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列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紧紧依托悠久灿烂的青铜文化和依山、襟江、含湖的优越自然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中国生态山水铜都的战略目标,大做山水文章,走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努力构建长江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一是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让沿江成为靓丽的风景线。铜陵境内山水相依,集洲、江、湖、山、城于一体,一线长江穿城而过,形成了59.2公里的滨江地带,两岸自然景观宜人,生态保护较好。我们充分依托这些资源,坚持依建城,依水造景,体现自然山水特色,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我们委托编制了《大铜官山公园规划》、《滨江地区规划》等,从自然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岸线利用及景观塑造等多方面,对城市近郊的铜官山及长江沿线进行了科学规划,着力加强对重要山体、水体的保护与利用。特别是对位于城市中心、紧邻长江的天井湖,我们一直将其作为“城市客厅”来打造,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环湖地区景观规

铜陵县顺安镇各乡村

安徽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东正社区 东正社区成立于2003年10月,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12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6栋,住户2225 户,常住人口4950人,流动人口860人,辖区单位19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学校2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9个,个体商业网点210个,有志愿者队伍1支32人。 辖区内党员共56人,其中妇女党员19人、流动党员3人、离退休党员11人、生活困难党员3人,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11名,中专(高中)学历15 名,初中及以下学历30 名;35岁以下党员12名,36-45岁党员13 名,46-54岁党员 12名,55-59岁党员 1名,60岁及以上党员 18 名。 安徽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荣光村 荣光村位于沿江快速通道顺安镇中段,东与本镇东垅村村接壤,南与沈桥、高岭村为邻,西与金山、东正社区隔界,耕地面积1066亩,城山农业经济循环园,马铃薯种植为全村一大特色,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50元。 辖区总人口2258人、710户,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0人,其中女党员4人。党员干部过程教育中心已接通宽带、配有DVD、电脑等设备,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及村民的教育培训功能。 荣光村交通便利,沿江快速通道穿村而过,在建中的顺牌路也在我村与快速通道相接,区位优势明显,是规划建设中的东部城区核心区的组成部分。 荣光村热情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我村考察、投资、创业。 安徽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金山社区 金山社区成立于2008年9月,始初为金山村和金岱居委会合并,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规划建设中的东部城区核心区的组成部分。现有15个村(居)民小组,住户1616户,户籍人口3144人,居住人口约5600人,流动人口约1500人,辖区单位4个,其中机关单位3个,学校1个,个体商业网点168个,有志愿者队伍6支,共计167人。 金山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不断完善计划生育、人民调解、综合治理、安全、信访、环境卫生、低保、老龄、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员总数59名,其中妇女党员14名、流动党员3名、离退休党员7名、生活困难党员5名,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12名,中专(高中)学历29名,初中及以下学历18名,35岁以下党员13名,36-45岁党员16名,46-54岁党员16名,55-59岁党员9名,60岁及以上党员9名。党员干部运程教育中心已接通宽带、配有DVD等设备,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及社区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功能。 安徽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长龙山村 长龙山村位于顺安镇西部,东北与本镇金港村接壤东与沈桥、城山村隔河相望,南与西湖镇朝山村为邻,西与狮子山区隔界,系原长龙、长山、陶山三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2763亩,水面1150亩,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扥等,蕴藏有丰富的石灰石,建材经济发达,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80元。 辖区总人口3396人、992户,村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2人,其中女党员8人。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村级场所面积达340m2,党员干部运程教育中心已接通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解决房屋权属登记中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解决房屋权属登记中 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 作者:佚名来源:中顾法律网点击数:2282 更新时间:2010-12-21 11:32:45 [提要]本文介绍了关于解决房屋权属登记中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为妥善解决我市房屋权属登记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全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解决房屋权属登记中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 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为妥善解决我市房屋权属登记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全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建房市函[2009]8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民生优先、违法必究”的原则,现就解决我市房屋权属登记中历史遗留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对因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不规范导致购房人无法办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房屋登记的,实行购房人办证与企业补缴税费相分离,依法登记确权与追究违法行为相分离。购房人凭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契税完税(免税)单、经济适用房准购证、物业维修基金收据等材料直接办理个人房屋产权登记,市房屋登记部门在受理登记时,及时将有关信息函告相关部门,各职能部门负责令开发企业补办相关手续和补交税费。 二、对于单位房改、集资建房以及企业改制等过程中,已出售给个人的房屋尚未办理产权登记的,实行公告确权制度。先由单位对申请登记房屋在《铜陵日报》进行公告,公告期为30天,公告期内对于土地和房屋权属无异议的,属于房改购房的,购房人凭公有住房出售申请表、协议书、价格核定单、购房缴款收据、契税免税单等资料办理个人房屋产权登记;属于集资建房的,购房人凭集资建房确认名单批复、购房协议、购房缴款收据、契税免税单等资料办理个人房屋产权登记;属于协议价或市场价购房的,购房人凭购房协议、购房缴款收据、契税完税证等资料办理个人房屋产权登记。 三、对于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中,因拆迁人建设手续不全导致拆迁人无法办理安置(回迁)房屋登记的,被拆迁人可凭在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安置(拆迁)协议、房屋来源等证明资料办理个人房屋产权登记。市房屋登记部门在受理登记时,及时将有关信息函告相关部门,各职能部门负责责令拆迁人完善相关手续、补交税费。 四、国有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在原单位自有用地上已建成的办公用房和商业用房,用地、规划等报建手续不全的,应先完善手续和补交税费,后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改制的企事业单位确因特殊原因不能补办用地、规划手续的,经相关职能部门现场踏勘确认后,出具用地和规划证明资料,作为确权办证的依据。

