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摘要: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世界三个方面分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关键词:读者批评理论更新视域《指环王》

《魔戒》是J.R.R托尔金(1882-1973)的代表作,是现代西方魔幻文学的鼻祖。自1995年问世以来,《魔戒》在西方累计销售量超过5000万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掀起了魔幻文学的热潮。其中如RoAo萨尔瓦多《被遗忘的国度》系列、崔西·西克曼《龙枪》系列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无不深受《魔戒》的影响。[1]《魔戒》主要讲述黑暗君主索隆铸造的魔戒拥有统治全世界的力量。唯有把魔戒送到厄运山脉的烈焰中彻底销毁,才能挽救中土人民。于是弗拉多主动提出前往完成此任务。历经多重磨难后,弗拉多和山姆终于完成使命把魔戒扔进了厄运山脉的烈焰中。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解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背景

读者反应理论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接受美学思潮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文学理论。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对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读者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应将诠释权交给读者。强调读者根据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反应。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两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与文本中心向读者文本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其中以沃尔夫冈·伊赛尔理论为主。伊瑟尔认为“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的创造作用。阅读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作性活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2]

2.更新视域

读者是阅读作品的二次创造者,在阅读之前已经对作品有预设。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符合作者的提前预设,即产生共鸣;也会出现与预设不符,读者会产生很多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的疑惑会逐一被解开,进而形成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在现有意象的基础上建构对象,从总体和整个过程来看,具有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正是这种阅读阶段的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不断引起读者追根穷源的内在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阅读愿望,使作品在读者的意识中不断得到转化,从而推进阅读的进程。[3]

在弗拉多最终把魔戒扔进厄运山脉的火焰之前,读者对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销毁魔戒的使命始终是持怀疑态度,因为弗拉多与读者所熟知坚毅果敢的英雄人物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他不是英雄,因为最终他没有抵住想要拥有魔戒的欲望;一部分人认为他是英雄,因为他使魔戒坠入火焰山最终销毁,世界从精灵统治时代转到人治时代;一部分人认为他虽是英雄,但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受到魔戒的诱惑。弗拉多究竟是不是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取决于读者已有对英雄的认知和在阅读过程中参与其中不断向作品本身发问和回答过程中产生。

2.1人物形象的更新视域

读者读到弗拉多是个身材矮小、喜欢吟诗作曲,最好天天宴乐、过着逍遥快活的生活的人。在整个霍比特人的历史中只发生一次战斗,即1914(霞尔历)的傍水镇之战。魔戒远征队中的灵魂人物刚多尔夫说:“霍比特人身材矮小,并不适合迎战。”因为传统的英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身材高大,英勇善战。读者不禁问: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使命?对于这个问题,读者可以在故事的发展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在小人物霍比特人身上,他们淳朴、憨厚、无纷争,无困扰。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魔戒对灵魂的腐蚀。罗琳精灵女王说:“或许弱者也能完成这个任务,只要他拥有一颗强者的心。”

2.2人物性格的更新视域

当读者形成了一种“期待视域”,将小说理解成是弗拉多虽“身材矮小”但是充满自信、果敢、坚毅的成功的英雄。但是读者读到的却是缺乏自信,内心犹豫,性格软弱的弗拉多。弗拉多始终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充满怀疑,他没有把握一定能完成销毁魔戒的任

