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与冲突。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分析,同那种不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一遇到矛盾又把它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严格区别开来了。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种社会学思想,诞生于16世纪初,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的概念在西欧广为流传,发展出不同分支。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他们的理论体系,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性质: 性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xìng zhì。一指禀性,气质;二指质地;三指事物的特性,本质;四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后三者多用于科学研究当中作为名词。 哲学上,性质指:体之变在质空时量数上的个性表达。本质指:体之变在质空时量数上的集性表达。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制约社会其他矛盾及其运动的矛盾,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进行的,即改变不适应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稳定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并改革其具体形式。 涵义: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作过经典式的表述。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思想,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等著作中,结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纵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发展至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那么正确理解其中矛盾,实质上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然而,我们皆知,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应当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力量。在这对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方式和变革、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关系的性质、方式和变革、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被动的适应,它也能主动地发挥作用,自觉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尤其在新生的、革命进步的社会形态里,生产关系往往能发挥其能动性,对生产力发展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有力地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发展。当然,在落后反动的社会形态里,生产关系却是严重扭曲的、滞后的,这种扭曲、滞后的生产关系,必然误导和阻碍着生产力发展;这样的发展错位和矛盾对立,也必定引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乃至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重大变迁。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当缓慢的,生产力的发展也是极为迟缓的,这期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比较趋缓的,因而其调整周期也是较长的。但近代以来,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日趋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也呈快速迅猛之势,在这种态势下,生产关系不可能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前期那样,上千年或数百年的作一次调整,就能满足之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生产力发展需求,而是每时每刻生产力都对生产关系提出新的变革要求,生产关系必须不断作出调整而适应之,否则,生产关系就会滞后,二者的矛盾就会加大,从而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发展。 在当代,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落后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生产资料、运营资本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分配公平化的矛盾更加激化,落后的所有制形态和生产关系,已经成了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桎梏,已经成为生产力畸形异变的根源。尽管资产阶级们极力辩解和设法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但终因不能自我解决社会制度和所有制性质这一根本问题,而只能任由矛盾继续恶化,或饮鸩止渴的将错就错下去。显然,这种矛盾日益加剧且不能解决,是违背解决矛盾和调整生产关系要求的,如此下去的物极必反,必然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之矛盾,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调整周期大为缩短,并走上不断能动调节之路径。 一般来说,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但从本质上讲,生产力不仅有其自然属性,而且还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生产力有其自然属性,就是说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自然客观的;而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则是因为居于决定意义的劳动者是有社会属性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并受不同的利益主体和所有制形式支配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两条矛盾点: 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必须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矛盾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社会基本矛盾已不再具有对抗的性质,而是通过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出来。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关系够不完善,上层建筑不够成熟,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从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上说,这些矛盾主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应当而且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我完善发展即改革来解决。 ●例子看特点: 从党的十五大看: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达阶段。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又有不同于以往、更不同于以后的一系列阶段性和当代性的新特点。从矛盾发生、运动、转化的整个过程及我国实际例子来看,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矛盾发生和发展的非对抗差异性 即非敌我矛盾,现今是人民内部矛盾,表现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由诸多原因造成:如文化程度不同,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差异等,但是归根而言,国家按人均算的经济不高是重要原因,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致于要先富带后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政策,这些或多或少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这些是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要正确对待,依靠改革,发展经济来完善。 2矛盾运动和展开的非线型双向性 从对内改革来看,如乡镇企业和名牌战略的发展实践,这既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纵向性的运动和展开,更是横向性的运动和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创新重组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市场为导向把各种生产力要素或现有的各种生产力系统,按照生产过程社会结合的发展状态和组织水平重新组合起来。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程度地直接转换或直接融化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牵动和推进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改革,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因素和力量,例如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及其力量,社会主义审美文化及其力量,在提升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经济力的同时,