铜陵城市化

关于城市化发展及我市城市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1-21 17:36:39 被阅览数:755 次作者:吕文强 ■吕文强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发展完善。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而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它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其实质就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潜力很大,进一步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但由于各国发展的差异性,因此,在研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必须结合现实条件,研究当前主要现状及形成的历史背景,从而探索出符合国情、市情和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广、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差异极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曾经明确认识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规律,而且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三千万。后来中央政府在“城市化”问题的决策上发生了重大改变。从1958年至1978年,中国采取的城市发展方针均是要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中国城市化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城市数量的减少,其中小城市由115个减少到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到2900个。1978年后在农村经济改革推动下,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开始受到更多关注。进入新世纪后,通过对建国以后城市化发展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国家在“十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 年份城市化率(%) 年份城市化率(%) 1949 17.43 1978 15.82 1950 16.55 1979 16.59 1951 15.41 1980 17.02 1952 14.42 1981 17.40 1953 14.85 1982 17.64 1954 15.31 1983 17.93 1955 15.19 1984 19.02 1956 15.92 1985 20.14 1957 16.42 1986 19.77 1958 18.50 1987 19.98 1959 20.19 1988 20.69 1960 20.74 1989 21.12 1961 18.85 1990 19.65 1962 16.75 1991 21.32 1963 16.75 1992 21.89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依法加强全市公证工作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依法加强全市公证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铜政办[2010]34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4.27 【实施日期】2010.04.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依法加强全市公证工作的通知 (铜政办[2010]34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了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和对外交往中的预防、服务、沟通和监督的重要作用,促进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法治铜陵和幸福铜陵建设进程,现就加强我市公证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公证工作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公证制度是一项具有预防性功能的司法证明制度,是我国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行使国家证明权,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制止不法行为,维护国家、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市公证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为全市

招商引资、大建设大拆违、企业改制、政府采购等经济活动 提供法律服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政府不再承担有关民事行为的审查义务,公证作为打造诚信政府、建立诚信社会的重要法律手段,作为经济活动中当事人之间互信关系的重要工具,作为市场交易中公平公正的重要平台,其作用日益显现。为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公证工作对于维护社会信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我市公证事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公证服务事项范围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目录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 服务目录的通知 【法规类别】服务 【发文字号】铜政办[2013]65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2.18 【实施日期】2013.12.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目录的通知 (铜政办〔2013〕65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目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2月18日 铜陵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目录

