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一;第二,系统性;第三;第

四,实证性;第五。

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人口

和;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等。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有和。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和_____。

6、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选择测量指标、。

7、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调查研究

2、因果关系

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4、概率抽样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概念间的相关关系?

3、抽样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26分)

1、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10分)

2、如何制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10分)

3、怎样检验测量的信度?(6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问卷调查方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问卷调查的关键工作是____________。

3、一般访谈是指访谈时要有一套完整的____________,访谈人只需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即可,无须探讨式的相互商洽。

4、深度访谈是希望通过访谈发现一些____________,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____________研究。

5、社会观察是指有目的地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

6、文献法的显著特点有:、、。

7、实验法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变量与;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前测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文献法

2、问卷法

3、深度访谈法

4、结构式观察法

5、实验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文献搜集的方法

2、简述问卷的结构

3、个别访谈在提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观察法的有哪些类型?

四、论述题(共24分)

1、为什么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12分)

2、试论述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要素。(12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资料分析的种类及其方法: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

和。

2、整理资料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和系统性原则。

3、数据资料的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4、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5、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资料整理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简述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

3、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进要注意哪些问题?

4、调查报告的种类有哪些?

5、简述调查报告的特点。

6、简述调查报告所包括的结构。

三、简要写出“某市10-12岁男孩身体发育状况调查研究”的调查方案和调查报告。(30分)

社会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前,在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追溯研究

2.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为(

A.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对立

B.客观解释和主观解释对立

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对立

D.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3.演绎推理中最常用的是推理规则的(

A.演绎法

B.归纳法

C.演绎三段论

D.归纳三段论

4.将同一变量多个指标相加而形成一个综合指标的方法是(

A.类型法

B.量表法

C.指数法

D.测验法

5.概率抽样中效果最好的抽样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6.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A.自荐

B.抽签

C.领导点将

D.群众推选

7.所得资料特别适于进行定量分析的是(

A.开放式问题

B.封闭式问题

C.社会问题

D.经济问题

8.与自填问卷相比,结构式访问最大的优点是(

A.能够控制调查过程

B.便于量化分析

C.便于定性分析

D.能够对比分析

9.通过对市容卫生的观察,来侧面了解人们的精神风貌,属于(

A.直接观察

B.间接观察

C.参与观察

D.非参与观察

10.审核工作和收集工作同步进行,边收集边审核叫(

A.多次审核

B.系统审核

C.实地审核

D.本质审核

11.参考文献的正确写法是(

A.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天津

B.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C.《生育制度》,费孝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D.《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天津

12.统计表中的"-"表示(

A.不应有数字

B.缺此项数字

C.可以忽略不计

D.免填

13.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是(

A.分层抽样

B.等距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14.与概率抽样相比较,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

A.无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B.抽样费时费力

C.缺乏目的性

D.调查不明确、不深入

15.在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定额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16.两变量之间统计上无关而实际上相关的情况称为(

A.虚假无关

B.虚假相关

C.对称关系

D.相互关系

17.对两变量间关系进行描述的最基本方法是(

A.交互分类法

B.相关分析

C.回归分析

D.引入第三

18.子系统对整个系统的作用与影响称为(

A.子系统的外部功能

B.子系统的内部功能

C.子系统的外部结构

D.子系统的内部结构

19.理论分析的任务是要揭示事物的(

A.异同

B.本质和规律性

C.中介因素

D.量的变化

20.在我国五十年代极力提倡"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学者是(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马寅初

D.薛暮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非概率抽样主要有以下哪几种形式(

A.偶遇抽样

B.配额抽样

C.等距抽样

D.立意抽样

E.滚雪球抽样

2.西方社会研究的人文主义学派的观点是(

A.否认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B.承认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C.从宏观层次研究社会现象

