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落实《各级干部行为五条规定》 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落实《各级干部行为五条规定》 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落实《各级干部行为五条规定》 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落实《各级干部行为五条规定》 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落实《各级干部行为五条规定》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国家的建设,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的人力、财力资源的支持。而其中关键的是人力资源支撑。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组份就是管理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干部”。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他所在团队的能力和状况。管理者的职业能力是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干部行为五条规定,实质是干部素质和执业能力要求的准则。现处于大发展时期,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合格的干部。作为一名在职的干部,更是必须时刻对照五条规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己所在团队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一定要切实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的修炼:一要切实树立正确的工作业绩观。干部就一定要有干出一番事业的宏伟大志,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想干出一番事业,首先就要有一流的工作标准,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实事求是,不惧困难,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干部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昨天的工作业绩已经永远地过去,只能是今天的工作新起点,决不能成为自己不干好事情的理由和资源,明天的工作业绩是今天务实的工作结晶,决不可能有其他的途径可以得到。还要有正确的得失观,干事创业的首要目的是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而不是谋取自己利益的筹码和载体。只有这样,才能持久地焕发创业的激情,在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才能坚持,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可能成就事业,才可能为企业做出贡献。

二要切实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干事业还是干工作,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干事业就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将自己的责任化为实际行动,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追求的是工作成效和成果,追求的是自己对企业发展的奉献和

作用。干工作只是将工作当成任务来完成,追求的是别人的评价,实际上就是一种被动的应付。工作态度端正,才能扫除自己的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才可能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地推进工作,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不退缩,行动迅速、落实到位。电厂的达标投产和尾工项目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五号机组投产后,遗留的尾工项目相当多,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相当大。但是电厂的人员少,生产任务繁重。电厂不主动承接尾工施工组织,也没有人会追究电厂的责任,因为工程建设管理有建设公司,施工单位还有大批的资源在工地。但是,电厂的决策者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冒着巨大的压力,接管了所有的尾工,随即开展大规模的扫尾工程建设,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尾工项目,电厂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干事业的典范。

三要有扎实的职业能力功底。现代社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团队的职业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要想有好的职业能力,首先要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和自我完善的素质修炼意识。人的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学习和实践的集聚和积累。能力也是干成一番事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能力也只是一个时段的综合表现,是动态可变的。通过学习和实践,只要你是有心人,你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李总提出的“两目”、“三念”、“三个凡事”、“三到”就是很好的修炼职业能力的教课书,只要你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用心领悟,认真地融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肯定会有飞速地提高。

四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具有强烈的团队意思。当今社会是一个系统,任何人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单打独拼干就一番事业,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团队的建设关键是干部,关键中的关键是一把手。知人善用,育

人和识人是对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而用企业文化统一团队的意识,激励团队的斗志,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是资源的整合和挖潜。这些都是一名管理者必须做的。的发展经验证明,一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一支优秀的员工团队,是干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的基层单位,如何认真领悟文化的内涵,将文化融于基层团队,建设一流的团队是自己的天职,是需要自己尽心、尽力、尽职的去努力实践和奋斗的目标。首先,自己要成为文化的传导者,时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敢抓敢管,树立正气;其次要加强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宣贯,要善于利用各种工作实践机会,育人和识人,树立工作生活中的标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是要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以制度管人,以机制约束人,以事实为依据,奖罚分明。形成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就是你的职业操守,做事先做人,见事如见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投机取巧是成不了大气候的。“诚信正派、遵章守纪、豁达乐观、实事求是、不谋私利、不患得患失,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请示工作”就是良好的职业操守的精品描述,如何做到这些要求,是每一位干部每日必修的课题。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社会,诱惑多多,尤其是手中掌管一定权力的人,时刻都要面对各种诱惑。古语云,“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说的就是诱惑的能量。李总在干部五项行为规定中提出的职业素养要求,是对干部员工的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只有认真地履约自己的职责,不断地通过工作实践提升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的能力,才可能使自己成为品格高尚的人,成为懂得感恩和拥有阳光心态的人,才能成为事业的顶梁柱。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摘要:加快形成科学有序的社会治理体制,就要围绕着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这样一条主线,着重做好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逐步实现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社会体制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们下一阶段社会领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效。那么社会领域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一系列领域的制度创新,它的基本目标就是使我们社会既有活力,又有秩序。就像经济建设一样,经济建设既需要市场活力,也需要市场秩序,所以才能不断地创造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所以社会改革要围绕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样一个目标来改革,改革的内容就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形成一个合理的利益格局,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 一、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来与

