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货币层次的划分: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

期存款;M3=M2+其他所有存

款;M4=M3+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这样划分的依据是货币的

流动性。

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

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

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

常发挥各项职能。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

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

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

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

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

一。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

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

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

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

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

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

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

货币量。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

算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

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

来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

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辅币一般多为金属铸造的硬币,

也有些纸制的纸币。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

限额内,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

换,这就是辅币的有限法偿性。无限法偿无限法偿也就是

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

支付的数额大小,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一般来说,本位

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

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金币本位制这是金本位货币

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

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

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

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

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规律?

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

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因素是决定性的,货币同其他因素一样,都要适应生产力海水平。不管是形式多样的实物货币,还是曾经发挥过巨大促进作用的金属货币,都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信用货币则是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为什么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信用货币不能?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

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地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信用货币本身是价值符号,人们面对物价上涨就会尽可能地将

货币换成商品,而且即便人们

愿意贮藏,信用货币的主要贮

藏方式是存款,存款不仅不会

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相反还可

能通过银行信用创造出更多货

币,所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

量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货币作为生产的推动力起了怎

样的作用?为何说货币是宏观

调控的重要工具?

⑴首先,货币作为社会生产的

第一推动力发挥原始资本的作

用,直接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

力的结合,从而使生产过程得

以开始;其次,货币作为持续

推动力发挥追加资本的作用,

保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状态;

货币作为交换工具促进商品交

换,作为分配工具满足分配,

还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促

进财富增长。

⑵货币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

具:宏观调控机制在运用货币

政策时往往以货币作为主要的

政策中介目标来达到最终目

标。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的什么?

货币是在什么过程中逐渐产生

的?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起源

于商品交换,是在社会分工和

私有制促进商品出现后,伴随

着商品交易从低级阶段向高级

阶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不可调和

的产物。它是与私有制或是经

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状况相联系

的历史范畴。

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之间主要

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表现在:

⑴金属货币具有实质的内存价

值,是用自身的价值体现商品

价值,信用货币内在价值较低,

依*名义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

⑵金属货币可以自由铸造,信

用货币只能由中央银行垄断发

行;

⑶金属货币可以自动取得国际

货币职能,信用货币则只有少

数几种在具备特定条件时成为

国际货币。

综上所述,金属货币可以完成

自动均衡而信用货币只能依*

人为调节。

为何要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划

分的依据是什么?

在广义货币量的范围中,不同

金融资产的特点不同,尤其是

流动性不同导致对经济的影响

力不同,国家对它们的控制力

度也不同,所以货币管理当局

应该根据流动性标准进行货币

层次的划分,以便于区别对待,

抓住重点,让货币总量发挥整

体作用。

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金币本位制下的三大自由和一

大功能是什么?

⑴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的内容:币材的规定和货币单

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

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

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

定;黄金准备制度。

⑵金币本位制下的三大自由是

指: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熔

化,从而可以保证主币的足值;

②金币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并

自动取得国际货币职能从而促

进国际贸易;③银行券按面额

可以自由兑换金币,不受时间

和数量的限制。

金币本位制下的一大功能是

指:金币本位制具有自发调节

货币流通量、物价和国际收支

的能力。

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

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是企业与企业之

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

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

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国家信用是指一国政府通

过财政部门向国内外各类主体

举借债务而形成的信用。

消费信用是商业银行或专

门的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发

放的以大型耐用消费品为抵押

的贷款。

民间信用是指社会各微观

经济主体之间,尤其是居民个

人之间所形成的直接信用形

式。

信用卡是一种卡基的支付

工具,它以磁卡来存储相关信

息,并具备储蓄、消费、转账

结算、存取现金和透支等功能。

信用工具应具备哪些基本特

征?

信用工具尤其是证券一般具有

如下的法律特征:直接代表财

产权利,票面文字表明的财立

权利和证券不能分离;持有人

只能向特定的、对证券负有支

付义务的人主张财产权利;对

证券负有支付义务的人是单方

履行义务,无权要求对方给予

相应的对价,义务人也无权追

究持券人的证券来源和使用的

原因等。信用工具的法律特征

决定了其一般性市场特征与要

求。

(1)偿还性:偿还性体现了偿

还本金的基本要求。由于信用

活动是将信用标的物的所有权

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活动,而使

用权有向所有权回归的要求,

这就决定了信用活动必须是有

特定的期限的,亦即具有偿还

性。

(2)安全性:安全性体现了规

避各类风险以实现保值的基本

要求。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

使金融工具的安全性非常突

出。

(3)流动性:流动性体现了金

融工具变现的基本要求。流动

性即是将未到期的金融工具提

前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出来以回

笼资金的特性,实际是就是提

前实现偿还性。

(4)收益性:收益性体现了金

融工具增值的基本目的。投资

者投资于各类金融资产,其根

本目的就是获得各类收益,包

括利息、股息、红利、和价差

收益。

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

益性四个要求之间既存在统一

的关系,也存在矛盾的关系。

总体上,偿还性与其他三性之

间基本是统一的,安全性与流

动性之间也是统一的,主要矛

盾集中在安全性与收益性、流

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这个矛盾

恰好体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

经济规律。

利息是对资金使用权让渡而引

起即期消费和机会收益损失的

报酬。

名义利率名义利率是未剔除

物价变动的利率。

市场利率广义的市场利率是

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

率,准确的说应该叫市场化利

率;狭义的市场利率是指在整

个利率体系中,市场交易量最

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是

最具代表性的利率,它代表一

种平均水平并具有广泛影响力

和参与性.

利率体系利率体系是经济运

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由内

在因素联结而成的有机系统,

包括利率结构和相互传导机

制。

利率期限结构率期限理论研

究的是相同风险和流动性的证

券或贷款在期限不同时为何利

率水平不同,主要有三种假说:

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

动性升水假说。

利率体系的构成?

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信用差

别结构。

如何理解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

的利率决定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

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准确把握

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利息

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

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

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

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

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

定性(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决

定了它的量的规定),利息量的

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

取决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进一

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

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

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

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

分配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

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

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

利率上升。此外,法律、习惯

等也有较大作用。马克思的理

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

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

义。

西方的利率决定论大都着

眼于供求对比关系的分析,认

为利率是种价格。其分歧在于

什么样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如马歇尔的实际利率论就强调

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

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生产率由边际投资倾向表示,

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

资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

利率的减函数,利率的变化则

取决于投资量和储蓄量的均衡

点;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认为

决定利率是货币因素而非实际

因素。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

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取

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

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则倾向于

增加货币持有数量,因此利率

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

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

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

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

金的供求决定的,供给包括总

储蓄和银行新增的货币量,需

求包括总投资和新增的货币需

求量,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

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应以马克思观点为指导,

借鉴西方经验,考虑平均利润

率、资金供求关系、价格变动

幅度、国外经济环境等各种因

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

利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调节

作用?