D.从微观层次研究社会现象

E.以经验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3.概率的特点是(

A.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B.适用于各种情况

C.能够排除调查者的主观影响

D.能够确知和控制抽样误差

E.可以由样本推论总体

4.哪种调查研究不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

A.理论性调查研究

B.探索性调查研究

C.应用性调查研究

D.解释性调查研究

E.描述性调查研究

5.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和答案

D.问卷设计步骤

E.编码

6.在访问过程的始终,应该做到(

A.耐心、细微

B.以平等的态度访问

C.不要忠告、训戒式的态度

D.不和对方进行讨论

E.带点理智的批判态度

7.第二手资料审核的包括(

A.对于用观察法所获取的资料的审查

B.书面文献资料的审核

C.对于用访问法所获取的资料的审核

D.统计资料的审核

E.对于用问卷法所获取的资料的审核

8.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有何不同(

A.适用情况不同

B.抽样方法不同

C.调查方法不同

D.划分的原则不同

E.抽样效果不同

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的研究叫________。

2.依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完全不带调查者的主观意识的抽样被称为_____。

3.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首先是提出问题和________。

4.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这属于_______。

5.社会测量的效度分为内容效度、________和构念效度。

6.确定分类标志的原则是:从研究目的出发;从反映现象本质的需要出发;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坚持________原则。

7.在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时,探寻这一现象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一社会系统和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并将某一部分或结构

________,这种方法就叫结构--功能分析法。

8.理论分析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因果分析方法和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9.撰写调查报告时,为了使叙述更客观,不用________,而应该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

10.间接观察中较有特色的两种类型是"损蚀物观察"与"________"。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个案调查不试图以少数单位来概括和反映总体的状况。(

2.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3.统计调查也称问卷抽样调查。(

4.层次谬误与简化论是由于分析单位不明确、分析层次混乱或调查内容狭窄而导致的错误。(

5.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要尽量选择高层次的测量尺度。(

6.量表技术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其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都还不太高。(

7.开座谈会的方法也是一种无结构式访问。(

8.资料的整理的原则是:条理化原则、系统化原则和统计汇总。(

9.发现新解释不是详析对于解释的功能之一。(

10.历史比较分析是不采用数据资料的。(

五、计算题(10分

在南方某城市,有两所知名度最高的大学:A大学(理工类教授平均年收入37万元,B大学(文科类教授平均年收入17万元,A、B两大学教授收入的标准差都是7万元,问哪一大学教授收入的离散程度高?

六、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统计调查有什么特点?

2.社会计量法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3.简述结构式访问的特点。

七、论述题(13分

试述参与观察的实施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D

3.C

4.B

5.C

6.B

7.B

8.A

9.D 10.C

11.A 12.A 13.D 14.A 15.A

16.A 17.A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ABDE

2.ACDE

3.ABDE

4.CE

5.ABCE

6.ABCDE

7.BD

8.ABD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趋势研究

2.概率抽样

3.研究假设

4.层次谬误

5.准则效度

6.穷尽性和互斥性

7.与某种功能对应起来

8.比较法

9.第一人称

10.累积物观察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计算题(10分

解:离散系数公式:CV= O÷X×100% ,因此

A大学教授收入的离散系数=7/37×100%≈18.92%

B大学教授收入的离散系数=7/17×100%≈41.18%

由此可见,B大学教授收入的离散程度比较高。

六、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统计调查是一种利用结构化的调查方法,调查大量样本,收集数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

它的特点是:

(1利用标准化、结构化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

(2调查资料可以精确地分类或转换为数据形式。

(3可以对资料进行数量分析。

2.社会计量法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和行政管理、军事及社会服务等领域。这些应用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才能的评价与干部选拔。

(2工作分配。

(3士气的考察。

(4组织诊断和治疗。

(5组织关系的评价。

3.结构式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问。

其特点是:

(1访问使用统一的问卷,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2提问的方式与回答的记录方式等都是统一的;

(3它需要大规模的样本,多用于大规模统计调查;

(4其结果便于量化,可作统计分析;

(5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对调查过程加以控制,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6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弹性,难于对问题作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七、论述题(13分

参与观察是指调查者为了达到深入了解情况的目的,在一定时间内进入被调查的群体或单位之中,在共同生活中进行观察、记录、收集有关资料的一种观察方式。实施参与观察,一般有五个阶段:

(1进入观察现场。要向有关单位出示证明文件,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征得同意。

到观察现场后,要消除群众的戒备心理,得到被观察者的支持和帮助。

(2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密切的关系。入乡随俗,尊重并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要尽快熟悉当地语言,参加各种活动,与他们共同生活,为他们解决一些困难。

(3确定观察内容,制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①情景条件。②人物活动。③人际关系。④目的动机。

