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题经验总结

快题经验总结

快题经验总结
快题经验总结

快题画图步骤

1.速度的提高,主要是多练习.

2.画图步骤:

a.先草图构思

b.铅笔上板

c.修改定稿

d.画正图。

我觉得在“铅笔上板,修改定稿,画正图”之间可节省时间,如你有把握,铅笔稿不用太详细,定轴线即可,上正图时也可用硫酸纸或拷贝纸,省得再刻一遍

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

2005年4月

所针对报考学校及专业: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所论述作图工具与纸张:钢笔尺规+马克笔+硫酸纸

引子:本文以unnamed帖子的体例为摹本,针对建筑设计的具体特点来具体分析。有很多关于画图的地方惊人地和unnamed兄的观点一致,实属巧合,毕竟在建筑和规划的绘图当中,有很多地方还是相通的。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谬误百出,权当抛砖引玉,贻笑大方。能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实感诚惶诚恐,望各位不吝赐教,多多批评,以利不断修正改进。提纲:一,关于工具的选择

1.铅笔2。绘图笔3。草图笔4.马克笔5.草图纸6.硫酸纸7.其他工具8.饮品二,关于表现的训练

1.钢笔练习2.透视感3.一点与两点透视4.马克笔练习5.用色的复色原理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7.透视图的大小8.大的图面效果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10.时间安排三,关于方案的训练

1.方案的能力2.基本概念3.今年的题目4.推介书目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6.分期练习7.频度8.手法9.题目类型

四,关于考试的过程

1.时间分配2.审题3.设计4.绘图5.用笔粗细与涂黑6.图面表达的个性7.标题和设计说明8.细节若干

说明:所引用朱文一老师的话,来自考前一个月清华学生组织的快题练习,请朱讲解得一个视频(在别人那里看到的,没法上传)。尽力用原话,个别字由于记忆的原因,用大意。一,关于工具的选择

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

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2.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这笔的价格适中。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3.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不分粗细。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大到构思小到轴线网格都可以用其来画。

4.马克笔:马克笔较快,也较易出效果。当然如果有功底的兄弟姐妹选用彩铅之类也可。对于色彩和马克笔功底比较弱的同学,建议多用灰色系。浅灰到黑的各个层次的都要有。绿。蓝,主选灰色调的。比较艳丽的大红,大绿,大兰,大黄只用来画比例人。

5.草图纸:用来构思的要提前裁好,裁成你用着最顺手的大小。

6.硫酸纸:可用白色硫酸纸,略带颜色的也行,就当有了个底色。硫酸纸的图显正式,而草图纸皱皱的。硫酸纸比草图纸也结实,不易弄破。裁五张左右小一号的(为了换纸方便,不推介裁成标准一号大的),打上黑色边框。一张直接用电工胶带贴在一号板上。可省去考场上裁纸,打框的时间。要知道,集少成多,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很关键。

7.其他工具:大号的工具盒,比例尺,橡皮、刀子、双面胶带、透明胶带、电工胶带,三

角板、90厘米的一字尺绑好在一号画板上、圆模版、曲线板,红环圆规加红环针管笔专门用来画圆。

8.饮品:两罐红牛。建议考场上少喝水,虽然可以出去方便,但是时间是自己的。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

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学会如何求透视,学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这方面的书很多。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远非那些后辈们的泛泛而谈可比。认真研究与临摹几个月,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2.透视感:表现透视感就两条原则:形象上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灰度上前后互挤,同面退晕。相信素描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明白。由于水平所限,再多的也不敢多说了。abbs学生广场,有个叫匠人无愚的大牛在那里讲画钢笔画,大家可以去看看。

3.一点与两点透视:个人建议画一点的。把主立面蒙在下面,定好视点,直接拉出来前后关系就行,而同一面上的各部分比例和立面一样。优点是起形比较快。缺点是有点老套和保守,但是可以保证能画完。两点透视起形难度要大些,如果实力一般或者为求稳者,可舍弃之。也有一种一个面透视比较平,另一个面透视很陡的画法,其实表现的主要还是一个面。是稍加变形的一点透视。

4.马克笔练习:找些好的范例。还是以临摹为主。其实要想真正提高画画的水平,还是得写生。考研画表现图,一来不同于纯粹的画画,二来时间所限,不能有太多的时间搭在画画上。每临摹一幅,都要找高手批评指点,进步才会比较快。除非你是跨专业的,才向你推介黎志涛的那本快题100例。国内画马克笔外部透视的书,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太复杂,动辄几个小时才能画出人家的效果,要么是以室内的图居多。我用的是《设计与表达---麦克笔效果图表现技法》(张汉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画—麦克笔表现》(夏克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还有一本《美国建筑画表现进阶教程2》(好像是这个名字,横16开本黑色封面)。掌握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平面用色,立面用色,透视用色,都固定好。如果你是绝顶高手,则可以随意些。“人,车,树,草找好的样子背熟了”(朱文一,)。不管什么方案都用一套表现方法。有人提出,针对不同的建筑性格,选择不同的表现风格,个人认为,除非是很高的高手,一般人还是给自己省点时间和精力吧。能把一套表现技法练熟已属不易,何必折磨自己呢。毕竟大效果不会差很多。我想如果能拿到120左右的分数,绝大多数人就比较满意了(今年最高分是2个130)。

5.用色的复色原理:多数地方都不要用单色,否则太单调。比如玻璃,不应该用一种蓝色。几种蓝叠加才有效果。灰色也是,几种同时上,才丰富.马克笔的图,由于时间关系得多依赖钢笔线,上色只是个提神。对于色彩功底比较弱的同学来说,用最少,最灰的颜色表达清楚应该是正途。当然,如果是色彩高手,可画的绚丽些。

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比如说地面,环境,多加钢笔线。地面上打网格是一个办法,加上一片水,加上倒影。就差不多了。画配景主要是为了多出几个层次,来衬托建筑。树的话,马克笔多些,钢笔线多了画不完。考试的时候也许只有5分钟让你画树。前中后,三个层次应该表达清楚。前景黑,中景丰富(建筑),远景简是常用模式。建筑上用线多多益善,但要重点突出,一般把入口处作为趣味中心来处理,但要注意时间。