宏观: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

投资;调节社会总供求。

微观:对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

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

济效益。对个人而言,利率影

响其经济行为。一方面,利率

能够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

为。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

人们选择金融资产。

金融中介机构:从事金融活动

以及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

各类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

因?

金融中介机构能提供多种金融

服务;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

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

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分为哪几

个阶段?

3个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夕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体系

的建立3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

金融市场有哪些构成要素及主

要功能?

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

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

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其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交易主体、

交易客体、交易组织形式、交

易价格等。

金融市场具有五大主要功能。

(1)促进资金融通,这是金融

市场最基本的功能。(2)优化

资源配置,这是金融市场最重

要的功能。(3)转移和分散风

险,这是金融市场日渐重要的

功能。(4)降低交易成本,这

是金融市场得以持续发展的内

在功能。(5)调节经济运行,

金融市场为调节经济运行提供

了工具和机制。

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专

门融通1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市

场,主要解决市场主体的短期

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提

供长期性资本的市场,其交易

对象都是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

融工具,如股票、公司债券、

中长期公债和不动产抵押贷

款,满足政府和企业对长期资

金的需求。

期货市场:交易协议虽然已经

达成,但交割却要在某一特定

时间进行的市场。

期权市场:各种期权交易市场,

是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的重

要成果之一。

金融市场基本功能?

1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的引

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

置效率。2金融市场具有定价

功能,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

变化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3

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

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4

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

工具的创新。5金融市场帮助

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6

金融市场可以降低交易的搜寻

成本和信息成本。

第六章

金融国际化:一国金融活动超

越国界,从地区性、传统性的

业务活动逐渐发展为全球化、

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等方

面,他考察的是金融活动从内

到外延伸的过程。

金融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在全

球发展的高级阶段,各国高度

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是诸多个体国际化的总和,

是整体概念。

金融一体化:各单位在特殊的

经济立法及政治基础上视为一

个整体。金融资产收益率在全

球均等化的内在机制和实现过

程。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金融的积极

意义与消极影响?

积极:提高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

配置;促进了国际投资和贸易

的迅速发展;促进全球金融体

制与金融结构的整合;消极:

使国际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脱

离实体经济运行,资本大规模

无序流动,造成各国金融市场

的动荡不安,且具传染性给其

他国家,引起全球金融危机;

削弱国家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金融全球化还加大了各国金融

监管的难度,金融混业经营向

分业监管模式提出新的更高要

求,金融监管难以适应金融业

务的发展,而且跨国界金融监

管更加难以实施;资产价格过

度波动的破坏性大;加深了金

融市场的脆弱性;

现金资产:商业银行资产中最

富流动性的部分,基本上不给

银行带来直接的收益,他与固

定资产一起构成了商业银行的

非盈利性资产。

证券投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上

购买各种有价证劵的业务活

动。

负债管理理论:以负债为经营

重点,即以借人资金的方式来

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

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

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

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

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

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

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

通过增加贷款获利。

风险管理理论:商业银行在筹

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商

业银行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

分析,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控制

和处置风险,用最低的成本来

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方

法。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主要种

类?

1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的业

务就是存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和其他存款等。 2资本金是银行经营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成立时依法必须筹集的资本。 3同业拆借,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入拆出。 4向中央银行借款,包括再贴现、直接贷款。

贷款的主要分类方法尤其是按信用保障程度的分类?

1.信用贷款。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2.担保贷款。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经营管理三原则的内涵及其关系?

(一)商业银行的“三性”的含义,商业银行的“三性”,是指“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这“三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也是商业银行进行日常管理的三个原则。商业银行的这“三性”目标是由其经营的特殊商品——货币商品的特殊要求以及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具体来说,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盈利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1、统一面: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2、矛盾面:(1)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呈现正相关。流动性较大的资产,风险就小,安全性也就高。(2)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盈利性较高的资产,由于时间一般较长,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和安全性就比较差。

第十三章

货币需求理论:能力与愿望的统一,1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欲望;2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

现金交易方程式:MV=PY(M流通中的货币,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Y总产出)

现金余额方程式:M= KY 或M=KPy式中,M—货币需求量 K —人们愿意以通货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Y—名义国民收入 P—表示物价缩减指数 y—实际国民收入;

流动性:是划分窄口径货币量与宽口径货币量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信用货币供给过程是由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进行存款派生,在此过程中存款准备金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供给内生性: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核心?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

M=M1 M2=L1(Y) L2(r)式中L1(Y)

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

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

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凯恩斯

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

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

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

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

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

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

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运用货币供给的相关理论来分

析货币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

系?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

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

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

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

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

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

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

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

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

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

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

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

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

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

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

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

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

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

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例

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

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

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

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

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

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

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

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

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

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

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

的普遍上涨。

货币供给量是内生的还是外生

的?请给出理由。

(1)货币供给量是外生的,其

含义是指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由

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消

费、投资等因素所决定的,而

是由货币当局完全操控的。货

币供给量是内生的,其含义则

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由货

币当局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

是经济体系内的多种因素。

(2)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主

要观点有:(1凯恩斯的货币供

给外生性理论观点凯恩斯认

为货币供给量是外生变量,这

是由货币的供给弹性和替代弹

性的特征决定的:一方面,由

于货币的供给弹性极小,几乎

为零,当货币需求上升时,无

法用多投入劳动力的方法来提

高货币的供给;另一方面,货

币的替代弹性为零,它是依*

国家权力发行并强制流通的,

任何其他商品都无法取代货

币,因而无法降低对货币的需

求。(2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给

外生性理论观点该学派不完

全赞成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

论。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剑

桥学派一方面赞同凯恩斯的观

点,认为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

供给,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

和效果不是绝对的。(3货币学

派的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观点

他们认为,虽然货币供给是由

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存款与

其存款准备金之比D/R及商业

银行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所持通

货之比D/C所共同决定的,但

是他们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

D/R和D/C的变化都很小,H才

是广义货币供给量长期变动的

主要原因。因而认为货币供给

量是外生的,也是可控的。

(3)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主

要观点有: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给内生性

理论新剑桥学派认为,虽然

从形式上看,现有的货币量都

是由中央银行投放出去的,但

实质上,供给多少货币并不完

全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志,而

是中央银行被动适应公众货币

需求的结果。在当代高度发达

的信用经济中,商业银行作为

整个货币运行的最主要的载

体,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

供给量。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供给内

生性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认

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主要原因

在于:第一、由金融机构业务

活动决定的信贷及创造的存款

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头。第二、

金融体系的创新能起到动员闲

置资金、节约头寸、改变货币

流通速度的作用。第三、企业

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来

提高信用规模。

(4)长期以来对我国货币供给

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国内

学者的观点也不统一。认为我

国货币供给是外生的主要论据

有:第一、经济体系中全部货

币都是从银行流出的,从本源

上说都是又中央银行资产负债

业务决定的。第二、人民银行

不是没有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

有效手段,而是没有利用好这

个手段。认为我国货币供给是

内生的主要论据有:第一、在

我国目前条件下人民银行没有

独立的决策地位,货币紧缩或

是松动都是由更高的决策层做

出的。第二、由于“倒逼机制”

的存在,我国货币供给往往只

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中央

银行很难实施各项既定的货币

调解方案。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是怎样

的?