之相适应。换句话说,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它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如果说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了释放生产力,那么社会体制的改革就是释放社会活力。我们对经济体制的认识到目前为止已经36年,有些问题比较清楚,但是对社会体制的很多问题,我们认识得并不是十分清楚。一方面,源于理论上的束缚,另一方面,社会领域本身的实践开展也比较晚。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本质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逐步地认识,要在实践中逐步地摸索。所以,社会体制的改革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要像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样来认识社会体制。其次,社会体制的改革是整个国家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体制如果改革或者其中的一项制度不完善,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长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例如像阿根廷、巴西、智利这些国家人均GDP都超过了六千美元,但是长期进入了不发展阶段,原因就在于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体系不完善,社会的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和社会不稳定。社会不稳定经济就陷入停滞发展,所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讲:“如果我们的经济不稳定,我们自己的老百姓不敢消费,外来的投资者不敢投资,那经济怎么发展?”所以社会体制出了问题,社会也照样会不发展,整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步伐就会减慢。所以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2050年建成一个民主、繁荣、和谐、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面对国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实施了新医改措施,对于目前的医院 和医生都提出新的要求。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要确保自身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的需求,就需要对现有的服务进行改善,建立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具体含义和重要的意义,进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新医改背景下有效帮助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措施,旨在帮助医院管理部门更好地规划自身蓝图,促进医院进一步的发展。 标签:新医改;医院管理部门;专业化;职业化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national aging degree,our nation has implemented the new medical reform measures,and puts forward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present hospitals and doctors,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cal reform,the hospitals need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ervice and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hospital management tea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mselves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s,based on the above,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definition an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hospital management team,and then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and occupational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management team in the hospitals at home and abroad,and puts forwards the measures of effectively helping the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management te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cal reform in order to help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better plan their own blueprint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ospitals. [Key words] New medical reform;Hospital management department;Professional;V ocational 在2010年国家卫生部等五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对于目前医院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医院管理队伍朝着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建设。因此,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完成医院管理部门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建设已势在必行。文章围绕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为中心展开了细致的探讨,具体论述如下。 1 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具体含义 1.1 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的含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职能部门任职管理岗位的人员即管理队伍;广义上指参与企业决策、参谋和执行三个阶段和层次的从事管理工作的全体人员即管理队伍。医院管理队伍即临床科室的管理队伍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主要有院长、主任、副主任、支部书记和护士长等[1]。

职业化标准

: 职业人是企业的合作者,他们总是积极参与企业的运作; 具有良好的资质 获得一定的资质,必须具有一定标准的能力,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

1,牢记企业宗旨 企业价值标准 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形象 2,员工具备的“五心” 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关爱心,荣誉心 3,要做事,先做人 有专长、能力;有胸怀、气度;有眼界、韬略;要正值,真诚; 职业化三大要素 执行力,沟通力,学习力 1,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完成目标的能力; 执行力三层含义 1,军令如山,要不折不扣的接受军令; 2,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 3,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最好能超出期望。

