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乳喂养门诊咨询工作制度修订稿

母乳喂养门诊咨询工作制度修订稿

母乳喂养门诊咨询工作制度修订稿
母乳喂养门诊咨询工作制度修订稿

母乳喂养门诊咨询工作

制度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工作制度

一、医院应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热线电话,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

二、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知产妇如何与医院保健科或社区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围产保健手册。

三、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社区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两年。

四、产后6周复查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咨询和指导。

五、医院、保健组织、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共同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将母乳喂养随访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出院后母亲的母乳喂养问题,及时进行咨询服务。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1](DOC)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一、创建“爱婴医院”的意义及医疗机构的主要任务: 妇女儿童的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的健康和婴儿的成长。创建“爱婴医院”的实质和主要任务是: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具体内容: 1、产后1小时内,达到“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保证24小时母婴同室——做到每天治疗、护理分开时间不超过1小时; 3、按需哺乳——不按时间,不分昼夜,母亲奶胀婴儿需要,即可哺乳; 4、除母乳外——禁止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针。 5、坚持纯母乳喂养—— 4—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 6、不断提高儿、产医疗质量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7、提倡自然分娩,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 二、爱婴医院评审中“两个一票否决”的内容? 1、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 2、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三、爱婴医院评审中5个80%必须达标的内容?

1、80%以上的产、儿科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回答评审组提出的问题; 2、80%以上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可被医务人员掌握; 3、80%以上的孕产妇能够正确回答9个问题中的7个问题; 1)、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即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2周岁的重要性; 3)、母乳喂养技巧包括:正确的喂奶体态、含接姿势、挤奶方法等。 4)、分娩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5)、24 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8)、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9)、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4、80%以上的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 5、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四、爱婴医院评审中1个90%必须达标的内容? 答:90%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五、爱婴医院评审中2个100%必须达标的内容? 1、100%的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

母乳喂养咨询室工作指南

母乳喂养咨询室工作指南 (征求意见稿) 前言 母乳喂养咨询室是以母乳喂养咨询为核心,对医疗保健机构内所有产妇实行母乳喂养相关咨询、培训和管理的科室。 母乳喂养咨询室工作,将与爱婴医院评估和产儿科常规医疗护理工作相结合,是爱婴医院深入进行母乳喂养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有利于体现医院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各医疗保健机构的领导需高度重视母乳喂养咨询室工作,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母乳喂养咨询室的有效运作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一、组织管理 二、人员资质及职责 三、工作内容 四、设施与设备 五、咨询时间及收费建议 一、组织管理 (一)母乳喂养咨询室工作应纳入爱婴医院管理,由负责爱婴医院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定期实行对咨询室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二)母乳喂养咨询室应配备具有母乳喂养咨询指导资质的专职人员1

名,兼职人员数名。兼职人员可由病房母乳喂养责任护士、健康教育科、产后康复科和孕妇学校教师等承担。 (三)有书面的母乳喂养咨询室工作规定,将规定告知本机构工作人员,使相关科室更好地了解、宣传和利用母乳喂养咨询室。 (四)建立个体咨询指导和群体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咨询室与临床的配合、沟通、信息交流,将母乳喂养咨询和临床服务有机结合。 二、人员资质及职责 (一)资质 1.母乳喂养咨询人员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有5年以上母乳喂养临床医疗或护理工作经验,具备基本沟通交流技巧,能熟练解决常见母乳喂养问题。 2.上岗前应经过1 8小时母乳喂养专业知识和咨询技巧培训,并每年接受3小时复训。 3.热爱母乳喂养工作,有母乳喂养成功信念。 4.尊重咨询者,注意保护咨询者隐私。 (二)职责 1.协助临床制定母乳喂养医疗护理常规及岗位责任制,指导医务人员开展产后三天母乳喂养每日工作重点。 2.参与本机构及社区对医务人员母乳喂养培训工作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宣教。 3.告知孕产妇母乳喂养咨询室地址、咨询电话、开放时间等信息,

