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学会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5.掌握用电子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反应的分类:

2.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2)还原剂、

(3)被氧化:、(4)被还原、

(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

3.

氧化剂:得(电子)→降(价降低)→还(还原反应,

被还原)→还(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升(价)→氧(,被)→氧()

二、自我训练:

1.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

(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3)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作用的盐酸与起酸作用的盐酸的质量比为(4)用短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Fe3C + HNO3= Fe(NO3)3+ CO2+ NO2+ H2O

(2)P4+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

以上两个反应中,1mol氧化剂分别氧化了mol的还原剂。

3.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比较:

(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

(3)根据反应条件比较:

(4)根据具体反应判断:

【例题解析】

例1]已知Br2 +2Fe2+=2Fe3++2Br-、2Fe3++2I- =2Fe2++I2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在化学反应a Zn +b HNO3(稀)= c Z n(N O3)2 +d NO↑+ e H2O 中,

若e的值为4,则d的值( )

A、1

B、2

C、3

D、4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在3Cl2 +8NH3 =6NH4Cl +N2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

A、Cl2

B、NH3

C、NH4Cl

D、N2

2.在反应KI +5KIO3 +3H2S =3I2 +3K2SO4 +3H2O 中,被氧化的碘元

素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 )

A、1:5

B、5:1

C、6:1

D、1:6

3.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 A、Br―→Br2B、Cr2O72―→Cr3+C、S2―→HS―D、NO3―→NO

4.已知:2BrO3- +Cl2=Br2 +2ClO3-;5Cl2 +I2 +6H2O =2HIO3 +10HCl;

ClO3- +5Cl- +6H+ =3Cl2+3H2O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 ( ) A、ClO3->BrO3->IO3->Cl2B、BrO3->Cl2>ClO3->IO3-

C、BrO3->ClO3->Cl2>IO3-

D、Cl2>BrO3->ClO3->IO3-

5.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 A、2NaW + Z2= 2NaZ + W2B、2NaX + Z2 = 2NaZ + X2

C、2NaY + W2 = 2NaW + Y2

D、2NaZ + X2= 2NaX + Z2

6.用KClO3制氧气和用KMnO4制氧气,若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

上述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 A、1:1 B、1:2 C、2:1 D、2:3

7.在xR2+ +y H+ +O2 =m R3++n H2O 的离子反应中,m 的值为 ( ) A、2x B、4 C、y/2 D、2n

8.元素从化合物中被置换成单质时,该元素 ( )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课外作业

1.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 ( )

A、SO3→SO42―

B、HCl →Cl2

C、HCO3―→CO2↑

D、Cl2→C l O-

2.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的物质是 ( )

A、SO2

B、H2S

C、H2SO4

D、SO3

3.在3S+6KOH =2K2S +K2SO3 +3H2O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硫与被

还原的硫的质量之比为 ( )

A、1:3

B、3:4

C、 2:1

D、1:2

4.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3个反应:①C+CO2 =2CO ;

②C+H2O =CO +H2;③CO +H2O =CO2 +H2,由此可判断在该

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

A、CO >C>H2

B、CO>H2>C

C、C>H2>CO

D、C>CO>H2

5.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2Na + 2H2O = 2NaOH +H2↑

B、2F2 +2H2O = 4HF + O2

C、H2O+Cl2 =HCl =HClO

D、2H2O 2H2↑ +O2↑

6.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 +B2 =2B― +A2;2C― +A2 =

2A― +C2;2B― +D2 =2D― +B2;可判断 ( )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2A― +D2 =2D― +A2可进行

D、2C―+B2 =2B―+C2不能进行

7.对于反应14CuSO4 +5FeS2 +12H2O =7Cu2S +5FeSO4 +12H2SO4

来说,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只有CuSO4作氧化剂

C、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3:7

D、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1:1

8.现有下列三个反应:①2FeCl

3+2KI=2FeCl

2

+2KCl+I

2

②2FeCl

2+CL

2

=2FeCl

3

③2KMnO

4

+16HCl=2KCl+2MnCl

2

+5Cl

2

+8H

2

O

若FeCl

2

溶液中含有I-杂质,氧化除去I-杂质可加入试剂()

