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霍桑的创作十分注重读者的参与,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后发现,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布朗时有意通过意义未定与空白使读者对布朗的形象进行解读和体验,其中所体现的引导性与隐蔽性更促使读者主动进行思考与想象,进而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一、前言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家们都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只与主动创作的作者有关,而与被动阅读的读者没有关系。然而,随着接受理论的出现,读者逐渐被放在了与作者和文本同样的高度,即文学研究开始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本文以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为例,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欣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二、文献综述

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形成之前,国内学者主要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心理以及宗教观念等方面对《好小伙布朗》进行了深入分析。徐海香在分析霍桑本人的思想及创作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好小伙布朗这一角色的塑造旨在探讨人性的善恶。而钟毅通过解读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反复出现的色彩以及森林等意象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即霍桑运用象征手法的目的在于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杨少华则借助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指出,主人公布朗的悲惨命运是其过分热衷和沉迷于人格面具的结果。李世强则从文本着手,认为小说呈现的是霍桑本人矛盾的宗教观。除此之外,国外学者的分析也丰富了学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Hubert从原型神话批判的角度入手,认为浮士德就是布朗的原型并分析了二者的紧密联系。而Joan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深入解读了文中出现的多重符号。虽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这部短篇小说进行了分析,但它们的重点仍是作者和文本,很少或者没有考虑读者在文学作品存在中发挥的作用。简言之,就这部小说而言,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读的文献仍然很少。

三、读者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文学作品并非恒定不变的客体,在面向未来时它拥有无限开放的意义呈现过程,即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性存在,而决定这种历史性存在的关键在于读者的理解。基于此,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决定作品存在的关键是读者的实际性参与,而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或显或隐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以此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感态度中。与姚斯齐名的伊瑟尔则提出,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成品,具有意义未定性与空白性,只有当拥有丰富想象力的读者参与到阅读与建构的过程中时,这个成品才能成为作品。

读者意见反馈卡

读者意见反馈卡 尊敬的读者: 感谢您购买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我们一直致力于CAD、CAPP、PDM、CAM和CAE等相关技术的跟踪,希望能将更多优秀作者的宝贵经验与技巧介绍给您。当然,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在看完本书之后,有什么好的批评和建议,或是有一些感兴趣的技术话题,都可以直接与我联系。 责任编辑:杨民强 E-mail: 杨民强ymq010@https://www.doczj.com/doc/032746122.html, ;展迪优zhan_ug@https://www.doczj.com/doc/032746122.html,。 请认真填写本卡,并通过邮寄或E-mail传给我们,我们将奉送精美礼品或购书优惠卡。 书名:《UG NX 5.0模具设计教程》 1.读者个人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务:学历: 专业:单位名称:电话:手机: 邮寄地址邮编:E-mail: 2.影响您购买本书的因素(可以选择多项): □内容□作者□价格 □朋友推荐□出版社品牌□书评广告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指定□内容提要、前言或目录□封面封底 □购买了本书所属丛书中的其他图书□其他 3.您对本书的总体感觉: □很好□一般□不好 4.您认为本书的语言文字水平: □很好□一般□不好 5.您认为本书的版式编排: □很好□一般□不好 6.您认为UG其他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您所迫切需要的? 7.其他哪些CAD/CAM/CAE方面的图书是您所需要的? 8.认为我们的图书在叙述方式、内容选择等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如若邮寄,请填好本卡后寄至: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杨民强(收)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88379771 传真:(010)68329090 如需本书或其他图书,可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网站联系邮购: https://www.doczj.com/doc/032746122.html, 咨询电话:(010)88379639,88379641,88379643。