妇产科实施母乳喂养工作制度

妇产科实施母乳喂养工作制度 1、全科室医护人员认真执行本院有关母乳喂养的政策,提高创建爱婴医院,实施母乳喂养的认识,落实医院实施母乳喂养的规定。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母乳喂养的指导水平,本科室人员必须经过18小时培训3小时实习合格后方可上岗,新进人员3个月内接受培训,并要合格才能上岗。 3、认真落实产科工作制度管理措施,为母乳喂养和母婴同室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对孕妇及家属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工作,除门诊宣教室宣传教育外,入院病人应再进行强化教育,使每个孕妇都能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掌握哺乳的正确方法。 5、产后半小时内,产科人员应帮助母亲拥抱婴儿半小时以上,同时婴儿开始吸允母亲的乳头。 6、在孕妇临产及分娩时应慎用镇静,止痛,麻醉药品,使产妇尽量保持清醒状态,以利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 7、无医学指征,一律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必要时母婴分离,不能超过1小时,并尽量减少分离时间。 8、落实按需哺乳并进行技术指导,两次哺乳时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并提倡夜间哺乳,睡眠超过3小时应唤醒喂奶。

9、医护人员应认真监督,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饮水及其他食物,除有医疗指征外,禁止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或其做安慰物,更不能宣传或使用母乳待用品。 10、做好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即使反馈信息,以利改进工作。 西吉县中医院护理部 儿科实施母乳喂养工作制度 1、全科室医护人员认真执行本院有关母乳喂养的政策,提高创建爱婴医院,实施母乳喂养的认识,落实实施母乳喂养的规定。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母乳喂养的指导水平,本科室人员必须经过18小时培训3小时实习合格后方可上岗,新进人员3个月内接受培训,并要合格才能上岗。 3、认真落实儿科工作制度,管理措施,为母乳喂养和母婴同室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除有医疗指证外,一律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4、除有母乳喂养禁忌症外,本院出生的病理新生儿均实行母乳喂养,外院出生的4—6个月患儿应创造条件实施母乳喂养,医护人员认真指导哺乳方法及有关知识。 5、在母亲或婴儿有传染病需要隔离时,母亲应在隔离期间坚持挤奶,保持泌乳状态,以利隔离期间后继续哺乳。 6、医护人员应认真监督,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用糖

儿科规章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主治医师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3.掌握病区的伤病员的病情变化,对新入、疑难、危重、死亡伤病员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5.检查和指导下级医生的病历书写,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伤病员出院、转科、审签出院病历,特殊检查申请单,贵重和毒、麻药品的处方。 6.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值班、门诊、会诊、出诊等工作。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临床工作,定期组织进修医生、实习医师,结合病例进行专科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8.组织本组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学习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9.经常督促检查本科病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儿科住院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儿科住院总医生实行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直接传达科室主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的学习及医疗工作,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下午、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病例及医疗文件。 4.每日晨安排和调整病区床位,向门诊挂号处通知空余床位数,每日登记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督促一线医生报疫卡,每月统计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及各种指标并向科主任汇报。

儿科医生岗位职责

篇一:儿科医师岗位职责 儿科医师岗位职责 1、儿科医师在医疗工作中对儿童疾病,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严格执行儿科诊疗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操作。 2、按规定书写病历及各种医疗记录,坚持认真、细心、耐心、治疗及时恰当有效原则,服务好每一位患儿。 3、结合化验检查结果,有效确定治疗方案,施行合理治疗措施。 4、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做好转院工作。 5、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儿童卫生宣教工作。 篇二:儿科医护人员职责 一、儿科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产房、新生儿室工作。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内科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职

儿科门诊制度

儿科门诊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由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科主任协助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 2.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办公室领导下进行工作,门诊医护人员要派有一定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人员调换时,应与门诊办公室共同协商。 3.门诊医生要坚持首诊负责制,遇有疑难危重病员或两次以上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专科会诊。 4.门诊医师对患者要认真检查,简明扼要,按《病历书写规范》准确记录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5.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合理检查,科学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6.对基层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时要提出诊治意见。转上级医院的病人,要简要介绍病史、病情及诊治经过,转诊前应与转往医院科室做好联系工作,备好液体、监护等。 7.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 8.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合理分流病员,传染病分流至感染科。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疫情报告。 10.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主动报告。 11.门诊标识清晰明白,环境清洁整齐。