现代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给机

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第一

个层次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

币和对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

第二个层次是商业银行创造存

款货币。

(1)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是通

过信用活动来完成的,中央银

行资产和负债的变动导致了基

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基础货

币的投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

道:贴现及放款、购买政府债

券及财政借款、购买外汇或黄

金。当中央银行将创造的基础

货币投入流通时,这部分基础

货币就形成了公众所持有的通

货,公众将通货存入银行,就

形成了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形成机制

的基础和前提。

(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在二级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

是货币供给形成体系中的一个

重要层次,是整个货币运行的

最主要的载体;商业银行通过

办理支票活期存款、发放贷款

从而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商

业银行创造多倍派生存款的过

程不是由一家银行单独完成

的。单一银行仅能创造等于其

超额储备的存款,作为整体的

银行体系却能够进行多倍存款

扩张。商业银行只要具有创造

信用流通工具的能力,在转账

制度发达的条件下,银行账户

的活期存款不全部用现金提

取,银行也不全部收回放款,

并且商业银行存款的准备是部

分准备制,那么商业银行就具

备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商业银行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

贷款。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

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后,可以将

剩余资金贷给企业部门。企业

得到贷款后又会将其中一部分

存入这家商业银行或者其它商

业银行。接着,商业银行可以

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

放取出。如此反复,最终社会

中形成的购买力将是中央银行

发行货币的若干倍。

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的差异。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

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

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

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

功能。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

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

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

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

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

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

例。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

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

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

(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

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

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

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

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

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

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而剑

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

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

人们对于拥有货币存在满足程

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

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

又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

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

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显然,

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

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

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

因素之一。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种动

机。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偏

好,也就是对货币的需求,起

因于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

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

人们需要货币,以备个人交易

或企业营业的动机。交易性货

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

小。收入越多,交易性货币需

求越大,收入越少,交易性货

币需求越小。

(2)预防动机预防动机也成

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预防意

外而产生的持有一定量货币的

动机。出于预防动机所产生的

货币需求主要是为了应付意外

的支出需要而引起的,如为了

应付偶尔发生的就医需要,为

了应付突如其来的应酬等。这

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

个人收入的多少,收入多的人

们为了谨慎动机而持有的货币

也多,收入少的人们为谨慎动

机而持有的货币也少。

(3)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指

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

证券的机会而持有的一部分货

币的动机。凯恩斯把财富的持

有形式分为两种:货币和债券,

债券不仅能给持有者带来利息

收入,还可以通过债券价格变

动给持有者带来资本溢价或资

本损失。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

成反比例关系。当市场利率下

降即债券价格上升时,人们会

预期今后利率回升或债券价格

下跌,于是抛出债券,增加货

币的持有量,反之则反。因此,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随利率水

平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动。

货币均衡:西方学者对货币均

衡有着不同的解释,主要分为

三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

等,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

以及储蓄与投资相等。我国学

者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指货

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基本相

等的货币流通状况,以Ms表示

货币供给量,Md表示货币需求

量,则Ms=Md。所谓“基本相

等”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的大体一致,而不是数量上两

者完全相等。货币均衡是一种

非瓦尔拉斯均衡。在这个定义

中,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

的总体均衡状况,同时也是货

币供求结构的均衡。

通货紧缩:在西方经济学的主

流观点中,都是根据价格总水

平的持续下降来给出通货紧缩

的定义。国内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

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通货紧

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

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三是通货

紧缩应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

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和

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本质:是一种货币现

象。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

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地低于

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

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的特

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

遍下跌;通货紧缩同时也是一

种实体经济现象,通常与经济

衰退相伴随。

通货膨胀:经济学界迄今还不

存在一个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有

关通货膨胀的定义。西方经济

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致可

以归纳为两类:一是从强调通

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方面来定

义,二是从强调通货膨胀的成

因方面下定义。前者的定义占

主导地位,大多认为,通货膨

胀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

水平的持续不断的上涨。对于

这个定义的理解,需要注意:

考察对象是“商品和生产要素

价格”,虚拟资产的价格变动并

不是所要考察和说明的对象;

“总水平”强调的是所有商品

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总水平,局

部商品的价格或个别商品的价

格上涨不能成为通货膨胀;“持

续不断的上涨”强调的是物价

总水平呈长期的、持续上升的

趋势,所以季节性的、偶然性

的或是临时性的物价上涨不属

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类型:按照不同的

标准,人们将通货膨胀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根据物价上涨的

方式,通货膨胀可分为公开性

通货膨胀和隐蔽性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通货膨

胀可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

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

据通货膨胀的可否预期,将其

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

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

将其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

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供

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

货膨胀。

通货紧缩:在西方经济学的主

流观点中,都是根据价格总水

平的持续下降来给出通货紧缩

的定义。国内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

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通货紧

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

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三是通货

紧缩应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

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和

经济衰退。

分析我国1998年通货紧缩的

成因以及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进行治理?

从1997年6月至2000年9月

这期间我国物价指数持续下

降,出现企业产销率降低、人

民收入增长趋缓、市场消费不

振、失业率上升,这些都表明

我国在这期间发生了通货紧

缩。

通货紧缩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现

象,其根源都在于总供给与总

需求的失衡。当货币供应量小

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时,就

会出现通货紧缩。

从总需求看,由于总需求

=C+I+G+X,所以对总需求不足,

致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可

以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

口需求三方面的需求不足获得

答案。从消费需求看,居民储

蓄连年高居不下,消费需求增

长乏力。从投资需求看,作为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力量的

固定资产投资,虽保持增长,

但增速放缓。从出口需求看,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国

外净需求大幅降低,出口增长

明显放缓。

从总供给方面看,由于有效需

求不足致使总需求曲线左移的同时,由于我国在1998年之前重复建设,造成总供给扩张。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出现了在通货紧缩期间物价总水平下降的同时,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

政府对付通货紧缩、需求不旺,主要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回升,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发行国债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实施适度的赤字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刺激消费需求。第四,鼓励产品出口,扩大国外需求。第五,调整预算支出结构,拉动内需。政府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又实施了与之相配合的宽松货币政策,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二是下调存贷款利率,改革准备金制度。三是增加中央银行自身的基础货币供应。结合目前的金融危机,谈谈如何加强我国金融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从美国爆发,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升级,其影响最终波及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危机。

