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1.主要内容

园林布局、立意和园林布置的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立意与布局

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布局形式的内容和

要素构成

园林设计方法

(1)对景对景是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段之一。对景是人与景物之间形成直接面

对的关系,是指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

观察到的景致。对景具有相对之意,它

往往是一个视觉中心,对整个构景起着

主导的作用。对景又可分为直接对景和

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线与景直接产

生关系,间接对景会在视线与景的引形

成一定的偏移和隐蔽,景物不一定设在

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使人在

不经意间去发现景物,给人以惊异或若

隐若现之感。

(2)借景借景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

的方法。借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组景手段,将其他空间景物纳入所设置的组景范围。

(3)障景障景也称作抑景。障景顾名思义具有隐藏之意,是利用欲显故隐、欲扬先抑的手法,对景物进行必要的遮挡。障景在处理上可由植物、山石或其组合的景物构成屏障。

(4)漏景漏景是一种随意的造景方法,通过稀疏的植物群落或栏杆显现前方的景物,借以引起人的联想,激发人的探究感。古代园林的漏窗便是一例。窗外景物体现为点状时适合框景,体现为面状或散点状时,使用漏景手法可使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内外渗透。这也是漏窗之所以称为漏景的原因。(5)框景是根据选择的特定视点,利用窗框、岩洞、墙洞透视景物,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立体画面,尽管框景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种手法,但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也屡有应用。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保证框景的效果,要注意避免由于景框形状和细节上的繁杂而分散游人的注意力。

(6)夹景夹景主要是在主景前限定一狭长空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起到屏障周围无半景物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利用自然地形构成夹景虽有极好的效果,故常以人工方法构建夹景。(7)隔景隔景主要利用隔墙、植篱、密植的树木将景物划分为不同的景观空间,形成多个视点,隔景还可将又差又乱的景象用培体、竹篱、植物等遮挡起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掌握规划式和自然式的园林布局。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1.主要内容 园林布局、立意和园林布置的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立意与布局 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布局形式的内容和 要素构成 园林设计方法 (1)对景对景是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段之一。对景是人与景物之间形成直接面 对的关系,是指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 观察到的景致。对景具有相对之意,它 往往是一个视觉中心,对整个构景起着 主导的作用。对景又可分为直接对景和 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线与景直接产 生关系,间接对景会在视线与景的引形 成一定的偏移和隐蔽,景物不一定设在 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使人在 不经意间去发现景物,给人以惊异或若 隐若现之感。 (2)借景借景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 的方法。借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组景手段,将其他空间景物纳入所设置的组景范围。

(3)障景障景也称作抑景。障景顾名思义具有隐藏之意,是利用欲显故隐、欲扬先抑的手法,对景物进行必要的遮挡。障景在处理上可由植物、山石或其组合的景物构成屏障。 (4)漏景漏景是一种随意的造景方法,通过稀疏的植物群落或栏杆显现前方的景物,借以引起人的联想,激发人的探究感。古代园林的漏窗便是一例。窗外景物体现为点状时适合框景,体现为面状或散点状时,使用漏景手法可使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内外渗透。这也是漏窗之所以称为漏景的原因。(5)框景是根据选择的特定视点,利用窗框、岩洞、墙洞透视景物,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立体画面,尽管框景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种手法,但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也屡有应用。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保证框景的效果,要注意避免由于景框形状和细节上的繁杂而分散游人的注意力。

(6)夹景夹景主要是在主景前限定一狭长空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起到屏障周围无半景物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利用自然地形构成夹景虽有极好的效果,故常以人工方法构建夹景。(7)隔景隔景主要利用隔墙、植篱、密植的树木将景物划分为不同的景观空间,形成多个视点,隔景还可将又差又乱的景象用培体、竹篱、植物等遮挡起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掌握规划式和自然式的园林布局。