读者批评

接受美学的两位德国学者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文学教授。1967年4月,有感于当时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他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ture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ture theory,1967)的演讲,标志着康斯坦茨学派的崛起,同时也开启了20世纪后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新方向。作为接受美学的宣言,《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从考察以往的文学史研究论起的。他认为,要解决文学史研究中的种种难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作用。他指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是反应的锁链,而是一种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力量。没有作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便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其媒介过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在其中发生着从简单的接受到批评的理解,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他强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史,就必须首先清除历史客观主义的虚假观念。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的接受和创造的过程,它是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在他看来,读者并非是一块“白板”,他对作品的接受是以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为前提条件的。换言之,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全新事物,相反,它唤起读者对已读过的东西的回忆,使读者形成某种特别的情感态度,并以其开头唤起对中间和结尾的期待。正是这种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构成了读者特定的“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它们“来自于对体裁的前理解,来自于对已熟悉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来自于诗歌语言和使用语言之间的对立”。当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新的文本为读者唤起了来自早先某些文本的期待视野和熟悉法则,但同时,它们又被这一阅读过程所修正、改造,也可能仅仅只是复制。 正是由于这种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造成的审美距离,对接收美学具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意义。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期,其最初读者满足、超越、反对或失望的方式,显然为确定其审美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先前审美经验的熟悉性与接受新作品所需的‘视野改变’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有些作品由于彻底打破了熟悉的期待视野,以致它们的受众只能逐渐发展起来。例如,《包法利夫人》的叙述方式,对于当时多数读者的期待视野来时是难以解释的。等到它被读者认可而形成一种新的期待标准后,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另一部小说《范妮》就渐渐被人遗忘了。 姚斯强调,理解不仅仅是重复,而且始终是创造。而一部文学作品的潜在意义是在它的历史接受中得以实现的。在他看来,唯有从文学接受的历时性角度来考察,才能解释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举个来说,正是马拉美等人的抒情诗,使人们得以去重新认识早已被遗忘的巴洛克诗歌,尤其是为重新阐释贡戈拉的诗歌打下了基础。 因此,通过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以不断更新人们的审美经验,进而促使读者的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也不断得到更新,这正是接受美学理论探索的出发点。 与姚斯齐名的另一个倡导接受美学运动的领军人物是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 主要著作:《隐含的读者》(The Implied Reader,1972)和《阅读活动》(The Act of Reading,1976)。

文章的开头如何吸引读者

2.文章的开头如何吸引读者 最近审核了几本要上架的飞库作品,发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我看不到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重点 因为在文章的开头几万字里面,作者把很多背景的东西,推动情节的对话的东西,全部都交代出来,使得作品的主要线索被掩盖住。 我经常问作者:三千字,你最慢能看多久,能记住多少东西? 这个问题,我想问一问在座诸位,然后再请大家看一看你的开头三千字,有多少东西,是必须要记忆的,有多少东西,是没有必要存在的。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是否明显的指出来了? 为什么这么问呢?我们看书,都是从开头看的,没有任何一个读者会从中间开始看,哪怕他看了感觉有兴趣,也会从头开始。 也就是说,在开头,我们要让读者记住一些东西 那么,你想让读者记住什么? 第一:主角 第二:主线 第三:伏笔 第四:开场 个人以为,这四个东西,是我们需要让读者记忆的 先说主角:在开头,我们想要让读者记住主角,让读者在读者的心理产生代入感 当读者对你的人物产生了代入感,他才会继续追看下去 可是呢,很多作者,开场弄几十个人上百人 几十个人物名称出现,试问一下:你能否从好几个人名里面,找到谁是主角? 如果开场出场人物,有姓名的超过五个,试问,读者会不会有代入感障碍? 如果作者给主角弄了几十个形容词,身高马大,鼻若悬胆,目如朗星,帅得惊天动地 试问:读者能否从这些形容词里面,找出主角特有的特征? 所以说,如果想让读者记住主角的样子,请记住两点:

第一,死跑龙套的尽量少 第二,专门点出主角最特异性的特征即可,别整一大堆形容词 第二:主线,第三伏笔 想要让读者记住你的主线和伏笔,那么,开头的细节和场景,就不能太多,否则会把你要交代的东西冲淡 主线,也不能交代太多,点出重点的就好了,你后面有的是机会,交代清楚一切。 所以说,开头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背景的人,其实都是很悲惨的,因为你写的这些,把重要的淹没了,反而让读者无法读到你的重点 请记住,不管你文章写得好不好,最好是前三章,读者闭上眼睛就已经有了主要人物的脸谱。有了一点稍微清晰的主线,还有你埋伏在开头的伏笔 这样的文章,是不是比开场三章几十个人名,大量的背景,详细的细节的小说好呢? 而在七成以上的新人作者里面,他们都是详细刻画大场景,人物多到令人发指。。。 第四:开场,开场决定着小说的吸引力,好的开场可以让作者马上就获得一群忠实读者 开场,就是在介绍了主要人物伏笔后的第一个矛盾冲突,比如家破人亡,比如被人欺凌,比如资质测试之类的 开场呢,最好写的就是对比,很多人用很鲜明的对比来刻画开场矛盾,特别是凡人流,他们利用主角平凡但坚韧的特性,来对比别人资质好却懒散的特性 这样子对比下来,我们对人物的印象,就出现了,闭上眼睛还可以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当我们闭上眼睛可以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代入感了,这种代入感,会让我们愿意天天等更新,愿意花钱看小说 其实我们想让读者记住的东西还很多,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以刻画主角鲜明特色,以及增强主角代入感为主。至于其他的东西,完全可以丢在后面的东西补充。 只有读者对你的作品有了期待,他们才会持续追看。 你想让读者记住的东西,就是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能否让你们期待呢?如果可以,那么你就成功了。 今天这个话题,不止可以应用在文章的开头,而是任何地方都可以。 只要我们有在考虑,把什么东西写出来,让读者记住,让他们喜欢这个东西,那么,你写的小说,就是一部很棒的小说。 今天培训到此为止,接下去是提问时间。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摘要: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世界三个方面分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关键词:读者批评理论更新视域《指环王》 《魔戒》是J.R.R托尔金(1882-1973)的代表作,是现代西方魔幻文学的鼻祖。自1995年问世以来,《魔戒》在西方累计销售量超过5000万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掀起了魔幻文学的热潮。其中如RoAo萨尔瓦多《被遗忘的国度》系列、崔西·西克曼《龙枪》系列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无不深受《魔戒》的影响。[1]《魔戒》主要讲述黑暗君主索隆铸造的魔戒拥有统治全世界的力量。唯有把魔戒送到厄运山脉的烈焰中彻底销毁,才能挽救中土人民。于是弗拉多主动提出前往完成此任务。历经多重磨难后,弗拉多和山姆终于完成使命把魔戒扔进了厄运山脉的烈焰中。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解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背景 读者反应理论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接受美学思潮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文学理论。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对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读者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应将诠释权交给读者。强调读者根据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反应。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两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与文本中心向读者文本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其中以沃尔夫冈·伊赛尔理论为主。伊瑟尔认为“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的创造作用。阅读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作性活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2] 2.更新视域 读者是阅读作品的二次创造者,在阅读之前已经对作品有预设。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符合作者的提前预设,即产生共鸣;也会出现与预设不符,读者会产生很多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的疑惑会逐一被解开,进而形成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在现有意象的基础上建构对象,从总体和整个过程来看,具有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正是这种阅读阶段的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不断引起读者追根穷源的内在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阅读愿望,使作品在读者的意识中不断得到转化,从而推进阅读的进程。[3] 在弗拉多最终把魔戒扔进厄运山脉的火焰之前,读者对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销毁魔戒的使命始终是持怀疑态度,因为弗拉多与读者所熟知坚毅果敢的英雄人物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他不是英雄,因为最终他没有抵住想要拥有魔戒的欲望;一部分人认为他是英雄,因为他使魔戒坠入火焰山最终销毁,世界从精灵统治时代转到人治时代;一部分人认为他虽是英雄,但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受到魔戒的诱惑。