儿科门诊医生工作流程 1、患者持卡就诊,门诊医师要坚持首诊负责制,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 2、对患者要耐心询问病史,认真查体,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3、依据检查、诊断结果,科学用药,规范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4、对儿科急症要快速做出诊断和救治措施,并对患儿的病情及救治措施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价,尽量做到及时恰当的救治患儿。 5、按《病历书写规范》填写门诊病历,要求简明扼要,准确完整,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分流至感染科,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疫情报告。 7、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主动报告。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流程 1、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接诊、分诊病人以及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3、熟悉掌握专家坐诊时间,热情接待每一位就诊患儿及家长。 4、负责诊疗室、活动室的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 5、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危重患儿优先安排就诊,发现病情 变化,立即配合医生处理。 6、经预见为疑似传染病患儿的,应将病人分诊至诊室就诊, 同时针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7、预检为传染病患儿的,做好相关登记工作,将患儿转诊到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中。 二?建立科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三?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四.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五?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 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 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六、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 1 、医疗质量主要标准。 (1)诊断质量标准。 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有效。 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岀;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 及时性: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 书面记录,必要时可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2)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外伤创口愈 1

合。 好转:病人症状减轻,器官功能明显好转。 (3)护理质量标准。 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印发的《广东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 价标准与方法》及《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指南》的 标准评定。 (4)技术操作规程。 按照国家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颁发的有关技术操作常 规与规程,以及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编印的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5)病历书写标准。 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执行。 (6)丄作质量标准。 各项工作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健全,并能认真 执行。患者、本院职工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在要求的指标以上。 七、根据上级要求及本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八、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评价方案。 1.科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医护、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 2.医疗质量检查每月一次。 3.认真评价医疗质量。 评价标准:严格按照,《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指南》执行。

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2-3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主治医师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3.掌握病区的伤病员的病情变化,对新入、疑难、危重、死亡伤病员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5.检查和指导下级医生的病历书写,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伤病员出院、转科、审签出院病历,特殊检查申请单,贵重和毒、麻药品的处方。

儿科管理制度

.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 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 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主治医师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3.掌握病区的伤病员的病情变化,对新入、疑难、危重、死亡伤病员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5.检查和指导下级医生的病历书写,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伤病员出院、转科、审签出院病历,特殊检查申请单,贵重和毒、麻药品的处方。 6.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值班、门诊、会诊、出诊等工作。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临床工作,定期组织进修医生、实习医师,结合病例进行专科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8.组织本组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学习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9.经常督促检查本科病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儿科住院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儿科住院总医生实行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直接传达科室主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的学习及医疗工作,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下午、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病例及医疗文件。 4.每日晨安排和调整病区床位,向门诊挂号处通知空余床位数,每日登记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督促一线医生报疫卡,每月统计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及各种指标并向科主任汇报。 5.按时参加医院住院总医生例会,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讨论,做好病死率、治愈率、院内感染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登记、统

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规定

母乳喂养 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 xxx人民医院 目录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1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2 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3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6

xxx医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8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卫生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新生婴儿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 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 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 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 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 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 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 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 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 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 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 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

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7、手卫生制度 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 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 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 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 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 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 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 31、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2、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

篇二:儿科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 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 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 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 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 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 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 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 17、手卫生制度 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 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 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 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 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

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 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 31、 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2、 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篇二:儿科管理制度 2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管理制度 一、儿科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呼诊治,分外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巨大或分外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进修生医师,实习生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医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至少出专家门诊2-3次。 6、运用国内外优秀的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去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二、儿科副主任医师职责 临床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1次,亲自参加危重病员的抢救处理与疑难、死亡病案的讨论、会诊。

3、指导全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按规定时间参加门诊工作,随时解决疑难病症。 5、了解掌握学术动态和优秀经验,定期或随时向科内人员介绍,指导临床工作。 6、督促下级医生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儿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师、进修医生、实习医师查房,详尽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生、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分外诊疗技术操作。 2,掌握病区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新入院、疑难、危重、死亡患者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严重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四、儿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医师、主办指导下,负责患者的日常治疗和处理。 2.贯彻落实临床住院医师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建立起临床住院医师优良的工作网络。 3.按时完成检查诊断、查房、医疗文件的书写和治疗工作,及时查阅各种检验、放射报告,及时处理病情变化;经主管医师同意,做好病员出(转)院工作。