7.透视图的大小:透视图建议画最大2号大就可以了。太大了,一方面显的傻;另一方面也不容易画深入,还浪费时间。毕竟画图时间是与面积成正比的。很多同学透视画不完无非是要么给透视空的时间太少;要么画的太大、太复杂,收不了场。

8.大的图面效果:“各张图的深度要一致:不能平面画的很细,剖面只有几根线;透视画的很丰富,而立面上却没有一颗树;最忌讳缺图,要被扣掉很多分数”(朱文一)。图面构图,

只要排下就行,有整体感,宁挤些,不要拉得太松。不要搞无谓的构图杂耍,浪费时间不讨好。

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个人认为各占一半。表现决定了老师对你的大印像,方案才是根本。表现的提高比方案的提高容易得多,只要方法得当,有高人指点,专心练四个月,每天练三小时,就可以突飞猛进,成为高手。方案也许学4年,还是一塌糊涂。一般情况是:表现不好的人方案一定不好,表现好的人方案不一定好。

10.时间安排:如果基础比较好,建议8月开始练表现,9月开始练方案。基础差些的同学,4月份开始练表现比较合适。如果是跨专业的,越早越好。之所以在前期侧重表现,因为表现提高得比较快,先取得一些进步会让自己更自信些,同时去清华找老师看图的时候留个好印象。这里所说的只是“侧重”,练表现得同时也在练方案,练方案的时候也是在练表现。三,关于方案的训练

1.方案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不然我们不会学5年。考研复习的时间大概最多十个月。要想在这段时间内从根本上提高方案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一定量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取得很大进步的。

2.基本概念:“快题考得是基本功,不是创新和创作”(朱文一)。很多人太强调idea,快题里面要尽力少做。因为很多idea是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和使用的,而功能是快题评图时候的重要标准。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力有idea,还是鼓励的。“把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处理好,即可80左右(满分100),若想再高分,就要体现建筑性格”(朱文一)。

3.今年的题目:4800平米的法官培训中心。一块平整的基地,表面看是梯形,退完各种红线以后,可以做的面积只有1440平米,并且是等边直角三角形。图纸一律对开草图纸或者硫酸纸,规定图幅约780乘540。这是一道很常规的题目,没有在建筑功能和性格上难为学生,也没有要求建筑要体现某种特色,仅仅是基地稍微有点限制。

4.推介书目:理查德-迈耶,GMP,01、02、03年度的建设部院作品集,新近的各种国内出版的建筑杂志等等,常规的、正统的、画出图来有效果的方案。反对模仿库哈斯、哈迪德、福斯特和多数日本人的建筑形象;反对解构的、后现代的、高技的、最新潮反常规的;反对扭来扭去的、支离破碎的,玩酷过火的;这些或许对课程设计有用,但是对快题设计无益。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按照基地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准备一套平面和立面。常考地形有:(1)正方形;(2)长方形主入口在长边;(3)长方形主入口在短边;(4)三角形主入口在短边;(5)三角形主入口在斜边;(6)梯形主入口在上底或下底;(7)梯形主入口在腰上;(8)前七种组合出来的异形地。之所以强调主入口的方位,因为同一块地,入口方向不同,平面、立面处理也会不同。现实的办法就是找这些不同的地形来练习。清华常考坡地,对于坡地的处理手法也要准备到。由于要画一点透视,就要求在画透视的主立面上,有一定的前后凹凸关系。其实这八种,可以归结为2—3种平面和立面处理。也就是说,准备得方案要活,可适应性和可调整性要强。我觉得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应该追求多题一解,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的平面和立面稍作调整即可符合。不应该去考虑一题多解,太费时间和精力。限于设备因素,不能把我准备的几个方案传上来了。有些同学会说,遇到像同济今年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首先清华不是同济,不会走得太偏,还是注重学生的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题,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设计能力去应付了。但是,不管题目多特殊,建筑的基本问题是不会变的,有实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

6.分期练习:初期:作方案时间放的长一些,调得顺溜些,做得细致些,想的深入些,不要急于画图。方案做好后,再比着范图去画,时间也放得长些,一边画,一边学。这样在方案和表现上都会有所提高。后期:按八小时卡住时间画,逼着自己提高画图速度。也就是说,前期重在方案和表现,后期重在速度。

7.频度:基础差的人1-2周练习一次比较合适。高手的话,一共练四次左右即可。练的太

多太频,人会疲。翻来覆去就那点手法也学不到东西;积累一段时间,练一次,每次都要学到新东西。再说了还有其他三门需要看。每次画完务必找老师和师兄师姐看,改进不足,才能突破自己。切忌闭门造车,自以为是。

8.手法:尽量简洁,规整,几何化。“尽力不做为了形式的斜、歪,不做锐角,自由弧形”(朱文一)。这是为了方案中更少的出现不必要的毛病,绝对不是限制你的思路。要知道只用方形和规则的弧形一样可以做出很精彩的方案。“一般推介采用框架结构”(朱文一)。9.题目类型:博物馆,会所,旅馆,餐厅,教学楼,纪念馆等等,很多都是课程设计中做过的题目类型。各有各的特定要求,最好都想想,以免出现硬伤。“不会让你做监狱,机场,医院等比较偏,学生没有体验或非常规,太复杂的建筑”(朱文一)。

四,关于考试的过程

1.时间分配:按顺序为,方案1.5小时----柱网轴线0.5小时----首层平面40分钟----主立面0.5小时-----透视图2小时之内----二、三层平面共40分钟----总图0.5小时-----次立面0.5小时----剖面两个共40分钟。机动时间0.5小时。各段时间包括上色时间。之所以先画主立面和透视,因为除了首层平面外,透视是最重要的,而画透视的话,先得把主立面画出(透视蒙在主立面上画一点透视)。先把这几个最重要的画完,心理压力可以减少很多,然后剩下的时间再画那些相对次要的图。这个时间分配在方案训练的后期就模拟练习。卡好时间,每画一个图就记下时间,到全套图完成以后,反思自己在哪些图的绘制上超时较多,针对性的提高。

2.审题:(1)、通过任务书要求的数据,退红线后,把握好总建筑面积、各功能块要求面积、灵活自由面积;基地绿化面积和基地的可用面积。大概估计需要做几层才能满足面积要求。(2)、看清任务书要求的建筑性质、大的功能块有几个,有无特殊功能需求。