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一、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1、公园的规划布局: 公园规划布局的艺术处理手法: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对公园的景色,需要考虑其观赏的方式,何处是以停留静观为主,何处是以游览动观为主,静观要考虑观赏景点、观赏视线。公园景色的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借观赏程序游览。导游线应该按游人兴致曲线的高潮起伏来组织,是公园艺术布局的重要设计内容。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在平面布局上其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一般在适中的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如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景点组成,常为立体构图中心。公园立体轮廓的构成是有地形、建筑、树木、山石、水体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常是远距离观赏的对象及其他景物的远景。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分为两处。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 公园规划布局有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①规则式公园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形体,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开朗、人工美的特点。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如北京中山公园。 ②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其缺点是不易于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在地形复杂、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合适,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如我国的古代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③混合式园林是把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融为一体,而且这两种形式与内容在比例上接近。在用地面积交大的公园内常采用,可按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处理。 2、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之后,对公园进行功能区。 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是从空间安排公园的规划内容,这种方法有快速、有效、易于掌握的特点,尤其是面对用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较复杂多样的实际综合公园,通过功能分区可以使各种活动互不干扰,使用方便。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一般有: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观赏游览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等。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使广大游人在游乐中受到文化科学、生产技能等教育。具有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较热闹、有喧哗声响、人流集中等特点,可以说是全园的中心。主要设施有俱乐部、游戏场、电影院、音乐厅、展览馆、画廊、文艺馆、阅览室、剧场、舞场、青少年活动室、动物角等。该区应设在靠近主要出入口处,地形较为平坦。应有一定的分隔,平均每人有30平方米的活动面积。该区的建筑物要适当集中,工程设备于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布局应有利于游人活动和内部管理,同时要注意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故要使有干扰的活动项目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利用树木、建筑物、山石等加以隔离。 体育活动区的主要功能是供广大青少年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具有游人多,集散时间短,对其他各项干扰大等特点。在该区增设各种球类、溜冰、游泳、划船等场地。布局上要尽量靠近城市主要干道,或专门设置出入口,因地制宜地设立各种活动场地。在凹地水面设立游泳池,在高处设立看台、更衣室等辅助设施;开阔水面上可开展划船活动,但码头要设在集散方便处,并便于停船。游泳的水面要和划船的水面严格分开,以免互相干扰。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 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

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 (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 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 1.令人舒适的空间尺度 在尺度适宜的城市和建筑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的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的城市则使人觉得冷漠无情。在许多传统的市政公园和绿地中,空间尺度却让人感到不适,宽阔的路面和大尺度的广场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相互沟通交流的亲切感。根据知觉