A、Cl

2B、盐酸C、KMnO

4

D、FeCl

3

9.有一不纯的铝样品中含有硅和铁两种杂质,现取两份等质量的

样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等

质量的气体。已知在常温下,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

气。则此不纯的铝样品中含铁和硅的质量之比为()A.4:1 B.2:1 C.3:1 D.1:1

10.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

Cl、Cr元素组成。将1.892g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

Cr2O72-可过量的KI中氧化出2.667g I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Cr2O72-+6I-+14H+=2Cr3++3 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 X

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可得4.52g AgCl沉淀,则表示X组成

的化学式为()

A K3Cr2Cl7

B K3Cr2Cl5

C K3Cr2Cl9

D K2CrCl4

11.有如下微粒①Mg2+、②N2、③Cu2+、④Cl2、⑤Fe2+、⑥S2―、

⑦Fe3+、⑧Al,其中只有氧化性的微粒是;只有还原性的

微粒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是。

12.在一定条件下,RO3n―与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O3n― +6I― + 6H+ = R― +3I2 + 3H2O ,推断RO3n―中n的数值为

,R元素的化合价为,R是周期表中族元素。

13.Cl2和NH3能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3=6NH4Cl+N2。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被氧化的

NH3占参加反应的NH3的;氧化剂与作还原剂物质的分子个

数比为(2)若有6.8g NH3参加了反应,则被氧化的NH3

为 g,生成氧化产物 g。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

【考纲要求】

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

2.掌握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书写技巧。

3.学会分析离子共存的先决条件。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电解质:

(1)概念:。

(2)常见物质类别:。

2.非电解质:

(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3.强电解质:

(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4.弱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5.离子反应:

(1)概念:。(2)本质:。

6.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2.“改”:;

3.“删”:;

4.“查”:。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Ca(OH)2:、Na2CO3:、H3PO4:、NH3·H2O:、Fe(OH)3:、Al(OH)3:、NaHSO4:、NaHSO3:、熔融NaHSO4:、熔融Na2O:。

四、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钙溶解于醋酸:、

2、碳酸氢钠与石灰水:、

3、碳酸氢钙与烧碱溶液:、

4、硫酸铵与氢氧化钡溶液:、

5、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

6、氯化钙与氟化银溶液:、

7、溴化亚铁溶液中通氯气:、

8、硫化钠溶液中通硫化氢:、

9、乙醛与银氨溶液:、

10、苯酚钠溶液中通CO2:。【例题解析】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9年唐山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成绩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悦的地方,但是步伐却不够快,毕竟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要披挂上战场了。我们每一位课任教师都很着急。3月10日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滦南一中召开,会上听取了滦南一中的两节试卷讲评课,深受启发,对我的二轮复习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认真总结学生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漏洞在那里,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作为专题,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不断尝试改进,使学生成绩不断的得以提高。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 —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1、(2017海淀)28.(15分)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 (1)进行实验i和ii: 序号操作现象 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 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9)3滴 溶液变绿色(含 Cr3+) ii 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 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 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 ①23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 序号操作现象 iii 向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 溶液变黄色 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 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8-01-12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6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既有欢喜也带有点滴的遗憾。 成功之处: 1、首次担当高三的化学教学,我通过听市、区的高三研讨会、交流会把握好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趋势。更新了教育教学理论,开拓了思路,树立以课本,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高考复习依据,抓住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主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具备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复习战略战策,以及一定的化学教育理论水平。 2、回顾高三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章复习;第二阶段:分块复习;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冲刺高考。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零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做到: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3、认真学习和领会了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明确化学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特别是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其次认真分析了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以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向和对能力的要求。从而制定总体的复习计划。 4、从对理科综合试卷题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考的知识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双基知识进一步融合而已。所以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本着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归纳,引导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学科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系统网络。 5、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更要体现出个性化,不同的学生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这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作一个再认识,而这一个再认识不能只满足于会作了,而是要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样做,能使学生进一步发掘知识的内涵,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 6、注重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在五月学生容易出现松懈,厌战,怎么也紧张不起来,恨不得明天就考试。对学生的这种情绪,我有意在五月中旬给学生安排了一节错题知识竞赛课。我将学生平时常犯的错例搜集起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抢着说出错题的原因,正确的答案,与之联系的知识点。学生争先恐后解答