务。当山姆担忧他们带的干粮能否维持到完成使命时,弗拉多说:“我说不上多久算完成使命……我认为没必要想以后的事。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就是想到了,谁又说以后怎么样?就是想到了,谁又说的清到底会有什么结果?结果那玩意儿投进火山口,我们又会怎么样?你说,山姆,我们还需要面包吗?我想用不着。要是我们能坚持到火山口,我们就算是尽了力了。我开始觉得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弗拉多天性排斥暴力行为,他性格内向,喜欢休闲的生活,他是个梦想家。他会表达他的伤心、恐惧和无助。站在安达因河旁,弗拉多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真想毁掉它呀!我天生就承担不了这艰巨的使命。要是我从未讲过这枚戒指该有多好!为什么它要落在我的手里?”[4]此外,弗拉多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往往产生惧意,从而不愿向前。在即将到达厄运山口的时候,他被两个奥克斯(半兽人)俘获了,在被自己忠心的仆人山姆救出时,弗拉多说道:“只有一天吗?我觉得好像已过了好几个星期。”“我坠入了黑暗和噩梦中,醒来后却发现情况更糟。”“我想,我快要疯了。”在销毁魔戒的路途中,弗拉多不止一次发生过抱怨和叹息,他几乎在一开始就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沉重不堪的人物,而这些特点在传统英雄身上是绝对没有的。这样,读者不得不打破原有的期待视域并构成新的期待视域。读者已经开始不确定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重任——销毁魔戒。这种不确定性自然而然地向读者发出邀请,给予读者思考的机会,留出想象的空间,从而促使阅读行为的继续进行。

2.3内心世界的更新视域

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弗拉多在销毁魔戒的路途中,他缺乏自信,性格懦弱,而且内心世界是黑暗的,读者又会担心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使命。但是在销毁魔戒的路途中,一直有忠诚的伙伴山姆,弗拉多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变化,读者又开始重新更新视域,期待着弗拉多可以完成使命。在销毁魔戒的途中,魔戒时时诱惑着他,而魔戒被销毁后,弗拉多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为此,他不得不告别中州,前往西方。尽管如此,弗拉多依然说道:“我也曾那么想过,但我受的伤太重,山姆。我努力拯救霞尔,现在已经如愿以偿,但这不是为了我自己。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山姆,在危险降临时,就得有人去牺牲,不顾自己,这样,其他人才可以留下来。”通过这段内心的独白,我们可以看到弗拉多高尚的人格。

对于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销毁魔戒的使命,读者已经明确,尽管他不能算是成功的英雄,但是可以称他为失败的英雄。之前关于弗拉多的意义未定与空白,通过读者的阅读和思考得到现实化和具体化。

3.结语

以往批评者在分析作品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一般从作品出发分析作品中的社会、个人命运,等等,忽略了读者对作品的关注,从而放弃了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分析的探究,也没有注意到探究作品对当时及以后读者的影响。本文力求从读者角度出发,把以作品为中心变为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的角度探讨作品的意义,读者不再是作家道德说教的接受者,而是文本为定点和空白的确定者和填补者,读者与文本共同构成作品。托尔金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弗拉多的塑造就是很好的体现。读者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弗拉多进行思考、认识、再思考、再认识,“消解文本中出现的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或用不同的方式填充不同观点之间的空白”。

参考文献:

[1]HumphreyCarprenterTolkien:ABiography[M].BostonHoughton,1977:26.

