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最新)

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最新)

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最新)
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最新)

判断题: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错误

2.马斯洛认为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并存。——正确

3.时尚是集体行为。——正确

4.继续社会化是由特定机构对越轨者进行世界观改造。——错误

5.岗位培训属于再社会化。——错误

判断题:

1.规模小的都是初级社会群体。——错误

2.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业缘关系。——正确

3.家长制属于古典管理理论。——错误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基本采用了就业保障制度。——正确

5.阶级是社会阶级内部的分层化和阶级外部的游离化。——错误

1.社会中的所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错误

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缓解社会问题。——正确

3.越轨就是犯罪。——错误

4.失业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形式。——正确

5.个人在一生中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代际流动。——错误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正确

2.马斯洛认为人可以同时部分地满足几种需要,在一定时期总有某一种等级的需要发挥主要作用。——正确

3.人的社会化也是发展形成每个人个性的过程。——正确

4.所有家庭都具有生产的功能。——错误

5.科层制属于古典管理理论。——正确

6.韦伯的阶层论从多维度对社会分层进行了研究。——正确

7.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正确

8.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才是越轨。——错误

9.社会保障主要是经济上的保障。——错误

多选题:

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 A.生存 B.享受 C.发展)阶段。

2.集体行为的特征( A.非组织性 C.突发性 D.反常性)

3.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

4.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A.双方距离的远近 B.态度的类似 C.交往的频率 D.双方需求的互补)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A.传授生活技能 B.教导社会规范 C.指点生活目标 D.提供角色人选)

1.库利认为最重要的初级群体是(A.邻里 C.儿童游戏群体 D.家庭)

2.以下哪些是正式组织( A.学校 D.工厂)

3.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社会组织的特征有( B.明确的行动目标D.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4.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 B.宗教制度 C.教育制度 D.政治制度)

5.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1.社会控制以控制所用规则形态不同可分为( B.正式控制 D.非正式控制)

2.解释贫穷问题的几种理论有(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3.社会保险包括(B.老年保险 C.医疗保险 D.伤残保险)

4.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B.晏阳初 C.梁漱溟 )

5.社会变迁的原始因素( A.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B.文化交流与传播 C.人口变动 D.自然环境的变化)

1.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 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

2.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 A.双方距离的远近 B.态度的类似性 C.交往的频率 D.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3.角色扮演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有(B.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4.以下哪些是非正式组织( B.同乡 C.朋友圈子)

5.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和正在经历( A.对立 B.分化 C.融合 D.差别)发展几个阶段。

6.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贫穷的恶性循环论)7.社会保险包括( B.老年保险 C.医疗保险D.伤残保险)

8.集体行为的特征( A.非组织性 C.突发性 D.反常性)

9.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A.双方距离的远近 B.态度的类似 C.交往的频率 D.双方需求的互补)

10.解释贫穷问题的几种理论有(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单选题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康有为)

2.文化是指(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3.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 C.优势需要)

4.“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 C.安全的需要)

5.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D.米德)

6.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同事一起春游)

7.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8.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 A.继续社会化)

9.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C.核心家庭)

10.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A.角色丛)

1.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是( A.库利)

2.可以称为社会群体的是( D.学校)

3.兄弟姐妹分别结婚后仍在一起生活组成的家庭是( B.联合家庭)

4.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D.交换关系)

5.从人性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的是( B.麦格雷戈)

6.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 C.城市化)

7.提出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A.芝加哥学派)。

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C.韦伯 )

9.以下制度中不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有( A.经济制度)

10.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B.制度化逃避)

1.不基于契约,基于人们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是(A.非正式控制)

2.把越轨行为的归结为社会上的某些人或群体对某一行为下定义的结果,这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B.标签论)

3.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C.创新)

4.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 D.迪尔凯姆)

5.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C.德国)

6.二十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社会均衡论)

7.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的变化,整个社会系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其结果最后是社会趋于平衡。这种观点是( A.社会均衡论)

8.一个人一生中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A.代内流动)

9.“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的状态”是哪种理论的观点(A.依附理论)

10.社会保险是(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1.《群学肄言》一书是严复翻译了( D.斯宾塞 )的社会学著作。

2.孔德在(C.《实证哲学教程》)著作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3.人们通常把围绕某一特定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C.角色丛 )

4.以下属于社会交往的活动有( A.朋友谈心)

5.当某人处在某种社会地位时,人们期望他按照与该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行事。(A.理想角色)