2017东城一模化学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Mn 55 6.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 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 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 ...的是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 + O2= 2Na2O B.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l2O3 + 2OH-= 2AlO2- + H2O C.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气体:NH4++OH-= NH3↑+ H2O 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 +S2-= Ag2S↓+ 2I- 9.据报导,我国已研制出“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电池总反应为:4Na +3CO22Na2CO3 +C,生成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 上。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碳纳米管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C.放电时每消耗3mol CO2,转移12mol电子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 + 2Na2CO3-4 e- = 3CO2↑+4Na+

10.氰化钾(KCN)是常用的分析试剂,露置空气中吸收H2O和CO2产生HCN。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A.氰化钾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B.氰化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KCN与KMnO4溶液反应可能生成CO2和N2 D.相同条件下,KCN溶液的碱性强于CH3COOK溶液 11.用右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不.需要 ..试管①(内盛有相应的除杂试剂)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I的平衡浓度:a =b>0.004 B.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丁>甲 C.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等于20% D.丙中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完整)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陕煤建司一中化学组杜锋涛 我校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已经进入后半段,大部分学生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复习课时不够,部分只是草草带过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我做了以下反思: 一、实施学案+PPT式复习模式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二、精选考题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备考的另一重要环节,要想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教师则必须深入题海潜心研究,抓特点、求新意、寻变化。先从大量的习题中选题,再精选,工作量很大,有时关于这一部分的习题需要去做两三本的书,更不用说套题了,这样做虽很辛苦,但选出的题目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三、查缺补漏,保证考前复习效率 首先,认真重读教材,寻找“弱区”和“盲区”,如教材中的数据、图象、图表及习题等,经过整理来指导学生看书、复习。 其次,“回顾错题”,发挥“错题本”的功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错必究,及时整理,随时记录,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体会知识的积累过程。考前让学生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防止重犯,一改过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状态,使考前的复习效率得到保证。 四、两点改进 (1)关于回归教材。 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都是回归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时间都非常紧,另外部分学生的重视

2016-2017年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年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东北育才高中部2016-2017学年度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三备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12 N-14 -16 Na-23 Al-27 S-32 l-3 a-40 Fe-6 u-64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0分) 1.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l27、P2、S3、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Na2、Na2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L质量分数为98%的H2S4,用10L水稀释后,H2S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l/L的Na23溶液480l,需用00l容量瓶 .在标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l/L的氨水 D.向两等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2和Na2,

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22与Na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 3.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有关草酸(H-H)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90g草酸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9NA B.90 g草酸被Nal氧化生成2,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90 g草酸溶于水,其中242-和H24-的微粒数之和为01NA D.90g草酸受热完全分解为2、、H2,标况下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L 4.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2 g a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A B.在标况下,224LHF和224L2H4原子个数比为1:3 .将1 l NH4N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A D.01 l H22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3 NA .2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n-4、2-3 B.(H+)=1×10-13 l•L-1的溶液中:g2+、u2+、S2-4、N-3 .01 l•L-1 NH4H3溶液中:+、Na+、N-3、l- D.01 l•L-1 Fel3溶液中:Fe2+、NH+4、SN-、S2-4 6.设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反思范文高中教学反思化学写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反思范文高中教学反思化学写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教育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必然更多的为信息系统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进而落在了培养创新能力上。而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虽然化学属于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慢。与其他科目相比较,化学确实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清楚地强调这些特点,同时这些特点,使他们对化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学习化学“难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这些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化学”,这对他们学习信心地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下面关于化学教学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

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知道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对比法等,了解反思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如:学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叫“习得无助”,是指人在长期的持续紧张或失败后,对自我丧失了信心,即便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在面前,或问题非常简单,也不能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些麻木和机械了,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特别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希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特别的难,难怪有的老师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 —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1、(2017海淀)28.(15分)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 (1)进行实验i和ii: 序号操作现象 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 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9)3滴 溶液变绿色(含 Cr3+) ii 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 中 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 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 ①23的原因:。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 序号操作现象 iii 向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 溶液变黄色 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 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 < y)。