执行力三大标准:准时、优质、超越 执行力需要的条件:目标明确,结果至上 执行力关键词:沟通、协调、反馈、责任、决心 为什么执行力难? 1,心态,2,制度,3,观念。 执行力的十项前提 1,说明白:任务,要求与条件 2,写明白:通俗易懂,行动计划要切实可行; 3,看明白:优化并图解执行的流畅与步骤; 4,看清楚:共同期望与衡量标准; 5,要明确:人与事/谁执行、谁检查、谁负责; 6,要统一:上与下/谁指挥、谁执行、谁指导 7,有人管:协调执行过程中的各个问题; 8,有人问:每个环节都跟进、检查与监督; 9,有汇报:经常的沟通与反馈; 10,有结果:客观地对效果进行评估与奖惩。 1、执行力的5W2H工作方法 1W=what 做什么,是否重要? 2W=why 为什么做,打折扣会怎样? 3W=where 在何处做,必须在哪儿做? 4W=when 什么时间做,最佳时间? 5W=who 谁来做,可以让别人来做吗? 1H= how 做么做?1,如何做这项工作;2,还是最好的方法吗?;3,还有其他方法吗? 2H=how much 做到什么程度,话费多少? 1,现在的话费是多少?2,改进后将话费多少?3,做到什么程度最佳? 2、沟通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沟通力包含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 有效沟通 向上沟通请领导多做选择题; 评级沟通勤于思考善于交流 向下沟通化解下属间内耗矛盾 3、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 学习的三种境界1,思考;2,行动;3,创新;

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行动计划.方案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市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落实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要求,充分发挥地区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地区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重要意义 社区治理是在居民自治的基础上,由政府、社区组织、其他 社会组织、社区单位、居民,合作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共同解决 社区公共事务,携手优化社区公共秩序,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是培育创新社 会治理基层样本的重大举措,是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社会参与、 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是实现“让身边的人幸福起来”愿景 的重要抓手。各科室要站在推动地区科学发展、促进地区和谐的 高度,充分认识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的重 要意义,当作加强和创新本科室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加强党委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社互动机制,稳妥推进社区事务准入

和政府服务事项转移,推动自治事务、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分开,扎实推进社区治理体系优化再造、社会活力有效激发、社会力量有机整合和社区治理能力提档升级,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基本原则。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工委、办事处领导和主 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逐步剥离 不宜于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管理事务,广泛调动社会组织、企业 和居民共同参与,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2、整合力量,协调联动。在创新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大力 引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全面推进政社合作、上下互联、横 向互动,实现力量整合、工作整合和资源整合。 3、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以增强社区治理合力为目标,以 改善民生为导向,重点推进社会动员、社会参与、社工人才、社 区治理等方面机制创新,提高地区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 实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政府、社会组织、基层自治与人 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围绕 一个核心、完善五个体系、优化一个结构、形成一个格局、探索 一种模式”为抓手,以深化政社分开、社社合作、“四社”联动 和居民自治为基础,推动实现社区治理的实现“四个转变”,探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 与职业化建设 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在中国萌芽发展,起初是与“民政工作”结合开展。直到全国许多高校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同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开始实行,中国社会工作才开始迈入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极大影响着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以及社会工作功能的发挥,而这是推进中国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没有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社会工作无法可持续发展。因为作为一项特殊职业,社会工作有一套与人类社会理想相关的理念和规范,这套理念和规范对指导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 一、中国社会工作——“行政性、半专业化”状态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不仅指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相关知识训练,取得相关领域社会工作执业资格的过程。取得执业资格只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一个开始,它表明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合法开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但是,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期,各种制度尚不完善,社会工作还处于“行 政性、半专业化”状态,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如强调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以行政管理为本”的工作模式,而不是专业社会工作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以服务案主为本”的模式,服务对象的利益常常被忽略或损害;缺乏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而只注重问题的暂时解决;缺乏专业的强调案主自决、个别化和尊严等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只以社会工作者的自我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来判断和解决问题;缺乏专业的工作方法,只是采用简单的说服教育式,凭经验来处理,缺乏专业系统的工作理论指导。要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工作的需要,就需要大力引进、吸收并借鉴西方的专业文化,学习专业的社会工作的理念、理论知识、工作模式、方式和方法,这对推动我国社会工作走上专业化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的“三个层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工作价值与理念层面上的专业化。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理念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同时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与理念的专业化对社会工作的目标、理念、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都具有指向性和规范性作用。 二是社会工作理论与知识层面的专业化。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工作较偏重于实务训练和实际操作,导致许多人对社会工作理论产生偏见,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操作层面上的经验方法,不需要自己的理论建构,只要从其他学科中吸取一些知识就足以应付社会工作实务。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一门学科如果不建立起独立的理论体系,即建立专业化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无异于要取消其在学科体系中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三是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层面上的专业化。社会工作实务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独特理论的一种具体化和操作化,是具体实施社会工作的服务方式、程序与步骤。这是最能体现社会

