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修改)

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修改)

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修改)
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修改)

兰草溪大桥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2011年2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静载试验的性质与目的 (1)

3 试验依据 (3)

4 载试验设计 (3)

5 桥梁静载试验实施方案 (8)

6桥梁动力试验 (18)

7 主要试验设备 (20)

8 协作方有关准备工作 (21)

9检测工期安排 (21)

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

1 工程概况

兰草溪大桥向东通往长岭岗隧道,跨越低洼山谷。桥梁为左右两幅分离三联设计,左幅立面布置为(2×35+40+2×35)+(35+3×40+35)+(2×35+40+3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右幅立面布置为(2×35+40+2×35)+(2×35+2×40+35)+(2×35+2×40+3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全桥上部结构均采用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和后张法施工。单幅桥面宽度为3.0m(人行道)+ 12m(车行道)+ 0.5m(防撞护栏)=15.5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较高墩柱采用H型矩形双柱设计,较矮墩柱为π型墩柱。左右幅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型台。桥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台帽采用C40混凝土,桥墩、桩基、挡块、台帽、承台、搭板采用C30混凝土;桥台台身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护栏采用C25混凝土。

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2。桥梁立面示意图如图1-1、1-2所示。

2静载试验的性质与目的

本桥试验的性质为工程验收的荷载试验。试验目的包括:

(1)检验桥梁主体结构受力状况和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验结构体系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为科学地评价结构的使用阶段应力,刚度和变形提供资料,同时也为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的可靠和合理性以及竣工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2 图1-1 兰草溪大桥左幅立面示意图(cm)

图1-2 兰草溪大桥右幅立面示意图(cm)

3 试验依据

本次桥梁试验工作依据、参照下列规范及技术文件执行:

1)《兰草溪大桥施工图》(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07.12)

2)《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铁组”YC4-4 /1978科研专题);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10)相关设计文件。

4 载试验设计

4.1 静载试验内容

根据竣工荷载试验的性质和本桥的结构受力特点,静载试验是对连续箱梁施加静力试验荷载并进行相关的结构性能测试。本次静载试验拟进行以下项目:

(1)箱梁控制截面的混凝土应力测试;

(2)箱梁控制截面处的挠度测试(包括支座位移测试);

(3)观测箱梁、桥墩裂缝情况及其发展。

4.2 试验跨孔选择及试验工况

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分别对左、右幅桥梁进行试验,确定20个试验加载截面,各试验工况见表4-1。

表4-1 试验工况表

4.3 测点布置

4.3.1 箱梁挠度测点布置

箱梁竖向挠度测点布置:分别在图4-1、图4-2所示左右幅箱梁桥各加载截面、两端支座截面设置挠度测点,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读荷载作用下桥面挠曲变形,需做偏载试验的跨孔分别在行车道靠防撞栏杆一侧、行车道靠人行道一侧布置测点,其他各跨测试截面测点在行车道靠防撞栏杆一侧设置,共设置挠度测点断面42个,布置测点44个。

4.3.2 应变测点

分别在图4-3、4-4所示左右幅桥梁各加载截面设置应变测点,应变测量采用安装混凝土表面应变计的方式测试。各截面应变测点具体布置如图4-5、图4-6所示,共计18个测试截面,共计60个测点。

图4-5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4-6 墩顶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

6

图4-1 兰草溪大桥左幅桥挠度测试截面示意图(cm )

图4-2 兰草溪大桥右幅桥挠度测试截面示意图(cm )

7

图4-3 兰草溪大桥左幅桥应变测试截面示意图(cm )

图4-4 兰草溪大桥右幅桥应变测试截面示意图(cm )

5 桥梁静载试验实施方案

5.1 静载试验荷载的确定原则

本次静载试验施加的试验荷载是由车辆荷载组成,即采用满足载重量要求(重约300KN )的汽车进行加载。就某一检验项目而言,其所需的车辆数,根据设计荷载产生的该检验项目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的原则等效换算而得。

0. 8≤η=S

S state )1(μ+≤1.0 式中: η为静力试验荷载效率;

S state 为荷载试验作用下某一检验项目最大计算效应;

S 为设计控制荷载作用下该检验项目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 μ为规范采用的冲击系数。

5.2 设计控制荷载

依据现行规范及设计资料,桥跨结构由城-A 控制设计。

5.3 加载车辆

本试验采用总重为300kN 汽车作为试验荷载(车型立面示意图见图5-1,车辆参数如表5-1)。需提前落实车辆以及车辆载重事宜,并提供车皮载重后可满足加载要求后的过磅单(加盖称重单位印章)。

120KN 120KN

图5-1 试验用车示意图

表5-1 加载车辆参数表

5.4 加载程序及持续时间

桥梁预压采用2辆加载车,横桥向对称并排由一端桥头出发,过桥进行预加载试验,汽车行驶控制车速为5km/h。正式加载时,每个试验工况分三级加载,一级卸载。

在同一级荷载作用期间,梁体在最后5分钟内的变位(应变)增量小于前一个5分钟内变位(应变)增量的15%,或小于所用量测仪器的最小分格值,可认为其变位(应变)达到相对稳定,方可进入下一级加载。

5.5车辆加载位置

(1)车辆横向布置

靠人行道侧及防撞栏杆侧车辆横向布置分别如图5-2、图5-3所示。

图5-2 车辆加载横向布置图1(单位:

mm)

图5-3 车辆加载横向布置图2(单位:mm)

(2)车辆纵向布置

本次静载试验施加的试验荷载是由车辆荷载组成。就某一检验项目而言,其所需的车辆数及加载位置,根据设计荷载产生的该检验项目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一定的荷载效率等效换算而得到。