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 李常青

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李常青 发表时间:2017-11-06T11:16:56.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李常青 [导读] 摘要:景观边界是边缘物种的栖息地,由于其具有高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因而其位置的变化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者。 深圳市万卉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518042 摘要:景观边界是边缘物种的栖息地,由于其具有高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因而其位置的变化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者。为了丰富园林设计理论,本文借鉴景观边界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园林边界的概念,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园林空间景观边界的营造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 引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了城市的外部形象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园林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空间进行有效的搭配,在不同的空间搭配不同的植物,既能够使园林景观在空间上更具层次感和自然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个城市的外部形象。 1.关于园林边界的概述 园林边界是指园林实体与外部环境或园林实体内园林各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在这里园林边界或者是园林实体本身与周围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使园林实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用围墙与外界隔离;或者是园林实体内各造景要素,例如道路、水体、假山、植物以及小品建筑等所形成的边界;或者是在这些园林要素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生态因子的变化,从而形成对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区域.园林边界所围合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形状,有时候界线是清晰的,有时则是模糊的;有时是实的,有时则是虚的;有时是物质空间,有时则是精神空间.园林边界的形成一般不像景观边界那样复杂,那样需要漫长的时间,因为园林空间往往尺度较小,而且园林环境的形成人为的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园林边界可以是一条线,也可以是一条带,还可以是一个实体.在对边界这样认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优其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会更加具有美感。 2.园林边界的营造形式 园林中,根据柔性化的原则,在边界处主要借助植物、水系等景观构成要素来完成过渡地带的设计。 2.1以水系为边界 在空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水系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边缘,水系本身可以作为分隔空间的要素。由干水可流动、可塑物质,给人以柔性的存在感,因此,从水系边界入手,明确水体边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合理地设计出优美的水体景观和岸线景观,提升边界的营造技艺。 比较典型的是苏州4大园林之一的沧浪亭,该园临水而建,水系将园内与园外分隔开,四周清泉环绕,没有围墙将其隔断。即以柔性化的水系取代了园林围墙,将园内外自然地联系起来。 2.2以植物柔化边界 在边界用各种造景植物进行搭配,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需求。另外,通过植物进行柔化边界时,可以结合微地形和地形高差等场地环境,合理地选择植物的种植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植物种植方式包括自然式与规则式。自然式的种植方式可以结合微地形设计,如水体驳岸具有高差,根据地形进行植物的选取和种植,缓和水体边界。 道路边界属于硬质景观,而植物属于软质景观,道路边界与植物的交接既可以是面与面的也可以是线与线的方式。无论是以何种方式都应保证道路边界的挺直,界线的清晰,交界线的面或线都可以通过植物进行软化及修饰,不仅要满足美观的需要,还应满足功能的需求。 道路边界掩映在植物群中,植物顺着道路的方向连续栽植。这种方式柔化道路边界的效果比较突出,一般选择植物叶子茂盛的或姿态柔美的进行自然式丛植。但缺点是如果没有管理好,有时对视线会有一定的阻挡。 植物是顺着道路的方向连续栽植,但植物与边界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方式与第一种正好相反,它对道路边界的柔化作用相对较弱,因为边界都呈现在视线范围里。一般选择修剪了的灌木。 2.3廊的边界营造方法 古典园林中,廊在造景的同时,创造了似透非透的空间关联。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园林建筑廊与园林围墙形成的复合空间,称为廊墙复合空间。在边界的线性空间中,廊墙空间属干三维空间,其内外可双向交流,既产生柔性的过渡,同时又增添界面的渗透和层次。廊墙空间的类型分为单面廊、复廊和双层廊等,廊在平面上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以复廊为例分析其与墙组合空间的边界柔性化方法。复廊和围墙所营造的边界空间极其丰富,其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带漏窗的围墙、多变的廊道。位于苏州的古典园林留园,全园曲廊回环,园中有蜿蜒高低的长廊在670 m以上,联系全园的景观并自成景观。廊的内壁上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多处,墙上开各种形态的漏窗共200多个,园林内部的景观之间,虽通过围墙相隔,却通过廊道相互连接贯通,漏窗和洞门使两边景色形成了相互渗透的效果,似隔非隔,虚实相生。留园中的爬山廊随山势起伏,在廊墙交界处用山石花木进行点缀,将小空间作为柔性边界连接。游览于园中长廊,步移景异,虽沿墙行进,却也无生硬之感,就是边界柔化的效果。这样的营造手法,实体的墙通过空廊、山石、花木掩映,廊墙结合创造边界空间,并创造了空灵之感,使边界地带富有生气,吸引游人。通过围墙的划分与廊的曲折变化,可延长景观线,增加空间层次,增加游人观赏的兴趣。此手法即借助漏窗和植物、山石等元素,形成廊两面空间的柔和连接和过渡。 通道或廊道作用:景观边界是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之间的生态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物种流)流动的通道;过滤或障碍作用:在景观单元之间的生态流的流动中,景观边界犹如细胞膜,起着过滤作用,它使一些组分顺利通过,而另一些组分则受到阻碍,这可能与植被的结构、动物种群的密度等有关;源的作用: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导致生态流自景观边界向相邻景观单元的净流动,起到源的作用,这种作用受景观边界的宽度、垂直结构和形状等的影响;汇的作用:景观边界的汇效应是指景观边界吸收和聚集生态流的功能;生境的作用:景观边界有自己特有的生物和环境特征. 2.4水体基质边界营造方法 古典园林中有不同的景观要素,元素基质也不相同。从水体到陆地区域的过渡,从陆地到假山叠石的区域过渡,过渡区域即边界的存