提升职业化素质与职业生涯规划流程

提升职业化素质与职业生涯规划流程 ——加百力各位热爱学习的兄弟姐妹们,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提升职业化素质与职业生涯规划流程》。请问曾经去旅游过的人请举手,旅游之前你需要认真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搞一个策划,没有一家人说,我们十一放长假旅游吧,到哪去旅游。到时候再说吧。到了十一出发了,孩子问爸爸我们去哪。爸爸说走到哪算哪吧。不管是多久的旅游,我们都要做一个认真的策划才能出发,但我们人生最长的旅程,是长达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请问有多少人在踏上这次人生最重要旅程之前,是经过认真的策划才出发的呢?是不是有的人没有经过任何策划就匆匆上路了。几年之后,可能会问自己,我怎么到这来了。我为什么到这里来了,这是我来的地方么?我下一步去哪里。所以我们花一些时间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怎么走。 请问大家2008年是我国的什么年?奥运会年,这是全中华民族的成功,2010年即将举行一个全世界重要活动,因此今年是我国的世博会年。那么,过去的2009年开始是的什么年?是中国的职业化年,这是我们大家的共识,因为要战胜经济危机,不能靠裁人,不能靠降价竞争,不能靠关闭企业,这些做法将引起的是恶性循环,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战胜经济危机,必须要靠提升我们大家的职业化素质。职业化素质是什么呢?如果我要问大家你们企业缺人么?有很多人说不缺。为什么不缺呢?他会说我们企业各个位置上都有人

了,都担任了一些职务,我国叫做职务人。但他们是职业人么?如果他们不是职业人,那他们真的可能会成为那种在病理上的植物人,甚至还不入那种植物人,因为那种植物人可能需要别人的照料才能延续生命,但不会故意捣乱破坏。而在某种职位上的人,如果不懂会怎样呢?会做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优秀的职业人是最宝贵的,优秀的职业人是指什么人?优秀的职业人指的是具有正确的观念、专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的人。有正确的观念是要做正确的事情,有专业的知识是说得懂,有娴熟的技能是他得会。这三者之间什么关系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互动,看看大家能不能区分的开。请问大家你们是否能接受这样的观念,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同意么?那你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么?你能做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么?好,我们试一试,请大家伸出食指,伸出拇指,知道脸上各个部位在哪吧,请把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我们互相看一下手放哪了,这个地方是下巴,这个地方是脖子,请把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大多数人放在了脖子上和下巴上,为什么呢?因为你放在哪了。可是我问你,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同意么?你说同意,我说你愿意、能做到么?你说能。我说我让你把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我放在哪有什么关系?知识是在使用中更新的,而技能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有的时候你的部下做不到要求,你的孩子做不到大人提出的要求,没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再来一次,伸出食指、拇指,把自己的手防灾脑门上,放在耳朵上,大家都能做到了。 再说提升职业化素质,就是让我们要有正确的观念,要有专业的

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一) 《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一) 一、胜任职场工作的价值观,从“我”到“我们”,行为上的改变;改变自己认知上的价值排序,价值取向要随环境变化而重新排序。 1、在一个企业文化浓厚的公司里,从个体到集体,用一个主人翁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使自己始终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一个文化企业所希望看到的,也是企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即是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没有团队的成功就没有个人价值的体现,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一个职业化的员工永远以公司和团队的利益为重。 2、我从这里可想到的是我们平常在工作中常常存在很多坏的习惯或者是有一些好的做法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去尝试,这时我们提升职业素质,就要去行动,即行为的改变,改掉坏习惯,尝试新做法,行为的改变需要驱动力,这个驱动力是什么呢,即认知价值的排序,也就是对一件事的看法排序,举一个例子,在公司里,有一个人请求你帮助,你是同意还是拒绝,你内心会有一个衡量打分的过程,也就是认知价值的排序,改变一种行为习惯,就要重新打分,这