中国抵御金融危机,必须要在保障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健康运转的基础之上,正确评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构建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广泛地收集信息,准确分析、判断信息,快速反应、及时出台措施。第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鼓励金融创新,建立功能完善的多层次金融体系。第三,强化制度创新和金融监管,保障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第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内需,建立自身免疫系统。

总之,金融危机不论其表现形式和波及范围如何,从理论上来看,其实质仍然是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失灵的集中体现和连锁反应,是金融虚拟化领域市场失灵的多米诺骨效应。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金融环境,对现有政策进行纠偏或者变革,以更好的抗击金融风暴的袭击。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作用过程及其效果在内的完整宏观调控体系,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履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即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最终实施效果,多数国家中央银行通常有如下四大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最多的传统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通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利率渠道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一直受到凯恩斯学派的重视,其主要思想是指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传导过程是经由利率和有效需求的变动

而完成的,尤其是以利率为“跳

板”而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

利率是核心环节,中央银行通

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市场

利率,再通过市场利率变动影

响投资进而影响产出。

货币政策时滞又称货币政

策的时间效应,是指中央银行

从制订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

得预期效果的时差。货币政策

时滞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内部

时滞、中间时滞、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

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

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所花

费的时间过程;中间时滞是指

从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开始,

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根

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改

变其信用条件的时间过程;外

部时滞是指从金融机构改变其

利率、信用供给量等信用条件

开始,直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

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时间。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如何选

择?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人民银行法》正式以法律的

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稳

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分析货币政策工具规则中“三

大法宝”的含义、作用过程及

各自利弊?

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

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在内的三

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被通称为

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

金率, 就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存

款准备金减少或增加, 进而又

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减少或增

加;与此同时,由于商业银行

的存款准备金减少或增加, 将

会导致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提高或降低, 进而又会引起市

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提高或

降低。即:货币政策工具→存

款准备金→银行拆借利率→货

币供应量、市场短期利率和长

期利率的变动→实现货币政策

目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货

币量影响很大,这既是这一工

具的优点,也是它的局限性所

在。因此它是中央银行进行金

融管理的强有力的工具,但是

不宜随时使用调整,不宜作为

中央银行每日控制货币供给状

况的工具。

贴现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央银

行提高或降低贴现率, 就会造

成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

或增加,进而又会引起货币供

应量减少或增加;与此同时,

由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

少或增加, 将会导致银行同业

拆借市场利率提高或降低, 进

而又会引起市场短期利率和长

期利率提高或降低。即:中央

银行对商业银行和贴现机构再

贴现率→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货币供应量变动。贴现政策

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控制信贷量

的规模,还可以通过对再贴现

资格条件的规定对信贷量的走

向进行结构性调整以达到长期

的政策效用。其局限性主要表

现在:中央银行不能处于完全

主动的位子;再贴现率的调节

作用有限,与市场利率配合使

用效果更好;再贴现率的随时

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

波动,使企是银行无所适从。

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机制。中

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 将会对

商业银行款准备金产生影响,

造成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

加或减少, 进而又会引起货币

供应量增加或减少;与此同时,

由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

加或减少, 将会导致银行同业

拆借市场利率降低或提高,进

而又会引起市场短期利率和长

期利率降低或提高,即:中央

银行买卖有价证券→增加或减

少基础货币及商业银行头寸→

货币供应量及利率变动。公开

市场业务具有以下优点:主动

权完全在中央银行手中,可控

性强;同时可以灵活精巧地进

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

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

击;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

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

强的伸缩性;公开市场业务还

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当中央

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

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

以纠正其错误。其局限主要体

现在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微,

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的告示

作用较弱;需要以较为发达的

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如果市

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

少等都将制约公开市场业务的

效果;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

的资金实力作支持。

复合中央银行:指国家不单独

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

银行机构而由一家集中央银行

与商业银行职能与一身的国家

大银行并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

中央银行制度。

征信: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

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

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

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

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

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一个信用信

息共享的平台。

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什么:与商

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有些什

么特点?

以前,央行的三大职能是制定

和执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

金融服务。目前,监管职能已

分离到了银监会。在新的三大

职能中,维护金融稳定是这次

三定方案新增加的一项内容。

这次调整后,央行职能最大的

变化集中表现为强化了与制定

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

央行过去通过机构设立审批、

业务审批、任职资格审查和监

管指导等直接调控方式,实施

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化解

系统性金融风险,现在则转换

为主要通过监测、监控、评估

与研究等方式进行。同时增加

了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工作

两项内容。特性:一地位的特

殊性。尽管各国中央银行的名

称不尽一致,但就其地位来说,

中央银行都是居于一国经济金

融体系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

二业务的特殊性1、中央银行

的业务活动有着特殊的法定权

力、法定限制、业务范围。2、

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不以盈利

为目标。3、中央银行的业务服

务对象是各商业银行,政府机

构和其它金融机构。三管理的

特殊性。中央银行虽然经过一

国的政府授权,享有各种金融

管辖权,但与一般政府行政管

理机关有区别。

中国人民银行有哪些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为:

(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

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

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

令和规章。(二)依法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三)监督管

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

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

市场。(四)防范和化解系统

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

定。(五)确定人民币汇率政

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

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

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

储备。(六)发行人民币,管

理人民币流通。(七)经理国

库。(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

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九)制

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

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

济分析与预测。(十)组织协

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

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

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十一)

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

会信用体系。(十二)作为国

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

金融活动。(十三)按照有关

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十

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

项。

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的概

念: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

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这种

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但

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存

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

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

失衡的含义。

国际储备的含义:是一国货币

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

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

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

产。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

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

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

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

世界特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

展。

特别提款权的定义:是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它

的价值则由“一篮子”货币决

定。成员国拥有的特别提款权

可以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

用来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它会

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

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贷款。

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

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

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国

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与

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

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

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

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

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外汇储备构成的内容与结构?

通过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现

实和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外

汇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在我国

的外汇储备中占比过高,由此

增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

中国有必要对其外汇储备结构

进行优化:提高黄金在外汇储

备中的比重;多元化外汇储备

结构,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

的比重;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

币的国际化进程。

外汇储备的原则是什么?