6.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一词的是美国社会学家(A.库利)

7.从人性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的是( B.麦格雷戈)

8.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A.泰罗)

9.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难以吸收,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称为( D.过度城市化 )

10.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 C.制度化优先)

11.以下制度中不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有( A.经济制度)

12.所谓“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就是指的制度的( D.规则系统)

13.“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B.形式主义)

14.“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用新的文化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此为(D.反叛)

15.某种越轨行为理论认为,一个人第一次做出越轨行为,这种行为被公开判为越轨,此人会被视为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容易再次越轨。这种理论是(C.标签论)

16.认为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系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其结果是社会趋于平衡。这种观点是( A.社会均衡论 )

17.父母社会地位与子女的社会地位的比较是( C.代际流动 )

18.最早提出社会趋同论的是( B.丁伯根 )

19.可以称为社会群体的是( D.学校)

20.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B.制度化逃避)

2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康有为)

22.文化是指(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23.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C.优势需要)

24.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25.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C.核心家庭)

26.把越轨行为的归结为社会上的某些人或群体对某一行为下定义的结果,这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B.标签论)

27.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C.德国)

28.二十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C.社会均衡论)

29.一个人一生中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 A.代内流动)

30.社会保险是( 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河南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和答案

精品 试卷代号:8884/6318 座位号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社会学概论 试题 (开卷) 2008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从功能上来说,社会群体是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集合体。 2.古典科学组织理论主要侧重对静态组织结构的研究,重视组织经济效率的协调,认为组织是由合法的管理权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机械性系统。 3.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_。 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5.19世纪30年代,孔德在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

概念。 6.马克思主义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等。 7.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这些国家的现代化__________________。 8.对越轨的分析,生物学的观点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学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学则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格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即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观念、态度、习惯等;二是__________________,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初级群体 2.社会流动 精品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大社会学概论(专)形成性考核答案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第3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4题](单选题)“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第5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第6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第7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第8题](单选题)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第9题](单选题)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第11题](多选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B.态度的类似性 C.双方距离的远近 D.交往的频率 [第12题](多选题)以下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家庭 B.学校 C.邻里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正确答案:B 2.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其他家庭 正确答案:C 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正确答案:B 4.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A.角色丛 B.复式角色

精选文库 C.先赋角色 D.实际角色 正确答案:A 5.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优势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正确答案:C 6.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A 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同事一起春游 B.赶时髦 C.抢购 D.球迷闹事 正确答案:D 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库利

精选文库 B.林顿 C.托马斯 D.米德 正确答案:D 9.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正确答案:D 10.“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生理 正确答案:ABC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目(有答案)

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2分) A、主观因素B、社会因素C、客观条件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 D.印象管理理论 4.(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5.社会学家( )提出了中层理论。1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8.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2016年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2016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1/3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2分)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C、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D、心理上的紧张 (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 (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3/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2分) ?A、阶级性 ?B、自然约束性 ?C、客观现实性 ?D、社会制约性 (4/3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2分) ?A、严复 ?B、陈千秋 ?C、康有为 ?D、梁启操 (5/32)、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2分) ?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B、血缘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缘关系 (6/32)、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2分) ?A、社会发展 ?B、人的需要 ?C、个人发展 ?D、组织生存 (7/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8/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 (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9/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10/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 (2分) ?A、主观因素 ?B、社会因素 ?C、客观条件 ?D、自然环境 (1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12/32)、()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2分)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 ?C、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D、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13/32)、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是()。 (2分)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4/32)、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是() (2分) ?A、角色扮演 ?B、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15/32)、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2分) ?A、角色扮演 ?B、角色失败 ?C、角色冲突 ?D、角色中断 (16/32)、“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2分) ?A、安全的 ?B、自我实现的 ?C、归属与爱的 ?D、自尊的 (17/3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2分) ?A、米德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一答案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一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1 讨论内容:如何认识社会 讨论主题:如何认识社会?要求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社会理解的方式和途径,得出应该从哪些角度认识社会。(要求条理清晰,字数不低于800字。) 社会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社会现象,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答:1、社学学中的“社会” 社会的涵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生活的规范。 2、社会的类型 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并不简单地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为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观点,即要研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 3、社会的类型:宏观社会的类型:马克思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先生为基础将社会分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4、具体社会的类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家庭,家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如邻里,村落,城镇,社区;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各种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等,还有因兴趣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等。 5、社会的特点 1.多样性,社会的多样性表现于宏观社会和具体社会之差异,还表现于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组合方式的多样性 2.复杂性,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相比有十分明显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由组成社会的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变动性,社会是变动不居的,这种变动性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制度的翻新,也表现为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乃至于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变化。(要结合实际) 社会学概论作业2 讨论主题: 材料一: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在考入北大的状元考生中,没有人报著名的哲学系,报其他文科系的也极少,大多数报了与计算机、金融、信息等相关的专业。从社会的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请根据以自己的社会化历程为例,说明不同社会化类型的具体内容,并阐释不同社会化机构对社会化的影响。 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校除了向学生传播各种知识与技能,在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还会充分利用学校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引导和鼓励学生尊重既有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力求向学生传授长期以来形成的情感和价值规范。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完整的结构,它是社会的雏型。实际上,每个学校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角色、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社会角色,并在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合与老师、同学、校长等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互动。所有这些,都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和人格,规范合乎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伴团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伴团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