[2]郭宏安,章国锋.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马友平.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渝西学院学报,2002(1).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宁教高【2012】348号。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摘要: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世界三个方面分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关键词:读者批评理论更新视域《指环王》 《魔戒》是J.R.R托尔金(1882-1973)的代表作,是现代西方魔幻文学的鼻祖。自1995年问世以来,《魔戒》在西方累计销售量超过5000万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掀起了魔幻文学的热潮。其中如RoAo萨尔瓦多《被遗忘的国度》系列、崔西·西克曼《龙枪》系列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无不深受《魔戒》的影响。[1]《魔戒》主要讲述黑暗君主索隆铸造的魔戒拥有统治全世界的力量。唯有把魔戒送到厄运山脉的烈焰中彻底销毁,才能挽救中土人民。于是弗拉多主动提出前往完成此任务。历经多重磨难后,弗拉多和山姆终于完成使命把魔戒扔进了厄运山脉的烈焰中。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解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背景 读者反应理论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接受美学思潮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文学理论。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对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读者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应将诠释权交给读者。强调读者根据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反应。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两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与文本中心向读者文本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其中以沃尔夫冈·伊赛尔理论为主。伊瑟尔认为“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的创造作用。阅读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作性活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2] 2.更新视域 读者是阅读作品的二次创造者,在阅读之前已经对作品有预设。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符合作者的提前预设,即产生共鸣;也会出现与预设不符,读者会产生很多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的疑惑会逐一被解开,进而形成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在现有意象的基础上建构对象,从总体和整个过程来看,具有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正是这种阅读阶段的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不断引起读者追根穷源的内在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阅读愿望,使作品在读者的意识中不断得到转化,从而推进阅读的进程。[3] 在弗拉多最终把魔戒扔进厄运山脉的火焰之前,读者对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销毁魔戒的使命始终是持怀疑态度,因为弗拉多与读者所熟知坚毅果敢的英雄人物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他不是英雄,因为最终他没有抵住想要拥有魔戒的欲望;一部分人认为他是英雄,因为他使魔戒坠入火焰山最终销毁,世界从精灵统治时代转到人治时代;一部分人认为他虽是英雄,但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受到魔戒的诱惑。弗拉多究竟是不是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取决于读者已有对英雄的认知和在阅读过程中参与其中不断向作品本身发问和回答过程中产生。 2.1人物形象的更新视域 读者读到弗拉多是个身材矮小、喜欢吟诗作曲,最好天天宴乐、过着逍遥快活的生活的人。在整个霍比特人的历史中只发生一次战斗,即1914(霞尔历)的傍水镇之战。魔戒远征队中的灵魂人物刚多尔夫说:“霍比特人身材矮小,并不适合迎战。”因为传统的英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身材高大,英勇善战。读者不禁问: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使命?对于这个问题,读者可以在故事的发展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在小人物霍比特人身上,他们淳朴、憨厚、无纷争,无困扰。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魔戒对灵魂的腐蚀。罗琳精灵女王说:“或许弱者也能完成这个任务,只要他拥有一颗强者的心。” 2.2人物性格的更新视域 当读者形成了一种“期待视域”,将小说理解成是弗拉多虽“身材矮小”但是充满自信、果敢、坚毅的成功的英雄。但是读者读到的却是缺乏自信,内心犹豫,性格软弱的弗拉多。弗拉多始终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充满怀疑,他没有把握一定能完成销毁魔戒的任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论)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读)1 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 2.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理论渊源 3. 接受美学的创新之处

4. a) b) 5. a) b) c)

成新的期待视域。 6.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 a)伊瑟尔vs. 新批评 i.新批评:文本细读志在阐释文本和总结出文本的意义。 ii.伊瑟尔:任何解读只能是文学文本的一种可能实现,文本意义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文本内部的属性。批 评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读者于都是支配思想和认识的各种规范和法 则。 b)伊瑟尔vs. 胡塞尔的现象学 i.胡塞尔:提出了一套极为主观的认识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不是被动地接受事物的存在,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向主动去构想世界。 ii.伊瑟尔:接受了伊格尔顿提出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间隙和不确定因素的“图示化结构”,需要读者的想象和加工来填充”这一观点, 进而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一术语,想说明文本中的不确定 因素和空白本身即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他指出,在阅 读过程汇总,读者的阅读期待被充分调动起来去填补那些空白,完 成作品的具体化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固有的带视域不断改 变,新的期待视域不断形成,这都是“文本的召唤结构”发生作用 的结果。 此外,他还提出“隐含的读者”这一术语,以表明阅读暗含于文 本的构成之中。隐含的读者不是实际阅读文本的具体某一个(些) 读者,而是作家想象中的被理想化的读者,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 待。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把文本中潜在的意义与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对这些潜在意义的实现结合起来。 c)伊瑟尔vs. 伊格尔顿 i.伊格尔顿: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部“图示化的结构”,等待读者具体 实施。 ii.伊瑟尔:吸收了伊格尔顿的观点,进而认为读者的具体化过程不是句解释文本的统一性而是去解释文本中的间隙和各种不确定因素。 随着阅读的展开,这些间隙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地向读者头脑中的规 范和法则提出挑战和质疑,破事读者修正和改变那些先入之见,对 自己所习惯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产生一种批评性的再认识,从而形成 新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优秀的作品经常否定读者(和其他的一般作 者)通常所持的理解规范和法则,打破读者的习惯性期待(p255)。 7.尧斯vs. 伊瑟尔

