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简介

篇一:《黄庭坚》人物介绍微课

《清平乐?春归何处》微课文字稿?

扉页停留?秒钟?

同学们已经学懂了题目的意思,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词,我们还要了解它的作者。?对,这首词的作者就是黄庭坚。关于黄庭坚,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独立搜集信息的能力很强。老师把大家交流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补充,我们一起来学习:?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他的诗构思奇特,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他的词也别具一格,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在宋代文坛上,黄庭坚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

黄庭坚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就写下了这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成名后,黄庭坚留下了众多的千古名句: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而且擅长书法,自成一家。他的书法风靡朝野,连皇帝宋徽宗、宋高宗都

带头学黄庭坚的字,当时还有“山谷翰墨满江南”之说。我们一起来欣赏黄庭坚的字。他的字独具特色,中间紧,四周松,飘逸沉着。他的行书代表作有《松风阁诗》《范滂传》,草书代表作有:《渚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黄庭坚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母亲过世后,他在墓旁盖了一间小房子守孝,一度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中国二十四孝小故事涤亲溺器,讲的就是黄庭坚的真实经历。

涤亲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中国二十四孝小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黄庭坚自小侍奉父母极真诚而且无微不至。因为母亲有洁癖,受不了马桶的异味,所以他从小就每天倾倒并清洗母亲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即使日后身为朝中显贵,也丝毫未尝忽略照顾侍奉母亲,尽管当时仆从甚多,大可不用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但是他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亲力亲为的事,不可以委托他人之手,尽心侍亲和当不当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篇二:李嘉旭简介(全)

作者简介:

李嘉旭,别名李严冬、李默。1962年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祖籍江苏丰县。他自幼酷爱美术,小学起即在工艺美术厂从师学艺,深受视觉艺术熏陶。在学习工作期间一直努力自学并经常积极参与书画展出与比赛。于1989年考取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由于家庭原

黄庭坚的诗句大全

黄庭坚的诗句大全 1、题郑防画夹——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云,故人言是丹青。 2、晚楼闲坐——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3、牧童诗——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4、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5、新竹——黄庭坚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6、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7、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8、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9、病起荆江亭即事——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10、清平乐——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1、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卷) 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豫章、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推崇杜诗韩文,善于借鉴翻新,诗风瘦硬,气象森严,自成一家,开创江西诗派,为江西诗派之鼻祖。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等,曾被以修实录不实之罪名而遭贬谪。他长于诗词,工于书法。其诗,奇倔劲峭,力矫轻俗之习,为江西诗派所宗;其词,豪放秀逸,与秦观齐名。其诗文、禅学出众,与苏轼并行,故又有[苏黄]之称。其书法,真、行、草俱佳。宋徵宗评云:“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

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明王世贞谓其“大书酷仿《鹤铭》,狂草极拟怀素”,“老骨颠态、种槎出”。 宋黄庭坚《报云夫帖》行书<《云夫帖》亦称《致云夫七弟尺牍》、《报云夫》、《竭力田园帖》纸本32.6×65.4cm,凡18行,242字。无书写时间,从书风判断应是晚年所书,大约书于1100~1105年间。钤有“项叔子”、“安岐之印”等印记。《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著录。《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简介 篇一:《黄庭坚》人物介绍微课 《清平乐?春归何处》微课文字稿? 扉页停留?秒钟? 同学们已经学懂了题目的意思,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词,我们还要了解它的作者。?对,这首词的作者就是黄庭坚。关于黄庭坚,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独立搜集信息的能力很强。老师把大家交流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补充,我们一起来学习:?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他的诗构思奇特,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他的词也别具一格,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在宋代文坛上,黄庭坚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 黄庭坚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就写下了这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成名后,黄庭坚留下了众多的千古名句: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而且擅长书法,自成一家。他的书法风靡朝野,连皇帝宋徽宗、宋高宗都

带头学黄庭坚的字,当时还有“山谷翰墨满江南”之说。我们一起来欣赏黄庭坚的字。他的字独具特色,中间紧,四周松,飘逸沉着。他的行书代表作有《松风阁诗》《范滂传》,草书代表作有:《渚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黄庭坚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母亲过世后,他在墓旁盖了一间小房子守孝,一度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中国二十四孝小故事涤亲溺器,讲的就是黄庭坚的真实经历。 涤亲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中国二十四孝小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黄庭坚自小侍奉父母极真诚而且无微不至。因为母亲有洁癖,受不了马桶的异味,所以他从小就每天倾倒并清洗母亲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即使日后身为朝中显贵,也丝毫未尝忽略照顾侍奉母亲,尽管当时仆从甚多,大可不用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但是他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亲力亲为的事,不可以委托他人之手,尽心侍亲和当不当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篇二:李嘉旭简介(全) 作者简介: 李嘉旭,别名李严冬、李默。1962年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祖籍江苏丰县。他自幼酷爱美术,小学起即在工艺美术厂从师学艺,深受视觉艺术熏陶。在学习工作期间一直努力自学并经常积极参与书画展出与比赛。于1989年考取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由于家庭原