1 社会学正式出现于(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 社会学的创始人:(A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马克斯·韦伯 3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客观存在的实体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聚集到一起 5 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 ) A.社会

B.小康社会 C.理想国 D.和谐社会 6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 ) A.孔子 B.马克思 C.孔德 D.韦伯 7 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A )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8 《自杀论》的作者是(C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马克斯·韦伯 9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10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D) A.1952年8月 B.1958年6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3月 11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B ) A.晏阳初 B.费孝通 C.景汉 D.本文 12 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13 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 A) A.文化特质 B.文化特质丛 C.文化丛 D.文化模式

河南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 8884 座位号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社会学概论 试题(开卷) 1月 一、 填空题( 每题1分, 共20分) 1.群体层面的社会关系能够分为三个方面, 即 ( ) 、 ( ) 和 ( ) 。 2.一般说来, 正式群体是社会稳定的 ( ) , 非正式群体则能增强 ( ) 。 3.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制度的( ) 。 4.孔德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 问题, 涂尔干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 问题, 二者在精神上有一脉相传的关系。 5.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 ) 、( ) 、同享性、象征性、传递性和变迁性。 6.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 ) 的总和。 7.关于社会问题, 社会解组论认为, 造成社会解组的根本原因是( ) 、人口的迁移、都市化的加速以及( ) 。 8.集合行为的最显著的特征是( ) 。 9.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所必须依据的三个标准, 即( ) ; ( ) ; ( ) 。

10.所谓城市化, 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 ) , 二是( ) 。 二、 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 共12分) 1.社会资本 2.集合行为 3.全球化 三、 判断题( 首先判断正误, 然后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 共24分) 1.一般来说, 非正式群体, 群体成员之间缺乏持续的相互交

往活动。 2.继续社会化往往着眼于人的改造, 具有强制性。 3.社会控制在一定条件下, 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会起阻碍作用。

2020年电大《社会学概论》在线考试资料题附全部答案【电大备考篇】

2020年电大《社会学概论》在线考试资料题附全部答案【电大备考篇】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2020年电大社会学概论在线考试资料题附全部答案 一、填空题 1. “依附理论“代表人物是弗兰克和普雷毕什 2.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 3. (家庭制度) 是最初的、本原的社会制度。 4. 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5. (劳动就业)是解决劳动者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 6. 劳动资料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主要标志。 7.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维持农村社会运行的主要纽带。 8. 社会变迁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9. (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10. (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11. 社会制度是进行社会分析的焦点。 12. 生产力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 13. (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类需要发展的三阶段。 14.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社会人口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15. (需要)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16. (自我发现)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次飞跃。 17.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历史循环论) 18.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竞争) 19. “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归属与爱的) 20.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安全的) 21. “后工业社会会“论是由谁提出的(贝尔)。 22.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享受主义)。 23. “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社会进化论) 24. 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他又被西方誉为“社会学之父“。 25. 1948年,(英国)宣布已建成“福利国家“,标志社会保障制度在局部范围内已进入成熟阶段。 26.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名词解释一1、社会学是一门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17、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者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8、本原的社会制度:指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