高中化学学案教学反思.doc

高中化学学案教学反思 学案教学在我校已实施一年多,通过学案教学,确实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展示个人才智,提高聊表达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运用学案让学生动手动脑。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让学生根据学案查找资料,自查自纠。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

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 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 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 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完整版)2017-2018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卷2017.1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r-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291117Ts中数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291是Ts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291是Ts元素的质量数 C.117是291117Ts的质子数D.117是291117Ts的中子数 2.漂粉精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失效其原因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A.HClO的酸性比和H2CO3弱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反应 C.HClO见光易分解D.Ca(ClO)2是正盐 3.石油分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 A.沸点差异B.密度差异C.溶解度差异D.化学性质差异 4.离子晶体具有的性质是() A.易导热B.易融化C.熔化状态下导电D.有延展性 5.下列有关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分子中无碳碳双键、碳碳单键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能发生取代反应 6.工业上仅以食盐和水为原料,不能得到了产品是() A.烧碱B.NaClO溶液C.盐酸D.氮肥NH4Cl 7.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O2和空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中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密度

8.反应物X生成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X(g)→Z(g)+(a-b)kJ B.2X(g)→Z(g)+(b-a)kJ C.2X(g)→Z(g)+(c-a)kJ D.2X(g)→Z(g)+(b-c)kJ 9.对NH3有关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NH3极易溶于水 B.NH3具有还原性 C.NH3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 D.右图中浓盐酸换成浓硫酸时现象相同 10.下列反应,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肯定无关的是() A.SO2+2H2S→3S+2H2O B.SO2+H2O H2SO3 C.2SO2+O22SO3 D.SO3+H2O→H2SO3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Fe FeCl3B.Fe FeSO4 C.Fe Fe3O4D.Fe FeCl2 12.25℃,(NH4)2SO4的溶液显酸性,是因为() A.NH4+电离出了H+B.NH4+与水反应生成H+ C.硫酸根结合水电离的H+D.硫酸根抑制水电离 13.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 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doc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

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一、认真处理好初中高中课程的衔接。 高一化学是处于初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对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我认为只要抓住了高一,也就抓住了整个高中。 初中高中课难于衔接是由于教材、学习方法及课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好基础知识衔接,实现化学平稳过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化学用语 2、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物质分类与酸碱盐相互的关系 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6、化学计算能力 7、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要求介绍 二、教学中“度”难以把握 教改后高中的化学虽然整体内容略有减少,但却更注重实际知识的应用,化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整体难度并没有降低,而是有所增加,尤其是高一年级,新课改后,在高一化学新教材中几乎安排了中学化学中全部的知识模块。 新教材重实验,利于探究性学习,理论知识很少,只提供了基本框架,而相应内容必须由教师引导和补充,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补充多少知识,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两个极端。对无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对旧教材不熟悉,使得他们认为没什么可补充的,这样会造成容量不够,而有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全面的知识积累,经常会凭借增加已有的高考复习经验,大量进行补充,这将会造成课程容量大,教学进度慢,课时不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折中处理,拓展不能“一步到位”。 三、处理好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意识” 探究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各种传统教学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出的经典教学方法,与探究式教学方法无所谓谁优谁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传统教学方法也不排斥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利用教材中的思考和交流,学与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让学生总结说出现象,做出结论等。探究式教学法所花费的时间长,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用这种方法。 在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自己深深意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双面过程,让学生活动占主导地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有帮助。因为现在高一学生学科多,学习负担重,大多数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点和所讲过的典型方法遗忘现象比较严重。例如,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有一道书里四个方程式试题,方程式是课本及练习中常出现的,是送分题,而得分并不高。这说明学生课后没及时巩固,因此要特别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四、认真处理好教材,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新教材一味减少知识点,删减有价值的内容,实践教学与专家的设想出现了矛盾,我了解到很多学科存在这个问题,教学一线的教师其实比专家在“如何使学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识,培养相关能力”方面更有深入了解,而且绝对结合了不同学生的实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回顾所教学生初中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备课是要经常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用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尽量把一堂课上得充实些。 很多学生学习后,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知识点不理解,通过批改作业及与个别同学交谈得知,认为初中化学很容易学,所以就不太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及方法提炼,没在化学上多做一些练习和巩固,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的化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