经计算分析,确定左幅桥工况一~工况十各级荷载车辆加载纵向位置如图5-4~图5-12所示,右幅桥工况一~工况十各级荷载车辆加载纵向位置如图5-13~图5-21所示,各工况分3级加载,一级卸载。荷载效率计算如表5-2所示。

表5-2 试验荷载效率表

图5-4 左幅桥工况一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5 左幅桥工况二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6 左幅桥工况三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7 左幅桥工况四、五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8 左幅桥工况六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9 左幅桥工况七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0 左幅桥工况八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1 左幅桥工况九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2 左幅桥工况十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3 右幅桥工况一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4 右幅桥工况二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5 右幅桥工况三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6 右幅桥工况四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7 右幅桥工况五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8 右幅桥工况六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19 右幅桥工况七、八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20 右幅桥工况九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5-21 右幅桥工况十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

5.6静荷载试验中止条件

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则应终止试验并且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对策。

* 控制测点的应力值超过计算值,且达到或超过按规范安全条件要求反算的控制应变值。

* 控制测点的变位,超过设计的容许值。

* 桥梁受力部位上发生损伤,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

6桥梁动力试验

6.1动载试验概述

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是利用某种激振方法激起桥梁结构的振动,测定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动力冲击系数、动力响应(加速度、动挠度)等参量的试验项目,从而宏观地判定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与运营性能。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和振型等,它们只与结构本身的固有性质如结构的组成形式、刚度、质量分布、支撑情况和材料性质等有关,而与荷载等其他条件无关。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结构振动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进行结构动力分析所必须的参数。另一方面,桥梁结构在实际的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各部位的动力响应如振幅、应力、位移、加速度等,不仅反映了桥梁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也反映了动力作用对司机、乘客舒适性的影响。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就是要从大量的实测数据信号中,揭示桥梁结构振动的内在规律,综合评价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6.2试验任务

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的基本任务:

(1)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如测定桥梁结构或结构构件的自振频率、阻尼特性等。

(2)测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如测定桥梁结构或结构构件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幅等。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附件一:参考试验方案 吉祥路中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吉祥路中桥为1×25m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桥宽28m,横断面布置:6.75m (人行道)+14.5m(机动车道)+6.75m(人行道),横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全桥共21片小箱梁。设计荷载:城—A级。 图1 桥梁上部横断面布置图(尺寸单位:cm) 二、荷载试验 (一)试验目的及试验依据 1、试验目的 1)检验该桥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 2)判断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评价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工作性能,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标准: 3)通过动荷载试验以及结构固有模态参数的实桥测试,了解桥跨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各控制部位在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 4)进行梁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评估。 2、试验依据:

1)《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以下简称《方法》); 2)《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吉祥路中桥施工图 (二)试验内容 1、试验部位 1)动载试验:试验项目为跑车、刹车和跳车。 2)静载试验:左辐和右幅主梁跨中最大弯矩加载。 2、主要试验设备 1)变形检测设备 精密水准仪(瑞士徕卡)二套,最小读数0.01mm ,精度0.4mm/km 2)应变检测设备 JMZX-2001综合测试仪(长沙金码高科)一套,精度为1με 3)动载试验设备 INV306动态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一套(东方振动研究所) (三)结构理论分析原理及试验加载方案 1、 结构理论分析原理 吉祥路中桥,为1×25m 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横断面由21片小箱梁组成,4车道。 动载试验求动力增大系数时,将荷载布设在第2车道,求解第3车道拾振器处的静载理论挠度值f st 。根据实测动挠度幅值1y f ?,计算动力增大系数:1+μ=1+1y f ?/f st 设计荷载:用铰接板梁法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试验断面的弯矩影响线进行

最新大桥动静载检测试验方案

大桥动静载检测试验 方案

大桥动静载检测试验方案 1.概述 2.试验目的 (1)通过荷载试验,检验桥梁的工程质量,验证结构的可靠性,为桥梁竣工验收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 (2)通过实桥的静载试验,了解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检验结构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3)通过动力荷载试验,了解桥跨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在长期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为今后营运提供初始状态数据,建立大桥的原始档案。3.试验依据 (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3)《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交通部公路科研所等 1982.10) (4)《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交通部标准1988) (5) 公路桥梁设计、施工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6)大桥有关设计文件、施工图等技术资料 4.试验主要项目 4.1全桥考察 (1)结构外观 检查桥梁结构的现有工作状态和外观。 (2)混凝土强度 采用回弹的方式现场检定各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 4.2静载试验 (1)结构检算及荷载设计 根据考察及检测结果,按实际情况对桥梁进行全面的内力及变形的结构检算,并进行试验荷载设计。

(2)静载试验 ①准备工作 测试断面的选取及测点布置,元件布设,仪器调试。 ②现场加载试验 1)环境参数检测 2)加载试验 在试验荷载(正载、偏载)作用下测定: ●主梁中跨、边跨跨中的最大挠度值及中跨、边跨挠曲状况; ●主梁控制断面最大正弯矩; ●主梁控制断面最大负弯矩; ●试验过程中结构裂缝的出现、扩展及闭合观测; 4.3动载试验 (1)结构的动力特性(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特性) (2)结构的动力响应(动力系数、振幅等) 5.试验方法及相应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5.1全桥考察 5.1.1桥面系的检查 (1) 桥面铺装:以桥跨为单元进行检查记录,用钢尺量出其大小,将病害的名称、程度、大致位置画出示意图,对严重的病害进行拍照以便查找。 检测内容包括:桥面铺装有无严重的裂缝(龟裂、纵横向裂缝)、坑槽、波浪、桥面防水层是否漏水。 (2)支座、伸缩缝及防震挡块:采用目视及钢尺量测方法,检查支座、伸缩缝是否工作正常;伸缩缝有无破坏、是否脱落漏水和跳车;支座组件是否完整清洁、有无错位和脱空现象、支座活动是否灵活、实际位移量是否正常;防震挡块是否完好,有无防碍主梁的伸缩变形。 (3)护栏:护栏有无撞坏、断裂、锈蚀; (4)桥面排水:桥面排水是否通畅,是否有雨后淤积,泄水管是否完好、通畅,是否会对主梁造成侵蚀。