(完整word版)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清河公园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 基地为杭州市城北某处的公共开放空间。 2、场地现状分析 基地总面积3.3公顷,呈倒“L”型,基地总体地势平坦,标高基本在34.04-34.10米之间,月牙河常水位33.5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00米,西北侧有一处水杉林,东侧有一条5.5米宽的小区消防车道,月牙河为城市非主要泄洪支流。 3、周边环境 基地北临月牙河,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艺术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南侧为城市次干道路。 4、现状分析 根据基地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基地设计主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憩需要以及与西边艺术产业园区的相协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亲水感,所以设计主要解决问题即是公园的交通组织,艺术展区位置设置。 二、规划社计依据 1.清河公园规划设计条件。 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清水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游人休闲、锻炼、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锻炼、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1、核心设计思想 清水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游客的观赏心情,不同心情,观赏的区域,选择的区域,景点,道路不同,不同心情选择游览不同的景色。主要设计目的是缓解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焦虑,各个年龄层人们休闲娱乐,亲水的放松场所,公园设计了一些相对比较幽静,环境优美,可游可歇的场所,可以弥补现代城市休闲所欠缺的功能。同时公园在核心区布置了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心设有2级抬升的圆坛,正中是一个大气古朴的的千手观音雕像,使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集散中心,平时可供大家参观游览,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大的集会演出祭祀活动等。总的来说清河公园定位是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穿行,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周边居民茶余饭后可以到其中歇息,清晨可以在公园小路上晨跑锻炼,假时可以在其中喝茶观景。本设计考虑到东边艺术产业园区的条件,在设计区域东边建立了一幢3层的艺术展览馆,艺术展览馆南面是一个小型观鱼广场,人们可以在此享受观鱼喂鱼的乐趣,艺术展览馆滨水过桥,可到东面运动场,运动场设置为四楼,主要提供一些室内健身器材,当然也包括茶咖一体的简单服务设施。

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及应用汇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褚玉峰考籍号:010*********专业年级: 题目:谈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及应用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2014 年 3 月

目录 1、引言 (3) 2、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现状 (3) 3、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 (3) 3.1、功能完善原则 (3) 3.2、绿色环保原则 (4) 3.3、景观丰富原则 (4) 3.4、以人为本原则 (4) 3.5、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5) 4、园林休闲空间的应用 (5) 4.1、地形 (5) 4.2、休闲建筑的 (5) 4.3、园林植被 (6) 4.4、园林景观亭 (6) 4.5、园林水景 (6) 4.6、功能分区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相应提高。这就使得人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原有的园林的公共设施建设和休闲空间的营造也逐步提高,园林作为人们赏景、休憩、娱乐休闲的环境空间,蕴含着城市中的人们对未来生存空间的向往,就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以及应用做简要探讨。 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also increase accordingly.This makes people's life in the city to the original publ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nd recreational space in the landscape also gradually improve, garden for people to admire the view,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environment space, contains the city people living space for the future of yearning, as recreational space in the landscape and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briefly. 关键词园林景观;休闲空间;应用;娱乐 key words : landscape; recreation space; application; entertainment.