母乳喂养工作制度【精】

母乳喂养工作制度 一、从产前建卡起即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建立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 1、孕妇人手一册“母乳喂养指南”。 2、孕妇学校老师授课、放录像、问卷、教会孕妇具体母乳喂养的方法。 3、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指导和乳房护理,教会如何注意乳房卫生,为哺乳做好准备。 二、孕妇入院待产必须让其再次接受母乳喂养指导。 三、产后半小时内帮助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大于30分钟,并进行吸吮。 四、帮助剖宫产的婴儿在出生30分钟内和母亲进行部分皮肤接触,手术结束后母婴一起回到母婴同室,在产妇能作应答反应后约半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大于30分钟,并进行早吸吮。 五、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六、鼓励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 七、提供纯母乳喂养,禁止给婴儿吸人工奶头,取消奶瓶。 八、指导母亲做好乳房护理,及时解决奶胀等问题,教给哺乳期营养等知识。 九、医护人员要不断更新母乳喂养有关知识,进行必要技术培训,以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对家属宣教,取得支持,做好出院后随访工作。

母乳喂养管理工作制度 1、医护人员认真执行本院有关母乳喂养的政策,提高爱婴医院的 长效管理,落实医院实施母乳喂养的规定。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母乳喂养指导水平,相关人员每年复 训,复训时间3小时,并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3、认真落实产科工作制度管理措施,为母乳喂养和母婴同室创造 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对孕妇及家属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工作,除宣教室宣传教育 外,入院病人应再进行强化教育,使每个孕妇都能理解并接受 母乳喂养,掌握哺乳的正确方法。 5、产后1小时内,产科人员应帮助母亲拥抱婴儿半小时以上,同 时婴儿开始吸吮母亲的乳头。 6、在孕妇临产和分娩时应慎用镇静、止痛、麻醉药品,使产妇尽 量保持清醒状态,以利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7、无医学指征,一律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因医疗或操作必须母 婴分离,不能超过1小时,并尽量减少分离时间。 8、落实按需哺乳并进行技术指导,两次哺乳时间最长不超过3小 时,并提倡夜间哺乳,睡眠超过3小时应唤醒喂奶。 9、医护人员应认真监督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饮水及其它食物, 除有医疗指征外,禁止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或其它安慰物,更 不能宣传和使用母乳代用品。 10、做好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反馈信息,

儿科岗位职责和制度要求

儿科医生进产房岗位职责 1、要求在产科设有儿科医生,以便进一步加强产儿科合作。儿科医生24小时值班制,负责管理新生儿。 2、进产房的儿科医生必须定期参加心法复苏培训,要求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在产房里每一位新生儿出生都应有儿科医生在场做新法复苏。要熟练掌握新法复苏程序与技术操作。包括吸氧、面罩复苏囊正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 3、儿科医生要求严格遵守产房及新生儿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每日要备齐新法复苏的急救药物与设备。急救设备应始终处在功能状态,摆在固定位子,可随取随用。当产前预测可能发生窒息时,或有剖宫产、多胎儿、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溶血症及母亲患糖尿病等患儿出生时。在出生前应有两位医生到场,至少有一位医生能全面负责复苏,会熟练进行复苏操作及用药。 4、儿科医生不但要掌握新生儿常见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手段,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使专业性强、诊断难度较大的新生儿疾病的患儿得到及时、精良的救治。 5、每日上午应对危重儿、高危儿、新出生儿及母婴同室新生儿进行查房。详细了解病情,认真检查体格,根据病情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并作病情分析,及时诊治。下午应对分管病儿进行重点巡视,观察危重症、新入室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夜间值班医生及时巡视病人,继续观察危重症。若有病情变化要积极处理,不得延误。 6、儿科医生应根据病情拟定长期医嘱及临时医嘱。医嘱内容要准确,药物名称、剂量、用法要写清楚。 7、每位新生儿皆设一份婴儿出生记录(由产、儿科医生书写)、新生儿入室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由儿科医生书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儿科疑难症、危重症及诊断不清者应请上级医师、科主任及相关专业会诊。并将会诊意见写在病历中。参加会诊医生应填写会诊单。儿科医生应邀参加产科对高危孕产妇会诊及产前讨论时,应对病情提出诊治意见。产儿科每月对死亡新生儿做讨论评估。 8、儿科医生值班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值班时负责全科急诊、急会诊及危重病人观察、治疗、记录,接诊新病人。在上、下班时要交接病人病情及治疗情况。危重病人要床头交班,特殊情况要个别交接班。建立交接班记录本,贴写好交接班记录。 9、由于本单位技术设备不足,对病儿诊治抢救有困难时,应及时联系转运系统,转运到条件好的NICU去,不要延误。抓好转运时机。在急救车未到之前,应继续对患儿做诊治抢救