(3)、根据道路情况,决定出入口可设方位。主次入口各自的可布置方位。

(4)周边环境有何特殊要求等要素。对体型有何限制。环境中有什么可利用的要素。(5)若周围有建筑,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要求。

(6)地上停车位数量,地下车库入口有无特殊要求。

(7)、建筑风格有无特殊要求,建筑手法有无特殊要求

3.设计:太深奥了,只能说些大道理,具体的还得在作的过程中请你的老师来指导。(1)、功能分区是一定要遵守的,不能产生功能分区的错误。具体某个分区内部的小毛病可以原谅。(2)、结构一定要上下对的上,柱网规则、整齐能减少不小的麻烦。

(3)、入口的空间处理是“空间”这一命题的重点。准备一些有趣的入口内外部空间处理方法,这是老师评图的看点之一。

(4)、体型要有处理,让人能看出你的造型能力,不要一看见三角地就做个三角形满铺平面。平面构图一般要顺从环境肌理和地形。体块交接处、收尾处要有处理。

(5)、交通流线顺利,楼梯数量合适,位置得当,尺寸合格,走道联系合理通畅。

4.绘图(1)、构思好以后,就该把轴线柱网打出来,用来做正式平面的架子。

(2)、画首层平面,1:200,环境要有,最好是用环境挤出建筑平面来。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推介留白建筑内部,涂满建筑外部环境的画法。树,草,铺地,水面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模式,环境整体要成面,忌散。主次入口要强调出来。可画个黑三角,写上:主入口、次入口。

(3)、主立面,1:200,细致一些,因为透视就要用到主立面,配景成面,忌散。注意配景层次和轮廓线。阴影上重色马克笔。

(4)、透视图,前面已有论述。

(5)、“剖面要清楚,女儿墙,室内外高差必须明确,梁柱关系清晰,标出标高”(朱文一)。(6)、分析图,没什么必要,除非有要求或者有剩余时间。咱们的设计水平,老师一眼就看

出来了,根本用不着去分析。

(7)、每个图要一次性完成,不要这个平面画到一半,就去画那个立面,搞到最后,很有可能在慌乱中漏掉一些东西。每张图在图画完以后,就把大标题,房间小字等字写上。

5.用笔粗细与涂黑:一般0.2的笔画铺地和家具,0.5的笔画一般的线,0.7的笔画环境中比较粗的线,比如树的轮廓线。墙的涂黑用黑色马克笔。虽不够黑,但是速度较之用粗针管笔涂黑要快些,毕竟时间要紧。有个问题是涂黑的时候有时候容易把门给一笔涂死,可以先画门窗,再画墙线,这样涂黑的时候就有个界限。

6.图面表达的个性:图面效果很重要。上百份图纸挂在一起,评图老师很快就会晕了。所以图面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老师是否会多看几眼。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提倡功力深厚的图面表达,但反对太过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太扎眼了,老师会看得太多,也就发现的毛病越多,反而不利。

7.标题和设计说明:标题不要写自己的狂草,最好学学那些一笔一划,规规矩矩的艺术字,可以用铅笔打好格(4cmX4cm),写在格里,字最大不超过4厘米见方,大则傻,小则巧。虽然老师不会根据大字的好坏评分,“但是实在没法看的字也很影响老师的心情”(朱文一)。写说明要先用铅笔打横(或竖)线格,线不要擦。设计说明可以写得快一点,但要写清楚,整齐。不要不分段落的写一大堆,要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两三句话。

8.细节若干:

(1)、图纸打上黑边框(考前就做好),大标题旁边写上图号(1、2、3…)。

(2)、考试中画过的草图纸不要揉成一团扔掉,画到后期很可能要用到最开始画的草图。(3、最好能留出时间最后检查一下,会发现一些不必要的伤。

(4)、小透视也准备几个室外一角,室内空间,都是背好的,考场上有时间的话就尽量背出来。透视画的越多,显得你的表达水平越高,越从容。

(5)、首层平面上的剖断线,总平面图上的指北针不能忘了画。

(6)、……太多了,画图时多总结就是了。形成自己最熟悉的一套办法。

天大

天大快题评图非常的松。凡是给不及格的(90/150),肯定是实在看不过去的图。

1。表现只要过得去,方案没有特别大的硬伤。就给及格。凡是不及格的要么画的实在是差,要么是有极其严重的硬伤。

2。天大评图主要通过图看学生的潜力和基本功,即使像缺一个立面或者剖面的问题,也不计较,只会让分数少几分,但不会给不及格。比如本来能给120,但是缺一个立面,就给118。3。平面尽力中庸,很少硬伤,立面要有些想法,表现充分,就给120以上。

4。主要考察基本功,不考察创意。如果能够有很好的想法,同时没有硬伤,那就是最高分。如果有创意,但是有硬伤,分数就会低一些。

5。我只有一个同学考了85,他平时的快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好。考试的时候发挥的又很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个图都没画出自己的应有水平。

同济——解决层高,老建筑的加建及改建

而且的确标准答案是往下挖半米左右的空间,这样可以让层高问题解决,最好中间还是要预留院落,因为如果加上顶就是间接采光。考试的时候审题看来还是要很认真,虽然我的快题分数还是很高,可是没有往下挖还是非常的遗憾。以后大家考的时候大家多点心眼,看到2层6米就注意了这可能是让你解决层高问题。碰到这类题也不要害怕,最好用院落空间来组织形体关系,这样比较容易快速的解决问题,平面尽量不要出现斜线,弧线。方方正正!!!很重要的,切忌。

对于06年的试题,也有点蛛丝马迹,去年12月份的时候,有老师说可能考二三十年代老建筑的加建和改建,这样的题目都已经说要考2 3年了,一直没考,可能是因为题型不成

熟,这两年本校快题辅导班一直在练习这类题型,而且老师也在摸索。估计很可能在06年出这么一个题目,这类题目出来了,肯定是死一片,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吓过去,马上打电话找了n多老师求方法,以下都是些老师们的经验,我一期说出来:

1:尽量不要动老建筑,尤其是外立面,除非让你拆掉的,否则千万不要动。

2:尽量用加法不要用减法,就是说功能不满足我们加建,千万不要拆

3:主要是布置里面的平面功能,平面功能宁可不舒适也不要大面积的拆墙阿,墙能保留就保留,开点门,注意小一点哦。

4:加建的时候要注意和老建筑的协调性,不要有老建筑的装饰,新建的要现代,简约,但是比例要和老的一样,千万不能高于老建筑,不能在平面上突出,能做到多么的谦虚就多谦虚。

5:不要上色,遇到老建筑千万不要上色,因为给你的是黑白照片,你不知道老建筑是什么颜色,上错了就危险了。

关于快题中马克笔号码及考试注意事项

马克笔号码:1,2,5,22,42,52,15,32,16,24,30,14,17,33,26,40,45。

共17色

1、千万不要带所有的色彩笔上考场,要预先挑选好几个色系的笔,并记住笔号。画什么部分用几号笔,一定要先在考前试验好。

2、一定要在考前设计好每一部分的画法(形状和颜色搭配):图框、构图、标题、图名、比例尺、指北针、树、人等配景……能先准备的一定先准备好,配景要简单易画。

3、图纸最好以透明、半透明为佳,如果没有要求的话尽量用二号图幅。每张图纸上画的图量越少越好(两个为宜),采用描图的方法最佳。

4、考前应该准备好装裱方式(透明图纸最好有装裱)

5、拷贝纸、硫酸纸一般允许采用,如果你不知道会有什么要求的话,一定要有二手准备,带上一号白图纸和你最好用的透明纸,白图纸可以用来作为装裱衬纸。

6、要给自己准备一份备忘录,包括:a/你要画哪些图,图名、比例尺、说明、指标计算、指北针、剖切符号、卫生间等容易忘记的内容,不要漏项。b/要带什么东西,列一份清单,上考场前校对一遍。

7、一只马克笔由不同角度形成多个工作面,考前熟悉它、掌握它。

8、在图的边缘,马克笔、彩铅在快速画的过程中不易形成良好的界面,建议用带胶的便笺纸遮挡。

9、上色彩时,在图边准备一张与图纸同样颜色的纸,用来在正式上色前试验颜色。

10、关于色彩:a/可以故意制造偏离轨迹,乱点、乱线来制造气氛。b/加强中心视觉焦点的方法是最亮、最暗、最清晰边界、最鲜艳颜色组合。c/在一组平行面上涂上同一种灰色来增加立体感(如果你没有时间上颜色的话)。d/尽量用同几种马克笔表达平立剖和透视图,形成统一风格。e/不要被透视原则所左右,要以视觉感受为准,感到不对就要改。

注:马克笔所说的号码指的是那种最常用的水性马克(鬼子造的)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经验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 优化教学环节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经验总结 二郎坝小学杜春艳 我们学校属于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的差异较大,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尤其是课堂教学,如果采用“齐步走”的方法,“吃不饱”和“难消化”的现象就会日益突出。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我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区别教学的模式。 3、通过好、中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分组区别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以

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时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 a、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 b、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4、教学分层过程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学的结构,可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5、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 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 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

教师备课的经验总结-新手教师备课经验分享

教师备课的经验总结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备课能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科学严谨,规范准确。可以说备好每一节课是教师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怎样备好课却是值得深思的 在以往的备课中,我常常忽略这一问题,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没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备课理念。通过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在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方面。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种,每一种目标不可以相互混淆,更不能缺乏具体化、宽泛或含糊。对每一种目标的确定还需要用不同的术语。比如:知识目标要用“认读、说出、拼写、读准、认识、了解、熟悉、理解、领悟、表达和掌握”等术语;技能目标要用“讲述、朗读、复述、背诵、描述、获取、写出、表演、演唱和交流”等术语;情感目标要用“喜欢、乐于、有。。。的愿望、尊重、爱护、珍惜、养成、敢于、辨别、欣赏”等术语。另外,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具体的教学目标,努力做到以“清晰、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量”为标准。 备课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钻研教材,一方面是了解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学生比钻研教材更难,因为教材是固定了的,而学生的思想是经常变化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经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实际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已有的知识掌握情况,熟悉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熟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和易进入的盲区和“陷阱”,更应熟悉学生欢迎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备课时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出贴近学生易于接受的,乐于学习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在选择相关资料时,必须慎重考虑,把握好资料的量和度。首先,选择资料的标准应是扣教材、扣考纲、重视知识梳理、加强基础训练。为此,选择资料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一要考虑是不是正版书籍,以防错误百出。二要考虑编著资料的出版社和教师,挑选那些一线教师编写的资料;三要考虑内容编排是否合理,这一环节应是重中之重。资料选好后,教师精选训练点应该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按中考题型进行选择,要选典型、综合、有引领性的题。 2.选题要做到基础全面,覆盖面大,层次分明,综合连贯,特色创新。 3.选材新颖,准确把握时代热点。 4.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教师在平时要积极提升个人素质。注意对资料、易错题、经典题、好词好句、知识的盲点题、开拓思路题、英语时事等的收集。 5.消化吸收,贵在创新。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 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EPC项目经验总结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经验小结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本质是要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需要总承包商强大的融资和资金实力、深化设计能力、成熟的采购网络,以及争取施工技术精良的专业分包商的资源支持和有效监控等。 工程总承包出发点是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增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的设计(或深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调试验收的管理. EPC模式的特点其实也就是他的出发点,就是获取更多的利润,EPC模式也是成功实施BT、BOT项目的基础,带有融资性质的BT、BOT项目中的B 就等于EPC,只有通过EPC模式经历了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交付的全过程管理,才能够真正掌握项目建造的全部成本要素。施工总承包项目只给承包商提供了发挥施工技术优势的空间,承建商只是通过施工方案优化控制项目建造的很有限的部分成本要素,毕竟施工过程只是整个建设过程的一个环节,因此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更加重要的是总承包商有机会通过把握设计优化机会以及EPC的一体化降低整个工程的建造成本并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 操作过程中分为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的工作几个主要步骤: 施工前的准备: 1:工程总承包模式 *2:总包商的融资策略与项目资金管理 3:工程总承包投标策略 *4:工程总承包的商务谈判与合同管理 施工过程的工作: ☆1:工程总承包的深化设计管理 ☆2:工程总承包中的分包商管理 3: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 ☆4:工程总承包的采购管理 5:总承包的组织管理体系 我局承建了省水电设计院总承包的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都是第一次按照这类型承包方式,虽然双方都本着不断探索、互相学习的精神顺利圆满的完成了施工任务,但过程中暴露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还是值得我们自身总结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总承包的商务谈判与合同管理 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物价上涨被别快,甚至超出了我们在招投标中的风险预期,这就要求我们在招投标过程中加强一些风险防范意识,努力规避风险,保证自身的合理利润。