读者批评

接受美学的两位德国学者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文学教授。1967年4月,有感于当时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他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ture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ture theory,1967)的演讲,标志着康斯坦茨学派的崛起,同时也开启了20世纪后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新方向。作为接受美学的宣言,《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从考察以往的文学史研究论起的。他认为,要解决文学史研究中的种种难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作用。他指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是反应的锁链,而是一种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力量。没有作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便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其媒介过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在其中发生着从简单的接受到批评的理解,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他强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史,就必须首先清除历史客观主义的虚假观念。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的接受和创造的过程,它是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在他看来,读者并非是一块“白板”,他对作品的接受是以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为前提条件的。换言之,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全新事物,相反,它唤起读者对已读过的东西的回忆,使读者形成某种特别的情感态度,并以其开头唤起对中间和结尾的期待。正是这种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构成了读者特定的“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它们“来自于对体裁的前理解,来自于对已熟悉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来自于诗歌语言和使用语言之间的对立”。当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新的文本为读者唤起了来自早先某些文本的期待视野和熟悉法则,但同时,它们又被这一阅读过程所修正、改造,也可能仅仅只是复制。 正是由于这种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造成的审美距离,对接收美学具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意义。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期,其最初读者满足、超越、反对或失望的方式,显然为确定其审美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先前审美经验的熟悉性与接受新作品所需的‘视野改变’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有些作品由于彻底打破了熟悉的期待视野,以致它们的受众只能逐渐发展起来。例如,《包法利夫人》的叙述方式,对于当时多数读者的期待视野来时是难以解释的。等到它被读者认可而形成一种新的期待标准后,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另一部小说《范妮》就渐渐被人遗忘了。 姚斯强调,理解不仅仅是重复,而且始终是创造。而一部文学作品的潜在意义是在它的历史接受中得以实现的。在他看来,唯有从文学接受的历时性角度来考察,才能解释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举个来说,正是马拉美等人的抒情诗,使人们得以去重新认识早已被遗忘的巴洛克诗歌,尤其是为重新阐释贡戈拉的诗歌打下了基础。 因此,通过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以不断更新人们的审美经验,进而促使读者的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也不断得到更新,这正是接受美学理论探索的出发点。 与姚斯齐名的另一个倡导接受美学运动的领军人物是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 主要著作:《隐含的读者》(The Implied Reader,1972)和《阅读活动》(The Act of Reading,1976)。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霍桑的创作十分注重读者的参与,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后发现,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布朗时有意通过意义未定与空白使读者对布朗的形象进行解读和体验,其中所体现的引导性与隐蔽性更促使读者主动进行思考与想象,进而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一、前言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家们都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只与主动创作的作者有关,而与被动阅读的读者没有关系。然而,随着接受理论的出现,读者逐渐被放在了与作者和文本同样的高度,即文学研究开始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本文以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为例,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欣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二、文献综述 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形成之前,国内学者主要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心理以及宗教观念等方面对《好小伙布朗》进行了深入分析。徐海香在分析霍桑本人的思想及创作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好小伙布朗这一角色的塑造旨在探讨人性的善恶。而钟毅通过解读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反复出现的色彩以及森林等意象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即霍桑运用象征手法的目的在于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杨少华则借助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指出,主人公布朗的悲惨命运是其过分热衷和沉迷于人格面具的结果。李世强则从文本着手,认为小说呈现的是霍桑本人矛盾的宗教观。除此之外,国外学者的分析也丰富了学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Hubert从原型神话批判的角度入手,认为浮士德就是布朗的原型并分析了二者的紧密联系。而Joan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深入解读了文中出现的多重符号。虽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这部短篇小说进行了分析,但它们的重点仍是作者和文本,很少或者没有考虑读者在文学作品存在中发挥的作用。简言之,就这部小说而言,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读的文献仍然很少。 三、读者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文学作品并非恒定不变的客体,在面向未来时它拥有无限开放的意义呈现过程,即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性存在,而决定这种历史性存在的关键在于读者的理解。基于此,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决定作品存在的关键是读者的实际性参与,而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或显或隐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以此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感态度中。与姚斯齐名的伊瑟尔则提出,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成品,具有意义未定性与空白性,只有当拥有丰富想象力的读者参与到阅读与建构的过程中时,这个成品才能成为作品。