黄庭坚的茶词

黄庭坚的茶词 陈永娟 (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学院07级研究生) 摘要: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饮茶之风带动了茶词的创作。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本文以茶词为例浅谈其创作的动力,以及茶词中体现的茶艺﹑茶道思想﹑文人雅趣。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关键词:多产的茶词;茶艺茶功;文人雅趣 一﹑山谷茶词蕴含的茶功﹑茶礼 ﹙一﹚茶功 ﹙1﹚茶能破睡释滞消烦 陆羽的茶经:“茶之为用,味致寒,为饮,最益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圣陆羽,作为第一个写出茶专著的唐人,就发现了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黄庭坚的《阮归朗·茶词》:“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馀清搅夜眠。”可见茶具有提神消烦的作用。受到皇宫贵族的喜爱。直到今天茶一直发挥着这方面的作用。 ﹙2﹚茶能解酒 中唐以后的文人士大夫聚宴。一般都是酒茶具备,宴饮的程序就是酒后饮茶。茶能解酒,饮茶饮茶为茶词的创作提供了契机。《词苑丛谈》卷一:“韩文公《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又《赠郑兵曹》诗:‘破除万事无过酒。’山谷各去各去一字。作《劝酒》词云;‘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这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以上可以看出酒和茶当时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饮酒之后,为了尽余欢,表达了对客人的挽留之情,往往有歌妓献茶,解酒。黄庭坚作为官员,出席不少这样的场合,也就促进了其茶词的创作。如《满庭芳》:“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惊鹭涛翻。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饮罢风生两袖,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又如《阮归朗·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二﹚茶礼 ﹙1﹚献茶与茶词创作 以茶迎客从歌酒词到唱茶词往往代表着宋人在茶词兴起以后从设筵开席到散筵收席的全过程。酒宴结束后,酒兴已尽,但余欢未尽,于是主人便以献茶、歌茶词挽留宾客,以表达主人留客再欢之意。黄庭坚和歌妓有密切的交往,所以用茶词来馈赠歌妓是难免的事。杨湜[宋]《古今词话》中记载:“涪翁﹙黄庭坚﹚过泸南,泸帅留府。会有官妓盻盻性颇聪慧,帅常宠之。涪翁赠《浣溪沙》曰:‘脚上鞋四寸罗,唇也朱麝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聊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向伊公。”记载了妓女献茶,黄庭坚为其写茶词,后来歌妓有乞词的情形。表现了主客之间的互动,增进友谊和情感。陆羽的《茶经》“七之事”引《桐君录》:“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写出茶在礼仪方面的作用。为了表达客人的热情,往往客人到之前就先准备好茶进行款待。 《惜馀欢·茶词》云“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杯觞飞劝酬囗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揭。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歌阑旋烧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马要,碾春醅、愿少延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看花回·茶词》:“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烂熳墜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残烛,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纤指缓﹑连环动触。渐泛起﹑满瓯银粟。香饮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暗想当时,探春连云询篁竹。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歌妓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美人手捧香茶,唱着茶词,以“催茗饮”。 ﹙2﹚妓乐 歌妓是贯串余欢活动的主要因素。碾茶、分茶、送茶,在宴会上都是由妓女来操办的。“纤指缓,连环动触”,这是写妓女分茶。“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黄庭坚《惜余欢·茶》),这主要这种对歌妓在宴饮中的外貌特征以及动作的描绘。黄庭坚的《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就类似于一首爱情离别曲。歌妓曼妙的歌喉,纤细的身姿,不仅给客人带来美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活跃了宴饮的气氛,达到愉宾的目的。 ﹙三﹚饮茶法:饮茶重乳花 乳花,即茶乳花。词中常以云脚、云露、雪花等名之。重茶乳亦不自宋人始。陆羽《茶经》卷下:“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清者曰花,如枣花飘飘然与环池上,有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若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有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雷沫,磻磻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有之。”宋人茶词往往着意描 152