弗拉多究竟是不是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取决于读者已有对英雄的认知和在阅读过程中参与其中不断向作品本身发问和回答过程中产生。 2.1人物形象的更新视域 读者读到弗拉多是个身材矮小、喜欢吟诗作曲,最好天天宴乐、过着逍遥快活的生活的人。在整个霍比特人的历史中只发生一次战斗,即1914(霞尔历)的傍水镇之战。魔戒远征队中的灵魂人物刚多尔夫说:“霍比特人身材矮小,并不适合迎战。”因为传统的英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身材高大,英勇善战。读者不禁问: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使命?对于这个问题,读者可以在故事的发展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在小人物霍比特人身上,他们淳朴、憨厚、无纷争,无困扰。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魔戒对灵魂的腐蚀。罗琳精灵女王说:“或许弱者也能完成这个任务,只要他拥有一颗强者的心。” 2.2人物性格的更新视域 当读者形成了一种“期待视域”,将小说理解成是弗拉多虽“身材矮小”但是充满自信、果敢、坚毅的成功的英雄。但是读者读到的却是缺乏自信,内心犹豫,性格软弱的弗拉多。弗拉多始终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充满怀疑,他没有把握一定能完成销毁魔戒的任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财务报表分析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在经营决策方面应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财务报表分析会影响领导者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发展方向。财务报表只是代表本年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决策者不能只依靠这个数据来做决策,应该和往年同期数据作比较,否则管理决策意义不大。公司的财务报表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公司本年及往年的财务报表与同一行业进行比较,剔除随意性和非本质性的东西,统筹兼顾合理分析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根据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2018三年的企业财务报表,计算公司偿付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财务指标,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读者传媒;财务报表;财务分析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company shall keep consistent wit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terms of business decisions.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will affect the decision-making of leaders, thu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nterprise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reflect only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year. The decision-makers cannot only rely on this data to make decisions. They should make comparison with the data of the same period of previous years, otherwise, the management decision i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macroeconomic factors, compare the company's history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with that of the same industry, remove the randomness and non essential things,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reasonably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remove the randomness and non essential things,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reasonably analyz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reader publishing media Co., Ltd. in 2016-2018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the enterprise in terms of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profi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can obtain substantiv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decision. Keywords: Reader media; Financial statements; Financial analysis