从读者反应论对比两个《双城记》译本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c17987983.html, 从读者反应论对比两个《双城记》译本 作者:冯宝茵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6期 摘要: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双城记》被评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其不同译本用词和情感渲染都有很大区别。本文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对比孙法理和宋兆霖的两个译文发现,优秀的文学翻译不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读者的反应和需求,还应还原出原作品本角色的个性色彩。 关键词:译文对比;读者反应论;《双城记》 一、前言 读者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关注和审视的对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读者有一定的认识与考虑。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译文的优秀与否考察的是,读者能否从译文中正确地理解原著以及读者欣赏原著文本的程度。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反映出人物的社会各阶层和地域特色,极尽描摹地刻画出原作品人物。 二、读者反应论 读者反应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身兼读者和译者两个要务的翻译者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原作品,并将原作品阐释清楚,保证译文读者和原作品读者有相同的阅读效果;第二,译文是译者通过目的语的字、词、句来显现出原文本中的内容。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译者的注意力从原作品形式转移到译文呈现的过程和结果上。好的译文应该忠实于读者的反应,要有内容上的忠实,还要读者阅读译文后的效果忠实度。 三、具体分析 (一)从词汇合理性的角度分析 词汇和语句是组成信息文本的基础,译者是否对原作品本有准确深入理解体现在能否给出对等词汇。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译者的选词要做到选择的词汇是否能够让读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正确地理解;选择的词汇能够恰到好处的传达原作品中的信息和情感色彩。 例: 原作品:He was an inquisitive fellow,and sometimes when she had quite forgotten him in gazing at the prison roof and grates,and in lifting her heart up to her husband……