斜拉桥荷载试验方案

××大桥 成桥荷载试验方案 ×××××××××××××× 2012年6月18日

第1章概况 (1) 1.1 桥梁概况 (2) 1.2 试验目的 (3) 1.3 试验依据 (3) 1.4 项目实施内容 (3) 第2章结构初始状态检查 (4) 2.1检查目的 (4) 2.2 检查主要内容 (4) 2.2.1 桥梁有关资料的搜集 (4) 2.2.2 主桥跨结构外观质量检查 (4) 2.2.3 桥面标高测量 (5) 2.2.4恒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的测定 (5) 第3章静力荷载试验方案 (6) 3.1 测试截面的确定 (7) 3.2 测点布置 (7) 3.2.1 应变测点 (7) 3.2.2 主梁、主塔变位测点 (8) 3.2.3 索力测试 (9) 3.3 试验荷载 (9) 3.4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确定 (10) 3.4.1 试验工况 (10) 3.4.2 试验荷载布置 (10) 3.5 加载效率 (13) 3.6 加载分级 (13) 3.7测试方法 (14) 3.7.1应变测试方法 (14) 3.7.2位移测试方法 (14)

3.7.3索力测试方法 (14) 3.8加载程序及试验规定 (14) 3.8.1加载程序 (14) 3.8.2试验规则 (15) 第4章动力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15) 4.1 动力荷载试验原则 (16) 4.1.1 试验目的 (16) 4.1.2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16) 4.2 动力试验测试内容 (16) 4.2.1脉动试验 (16) 4.2.2无障碍行车试验 (16) 4.3动力试验的测点布置 (17) 4.3.1 脉动试验 (17) 4.3.2. 无障碍行车试验 (17) 第5章试验分工协作、实施细则与计划安排 (17) 5.1 分工协作 (18) 5.1.1试验现场准备工作 (18) 5.1.2 试验测试准备工作 (18) 5.1.3 试验加载测试车辆的准备工作 (18) 5.2 试验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19) 5.2.1 试验进度计划安排 (19) 5.2.2 人员安排 (19)

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荷载试验报告

××大桥荷载试验报告二○○四年十二月二日

项目委托单位: 试验测试研究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参加人员:

目录 一、前言 (2) 二、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2) 三、测试方法 (3) 四、试验荷载 (4) 五、静载试验结果 (6) 六、动载测试结果 (9) 七、结论与建议 (12)

一、前言 ××大桥位于××高速公路,结构形式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箱梁桥。该桥位于R=7600m,T=140.75,E=1.30m的竖曲线及直线内,桥跨布置为7×25m+8×25m。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设计地震烈度为Ⅵ度。该桥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大桥总体布置图 现场试验工作于2004年11月15—16日进行。 二、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根据交通部颁试行办法[1],结合现场条件,考虑到简支变连续箱梁桥的受力特点,并根据桥梁调查的结果,选取边跨跨中截面、1#墩墩顶主梁截面、2#跨跨中截面和2#墩墩顶主梁截面作为静载试验的分析和检测对象。共进行了以下项目的检测: ①1#跨跨中截面的应力和挠度; ②2#跨跨中截面的应力和挠度; ③1#墩墩顶箱梁截面的应力; ④2#墩墩顶箱梁截面的应力; 测试截面布置见图2,测点布置见图3。

图2 测试截面布置图 a) 1-1、2-1测试截面测点布置图 b) 1-2、2-2测试截面测点布置图 图3 测试截面测点布置图 三、测试方法 应变测试:本试验采用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混凝土的应变。应变测试中,注意了温度的补偿,在布片截面的梁底搁置贴有温度补偿的试块。边跨跨中和1#墩墩顶主梁截面应变片的布置采用搭设钢管支架进行,2#跨跨中截面和2#墩墩顶主梁截面应变片的布置采用桥梁检测车。 挠度测试:本试验通过装置在独立的刚性比较大的支撑上的数显式电子位移计和百分表直接测读梁底挠度。

大桥荷载试验方案

大桥荷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概述 (2) 二、试验目的 (2) 三、试验依据 (2) 四、试验内容 (3) 4.1静载试验内容与测点布置 (3) 4.2动载试验内容与测点布置 (4) 五、静载试验方法 (4) 5.1静载试验方法 (5) 5.2动载试验方法 (10) 六、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12) 6.1静载试验 (12) 6.2动载试验 (16) 七、试验设备 (18) 八、试验现场准备以及组织与分工协作 (19) 8.1试验现场准备 (19) 8.2现场组织与分工协作 (20) 九、安全保障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进度保证措施 (21) 9.1安全保障措施 (21) 9.2质量保证措施 (21) 9.3进度保证措施 (22)

xx大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概述 xx大桥,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共有6联,桥梁全长538m,桥型布置为(3×25m)+(25m+27.5m+22.5m)+(40m+2×65m+40m)+ 25+2×(3×25m)。上部结构出第四联为现浇简支梁外,其余均为现浇连续梁。其中(40m+2×65m+40m)一联为变高度连续梁,其余均为等高度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河中桥墩采用花瓶式独柱墩,岸上桥墩采用双柱式,基础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基础采用摩擦桩。第1~4联桥面总宽度为25m:15m(机动车道)+2×3.0m(非机动车道)+2×2.0m(人行道)。第5~6联桥面总宽度为22m:15m(机动车道)+2×3.5m(非机动车道)。 二、试验目的 1、检验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2、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改进桥梁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积累科学依据; 3、直接了解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标 准或满足使用要求; 4、通过静载试验,建立桥梁“指纹”档案,为以后该桥在运营阶段,特别是老化阶段的检测与评定提供基准数据。 三、试验依据 主要依据为: 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 2、《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第 2 页共17 页