-人民医院支持母乳喂养方案及措施

***人民医院 支持母乳喂养方案及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UNICEF}向全球倡议“爱婴医院”暨出生后最初六个月纯母乳喂养达50%,并持续24个月以上;为了积极支持并促进母乳喂养,结合我院实际情款,特制定支持并促进方案及实施。 一、成立支持母乳喂养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支持母乳喂养领导小组,该小组成员由“爱婴医院领导小组”成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医务科负责相关工作。 二、工作目标 1、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80%。 2、出生后早吸允、皮肤接触率≥90%。 3、对孕产妇母乳喂养宣教率100%。 4、孕妇学校的听课率80%。 5、剖宫产率≤45%(其中非医学指针剖宫产率≤10%)。 三、具体工作方案及措施 (一)认真执行并落实《***人民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二)认真落实《***人民医院切实降低破宫产率实施方案》,使破宫产率的≤45%。 (三)护理部负责全院职工母乳喂养知识培训、技术指导等,使

医务人员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 (四)手术室、产妇医护人员负责出生后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早吸允,确保早吸允、皮肤接触率大于等于90%。 (五)产科医务人员负责对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技巧指导,帮助母亲与婴儿正确含接,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建立喂养信心,是主要内容期间纯母乳喂养率≥80%。 (六)因疾病需要新生儿转科时,产科护士挤奶到新生儿科,让新生儿科护士负责喂养;新生儿转院时,产科责任护士指导母亲挤奶8-10次以上,使母亲乳汁通畅保持泌乳。 (七)健康教育科负责支持“母乳喂养”的大力宣传。采取多种途径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在社会营造氛围,促进母乳喂养成功,使孕妇母乳喂养宣教率100%。 (八)儿保科负责出院后0-6个月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指导. (九)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负责产前母乳喂养指导并解决出院后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 (十)孕妇学校宣传母乳喂养好处,让每一位到我院来就诊的孕妇及家属都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使孕妇学校的挺听课率80%。 四、加大督查,持续改进 医务科、护理部负责落实母乳喂养各项工作督查,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出生后早吸允、皮肤接触、破宫产率纳入医务质量考核内容之一,与月绩效挂钩。

儿科规章制度

儿科规章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主治医师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4.每日晨安排和调整病区床位,向门诊挂号处通知空余床位数,每日登记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督促一线医生报疫卡,每月统计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及各种指标并向科主任汇报。 5.按时参加医院住院总医生例会,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讨论,做好病死率、治愈率、院内感染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6.负责每周及节假日医生组的排班,安排对进修医师的讲课及实习医师的带教。儿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工作,分管病床,具体负责患儿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负责制。 2.对新入院患儿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和首次病程记录。每日定时查房,随时做好病程记录,对手术后和危重病员应加强巡视,积极抢救,