一、基本公共服务事项1.教育类 2.公共教育资讯收集与统计分析 3.公共教育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 4.公共教育成果质量评估 5.公共教育成果交流与推广 6.全市性学生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7.其他政府委托的教育服务 2.医疗卫生类 8.公共医疗卫生规划、政策、法规、标准研究、咨 询及宣传服务 9.政府组织的公共医疗卫生信息采集、发布辅助性 工作 10.政府组织的群众健康检查服务 11.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辅助性工作 12.对灾害事故实施紧急医学救援的辅助性工作 13.政府组织的重大疾病预防辅助性工作 14.公共卫生状况的评估 15.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16.公共医疗卫生知识普及与推广 17.公共医疗卫生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18.政府组织的公共医疗卫生交流合作 19.公共医疗卫生成果推广应用 20.其他政府委托的医疗卫生服务 3.文化类 21.公共文化规划和政策研究、宣传服务 22.公共文化资讯收集与统计分析 23.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传播 24.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服务 25.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艺演出 26.政府组织的公益性艺术品创作 27.政府组织的文化交流合作与推广 28.文物保护的辅助性工作 29.政府举办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0.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研究项目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信息发布操作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信息 发布操作规范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铜政办[2008]48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5.30 【实施日期】2008.05.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信息发布操作规范的通知 (铜政办[2008]48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信息发布操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五月三十日 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信息发布操作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网的信息发布,推进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关于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 “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是铜陵市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开通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网址为http://https://www.doczj.com/doc/0516741546.html,。市民可在网站上查询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包括各时期关系民生的文件、政府财政预算、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监督投诉等。同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获取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 二、用户名与密码 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管理平台的用户名为编制单位的机构代码(如市政府办公室为“GA001”。具体代码已在《铜陵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中编订),用户名不可更改,二级单位编码由各单位自行编写;管理平台登录的初始密码为“123”,为确保信息安全,首次登录后,请修改密码。信息发布平台的用户名和密码,由各单位在管理平台自行设置。 三、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编制 (一)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目录是主动公开的信息类型汇编,以文档、图片等为主要发布形式。 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编制办)已按市政府各部门、县(区)政府及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分三类编制了基本目录。各部门和单位可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需求,在基本目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二)公开指南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征集2018—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征集2018—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 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办[2017]113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8.09 【实施日期】2017.08.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征集2018-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的通知 (办〔2017〕113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全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组织实施程序,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征集2018年-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征集原则 (一)坚持项目建设与落实规划相衔接。坚持远近结合,征集项目须符合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行业专项规划等,并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

行业发展建设需要。 (二)坚持投资规模与中长期财政预算相衔接。统筹安排PPP项目和政府兜底项目资金规模,明确资金筹集渠道,科学测算未来三年的政府投资需求,合理管控政府债务规模和财政支出责任。 (三)坚持三年滚动投资计划与年度投资计划相衔接。年度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投资计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PPP项目实施计划,须从三年滚动投资计划中产生。 二、征集范围 政府投资的500万元以上新建、改扩建项目(不包括续建项目),具体包括: (一)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公路、铁路、港口、桥梁、隧道、轻轨、地铁等; (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供水、污(排)水处理、公共充电设施、城乡公交及场站、公共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园林、城市道路等; (三)社会公用事业项目:医院、教育培训、体育场所、医疗、文化、养老服务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 (四)生态环保项目:垃圾处理、固废处置、河道治理、水利设施、环境改造、旅游景观、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 (五)其它政府性投资项目:包括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等。 三、征集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项目梳理(完成时限:8月20日前)。各级各部门围绕各类规划,认真梳理、提炼政府投资项目,开展尽职调查,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匡算投资和资金来源; (二)部门核实(完成时限:8月22日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区按行业分类分别报送市直主管部门,确保应报尽报、不重不漏,经主管部门核实后,填写项目汇总表并附完善的项目背景资料和项目简介等(见附件),报送市财政局;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 革的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铜政[2016]50号 【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9.18 【实施日期】2016.09.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 (铜政〔2016〕50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的统筹功能,精简和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用范围 我市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乡基础设施、工业设施、房屋建筑工程等,包括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项目。 二、工作目标

(一)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的法律依据、流程、办理环节进行全面梳理、精简和优化,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二)对标一流,创新管理,进一步推进“多规合一”平台建设,着力规范审批行为,改进审批方式,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构建“全流程覆盖、全方位监督”的“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体系。 (三)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前置审批和中介审批,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建立透明、规范、高效的“多规合一”建设项目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新机制。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项目策划和预审批机制 依托“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通过建设项目计划编制、行政审批和建设过程管理的信息保障,建立多部门协调的建设项目策划和预审工作机制,建立建设项目预选址、投资规模和用地指标等相关事项基本明确的项目库,为项目审批提速创造条件。 (二)科学划分审批流程 以建设项目业主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将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纵向和横向划分,纵向分“五个阶段”,横向分“四条主线”。 1.五个阶段。从“多规合一”平台上策划生成项目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事项前后置关系,并从有利于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角度出发,划分为五个并联审批阶段,即用地规划许可阶段、方案审查及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施工图审查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及备案阶段。 (1)用地规划许可阶段:牵头单位为市规划局,其政府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事项为项目选址意见、用地预审、可研批复、用地规划许可(规划设计条件核定);其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事项为备案(核准)、招拍挂项目建设用地批准书(用地预审)、用地