拱桥荷载试验报告

万盛经开区青山湖水库张三塘社人行天桥 (副桥) 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重庆市綦江区金桥镇人民政府 检测项目:桥梁荷载试验

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一月 万盛经开区青山湖水库张三塘社人行天桥 (副桥) 检测报告

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一月 桥梁荷载试验简表

检测项目 主跨结构静力试验,包括: 1?试验荷载作用下,桥跨结构控制截面应力测试、挠度测试、开裂观测; 2.桥跨结构承载力评定。 检测依据1?《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 );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1-2011 );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 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 5. 试验桥梁相关资料及设计文件。 评定依据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J21-01-2015 )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 、检测结论 检测结论 1. 该桥主跨结构控制截面控制部位经历了荷载效率0.88的试验加载,试验桥跨未出现其它异常现象; 2. 静力试验加载下,实测最大活载挠度为0.170mm,量值较小;卸载后整体变形回复良好;挠度结构校验系数为0.36?0.42,在正常范围。桥跨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3. 静力试验加载下,实测最大活载拉应力为0.618MPa,量值正常;卸载后控制部位局部变形回复良好;应力结构校验系数为0.29~0.54 ,在正常范围;加载期间主拱圈控制区域未发现受力开裂。试验桥跨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对试验的桥跨结构承载力评定意见为: 该桥试验的主跨结构承载力满足“人群 3.5kN/m 2”的设计活载等级要求。 二、建议 1. 严格按照设计荷载等级通行,运营期间保持桥面完好及平整清洁; 2. 按照现行桥梁养护规范的要求,做好对桥梁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工 作。 报告签发日期:2018年01月02日 备注本检测报告共18页,检测报告详细内容见第1页?第13页。

XXXX斜拉桥荷载试验方案

××斜拉桥 成桥荷载试验方案 ×××××××××××××× 2012年6月18日

第1章概况 (1) 1.1 桥梁概况 (1) 1.2 试验目的 (2) 1.3 试验依据 (2) 1.4 项目实施内容 (2) 第2章结构初始状态检查 (3) 2.1检查目的 (3) 2.2 检查主要内容 (3) 2.2.1 桥梁有关资料的搜集 (3) 2.2.2 主桥跨结构外观质量检查 (3) 2.2.3 桥面标高测量 (4) 2.2.4恒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的测定 (4) 第3章静力荷载试验方案 (5) 3.1 测试截面的确定 (5) 3.2 测点布置 (5) 3.2.1 应变测点 (5) 3.2.2 主梁、主塔变位测点 (6) 3.2.3 索力测试 (7) 3.3 试验荷载 (7) 3.4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确定 (8) 3.4.1 试验工况 (8) 3.4.2 试验荷载布置 (8) 3.5 加载效率 (11) 3.6 加载分级 (11) 3.7测试方法 (11) 3.7.1应变测试方法 (11) 3.7.2位移测试方法 (12) 3.7.3索力测试方法 (12) 3.8加载程序及试验规定 (12)

3.8.1加载程序 (12) 3.8.2试验规则 (12) 第4章动力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14) 4.1 动力荷载试验原则 (14) 4.1.1 试验目的 (14) 4.1.2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14) 4.2 动力试验测试内容 (14) 4.2.1脉动试验 (14) 4.2.2无障碍行车试验 (14) 4.3动力试验的测点布置 (15) 4.3.1 脉动试验 (15) 4.3.2. 无障碍行车试验 (15) 第5章试验分工协作、实施细则与计划安排 (16) 5.1 分工协作 (16) 5.1.1试验现场准备工作 (16) 5.1.2 试验测试准备工作 (16) 5.1.3 试验加载测试车辆的准备工作 (16) 5.2 试验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17) 5.2.1 试验进度计划安排 (17) 5.2.2 人员安排 (17)

说明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报告编号022613123 xx市2013年度市管桥梁荷载试验报告 检测人员: 制:编 核:审 准:批 检测单位: 证书等级: 证书号: 发证机构:

事项注意 未经试验室书面批准,不得涂改或复制检测报告,经同意复制的检测报告应全文1 复制并经本试验室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确认后方有效。 报告需有检测、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并加盖试验检测专用印章,否则报告2 无效。对报告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本试验室提出。3 送检样品仅对来样负责。4 检测中心XXXXXX 联系人: 联系电话:投诉电话:传真: 编:邮址:地.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试验目的及依据......................................... 42.1 试验目的....................................................... 42.2试验依据....................................................... 4第三章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5) 静载试验....................................................... 53.1 ....................................................... 93.2动载试验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试验准备及过程............. 错 4.1现场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4.2内业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试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百度荷载试验方案分析