语篇分析中的读者视角_邹艳菁

一、引言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语言研究长期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从形式上研究语言的思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形式上研究语言可以避免涉及语境因素,尽量不考虑语言使用中的参与双方,即说话人和听话人,使语言研究走向抽象。在一定程度上,近几十年兴起的语篇研究是对纯形式语言研究的一种纠正。语篇分析通常包括了语义、语境和语言功能等非形式因素,它拓宽了语言研究视野,为语言分析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然而,尽管语篇研究,尤其是批评性语篇分析,主张研究“使用中的语言”(languageinuse),但由于受西方分析性思维习惯的影响,其研究仍然大多只是从语言形式出发,根据词汇选择、句法、篇章组织等语言结构特征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当然,这种研究取向有其合理的成份,因为它能够将研究对象有效地锁定和聚焦,使语篇分析具有科学研究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但是,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从形式出发来研究语言使用,其结果并不能真正用于理解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正如在解剖台上,我们固然可以精确地分析天鹅的身体内部构造,却无法真正了解天鹅在蓝天中自由翱翔的优美身姿。 显然,以语篇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 点,语篇分析就应该将所要研究的语篇对象置入真实社会情境中加以分析,考察语篇意义是如何 通过语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协商而产生的。本文以语篇分析的读者视角为切入点,指出已有语篇分析尚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语篇研究提出期望。 二、语篇分析概念厘清 语篇分析(discourseanalysis)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在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界定,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首先,“语篇”的定义。不管是在日常话语还是学术语言中,语篇都是一个很含混的词汇。语篇是书面语还是口语形式呢?语篇与句子、段落等概念有什么区别?虽然本研究并不区分书面语与口语形式的语篇,但为了研究方便,论文所涉及的“语篇”主要指“文本”形式的语篇,比如新闻报道、公示语、广告用语等等。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被认为是大于小句(clause)的单位[1]。但本研究并不刻意作这种定义,我们主要根据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观点,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语篇,强调语篇是语言在社会情境中的使用,突出语言的社会实践意义,把语篇看作一种社会实践形式,认为语篇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中的权力和支配关系,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场所[2]。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第35卷第2期 2014年4月 文章编号:2095-3046 (2014)02-0082-04DOI :10.13265/j.cnki.jxlgdxxb.2014.02.019 语篇分析中的读者视角 邹艳菁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江西赣州341000)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语篇研究在理论上肯定语篇消费者(读者)作为语篇分析过 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于受西方分析型思维的影响,语篇分析家们经常有意无意地忽略语篇读者在语篇意义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在已有语篇分析中,语篇的读者基本呈现三种形式,一是被隐形,即完全忽略读者,仅就语篇本身作静态分析;二是被僵化,把读者当作被动的接受者;三是被替代,即以分析家自身单一的立场来取代读者多元化的语篇意义建构过程。关键词: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读者视角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3-08-03作者简介:邹艳菁(1980- ),女,讲师,主要从事语篇分析、跨文化研究和外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E-mail:zyjjx@163.com. Vol.35,No.2A pr. 2014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霍桑的创作十分注重读者的参与,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后发现,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布朗时有意通过意义未定与空白使读者对布朗的形象进行解读和体验,其中所体现的引导性与隐蔽性更促使读者主动进行思考与想象,进而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一、前言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家们都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只与主动创作的作者有关,而与被动阅读的读者没有关系。然而,随着接受理论的出现,读者逐渐被放在了与作者和文本同样的高度,即文学研究开始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本文以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为例,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欣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二、文献综述 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形成之前,国内学者主要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心理以及宗教观念等方面对《好小伙布朗》进行了深入分析。徐海香在分析霍桑本人的思想及创作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好小伙布朗这一角色的塑造旨在探讨人性的善恶。而钟毅通过解读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反复出现的色彩以及森林等意象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即霍桑运用象征手法的目的在于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杨少华则借助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指出,主人公布朗的悲惨命运是其过分热衷和沉迷于人格面具的结果。李世强则从文本着手,认为小说呈现的是霍桑本人矛盾的宗教观。除此之外,国外学者的分析也丰富了学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Hubert从原型神话批判的角度入手,认为浮士德就是布朗的原型并分析了二者的紧密联系。而Joan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深入解读了文中出现的多重符号。虽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这部短篇小说进行了分析,但它们的重点仍是作者和文本,很少或者没有考虑读者在文学作品存在中发挥的作用。简言之,就这部小说而言,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读的文献仍然很少。 三、读者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文学作品并非恒定不变的客体,在面向未来时它拥有无限开放的意义呈现过程,即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性存在,而决定这种历史性存在的关键在于读者的理解。基于此,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决定作品存在的关键是读者的实际性参与,而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或显或隐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以此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感态度中。与姚斯齐名的伊瑟尔则提出,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成品,具有意义未定性与空白性,只有当拥有丰富想象力的读者参与到阅读与建构的过程中时,这个成品才能成为作品。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诊断报告