浙江省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2017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已知集合A={1,2,3},B={1,3,4},则A ∪B=() A.{1,3}B.{1,2,3}C.{1,3,4}D.{1,2,3,4} 2.(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已知向量=(4,3),则||=() A.3 B.4 C.5 D.7 3.(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设θ为锐角,sinθ=,则cosθ=()A.B.C.D. 4.(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log2=() A.﹣2 B.﹣ C.D.2 5.(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是()A.y=sinx B.y=cosx C.y=tanx D.y=sin 6.(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函数y=的定义域是()A.(﹣1,2]B.[﹣1,2]C.(﹣1,2)D.[﹣1,2) 7.(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点(0,0)到直线x+y﹣1=0的距离是()A.B.C.1 D. 8.(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设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则点(1,0),(3,2),(﹣1,1)中在M内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9.(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函数f(x)=x?ln|x|的图象可能是()A.B.

C.D. 10.(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 B.α内只存在有限条直线与l共面 C.α内存在唯一直线与l平行 D.α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l相交 11.(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图(1)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A1﹣AB1D1后的几何体,将其绕着棱DD1逆时针旋转45°,得到如图(2)的几何体的正视图为() A.B.C. D. 12.(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过圆x2+y2﹣2x﹣8=0的圆心,且与直线x+2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2x﹣y+2=0 B.x+2y﹣1=0 C.2x+y﹣2=0 D.2x﹣y﹣2=0 13.(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已知a,b是实数,则“|a|<1且|b|<1”是“a2+b2<1”的()

2017北京海淀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 谷雨。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A. K B. N C. P D. C 7. 下列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是 A. 丙烯酸B. 乳酸 C. 甘氨酸 D. 丙酸CH 3CH 2COOH 8.某温度时,VIA 元素单质与H 2反应生成气态H 2X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O 2(g) + H 2(g)=== H 2O(g)ΔH = -242 kJ·mol -1 S(g)+ H 2(g)===H 2S(g) ΔH = -20kJ·mol -1 Se(g) + H 22Se(g) ΔH = +81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 2O < H 2S < H 2Se B. 降温有利于Se 与H 2反应生成H 2Se C. O 2(g) + 2H 2S(g) === 2H 2O(g) + 2S(g) ΔH = -444 kJ·mol -1 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VIA 族元素单质与H 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 9. 下列解释物质检验原理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A.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2NH 3 + 3Cl 2 === 6HCl + N 2 B. 铁氰化钾检验溶液中Fe 2+,产生蓝色沉淀:3Fe 2+ + 2[Fe(CN)6]3- === Fe 3[Fe(CN)6]2↓ C. 浓溴水检验水体中的苯酚,产生白色沉淀: D. 新制Cu(OH)2检验产品中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 CH 3CHO + 2Cu(OH)2 + NaOH CH 3COONa + Cu 2O ↓+ 3H 2O 10. 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高纯铁。用惰性电极电解FeSO 4溶液制备高纯铁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阴极主要发生反应:Fe 2+ + 2e - === Fe B. 向阳极附近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 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pH 减小 D.电解法制备高纯铁总反应:3Fe 2+ === Fe +2Fe 3+ 11. 向3mol·L -1盐酸中加入打磨后的镁条,一段时间后生成灰白色固体X ,并测得反应后溶 液pH 升高。为确认固体X 的成分,过滤洗涤后进行实验: ①向固体X 中加入足量硝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其分成两等份; ②向其中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 ; ③向另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溶液pH 升高的主要原因:Mg + 2H + === Mg 2+ + H 2↑ B. 生成沉淀a 的离子方程式:Ag + + Cl - === AgCl ↓ C. 沉淀b 是Mg(OH)2 D. 若a 、b 的物质的量关系为n (a):n (b) = 1:3,则可推知固体X 的化学式为Mg 3(OH)6Cl 电解 OH + 3Br 2 OH Br Br + 3HBr △ H 2C CHCOOH CH 3CH(OH)COOH NH 2CH 2COOH

最新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周记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周记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2017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化学

