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doc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doc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doc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doc

模拟电子技术技能训练》教案

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1. 播放一段2 分钟的动画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① 掌握示波器面板控制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② 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新授】

(一)讲解示波器控制面板各键的功能

1.MOS-620CH/20MHz型示波器旋钮和开关的功能(板书)

1、电源开关:按键弹出即为“关” 。按下为“开” 。

2、电源指示灯:电源按通时,指示灯亮。

3、校准信号:电压幅度为2Vp-p 频率为1KHZ的方波信号。

4、辉度旋钮:顺时针方向旋转,亮度增强。

5、聚焦:用来调节光迹及波形的清晰度。

6、光迹旋转:用于

调节光迹与水平刻度线平行。

2. 垂直扫描系统

(1)CH1/CH2:通道输入端,用于输入信号。

(2)DC GND AC:耦合选择开关。

交流(AC):垂直输入端由电容器来耦合

接地(GND):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地

直流(DC):垂直放大器输入端与信号直接耦合

(3)衰减开关(V/div ):用于选择垂直偏转灵敏度的调节。如果使用的是10:1 探头。计算时将幅度× 10。

(4)y 轴灵敏度选择:用于选择垂直偏转因数。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垂直放大器上的各种幅度范围的波形

(5)垂直微调旋钮:垂直微调用于连续改变电压偏转灵敏度。此旋钮在正常情况下,应位于顺时针方向旋到底的位置。将回顾、引入

掌握示波器波

形亮度、聚焦

调节。

掌握示波器垂

直扫描系统的

调节。

教师:介绍动画

特点、吸引学生

注意力。

教师:提出学习

要求。学生:了

解本次课的学习

目标。

教师:逐个讲解

按键功能。学

生:跟着老师认

识按键名称、功

能。

教师:引导学生

认识垂直扫描系

统的按键功能

学生:跟着老师

认识按键名称、

功能。

旋钮逆时针方向旋到底垂直方向的灵敏度下降到2.5 倍以上。(6)垂直移位:调节光迹在屏幕中的垂直位置。

3. 水平扫描系统(7):水平移位:调节光迹在屏幕中的水平位置。(8):通道1 选择(CH1):屏幕上仅显示CH1的信号。(9):通道2 选择(CH2):屏幕上仅显示CH2的信号。(10):交替:按下此按钮,此方式可用于同时观察两路不相关的信号。

(11):断续:显示CH1和CH2输入的两个信号。(12)扫描时间因数选择开关(T/div ):共20 档。在0.1 μ s/div~0.2s/div 范围选择扫描速率。

(13)CH1—CH2控制键。选择CH1—CH2工作方式时,垂直偏转信号接入CH1输入端,水平偏转信号接入CH2输入端。

(14)扫描微调控制键:此旋钮以顺时针旋转到底时处于校准位置,扫描由T/div 开关指示。该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扫描减慢2.5 倍以上。正常工作时,该旋钮位于“校准”位置。

(15)水平移位:用于调节轨迹在水平方向移动。顺时针方向旋转,光迹右移,逆时针方向旋转,光迹左移。

(16)扩展控制键(拉出× 10):扫描因数× 10 扩展。扫描时间是T/div 开关指示数值的1/1 或1/10 。例如,用× 10 扩展时,100μs/Div 为10μ s/Div 。

(17)触发源:选择触发信号源。

内触发:Y1或Y2 上的输入信号是触发信号。电源触发:电源频率成为触发信号。外触发:触发输入上的触发信号是外部信号,用于特殊信号的触发。

(18)交替触发:在双踪交替显示时,触发信号交替来自于两个Y 通道,此方式可用于同时观察两路不相关的信号。

(19)触发电平旋钮:用于调节被测信号在某一电平触发同步。

(20)触发极性按钮:触发极性选择。用于选择信号的上

升沿和下降沿触发。

(21)触发方式选择:自动:在自动扫描方式时,扫描电路自动进行扫描。

在没有信号输入或输入信号没有被触发同步时,屏幕上仍然可以显示扫描基线。

常态:有触发信号才能扫描,否则屏幕上无扫描线显示。当输入信号频率低于20HZ 时,用常态触发方式。

峰-峰值/ 电视:选择峰值触发或电视信号触发。掌握示波器

水平扫描系统

的调节。

了解示波器触

发方式、模式

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

学习水平扫描系

统的按键功能。

学生:跟着老师

认识按键名称、

功能.

教师:提醒学生

使用注意点。

(二)演示双踪方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1.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荧光屏①开机前或实验完毕前,把辉度调节旋

扭逆时针转到底。②使用过程中不应使光斑过亮。③光斑长

时间不动时注意减小亮度。

(2)注意保护示波器电子管阴极:不频繁开机、关机,短时间不用时不必关机,只需将辉度旋扭逆时针转到底。

(3)注意保护电子管和分阻电压:Y 轴输入电压不得超过400V。

(4)示波器波形受外界干扰时,将机壳接地。

2.电源和扫描

(1)断开“电源”开关,把电源开关弹出即为“关”位置。电源线接入。

(2)设定各个控制键在下列相应位置:亮度: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底;聚焦:中间;垂直移位:中间;垂直方式:CH1;触发方式:自动;触发源:内;触发电平:中间;时间/ 格

(T/div ):0.5 μs/div ;水平位置:中间。

(3)接通“电源”开关,大约15S 后,出现扫描光迹。

3.聚焦(1)调节“垂直位移”旋钮,使光迹移至荧光屏观测区域的中央。

(2)调节“辉度旋钮”将光迹的亮度调至所需要的程度。

(3)调节“聚焦旋钮” ,使光迹清晰。

4.加入触发信号

(1)将下列控制开关或旋钮置于相应的位置:

通道CH1AC—DC(CH1):DC;V/div (CH1):50mv ;微调(CH1):校准;耦合方式:AC;方式:CH1 (2)用探头将“校正信号源”送到CH1输入端。

(3)将探头的“衰减比” 旋转置于“× 1”档位置,调节“电平”旋钮使仪器触发。参考老师演

示,掌握示波

器的具体操作

方法。

教师:利用摄像

头在现场操作演

示。

学生:观看老师

的演示过程。

学生工作页

示波器的使用

技能目标】

1、学会示波器的基本调节方法。

2、学会读取所测波形的电压、频率、周期

【技能训练】

任务1:用示波器测量本机校准信号:f=1khz,Vpp=2v 方波信号

任务2:用示波器观测函数信号发生器出的频率f=1Khz,电压(Vpp)= 5V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

任务三、焊接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调节静态工作点,测量放大倍数

1、调节静态工作点,绘制出观测到波形,并分析原因

2:调节出最大不失真电压,利用示波器读出输出波形的峰峰值。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评价。

问题及解决过程】:

示波器的使用教案.doc

模拟电子技术技能训练》教案

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1. 播放一段2 分钟的动画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① 掌握示波器面板控制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② 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新授】 (一)讲解示波器控制面板各键的功能 1.MOS-620CH/20MHz型示波器旋钮和开关的功能(板书) 1、电源开关:按键弹出即为“关” 。按下为“开” 。 2、电源指示灯:电源按通时,指示灯亮。 3、校准信号:电压幅度为2Vp-p 频率为1KHZ的方波信号。 4、辉度旋钮:顺时针方向旋转,亮度增强。 5、聚焦:用来调节光迹及波形的清晰度。 6、光迹旋转:用于 调节光迹与水平刻度线平行。 2. 垂直扫描系统 (1)CH1/CH2:通道输入端,用于输入信号。 (2)DC GND AC:耦合选择开关。 交流(AC):垂直输入端由电容器来耦合 接地(GND):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地 直流(DC):垂直放大器输入端与信号直接耦合 (3)衰减开关(V/div ):用于选择垂直偏转灵敏度的调节。如果使用的是10:1 探头。计算时将幅度× 10。 (4)y 轴灵敏度选择:用于选择垂直偏转因数。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垂直放大器上的各种幅度范围的波形 (5)垂直微调旋钮:垂直微调用于连续改变电压偏转灵敏度。此旋钮在正常情况下,应位于顺时针方向旋到底的位置。将回顾、引入 掌握示波器波 形亮度、聚焦 调节。 掌握示波器垂 直扫描系统的 调节。 教师:介绍动画 特点、吸引学生 注意力。 教师:提出学习 要求。学生:了 解本次课的学习 目标。 教师:逐个讲解 按键功能。学 生:跟着老师认 识按键名称、功 能。 教师:引导学生 认识垂直扫描系 统的按键功能 学生:跟着老师 认识按键名称、 功能。

示波器的使用入门教案

课题:示波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示波器控制面板各功能区的功能; 2. 3. 教学重点: 掌握示波器对波形,幅度,周期,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读数;掌握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1. 掌握示波器的测量方法及读数; 2. 教学难点: 掌握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1. 掌握示波器的测量方法; 2. 教学用具: 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1. 单、双通道模拟示波器 2. 数字示波器电视机若干台 4. 教学方法: 螺丝刀等工具 讲述,操作示范,学生操作 教学过程 引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电产品的品种,档次,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数字电路使用越来越多,对电子技术的测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万用表只能适于电路简单的的场合,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仪表进行检修,比如示波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示波器的使用入门。 .示波器的分类跟椐输入通道分: 1.单通道示波器 2.双通道示波器跟椐示波器工作原理分1. 数字示波器2. 模拟示波器 .示波器控制面板介绍 1. 触发系统TRIGGER Level: 改变触发电平,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触发标志来指示触发电平的数值相应变化。Trigmenu: 改变触发设置 F1 边沿触发 F2 触发源CH1,CH2 F3 边沿斜率上升 F4 触发方式自动 F5 触发耦合为交流 SETtozero: 居中 FORC:E 强制产生一触发信号,正常或者单次模式 2. 水平系统Horizontal

Position 控制信号的触发移位 Hori Menu 显示 Zoom 菜单, F3 扩展 F1 关闭还设置触发释抑时间( multl purpose). Scale 改变水平时基本档位设置 S/DIV 3. 垂直系统 VERTICAL Position 垂直移动 Math 标志 Scale Volts/Div 改变垂直挡位设置 , CH2 对应通道开关 屏幕拷贝功能键 多用途旋钮控制器 自动测量 设置采样方式 存储和调出 运行控制 , 暂停 光标测量 设置显示方式 辅助系统设置 使用执行按钮 USB-OT 徳口 使用自动设置 1. 调整好探头倍率 表笔1X , 10X CH1 , CH2可以调整 自动设置垂直偏转系数,扫描时基,以及触发方式 Measure 自动测量 F1 进入测量种类选择菜单 F2 选择通道 F3 选择电压种类 F4 时间 F5 显示所有参数 实验: 1. 测量示波器自带的信号源,使用自动模式进行操作并读出频率,周期,平均值,幅度,最 大值,最小值。 + 2.. 使用自动模式加手动模式进行操场作,测量市电的波型,频率等参数。在测式过程中注 意用电操作安全! !!! 3.. 测量电视机行管基极输出电压波形,周期,平均值,幅度,最大值,最小值。在测式过 程中注意用电操作安全! ! ! 5. 功能键 Prtsc Multi purpose Measure Acquire Storage Run/Stop Cursor Display Utility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1. 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三、2. 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 四、3. 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并利用其测量正弦信号的频率。 五、二、实验仪器 六、EE1642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GDS-2062型双踪示波器、导线。 七、三、实验原理 双踪示波器包括两部分:示波管和控制示波管工作的电路。 1. 示波管 如下图所示,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对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X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在Y 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电压,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 2. 双踪示波器的原理