实施项目经理的心得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项目经理要考虑的事情也不同,要做的事情也不同,下 面按照项目不同阶段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项目前期阶段: 项目的前期阶段是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对项目情况了解越多,后期项目风险就越小。 1.细读项目合同,弄清楚这个是什么项目,项目的目的是什么,项目合同中 有那些客户关注的问题。有哪些是新的功能,这些功能现有系统通过实施变通的方法能解决吗?如果不能解决是否要进行二次开发?了解项目实施的范围是如 何,这次实施是推行主要业务还是全部业务,是帮企业推行个别部门还是整个公司以及整个集团? 2.从项目合同中了解情况后,还要从其他方面了解这客户关注的问题最终又 是那些部门、那些岗位甚至是那些人员提出的,在项目调研阶段主动到这些部门拜访这些人员,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还有了解各个方面对这次项目看法和期望,有助于在实施中碰到阻力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分析那些人会支持你,那些人会反对你,从而好联合支持人去对抗反对者,让项目向成功方向发展。记住,想办法 让企业有声望的部门领导成为你坚强的支持。 3.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后,再了解自己公司高层领导对该项目的态度。公司 高层是想把项目做大还是想赚钱?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敷衍了事,这个决定了你项目实施策略,这个策略将影响到你项目的整体计划。

4.知己知彼,现在来估算项目资源和分析项目风险。项目资源之一是时间, 按照项目的合同要求是否可以完成项目,如果完不成,是那些资源不足,能否增加这些资源,那些任务必须要并行工作,那些任务要简化。项目资源之二是人员,根据项目情况和经验,分析需要那些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这些人员能否为项目所用,如果这些资源不够,提前向公司汇报,争取这些资源到位; 另外你还需要和你的经理以及销售经理充分沟通项目中相关的风险以及风险对 策。然后写成风险评估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风险应对措施。如果这些风险是你以及你的经理还有销售经理解决不了的,那么把问题反应给高层, 提出你的意见,要么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要么放弃这个项目,否则你的项目“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5.项目沟通原则和方式确定 A、项目沟通原则之一是指定对口人:一般事情的处理对口人是客户的项目经理,解决不了的事情对口人是项目领导,如果领导有多个,要求客户指定一个为总负责人,要不你这个领导这么说,那么领导那么说,最后你无所是从。 B、项目沟通原则之二是项目文件签字:项目经理开始就要和客户说清楚有些 文档是必须签字的,比如需求变更,项目周计划以及周总结,所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比如会议纪要,都要写成文档,双方签字,这样以后扯皮的时候,就能做到 有据可查。特别强调需求变更必须要签,这样做好处如下: 有书面签字,如果再次做变更的时候,告诉他以前要求做的情况, 如果多次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提了;

教师备课组工作总结

教师备课组工作总结1000字 【篇一】 本学期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思想。加 强对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理念,以新课标课改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服务宗旨,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化学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工作,使化学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1、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计划要求,积极推行新的课程标准,为此我们组老师在参加学习 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及各科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 的课程标准。备课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有关文件资料,使大家的学习自觉性不断 增强,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努力开展教学科研,积极撰写文章论文。 教研工作是备课组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开展 正常的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研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教改之路。 本组全体教师在教研组内部进行了高质量的赛教活动,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提高。 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上,除了积极参加政治及业务学习活动,还自己利用书籍进行学习, 以提高教育教学科学理论和学习有关教学文章,不断丰富完善自我,组内的教师还积极围 绕本教研组教研课题撰写各类教学论文,提高科研创作能力水平。

同时,我们抓住机会,抓紧平时的备课组活动,认真开展业务学习,把握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经验和做法,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科组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改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本组老师在这一学期里同心xx,努力很好地完成了正常的教学、课外活动等等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全组老师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校的化学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篇二】 一、主要内容: 1、加强“常规教学”,认真落实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 2、研究“有效教学”,落实和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性,特别这个学期对于有效命题的研究,使我们有效命题的能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3、开展实验教学特色研究,强化实验功能在教学中的作用. 4、科教研组为主体,以“基于学情和课程标准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案)例研究”为抓手,在“绿色指标”本校数据学科教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本学科教学的突破点.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实践与交流(公开课的打磨交流、听评课活动、课程统整的教学探索) 6、加强对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实践

设计工作总结范文4篇

2017年设计工作总结范文4篇记得初到公司时,我对公司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公司网站的简单介绍,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了。但是,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不仅加深了对公司的了解,而且很快就掌握和熟悉本岗位工作的要求及技巧,严格做到按时按量完成产品终端页等页面的制作,保证页面的与效果图的一致性和页面在各个浏览器中的兼容性。同时,减少页面中冗余的代码,保证页面的加载速度。 自从担任网页制作以来,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工作中没有充分领会领导的意图,有时会忽视公司的工作流程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工作态度和细节决定的。这些不足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克服不足,朝着以下两个方向努力: 1、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技术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问、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2、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能够得心应手开展工作;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开心的工作;可以说都是受益于各位领导的栽培和各位同事的赐教。

总的来说,由于本人工作经验不多,能力还有欠缺。虽然能胜任本职工作,但是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我还需要更多的磨砺。为此,今后在工作中,我需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刻苦钻研新的技术。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以更好的质量、更高的效率、更扎实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为我们这个光荣的集体、辉煌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程装饰设计个人工作总结2017年设计工作总结维和三维比较,怎么比也比不出个所以然来。总是搞不懂,插画中的二维表现竟是这样,而三维偏偏是这样!脑子中总是蹦出种种想法来,三维搞多了就觉得烦,就喜欢起二维来~不晓得为什么老是这样。然后是建模,其实自己也就看了两本书,就还觉得不错了,所以呢,受挫了不是,网面就是怎么建也建不好,没经验,老是重复作业。不过在自己的慢慢摸索中,也弄了点所以然来,建模还是要考经验的,并不是想法那么投机取巧了。 第三个月 老板给我换方案了。 和公司的同事也混得熟了,也开始大家开起玩笑来,办