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诊断报告 近年来,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在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信息获取的广度上、开放性上等具有的强大优势,给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传统纸质媒体影响力受到削弱、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业绩普遍出现下滑。读者传媒是我国著名的文化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以期刊图书出版发行为主,《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受到新媒体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读者传媒营业总收入、毛利润等财务指标下滑明显。这就迫切需要对公司进行财务诊断,从而发现公司目前在财务和经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到解决的措施。 财务诊断是指借助财务分析工具、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指出其存在的短板,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本文研究中,以读者传媒作为目标企业,在哈佛分析框架下,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公司进行了战略分析,指出了其优势、劣势、机会、风险;会计分析方面,则着重对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了分析辨别;财务分析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依据读者传媒2012—2016年的年报数据,运用基本财务诊断方法如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来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将读者传媒相关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对比,找优势、找差距,并运用杜邦分析法找出了致使读者传媒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公司当前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其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也归纳出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归纳的问题,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读者传媒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从读者角度分析

从读者角度分析,本人从网上摘抄如下文字 (1)首次上市,主要的传播对象是针对那些有猎奇心理的读者,对于这类读者向他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概念“财商”,并通过海报、主流媒体等制造出一种热销的局面,把他们的好奇心提升到最高状态,促使他们去购买。 (2)接着是针对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有怀疑心理的读者,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既想买又拿不定主意。为此需要打消他们的疑虑,采取专题新闻发布会与专家推荐的方式促销。 (3)第三个层面是针对那些自我控制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对图书有自己的看法与选择,他们不会轻易受媒体或其他传播方式影响。对于他们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让他们自己认为读此书是有益的、有价值的,因此采取了书评、书摘等类似的评介活动,让他们了解此书的价值所在。 (4)针对那些从众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的人数很多,他们往往是看别人是否拥有,是否很多人都拥有。因此借助读者交流、作者访谈、图书排行榜等形式向他们传递图书热销及销售业绩的信息来促使他们行动。 (5)针对持有教育心理的读者,提出理财教育的观念,并通过“对话”栏目等形式进行理论探讨与交流,对现行的大学教育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行评说,指出要想变得富有,就得接受理财教育。 (6)针对富有上进心理的读者,采取各种研讨会、培训班的形式,来扩大图书的销售,提升图书的品牌形象。 在营销传播里值得重视对作者的包装宣传。据调查,影响读者购书的原因中,作家知名度占36%,作品内容占12%,作品形式占10%。美国图书音像行业的资深顾问在长期研究后发现,一些出版社之所以成功,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明星的力量,明星的魅力与出版物的融合造就了一批畅销书。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花大力气包装作者,作家明星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作者的包装宣传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本身已经是名人,一种是作者还不是名人。前者显然对宣传更有利。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 一是名人也需要宣传。有人认为已经是名人了就不用再做过多宣传。其实名人一旦淡出被媒体关注的视野,读者对其作品的关注也就大为降低。国外的出版业在对作品进行推介时将读者对作家作品的认知程度作为很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非常注重对作者的宣传,即便是对于某些不爱抛头露面的大腕级作家,出版商们也有高招:连续地做新书广告,每当作者生日、

文学概论重点

文学概论整理重点 预计连线题资料: 袁枚——《随园诗话》 刘熙载——《艺概·诗概》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内篇一》 王充——《论衡·乱龙》 王昌龄——《诗格》 王夫之——《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欧阳修——《六一诗话》 皎然——《诗式·重意诗例》 胡应麟——《诗籔》 吴乔——《围炉诗话》 泰纳——三因素说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批评方法 席勒——游戏说 弗雷泽——巫术说、《金枝》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八分法 严羽——《沧浪诗话》、九分法 预计填空、选择、名词解释资料: 文学创作的结果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出来供读者欣赏的语言艺术作品,有三个层次,文学语言层、文学形象层和文学意蕴层。文学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表达目的不同;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 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文学象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我国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根据“四分法”,可以把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四类。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诗歌按表达的性质可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 小说是一种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虚构作品。 小说的基本特征:叙事性;故事性;虚构中的现实。

读者传媒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读者传媒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1、利润总额 2019年实现利润为6,294.94万元,与2018年的4,144.0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1.90%。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

3、投资收益 2019年投资收益为1,844.3万元,与2018年的1,165.1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8.28%。 4、营业外利润 2019年营业外利润为640.14万元,与2018年的355.8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9.88%。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97,186.32万元,比2018年的76,070.87万元增长27.76%,营业成本为77,156.96万元,比2018年的60,342.64万元增加27.86%,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增长,但营业成本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营业收入97,186.32 27.76 76,070.87 -3.68 78,979.34 0 实现利润6,294.94 51.9 4,144.01 -42.03 7,149.1 0 营业利润5,654.8 49.28 3,788.14 -36.47 5,963.06 0 投资收益1,844.3 58.28 1,165.19 99.52 584 0

营业外利润640.14 79.88 355.86 -70 1,186.04 0 二、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构成情况 2019年读者传媒成本费用总额为89,629.33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77,156.9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6.08%;销售费用为3,533.8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94%;管理费用为10,540.0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1.76%;财务费用为-846.2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94%;营业税金及附加为541.2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6%。 成本构成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成本费用总额89,629.33 100.00 74,169.63 100.00 74,553.38 100.00 营业成本77,156.96 86.08 60,342.64 81.36 61,308.52 82.23 销售费用3,533.84 3.94 3,221.13 4.34 2,864.44 3.84 管理费用10,540.05 11.76 9,096.86 12.26 9,973.64 13.38 财务费用-846.25 -0.94 -1,117.12 -1.51 -1,036.03 -1.39 营业税金及附加541.21 0.60 540.87 0.73 532.62 0.71 2、总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读者工作(整理)