浅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浅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摘要】 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矛盾?它和其它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开放决策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矛盾是肯定存在的,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将其化消极为积极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前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才能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正文】 一、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进程 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根据他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长期研究,揭示了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毛泽东提出,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今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2、毛泽东指出:“与私有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抗性矛盾相反,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完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 、生产力: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包生产力:括劳动资料(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 2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生产关系: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可分为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马克思在1895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由此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可见,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引发者和内在动因。对社会发展来说,生产力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生死存亡意义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制度化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其发展动力是什么?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苏东国家剧变后,这个问题以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意义上提出来。在这样的严峻背景下,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体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在理论上解决了马恩对社会主义设想与实现的反差,使社会主义又一步迈向了科学,解开了困扰人们长达近百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之谜,为社会主义在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即将迈入“中等收入陷阱”,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否有改变,又该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背后带来的社会矛盾,尤其是最近小悦悦事件引起文化下坡讨论以及广电的限娱令,又该如何解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中的马克思主次矛盾基本原理的辩证关系在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解决次要矛盾。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有些人认为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上升为第二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当用13亿这个人口基数除以经济发展成果时,就会发现,我国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99位左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综合国力并不强,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因而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实国情决

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正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时期,如果应对不当,经济社会发展有可能陷入长期徘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需求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矛盾增多,平衡难度加大,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矛盾的主次要基本原理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面对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十二五要求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同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等一系列措施,消除制约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推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平稳持续较快增长,来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较快增长。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有: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工业基础仍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性质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方式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但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2、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案要点: (1)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的特点:改革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4)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答案要点: (1)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叫革命。 (2)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5、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提出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容及性质分析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容及性质分析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分析: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社会的发展必然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引起。 从奴隶制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封建制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发生和发展过程更为复杂,但内在的规律性依然是生产力的飞跃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的交互作用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获得社会的稳定。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在经济领域追求高速度,高标准,浮夸风,共产风,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操刀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在剥削阶级专政社会里,这种矛盾表现为剧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有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这种矛盾不具有对抗性质,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力量,改革上层建筑某些方面和环节的缺陷,从而迫使经济举出巩固和完善。 性质:具有不可抗拒性,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在各种关系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的前提下,人民内部各种关系和矛盾值得警惕的新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2、贫富差距,中国基尼系数0.5 3、就业问题 由于斯大林把苏联国内各类矛盾都说成外部原因造成的敌我矛盾和阶级斗争,否认人民内部存在矛盾,破坏了民主和法制。造成各类矛盾的积累,直至其解题的深层原因。 1957年2月,毛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标志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形成。然而,我们在实践上逐渐背离了正确的理论。1957年犯了反右倾扩大化的错误,1957年错误地开展所谓“反右倾”的斗争,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错误地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改革的原因及性质分析 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例。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封建弊端和“左”的观念的影响,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且有效解决了神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一步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尽快摆脱我国贫困落后的状态。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见书本165) 社会主义全面改革(见书本166—167) 三、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改革的关系 1、发展了解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2、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6年,毛泽东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957年,毛又在《关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讲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 十八大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党的八大报告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的表述。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不再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才宣布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是后来我们轻易改变了这个正确判断,社会注意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在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表述。 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种表述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面临的矛盾不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动态,不断增长的。 比如不只是要求吃得饱穿得暖,对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如服饰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服装基本上都是中山装、军装、学生装(老三装),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著名设计师郭培回忆,80年代她曾设计了一款白色的一粒扣的西装,用的原料是9毛钱一米的库存的桌布,生产出来后,“卖得那个好啊,买时装就像卖大白菜一样。机关干部,工地上的工人、市场上卖菜的----满大街,不分人群,全社会都白领了。”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第一次直接以时装为题材,记录了80年代开放初期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劳动模范敢于穿上“袒胸露臂”的红裙子上街,而且还到各个服装店去“斩裙”,是继《庐山恋》之

谈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认识

谈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认识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创立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必须立足“社会主义主义社会”这一现实,其理论渊源还得到毛泽东那里寻寻觅觅、里外翻找。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未得根本解决 毛泽东在他的名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似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创立那一天,就尘埃落定了。 但似乎又没有解决。 一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过多种表述。 他说:“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们国内的基本矛盾。”(《农业合作化和当前的阶级斗争》) 二是毛泽东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他说:“当着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切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来之后,同时也就更进一步地、更充分地、更完全地把一般阶级社会中这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普遍性阐发出来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18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科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这一规律,以不同的形态适用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