EPC项目经验总结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本质是要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需 要总承包商强大的融资和资金实力、深化设计能力、成熟的采购网络,以及争取施工技术精良的专业分包商的资源支持和有效监控等。 工程总承包出发点是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增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的设计(或深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调试验收的管理. EPC模式的特点其实也就是他的出发点,就是获取更多的利润,EPC模 式也是成功实施BT、BOT项目的基础,带有融资性质的BT、BOT项目中的B 就等于EPC只有通过EPC模式经历了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交付的全过程管理,才能够真正掌握项目建造的全部成本要素。施工总承包项目只给承包商提供了发挥施工技术优势的空间,承建商只是通过施工方案优化控制项目建造的很有限的部分成本要素,毕竟施工过程只是整个建设过程的一个环节,因此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 更加重要的是总承包商有机会通过把握设计优化机会以及EPC的一体化降 低整个工程的建造成本并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 操作过程中分为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的工作几个主要步骤:施工前的准备:1:工程总承包模式 *2:总包商的融资策略与项目资金管理 3:工程总承包投标策略 *4:工程总承包的商务谈判与合同管理施工过程的工作: ☆1:工程总承包的深化设计管理 ☆ 2:工程总承包中的分包商管理

3: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 ☆ 4 :工程总承包的采购管理 5:总承包的组织管理体系 我局承建了省水电设计院总承包的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都是第一次按照这类型承包方式,虽然双方都本着不断探索、互相学习的精神顺利圆满的完成了施工任务,但过程中暴露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还是值得我们自身总结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总承包的商务谈判与合同管理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物价上涨被别快,甚至超出了我们在招投标中的风险预期,这就要求我们在招投标过程中加强一些风险防范意识,努力规避风险,保证自身的合理利润。 2:工程总承包的深化设计优化问题作为设计总承包的核心问题,对设计的优化(或深化设计)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步骤直接影响下游的采购和施工成本高低,设计应当派遣即有设计经验又有现场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达到最大的设计优化,实现最大利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往往由于人员经验不足或者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没能达到这一要求。3:工程总承包中的分包商及其团队管理问题 由于EPC模式已成为工程建设中比较高的境界,对于分包商及其工作 组成员的素质要求要高于其他施工管理组的。其成员往往是在专业上的技术专家,同时也是管理协调方面的能手;不仅在技术工作、设计工作、现场建设方面有着多年的工作经历,而且在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对新情况的应变能力、对大局的控制和统筹能力方面均应有出色才能。而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很多都是行业内有信誉、有实力的大分包商,他们有经验也有条件对一线具体工作步骤进行大胆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整个过程的利润,实现双赢的局面。正是高素质、高效率的团队形成对项目经理的全力支持才得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因此分包商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实施项目经验总结

实施项目经验总结 每个单位或每个人在项目管理方面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但我认为他们最终的项目管理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断的提升客户满意度,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那么我们做的项目多少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管理项目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下面就我实施过的资产管理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希望为其他项目提供思路和帮助。 为了持久拥有满意的客户,不仅仅需要我们按要求顺利完成项目工作,还需要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我在这里总结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与客户建立铁杆关系; 2.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计划; 3.组建成熟的团队并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 4.不断的对项目经验进行总结。 相信这几方面无论对哪个项目经理都是重点关注的部分,但具体如何去做、能做到什么程度是不同的,下面就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介绍。 与客户建立铁杆关系。我认为与客户建立友好关系是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呢? 我们在做项目时本身就应该有意识,不要把客户仅仅定位在工作上往来的关系,要以朋友的定位来与客户相处。在与客户沟通的前几次非常重要,直接确定你在客户心中的印象,所以在与客户前期几次沟通交流时,我们要认真准备沟通资料,为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性的与客户沟通、交流,不断的加深与客户之间的感情,同时也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通过这些知识和能力确定我们在客户心中的专家地位,让客户对我们所要做的事放心。 除项目上的工作事项之外,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为客户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做一些小事,这样也能让加强客户与我们之前的关系,使他们信赖我们、依赖我们。 在资产管理项目中,我就深刻体会到与客户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我较强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实施经验,使我更快的得到了财政厅资产处各位领导的信赖和认可。在工作中与资产处的王伟东科长经常进行沟通、交流,除了帮助他解决一些资产管理工作上的问题,还常常帮助完成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助编写一个通知文件、帮助修理电脑等),使我和王科长之间建立了铁杆的关系,也通过王科长让我与资产处其他人员的友好关系逐步加深。正是这种铁杆关系,客户在工作中也替我们考虑,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帮助我们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这也是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计划。项目成功的三大法宝是计划、计划、计划,凸显项目计划的重要性。不仅是项目管理,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计划,只有合理、可行的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进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那么应该如何制定计划呢?有的项目经理认为计划制定是不切实际的,其实不然,如果计划都不知道怎么做或觉得没有意义,那就不

集体备课心得总结

集体备课心得 为了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我校北学部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我们进行集体备课。 在每周一两次的集体备课中,每次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人进行说课,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指导,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我们教师都积极参与,基本上能各抒已见,让我从中学了不少教学经验,也让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集体备课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我真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很大改观。通过学习我意识到集体备课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也有的是“今年抄去年”备课方式)。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

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集体备课能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IC设计经验总结

I C设计经验总结 一、芯片设计之前准备工作: 1)根据具体项目的时间要求预订MPW班次,这个可以多种途径完成。 (1):一方面可以跟中科院EDA中心秦毅等老师联系,了解各个工艺以及各个班次的时间。半导体所是EDA中心的会员单位,他们会很热心的帮助完成。 (2):另一方面可以和具体项目合作的单位如清华等,根据他们的流片时间来制定自己的流片计划。 2)仔细核对设计库的版本更新情况,包括PDK、Spectre Model以及RuleDecks。这些 信息可以直接可以从中科院EDA中心获得,或者从相应的合作单位进行沟通统一。 这一点对后续的设计很重要,请务必要引起重视。 3)得到新的工艺库必须整体的熟悉一下,好好的查看里面的Document以及Userguide 之类的,里面的很多信息对实际设计很有帮助。安装工艺库的过程会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做出一些选着。如TSMC65nm工艺库在安装过程中会提示是否选着RF工艺、电感是否使用厚层金属、MIM电容的单位面积电容值等之类的。 4)制定TapeOut的具体Schedule. 这个Schedule的制订必须请相关有经验的人来核 实,第一次TapeOut的人往往缺乏实际经验,对时间的安排可能会不合理。一旦Schedule制订好后,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时间表执行。当然必须赶早不赶晚! 二、芯片设计基本系统框图一