铜陵市人民政府铜陵军分区

铜陵市人民政府铜陵军分区 关于做好2005年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 铜政〔2005〕21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2004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军区关于做好2004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皖政〔2005〕4号)及全省“双退”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做好今年我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接收对象和时间 接收对象为2004年冬季退役士兵,具体为:义务兵服现役满2年未被选取为士官的;服现役满本期规定年限未被选取为高一期的士官;以及因伤病残等原因滞留部队服现役超过2年的士兵;精简整编单位服现役未满规定年限的编余士官(服现役满9年未满10年的士官除外);部分未满本期规定服役年限但服役满10年以上的士官。对提前退出现役的士官,在其《士官退出现役登记表》“批准意见”栏中注明“因部队精简整编提前退役”字样;因政治、身体等原因需要提前退出现役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接收退役义务兵、复员士官和转业士官的时间,按民政部、总参谋部的通知精神执行。 二、认真做好退役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人武部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退役士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退役士兵正确认识国家和军队改革建设的形势,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改革举措,增强支持改革的自觉性,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上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本色和作风,自觉将个人前途融入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坚决服从国家和军队改革建设的大局,适应改革形势和市场要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服从组织安排,服从政府安置,增强到新的岗位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勇气,珍惜和爱护军人荣誉,始终保持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貌。 三、切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安置工作的政策法规,我市2005年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继续实行统一下达安置计划、择优录用和推进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确保退役士兵及时得到妥善安置。 (一)认真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排就业工作。 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原则,本市区域内所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包括非国有经济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部纳入安置城镇退役士兵的范围。凡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不低于全市年平均工资的单位,市民政部门根据省政府、省军区有关文件规定的比例,科学合理地拟定安置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凡适合城镇退役士兵就业的岗位,应从符合条件的城镇退役士兵中优先选用,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承担安置任务。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先安排好转业士官、立功受奖士兵、伤残士兵和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的士兵。新建、扩建单位可适当增加安置任务。各用人单位要克服困难,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安置退役士兵。对破产、倒闭或停产、半停产企业中的退役士兵,要安排他们再就业;对生活困难、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条件的退役士兵,要及时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完成安置任务确有困难的单位,经安置计划下达部门或安置机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被征收土地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被征收土地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 (铜政〔2010〕72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并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现对《铜陵市征收土地管理办法》(铜陵市人民政府第40号令,以下简称市政府40号令)中有关被征收土地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调整如下: 一、青苗补偿标准。由原来10类调整为6类。将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的青苗补偿标准由原来的1000—1400 元/亩,统一调整到1500元/亩;将茶林、果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补偿标准由1400—1500元/亩,调整到2000元/亩;鱼塘(水生作物)补偿标准由原来的1000—1500元/亩,统一调整到1500元/亩;专业菜地、生姜、林地的补偿标准维持市政府40号令规定的标准不变。(见附件1) 二、田间地头附着物的补偿标准。钢结构蔬菜大棚补偿标准统一调整为15元/平方米,竹结构蔬菜大棚补偿标准统一调整为10元/平方米,葡萄架补偿标准统一调整为6元/平方米,砖石水井补偿标准统一调整为60元/立方米,坟墓一冢一棺补偿标准统一调整为450元、一冢二棺补偿标准统一调整为600元(见附件2)。

三、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县、区统一执行市辖区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见附件3),过渡费标准由120元/月/人调整为180元/月/人,过渡期超过18个月,过渡费标准为360元/月/人。 四、本补偿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对该补偿标准实施前已依法获得征地批准,且市、县、区人民政府已制定并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补偿标准按照公告确定的标准执行;对该补偿标准实施前已依法获得征地批准,但未制定或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且未实施征地的,按该补偿标准执行。 五、本补偿标准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附件:1.铜陵市征收土地青苗补偿费标准 2.铜陵市征收土地田间地头附着物补偿标准 3.铜陵市征收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