个重新打分是很痛苦的,但以后会带来长远的幸福。 “迷茫是因为价值取向不明确,不能看到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一个人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他就很迷忙,这就需要我们去多了解周边的人和事,了解世界的变化和信息,了解政策,以便我们更快更准确的做出判断,逃离迷茫。 如何在变化中实现价值,首先是专、精、特,也就是同样做一 件事,要比其他人做的好;其次要回归自己的尊严,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才能走的长远;再次要通过终身的学习做到积极的变化,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3、人的行为改变就是先要改变自己认知上的价值排序;我们的价值取向要随着环境的改变重新排序;价值的排序过程是一个得失平衡的过程,有时很痛苦。 4、从我到我们的转换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角色的转换,更是一种心态,一种理念的转换。“我”是一个个体,是从自我出发考虑问题,而“我们”则是将集体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我们”是一种集体荣誉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企业集体责任心的表现。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好这种角色的转换,这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集体意识,也更有利有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改变思维,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这是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 【作者简介】朱平,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提法是:“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可见,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引人注目的新问题。 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提出的背景 高校政治辅导员最早是1953年蒋南翔校长提议在清华大学设立的。清华大学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政治和业务优秀者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一边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边学习。以后选拔范围逐步扩大到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这一做法在其他高校被逐步推广。 196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规定:“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从而使辅导员制度化、规范化。 196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颁发,提出在各级高等教育机构设立政治机关:即高教部和各高校设政治部,系、处设政治处或配备专职的政治协理员,教研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政治指导员,学生班级配备政治辅导员。同时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对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做出了规定。政治辅导员作为面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性质和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 改革开放以后,政治辅导员制度基本沿袭了过去的做法。 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或班主任制度。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政治、业务都好的毕业生中选留或从教师中选任。他们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表明了辅导员以兼职为主的思路没有变。

如何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如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如何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核心。乡村社会的发展、多元治理主体的发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无论乡村社会如何变化,个体权利诉求如何增多,一旦出现大的矛盾或冲突,民众首先还是会诉诸于党和政府,而不是社会主体内部协商或司法解决,这也是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特色。所以,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领导驾驭乡村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克服一些基层党组织权威丧失问题,不能被动应对乡村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对党组织权威的挑战,而应该主动引领和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进程,使乡村自治的发展轨迹不偏离党所预定的轨道,实现党的领导与乡村自治的有机统一。 构筑党领导下的乡村社会组织网络体系。第一步,率先加强和完善党自身的组织网络体系,依靠党强大的组织体系优势,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覆盖和凝聚,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主心骨;第二步,通过党的外围组织如工青妇和其他民间组织把乡村社会组织起来,提高农村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和保证群众当家做主的能力;第三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发挥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通过发挥市场在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保障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角色职能责任定位清晰、同向发力,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独特优势。 通过功能的完善和强化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单纯的组织覆盖不代表功能的全覆盖,更不代表影响的全覆盖。为此,近年来中央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着力点,实现了党的组织性与功能性的统一,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覆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地方又出现了忽视政治功能、搞保姆式“过度服务”的问题。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在顺应民意与引领民意、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之间进行有效平衡,要把党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引导群众需求,才能有效地将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领导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统筹协调好各方资源。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即使再强调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单靠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家的努力仍然是不够的,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融入乡村社会治理的格局中,统筹协调党、政府、企业、社会以及村民等各方资源,形成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多元共治格局。要有效领导、协调面向基层农村的多种服务,区分基本公共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党组织还要“从幕后走向前台”,无论是在群团组织的服务中,还是在政

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一)