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资料

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1、瑶草:仙草。3、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 2、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入桃花源,所见洞中居民,生活恬静而安逸,俨然另一世界。故常以“武陵溪”或“武陵源”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 4、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知章)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 5、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 【意译】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琴。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驱逐我回家。 【作者简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词为黄庭坚春行纪游之作。黄庭坚曾参加编写《神宗实录》,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后来又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此诗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谪时期。 文学赏析 此词情景交融,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反映了他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表现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与世同流合污的品德。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 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政令清简平易。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元□时入京编修《神宗实录》,其间苏轼知贡举,曾聘为参详官。《实录》修成,黄庭坚迁起居舍人。绍圣时新党章□、蔡卞等用事,迫害元□旧臣,黄庭坚被劾修实录诬枉,责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徽宗即位,受命内迁,又因赵挺之排挤,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贬所。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他的政治态度与苏轼相近,他不大赞成王安石变法,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为人有抱负,有识见,讲操守。"丈夫存远大,胸次要落落","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次韵杨明叔见饯》),可看作他的自我写照。他身临逆境。能安贫乐贱,泰然自处,"不以得丧休戚芥蒂其中"(《豫章先生传》)。一生承受了儒学思想的影响,对禅学也濡染较深。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冷斋夜话》还载有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被江西诗派奉为"创作纲领",曾对后来作者发生过消极影响。其实,"夺胎换骨"说,不见于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张。而在谈论点铁成金的那封信中他还说:"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即自有主旨;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正因作者自有主旨,所以虽取古人陈言,只是作为供陶冶之物。所以他的论文并不忽视社会作用,认为文章应"规摹远大,必有为而后作"(《王定国文集序》)。以此他赞佩杜诗"善陈时事"(《潘子真诗话》引)。对理与辞的关系,肯定"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与王观复书》)。他又认为"诗者人之情性"(《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寄晁元忠》)。黄庭坚还说过"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无斧凿痕,乃为佳耳"(《与王观复书》)的话,主张"矢诗写予心,庄语不加绮"(《次韵定国闻苏子由卧病绩溪》),"不雕而常自然"(《苏李画枯木道士赋》)。这两方面的看法自然都不能不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 黄庭坚有"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的名言,矢志在诗歌上"独辟门户"。终于以其独特的诗歌风貌卓然自立,与苏轼并称"苏黄"。并被后人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他存诗一千五、六百首,内容丰富。黄庭坚关心现实。对百姓疾苦深表同情。早年写过著名的《流民叹》,任太和令时曾深入山区察访乡农,写了《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等描写人民疾苦真切的诗篇。他慨叹"民病我亦病",提出了"年丰村落罢追胥"(《次韵寅庵》),"要使鳏寡无颦呻"(《赠送张叔和》)的愿望,盛赞友人"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寄李次翁》)的品德,体现了怜贫恤苦的爱民思想。黄庭坚也有关注国防问题的爱国诗篇,如《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和游景叔月报三捷》等诗,热情地表彰边将战功。《送范德儒知庆州》、《次韵奉答吉邻机宜》,以奋发的激情勉励友人为保卫疆防贡献才智。 黄庭坚的诗往往具有超迈的识见和襟怀。北宋后期党争剧烈,仓皇反复,黄庭坚也牵连其中,备受其害,却能破除门户之见,较为公正地看待问题。如在《次韵子由绩溪病起》、《再作答徐天隐》、《病起荆江亭即事》等诗中,曾针对党争的偏见,提出了"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的可贵见解。黄庭坚政治上的升沉虽与元□旧僚连在一起,但在《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等诗中却能对王安石的人品和新学,给以公允的评价。 写景、寄识、遣怀、赠答、题画等类抒情诗,最能体现黄庭坚的艺术匠心和独创个性。如古体诗《题竹石牧牛》、《次韵子瞻寄眉山王宣义》,以命意新颖、笔力奇崛见称。七言律绝诗,如《登快阁》写洒脱襟怀,《寄黄几复》写友情,《病起荆江亭即事》咏时事,《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描