双踪示波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垂直放大电路、水平放大电路、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 电子开关将两个待测的电压信号Y CH1和Y CH2周期性的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上。由于视觉滞留效应,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两个波形。 由示波器的原理功能方框图可见,被测信号电压加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经垂直放大电路加于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示波管的水平偏转电压,虽然多数情况都采用锯齿电压(用于观察波形时),但有时也采用其它的外加电压(用于测量频率、相位差等时),因此在水平放大电路输入端有一个水平信号选择开关,以便按照需要选用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电压,或选用外加在X轴输入端上的其它电压来作为水平偏转电压。 此外,为了使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形保持稳定,要求锯齿波电压信号的频率和被测信号的频率保持同步。这样,不仅要求锯齿波电压的频率能连续调节,而且在产生锯齿波的电路上还要输入一个同步信号。这样,对于只能产生连续扫描(即产生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锯齿波)一种状态的简易示波器(如国产SB10型等示波器)而言,需要在其扫描电路上输入一个与被观察信号频率相关的同步信号,以牵制锯齿波的振荡频率。对于具有等待扫描功能(即平时不产生锯齿波,当被测信号来到时才产生一个锯齿波,进行一次扫描)功能的示波器(如国产ST-16型示波器、SR-8型双踪示波器等而言,需要在其扫描电路上输入一个与被测信号相关的触发信号,使扫描过程与被测信号密切配合。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同步(或触发)信号可通过同步或触发信号选择开关来选择,通常来源有3个:①从垂直放大电路引来被测信号作为同步(或触发)信号,此信号称为“内同步”(或“内触发”)信号;②引入某种相关的外加信号为同步(或触发)信号,此信号称为“外同步”(或“外触发”)

教案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人教版

教案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人教版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示波器的面板 (2)观察荧光屏上的亮斑并进行调节 (3)观察扫描并进行调节 (4)观察亮斑在竖直方向的偏移并进行调节 (5)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的图线 二、实验器材 J2459型示波器、学生电源 三、实验步骤 (1)观察荧光屏上的亮斑并进行调节 ①先把灰度调节旋钮逆时针转到底,竖直位移旋钮和水平位移旋钮旋到中间位置,衰减调节旋钮置于1000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 ②打开电源开关,等一两分钟(预热)后,顺时针旋转灰度调节旋钮,屏上即出现一个亮斑,调节该旋钮,使亮斑的亮度适中。 ③旋转聚焦调节和辅助聚焦调节旋钮,观察亮斑的变化情况,并使亮斑最圆、最小。 ④旋转垂直位移旋钮,观察亮斑上下移动的情况;旋转水平位移旋钮,观察亮斑左右移动的情况。调节这两个旋钮,使亮斑位于荧光屏中心。 (2)观察扫描并进行调节 ①把X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1/3处,扫描微调旋钮逆时针转到底,扫描范围旋钮置于10~100挡,可看到扫描的情形。 ②顺时针旋转扫描微调旋钮,可看到亮斑移动加快,直至成为一条亮线。 ③调节X增益旋钮,可以看到亮线长度随之改变。 (3)观察亮斑在竖直方向的偏移并进行调节

①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 ”挡,交直流选择开关拨到“DC ”位置。 ②按图11-1连接电路。 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至适当位置后闭合开关, 把衰减调节旋钮逆时针依次转到100、10和1挡,观察亮 斑向上偏移的情况。 ④调节Y 增益旋钮,使亮斑偏移一段适当的距离,再 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亮斑偏移的距离随输入电压变化的 情况。 ⑤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看到亮斑改为向下偏移。 (4)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的图线 ①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10~100挡,衰减调节旋钮置于“ ”挡。 ②调节扫描微调旋钮,使屏上出现完整且稳定的正弦曲线。 ③调节Y 增益旋钮(或者X 增益旋钮),观察曲线形状沿竖直(或水平)方向的变化情况。 ④调节竖直(或水平)位移旋钮,观察曲线整体在竖直(或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情况。 (5)关机 将灰度调节旋钮逆时针转到底,再断开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 (1)示波器属热电子仪器,要避免频繁开机、关机,否则易损坏仪器。 (2)屏上亮斑(或图线)不能过量,否则容易损伤荧光屏。 (3)“Y 输入”电压不能太高,以免仪器损坏。 (4)当“Y 输入”接导线并“悬空”时,容易出现干扰波形,应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四、巩固练习 1.本实验中,某同学欲按要求先在荧光屏上调出亮斑,为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 Y 地 图11-1

任务四模拟示波器的使用教案与任务书正式

任务四《用模拟示波器测试时间参数》教案课程名称电子装配工艺与测量项目实训教程 任务名称模拟示波器的使用任务内容用模拟示波器测试电压时间参数 授课教师班级学习时间地点 教学载体教材、电子实训室、多媒体、实物展台、模拟示波器(一组一台)及探头线 任务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用示波器测试信号时间参数的方法 技能目标 能用示波器进行电压信号波形及电压时间参数的测试及读 数 情感目标 养成规范使用仪器仪表、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测试方法 教学难点读数方法 任务描述 能用示波器测试交流电压的大小时间及读数学习准备交流电的周期、频率等概念 教学资源信息资源:模拟示波器的外观结构和功能键钮开关学习任务书人员资源:专业教师1位,学生小组和组长 设备资源:多媒体设备,示波器(一组1台)及探头线, 环境资源:电子电工实训车间