2017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 化 学 6.下列贡献与中国科学家无关.. 的是 A .创立侯氏制碱法B .发现青蒿素 C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 .发明元素周期表 7.食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 食盐用途的是 A .着色B .防腐C .调味D .杀菌 8.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 反应如下: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 B .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 .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氯化氢 9.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 关于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是萃取B .②是过滤 C .③是分液 D .维生素C 可作抗氧化剂 10.NaClO 溶液可用于漂白,其漂白速率随pH 降低逐渐增大,当pH <4时,漂白速率增大更快,此时起漂白作用 的主要是Cl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保存NaClO 溶液时加入少量NaOH 可以抑制水解 B .pH <4时,起漂白作用的Cl 2是HClO 分解产生的 C .随pH 降低,溶液中HClO 和Cl 2增多,所以漂白速率加快 D .用NaClO 溶液漂白色素时,不同条件下由不同成分起到漂白作用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 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抗氧化剂 热水 去除茶渣 ② 提取 可溶物 ① 成品茶 茶汤 分罐封口 ③ 灌装饮料茶 灭菌 氯化氢的甲醇溶液 OH OH HO +2CH 3OH OCH 3 H 3CO + 2H 2O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是:多、全、小、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增大。回顾高三这个学期的复习,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狠抓课堂教学。 反思(1)-多研究: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教学时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对考试大纲多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渗透到教学和学案中,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反思(2)-精选试题: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1)选题原则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2)选题有明确的目标 高三以练为主,一轮复习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只有教师自己认真做了研究了才知道。试题应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 反思(3)-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素质教育,时间紧,任务重,上课总觉得时间不够,问题在哪那是教师把自己当作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默默的被动的接受,课堂效率可想而知。教师自己讲,永远讲不完,只有精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发动学生去讲很简单,让学生到讲台上把自己的解法和同学们交流,效果很好。复杂的题目可多让几个同学复述,这样都可以得到提高使多数同学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足够的自信。同学们开始乐于交流,不再觉得回答问题很困难;他们开始喜欢主动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交流,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2017年北京市丰台高三理综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丰台区2017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 理科综合 化学 2017.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u -64 Cl —35.5 6.下列贡献与中国科学家无关.. 的是 A .创立侯氏制碱法B .发现青蒿素 C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 .发明元素周期表 7.食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 食盐用途的是 A .着色B .防腐C .调味D .杀菌 8.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 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 B .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 .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氯化氢 9.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 关于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是萃取B .②是过滤 C .③是分液D .维生素C 可作抗氧化剂

10.NaClO 溶液可用于漂白,其漂白速率随pH 降低逐渐增大,当pH <4时,漂白速率增大 更快,此时起漂白作用的主要是Cl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保存NaClO 溶液时加入少量NaOH 可以抑制水解 B .pH <4时,起漂白作用的Cl 2是HClO 分解产生的 C .随pH 降低,溶液中HClO 和Cl 2增多,所以漂白速率加快 D .用NaClO 溶液漂白色素时,不同条件下由不同成分起到漂白作用 11.分别向等体积1mol/L 盐酸和1mol/L 醋酸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镁条,反应时间与溶液pH 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Y 代表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B .a 点时反应Y 消耗镁条的量少 C .b 点表示此时两溶液pH 相等 D .c 点表示此时反应结束 12.利用石墨电极电解1mol/L 氯化钠溶液,并收集阳极气体检验其成分。已知:O 2能使酸 性的淀粉KI 溶液变蓝,不能使中性的淀粉KI 溶液变蓝。 实验:①将气体通入中性的淀粉KI 溶液中,溶液变蓝。 ②用足量NaOH 溶液充分洗气,气体体积减少,将剩余气体通入中性的淀粉KI 溶液中,溶液颜色不变,再向溶液中滴加 2滴H 2SO 4溶液,溶液变蓝。 ③向酸性的淀粉KI 溶液中通入空气,溶液颜色不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 的是 A .NaOH 溶液洗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 - +Cl 2 Cl -+ClO - +H 2O B .根据实验可以得出中性条件下,氧化性Cl 2>O 2 C .根据实验可以得出反应物的浓度和溶液的pH 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 D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 —2e - Cl 2↑ 25.(17分)新泽茉莉醛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合成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PC 树脂,其合成路 线如下。 反应时间(t) 溶液p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