各国政府管理和经营外汇储

备,一般都遵循安全性、流动

性和盈利性三个原则。安全性

是指外汇储备应存放在政治稳

定、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和信誉

高的银行,并时刻注意这些国

家和银行的政治和经营动向;

要选择风险小、币值相对稳定

的币种,并密切注视这些货币

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状

况,预测汇率的走势,及时调

整币种结构,减少汇率和利率

风险;还要投资于比较安全的

信用工具,如信誉高的国家债

券,或由国家担保的机构债券

等。流动性是指保证外汇储

备能随时兑现和用于支付,并

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兑付。各

国在安排外汇资产时,应根据

本国对一定时间内外汇收支状

况的预测,并考虑应付突发事

件,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组合。

现金和国库券流动性较强,其

次是中期国库券、长期公债。

盈利性是指在保证安全和流

动的前提下,通过对市场走势

的分析预测,确定科学的投资

组合,抓住市场机会,进行资

产投资和交易,使储备资产增

值。但是,安全性、流动性和

盈利性三者不可能完全兼得。

一般高风险才能有高收益,盈

利大的资产必然安全性差,而

安全性、流动性强的资产必然

盈利低。所以,各国在经营外

汇储备时,往往各有侧重。比

如富国多重视流动性,以随时

干预外汇市场或用于对外支

付,小国和资源贫乏国家多看

重价值增值和财富积累。一般

来说,应尽可能兼顾这三项原

则,采用投资组合的策略,“不

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里”,实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经营,降低风险,实现增值。

金融风险的定义:是金融机构

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

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

金、财产、信誉有遭受损失的

可能性。一定量的金融资产在

未来的时期内到底能产生多大

的货币收入流量,还有相当的

不确定性。这种预期收入遭受

损失的可能性,就是通常所说

的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是

国家法律授权的部门(往往授

予中央银行或者特定的金融监

管当局),为了维护金融机构的

安全和信誉,保护银行安全、

稳健的运行,维护公平竞争的

市场环境,依法对银行实行监

管和管理权限的行政行为。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央行或货币当局对金融业的监

督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

为防止银行遭遇风险而设计的

预防性监管;2、为保护存款者

的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3、

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性困难,

由货币当局在非常状态下所提

供的紧急救助。

金融监管的一般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各国金融管

理体制不同,但是依法管理上

是一致的。包含2个方面,一

金融机构是必须接受国家金融

管理当局监督管理,有法保证。

二是实施监管也必须依法。这

样才能保证管理的权威性,严

肃性,强制性,一贯性,有效

性。 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竞

争和优胜劣汰是一种有效机

制。但是金融管理的重心应该

在创造适度竞争上,既要避免

金融高度垄断,排斥竞争从而

丧失效率和活力,又要防止过

度竞争恶性竞争从而波及金融

业的安全稳定,引起经常性的

银行破产以及剧烈的社会动

荡。 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

结合原则。既不能完全依靠外

部强制管理,如果金融机构不

配合,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也

不能寄希望于金融机构自身自

觉的自我约束来避免冒险经营

和大的风险,必须2个方面结

合。 4.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结

合的原则。这历来是金融监管

的中心目的,为此所设的一系

列金融法规和指标体系都是着

眼于金融业的安全稳健和风险

防范。但是金融业的发展毕竟

在于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要

讲求效益,所以金融监管要切

实把风险防范和促进效益协调

起来。

金融风险的分类?

对于经营金融者来说,金融风

险是指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给自

己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此类

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外汇风

险和管理风险,尤其是信贷风

险。

金融深化论在中国经济金融改

革发展中的应用?