教学情境在电子电工实训室进行,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分小组做中学,做中教。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进程安排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新课导入: 打开示波器预热,合理设置,调试出稳定的校准波形信号提问,播放多媒体 引导学生思考:该怎么进行电压时间参数的测 试呢? 观察校准信号 的参数, 思考,怎样来测 试和读出校准 信号的大小和 周期?怎样来 测试信号的大 小? 二、新 课学习任务实施 (一) 读数练习 1、讲解周期的读数方法 周期在波形上的读法: (1)、波峰与最近波峰之间的格数时间。 (2)、波谷与最近波谷之间的格数时间。 (3)、与某横座标线相交的一点到相邻第三相 交点(同一横座标线)间格数对应的时间。 2、读数方法 1、明确本次课 的学习任务 2、观察,了解 T

《示波器使用(二)》教案

《示波器使用 (二)》教案 实验方式:讲解与演示相结合(45分钟),学生实验(150-180分钟) 实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SS-7802示波器的功能及操作方法,了解用示波器分析双通道信号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用示波器测量RC 电路相位差、用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频率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SS-7802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容箱、电阻箱、导线。 讲解及演示主要内容: 1.测量两同频率正弦波信号相位差?的原理与方法(20分钟) A .相位差?的产生与理论值计算 在图1所示的RC 电路中,信号源的电压U 、电容上的电压U C 与电阻上的电压U R 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2所示,U 落后于U R 的相位角?由下式得到: 11 2arctg arctg RC fRC ?ωπ=-=- 在实验上,相位角?可以采用双踪示波器技术或李萨如图形方法来测量。 C R CH 2(U R ) CH 1(U) E ~U C R 图1、RC 电路图 图2、RC 电路的相位关系 B .相位差?的实验测量

本实验采用双踪示波器技术来测量RC 电路中两同频率正弦波信号的相位差?。根据图1连接实验线路,U 和U R 分别连接到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正弦波输出,调节“偏转因数”、“厘米扫描时间”使波形幅度、宽度适中,旋转“触发电平”使触发同步,根据测时间间隔的实验方法测量两信号的时间差Δt ,如图3所示。 图3、具有相位差的两正弦波信号 C .实验相位差?的计算: 2()360(t t T T ?π ??==实验弧度度)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2.用李萨如图形测频率的原理与方法(15分钟) A .李萨如图形的形成原理 当两个相互垂直、频率不同的简谐信号合成时,合振动的轨迹与分振动的频率、初相位有关。当两个分振动的频率成简单整数比时,将合成稳定的封闭轨道,称为李萨如图形,如图4所示。由于李萨如图形与分振动的频率比有关,因此通过李萨如图形和已知频率的信号,可以精确地测定未知信号的频率。 图4、不同频率、不同相位差的李萨如图形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

河南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A 指导教师李海生

河南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教案首页

预习及实验课前提问: 1.示波器中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解答:第二阳极电位比第一阳极高,当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间电位差调节合适时,电子枪内的电场对电子射线有聚焦作用,使屏上光斑成为明亮、清晰的小圆点,面板上的“聚焦”旋钮是用来调节第一阳极电位的,所以,第一阳极又称为聚焦阳极。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有些示波器还有“辅助聚焦”旋钮,是用来调节第二阳极电位的。 2.锯齿波如何形成? 解答: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的正弦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将随电压的变化在竖直方向来回运动,如果电压频率较高,则看到的将是一条竖直亮线。要显示出波形,必须同时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一个扫描电压,使电子束的亮点同时沿着水平方向拉开。这种扫描电压的特点是电压随时间成线性关系增加到最大值,然后突然回到最小,此后再重复地变化。扫描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形同“锯齿”,故称“锯齿波”。 3.扫描图形在荧光屏上显示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波形,为什么?如何使其稳定? 解答:要在示波器荧屏上获得稳定的波形,被测信号的频率Y f 必须为扫描电压(锯齿波)频率X f 的整数(N )倍,即有 X Y Nf f ,如果被测信号与锯齿波两者频率不满足上述整倍数的关系,每次扫描显示的图形就不能重合,结果荧光屏上呈现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波形,这样就难以对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必须设法调节使两者频率自动保持整数比。 实验原理: 示波器的结构主要由示波管、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电路等组成。示波管是示波器的心脏部分,它是由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构成。从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经过加速电极和聚焦电极打到荧光屏上,形成一亮点。在偏转板上加适当电压,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当在y 板上加一交变信号时,在屏上将看到一条竖直亮线。若要观察交变信号的波形,需在x 板上加一锯齿波(扫描)电压,此电压由示波器内部提供。由于采用触发扫描方式,使得每一次扫描的起点位置都相同,因而得到的波形是稳定的。若在x 板和y 板上分别加上正弦信号,当他们的频率比为整数比时,屏上显示的稳定波形称为李萨如图形。频率比不同,李萨如图形的形状也不同。该图形在水平方向的切点数x n 和图形在垂直方向的切点数y n 与频率之间存在下列规律:

示波器常识讲课教案

示波器的触发功能 汪进进美国力科公司深圳代表处 我记得初入力科的时候,在关于示波器的三天基础知识培训中有一整天的时间都是在练习触发功能。“触发”似乎是初学者学习示波器的难点。我们常帮工程师现场解决关于触发 的测试问题的案例也很多。通常有些工程师只知道“Auto Setup”之后看到屏幕上有波形然后“Stop”下来再展开波形左右移动查看细节。因此,我有时候甚至接到这样的电话,质疑我们的示波器有问题,因为他在”Auto Setup”之后看到的波形总是在屏幕上来回“晃动”。但是当我问他触发源设置得对不对,触发电平设置得合适否,是否采用了合适的触发方式等问题时,我没有得到答案; 即使有时遇到我心目中的高手,我也常发现他们对触发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建立起来。我喜欢在写作某个主题之前google一下,但是很遗憾我没有找到一篇堪称完整的启蒙文章。虽然三家示波器厂家的PPT讲稿中都有很多关于触发的,但细致介绍触发的 中文文章真的很少。当然,这也是幸运的,因为我的拙文也许将是很多工程师茅塞顿开的启蒙之作。 触发是数字示波器区别于模拟示波器的最大特征之一。数字示波器的触发功能非常地丰富,通过触发设置使用户可以看到触发前的信号也可以看到触发后的信号。对于高速信号的分析,其实很少去谈触发,因为通常是捕获很长时间的波形然后做眼图和抖动分析。触发可能对于低速信号的测量应用得频繁些,因为低速信号通常会遇到很怪异的信号需要通过触发来隔离。假如示波器的触发电路坏了,示波器仍然可以工作,只是这时候看到的波形在屏幕上来回“晃动”,或者说在屏幕上闪啊闪的。这其实相当于您将触发模式设置为“Auto”状态并把触发电平设置得超过信号的最大或最小幅值。示波器的采集存储器是一个循环缓存,新的数据会不断覆盖老的数据,直到采集过程结束。如图一所示。没有触发电路,这些采集的数据不断地这样新老交替,在屏幕上视觉上感觉波形在来回“晃动”。Auto Setup是自动触发设置,示波器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自动设置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垂直灵敏,偏置和触发条件,使得波形能显示在示波器上。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波形能显示出来,这对于拿到示波器不知道如何使波形“出来”的新手是有用的。但如果不理解触发的概念,通过Auto Setup的设置就开始观察,测量甚至得出结论是不对的。示波器毕竟是工程师的眼睛,工程师需要透彻掌握这个工具,用好这双眼睛。 所谓触发,按专业上的解释是:按照需求设置一定的触发条件,当波形流中的某一个波形满足这一条件时,示波器即实时捕获该波形和其相邻部分,并显示在屏幕上。触发条件的唯一

示波器的使用入门教案

课题:示波器的使用 教学目标:1.了解示波器控制面板各功能区的功能; 2.掌握示波器对波形,幅度,周期,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读数; 3.掌握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掌握示波器的测量方法及读数; 2.掌握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掌握示波器的测量方法; 2.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学用具:1.单、双通道模拟示波器 2.数字示波器 3.CRT电视机若干台 4.螺丝刀等工具 教学方法:讲述,操作示范,学生操作 教学过程 引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电产品的品种,档次,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数字电路使用越来越多,对电子技术的测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万用表只能适于电路简单的的场合,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仪表进行检修,比如示波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示波器的使用入门。 一.示波器的分类 跟椐输入通道分: 1.单通道示波器 2.双通道示波器 跟椐示波器工作原理分 1.数字示波器 2.模拟示波器 二.示波器控制面板介绍

1.触发系统TRIGGER Level:改变触发电平,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触发标志来指示触发电平的数值相应变化。Trigmenu:改变触发设置 F1边沿触发 F2触发源CH1,CH2 F3边沿斜率上升 F4触发方式自动 F5触发耦合为交流 SETtozero:居中 FORCE:强制产生一触发信号,正常或者单次模式 2.水平系统Horizontal Position 控制信号的触发移位 Hori Menu 显示Zoom菜单, F3扩展 F1关闭还设置触发释抑时间(multl purpose). Scale 改变水平时基本档位设置S/DIV 3.垂直系统VERTICAL Position 垂直移动 Math 标志 Scale Volts/Div 改变垂直挡位设置 4.CH1,CH2 对应通道开关 5.功能键 Prtsc 屏幕拷贝功能键 Multi purpose 多用途旋钮控制器 Measure 自动测量 Acquire 设置采样方式 Storage 存储和调出 Run/Stop 运行控制,暂停 Cursor 光标测量 Display 设置显示方式 Utility 辅助系统设置 Auto 使用执行按钮 USB-OTG接口 使用自动设置 1.调整好探头倍率 表笔1X,10X CH1,CH2可以调整 2.AuTo 自动设置垂直偏转系数,扫描时基,以及触发方式 Measure 自动测量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示波器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 3.学会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萨如图形和控制示波管工作的电路 三、【实验原理】 双踪示波器包括两部分,由示波管和控制示波管的控制电路构成 1.示波管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高真空,部装有电子枪和两队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在Y偏转板上和X 偏转板上分别加上电压,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 双踪示波器原理 2.双踪示波器的原理 双踪示波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垂直放大电路,水平放大电路,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 其中,电子开关使两个待测电压信号Y CH1和Y CH2周期性的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这样在荧光屏上忽而显示Y CH1信号波形,忽而显示Y CH2信号波形,由于荧光屏荧光物质的余晖及人眼视觉滞留效应,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两个波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电压的周期稍不同,屏上呈现的是一移动的不稳定图形,这是因为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不一致或不呈整数倍,以致每次扫描开始时波形曲线上的