德阳市******桥荷载试验方案 德阳市*****************桥 荷载试验方案 方案编写: 项目负责人: 方案审定: 二〇一六年二月

德阳市*************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桥位于德阳市旌阳区,桥长16.0米,桥面宽5.0米,跨越现状水系,本桥为漫水桥。上部为1×10m钢筋混凝土简支实心板梁,梁高60cm,梁顶宽5.0m,梁底宽3.8m,两边各悬臂0.6m。桥面布置为0.5m(防撞护栏)+4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桥面纵坡采用0.5%,桥面铺装为10cm厚C40钢筋混凝土铺装。实心板采用C40混凝土。下部桥台采用轻型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二、试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78);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 7、“荷载试验检测合同书”。 按照《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78)规定的方法,对荷载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三、试验目的 通常,对建成竣工后的公路桥梁均宜进行荷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为对桥梁承载能力、技术状况与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 1、检验试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变形及抗裂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评定试验桥跨结构目前的技术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寻求桥梁结构的整体变形规律,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和工作状况,为桥梁竣工验收及日后桥梁运营、养护及管理提供依据。 四、主要检测内容 1、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应力测试; 2、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大挠度测试; 3、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挠度横向分布测试;

连续梁桥梁荷载试验报告

XX成桥荷载试验报告 1 工程概述 连接道上有一座4×32m连续箱梁桥。 上部结构箱梁采用单箱三室断面,梁高为1.7米,顶宽18米,底宽1.4米,两侧翼缘宽2m,跨中顶底板厚度均为0.25m,腹板厚0.5m;在端横梁和墩顶横梁处顶底板厚度增大至0.5m,腹板均增厚至0.9m。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桩柱式结构,桥台采用桩承式桥台。上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下部结构采用C30混凝土结构。 主要设计参数: ①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4.0kN/㎡;花台:8.0kN/㎡(单 侧)。 ②桥宽:36m=8m(人行道、绿化带)+20m(车行道)+8m(人行道、绿化带)。 ③桥梁最大纵坡:0.3%。 ④地震设防类别: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7度构造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⑤基准期、使用年限及安全等级: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 图1.1 XX立面图(单位:mm) 图1.2 XX典型断面图(单位:mm)

2 试验依据 本次桥梁试验依据、参考下列规范或技术文件执行: 1)所签订的合同及试验桥梁的相关资料;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 3)《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 4)《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DB50/231-2006);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2004); 9)《城市桥梁安全性评估规程》(DB50/272-2008); 10)《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2)国家及各部委颁布的其他相关标准。 3 试验目的 通过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检测以及必要的观测,了解桥梁结构现状并考查桥跨结构强度、刚度等,达到以下目的: 1)测试桥梁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强度及裂缝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检验桥梁的施工质量,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的工作性能,为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依据。 4 检测设备 本次试验所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4.1。 表4.1 检测仪器设备表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桥承载能力 静动载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有限公司2016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 (1) 1.2项目概述 (1) 1.2.1主要技术指标 (2)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据 (3)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器 (4) 2.1荷载试验的目的 (4) 2.2静载荷载试验 (4) 2.3动载荷载试验 (4) 2.4使用仪器 (5)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施 (6) 3.1试验项目 (6)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法 (6) 3.3荷载计算 (7) 3.4加载车辆 (8)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案 (8) 3.4.2荷载加载系数 (9) 3.5试验加载步骤 (9) 3.6试验加载程序 (10) 3.7加载方式与分级加载 (10) 3.8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确定 (10) 3.8.1车载布置 (11) 3.8.2挠度测点布置方案 (12) 3.8.3应变测点布置方案 (12) 第四章动载测试 (15) 4.1动载试验概述 (15)

4.2试验目的 (15) 4.3测试系统 (15) 4.4试验内容 (16) 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安排 (17) 5.1项目组织机构 (17) 5.2参与检测的人员情况 (17) 5.3主要机械、仪器、及材料试验计划 (18) 5.4桥梁检测工作安排 (19) 第六章安全保障和配合 (20) 6.1安全管理目标 (20) 6.2安全管理主题 (20) 6.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20) 6.4安全检测的技术措施 (20) 6.5现场操作安全事项 (20) 6.6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21) 6.7安全管理总体计划 (22) 6.8环保措施 (22) 6.9配合 (22)

桥梁梁板)静载试验方法

桥梁单梁(板)静载试验分析 一、序言 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发展,各种桥梁的建设也日渐增加,而因造价、工期、施工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桥梁预制、吊装的组合梁(板)桥,而在架设梁(板)前对单梁(板)及在成桥后对全桥做静载试验检测设计是否安全、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此,本文仅对架设前单梁(板)静载试验的程序及主要的注意事项作一简单分析,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洛界公路王三庄桥20M先张法预应力钢铰线低高度箱梁静载试验报告》为例,并援以一些其它桥梁的单梁静载试验加以比照。 示例中的桥梁为低高度预应力组合简支箱梁,采用先张法钢绞线,跨径20M,计算跨径19.5M,设计梁高95CM,每片梁宽244CM,主梁间用现浇湿接缝连系。 二、试验前的理论分析 在试验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对桥梁进行结构分析,以便确定试验方法、荷载大小、测点布置等。 (一)各梁(板)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首先,应依照设计图纸计算出各主梁(板)的截面几荷特征值如面积、截面抗弯(抗扭)惯矩、主梁每延米抗扭惯矩,中性轴位置等。(采用毛截面或换算截面均可,依据以往经验,由二者计算出的横向分布系数的差异很小,可不予考虑。) 然后,根据梁(板)间的组合情况选用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如