(4进行实地观察,做好观察记录。①要慎重地选择记录时间;②妥善保存记录。

③现场记录用简短的文字和特殊符号迅速记下,事后立即详细整理。④经常采用的记录方式有两种:一是日记,二是单独事件的记录。

(5撤离观察现场,写出调查报告。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 D.印象管理理论 4.(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5.社会学家( )提出了中层理论。1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8.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躯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的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5.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成。 7.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8.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0.人文区位学:又称人文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1.“第三次浪潮”: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又进入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文明时期,他称该时期为“第三次浪潮”。也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 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一;第二,系统性;第三;第 四,实证性;第五。 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人口 和;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等。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有和。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和_____。 6、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选择测量指标、。 7、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调查研究 2、因果关系 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4、概率抽样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概念间的相关关系? 3、抽样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26分) 1、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10分) 2、如何制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10分) 3、怎样检验测量的信度?(6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问卷调查方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问卷调查的关键工作是____________。 3、一般访谈是指访谈时要有一套完整的____________,访谈人只需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即可,无须探讨式的相互商洽。 4、深度访谈是希望通过访谈发现一些____________,此类访谈主要适用于____________研究。 5、社会观察是指有目的地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搜集人们各种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 6、文献法的显著特点有:、、。 7、实验法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变量与;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前测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文献法 2、问卷法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9) 学院专业级班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 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社会学: 2、生活方式: 3、参照群体: 4、社区行动: 5、社会现代化: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社会学》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社会学》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296 课程代码:02357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福柯怎样论述西方社会纪律机制的极度扩张? 参考答案: (1)纪律机制扩展为各种机构的普遍性运作方式 (2)纪律功能不仅具有惩罚的消极功能,而且也具有了促进的积极功能; (3)纪律机制渗透到一切非制度化的社会层面,使社会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得到了控制; (4)纪律机制成为国家控制社会的基本手段或基本形式,监狱成为国家机器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21.霍曼斯是如何论述群体凝聚力的? 参考答案: 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来讨论群体凝聚力问题。在他看来,群体凝聚力强弱首先是由成员获得报酬的途径决定的。 凝聚力较强的群体,其成员在群体内部获得的报酬较多,包括成员之间的相互赞许都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这时,成员遵守群体的规范和制度就不必支付较高的成本,成员的向心力和群体的凝聚力都会不断增强。 凝聚力较弱的群体,其成员在群体外部获得报酬较高,由此而把成员的注意力转移向外,而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成员的凝聚力都将减弱。 群体凝聚力还与成员在群体内活动获得的报酬与他个人独立活动获得报酬的差别相关。22.丹尼尔·贝尔论述的中轴原理具有哪些方法论意义? 参考答案: 中轴原理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中轴原理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功效性。 中轴原理不追求稳定不变的普遍性原则,而是在动态变化中不断概括和回答各种新问题:不同的社会层面中有不同的中心因素或中轴原理,因此,不能用同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 用这种“旋转着的中轴”研究社会问题,可以避免决定论,避免用同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一) 1.下列只属于定性社会研究方式的是(C) A.社会调查 B.实验研究 C.实地研究 D.文献研究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资料整理 3.社会调查中研究问题指的是研究主题范围内研究者具体回答或研究解决的问题。下列属于研究问题的是(B) A.留守儿童问题 B.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C.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D.家庭问题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体现了选题的哪种途径和方法?(C) A.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B.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C.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D.从他人经历中寻找 5.社会调查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是(A) A.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B.区群谬误和生态谬误 C.层次谬误和体系谬误 D.简化论和区群谬误 6.对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进行调查不是以年龄特点、类型多方面做全面而详细的了解,而是将调查的焦点集中在各种可能的原因和解释进行检验,分析探讨和说明。这样的调查方法属于(C) A.描述性调查 B.研究性调查 C.解释性调查 D.探索性调查 7.假设某大学有100个班级,每班都是30名学生,共有3000名学生,现要抽取3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不是直接一个一个的抽学生而是从全校100个班级中抽取十个班级,然后由这十个班级的全部学生构成调查的样本,这种抽样属于(A) 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8.在社会测量的层次中属于最低层次的是(A)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9.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不包括(B) A.清楚,明确,具体原则 B.一次可以问两个问题原则 C.客观中立原则 D.不直接询问敏感问题原则 10、对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85在第三组 B.75在第一组 C.95在第三组 D.85在第二组 11.某企业职工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应为(D) A.1500 B.1600 C.1700 D.1750 12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3.下列四幅图中哪个是弱正相关(C)