起点均不一样所造成的,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完整周期波形,示波器上设有“Time/div”调节旋钮,用来调节锯齿波电压的周期,使之与被测信号的周期呈合适的关系,从而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性。(看到稳定波形的条件:只有一个信号同步) 当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一致或是整数倍,屏上一般会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但由于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波形会移动,为此示波器装有扫描同步电路,同步电路从垂直放大电路中取出部分待测信号,输入到扫描发生器,迫使锯齿波与待测信号同步,此称为“同步”;反之则为“外同步”。操作时,使用“电平旋钮”,改变触发电势高度,当待测电压达到触发电平时,开始扫描,直到一个扫描周期结束。但如果触发电势超出所显示波形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围,则扫描电压消失,扫描停止。 3.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在示波器的Y CH1或Y CH2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加上示波器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相等时,则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完整的正弦波形。 4.萨如图形的基本原理 如果在示波器的Y偏转板上加上正弦波,在X偏转板上加上另一正弦波,则当两正弦波信号的频率比为简单整数比时,在荧光屏上将得到萨如图形。 四、【仪器用具】: 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头、探头 五、【实验容】 几种萨如图形 n x n y分别代表图形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切点数量 nx/n y=1/2 n x/n y=1/3 n x/n y=2/3 n x/n y=3/4 1.观察正弦波形 a.打开示波器 b.开通CH1及相应信号发生器 fx=100Hz c.得到大小合适稳定的正弦波 2.测正弦波电压,测正弦波的周期 a.调节波形上下移动键,使得fx=100Hz,改变一次v/div,再记录dy b.调整波形左右移动键,使得改变一次t/div,再记录dx dv(V)垂直格数Vpp(V) dx(us) 水平格数fy(Hz) 1 3. 2 3.2 100 3.8 2631 实际示数12.2 2686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范文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3.观察李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GOS-6021型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02型1台 3、连接线示波器专用2根 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请熟读常用仪器部分。 [实验原理] 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1、示波管 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示波管内的偏转板 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 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

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 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 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由此可见: (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 (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 fy nn=1,2,3, fx 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为此,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在人工调节到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的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

练习使用示波器 教学案

U dU UL mdV qUL x ∝==0220242练习使用示波器 教学案 一、示波器的组成 示波器是用来显示和测量交直流信号幅度、频率、周期等多种物理量的仪器,种类繁多,但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垂直(y )放大器、水平(x )放大器和扫描系统。 辉度调节 “ ”,用来调整图象的亮度, 聚焦调节““○”,这两个旋钮配合着使用,能使电子 射线会聚,在荧光屏上产生一个小的亮斑,得到清晰的图象 电源开关 和指示灯 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 分别用来调整图象在竖直 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置。 “Y 增益”和“X 增益”,分别用来调整图象在竖直方向 和水平方向的幅度. 中间一行左边的大旋钮是“衰减”,它有1、10、100、1000四挡,最右边的正弦符号 “ ”档不是衰减,而是由示波器内部自行提供竖直方向的交流试验信号电压,可用来观察正弦波形或检查示波器是否正常工作。 右边的大旋钮是“扫描范围”,也有四挡,可以改变加在水平方向的扫描电压的频率范围,左边第一挡是10~100赫,向右旋转每升高一挡,扫描频率都增大10倍,最右边的是“外X”挡,使用这一挡时,机内没有加扫描电压,水平方向的电压可以从外部输入。 中间的小旋钮是“扫描微调”,用来调整水平方向的扫描频率,顺时针转动时频率连续增加 “Y 输入”、“X 输入” 和 “地”分别是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和公共接地的输入接线柱。 “AC—DC” 是交直流选择开关,置于DC 位置时,所加信号是直接输入的;置于AC 位置时,所加信号电压是通过一个电容器输入的,可以隔断直流成分。 “同步+ - ”置于“+”位置,正弦曲线从正半周开始,置于“-”位置,正弦曲线从负半周开始 三、示波器扫描原理 根据电子在水平偏转电场中的偏转公式 (U 为水平偏转电压) 将如图示的电路接入示波器的x 输入和地之间, 若滑动头P 位于最右端A 时,无偏转,亮点在中心, 当P 从A 向B 缓慢滑动时,加在示波器上的偏转 电压逐渐增大,x 逐渐增大,亮点向右移动。 若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当P 从A 向B 缓慢滑动时, 加在示波器上的偏转电压为负值且逐渐增大,x 逐渐增大,则亮点向左移动。 当P 从A 向B 很快地来回滑动时,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出现 一条亮线。——扫描线 水平偏转板 当水平偏转板上不加电压时,亮点在中央,若加上如图示的锯齿电压时,随着电压的增大,

示波器主要技术指标及选择电子教案

一、数字示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在选择数字示波器时,我们主要考虑其是否能够真实地显示被测信号,即显示信号与被测信号的一致性。数字示波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实现信号完整性的能力,下面根据其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详细分析。示波器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带宽、采样率和存储深度 1、带宽如图1所示,数字示波器带宽指输入不同频率的等幅正弦波信号,当输出波形的幅度随频率变化下降到实际幅度的70.7%时的频率值(即f-3dB)。带宽决定了数字示波器对信号的基本测量能力。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数字示波器对信号的准确显示能力下降。实际测试中我们会发现,当被测信号的频率与数字示波器带宽相近时,数字示波器将无法分辨信号的高频变化,显示信号出现失真。例如:频率为100MHz、电压幅度为1V的信号用带宽为100MHz的数字示波器测试,其显示的电压只有0.7V左右。图2为同一阶跃信号用带宽分别为4GHz、1.5GHz和300MHz的数字示波器测量所得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数字示波器的带宽越高,信号的上升沿越陡,显示的高频分量成分越多,再现的信号越准确。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价 格因素(数字示波 器带宽越高价格 越贵),经过实践 经验的积累,我们 发现只要数字示 波器带宽为被测 信号最高频率的 3-5倍,即可获得 ±3%到±2%的精 度,满足一般的测 试需求。示波器所 能准确测量的频 率范围,大家都遵 循测量的五倍法 则:示波器所需带 宽=被测信号的最 高信号频率*5,使 用五倍准则选定 的示波器的测量 误差将不会超过 +/-2%,对大多 的操作来说已经 足够。 2、采样率, 指数字示波器对 信号采样的频率, 表示为样点数每 秒(S/s)。示波 器的采样速率越 快,所显示的波形

