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应用活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应用活动实施方案

2015年中小学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年动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芜湖市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芜教备[2015]4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县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提升教育装备应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引导全县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立足课堂、兼顾课外,健全制度、落实常规,有效管理、强化应用,提升能力、发挥效益,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县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一)管理目标

1.实验室(仪器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有仪器设备总账、分类账和消耗品登记账,做到账目齐全,账册相符、账物相符,并能及时更新;仪器设备分类、分柜、上架摆放,标签张贴规范,仪器完好率不低于95%;仪器设备日常管理规范,有借还、维修、报损等维护记录,有学期教学仪器和实验消耗品补充计划;安全措施到位,有防盗、防触电、防中毒等安全防护措施;危险品和易制有毒化学品的管理规范,实现专柜双人双锁,有使用记录;逐步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常态化;室内、门窗和橱柜干净整洁,摆放整齐,无乱堆乱放现象,无卫生死角。

2.图书(阅览)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建有图书总目录、借阅登记、注销登记;按《中图法》进行分类、编目、上架、张贴标签,并逐步采用信息化管理;学生有借阅证(卡);每年新增图书比例达到规定标准。

3.班班通、计算机网络教室、在线课堂、教学点资源全覆盖设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机房及设备干净整洁,有安全防护设施;有使用记录和设备维修记录;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维护设备正常运行,排除故障及时,维护、保养有记录。

4.音体美卫等专用教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建有总账、分类账和设备报损账,做到账目齐全,账册相符、账物相符,并能及时更新;室外体育器材要有定期排查记录,器材设备摆放规范、合理;日常管理规范,有借还、维修、报损记录;教室及器材干净整洁,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逐步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

(二)应用目标

1.实验室(仪器室):实验教学有计划,有过程记录,有检查,有考评;严格按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课表开设实验课程,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正常,“教师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不低于95%;有实验日誌、实验通知单,学生每次实验有实验报告,批阅及时;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向师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和师生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提供条件。

2.图书室(阅览室):采取全开架或半开架借阅方式,科学合理安排集体和个人借阅时间,教师全天出借,学生定期出借,图书室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周,每个学生每年借书不少于12册(次);推进图书进班级,设立班级图书角,图书定期在班

级之间漂移。

3.班班通、计算机网络教室、在线课堂、教学点资源全覆盖设备:有使用计划、记录;每周使用“班班通”的课时节次数不少于周总课时的50%;根据课程计划要求,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在线课堂项目实行统一课表、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行为;利用教学点资源全覆盖设备上好英语、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等课程。

4.音体美卫等专用教室:按课程标准开好艺体课,充分发挥艺体卫设备效益,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特长潜能的发展。

三、实施步骤

1.学校要成立教育装备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学校校长是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是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要具体负责教育技术装备“建、管、护、用、研”等工作,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班班通、音体美卫等功能室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3. 学校对照相关标准,结合“均衡县验收指标”,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区、办公区、功能室、运动区要相对明确)各功能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制定学期(学年度)工作计划和开课计划,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进行补充和维护。

4.加强教育装备管理,提高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管理应用档案资料,开展检查考核工作,及时对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5.开展教育装备建、配、管、用等相关业务培训工作。

6.组织交流学习。

四、保障措施

(一)抓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

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应用,涉及多部门、多学科,需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无为县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领导组(名单见附件)。各相关股室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督促、指导学校深入开展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县教育局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对中心校和学校年度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

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要成立“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领导小组,明确一名校领导分管教育装备工作,学校教导处是抓好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的责任部门。

(二)抓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

各学校要按省定标准配足配齐各专用功能室的管理人员,从事学校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应具备教师资格,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要加强在岗人员的全员培训,将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将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与职称晋升、业务能力考核挂钩;学校要明确各功能室管理人员职责,其管理工作要列入绩效考评。

(三)抓经费投入,建立保障机制

各学校要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不低于公用经费总额的15%用于日常用电(水)、网络费用、设备维护、购买实验耗材、图书的更新剔旧、教师培训等费用。(四)抓管理应用,促进普及提高。

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育装备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加强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教学应用研究,定期组织开展“班班通”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抓好示范引领;以各种技能竞赛活动为抓手,搭建实验教学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自制教学具评比、理科实验技能与教学大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比赛以及教育装备管理与维护竞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动面上普及。加强实验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坚持内外结合,教、学、研一体,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升教师实验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应用水平,逐步实现管理应用常态化。(五)抓督查考核,严格奖惩问责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的考核、评价制度,把教师应用装备实施教学的情况,纳入教师评先评优和绩效考核内容,对应用能力强、使用效果好的教师予以奖励。各中心校要加强对辖区内学校的管理和督查,确保每一所学校都参与到活动中,对存在问题较多或问题比较严重的学校,要专人督办,跟踪整改。县教育局将组织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专项考评工作,对取得成绩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学校和个人进行问责。

2015年5月

无为县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年活动领导组

组长:伍小平(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邹宇(县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后保安(县教育装备中心主任)

吴明智(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李海华(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沈少平(县教育局计划财务股股长)

朱学斌(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

丁茂山(县教育局督学室主任)

汤俊(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钱明(县教育局安全卫生教育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装备中心,后保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

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

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

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

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