示例中的桥梁可采用G-M法、刚性横梁法或二者同时采用,取用最不利的情况,而如果是空心板桥则应采用铰接板法。 在横向分布系数得出后,综合考虑预制梁的情况(中、边梁的预制宽度,截面几何特征值等),取用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留待下一步分析时采用。 (二)、计算二期恒载+活荷载的各项内力 由于试验时,预制梁已成形且钢束张拉完毕,即一期恒载已加载完成,所以计算的各项内力应是二期恒载+活载形成的,其中包括主梁(板)间的湿接缝(铰缝)、桥面系、活载、冲击荷载、温度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等,且各项荷载间应进行荷载组合,选取最不利组合计算其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等各项内力,但此内力值为全桥建成后主梁(板)全截面承受的二期恒载+活载内力值,而在某些情况下,预制梁比成桥时的截面尺寸要小(如示例中的主梁间有湿接缝),截面几何特征值也要小一些,因此,应将内力值按照各相关公式中预制梁与成桥后主梁全截面的截面几何特征值的关系进行修正,然后取用修正值做试验的基础数据。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一)试验梁的选择: 首先,应根据前一步计算结果,综合比较中、边梁(板)的内力及换算截面几何特征值,初步确定试验的主梁(板)的类别。 其次,应着眼于成桥后运营的安全,会同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有关方面,依据施工情况及有关资料,选用施工质量最差,成桥后最不安全的梁(板)做为试验梁(板)。

大桥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荷载试验目的 桥梁荷载试验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桥梁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检定手段。试验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通常由实际的生产需要或科研需要所决定。一般桥梁荷载试验的目的有: 1.检验桥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对于一些新建的大、中型桥梁或者具有特殊设计的桥梁,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保证桥梁建设质量,施工过程中往往要求做施工监控。在竣工后一般还要求进行荷载试验,以检验桥梁整体受力性能和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要求,并把试验结果作为评定工程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资料和依据。 2.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力 旧桥由于构件局部发生意外损伤,使用过程中产生明显病害,设计荷载等级偏低等原因,有必要通过荷载试验判定构件损伤程度及承载力、受力性能的下降幅度,确定其运营荷载等级。同时,旧桥荷载试验也是改建、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 3.验证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对于桥梁工程中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应通过荷载试验验证桥梁的计算图式是否正确,材料性能是否与理论相符,施工工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往往也需要大量荷载试验的实测数据。 二静载试验 桥梁静载试验主要是通过测量桥梁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断面的应力及结构变形,它是检验桥梁性能及工作状态(如结构的强度、刚度)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在静载试验前对桥梁空间构模,试验前计算出各控制断面的内力影响线,根据影响线进行静力加载计算,计算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相应测试断面应力和变形并进行动力计算。通过静力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定结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荷载安全运营要求。 2.1静载试验基本原则 静载试验设计采用三轴载重汽车(重300kN)加载,根据等效加载原理进行布载,三轴载重汽车轴重、轴距及平面布置见图,试验各工况下所需加载车辆的数量和轮位布置,将根据设计标准活荷载产生的某工况下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原则等效换算而得: 0.85≤η=Ss/S(1+μ)≤1.05 式中,η——静载试验效率 Ss——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某工况计算效应值; S——设计标准活荷载不计冲击作用时产生的某试验工况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 (1+μ)——设计计算取用的动力系数; 试验荷载采用内力等效的原则计算确定,使试验荷载效率满足上述规定,具体轮位布置按照各断面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空间有限元静力分析结果确定。2.2 加载方式及试验规定 5.2.1 加载方式 对试验荷载分级施加,以测试荷载效应与荷载的变化关系以及防止桥梁结构意外损伤。一般将荷载按加载汽车数量分级。荷载逐级递加,达到最大荷载后一次卸载。加载试验每工况重复至少一次。试验前在桥面预先画出轮位,加载时汽车应准确就位,卸载时车辆应退出结构试验影响区,车速不大于5公里/小时。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20米7块空心板连续梁) 0一一年十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测人员: 编制单位: 资质证书等级:桥梁隧道工程专项 资质证书编号: 二0 一一年十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1 工程概况 K25+465 五道河中桥地处龙山县红岩溪镇新寨村,为跨越五道河而设,河槽宽约20m, 桥址处河道弯曲,北岸为陡坎,南岸地势较缓。 本桥上部构造采用4X 20m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上部构造为1联,先简支后连续;桥 梁全长为84.84m,最大桥高约18.3m。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配桩基,墩柱直径为D120,桩 基础为D150。桥台采用柱式台配桩基,桩基础直径为D150。 预制空心板、封锚端、现浇连续段、铰缝和桥面现浇层均采用C50 混凝土;封端混凝 土采用C40;桥台处台帽、耳背墙、肋板采用C30混凝土,承台、桩基采用C25混凝土;双柱式桥墩处盖梁、挡块、墩柱、柱系梁采用C25 混凝土,桩基采用C25 混凝土。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 )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桥面宽度:0.5m(护栏)+8.5米(行车道)+ 0.5m(护栏); (4)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I 级; (5)设计基准风速:30.2m/s; (6)设计基准期:100 年; (7)地震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2 荷载试验目的 桥梁结构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物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本次荷载试 验力求达到以下目的: (1 )通过现场加载试验以及对试验观测数据和试验现象的综合分析,检验本桥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交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技术依据; (2)直接了解新建桥梁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结合理论计算分析,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 (3)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设计中的各种假定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施工提供经验,积累科学资料; (4)为桥梁的使用、维修和管理提供依据。 3 荷载试验依据及准则 桥梁荷载试验主要按试验前制定的试验方案,依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部颁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程进行,具体包括: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设计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20米7块空心板连续梁)

二0一一年十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测人员: 编制单位: 资质证书等级:桥梁隧道工程专项