黄庭坚草书唐诗

黄庭坚草书唐诗 黄庭坚不仅是北宋著名文学 家、还是著名的书法家,那么他的书法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黄庭坚草书特点 1.学古创新 由于宋代“尚意”书风盛行, 尚意支配下的个人抒情为主产生下 的个性、人品对书法作品影响很大,对书法创作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黄庭 坚极具个性的书法创新在北宋书法独树一帜。 黄的老师苏东坡不仅重人品而且在 书法创作上提出“不践古人”曾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 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作为苏门四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东坡的这个 口号加以阐发, 在实际创作上更出新意, 创出比其老师苏东坡更具新意的书法作 品。 他曾言: “随人作计终后人, 自成一家始逼真。 ”这是他在诗学、 书学上的典型的创新精神。 他强调创意, 主张“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博古创新,《宋史?本传》称:“山谷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黄庭坚草书唐诗
2.高古自然 黄庭坚书法追求高古的同时,将个人的性格、感情、才气等主观的要素都化 为客观的表现,使客观境界代替主观达到物我融合的境界,即所谓“天人 合一,一一自然”。他的书法常以“韵”来体现其纯朴平淡的 “自然”, 代表其“超逸绝世”的境界。 他学古而不泥古, 崇古而出古,依靠自己对书法上不同常人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个人性格、才气、 感情等特性,“学古而创新”,最后自成一家,将“自成一家 ”的“创新”化为“自然”,达到书法境界最为高 尚的一种理想程度。 黄庭坚草书唐诗 草书作品

《清平乐》黄庭坚词作鉴赏

《清平乐》黄庭坚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鹂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原文】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1无行路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3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4?除非问取5黄鹂6。百啭7无人能解8,因风9飞过蔷薇。 【注释】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换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7、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10、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白话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

黄庭坚

题目:从黄庭坚的诗歌用典看其“点铁成金”的诗歌理论 摘要 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上的精粹,是浩瀚书海中的一颗明珠。因此,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用典故,而宋代黄庭坚尤甚。但宋代以来,对黄诗持有异议的评论家也不在少数,主要批评他好使事用典、造语奇等。在黄庭坚的诗歌中,有用得“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例子,也有用得生硬晦涩的例子。因此,鄙人作此小论,让读者能全面客观地了解黄庭坚其人其作,修正一个通行的观点所造成的一个失实的黄庭坚形象,正确的接受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用典黄庭坚点铁成金 引言 化用典故和直接运用典故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由来已久。典故用得好用得妙,则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若生搬硬套,为用典而用典,则“邯郸学步,失其故行”,有“掉书袋”之嫌,不但不能使作品富于文采,反而会失掉其本真。在黄庭坚的用典颇受争议的今天,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其“点铁成金”的诗歌理论。 一、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一)黄庭坚的诗坛地位 在苏轼主持文坛的时期,宋代文学发展达到了高潮,其中宋诗的成就更是进入了巅峰阶段。近人陈衍甚至认为宋哲宗元祐时期是整个古代诗歌史的三个黄金时代之一。○1苏轼是当时最大的诗人,但是由于苏轼写诗的方式是凭才情恣意挥洒,不注意旧式常规,毫无章迹可循,因此别的诗人难以仿效。而且元祐后期开始,党争激烈导致文字狱,苏轼的那种敢于怒骂的风格常常招来祸端,致使别的诗人敬而远之,明哲保身。文字狱惊悸之馀,黄庭坚创作较少,内容则以书写个人的人生感慨为主,很少涉及时政。黄庭坚始终被看成旧党,政治上追随苏轼,但不积极参加新旧党之间的争斗,而是把心血倾注在诗歌和书法创作上。于是,作诗及其讲究法度,题材又偏重于书斋生活的苏门诗人黄庭坚就成为了青年诗人的学习典范。 苏门诗人中,黄庭坚的情况与上述诸人不同。他虽说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却又与苏轼并称“苏黄”,成为宋诗史上一位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大家。“论者归之于苏轼门下的词人,有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及程垓等,而以秦士(观)黄九(庭坚)为最著。”○2“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3(陈师道《后山诗话》)由此可见,黄庭坚在宋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之高。 黄庭坚喜欢论诗,尤其在理论上指点青年诗人。黄庭坚谈论更多的是诗歌的艺术,主张“循序渐进”:第一、读前人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熟练掌握炼字、炼句、谋篇等技巧。第二、再打破技巧的束缚,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并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4黄庭坚的诗论使初学者有法可循,这使他拥有很多的追随者。才能平庸的诗人遵循黄庭坚的指导而下功夫学习,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才能较高的诗人则可以在黄庭坚的诗论中汲取自成一家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黄庭坚对宋代诗坛的影响是极大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黄庭坚