电大2019春《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答案

电大2013春《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综合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 2.社会学学科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分为(理论学、经济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3.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分为(竞争、合作、冲突、顺应)四类 4.中国农民的生活特征有(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 5.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三种形式 6.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阶段) 7.冲突的根源是(社会资源相对有限),特点是(破坏性) 8.集体行为的特征有(非织织性突发性反常性) 9.从家庭结构角度,常把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它家庭) 10.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 11.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概念家庭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 12、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是(社会控制)现象 13、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富声望权力) 14.解释社会分层的三个理论(功能论需要论天才论) 15、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 16.社会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 17、社会流动按流动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 18.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项内容 19.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 20、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行政因素干预管理重人性轻规则) 2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通过一手续加入的成员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必要的物南设备) 22、就形态而言,整体目标较为(.宏观概括笼统)部门目标较为(具体明确) 23、解释贫困问题的理论有三种(.贫穷的恶性循环论贫穷文化论社会环境剥夺论)。 24、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特征,(库利)引入了“镜中自我” 25、(米德)是符号相互作用的开创者 26、历史上最使人瞩目的分层形式有(等级制、种姓制、阶级) 27、失业有(显性失业、隐性失业)两种存在形式 28、在研究现代化问题中有一个突出的机构(罗马俱乐部) 29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1891) 30、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把目前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第三次浪潮) 31、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Y理论) 32、人的社会需要是作为本教科书(逻辑起点) 33、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按(五行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 34、社会的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 35、人类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 36、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 37、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38、霍桑实验得出的注明结论:人是(社会人)39、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 40、社会保险是对(未来风险)的预防,社会救助是对(现实贫困)的救济,社会福利提供的是(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 4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 42、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43、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44、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45、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 46、需要的特点包括(需要的必然性需要的客观性需要的社会性) 47、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以下三个观点(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城市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48、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富、声望、权力) 49、(人际关系亲密)是初级社会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5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 二、单选题 1、“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库利)。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马斯洛)。 3、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 4、“工作安定”属于哪一种社会需要(安全的)。 4、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春游)。 6、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心理上的矛盾)。 7、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城乡对立)。 8、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创新)。 9、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的是(环境问题)。 10、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11、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丁伯根)。 12、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科学家是(韦伯)。 13、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非正式控制)。 14、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是(计划生育)。 15、“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的观点(社会进化论)。 16、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为(水平流动)。 17、“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享乐主义) 1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米德) 19、《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托夫勒) 20、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迪尔凯姆) 2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社会均衡论) 22、人文区位的分析框架是由(芝加哥学派)提出的 23、一个人同时担当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 24、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继续社会化) 26、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不充分就业) 27、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的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依附理论)

电大社会学概论已排版(最新)