资质证书编号: 二0一一年十月

龙永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1 工程概况 K25+465五道河中桥地处龙山县红岩溪镇新寨村,为跨越五道河而设,河槽宽约20m,桥址处河道弯曲,北岸为陡坎,南岸地势较缓。 本桥上部构造采用4×20m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上部构造为1联,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全长为84.84m,最大桥高约18.3m。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配桩基,墩柱直径为D120,桩基础为D150。桥台采用柱式台配桩基,桩基础直径为D150。 预制空心板、封锚端、现浇连续段、铰缝和桥面现浇层均采用C50混凝土;封端混凝土采用C40;桥台处台帽、耳背墙、肋板采用C30混凝土,承台、桩基采用C25混凝土;双柱式桥墩处盖梁、挡块、墩柱、柱系梁采用C25混凝土,桩基采用C25混凝土。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桥面宽度:0.5m(护栏) +8.5米(行车道)+ 0.5m(护栏); (4)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I级; (5)设计基准风速:30.2m/s; (6)设计基准期:100年; (7)地震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2 荷载试验目的 桥梁结构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物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本次荷载试验力求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现场加载试验以及对试验观测数据和试验现象的综合分析,检验本桥设计与

南京长江二南汊桥荷载试验总报告静载

南京长江二桥南汊主桥荷载试验试验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 二○○一年二月

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荷载试验 试验报告 §1 概述 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双索面扁平流线闭口钢箱梁斜拉桥,在边跨设置过渡墩和辅助墩,跨径布置为:58.5m+246.5m+628m +246.5m + 58.5m=1238m,共计五跨。主塔采用倒Y型空间砼索塔,总高195.41m,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梁高3.50m,梁宽33.60m,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板,设双向2%的横坡。全桥共用斜拉索80对(160根)。桥跨支撑体系包括过渡墩、辅助墩及索塔处竖向、横向限位支座,形成半漂浮体系。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按8车道布置。桥跨总体布置如图1-1所示。 受南京长江二桥建设指挥部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对该桥进行成桥荷载试验,试验于二○○一年一月五~十四日在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现场进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2 试验目的 1、检验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2、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为今后设计工作积累科学资料; 3、直接了解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 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 4、通过动力试验了解桥跨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其在长期使用荷载阶 段的动力性能,论证其抗风、抗震性能,确定结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3 试验内容 试验主要项目或内容包括: 1、已竣工结构实际状况调查,内容包括: 1)通过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搜集了解桥梁结构竣工资料; 2)桥梁结构表观状况检查。 2、结构静力试验,主要内容包括: 1)加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工作性能及其承受局部重车作用的局部应 力加载试验; 2)加劲梁控制截面在最不利设计荷载弯矩下截面应力加载试验; 3)试验荷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增量测试。

桥梁荷载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XX华烨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桥梁荷载试验检测) 文件编号:XZ05-2005 文件版号:第B版 编制:金XX 审核: 批准: 日期:20XX年03月19日 受控状态: 发放号: 持有人: 地址:XX市XX区邮编: 电话:传真: 电子信箱:

1、引言 为了确保我公司桥梁荷载试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使桥梁荷载试验检测的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并使检测人员有一个工作标准和责

任,特制定本细则。 2、检测依据标准 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 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 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 TG/T H21-201) 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建设部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 《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198& 设计、施工单位施工图纸、竣工资料; 建设单位荷载试验委托书等。 3、检测目的 桥梁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进行直接加载测试的一项科学试验工作,其目的是通过荷载试验,了解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综合分析判断桥梁结构的安全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4、桥梁荷载试验的内容 桥梁荷载试验一般包括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两部分。一般情况下,桥梁荷载试验应按三个阶段进行,即计划与准备阶段、加载与测试阶段、分析与评定阶段。 5、试验计划的制定 桥梁荷载试验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应在桥梁调查和检算的基础上,确定试验项目、加载方案、测点布设、观测方案、安全措施等内容,收集研究试验桥梁的有关技

悬索桥荷载试验方案

某悬索桥荷载试验方案 % /

1 概述 工程概况 某悬索桥桥梁全宽。主桥采用单拱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跨径组合为+=主塔下接承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一字墙式桥台,与路堤相接。 主塔为椭圆形拱塔,主缆鞍座一下部分为变截面矩形钢筋混凝土断面,鞍座以上部分为钢箱断面,截面尺寸由根部(顺桥向)×(横桥向)渐变为塔顶(顺桥向)×(横桥向)。拱塔全高,桥面以上高。主塔横桥向外轮廓线由椭圆曲线、直线段平顺连接,椭圆曲线长轴为,短轴,直线段长。 本桥主梁为2×预应力钢筋混你那天连续箱梁结构,单箱四室,桥梁中心线处梁高,顶面设置2%的双向横坡,截面顶面宽19m,箱梁顶、底板厚25cm,腹板厚40cm。每隔6m对应吊索处设置一道40cm厚的横隔梁,吊杆锚固于主梁外侧梁底。桥塔处设置一道200cm厚的横隔梁,桥台处设置一道280cm厚的端横梁。主梁除在桥台处设有竖向支承外,在桥塔处下支墩上也设置有竖向支承支座。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100年; 2、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Ⅱ级; 3、设计行车速度:40km/h; 4、设计荷载: 1)汽车荷载:公路—Ⅱ级; 2)人群荷载:㎡; 3)温度变化:-3℃~34℃; 4)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类别B类,抗震烈度6度;抗震设防措施等级7度;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5、桥面宽度:(沿路线前进方向从左往右布置) (人行道含栏杆)+(车行道)+ (人行道含栏杆)=19m 6、桥面横坡:双向﹪; 7、桥面纵坡:﹪、- ﹪;

8、最高洪水位:按20年一遇洪水位进行设计。 结构形式 某悬索桥采用半漂浮体系,单拱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如下图所示: 图全桥结构示意图 箱梁断面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箱梁结构断面示意图(单位cm) 2 试验目的与依据 试验目的 试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验设计、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交(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2)验证悬索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设计积累科学资料; (3)直接了解悬索桥结构承载能力情况,以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其在