社会学期末考试题

社会学期末考试题 1、何为功能理论?何为冲突理论?这两个学派的理论家代表都有谁?他们各自有什么不 同的观点?你认为,这两个理论各自的缺陷在哪里? 功能理论是什么: 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这样一种模式: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在功能主义者看来,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能是显在的(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也可能是潜在的(未意识到和未看到的); 如果社会结构的某一部分阻碍了社会满足其需求,则被视为具有反功能。 代表:奥古斯特·孔德;(提出了功能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的基本假设) 赫伯特·斯宾塞:借用当时盛行的生物学跟演化论观点,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强调不同的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之现象正如不同的人体器官满足不同的生理机能一般。 涂尔干: 塔尔科特·帕森斯:把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行动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 罗伯特?默顿。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提出了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区分了正功能和负功能,并引入了功能选择的概念 缺陷:功能主义适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社会,它过分强调了有助于社会整合的因素,而忽略了导致分裂和矛盾的因素。 冲突论是什么: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为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该理论认为构成社会的各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而是互相冲突的,社会秩序尽管存在,但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冲突的一种结果。 代表:马克思;拉尔夫·达伦多夫;C·怀特·米尔斯 缺陷:

4、社会结构由哪些单位构成?请简单对这些单位进行介绍,包括它们的定义与特点。你认为,在虚拟社区中,是否存在相似的群体和组织?请举例说明。 单位构成:身份或地位;角色;社会群体和组织; 身份或地位:1.定义:身份或地位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2.特点: 角色:1.定义: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即一个人占有的是身份,扮演的是角色。 2.特点: 社会群体和组织:1.定义:一个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一些规模较大且更具有结构化的群体被称为组织,即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群体 2.特点: 5、媒体是不是一种社会设置?为什么? 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簇要素。 6、想想你曾有过的与你自己的内心会话,你都学到了什么? 7、请简单介绍一下米德的角色置换理论,角色置换怎样减少人们之间的误解? 8、我们曾经学习过以下几种人格发展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置换”理论、弗洛尹德的“无意识”理论、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理论以及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请从中任意选取三中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9、什么是社会分层?根据马克思?韦伯的观点,有哪些衡量社会分层的维度?请举例子详细论述一下。在美国,为什么一名年收入在10万美元左右的男性百人大法官的社会地位要高于一名年收入15万美元左右的女性黑人律师? 10、何为社会分层?我们依据什么对社会进行分层?媒体在塑造个人声望上起到什么作用?

河南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1

试卷代号:8884/6318 座位号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社会学概论 试题(开卷) 2008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从功能上来说,社会群体是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集合体。 2.古典科学组织理论主要侧重对静态组织结构的研究,重视组织经济效率的协调,认为组织是由合法的管理权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机械性系统。 3.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_。 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5.19世纪30年代,孔德在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概念。 6.马克思主义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等。 7.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这些国家的现代化__________________。 8.对越轨的分析,生物学的观点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学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学则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开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 (一)单项选择题 ★考核知识点: 什么是社会调查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社会调查研究的是“真的问题”,即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现在无解释,或者解释是不一致的,因而这是非个人的困惑,而是社会性的困惑。 ★考核知识点: 社会调查类型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按照社会调查的时点,量化调查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时点——横剖调查;多重时点——纵贯调查(趋势、追踪、同期群)。横剖调查是大多数社会调查采用的形式。 ★考核知识点: 信度与效度的概念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效度是指测量正确地测出对象的特征。因此,测量工具的精度高低是测量效度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 问卷编制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问卷编制需避免的“硬错”之一是,带有暗示或倾向性。例如,“人们都认为你们厂的领导很好,您认为如何?”这样就对被访造成一种压力,应该为“你认为厂里的领导作风如何?” ★考核知识点: 随机的概念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随机是指:总体中的每个单位具有同等的机会入选样本,而且每个单位的抽取都是独立的。 ★考核知识点: 非随机抽样方法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立意抽样:研究者确立一些主要的被访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等,有意识地寻找这些人进行调查。新闻记者在大街上栏人进行