分析花港观鱼公园的空间布局与艺术处理

分析花港观鱼公园的空间布局与艺术处理 摘要:花港观鱼公园作为西湖十景之一,一直以其独特的美吸引着大众的目光。花港观鱼,基本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也吸收一点西洋组景方式(大草坪,植物修剪成形)。园林布局由牡丹园、鱼乐园、花港和大草坪等四部分组成。园中模山范水,巧于因借,并配置亭台楼阁,花廊水榭,自然空间组织开合收放,虚实相间,互为衬托,聚散有变。全园以鱼、花、港为中心,以港为主体,把假山、池沼、亭台、水榭、小桥、游鱼、花草、人流放置在一个大的环境之中,人工与天然相结合,清幽与雅美相交融,动与静互成,虚与实并济,别有一番幽雅含蓄,旷朗清新的韵味,造就一个“多方圣景,咫尺山林”的艺术境界。本文从花港观鱼的空间布局和艺术处理入手,分析其独特之美。 关键词:花港观鱼、空间布局、艺术处理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为私家花园,名曰“卢园”,有诗题曰:“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清朝重建,康熙题名“花港观鱼”,解放后1952年,公园一期工程动工,1963年进一步加以扩建。两次大规模的整理、扩建,开辟金鱼池、牡丹园,疏通花港河道,新建花港茶室。 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红鱼池西面,是颇具匠心的牡丹园,种植有各种牡丹、芍药数百棵,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牡丹园的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遐想绵绵。草坪上,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的树丛、树林,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休憩场所。 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 在空阴构图上, 峰赶路林, 开合收放, 层层益益, 变化无穷。在空间组织上, 不是一览无余, 而是由许多大小开合不同的局部空间祖合起来, 每一个局部空间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解止的构图。但是这些空间, 又依据游人的路线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的流动连续构图。花港观鱼公园文娱厅大草坪, 为青少年活动场地, 在功能上要求开朗辽阔,同时由于北面有景可借, 西里湖的透视景深, 有二千五百余公尺, 东北可眺望苏堤, 北可眺望楼霞岭, 西北可眺望刘庄、丁家山及西山休养区, 视界广阔。因此这一局部, 在空间构图上以开朗景观为主。由于大草坪北面沿湖空旷线太长, 为了打破过分的开朗性, 将全园最大的建筑文娱厅即翠雨厅布置在临湖水边, 作为这一个室间的主景。同时利用长廊将一部分草坪与广阔的湖面分隔起来, 远景可以通过长廊透入园内, 长廊就起了漏框的装饰作用。从文娱厅本身的功能要求来看, 由于面积很大, 布置在广阔的湖边和大草坪间, 比例合适。在长廊上举行舞会,可以远眺西湖景色, 同时西湖也可以为舞会的背景。另一方面, 建筑本身, 对整个西湖来说, 又构成了其他风景点对景的焦点。为了打破大草坪空间的单调, 在草坪中央, 又布置了一个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 中央又设茅亭。学习了中国园林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手法, 构成了空间的多重性。大草坪除北面开朗以外, 其余三面, 均以土丘及常绿密闭的林带与公园其他部分分隔起来。大草坪的长与宽和四周树高之比为4:1~5:1。这种比例, 也可以打破过分的开朗性。 红鱼池的部分, 由于南面小南湖的湖面不大, 透视景深只500余公尺, 对湖九暇山形单调, 林木稀少, 借景不佳,同时红鱼池功能上, 希望游人集中注意力观览园内游鱼, 不希望远景分散游人注意。因此这一局部的空间构图, 以闭合空间为主, 四周均以土丘及常绿密闭林带封闭起来, 使自成一个局部,不受外景干扰。但为了打破空间的过分闭塞性, 又采取了一些措施。在鱼池建筑群主轴延伸的正南方向, 开辟了透视线, 可以透视远景。为了使闭合空间富于渐层变化。在红鱼池原来一片荷塘中, 堆置了一个大岛和土堤, 并以三组建筑(其中一组横跨水上)环抱中央鱼池, 使鱼池分为二重空间;这样游人进入公园时, 便己进

岭南园林的发展以及建筑风格

岭南园林的发展以及建筑风格 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主要分布于广东省:顺得县的清晖园、番禹的社荫山房,东莞的可园。 岭南园林的发展历程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 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构园的自然要素

山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二是鼓石潭局的鼓石岛,如万石植物园的万石湖中真鼓石和南湖公园中的塑鼓石;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如佛山梁园中的龟石和湖心石;四是一般的堆山,如海口五公祠中的珊瑚石山。岭南园林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如桂林园林中的真山水,几乎不改造。 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布,如白天鹅宾馆中的故乡水和水潭以及广州山庄宾馆的三叠泉;二是湖景,如惠州、潮州、雷州、福州、泉州的西湖,肇庆星湖,广州流花湖、东山湖和荔湾湖等;三是潭,与崖瀑潭局不同的是没有瀑布,水面较阔,如柳州龙潭公园的龙潭和雷潭、台湾日月潭;四是流觞之曲水,如广州雕塑公园中的云溪;五是井泉,如广州的廉泉和贪泉,柳州鱼峰公园三姐楼院中的井栏等;六是一船水 池。 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如金茶花公园;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如湖里公园;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如