《读者工作》 第一章 1.读者工作: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及其他条件,通过组织研究藏书、组织研究读者和组织研究服务,帮助读者利用馆藏文献并从中获得知识、掌握信息,从而实现图书馆工作社会价值的一种专业工作活动。 2.读者工作体系:是指包括文献流通、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信息服务和宣传导读,以及读者组织、读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性、服务性工作。 3.资源共享的原则:是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即图书馆之间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4.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简答题 1.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经过我国图书馆战线广大职工的积极努力,读者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变化,成绩十分突出。表现在: (1)职能转变,图书馆工作的重心,由藏书的保存转向藏书的利用。 (2)作风转变,由传统的相对保守的服务作风转变为现代的积极主动服务的作风 (3)内容转变,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 (4)方法转变,变传统手工操作为自动化操作, (5)管理转变,我国各类型图书馆正逐步地实现资源共享。 (6)意识转变,变自我意识为读者意识。 2.在新的网络环境下,读者工作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服务特征? (1)电子化;(2)社会化;(3)个人化(4)现代化;(5)精品化; (6)智能化;(7)专家化。 3.读者工作者应具备什么基本素质? 一般地说,读者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思想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专业修养等3个方面。其中(1)政治思想修养,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公仆精神。 (2)职业道德修养,要首先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其次要有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再次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3)文化专业修养一要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二要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要具有学科文献知识,基本的专业技能。 4.在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中应如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在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内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提高图书馆人的综合素质,增强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图书馆工作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就要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把“一切为了读者”等理念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读者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2)充分服务的原则;(3)区分服务的原则; (4)科学服务的原则;(5)资源共享的原则。 6、读者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1)组织研究藏书;(2)组织研究读者;(3)组织研究服务。 论述题 1.试述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1)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所有工作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读者工作作为图书馆直接面向社会、面向读者的服务活动,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中的第一线工作,它面向社会、面向读者,广泛地接触各种类型各种成分的读者群,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窗口,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前沿。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既使读者受益于图书馆,也使图书馆受益于读者。 (3)读者工作是检验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标尺。读者工作的成效,直接反映了图书馆对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所产生的广泛的效果。它关系到图书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图书馆实际的社会效益,又可以检验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及馆藏文献信息的使用价值。因此,读者工作是衡量图书馆一切工作质量和价值的尺度,它直接反映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2.浅论图书馆应如何创建自己读者工作的服务体系

文学概论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艺术发现” 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时间、现象的投射。 “文学风格”+类型 所谓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文学风格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容,但其核心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 “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在文学的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定的思维指向、审美趣味与观念结构,会有对于文学接受课题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隐含读者” 隐含读者是相对于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对自己的文本感兴趣并能未知打动的读者。即是作家预想的他的文本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这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重要概念。

“诗意的裁判” 这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和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分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它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文学创造、影响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又推动文学的传播与接受。 “文学鉴赏” 是以文学欣赏活动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它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意识。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理论与运用题 什么叫诗歌的意境,意象? 文学创作过程中什么叫艺术概括或者典型化? 什么叫文学? 文学话语的同与异? 分析论诉题 为什么会具备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文学三大类型并举例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生产与一般生产有什么自己的特点。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 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组成的。发达的西方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占领大众的“常识”领域,也才能够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无意识:“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它们就像冰山中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简称,是指批评家在对文学现象的阅读和评论过程中体现的特定批评方式,以及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价值系统。 假定:特定文学批评所提出或隐含的某些理论预设。 方法:特定文学批评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法则。 问题重心:特定文学批评所关注的问题焦点。 “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 模仿说:文艺是对某种外在东西的模仿。 表现论:主张文学来自作家的主观情感,是内心世界的外化. “含混”: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该术语由燕卜荪引入新批评,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 “悖论”: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是而非”的语句。 能指:当一个词被说出来时接受者所听到的声音图像或文字标识,它是符号的视—听方面。 所指:单词在接收者的心中所唤起的意义、声音图像所指示的东西是符号概念方面。 延异:语言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意义必将向外“扩散”,意义最终又是不能获得的即所谓意义的无穷“延宕”。 播散:意义的延异的而非是,播散总是不断地、必然地瓦解着文本,显示文本的凌乱、松散、重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