母乳喂养门诊对纯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

母乳喂养门诊对纯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 发表时间:2016-04-14T15:35:24.6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作者:袁蓁[导读]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母乳喂养的好处和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200051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婴儿出生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然而相关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城市地区,4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35%的问题,我院引入母乳喂养门诊的形式,在哺乳准备期、哺乳中期、哺乳后期各个阶段进行检查和积极理疗,指导产妇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关键词:母乳喂养;门诊;促进 1 母乳喂养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母乳喂养的好处和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母乳喂养不仅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益处,对母亲的产后恢复以及母婴之间的情感维系也有极大的好处。研究表明,婴儿的生长发育与最初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有着相当大的联系,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重视。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是出院后依旧坚持。相关临床证明,住院期间,约有92.3%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而在产后4个月却下降为39.8%。 1.1 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 在对产妇的产后回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阻碍产妇出院后持续母乳喂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产妇没有建立积极正确的哺乳意识。部分产妇由于自身工作或其他方面的限制,无法随时随地对婴儿进行哺乳。亦或是担心产后发胖,身材走样而拒绝初期的哺乳。 b.产妇自身条件阻碍。母亲自身乳房条件不能使宝宝顺利吸吮也是阻碍母乳喂养的原因之一。部分产妇在孕后期没有进行提前的乳房纠正,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乳头扁平、内陷使得在哺乳过程中,婴儿无法顺利含衔吸吮,严重的导致婴儿对哺乳的排斥。 c.哺乳方式的不正确导致出现困难。哺乳初期,产妇和婴儿都对哺乳和吸吮方式较为不熟悉,不正确的哺乳方式往往导致婴儿无法顺利进食,乳头皲裂疼痛,乳汁推迟分泌或稀少等等问题,使得母乳喂养无法顺利持续。 d.家庭及婴儿对奶粉的过度依赖。哺乳初期,产妇的泌乳量较少,而婴儿的需求量较大。产妇往往选择长时间佐以奶粉喂食。这种长时间的奶粉喂食极易使婴儿甚至产妇形成习惯性依赖。若是后续母乳喂养中出现哺乳不畅或胀奶疼痛等等问题,产妇很有可减少甚至停止哺乳而直接选择奶粉喂养,使母乳喂养工作停滞。 e.产妇产后尚未恢复。母亲在产后恢复较慢也会影响哺乳。产后疼痛、急性乳腺炎,乳腺肿胀引起的发烧、发炎等等症状都会影响哺乳。当母亲患病程度较为严重时,服用的某些药物会进入分泌的乳汁并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妇用药后停止哺乳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f.哺乳期对母亲的护理和宣教不足。该原因常见于初产妇。产妇特别是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多疲劳,伤口疼痛,情绪起伏较大,极易过度紧张。再加上事前健康宣教和护理不足,使得哺乳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产妇往往认为自己天生泌乳量不足,乳汁色黄,无法顺利哺乳。其实,哺乳初期分泌的乳汁是新生儿最佳的食物,其中丰富的β胡萝卜素能更好满足新生儿当前的需要。不正确的哺乳方式才是导致乳汁分泌较少的原因,而并非产妇自身条件的限制。因此加强哺乳期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和正确护理尤为重要。 2 产后支持方法 针对回访中反应出的种种问题,我们母乳喂养门诊在哺乳准备期,哺乳进行期和哺乳结束这一整个哺乳的周期内提供持续性的干预治疗和护理保养工作。在三个不同阶段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心理疏导。 2.1 哺乳准备期阶段 (1)孕36周我们采取事先检查产妇的乳房状况,及时纠正产妇的乳头内陷,乳头扁平等等状况,指导孕37周起定期清洁和锻炼乳头、进行乳房按摩“四步法”护理,疏通乳腺管,以顺畅地分泌乳汁。 (2)母乳喂养门诊医护人员做好早期的母乳喂养宣教工作,为产妇建立起正确积极的哺乳意识,让产妇正确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和哺乳阶段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正确的处理方式,授以正确的哺乳技巧。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消除产妇的紧张和不安情绪,为后续的哺乳进行期打好基础。 (3)鼓励产妇多补充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乳汁的分泌。 (4)做好产妇家属的护理知识宣教,为后续产妇在家中的护理和保养做好铺垫。 (5)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社区基本信息平台等多种媒体平台结合文字、图片、多媒体等等各种载体,以多种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保证待产妇在哺乳准备期能充分正确掌握哺乳技巧,并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交流会等等健康交流活动,随时解决待产妇提出的问题,为后续的哺乳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2.2 哺乳进行期阶段 (1)及时解决产妇在哺乳期中出现的问题,如:乳腺炎,泌乳量较少,乳头皲裂,喂养困难)等等。针对不同产妇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及时纠正当前哺乳习惯的不足之处,巩固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信心,尽可能减少混合喂养,甚至停止哺乳的概率。 (2)对出院后的产妇进行面对面的咨询或电话回访等跟踪调查。督促产妇产后进行回诊登记婴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母乳喂养各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母乳喂养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 (3)建立与产妇之间健康宣教交流平台,在产妇在家哺乳期间,及时掌握产妇的哺乳状况,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纠正哺乳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加强产妇的心理建设,鼓励产妇积极进行母乳喂养,增强产妇的自信心。 2.3 哺乳结束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