桥梁静动载试验方法

桥梁静动载试验的方法研究 摘要:桥梁的荷载试验是对桥梁进行评定的重要方式,桥梁的荷载试验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试验进行具体的研究。 关健词:桥梁工程、动载试验、静载试验 1引言:随着现代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桥梁的建设结构也趋于多样化。在对新建的桥梁和已建的桥梁,进行营运质量的鉴定和检测时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对桥梁进行荷载的试验,从而对桥梁的承载力以及运营的何载等级进行科学的评定。桥梁的何载试验具体包括动载试验和静载试验两种。静载试验是在对桥梁结构进行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控制截面的应变、位移以及裂缝等的测试,用来分析和评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动载试验是对桥梁在动载作用下的响应测试,来分析桥梁的频率、阻尼和振动和模态等参数,并根据动力响应和模态参数来做出桥梁的何载力评定。 2桥梁的静载试验 2.1荷载作用下的桥梁结构验算:在明确了桥梁的结构之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理论的分析和计算,也就是按照试验桥梁的设计图纸与设计的荷载,来选取合理的计算图式并按照设计的规范,计算出桥梁的结构图设计内力。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各种控制截面的位置及控制截面的最不利活载内力,从而为检测截面的选取以及加载方案提供主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计算是保证试验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桥梁的实际结构和组成材料,与设计理论存在一定

的差别,所以需要将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并合理的确定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 2.2桥梁测点的布置和截面的选择:静力荷载的试验既需要满足桥梁承载力与使用性能的真实全面评定,又需要考虑到试验成本的控制,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简化。通常荷载试验是选择不同结构形式、不同跨径的桥孔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孔或几孔进行的。变形的测点应该布置在被测桥孔的4分点或8分点所在的截面上,根据选择的仪器或者实际的情况,可以布置在桥面或桥梁底面,至少需要在各截面的横桥向分别布置3个点。应力的测点应该布置在被测理论计算的控制截面上,每个截面应该根据桥的宽度与高度,在横纵向布置多个测点。 2.3加载方案的选择:测点及截面布置完成之后,要需要制定合理的加载方案,如加载的方式、加载的位置以及加载的程序。目前常用的加载方式有车辆荷载加载、专用加力架加载以及重物加载三种,选择时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加载的位置和加载的重量则应该通过试验荷载效应计算来决定。当加载的方式确定以后,要根据加载物的体积重量等特点,将其简化为集中荷载或者均匀荷载布置在计算的结构上,从而使各截面产生的内力,接近设计的最不利活载产生的内力,目的就是尽量使用最少最合理的加载物来达到最大效果。加载程序的设计是为了使试验能够顺利进行,并有效的获取真实的数据,提高试验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要防止试验中结构发生意外破坏。对试验的工序进行具体安排的工作,其主要的内

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报告

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1、测定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以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2、验证桥梁的实际理论与设计方法。 3、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量测结构的应变、位移、反力、倾角和裂缝等综合评定)。 二、实验依据: ⑴《铁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铁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5)《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交通部铁路科学研究所2004/10 ); (6)《铁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三、实验准备:。 内业准备:主要完成表面应变计的标定,导线的编排,仪器设备的调试等项目,为 现场试验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现场主要有:梁底混凝土打磨、混凝土表面应变计粘贴、棱镜的安装、导线的连接、测点编号以及桥面车辆荷载停放位置的放样等。 测量设备准备:百分表、千分表、位移计(应变片)、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倾角仪和刻度放大镜等。 四、:实验流程:

应变片的黏贴工艺f连接设备f施加荷载f记录数据f分析数据 应变片的黏贴工艺:选片f定位f贴片f干燥固化f导线连接f应变片保护 (1)本工程采用:丝绕式应变片,大小:100mm,阻值:120欧姆,经检验该批应变片合格。 (2)定位:1、初步定点的大致范围:应变片周边款3~5mm 的测区。 2、测点检查:表面平整、无缺陷、裂缝。 3、打磨:磨光机将测点初打磨平整、无锈、无浮浆。 4、清洗:用纱布蘸乙醇清洗,查实后无污染。 5、准确定位:准确画出测点的纵横中心线。 (3)胶水:哥俩好粘贴。步骤:上胶f挤压f加压f粘贴接线头。粘贴原则: 胶薄而牢固。每测点贴8个应变片,每个应变片上有2根导线。) (4)干燥固化:用热吹风机吹刚粘好的应变片。 (5)导线连接:用电烙铁、焊锡把应变片引出线和测量导线接头焊接用粘胶粘贴牢固。 (6 )应变片保护:在完成应变片的黏贴后,将引线和导线焊接在接线端子上,然后立即涂上防护层,以防应变片受潮。 测试前准备:1、测试前做好各种参数设置:接桥测量方式、测量范围、修正值、补偿点等。2、测试前,必须对电阻应变仪预热30min。 3、加载前:电阻应变仪进行各测点初始平衡调整或初始值扫描记忆。 4、全桥预压,加载车以5km/h的速度驶过试验桥面,然后退回。 5、仪器调试:试验仪器能否正常工作是试验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桥梁预 压时对相关测试仪器进行了仔细的调试,以保证正式加载试验时仪器的正常工作。 &静载初读数:测量、读数记录人员各司其职,进行正式加载开始时的零荷载读数 (1) 4.1加载:安排专人指挥车辆摆放,并根据试验方案在桥面上标出详细的加载位 置进行停放。静载初读数 a)本次实验按最大控制截面内力计算,均分为4级加载。 c)应注意每级加载时,车辆荷载逐辆缓慢驶入预定加载位置,确保试验安全。 d)在安排加载分级时,最大内力不应超过控制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