采访大多属于这种“立意抽样”。 ★考核知识点: 随机抽样方法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对于事前没有固定编号的,或者对于“流动性”的调查总体,常用系统抽样(也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其效果与简单随机抽样相近,但操作容易很多。 ★考核知识点: 随机抽样方法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群”是包括两个以上次级单位集合性团体,是与“层”相对应的抽样单位。从群的内部上看,次级单位之间是不同的即异质性的;从构成总体的群之间的关系上看,各群之间是相似性的即同质性的。这与“层”的性质完全相反,即“层”的内部是同质性的,各层之间是异质性的 ★考核知识点: 量表制作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总和量表(亦称总加量表、利克特量表)在社会研究调查中,总和量表常用于测定人们的态度观念。 经过小范围的试用,采用计算各项目的分辨能力系数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出合适的项目。项目分辨力计算的公式为: 各项目分辨力系数=整个测量中得分最高的25%在某题上的平均分减去得分最低的25%在该题上的平均分。 分辨力系数越趋近于零,说明这个项目(语句等)分辨力越低。 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认为存在着并不清楚某社会态度或现象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就不必调查了。因而,只有设定有分辨力的项目,才可能完成设定的调查研究目标。 ★考核知识点: 量表应用 附(考核知识点解释):增加了问卷的长度,从而增加了印制问卷的费用,增加了调查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2014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4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单选题: 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A.孔德B.涂尔干C.韦伯D.马克思 2.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A.涂尔干B.孔德C.韦伯D.马克思 3.帕森斯是()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4.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太炎 5.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 6.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 7.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 8.()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 9.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 A.费孝通B.科尔曼C.林南D.格兰诺维特 10.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C.关系建立的基础D.关系的协调程度

11.()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B.社会资本C.经济资本D.人力资本 12.()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理论D.拟剧理论 13.()不属于正式组织。 A.学校B.公司C.邻里D.教会 14.根据()的标准,可以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 A.结构特征B.互动关系C.归属感D.从属关系 15.()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次级群体D.初级群体 16.家庭中的传统功能()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 A.抚育功能B.生产功能C.赡养功能D.消费功能 17.社会学家()提出了中层理论。 A.帕森斯B.默顿C.韦伯D.福柯 18.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19.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在社会学上被称为()。 A.社会结构B.社会制度C.社会机制D.因果关系 20.“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 A.吉登斯B.滕尼C.恩格斯D.哈贝马斯 21.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22.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理论。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题库(珍藏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题库(珍藏版) (内部资料、更新至2020年7月试题、涵盖95%以上期末考试的原题及答案) 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后者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 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 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另外,还有综合查找法,是把几种方法交叉使用。 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式。 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抽样和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 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对观察法的类型做简要说明。 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看,观察法有哪些类型? 答: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观察法分为非参与观察与参与观察两大类。 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它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 答:在答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简捷性原则。第二,相关性原则。第三,同层性原则。第四,穷举性原则。第五,互斥性原则。第六,可行性原则。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研究的广泛化;方法的科学化;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的专业化。 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什么类型?请释其含义。 答: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 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答:偶遇抽样:优点是方便省力,缺点是没有保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样本有很大的偶然性,代表性差,一般不能依赖偶遇抽样得到的样本来推论总体。 主观抽样:主观抽样所抽出的样本就会产生极大的误差,没有代表性。 定额抽样:缺点很明显,样本很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 滚雪球抽样:适用于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或难以获得,不能使用其它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的调查研究。滚雪球抽样用于某一特殊群体的调查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 1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B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卷(B) 一、选择题(共30题、三十分)。 1、(B )深刻地概括了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 A、伦理规范 B、差序格局 C、奖惩机制 D、资源配置 2、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势是(D )。 A、组织目标 B、组织理念 C、组织文化 D、组织结构 3、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指(C )。 A、正式群体 B、一般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特殊群体 4、以功能和目标为基础,对组织进行分类的代表人物是(A )。 A、帕森斯 B、彼德布劳 C、艾提佐尼 D、甘斯 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群体的主要特征为(C )。 A、规模小 B、存在时间长 C、人际关系密切 D、综合性功能强 6、(D )的实质就是文化理想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 A、强权主义 B、大国沙文主义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崇洋媚外 7、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A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由(B )提出的。 A、弗兰克 B、丁伯根 C、普雷毕升 D、沃勒斯坦 9、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 )。