城市公园广场空间布局的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和“和谐社会”、“社会公平”等理念的贯 彻发展,城市居民对公园广场这类开放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园的 服务功能是否能被市民公平地享用,是否维护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以及中低收入 人群的利益。“创建园林城市”的规划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城市决策者在政策决策上的关注和支持。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规划具有重要的参 考意义。 本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0)技术和GeoDa软件对武汉市公园广场空间 可达性和公平性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通过GIS网络分析功能对公园广场的空间可达性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不同出行方式下一定时间段的可达面积和 服务人口比例,再用GeoDa软件对研究区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属性、不同街道居民的 社会经济属性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水平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得到有关公园广场空间 公平性的综合分析结果: (一)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广场可达性总体分布不均匀,中心城区30%的区域内有60%左右的居民可较便捷的享受到公园广场的服务,全区约57%的街道可达性水 平较好,表明研究区公园广场的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较高。整体来看,研究区中部、 中部偏东南南和中部偏东北角的公园广场的可达性较高,距中心区较远的郊区、远郊 区可达性较差。 (二)各出行方式下可达面积和服务人口水平差异明显:可达性最好的出行方式为机动车,其次为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步行可达性最差,这与各出行方式的速度、道 路交叉口延误时间、道路级别以及各路段路况差异有关;研究区80%左右的城市居民可以通过步行30min、机动车10 min、非机动车或公共交通20min 的方式到达最近的目的地公园。从低碳、环保的角度来看,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两种方式对可达性程 度有很高的贡献率,大力提倡公交和自行车出行对公共空间可达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步行、非机动车出行方式下的各时间段可达区域呈现出以公园入口源点为 中心的圈层结构特点,而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出行受到道路等级、路况、十字路口和站 点时间延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达区域呈不规则形状。说明距离近的地方可达性不 一定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武汉市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方式有 较大的利用空间。

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解读

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 摘要:从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实践创作研究时应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策略的解读,为园林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宽泛的思想平台,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介入设计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园林景观的创作研究。 关键词:空间;尺度;视觉;环境;场所;园林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space order, dimension expediency, artistic quality of visual effect, ecological feature of environment and containment of the lieu. The exploration of these problems provides a wide platform for designers to express their thinking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which helps them take every detail into consideration to carry out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Key words: space; dimension; visual effect; environment; site; landscape 从西方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到光怪陆离的荷兰风景油画,从中国的“囿”和“圃”到山水园林,“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汇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光鲜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饰的可能,步入当代社会,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以往单一设计视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笔者以一个更为宽泛的和多样化的视角去探讨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探讨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 一、空间上的秩序性 (一)界定景观轴线 约翰?西蒙兹在其著作《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可视景观一节中谈到了轴线,他说:“本质上讲,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它总是被看作一个联结的要素。”[1]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必要的。因为轴线的引入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类型,它更在意景观所创造的意境,所以轴线的形式有时是笔直的,有时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轴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空间组织的逻辑顺序,以此契合于景观的功能需求,创造景观的场所氛围。苏州私家园林景观的曲折轴线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景观空间的无穷变化,感知了景观空间带给我们的无限魅力。 (二)梳理空间内涵 如果说轴线是景观系统的中枢,那么景观涵盖的空间内涵就是附属于中枢上与人交流的媒介。每一个目的就是一种需求,每一种需求就意味着一种行为,每一种行为就必然决定着一种空间模式。梳理空间的内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观所承载内容的设计原则。只有明晰景观涵盖的内容,我们的空间组织才会有的放矢。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将景观所要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进而根据各种内容赋予其最为适宜的空间模式。对有相互交叉的或是可以统一的空间进行