图一 三、模拟IC设计基本流程 3.1) 设计框图如下图二 电路样式选择 电路结构确定 参数的选定 以及仿真 优化以及可 靠性仿真 图二

3.2 电路的式样确定 这个主要是根据系统设计结果,分析和确定模拟电路的详细的式样。 3.3 电路的结构确定 根据单元模块电路的功耗、代价等各个指标的折中分析,确定各个单元模块的具体实现电路形式,如滤波器是无源滤波器还是有源滤波器,有正交VCO产生I/Q信号还是通过/2分频器来实现I/Q信号,用差分形式还是用单路形式等等。在具体电路的选取过程中,我们需要查阅了大量的IEEE文献,从中选取了比较成熟的,应用较广的电路结构来进行我们的设计工作。有时候可能会发现所确定的结构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这就需要改进结构或者查阅文献,设法满足要求。 3.4 参数的选取和仿真 电路参数的选定与电路的仿真是分不开的。在比较重要的设计任务中,手算可以在20%的时间内完成80%的设计工作量,剩下的20%却需要花80%的时间来做。通过手算确定的参数是近似的,有时候会引错方向。但是它可以了解到参数的变化对设计会有多大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而采用计算机的反复迭代会使设计者对设计体会不深,不是明智的办法。 俗话说“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在公司内部可以使用多种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对于EDA工具的使用不在于多,能够精通常用的一类或者几类就行。最主要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进行仿真规划,知道什么样的电路适合用什么样的仿真工具。 -HSPICE;对于低频电路设计来说,HSPICE是一种最灵活方便的工具,而且其仿真精度也比较高,后来被SYNOPSYS收购,好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如今的Hspice仿真速度以及精度都可以跟Cadence产出的仿真器相媲美了。业界使用Hspice作为仿真软件的也挺多,原先是avanti公司的, -Spectre;是Cadence的仿真器,由于其是图形界面,所以很直观。 -SpectreRF:对于射频电路设计,SpectreRF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UltraSim:相比于Spertre而言,在仿真精度损失3%的情况下,可以加速10~100倍的仿真速度。而且进行整体芯片后仿真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其不用的精度要求来设置各个模块的仿真精度。UltraSim Full-Chip Simulator for faster convergence on goals and signoff of post-layout designs at the chip level. 具体UltraSim的使用可以参考《Virtuoso? UltraSim Simulator User Guide》、《ADE/UltraSim Integration Tutorial》等。在网上相关资料很多,可以根据要求自己下载学习。 -APS:Accelerated Parallel Simulator delivers high-precision SPICE and scalable

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一、项目概述 目前世界上常用于水处理的滤料有砂石、石英砂类滤料、陶瓷滤料、聚合物滤料等,虽然这几种滤料的净水效果较好,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普遍采用的石英砂、陶粒、无烟煤等滤料存在的比表面积有限、中性条件下表面带负电荷或不经济性等。于是研究人员开发了聚合物滤料,成为广泛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聚合物加工技术、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不同功能的聚合物滤料、金属滤料等不断出现,这些滤料在强度、密度等方面比石英砂滤料等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铜/锌合金滤料是一种由高纯度的铜、锌两种金属按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的水处理材料,已经被用于生活用水深度净化、工业给水净化及废水处理等方面。 用铜/锌合金滤料颗粒介质进行水的预处理是一种简单、低耗的方法。对于微滤、超滤、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状活性碳,铜/锌合金滤料颗粒介质能够保护这些昂贵易损的水处理组件不受氯、微生物、结垢影响。此外,铜/ 锌合金滤料颗粒介质能去除高达98%勺重金属,如Pb Cd、Ce Ag、Ar、Al、Se Cu Hg,另外,借助沉淀在铜/锌合金滤料颗粒介质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降低水中碳酸盐、硝酸盐和硫酸盐。然而铜/锌合金滤料颗粒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与活性碳颗粒、碳块等材料共同使用,都会出现颗粒堵塞设备管道,影响水流的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清理设备管道,不但造成大量过滤材料的浪费,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维修成本。 本项目研究开发了基于微型石英管表面生长氧化还原体的水质净化材料,属于水体净化处理领域,该材料包括石英玻璃载体和铜/锌合金滤料颗粒,铜/锌合金滤料颗粒通过粘合剂均匀粘覆在石英玻璃载体的表面。该水体净化材料和现有技术相比,不但能保证清除水中高达99%勺氯和水中的铅、汞、镍、铬等金属离子和化合物,而且有效的避免了铜/锌合金滤料颗粒堵塞水处理设备的管道,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二、项目技术总结 (一)项目技术原理 该水体净化材料通过微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Redox)进行水处理工作,在与水接触时,合金中的铜/锌合金滤料颗粒介质在亚微观尺度上构成无数小的原电池系

集体备课心得总结

集体备课心得 为了促进有效教学 ,提高教学能力 ,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 , 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我校北学部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我们 进行集体备课。 在每周一两次的集体备课中 ,每次确定一位主备人 ,主备人进行说课 ,说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设计等 ,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指导 ,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我们教师都积极参与 ,基本上能各抒已见 ,让我从中学了不少教学经验 ,也让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 ,少走了很多弯路 ,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集体备课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我真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很大改 观。通过学习我意识到集体备课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 )、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 ,参考一些教学资料 ,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 (也有的是“今年抄去年”备课方式 )。而现在 ,是几个人合起来 ,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 ,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 ,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 )、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 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 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 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

人员共享 ,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 )、能扬长避短 ,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 量。 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 ,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 ,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 ,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 的备课方式 , 大家群策群力 ,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 ,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充实教案 ,完善教 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 :集体备课能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 , 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 ,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俗话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 备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 众家之长 ,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设计师工作总结十篇