《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一)一、胜任职场工作的价值观,从“我”到“我们”,行为上的改变;改变自己认知上的价值排序,价值取向要随环境变化而重新排序。 1、在一个企业文化浓厚的公司里,从个体到集体,用一个主人翁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使自己始终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一个文化企业所希望看到的,也是企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即是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没有团队的成功就没有个人价值的体现,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一个职业化的员工永远以公司和团队的利益为重。 2、我从这里可想到的是我们平常在工作中常常存在很多坏的习惯或者是有一些好的做法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去尝试,这时我们提升职业素质,就要去行动,即行为的改变,改掉坏习惯,尝试新做法,行为的改变需要驱动力,这个驱动力是什么呢,即认知价值的排序,也就是对一件事的看法排序,举一个例子,在公司里,有一个人请求你帮助,你是同意还是拒绝,你内心会有一个衡量打分的过程,也就是认知价值的排序,改变一种行为习惯,就要重新打分,这个重新打分是很痛苦的,但以后会带来长远的幸福。 “迷茫是因为价值取向不明确,不能看到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一个人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他就很迷忙,这就需要我们去多了解周边的人和事,了解世界的变化和信息,了解政策,以便我们更快更准确的做出判断,逃离迷茫。 如何在变化中实现价值,首先是专、精、特,也就是同样做一

件事,要比其他人做的好;其次要回归自己的尊严,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才能走的长远;再次要通过终身的学习做到积极的变化,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3、人的行为改变就是先要改变自己认知上的价值排序;我们的价值取向要随着环境的改变重新排序;价值的排序过程是一个得失平衡的过程,有时很痛苦。 4、从我到我们的转换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角色的转换,更是一种心态,一种理念的转换。“我”是一个个体,是从自我出发考虑问题,而“我们”则是将集体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我们”是一种集体荣誉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企业集体责任心的表现。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好这种角色的转换,这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集体意识,也更有利有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改变思维,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这是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1、职业化是现代企业对员工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员工提升素质的发展方向。 人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虽然冲出思维定势很难,但作为管理者必须从改变自身做起。因为唯有此,我们才可能带动工作的积极性,融入公司文化,推动公司的发展。 2、做任何事情要理清思路,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别人的意见不见得完全是正确的,自己正确的一定要坚持,保持良好的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二)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十九大报告对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主要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任 正确√ 务,一个方面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第二个方面是建设平安中国。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 由于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所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已不再是“中 正确√ 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 本讲提到,教育方面要解决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素质教育,第二 正确√ 是教育公平。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十九大报告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正确√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房子是用来住的,也可以用来炒的,以此带动经济发展。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 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叫“一合多元,融合共治,群策群力,稳 正确√ 步推进”,这是我们基本的一个方针,也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 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的一些独特的地方。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按照资本、管理、知识、技术、劳动进行收入分配属于按要素分配。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的思想是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减机制的 正确√ 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 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真脱贫、脱真贫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 正确√ 乃至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十九大报告提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 正确√ 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 A. 职业教育 B. 初中阶段教育 C. 高中阶段教育 D. 高等教育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调研报告: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因应之策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因应之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住基层社会治理这一基点、重点和难点,以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基层组织自治能力和民主协商不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认识不足、动力不强、渠道不畅。受到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管理体制的影响,村级组织的自治功能发育不够,有的村委会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有的村委会自治权则异化为变相的行政管理,不能很好发挥服务群众、化解纠纷的作用。同时,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管理,特别是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基层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众的组织化参与渠道不畅,利益诉求平台不足,导致权益保障不够,没有形成“合作治理”架构,从而寻求诸如诉讼、信访、向媒体曝光、举报等极端事件、群体性事件等个体化、间接性救济途径。

基层组织和群众法治意识不强。治理主体法律素养和法治能力不足,广大农村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特征仍未改变,小农意识、小农经济和宗族意识在基层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些村民在利益分配面前,往往囿于短期利益和家族利益的考虑,以民主的形式限制或剥夺部分人的利益,如剥夺“女子户”的土地收益分配权,出现自治过程中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涉及村民与自治组织之间的诉讼案件频发。 基层党委、政府社会治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基层党委、政府还没有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念转变,治理方式单一、被动,主要依赖于行政命令和国家强制力,疲于应付和解决具体问题,缺乏源头性、长效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和措施,没有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局面。 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单一。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本应发挥公益服务、监督政府、协调利益、整合诉求的职能,在向组织成员准确传达政策信息的同时,通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把组织成员的需求反映给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然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职能的缺位,使得政府与社会之间丧失了缓冲和沟通环节,尚未构建起有序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导致潜在的矛盾纠纷隐患难以