读后感 批评理论

2017-2018年第二学期读书心得体会 在本学期的读书学习中,本人受益匪浅。我所选择的阅读书目为外研社的《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Lois Tyson著赵国新等译。全书行文亲切自然,简明易懂,例子生动有趣,无论对于文论初学者还是研究者,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书共十三章,作者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分析对象,分别介绍了精神分析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和后殖民批评等十多家批评理论。每章末尾以提问形式启发读者如何运用本章理论对特定作品进行分析。 本书从第二章精神分析批评开始谈起,讲到无意识的起源、心理防御焦虑与核心问题、梦和梦的象征、死亡的真谛、性的真谛、拉康式的精神分析、经典精神分析与文学。精神分析批评家针对文学文本提出的一些问题“这和爱情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作者不仅仅是介绍枯燥的理论而已,他还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分析解读为例,深入解释理论的实践问题: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其他文学作品的方法。小说中黛西是盖兹比实现猎取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手段,而不是目标。盖兹比内心有很强的心理防御,通过压抑自己对过去真实的回忆,希望杀死给他造成心理创伤的父母,并渴望从父母那得到心理滋养。然而努力压制,却不停的受到童年过去压抑的无意识的控制和影响。正如小说中的结语:“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批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预设,美国的阶级体系,意识形态的角色人类行为商品以及家庭马克思主义和文学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针对文学文本提出的一些问题“你有什么,就是什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也令人深思,小说暴露了资本主义文化背后的黑暗,中肯地分析了美国梦不仅没兑现,反而导致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腐化。但是,作者费兹杰拉德既是资本主义的批评者,也是资本主义的桂冠诗人,他的作品能让读者倾心于小说中所谴责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应该注意到的。 第四章女性主义批评介绍了女性主义的起源,分析女性主义的流派,如法国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女性主义的要义为揭示文学作品是如何强化或弱化女性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层面遭受的压迫。 第五章新批评认为“文本细读”非常重要,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恒定不变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 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组成的。发达的西方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占领大众的“常识”领域,也才能够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无意识:“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它们就像冰山中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简称,是指批评家在对文学现象的阅读和评论过程中体现的特定批评方式,以及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价值系统。 假定:特定文学批评所提出或隐含的某些理论预设。 方法:特定文学批评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法则。 问题重心:特定文学批评所关注的问题焦点。 “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 模仿说:文艺是对某种外在东西的模仿。 表现论:主张文学来自作家的主观情感,是内心世界的外化. “含混”: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该术语由燕卜荪引入新批评,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 “悖论”: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是而非”的语句。 能指:当一个词被说出来时接受者所听到的声音图像或文字标识,它是符号的视—听方面。 所指:单词在接收者的心中所唤起的意义、声音图像所指示的东西是符号概念方面。 延异:语言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意义必将向外“扩散”,意义最终又是不能获得的即所谓意义的无穷“延宕”。 播散:意义的延异的而非是,播散总是不断地、必然地瓦解着文本,显示文本的凌乱、松散、重复。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_梁实秋的莎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收稿日期:2006-11-11 作者简介:尚文岚(197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72-02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中 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尚文岚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读者接受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值得重视和借鉴。然而,如果全盘接受读者接受理论的观点,把文学翻译仅仅看作一种译者主体行为,势必会导致不准确的翻译。读者对于文化空缺词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变化过程。关键词:文化空缺词;读者反应论;读者反应的动态变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在译界各领风骚:朱氏风格行文流畅,文辞华赡;梁氏风格骈散互用,相映生辉。文化空缺词是由文化理解的差异而反映在不同语言上的词汇空缺。在翻译界,往往采取词组代替、音义加释、补充加注、换用替代等种种手段,以求找到等值的传递话语信息的最佳方案,达到话语文化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而本文旨在通过对莎剧两个中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译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读者反应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动态性。 1 两译本简析 朱生豪强调译笔流畅,保持原作之/神韵0,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0,呈露作者之/命意0,/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感赞同0。在5译者自序6中说:/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0作者因而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我国读者群中影响非凡。这些读者的阅读目的是欣赏而不是研究,采用意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目的读者与译文在文化与语言上的距离。梁实秋译强调的是/存真0,在译莎的例言中,他写道,/原文常有版本困难之处,晦涩难解之处亦所在多有,,,原文多猥亵语,悉照译,以 存其真。0他还指出莎剧中许多/时代错误0,梁实秋译莎作看了大量参考书,加上他学识渊博,故能发现许多莎作错误。从存真和辨误两点可看出梁实秋学者品格。梁实秋译悲剧气势庄严,极富戏剧效果及艺术性,展现莎翁诗文、歌剧情思洋溢之风采。人物刻划细腻,剧情描写极生动,加上梁实秋先生译笔流畅,增显莎翁匠心独运,沉着圆融之纯熟,为研究莎翁文学必备的经典名著。有些梁译读者的阅读目的是为了研究。 2 两译本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2.1 文化空缺词 文化空缺词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得差异而反映在语言上的一种符号或语义空缺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由于文化焦点的差异,往往会出现词汇空缺,形成翻译的障碍。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重要的是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2.2 读者反应论的合理性 在翻译中,原语/文本0是静态的、个体的,而接受者则是能动的可变的、群体的。因此,语际转换中在如何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问题上,我们关注中心应当是接受者(读者群体)或受话者(听众),而不仅仅是原语的文本。 奈达认为,翻译即是交际,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读译文时所获得的是什么。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0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那么,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重视读者反应是 第3卷第1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3,No .12007年3月 Jour nal ofH enan Un i v ersity of Technology(Soc ial Science) M ar .2007