设计师工作总结十篇 导读:本文设计师工作总结十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设计师工作总结十篇整理如下,快随一起来阅读下。 设计师工作总结十篇【一】在20xx年到来之际,在我们展望明年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20xx 年。回顾起来这近一年的工作中了解到了很多东西,也学了不少知识;虽说还不是十分熟悉,但至少很多新的东西是从不懂到基本了解,慢慢的也积累了很多。通过工作中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让自己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回顾过去一年,在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协助下,工作上取得了些满意的成果。 设计方面的主要工作有: 1、完成灯光照明设计方案7套; 2、完成灯光效果图、flash动画共16个ae动画1个; 3、投标标书制作3套; 4、闲暇时间市场开阔; 日常配合的工作有: 1、打印出图,寻找制作单位、审核图纸; 2、必要的时候与客户沟通,到实地查看项目状况; 3、安全员培训考试; 4、工程灯具现场安装技术学习1次;

5、工程灯具厂家查询; 6、其它资料配合准备; 工作上的不足和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感谢在这段时间里公司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照和指导下,当然自身也在不段努力,使我有了很大的进步。2017年里,我对公司的工作流程、方法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对行业内设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一年来,我参与了公司的多项方案的设计,紧密配合个部门的工作,并虚心向同事请教,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日后还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1、从设计上,自己从以往偏爱的风格到现在多元化风格(融合主义),将多种设计元素结合大众喜好做出方案。 2、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设计相关知识,并用于实践! 3、“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熟悉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提高方案汇报的演讲能力。 4、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工作上、做人做事上都要非常细心,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不能鲁莽行事,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过去的一年的整体上是紧张的、忙碌的、充实的,也是充满责任心的一年。展望新的工作年度,希望能够再接再砺,同时也加强

设计部工作总结

设计部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设计部 20xx-20xx年度工作报告 ——设计部工作总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眨眼间一年时间便悄然而过。在已然逝去的一个学年中,学生会作为河南大学三大学生组织之一,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在活动期间各个部门各行其责,相互配合,展现了惊人的默契和团结能力。 设计部是学生会的宣传部门,是学生会的精神面貌的体现者,通过展板制作、海报设计等多种方式在活动开展之前渲染气氛,为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部的主要工作是在对各个活动全面分析,透彻掌握的情况下,按照活动的主题,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在活动开展之前,制作展板进行宣传。在本学年中我们依次对校园歌手大赛、河大杯足球赛、畅想五月等各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在展板制作过程中,我们以高质量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张展板都需要通过部长们的严格审查方能交付承办部门。之后我们仍然积极配合各部门进行值班,进行宣传活动,调动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设计部需要调派人手协助各个部门进行桌椅搬运,会场布置等工作,活动结束后

依然坚持到最后进行收尾。 另外,我们设计部在本学年开创性的开展了我们设计部的专属活动“首届校园创意达人秀”,活动开展之前、之中、之后,在其他部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宣传、展出、投票、评选等各项工作。这项创举将成为设计部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但是,在本学年的工作中依然暴露出些许缺点,现总结如下: (一)制作展板的创新意识有待提高,这也是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漂亮精美的展板能够吸引更多同学的眼球,光是平面的图画同学们已经习以为常,对待这种展板,同学们的反应大多是一瞥而过,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展板制作过程中对制作技巧和工艺进行改良和提高。 (二)工作效率偏低。一方面因为人员较少,工作量偏大,导致一些同学因为坚持不住而离开学生会这个大家庭,这就更造成人员稀缺。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展板到位不及时、展板制作素材及材料准备不充分等,这就需要提高 纪律性的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的准备各种必备所需。另外,由于我们没有办公室钥匙,人员到齐而不能开展制作也是工作效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三)招新时的宣传不到位。因此导致广大学生,尤其

项目实施经验总结核心九点

项目实施经验总结核心九点 ---崔德高 孙子兵法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个人观点,做项目和行军打仗一样,有异曲同工之意! 行军打仗,战场瞬息万变,所有的对象一切都是机动的,所有风险也都是未知以及无限放大;但工程项目本身的物理特性自项目设计完成也就形成了,后期不会再有大的变动,真正管理者需要关注及把控的,是项目周边的物理环境以及各项目参与方的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等等,换言之,较之行军作战,应该是更加容易一些的。 在这其中,“善守”,应该是经营更需要考虑的,这个项目实施之后的经营是否有风险?是否可以带来公司预期的运营收益?如果答案肯定,经营需要指令项目实施,全力以赴“善攻”;答案如果否定,则需要“善守”而自保,只有先行自保方可有将来全胜的可能!能攻能守,收放自如,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实际上,在项目的建设期大部分是属于“善攻”,接到公司指令后,协调资源、解决矛盾、推进项目前行直至建设期完成,属于公司经营战略的头阵攻坚战!我的前面十年工作全部浸淫在建设期中,通过这些经验总结了九条实施准则,并在后期的项目中进行了验证,期望后期工作中继续将之完善,形成简便易行的实践理论,总结如下: 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项目启动伊始,先将后勤保障工作完成,项目相关核心人员衣食住行无后顾之忧,方能在后期工作中忘我投入、全力以赴!另一方面,根据合同性质及具体内容,部分风险性较高的人员(比如周期性较短但难以获取的支持性专家、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也需要提前考虑落实到位,避免实施中成为阻碍,限制关键线路工作。这方面的风险,尤其会凸显在Turnkey项目中,需要重点关注!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

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

十年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 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谁见过独立基础加辐射筋的?当然加了也无坏处。  (3).如果甲方及老板不是太可恶的话,可将悬挑板的单向板的分布钢筋改为直径12的,别小看这一改,一个工程省个3、2万不成问题。 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1).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 (2).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地下室,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 (5).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 (6).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当为多层建筑时,结构也可谦让一下建筑。 3.关于箍筋在梁配筋中的比例问题(约10~20%): 例如一8米跨梁,截面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断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范围内加密。纵筋总量: 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纵筋=1/4, 如果双肢箍仅为1/8,箍筋相对纵筋来讲所占比例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抠门。且不说要强剪弱弯。已经是构造配箍除外。 4.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一般的手册或教科书上所讲的计算跨度,如净跨的1.1倍等,这些规定和概念仅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在应用日广的宽扁梁中是不合适的。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