示波器的使用

1.3 示波器的使用 示波器是能够把电信号的变化规律转换成可直接观察其波形的电子仪器,并且根据信号的波形可以对电信号的多种参量进行测量,如信号的电压幅度、周期、频率、相位差、脉冲宽度等。因此,示波器是电子技术中最常用的仪器,现以DF4326双踪示波器示波器为例,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1 DF4326双踪示波器面板介绍 DF4326双踪示波器面板如图A-3所示,各控制旋钮和按键的功能列于表A-1中: 图A-3 DF4326双踪示波器 表A-1 DF4326面板介绍

3.2 主要技术性能 1.垂直偏转系统 ⑴偏转因数范围:5mV/div~20mV/div,按1-2-5顺序分12档,精度±5%; ⑵微调控制范围:>2.5:1; ⑶上升时间:在5℃~35℃内≤17.5ns ;在0℃~5℃或35℃~40℃:≤23.3ns; ⑷宽度(-3dB):5℃~35℃:≥20MHz;5℃~35℃:≥15MHz; ⑸AC耦合下限频率:≤10Hz; ⑹输入阻抗:1ΜΩ±2%//30pF±5pF; ⑺最大安全输入电压:400V (DC+Acpeak)。 2.触发系统 ⑴触发灵敏度:常态或自动方式:内1.5div,外0.5V;电视场方式(复合同步信号测试):内1div,外0.3V; ⑵“自动”方式的下限触发频率:≤20Hz。 3.水平偏转系统 ⑴扫描时间因数范围:0.1μs/div~0.2s/div,按1-2-5顺序分20 档,使用扩展35时(扫描微调旋钮拉出),最快扫描速率为20ns/div;精度:31:±5%;35:±8%; ⑵微调控制范围:≥2.5:1; ⑶扫描线性:31:±5%;35:±10%; ⑷交替扩展扫描:二~四踪; ⑸光迹分离微调:≤1div。 4. X―Y方式 ⑴偏转因数:同垂直偏转系统; ⑵带宽(-3dB):DC~1MHz; ⑶x―Y相位差:≤3o(DC~50kHz); 5.校准信号:方波,幅度为0.5V±2%,频率为1kHz±2%;

示波器教案公开课

示波器教学设计 淮北市天一中学何琦 教学目标 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电场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示波器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处理 教学方法 教授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一位同学用笔在竖直方向来回划线,另一位同学把纸匀速的抽出。找学生描述他的运动轨迹,体现化曲为直的物理解题思想。也是今天这节课要用到的一种物理思想。 一、复习引入新课 有一质量为m 带电荷+q 的粒子经电压0U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长度为l 的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求电荷的偏移量y和偏转角θ。 (电子好像从电场的中心位置沿直线射出,y正比于u)v l

假如在题中的电场后方加上一块荧光屏,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会在荧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因为y正比于u,完全可以从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来测定偏转电压的大小。 提问: 1.若是不同的带电粒子(氕氘氚)均由静止进入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后,是否会从同一位置射出电场? 2如果我想让电子既在水平方向发生偏转又在竖直方向发生偏转,可以怎么做?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示波器的原理 (展示示波器实物,观看简单的图像) 过渡语:好奇外壳里的构造是什么样的能实现电子的偏转,所以我们把它给拆了,但是我给他放在电脑里了(此时放映PPT) 介绍示波器结构和简单工作原理 结构:电子枪(从里面溢出电子,初速度为零) 加速电场(电子在此加速) 偏转电场(电子在此电场中发生偏转) 荧光屏(涂有荧光物质,电子打在上面会有发光) 二、新课教学 播放flash课件直观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

认识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教案

[备课时间] 2009-11-10 [上课时间] 2009-11-13 [课时数] 3 [课题]认识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上课地点]教室3节 [第 99-101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掌握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2、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结构。 3、掌握双踪示波器的面板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双踪示波器的面板结构。 [目标检测方法] 课堂提问。 [教学准备] 教师技能: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结构与使用方法。 器材(资料): 多媒体图片。 [学生组织安排] 技能理论课,大班上课。 [学生进度差异调控] 整体指导,再根据操作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生加强辅导。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电子仪器的使用,主要是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正确使用。在技能操作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和仪器的面板结构。 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1、正弦交流电的概念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单相交流电,其文字符号用字母“AC”表示,图形符号用“~”表示。 2、周期T

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用字母T 表示,单位是秒,符号 为s 。 3、频率f 正弦交流电在1秒钟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用f 表示,单位是赫兹,符号为 Hz 。 常有单位:千赫(kHz)、兆赫(MHz) Hz kHz 3101= Hz MHz 6101= 4、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T f 1= 注:工频 我国供电系统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习惯上称为“工频”,其周期是0.02s 。 5、最大值 正弦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值,又称振幅、幅值或峰值。 (分别用带下标m 的大写字母I m 、U m 、E m 表示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最大值。) 6、有效值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让直流电和交流电分别通过阻值 相等的电阻,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我们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称为 交流电的有效值。 (分别用大写字母I 、U 、E 表示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有效值。) 说明:如果不作特殊说明,通常所说的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值都是指有效值, 如:交流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交流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指示 值。 注: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 m m I I I 707.02 == m m U U U 707.02== 课堂练习: 我国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的电压分别为380V 、220V ,它们的最大值分别是多少?