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 辅导员要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不仅要研究辅导员的"出路",更应着力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如何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实现模式上来。就是要逐渐破除现行的鼓励辅导员"出路在于转行",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建立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性。许多有远见卓识的高教工作者都指出,要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使之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家。 2、职业化建设的方向 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准入机制,严把进口关,选拔高质量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从在读研究生中挑选优秀党员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岗前培训、调研学习、学历学习等培训学习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辅导员能力。三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考核机制。

明确辅导员职责,根据高教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四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晋级机制。对考核中表现优异的辅导员积极向学校组织部门推荐成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在学校选拔干部时优先考虑。如对南京某高校最近一次中层干部选拔的不完全统计,学校党委系统新任命的中层干部有近一半人有过担任辅导员的经历。 3、职业化建设的内容 上海大学在辅导员职业化上又进行了新的创新,率先实行辅导员职级制,将辅导员工作由低至高设立了1至5级岗位,3级辅导员相当于副教授级别,享受相同待遇,5级辅导员则等同博导级别。上述做法为辅导员的待遇解决开了先河,从而可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构筑专兼职结合的科学模式,必须坚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必须探索职业化发展之路。只有坚持专兼结合原则、走面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才可以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蓬勃发展!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新时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a5513642.html, 新时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路径研究 作者:郭少华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07期 [摘要]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基层善治的实现至关重要。然而,现实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现代化的实现面临诸多挑战。从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困境之原因,提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基层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没有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会进一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新时期基层社会面临着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社会信任缺失等社会风险,影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研究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根源及出路,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1.1 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传统,现代化理念不足 基于我国传统社会的一元化背景,传统的治理重在管控,群众处于被管制的地位,时代发展需要基层社会的管理向治理发生改变,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也在发生改变,但更多是疲于应付,治理跟风,运动式治理,缺乏长效机制,离人民的需求还很远,离党的要求还不够,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2 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单一,多元化治理主体发展不充分 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当中仍一家独大,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能管,不该基层政府承担的功能也都承担了,基层政府的压力剧增,由于管理的杂,致使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政社不分,浪费了纳税人的人力财力物力,但群众对取得的效果却不满意,群众对基层政府的满意度比较低。 1.3 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陈旧,治理方式亟待创新

县法院贯彻落实法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情况汇报

县法院贯彻落实法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情况 汇报 一、法官正规化建设情况 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20XX年底,我院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要求开展了首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依据《XX法院法官入额遴选工作实施方案》员额数量及岗位配置要求,制定了本院首次、第二次入额遴选工作实施方案。我院有中央政法编制XX人,工勤事业编XX人。现在职中央政法编XX人,工勤事业编XX人。员额制改革前,有法官XX人(审判员XX人、助理审判员XX人)。通过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等程序,经自治州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自治州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研究确定,遴选首批入额法官XX人,为院总编制数的XX%,占中央政法编制的XX%,是法官数的XX%。20XX年底,我院有XX名法官退出员额,并启动了第二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以中央政法专项编制XX人为基数,核定员额XX%比例,按照1:1.2差额提出拟入额人选。第二次入额法官遴选已按上级院要求完成考核测评和笔试考试,将入额人员名单初报高院。20XX年XX月XX日,我院第二批拟入额法官人选参加了自治州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面试考核。XX 月XX日,经自治州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