1银行业的绝对规模还有很大

的空间;2金融结构调整的主

线;3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

展;4金融市场的分层化。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

可或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

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

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虚拟经济发展受到实体经济的

制约。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

运行经常出现非同步性。虚拟

经济虽然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存

在,但却能对实体经济的运行

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供

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货币层次的划分: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 期存款;M3=M2+其他所有存 款;M4=M3+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这样划分的依据是货币的 流动性。 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 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 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 常发挥各项职能。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 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 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 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 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 一。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 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 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 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 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 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 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 货币量。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 算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 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 来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 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辅币一般多为金属铸造的硬币, 也有些纸制的纸币。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 限额内,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 换,这就是辅币的有限法偿性。无限法偿无限法偿也就是 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 支付的数额大小,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一般来说,本位 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 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金币本位制这是金本位货币 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 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 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 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 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规律? 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 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因素是决定性的,货币同其他因素一样,都要适应生产力海水平。不管是形式多样的实物货币,还是曾经发挥过巨大促进作用的金属货币,都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信用货币则是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为什么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信用货币不能?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 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地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信用货币本身是价值符号,人们面对物价上涨就会尽可能地将 货币换成商品,而且即便人们 愿意贮藏,信用货币的主要贮 藏方式是存款,存款不仅不会 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相反还可 能通过银行信用创造出更多货 币,所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 量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货币作为生产的推动力起了怎 样的作用?为何说货币是宏观 调控的重要工具? ⑴首先,货币作为社会生产的 第一推动力发挥原始资本的作 用,直接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 力的结合,从而使生产过程得 以开始;其次,货币作为持续 推动力发挥追加资本的作用, 保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状态; 货币作为交换工具促进商品交 换,作为分配工具满足分配, 还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促 进财富增长。 ⑵货币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 具:宏观调控机制在运用货币 政策时往往以货币作为主要的 政策中介目标来达到最终目 标。 货币产生的经济根源的什么? 货币是在什么过程中逐渐产生 的?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起源 于商品交换,是在社会分工和 私有制促进商品出现后,伴随 着商品交易从低级阶段向高级 阶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不可调和 的产物。它是与私有制或是经 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状况相联系 的历史范畴。 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之间主要 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表现在: ⑴金属货币具有实质的内存价 值,是用自身的价值体现商品 价值,信用货币内在价值较低, 依*名义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 ⑵金属货币可以自由铸造,信 用货币只能由中央银行垄断发 行; ⑶金属货币可以自动取得国际 货币职能,信用货币则只有少 数几种在具备特定条件时成为 国际货币。 综上所述,金属货币可以完成 自动均衡而信用货币只能依* 人为调节。 为何要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划 分的依据是什么? 在广义货币量的范围中,不同 金融资产的特点不同,尤其是 流动性不同导致对经济的影响 力不同,国家对它们的控制力 度也不同,所以货币管理当局 应该根据流动性标准进行货币 层次的划分,以便于区别对待, 抓住重点,让货币总量发挥整 体作用。 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金币本位制下的三大自由和一 大功能是什么? ⑴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的内容:币材的规定和货币单 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 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 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 定;黄金准备制度。 ⑵金币本位制下的三大自由是 指: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熔 化,从而可以保证主币的足值; ②金币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并 自动取得国际货币职能从而促 进国际贸易;③银行券按面额 可以自由兑换金币,不受时间 和数量的限制。 金币本位制下的一大功能是 指:金币本位制具有自发调节 货币流通量、物价和国际收支 的能力。 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 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是企业与企业之 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 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 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国家信用是指一国政府通 过财政部门向国内外各类主体 举借债务而形成的信用。 消费信用是商业银行或专 门的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发 放的以大型耐用消费品为抵押 的贷款。 民间信用是指社会各微观 经济主体之间,尤其是居民个 人之间所形成的直接信用形 式。 信用卡是一种卡基的支付 工具,它以磁卡来存储相关信 息,并具备储蓄、消费、转账 结算、存取现金和透支等功能。 信用工具应具备哪些基本特 征? 信用工具尤其是证券一般具有 如下的法律特征:直接代表财 产权利,票面文字表明的财立 权利和证券不能分离;持有人 只能向特定的、对证券负有支 付义务的人主张财产权利;对 证券负有支付义务的人是单方 履行义务,无权要求对方给予 相应的对价,义务人也无权追 究持券人的证券来源和使用的 原因等。信用工具的法律特征 决定了其一般性市场特征与要 求。 (1)偿还性:偿还性体现了偿 还本金的基本要求。由于信用 活动是将信用标的物的所有权 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活动,而使 用权有向所有权回归的要求, 这就决定了信用活动必须是有 特定的期限的,亦即具有偿还 性。 (2)安全性:安全性体现了规 避各类风险以实现保值的基本 要求。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 使金融工具的安全性非常突 出。 (3)流动性:流动性体现了金 融工具变现的基本要求。流动 性即是将未到期的金融工具提 前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出来以回 笼资金的特性,实际是就是提 前实现偿还性。 (4)收益性:收益性体现了金 融工具增值的基本目的。投资 者投资于各类金融资产,其根 本目的就是获得各类收益,包 括利息、股息、红利、和价差 收益。 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 益性四个要求之间既存在统一 的关系,也存在矛盾的关系。 总体上,偿还性与其他三性之 间基本是统一的,安全性与流 动性之间也是统一的,主要矛 盾集中在安全性与收益性、流 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这个矛盾 恰好体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 经济规律。 利息是对资金使用权让渡而引 起即期消费和机会收益损失的 报酬。 名义利率名义利率是未剔除 物价变动的利率。 市场利率广义的市场利率是 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 率,准确的说应该叫市场化利 率;狭义的市场利率是指在整 个利率体系中,市场交易量最 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是 最具代表性的利率,它代表一 种平均水平并具有广泛影响力 和参与性. 利率体系利率体系是经济运 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由内 在因素联结而成的有机系统, 包括利率结构和相互传导机 制。 利率期限结构率期限理论研 究的是相同风险和流动性的证 券或贷款在期限不同时为何利 率水平不同,主要有三种假说: 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 动性升水假说。 利率体系的构成? 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信用差 别结构。 如何理解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 的利率决定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 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准确把握 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利息 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 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 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 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 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 定性(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决 定了它的量的规定),利息量的 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 取决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进一 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 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 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 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 分配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 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 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 利率上升。此外,法律、习惯 等也有较大作用。马克思的理 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 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 义。 西方的利率决定论大都着 眼于供求对比关系的分析,认 为利率是种价格。其分歧在于 什么样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如马歇尔的实际利率论就强调 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 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生产率由边际投资倾向表示, 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 资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 利率的减函数,利率的变化则 取决于投资量和储蓄量的均衡 点;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认为 决定利率是货币因素而非实际 因素。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 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取 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 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则倾向于 增加货币持有数量,因此利率 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 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 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 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 金的供求决定的,供给包括总 储蓄和银行新增的货币量,需 求包括总投资和新增的货币需 求量,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 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应以马克思观点为指导, 借鉴西方经验,考虑平均利润 率、资金供求关系、价格变动 幅度、国外经济环境等各种因 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 利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调节 作用? 宏观: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 投资;调节社会总供求。 微观:对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 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 济效益。对个人而言,利率影 响其经济行为。一方面,利率 能够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 为。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 人们选择金融资产。 金融中介机构:从事金融活动 以及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 各类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 因? 金融中介机构能提供多种金融 服务;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 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 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分为哪几 个阶段? 3个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夕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体系 的建立3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 金融市场有哪些构成要素及主 要功能? 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 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 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其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交易主体、 交易客体、交易组织形式、交 易价格等。 金融市场具有五大主要功能。 (1)促进资金融通,这是金融 市场最基本的功能。(2)优化 资源配置,这是金融市场最重 要的功能。(3)转移和分散风 险,这是金融市场日渐重要的 功能。(4)降低交易成本,这 是金融市场得以持续发展的内 在功能。(5)调节经济运行, 金融市场为调节经济运行提供 了工具和机制。 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专 门融通1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市 场,主要解决市场主体的短期 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提 供长期性资本的市场,其交易 对象都是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 融工具,如股票、公司债券、 中长期公债和不动产抵押贷 款,满足政府和企业对长期资 金的需求。 期货市场:交易协议虽然已经 达成,但交割却要在某一特定 时间进行的市场。 期权市场:各种期权交易市场, 是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的重 要成果之一。 金融市场基本功能? 1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的引 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 置效率。2金融市场具有定价 功能,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 变化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3 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 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4 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 工具的创新。5金融市场帮助 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6 金融市场可以降低交易的搜寻 成本和信息成本。 第六章 金融国际化:一国金融活动超 越国界,从地区性、传统性的 业务活动逐渐发展为全球化、 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等方 面,他考察的是金融活动从内 到外延伸的过程。 金融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在全 球发展的高级阶段,各国高度 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是诸多个体国际化的总和, 是整体概念。 金融一体化:各单位在特殊的 经济立法及政治基础上视为一 个整体。金融资产收益率在全 球均等化的内在机制和实现过 程。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金融的积极 意义与消极影响? 积极:提高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 配置;促进了国际投资和贸易 的迅速发展;促进全球金融体 制与金融结构的整合;消极: 使国际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脱 离实体经济运行,资本大规模 无序流动,造成各国金融市场 的动荡不安,且具传染性给其 他国家,引起全球金融危机; 削弱国家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金融全球化还加大了各国金融 监管的难度,金融混业经营向 分业监管模式提出新的更高要 求,金融监管难以适应金融业 务的发展,而且跨国界金融监 管更加难以实施;资产价格过 度波动的破坏性大;加深了金 融市场的脆弱性; 现金资产:商业银行资产中最 富流动性的部分,基本上不给 银行带来直接的收益,他与固 定资产一起构成了商业银行的 非盈利性资产。 证券投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上 购买各种有价证劵的业务活 动。 负债管理理论:以负债为经营 重点,即以借人资金的方式来 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 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 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 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 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 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 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 通过增加贷款获利。 风险管理理论:商业银行在筹 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商 业银行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 分析,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控制 和处置风险,用最低的成本来 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方 法。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主要种 类? 1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的业