示波器的使用入门教案

课题;示波器的使用入门 课时:一课时 类型:教学比武 教学目标;1.了解示波器控制面板各功能区的功能 2.掌握示波器对波形,幅度,周期,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读数。 3.掌握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掌握示波器的测量方法及读数。 2:掌握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掌握示波器的测量方法。 2:带电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学用具:1.单,双通道模拟示波器 2.数字示波器 3.CRT电视机若干台 4.螺丝刀等工具 教学方法:讲述,操作示范,学生操作 教学过程: 引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电产品的品种,档次,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数字电路使用越来越多,对电子技术的测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万用表只能适于电路简单的的场合,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仪表进行检修,比如示波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示波器的使用入门。 板书: 一.示波器的分类 跟椐输入通道分: 1.单通道示波器 2.双通道示波器 跟椐示波器工作原理分 1.数字示波器 2.模拟示波器 优利德UTD2000控制面板 TRIGGER触发系统

Level:改变触发电平,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触发标志来指示触发电平的数值相应变化。Trigmenu:改变触发设置 F1边沿触发 F2触发源CH1,CH2 F3边沿斜率上升 F4触发方式自动 F5触发耦合为交流 SETtozero:居中 FORCE:强制产生一触发信号,正常或者单次模式 水平系统Horizontal Position 控制信号的触发移位 Hori Menu 显示Zoom菜单, F3扩展 F1关闭还设置触发释抑时间(multl purpose). Scale 改变水平时基本档位设置S/DIV 垂直系统VERTICAL Position 垂直移动 Math 标志 Scale Volts/Div 改变垂直挡位设置 CH1,CH2 对应通道开关 功能键 Prtsc 屏幕拷贝功能键 Multi purpose 多用途旋钮控制器 Measure 自动测量 Acquire 设置采样方式 Storage 存储和调出 Run/Stop 运行控制,暂停 Cursor 光标测量 Display 设置显示方式 Utility 辅助系统设置 Auto 使用执行按钮 USB-OTG接口 使用自动设置 1.调整好探头倍率

示波器的调整与使用教学教案

实验教案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学部基础学部物理科学系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专业、年级全院理工科 主讲教师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报告以及讲评上次实验存在的问题(5分钟) 二、明确实验任务与实验思路,强调注意事项 (15分钟) (1)、实验相关内容简介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显示随时间变化(波形)的电压信号的一种观测仪器。它不仅可以定性观察电路(或元件)的动态过程,还可以定量测量各种电学量,如电压、周期、波形的宽度及上升、下降时间等。 示波器还可以用作其他显示设备,如晶体管特性曲线,雷达信号等。配上各种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各种非电量测量,如压力、声光信号、生物体的物理量(心电、脑电、血压)等。 (2)、提出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以及熟悉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一)、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示波管(CRT)---示波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扫描系统: 产生锯齿波电压,扫描时间可以调节,加到X偏转板上时,电子束在电压作用下,速的从荧光屏的左边运动到右边。 触发系统 控制扫描开始的时间

(二)、示波显示波形原理 扫描原理 同步原理 Y方向:自由单摆运动 X方向:纸张做匀速运动 合成轨迹是一条随时间变化的 周期性正弦波曲线

(三)、测量电压与周期的原理 三、实验仪器 1、GOS-620型双踪示波器 方式(mode):选择垂直系统的工作方式 CH1:只显示CH1通道的信号 CH2 :只显示CH2通道的信号 DUAL:同时显示通道CH1和CH2的信号 ADD:显示CH1和CH2的输入信号的代数和,当CH2 INV被按入,则两信号相减 -1-1 p-p -1-1 (cm)Y V.cm mV.cm = (cm)X s.cm ms.cm U y T x ?=? ? ? ? ?? 偏转因数(或) 扫描时间因数(或)

示波器教案

示波器教案 示波器是一种显示电压波形的仪器,主要用来观察电压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电信号的波形, 而且可以半定量测定电压的大小、周期和相位等。只要能通过适当的传感器把其他的电学量和非电学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示波器就能用来显示并研究这些量的变化规律, 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量工具。 示波器基本上由示波管和电子线路组成,如图(7.1)所示。 1.示波管 示波管是示波器中显示波形的部件,其结构如图(7.2)所示,由发射、加速和聚焦电子束的电子枪,控制电子束偏转的X轴和Y轴偏转板,以及电子打在上面会发光的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管内抽成高度真空(10-6mm汞柱以下),以避免电子与气体碰撞而引起电子束散射。 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控制栅极和阳极组成。表面上涂有脱出功较低的钡和锶氧化物的阴极受到灯丝加热会发射电子。栅极是一个前部有小孔的金属圆筒,其电势低于阴极,对阴极发出的电子起阻碍作用,只有少量电子能通过栅极。调节栅极电压可控制通过栅极的电子束的强弱从而实现亮度调节。阳极的电势比较高而且形状特殊,产生的电场形成电子透镜,一方面可使电子加速,另一方面可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聚焦。

当在X轴和Y轴偏转板上不加电压时,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就打在荧光屏的中央。如果在X轴和Y轴偏转板上分别加上电压,那么在两对偏转板间就会形成电场,电子束在通过两对偏转板间的电场时,在X轴和Y轴方向就会产生偏转,偏转的距离与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荧光屏由荧光材料涂在示波管前端内表面制成,受到电子束轰击时会发出光。 2.电子线路 按电路的功能,电子线路主要可分成三部分:1)X轴放大器,2)Y轴放大器,3)锯齿波扫描电压发生器。 3.示波器显示稳定波形的原理 如果我们在垂直偏转板上接入一正弦电压,荧光屏上的光点就会在垂直方向上下振荡。若同时在水平偏转板上接入一周期电压,在每一周期里电压使光点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越过荧光屏一次,正弦电压波形就会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图(7.3)说明正弦波形轨迹是如何在荧光屏上逐点形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