A、迪尔凯姆 B、滕尼斯 C、齐美尔 D、韦伯 10、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11、依据社区历史,社区可分为三种类型,下列不属于的是(A )。 A、虚拟社区 B、传统社区 C、发展中社区 D、发达社区 12、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 )。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3、“后工业社会”是由(B )提出的。 A、弗兰克 B、贝尔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 14、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分为(C )。 A、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 B、计划变迁和自发变迁 C、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 D、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15、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D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库利 D、韦伯 16、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优化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7、原本的社会制度包括(B )和婚姻家庭制度。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法律制度 D、文化制度 18、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一般性访谈与(C )。 A、个别访谈 B、座谈会 C、深度访谈 D、集体访谈 19、对贫困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

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

电大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村干班“开放专科” 《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一书是 A 《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 《华南乡村生活》 C 《乡村社会学》 D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2.乡村建设运动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 A.杨开道李景汉 B.李景汉吴文藻 C.吴文藻费孝通 D.梁漱溟晏阳初 3.在传统乡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 A.农田种植 B.农田养殖 C. 乡村畜牧 D. 乡村特种种植 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5.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 )。 A.自然性 B.直接性 C. 互动性 D. 社会性 6. 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家庭 B. 邻里 C.家族 D. 民间会社 7.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 )。 A.山东 B.安徽 C. 河南 D.四川 8.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 A.家长制 B.泰罗制 C.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 科层制 9. 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 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趣缘关系 D.业缘关系 lO.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C. 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化 11.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2.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是( )。 A. 国家政权 B. 国家法律 C.国家各项制度 D.社团组织 13.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 A. 习俗 B.道德 C.舆论 D.宗教 14. 即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 A. 传统发展战略 B. 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跨越式发展战略 15.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胜利召开,召开的地点是( )。 A. 美国 B.英国 C. 巴西 D. 中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 )。 A. 逻辑性 B.整体性 C. 综合性 D.应用性 E.前赡性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是( )。 A.规模小 B.非正式控制 C.面对面交往 D.成员具有多种角色 E. 满足需求为首位 3.社区的构成要素有( )。 A.共同生活的人群 B.一定的地域 C. 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D.一定的管理机构 E.社区文化 4.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 )。 A.环境意识差 B. 执法不严 C. 认识错误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1.实验研究: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操纵一个变量(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由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三组最基本要素构成。 2.实地研究: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其中最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问。 3.文献研究: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包括: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5.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特点:(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 6.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2)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3)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 7.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选题阶段(是一项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调查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2)准备阶段(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3)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社会调查研究期末复习重点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以下内容是中央电大王朝中老师所明确的 1月《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考试的知识重点, 望同学们根据所讲重点, 作好复习考试。 一、几点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几个问题。 ( 一) 复习依据: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是以教材《社会调查研究》为依据, 因此, 同学们复习时首先是要认真读书。另外, 中央电大下发了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 它对大家复习考试也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 期末复习指导编制了一套覆盖全部考核知识点的系统的综合练习题, 其中填空题和选择题给出了全部参考答案, 简答题和论述题只给出了部分题目的参考答案, 应用题则给了提示。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教材组织有关答案。因此大家应当综合利用教材、期末复习指导和网上资源进行复习。 ( 二) 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不要以为期末考试一考定天下。本课是双及格。形成性考核非常重要。 ( 三) 答题方法

同学们复习时不能只注意教学内容, 也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期末考试的题目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应用题。 其中填空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的记忆, 相对比较简单。同学们只要认真做好综合练习题就能够了。简答题主要是注意对答题量的控制。有一个简单的办法: 如果一道题只有三、四个以下要点、层次或方面, 那么就需要对每个要点用一两句话加以说明; 如果有五个要点以上, 那么只答出要点就能够了。论述题要求答题必须全面、丰满, 不能只答要点。应用题主要考查对一些基本调查方法、技能的掌握, 要求做到理解并能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无论是简答题, 还是论述题和应用题, 答案都不要求与教材语言完全一致, 只要意思到了就能够。因此, 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只记要点, 然后自己组织语言。 二、各章节重点 本课程需要考核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宽, 可是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对那些记忆性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概念不再一一介绍, 同学们能够根据期末复习指导和网上的综合练习题中的填空题、选择题去掌握。下面, 只是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 提示一下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要问题, 并重点讲一下应用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