读者反映理论

Real Reader ?The “real readers”, or members of a particular reading public, are historically real people. To reconstruct these readers, one needs to know, among other things, the norms (both literary and social) of their time, their emotions and attitudes aroused by the work, and the critical judgments they passed on it. ?Here Iser must have in mind the work of his colleague H.R. Jauss, whose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deals chiefly with the “history of responses”. Hypothetical Reader ?Unlike the real historical reader, the hypothetical reader owes its existence to the critic when the latter creates it as the receiver of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a particular work.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he hypothetical reader (as shown in the diagram), but what concerns Iser more is the first type, the ideal reader, because the second type, the contemporary reader, though often casually mentioned by critics, is difficult to specify. ?Unlike the real reader and the contemporary reader, the ideal reader is a “fictional being” tha t crops up now and then in discussion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often with different re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P.J. Rabinowitz, for instance, defines it as theoretical models (such as G. Prince?s “narratee”, W. Gibson?s “mock reader”, and even Iser?s “implied reader”) that help to show the ideal op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the text. The Psychologically Describable Reader ?The reader in this category refers to one “whose psychology has been opened up by the findings of psychoanalysis” (Iser, 1987, pp.27-28). The typical psychoanalytical reader is found in the work of N. Holland, who defines his psychoanalytical reading of texts as “transactive criticism”, and his reader as the “transactive reader”, namely, one who “works explicitly from his transaction of th e text” The Reader as Heuristic Models ?This category is important for the present discussion because Iser?s “implied reader” is, to a great extent, one such model along with many others. ?We will begin our discussion of Iser?s reading theory by first reca lling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oncepts of the reader discussed just now, in order to see how Iser tries to avoid, or rather, to overcome them in his model of the reader. The problem with the “real reader”, as we have seen, is that the reconstruc tion of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depends heavily on the availability of historical data. The “ideal reader”, on the other hand, is believed to presuppose 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the work and therefore demolishes the very basis of its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reader. As for Holland and Fish who try to locate meaning in the reader?s mind (the unconscious for Holland and the internalized competences for Fish), the link seems loose between the literary experienc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and the process of

从读者反应批评看 田纳西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5, 3(3), 88-9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0c17987983.html,/journal/wls https://www.doczj.com/doc/0c17987983.html,/10.12677/wls.2015.33014 Analysis of Tennessee William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Li Li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Email: lilylililiu@https://www.doczj.com/doc/0c17987983.html, Received: Aug. 12th, 2015; accepted: Sep. 1st, 2015; published: Sep. 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0c1798798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the play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by Tennessee Williams, the heroine Blanch is a typical “bad woman”. However, many critics and readers sympathize with her. The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analyzes how the images of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are overth-rown in the readers’ mind and how readers give them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reading. Williams stirs up the readers’ desire of participat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play by making them forming different view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author, rereading the text, constantly subverting, confirm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ir own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readers grasp the work’s theme the author intended to create at last. Keyword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Overthrow, Sympathy 从读者反应批评看 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 刘俐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Email: lilylililiu@https://www.doczj.com/doc/0c17987983.html,