金融学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金融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 银币[B] 金币 [C] 金币银币同时[D] 都不是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 平等的价值交换[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 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3、商业信用的主体是() [A] 银行[B] 国家[C] 厂商[D] 消费者 4、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A] 债券市场[B] 资本市场[C] 股票市场[D] 票据市场 5、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 [A] 中国人民银行[B] 中国进出口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 国家开发银行 6、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 中国人民银行[B] 浦东发展银行 [C] 中国工商银行[D] 中国进出口银行 7、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一定 8、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的变动只会影响() [A] 价格的变动[B] 储蓄的变动 [C] 投资的变动[D] 经济增长的变动 9、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 [A] 利率机制[B] 价格机制 [C] 汇率机制[D]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10、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职能: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流通速度E成反比R=Q/E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①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②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 ③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状态一致 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①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 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③.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 ④信用过程稳定、风险小 4.国家信用:指以政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信用形式 作用:①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 ②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③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 ④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5.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 不利影响:①加强供求紧张 ②导致物价上涨的虚假繁荣 ③造成过度消费和经济更萧条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1.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利息的本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率:r=I/P×100%(P=本金,I=利息额,r=利率) 第九章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的含义: 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和机制

天津2012年自考“金融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金融学概论课程代码:3397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金融学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考生在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原理,增强考生分析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各种金融学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货币、信用、融资方式、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外汇和汇率、国际储备等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达到: 1、金融学的基本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握货币、信用、融资方式、利率等基本内容。 3、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相关概念。 4、熟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 5、能够运用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6、掌握国际金融的相关基本知识,了解基本的外汇业务操作和风险防范管理。 7、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与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等课程有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金融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考生了解金融、货币等基本概念,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的主要职能,理解货币量的概念和货币各口径的范围,掌握货币的创造、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熟悉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货币流通规律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金融的基本范畴(一般) 识记:金融的概念与其范畴,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直接金融,间接金融,金融的作用。 (二)货币(重点) 识记:货币口径的划分,货币需求与供给。 理解:货币职能,流通规律,货币制度,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 第二章信用、融资与利率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 求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 币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 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 阶段。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 流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 及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 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 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 ②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 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 购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 10、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 力②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通货④人民币的发行实现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⑤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授权国有银行按国家规定,执行管理⑥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金银、外汇储备。 第二章信用

金融学概论试卷2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货币政策时滞即( D )。 A. 内部时滞 B. 外部时滞 C. 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 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B )而发挥作用。 A. 资金成本 B. 超额准备 C. 贷款利率 D. 存款利率 3、若经济中的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会出现( C )的现象。 A. 实际产出水平提高 B. 实际产出水平减少 C. 价格总水平上涨 D. 价格总水平不变 4、通货膨胀和失业在长期中存在的关系是(D)。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交替关系 D. 没有关系 5、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 D )。 A. 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 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C. 工商企业与家庭个人 D. 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6、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 C )。 A. 代理国库 B. 对政府提供信贷 C. 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 发行货币 7、商业银行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是指( C )。 A. 负债的流动性 B. 经营的安全性 C. 资产的流动性 D. 经营的盈利性 8、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 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 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 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ACD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再贷款利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出售政府债券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具备的两个条件是(CD )。 A. 物价稳定 B. 有效的宏观调控 C. 市场利率机制 D. 发达的金融市场 3、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时通常采用(ACD )等措施。 A. 消费者信用控制 B. 信用配额 C. 不动产信用控制 D. 优惠利率 4、在集中计划经济国家,货币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BC )。 A. 物价迅速上涨 B. 商品供应短缺 C. 凭票配给供应 D. 利率下降 5、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ACD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存贷款利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6、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由(AB )等组成的。 A. 现金资产与汇差资产 B. 贷款资产与证券资产 C.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D. 现金资产与股票资产 7、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AC )。 A. 安全性 B. 社会性 C. 流动性 D. 政策性 8、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由(AC )等组成的。 A. 存款负债 B. 资本负债 C. 借入负债 D. 现金负债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金融学概论》复习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 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功能。 3.货币的作用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以这个职能为基础的。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功能。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是,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货币。 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可能使买卖关系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作为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媒介,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 第三节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速度E成反比.即R=Q/E.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反之,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第四节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构成要 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以及发行保障制度共4个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 3.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偿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人民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国人民银行; (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人民币正在加快区域化、国际化步伐。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第一节信用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款形式提供的 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特点:(1)商业性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金融学概论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 金融学 一、名词解释(5*5=25) 金融: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通货膨胀:货币数量或信用增加,致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利息:指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本金以外的报酬,是贷款人让渡货币使用权所获得的回报,也是借款人获得货币使用权所支付的代价。 股票: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向投资者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二、简答题(6*5=30) 1、简述金融的分类。 答:1)按照金融活动的运行机制划分:微观金融、宏观金融 2)按照资金融通是否通过中介机构划分:直接金融、间接金融 3)按照金融活动的目的划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 4)按照金融活动是否由政府主导划分:官方金融、民间金融 5)按照金融活动的地理范围划分:国内金融、国际金融 2、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1)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表现商品价值并能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交换媒介,使买与卖不再像物物交换那样必须同时进行,而是可以分别进行。 3)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在

退出流通领域之后可以被人们贮藏起来,具有保存价值。 4)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清偿债务、赋税、支付租金和工资的时候,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即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3、社会总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 答:(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不是等量的。 (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 (4)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不可能由此消除差额。 (5)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4、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1)资金融通: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地将资金富余者手里融通到资金需求者手里。 2)资金积累:资金积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场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资本形成。 3)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可以引导资金的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经济调节:金融市场的经济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本身对经济的调节和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渠道和场所。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 一、单选题(15*1,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3、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是()。 A.国库券 B.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债券 D.回购协议 4、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 A、5% B、10% C、2.56% D、5.12% 5、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 A.户部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民银行 D.华北银行 6.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A.国际开发协会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 7、相对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存款人,但最大的弱点在于其()。 A.安全性差 B.赢利性差 C.主动性差 D.流动性差 8、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9、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多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0、在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的限制。 A.黄金储备状况 B.外汇储备状况 C.外汇政策 D.黄金输送点 11、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C、国家信用 D、补偿贸易 12、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克思 C、杜尔阁 D、俄林 13. 基础货币等于( )。 A、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D、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 14、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 15.某日伦敦外汇市场报价GBP/USD=1.5752/83。其标价属于()。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10*2,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金融学概论

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课程考核评分表 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名称:金融学概论考核环节①:期末考核 班级:16会计(财务管理)本2 姓名:吕清越学号:16110161216题目:1.梳理本门课程的知识点 2.物流金融市场的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 注①:请选择填写:期末考核、阶段考核。 教师签字: 年月日