我院XX位同志已经进入法官员额人选并在全州法院系统进行了公示。截至目前我院员额法官占中央政法编制仍为XX%。 我院坚持党管干部、双向选择、考试考核、差额择优、宁缺毋滥、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的基本原则。遴选时,以考核为主、考试为辅,突出办案业绩能力,不搞论资排辈,院领导也按标准和程序遴选入额,入额后必须办案。 二、法官专业化建设情况 1.组建新型办案团队,实行新的办案机制。20XX年初,我院按照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组建了XX个审判团队,包括立案审判(诉讼服务中心)团队、民商事审判团队、刑事审判团队、行政审监审判团队、巡回审判团队和执行裁判团队。XX名员额法官配备了XX名法官助理和XX名书记员,审判团队人员配备达到了1:1:1。 3.落实新型管理监督机制。我院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办案质量效率,每日在本院电子显示屏公布员额法官办案情况,通报每位员额法官收结案数及结案率,督促法官提升结案率;推广使用法律法规数据库软件,借助大数据手段,扩充法官法律法规知识面,提高相关案例及法律检索速度,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运用审判管理系统,定期对每位员额法官案件审理期限、上诉发改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提高办案质量效率;落实放权后的管

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

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 ○ 郝国庆 【期刊名称】党政干部论坛 【年(卷),期】2018(000)011 【总页数】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社会治理的“四化”既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内在要求,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提法新颖,内涵丰富,要求更高,实践中的问题也更突出,很有必要对之进行探讨。 一、社会治理专业化的本质 社会治理的专业化主要表现在社会治理理念素质的专业化、社会治理队伍和人才的专业化、社会治理体制和机制的专业化以及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的专业化等。 社会治理专业化的本质就是尊重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遵循现代治理原则,利用专业组织和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化的方式和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社会治理专业化程度是衡量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的坚实基础和保障。比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侧重的是扩大治理主体,引入和利用社会组织,扩大民众参与等,以实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与此同时,要切实有效地解决艰巨而复杂的社会治理重任,还必须要依靠专业组织、专业队伍、专业技术和方式等,如果“专业化”不够,“社会化”也无法得到保障;“智能化”主要是指专业化的技术手段的运用,与“专业化”不可分割。 二、社会治理专业化的难点和问题 审视当前地方社会治理现状,与社会治理专业化的要求相比,无论是在治理理念上、治理主体上,还是在治理方式上,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难点。 (一)专业化治理理念滞后 一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专业理念认识还不够清晰。受传统理念和思维方式影响,一些地方的社会治理还停留在“政府主导—社会服从”的传统模式中,不同程度存在“重管理、轻治理”的思想。二是大数据思维和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对治理成本不够重视,对“人海战术”和“运动式”治理还乐此不疲,容易导致治理效率不高、成本浪费严重等问题。三是专业化敬业精神还不够。存在官僚主义和“慵懒散”现象,在社会治理中损害人民利益、脱离实际的行为还不时出现。

如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2014-10-27 14:37来源:《国家治理》周刊作者:于建嵘 字号: 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的基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撤社建乡”以来,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在落实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十多年间通过分权改革、税费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社会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城乡发展加速融合。与此同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稳定、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在现实运转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其一,乡镇政权的权力和责任不对等,乡镇政权的管理权有限,经济能力也有限,却承担着无限的政治责任,“一票否决”事项过多,不必要地增加了乡镇政权的工作压力和困难;其二,乡镇政权与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区组织的关系有待理顺;其三,乡镇政权的民主基础不牢,乡镇人大制度没有全面落实,不能适应农民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和诉求,乡镇政府往往得不到农民的高度信任。由于这些体制问题,不少乡镇政府将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资源放在应付上级下派的行政事务上,缺乏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难以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必要通过改善行政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落实人大制度来加强乡镇政权建设。 通过地方政府立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与变革 强化基层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基层民主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解决和完善我国当前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关键。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乡镇政权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包括乡镇人大、乡镇党委和乡镇政府各自的职责权限和权利义务关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遵循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定程序,使其规范运行。创新农村基层民主运行的体制机制,有效回应农村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政府权力和行为必需受到的制衡与监督,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应体现民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呼声。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契机,加强乡镇政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重点履行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职能。乡镇工作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树立为农民服务的理念,有效回应广大农民对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改革目前的考核体制,严格控制对乡镇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不再将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为考核乡镇官员的主要指标,而是将提供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通过地方政府立法增强农村基层政府的权能和财政的完整性,并相应地建立起必要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责任监督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平台和机制,实现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