●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 ◎文苑六 ○黄庭坚晁补之(弟咏之)秦观张耒陈师道李チ刘恕王无咎 蔡肇李格非吕南公郭祥正米芾刘诜倪涛李公麟周邦彦朱长文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治。时课颁盐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 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 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 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有丸>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 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王安国一见奇之。十七岁从父官杭州, “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 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 革浮薄。”调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 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章 客,召贼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立,复以著作召。既至,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还家,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年五十八。 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词》,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卷) 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豫章、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 。推崇杜诗韩文,善于借鉴翻新,诗风瘦硬,气象森严,自成一家,开创江西诗派,为江西诗派之鼻祖。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等,曾被以修实录不实之罪名而遭贬谪。他长于诗词,工于书法。其诗,奇倔劲峭,力矫轻俗之习,为江西诗派所宗;其词,豪放秀逸,与秦观齐名。其诗文、禅学出众,与苏轼并行,故又有[苏黄] 之称。其书法,真、行、草俱佳。宋徵宗评云:“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 。《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 “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 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

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 ,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明王世贞谓其“大书酷仿《鹤铭》,狂草极拟怀 素” ,“老骨颠态、种槎出”。 宋黄庭坚《报云夫帖》行书V《云夫帖》亦称《致云夫七弟尺牍》、《报云夫》、《竭力田园帖》纸本32.6X 65.4cm, 凡18 行,242 字。无书写时间,从书风判断应是晚年所书,大约书于1100~1105 年间。钤有“项叔子” 、“安岐之印”等印记。《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著录。《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 书》、《宋四家墨宝》等收录。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释文:雲夫七弟,得書知侍奉廿五叔母縣君萬福,開慰無量。諸兄弟中,有肯爲衆竭力治田園者乎?鰥居亦何能久堪,復議昏對否?寄示兄弟名字曲折,合族圖幾爲完書矣。但欲爲其中有才行者立小傳,尚未就耳。龐老《傷寒論》無日不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高中文言文阅读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高中文言文阅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①,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着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②法。

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①颁盐:征收分摊盐筴;②骫:歪曲,枉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黄庭坚作品简介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 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著名的书迹有《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花气熏人帖》、《虹县诗》等。 1惟清道人帖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行书,纸本。纵29.4厘米,横32厘米,尺牍十一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于绍圣元年1094年,钤有“缉熙殿宝”、《项元汴印》、《仪周珍藏》等藏印。此帖曾经明内府及项元汴、安岐等收藏。书风端稳紧结,俊健古雅,有晋唐人法度和韵致。与黄庭坚行楷书特具的跌宕开阖、斜欹外拓的风格相比有所不同。乾隆评此帖云:“凌冬老干,偃蹇岩壑。” 释文:惟清道人本贵部人,其操行智识,今江西丛林中,未见其匹亚。昨以天觉坚欲以观音召之,难为不知者道,因劝渠自往见天觉,果已得免。天觉留渠府中过夏。想秋初即归过邑,可邀与款曲,其人甚可爱敬也。或闻清欲于旧山高居筑庵独往,不知果然否?得渠书颇说后来草堂不淹留下也。庭坚叩头。 2送四十九姪诗帖 黄庭坚《送四十九姪诗帖》纸本,行楷书,纵35.2厘米,横130.3厘米,凡13行,每行4字,其中3行为两字,共46字。故宫博物院藏。铃有“白石山房”、“蔡子木歌颂斋”、“宋荤审定”、“宣统御览之宝”等。此帖见于《石渠宝笈初编》着录,是宋元时代受人珍视的上品。清代,入《三希堂法帖》第十三册。 释文:诗送四十九侄。又妷财相见,何堪举别觞。共期同奋发,更勉致轩昂。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亲旁。 3花气熏人帖 释文: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草书,纸本,纵30.7公分,横43.2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的印,入过南宋内府。也有清代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收藏印安歧。这件书迹无款印,原是附在元佑二年(1087),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后,今已单独成一帖。

黄庭坚诗赏析

熔经铸史借景传情 ――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大意】: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

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于英宗治平年间中进士,曾经做过一些地方小官和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他的诗歌曾受到苏轼的赏识,政治观点也与 — 2

苏轼相近,仕途生涯因与新旧党之争纠结在一起。哲宗初年高太后执政废新法时,他被召入京,曾参与修史及贡举方面的工作;哲宗亲政驱逐旧党时,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哲宗去世后他曾一度被起用,但很快又被贬到远在今广西境内的宜州,后来死在那里。有《山谷集》传世。他虽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却又与苏轼并称“苏黄”,成为宋诗史上一位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大家。 — 3