物流金融市场的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学生姓名:吕清越 学号:16110161216 班级:16会计(财务管理)本2 学部:经济管理学部 学年学期:2017-2018秋季学期 课程名称:金融学概论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物流金融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前瞻网对我国物流金融进行分析表明,尽管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但业务的吸引力已经显现出来了。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想物流金融在我国长足发展,就必须优化物流金融模式,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 关键词:国内外;物流金融;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 物流金融的发展,为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企业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商业合作平台。但由于物流金融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模式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一定程度上需要对此研究,在吸取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优化。以期在物流金融的开展下,物流机构,客户和金融机构都得到迅速发展。 一、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物流金融在我国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物资银行,融通仓等方面的探究。当第三方物流兴起后,因为许多企业的资金短缺,这就产生了向银行借贷的融资渠道。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特色:因物流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使得物流金融模式在我国呈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沿海城市的发展模式明显优于内地;由于律法的限制,混业经营不允许在国内存在,这就使得三方合作(大型物流仓储企业、银行和贷款企业)的物流金融模式适合我国的发展;物流金融业务依托现货交易市场开展。 物流金融在我国最早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初期主要是为跨国公司以及部分中资企业提供货币融资服务;到1999年才从单一仓储融资发展成为了商业贸易融资,但这一时期的发展尚且处于不成熟阶段;直到2005年才得到迅速发展。早期对国内对物流金融的研究,还单纯集中在对业务模式的阐述上,仅关注基本面信息。直到最近五年来,国内物流金融才得以在中国迅速发展。 据报道,供应链金融首次实现金融物流实时数据交互。深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与中铁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正式直连对接。标志着国内首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与物流监管系统进入实时数据交互时代,首批78家企业办理了融资业务,享受了物流金融带来的便利。 二、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比较 西方物流金融早在19世纪中叶已初具发展规模,20世纪初就已经在业界形成了行业规范,到如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中以美国的物流金融最为突出,它建立了社会化的舱单系统,将物流金融的业务进一步拓展。 美国银行业比中国拥有着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更专业的人士,在物流金

金融学概论试题自考试题

货币的职能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购买和支 推动作用。付手段3积累和保存价值。欧洲货币的特点1经营 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的管制2资金来自世界各地3 存款利率相对较高4借款条件灵活。国有商业银行 的经营范围1吸收公共存款2发行金融债卷4从事 同业拆借5提供信用证明及服务担保。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宗旨1通过会员国共同研讨和协商国际间 货币问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 大和平衡发展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3促进汇率稳 定和会员国有条不紊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货 币贬值4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5协助会员 国支付国际收支困难。商业银行的作用1充当社会 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工具2充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支 付工具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提供金融服务。《新 巴塞尔资本协议》三大支柱1最低资本要求2监管 当局的监管3市场纪律。行的三大制度1单一的中 央银行制度2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准中央银行制 度。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评价1现代货币信用制度 是最廉价的制度2双层的货币创造结构3连接微观 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1 主动性强2灵活性高,买卖数量大,方向可以灵活 控制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4影响范围大。国 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1弥补我国资本不足2引进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机会4可以 改善国际收支。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1生产者 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2债务人和投资者的实际债 务增加3公众的未来投资预期趋向悲观4金融业面 临更多不良资产5社会就业减少失业率提高6宏观 调控手段效果减弱。金融体系五个构成要素1由货 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2金融市场3金融机构4 金融工具5国家对金融运行的管理。金融功能归纳 1事件空间上的转移2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 途径3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4提供和集中资本和 股份的机制5提供价格息位6提供解决激励。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

<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时数:50学时上机课10学时 学分:2.5学分 教学对象:经济学专业学生 《金融概论》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金融概论》是经济类其他各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它以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金融制度,以现代信用货币与货币制度为主线,阐述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和掌握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描述 《金融概论》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讨论、实习的课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发展的历史;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熟悉货币量的概念和货币各层次的范围;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本章主要内容] (1)货币 (2)货币制度 教学重点:货币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职能和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工具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部分主要是有关信用产生、发展、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着重阐述了现代信用制度的基本形式以及信用工具。正确理解信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理解利息的性质、利率主要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 (1)信用概述 (2)信用形式 (3)金融工具 教学重点:信用制度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信用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1利息与利息率概述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货币: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又称纸币本位制,金银等贵金属不再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纸币;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现成黄金(银行券规定了含金量)。 信用:道德层面是指:遵守承诺、信任、言而有信等; 经济层面是指:资金的借贷关系和行为,是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外汇: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广义外汇 = 狭义的外汇(即外币支付凭证)+外国货币+ 外币有价证券 + 特别提款权+ 其他外汇资产 汇率: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外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对外价格。 同业拆借: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市场,参与者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商业汇票:即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银行汇票: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叫做银行汇票。其中,用于转帐结算的叫“转帐汇票”,用于支取现金的称为“现金汇票”. 本票:本票又叫期票,是出票人签发并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票据贴现:是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利息后,将剩余部分提前支付给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期货:期货交易:即买卖双方在合约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 格交易特定资产的交易形式. 教材定义是期货是有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就是一张标准化的合约,内容是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的内容,期货市场买卖的就是这张标准化合约。它是由现货中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期货公司制定的标准合约,从合约的格式到合约的内容规定,包

金融学导论 复习资料-简答题

主要的资金融通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资产融资的方式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在直接融资过程中,资金短缺者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向资金盈余者发放股票、债券等索取权凭证直接获取所需要的资金。其优点是避开了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交易,因此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其缺点是资金盈余者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在间接融资过程中,资金短缺者与资金盈余者并不直接发生直接的金融联系,而是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其优点是只要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按时还本付息,资金盈余者就不会有风险,因此,这种融资方式对资金盈余者而言具有较小的风险。其缺点是资金短缺者在签订贷款协议时,会有很多附加条件,以至于资金短缺者很难在需求量和时间上得到保证,资金的用途也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 金融体系的主体有哪些?金融体系主体主要有政府部门、中央银行、金融中介、工商企业、居民个人和外国参与者等,各主体特性不同,在金融市场上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上最大的买方和卖方,金融中介分为存款类金融中介和非存款类金融中介两大类。 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贷协会、信用合作社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不同,它是通过发行证券或者以契约性的方式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 金融市场主要有哪些功能?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充当联结储蓄者与投资者的桥梁,对资本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即通俗意义上的融资功能。融资功能的一方表现为聚敛功能,另一方面表现为配置功能。但融资并非金融市场的唯一功能,金融市场在融资过程中又派生出许多新的功能,比如风险管理功能、交易功能、反映功能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划分为哪些层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层次划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M0、M1、M2。M0,即流通在外通货,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M1是狭义货币,由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M2是广义货币,由狭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