《文学批评》练习题库及答案

《文学批评》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 1、20世纪文学批评具有批判否定的革新态势,(),批评的理论化,()等世纪特征。 2、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3、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是:摒弃(),标举();形式就是价值;无信息的()。 4、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用()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5、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的比喻来归结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他把创作比作(),把批评比作()。 6、《随园诗话》的作者是()。 7、逻辑学意义上的方法有归纳与(),()与逻辑,定性与定量等。 8、新历史主义批评吸收了法国思想家福柯的“断层”和“差异”的历史观,用众多小写的、()的“历史”取代了原先一个大写的、()的“历史”。 9、确定选题必须对()与()进行全面估量.。 10、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潮流的区别与()在20世纪前期甚为明显,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融合与相互()的趋向则逐渐抬头。 1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和()为指导,以()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12、批评的否定精神是评论者()的体现。 13、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的真情实感、()的真实感受与()的真实的统一。 14、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两个基本命题是()、()。 15、文学批评文章的主要样式包括()、()、对话体、()和()等。 16、中国文学批评的源头是春秋时代对()的评论。 17、西方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和()。 18、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把()当作重要的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生产。 19、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有句很著名的话:“人们把文学看成是无规则的()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作是无信息的()来看了。” 20、在从事接受史的研究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发掘和选择()。 21、文学批评的实证性强调(),思辨性强调()。 22、欧阳修的()是诗话的开山之作。 23、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一语出自()。 24、文化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是(),文化发生变化的外在因素是()与接触。 25、“诗不是()感情,而是()感情,不是()个性,而是()个性。” 26、王国维的()是借西方哲学、()解释中国传统文学的初步尝试。 27、胡塞尔的学生()将历史引入现象学。 28、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阐释文学()的历史、()的特定的批评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西方文學批評理論 民文二沈嘉悅 中文三劉益嘉 中文三劉軒含 本次報告大綱 我們將分成三點做主軸:文概的概括性簡介,簡單的介紹形式主義與新批評。之後由另一位同學介紹馬克思主義,用來映證陳芳明的左翼台灣,最後一位同學介紹讀者反映論映證林芳玫。 形式主義 俄國形式主義批評(R u s s i o n F o r m a l i s m)源於1914年到1915年冬天成立的莫斯科語言學會,該學會的宗旨是促進語言學和詩學的研究。由於受到壓制,30年代時形式主義文學批評中心轉移到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語言學派」由此成立,新加入的成員如楊?P穆卡洛夫斯基、雷納?P韋勒克等,繼承了強調詩歌語言問題這一研究方向。 40年代起,雅克慎和韋勒克到美國任教,繼續從事形式主義理論研究。 形式主義的基本主張 反動的思想 反對傳統文學批評把文學當作心理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附庸; 指責象徵主義、印象主義主觀隨意的批評。 形式主義的想法

使詩學重新回到科學研究事實的道路 擺脫主觀唯心主義的傾向 戒除傳統社會學批評和機械反映論的庸俗作風 恢復文學獨立性,堅持文學本體論,建設一門針對文學本身的系統和科學的研究。 史柯洛夫斯基 《詞的復活》一書中,提出對形式的感覺的原則是審美感覺的特徵:「如果我們要給詩歌感覺甚至是藝術感覺下一個定義,那麼這個定義必然是這樣的:藝術感覺是我們在其中感覺到形式(可能不只是形式,但至少是形式)的一種感覺。 文學批評應該從分析,即從感覺形式開始,並最終回到形式上來 文學的語言有其「陌生化」作用,用以區別一般傳播用語言。 但不同於象徵主義耽溺於意象的追尋,他相信文學的語言有其決定性的手法在。也就是說,可以找到一定的規範。 雅克慎(J a k o b s o n) 語言學家、文學評論者。 文學即是「對日常語言有組織的暴力」。 認為「陌生化」只是過程,它們都可以建立起一套系統,等到被熟悉後即可被辨識為何種文體。可以看出熟悉過程的是讀者,也就是讀者將其建立起一套閱讀機制,用來分別何種文類。 穆卡洛夫斯基 從語言的角度出發,把觀照(觀看和對照)的角度增加,認為讀者也具有重要的位置,因為這都是社會的產物;作品並非是孤立在社會以外的產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