浅析岭南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浅析岭南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摘要:中新知识城展馆景观改造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交通组织,将一、二期展厅建筑联系,并调整参观路线为环状路线。以此为前提,对展馆庭院进行景观改造。景观改造需与原有环境协调统一,并营造独具特色的园林环境空间。论文通过对景观改造的总体布局、交通组织、景观元素等方面,论述如何将岭南建筑及园林与现代建筑融合,并形成其独特风情,突显岭南特色。 关键词:岭南;园林建筑;融合;景观 Abstract: New knowledge city hall landscape transfo rmation’s priorities is to improve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will contact one,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exhibition hall building, and adjust the tour route in circular route. Premise, for the courtyard landscape renovation.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harmonious and unified, and create a unique landscape environment space. Paper to reform the landscape of the overall layout, traffic organization, landscape elements, etc., discusses how to lingna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fusion, and forms its unique character and style, highlighting lingnan features. Keywords: Lingn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sion;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广州中新知识城选址于广州科学城北区,展馆位于知识城南起步区。展馆的建成,为中新合作协议的签订暨知识城奠基仪式举行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也为展示知识城的今天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平台。项目是广州中新知识城建设指挥部一、二期规划展厅半围合的庭院改造工程。改造以保证展厅外围交通状况不变的室内参观游览路线同时适当增加庭院的绿量,建造具有岭南园林风格的特色庭院,使传统的岭南建筑文化与展厅的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结合。 2 场地概况 展厅建筑现状总体为现代风格,简洁大气,采用轻钢结构,外观为玻璃幕墙。庭院与建筑融合得当,但是景观空间单调,游人参与少,展馆建筑间缺乏交通环线的问题,作为岭南地区的建筑展厅,缺乏岭南建筑与岭南园林的元素和细节,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08-03-23 13:35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

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资料讲解

精品文档 一、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1、公园的规划布局: 公园规划布局的艺术处理手法: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对公园的景色,需要考虑其观赏的方式,何处是以停留静观为主,何处是以游览动观为主,静观要考虑观赏景点、观赏视线。公园景色的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借观赏程序游览。导游线应该按游人兴致曲线的高潮起伏来组织,是公园艺术布局的重要设计内容。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在平面布局上其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一般在适中的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如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景点组成,常为立体构图中心。公园立体轮廓的构成是有地形、建筑、树木、山石、水体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常是远距离观赏的对象及其他景物的远景。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分为两处。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 公园规划布局有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①规则式公园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形体,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开朗、人工美的特点。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如北京中山公园。 ②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其缺点是不易于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在地形复杂、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合适,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如我国的古代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③混合式园林是把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融为一体,而且这两种形式与内容在比例上接近。在用地面积交大的公园内常采用,可按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处理。 2、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之后,对公园进行功能区。 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是从空间安排公园的规划内容,这种方法有快速、有效、易于掌握的特点,尤其是面对用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较复杂多样的实际综合公园,通过功能分区可以使各种活动互不干扰,使用方便。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一般有: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观赏游览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等。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使广大游人在游乐中受到文化科学、生产技能等教育。具有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较热闹、有喧哗声响、人流集中等特点,可以说是全园的中心。主要设施有俱乐部、游戏场、电影院、音乐厅、展览馆、画廊、文艺馆、阅览室、剧场、舞场、青少年活动室、动物角等。该区应设在靠近主要出入口处,地形较为平坦。应有一定的分隔,平均每人有30平方米的活动面积。该区的建筑物要适当集中,工程设备于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布局应有利于游人活动和内部管理,同时 精品文档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原理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摘要:探讨了园林植物在营造园林空间中的作用,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提出了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构景手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园林空间通常由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诸多要素共同营造,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 1、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 园林的设计既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组合、营造。在现代园林中,空间营造非常重要。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因此园林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毫元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限定某一个景区,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

林设计中,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阔、封闭、隐蔽等),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丰富园林空间 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由植物材料形成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地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这样的园林空间在地面上,以不同高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