1、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作为信号刺激的语言。× 2、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 3、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4、活到老、学到老说得的是人的继续社会化。√ 5、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前面学习的内容不够用或者是出了问题需要继续学习的过程。× 6、再社会化是人们再一次接受学习的过程。× 7、再社会化是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8、一个下岗职工到成人学校参加学习就是再社会化。× 第五章: 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社会群体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 3、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4、初级社会关系就是一种血缘关系。× 5、初级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来的。√ 6、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第六章: 1、社会组织目标的确定模式只有民主决策模式。× 2、社会组织目标的确定模式只是集中模式。× 3、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 4、家长制仅是指以家庭成员为对象的管理方式,而是指具有封建色彩的落后的管理方式。× 5、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泰罗提出。× 6、“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思想;“社会人”是霍桑实验的重要假设。√ 7、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8、霍桑实验得出了一项的重要结论:人是群体人而不是社会人。× 9、X理论认为一般人天生并不厌恶工作。× 10、Y理论认为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工作。√ 第七章: 1、德国的社会学家腾尼斯更加明确指出社区的地域性。√ 2、人文区位学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 3、城市化就是将人口向城市聚集。× 4、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农村社区组织简单、规范性差。√ 6、农村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 第八章: 1、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 2、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生产资料分配的需要,而不是分工的需要。× 3、社会分化即社会分工。× 4、社会分化的因素只是基于生物的条件。× 5、一般来说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 6、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 7、社会分化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的也有分化。× 第九章: 1、本原社会制度主要是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两种。√ 2、家庭制度是最初的、本原的社会制度。√ 第十章: 1、社会控制从历史上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治统治,一种是经济制约。× 2、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 第十一章:√ 1、社会问题的原因只是社会关系失调。× 2、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3、人口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过多。× 4、失业问题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之别。√ 5、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6、在我国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只有失业没有待业。× 7、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贫穷问题,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8、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是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隐性失业问题两个方面。√ 9、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10、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生产不相适应。× 11、世界贫穷问题只是贫穷国家问题,发达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十二章: 1、社会保障是一种非收入保障。× 2、福利国家概念是由美国的罗斯福提出的。× 3、社会保障改革主要是英国贝弗里奇对福利的消减的观点。√ 4、我国的社会保障在城镇采取就业保障制度和价格补贴制度。√ 5、社会保障具有积极的功能,但也有反功能。√ 第十三章: 1、“五德终始”说是由我国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的。√ 2、社会进化论导源于生物进化论。√ 3、社会均衡论是由斯宾塞提出的。√ 4、社会流动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形式。√ 5、社会流动仅是看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6、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是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 7、社会流动从狭义上讲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第十四章: 1、趋同论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来的。√ 2、普雷毕什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无关。× 3、阿根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普雷毕什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是由核心和边陲两部分构成的。√ 4、弗兰克引申“中心-边陲”概念,认为中心可以作为“宗主”,边陲也可以称为“卫星”。√ 5、全球发展理论是1968年成立的机构罗马俱乐部引出的。√ 6、世界体系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首先提出的。× 第十五章: 全面调查也叫普查。√ 第十六章: 1、斯宾塞是生物学派的创始人。√ 2、符号互动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理论。√ 1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 判断题: 1. 声音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错) 2.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对) 3. “社会"一词源于中国。(对) 4. 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把目前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第三次浪潮”。(对) 5. 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对) 6. 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对) 7. 马克思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错) 单选题 1. “社会"一词源于(中国) 2.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帕森斯)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继续社会化) 4. 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 5. 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马斯洛) 6.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人际关 系密切) 7.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韦伯) 8.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 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竞争) 多选题 1.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 三种形式 2. 根据人口与地域两个特征可以把社区划分为(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微型社区) 3. 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教育组织、军事组织) 4. 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 5.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6.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 主义) 7. 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正式的、非正式的) 8.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 阶级性) 社会学概论作业二: 判断题 1. 马克思主义从宏观上指出了人类的社会需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对) 2.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梁启超,在1891年。(错) 3. 人的需要是社会世代交替、继续发展的前提。(错) 4. 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实践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对) 5. 马克思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对) 6. “文化类型”说是由韦伯提出的。(错) 7. 需要的特点包括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错) 8. 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的社会的特征是劳动。(对) 9.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错) 单选题 1.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劳动) 2. 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 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管理理论) 3. 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马斯洛) 4.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朋友谈心) 5. 由父母及未婚女子组成的家庭是(主干家庭) 6.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7.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芝加哥学派)提出的。 8.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9. 我国消灭阶级采取的政策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10. “工作安定”属于那种需要.(安全的) 多选题 1. 我国农村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农村救灾、“五保”制度、合作医疗、扶贫) 2. 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温饱、享受) 3. (社会控制论、社会均衡论)思想于40-5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盛行 4. 人类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人有语言能力、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5.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关系、顺应关系、 掠夺关系) 6. 集体行为的类型有(骚动、传闻、社会运动) 7. 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实用性设备、象征性设备) 8. 未来社会学学派分为(经院学派、罗马俱乐部学派、赫德森学派) 9. 我们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规范需要) 10. 社会控制的目的实是使人们遵从(社会行为规范、法律 和道德规范) 11. 需要是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它具有(必然性、客观性、社会性) 社会学概论作业三 判断题: 1. 越轨行为是对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实施社会控制的对象。(对) 2. 交往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错) 3. 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复式角色。(错) 4. 我国目前的阶级结构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一个个体劳动者阶层。(错) 5. 一个人担当了两个人以上的角色,就叫做角色丛。(错) 6. 人类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劳动。(对)单选题 1. 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水平流动) 2. 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米德) 3.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 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 4.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安全的) 5.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 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说法(“文化类型”说) 6.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享乐主义) 7.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实践哲学教程》) 8.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库利) 9. 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 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角色从) 多选题 1. 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 2. 社会交往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个人成长、文化传播的手段、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3. 根据互动的性质区分交往的类型有(竞争、合作、冲突、顺应) 4. 家庭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有(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 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5. 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制管理较为普 遍、行政因素干预管理、重人性、轻规则) 6. 根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7. 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分化的生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智力) 8. 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指(畜牧业、畜牧业、商业)从农业 中分离出来 9. 农村居民的生活特征表现为(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高、同质性高) 10. 农村的居住特征主要体现为(一家一户单干、大聚居小分居)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判断题: 1. 阶级的本质是剥削。(对) 2. 社会舆论的控制与约束作用是靠法律规定来实现的。 (错) 3. 历史上最使人瞩目的分层形式有等级制、种姓制和剥削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