根据作者对这首诗的原注:“乙丑年德平镇作。”乙丑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当时黄庭坚监德州(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德平镇,其好友黄几复任广东四会县令。黄庭坚与黄几复交情颇为深厚,与他有过不少的诗歌唱和,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这首《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对其迟暮难用的处境,深表惋惜。 — 4

黄庭坚书法代表作

黄庭坚书法代表作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很高, 所写书法都是精品, 那么他的名作朋友们有看过多 少呢? 黄庭坚《致明致步少府同年尺牍》,亦称《尺牍》、《明叔少府》,行书, 纸本,信札一通。纵 28.8 厘米,横 17.5 厘米。 释文:庭坚顿首。承见谕。早当过此。延伫甚久。何以不至耶。雪寒。安胜 否。大轴今送。然勿多示人。或不解此意。亦来索。匠石斫鼻。则坐困矣。庭坚 顿首。明叔少府同年家。 黄庭坚《山预帖》,行书,纸本,31.2×26.8cm,凡 6 行,84 字。书 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四、五月间。钤有明内府稽察司半印、“张应申 印”、“清鉴堂图书印”、“笪重光印”等印记。 《石渠宝笈初编》、《故宫书画录》等著录。《清鉴堂帖》、《御刻三希堂石渠 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书》等收录。现藏台北故宫博 物院。 黄庭坚《君宜帖》,纸本,行书,纵 26.9 厘米,横 37.7 厘米。 此帖是黄山谷写给友人德舆的便札, 告知其病酒之事。 该帖因系酒后“ 大醉”,一宿“未醒”之时所书,所以笔画与平时有别,颇显 颤抖衰颓,间有残破处,显得精神稍逊,但字间紧凑,行间宽松,欹侧之势,依 然是黄书本色。 鉴藏印记:“洞印”(朱文半印)、“吴廷”(朱文)、 “项子长父鉴定”(朱文)、“吴惇宽粟仲审定考藏”(朱 文)、 “王延世印”(半朱半白文)、 “安仪周家珍藏”(朱 文 ) 、 “ 心赏 ”( 朱文葫芦印 ) 、 “ 石墨书楼 ”( 朱文 ) 、 “江德量鉴藏印”(朱文)等。 历代著录:《墨缘汇观》、《壮陶阁书画录》。

黄庭坚的诗词全集

黄庭坚的诗词全集 黄庭坚,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他的很多诗词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黄庭坚的生平及诗词全集。 1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着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庭坚笃信佛教, 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英 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着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 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着有《山谷词》。 1黄庭坚的诗词全集《题郑防画夹》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云,故人言是丹青。《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其一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其 二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喜太守毕朝散致政》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晚楼闲坐》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 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 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其二满川风雨独凭栏, 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登快阁》痴儿了却公 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 《登快阁》是北宋文学 家黄庭坚写的七律。 下面一起去朗诵一下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吧, 希望大家喜 欢! 作品原文 登快阁⑴ 痴儿了却公家事⑵,快阁东西倚晚晴⑶。 落木千山天远大⑷,澄江一道月分明⑸。 朱弦已为佳人绝⑹,青眼聊因美酒横⑺。 万里归船弄长笛⑻,此心吾与白鸥盟⑼。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 物清华著称。 ⑵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痴儿,作者 自指。《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 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这是当时 的清谈家崇尚清谈,反对务实的观点,认为一心想把官事办好的人是“痴”,黄 庭坚这里反用其意,以“痴儿”自许。了却,完成。 ⑶东西:东边和西边 。指在阁中四处周览。倚:倚靠。 ⑷落木:落叶。 ⑸澄江:指赣江。澄,澄澈,清澈。 ⑹“朱弦”句:《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朱弦: 这里指琴。 佳人: 美人, 引申为知己、 知音。 ⑺“青眼”句: 《晋书·阮籍传》 : “ (阮)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 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 焉,籍大悦,乃见青眼。”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 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 ⑻弄:演奏。

⑼与白鸥盟:据《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 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 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 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白话译文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 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 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 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 上去吹着笛子, 漂流到家乡去, 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难道不是更好的归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 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 统治·吉安府》 ) 的快阁览胜。 此时作者三十八岁, 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 。 诗人说, 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 登上了快阁, 在这晚晴余辉里, 倚栏远眺。 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 “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 “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 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 “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 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 欢快心情, 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 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 “倚晚晴”三字,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 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 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 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 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 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